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明朝怎麼把技術轉到西方

明朝怎麼把技術轉到西方

發布時間:2023-02-08 08:01:06

『壹』 求解:我大明朝的科學和文化各方面是如何跟西方交流的

一是,歐洲人來我大明(古中國)朝跟明朝科學家交流科學技術;二是,明朝中國人去歐洲跟西方交流學習!另外各方面文化交流就是鄭和下西洋!把番薯玉米等物種帶回中國(大明朝)!把中國的各文化科技帶給西洋!

『貳』 明朝需要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嗎

歷史圈有個怪現象,如果只談明朝,不對比清朝,會被喜歡明朝的小夥伴罵慘,因為在這些人眼裡,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也最牛的一個帝國時代。而清朝,就是封閉、腐朽的,誤我中華三百年等。但作者想說的是,從漢武帝廢黜百家開始,就註定了華夏文明的命運。

我們都知道康熙年代有個火炮侯戴梓,他不但改造了大量的火炮,還發明了當時世界上唯一一種28連發的「機關槍」。如果他的發明被大力推廣和不斷升級,也許中國早就稱霸世界了。而正因為滿清的腐朽,戴梓的發明才石沉大海。因為,很多人喜歡明朝的朋友以此為根據罵清朝是因為害怕漢人才拒絕火器的,但他們不知道,明朝自己做的更過分。


明朝上層認為,我可以花錢買你們的東西,但不能向你們學習。不然的話,我們明朝的面子放哪裡去?

而當時,國際上沒有武器禁運條例,也沒有專利保護。只要你給錢,就能從西方挖過來一大批火炮專家。

但明朝因為儒家思想的狂妄和自大,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蔑視和不信任,最終還是果斷拒絕了這次讓自己變成亞洲第一軍事強國的可實施方案。

『叄』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怎麼流傳到國外的

如今的中國站起來了,讓很多的國家向中國學習。除去了近代中國的一段屈辱,我國的國力短暫的落後於世界。但歷史上曾經的中國一直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吸引了周邊無數小國,以及很多國家漂洋過海前來學習。我國的四大發明並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很多的福利,也極大的促進了他們社會的發展。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我國普及之後主要通過阿拉伯人,傳往西歐一帶,或者說由於我們國家的一些人帶往國外,讓世界學習我們先進的科學知識。

中國歷史上十分的強大,尤其是明朝時期,我國的航海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鄭和率領的巨大的船隊七次下西前往宣傳中國的文化和科學技術,也帶去了很多,讓當地學習的東西,促進了東西方和平交流。我們將自己的技術帶給了他們,也帶回了一些珍寶,相互的促進。我國的四大發明,隨著國力的強大研究傳到世界上更遠的地方。還是因為有一群熱愛航海的人帶動了四大發明的全球旅行。

『肆』 明朝68歲官員仿製西方利器,為何明朝懂得學習西方文化

技術不分什麼國內國外。

自己不行其實沒什麼,只要你願意學習,學會了別人的技術,就等於是你自己的。

15世紀,明軍的火器相比明初期有很大進步,有大量輕型火器和大將軍炮這種重型火炮。

但是,相比西方的來說,大明的火器技術還是相對落後的。

第一,彈葯基本都是前裝;第二,金屬冶煉水平不高,火炮發射以後炮管很燙,必須等待自然冷卻;第三,瞄準設備比較落後,命中率不高;第四,火炮相當笨重,還是因金屬冶煉技術不行,所以射程並不遠。

這種火器水平,用於對付游牧民族和周邊的國家是足夠了。

不過,16世紀,大明接觸到了澳門葡萄牙人的火器以後,立即進行學習和仿造。

大明製造了很多紅衣大炮,包括數千斤到數萬斤。

所有明朝學習西方技術製造的火炮,都是非常實用的。

一說野豬皮努爾哈赤就在寧遠城外,死於紅衣大炮。

更誇張的是,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繳獲滿清大炮以後,驚訝的發現這些火炮同200年前的紅衣大炮沒有區別。

對於明朝火炮方面的仿造和學習,西方歷史學家評價是很中肯的:明朝兵器學家,很少有盲目自大的保守思想。他們發現西方火炮的優勢,就立即學習這些長處,為自己所用。但是,他們也並不是一味崇外,而是盡量學習西方技術加以利用甚至發展,使得火炮越來越先進。

『伍』 從漢代至明代中國傳入西方的偉大發明包括哪些

根據李約瑟博士的研究結果,從漢代至明代從中國輾轉傳向西方的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包括繅絲、紡絲和調絲機(遠古發明)、平放織機(也可能是印度的發明)、提花機(商代發明)、鑄鐵技術(春秋時開始採用)、弩(戰國時發明)、石碾(漢代前發明)、水力石碾(漢代發明)、船尾方向舵(漢代出現)、水排(漢代發明)、龍骨水車(漢代發明)、風扇和簸揚車(漢代發明)、紙(漢代發明)、瓷器(漢代出現)、風箏(漢代出現)、獨輪車(三國時發明)、馬蹄鐵掌和馬鐙(三國至晉代發明)、火葯(唐代發明)、雕版和活字印刷術(隋至宋時發明)、活塞風箱(宋代發明)、高效的車馬系套方式(宋代發明)、走馬燈(宋代發明)、指南針(宋代發明)、游動常平懸吊器(宋代發明)、水密封船艙(宋代發明)、深鑽技術、鐵索吊橋、高效動力帆、弧形拱橋、竹蜻蜓(明代發明)。

『陸』 明朝汲取了哪些外來技術和武器的仿製與改進

明成祖朱棣時,將從西方引進的神機槍炮,配備給神機營,一邊訓練,一邊仿製。公元1521年,又引進佛朗機炮;萬曆年間再引進紅夷大炮。這些槍炮與中國傳統的槍炮相結合,性能有了改進。工部與和地方相繼開設槍炮生產場地,生產了數十種上千萬件火槍、火銃和部分大炮。火槍、火銃普遍裝備給步兵營。火炮裝備給神機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炮兵營。明代火器的發展,達到了我國古代火器發展史上的高峰,軍隊中冷兵器和火器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至明中葉,已是「京軍十萬,火器手居其六」了。明朝兵器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使明朝軍隊的武器裝備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編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除了擁有傳統的步、騎兩個兵種外,出現了戰車和炮兵兩個新興的兵種。

『柒』 四大發明傳入西方國家的先後順序

1、造紙術是公元12世紀(宋元)傳入歐洲。

2、印刷術是在15世紀(明清)先後傳入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3、指南針是在13世紀(宋元),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

4、火葯是13世紀中期傳入阿拉伯,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7)明朝怎麼把技術轉到西方擴展閱讀:

四大發明簡介——

指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中國嶺南地區是世界樹皮布文化起源地。研究證明樹皮能通過拍打,做成像紙一樣的載體,其存在可能已有數千年之久。樹皮布在南中國很早已存在,東南亞和中美洲也有使用樹皮紙的傳統。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

參考資料:網路-四大發明

『捌』 古時候中國的瓷器和制瓷技術,是怎樣外傳的

眾所周知,中國的偉大發明有絲綢、紙張、瓷器、煉丹術、指南針和火葯等,其中絲綢和紙張外傳比較早,瓷器的外傳則比較晚。瓷器可能是在隋唐時代,由於中外交通漸漸發達,才開始外傳的。

歐洲牛人研究中國瓷器圖

中國制瓷的方法,還傳播到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和敘利亞等國家。義大利威尼斯,1470年從阿拉伯學到制瓷方法。這是中國瓷技傳入歐洲的開始。以後歐洲各國制瓷,大都是先後從威尼斯學去的。英國制瓷比較遲晚,是從歐洲大陸傳去的,還是直接從中國傳去的,還有一定的疑問,但不管從那裡傳到英國,其根源必然是我國。

歐洲各國仿造中國瓷器之初,由於燒成溫度不夠高,成品都是軟瓷。它們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研究,才逐漸掌握製造硬瓷的方法。而且,他們最初生產的瓷器,常常脫離不了模仿。例如1708年,德國人柏特格所造的硬瓷,還是模仿中國古名窯的產品。1760年,丹麥還燒造中國風的青花瓷器。在同一年代,英國博屋設「新廣州瓷廠」,連設備都是從廣州訂制的,而生產的瓷器,無論形制或圖畫都是中國風格。可見祖國勞動人民的創造,對於世界人民的影響,是何等巨大。

與明朝怎麼把技術轉到西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險代理商多少錢 瀏覽:209
中國是什麼市場經濟模式 瀏覽:435
巴布技術是什麼 瀏覽:887
筆記本c程序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563
石家莊澤鑫日化主要產品有哪些 瀏覽:538
如何做拉卡拉pos代理 瀏覽:937
市場牛肉有哪些品牌 瀏覽:891
程序員為什麼很善良 瀏覽:584
學技術和銷售哪個穩定 瀏覽:862
交水電費的微信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43
男朋友天天給我發信息什麼意思 瀏覽:609
做微商什麼樣的產品好 瀏覽:723
信息不對稱怎麼創新 瀏覽:578
怎麼將微信程序移除 瀏覽:146
雅安名山車嶺農貿市場水歸哪裡管 瀏覽:76
怎麼發信息讓男人回家 瀏覽:796
重慶玻璃建材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00
博郡汽車什麼時候交易 瀏覽:47
奶牛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是什麼 瀏覽:80
交易貓買號封了怎麼辦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