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找工作的途徑是什麼應該怎樣去找工作
首先,在找工作之前我們應該對自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定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才不至於看到這個工作覺得工資不錯想試一下,看到哪個工作也想試一下,到最後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了。我在深圳做HR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畢業生在人才市場跑了兩個月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那麼我們怎麼樣去定位自己的求職方向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自己有什麼能力,學歷和特長?
2,自己比較擅長哪方面的工作?
3,自己想要找哪方面的工作?
其次,我們確定好自己的求職方向以後就不要輕易的去變動。把簡歷寫好就選擇相應的渠道找工作,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同時進行,這樣求職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以下就是幾種常用的求職渠道,可以參考一下。
一,利用網路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找工作的第一選擇當然是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聯網了,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求職平台。比如藍領找工作的可以選擇益藍網,58,趕集,百姓網這些平台。如果是文職類、技術、管理類的我建議去找中國人才熱線、BOSS直聘,前程無憂、智聯,卓博人才這些網站。當然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另外還有一些新興的求職平台,APP,微信群也可以利用。
題外話。
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一定不要怕吃虧和吃苦,要有「捨得」精神,沒有舍哪有得啊!多做一點事沒什麼的。你積累了經驗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哪一個領導會重用拈輕怕重的員工。只會用那些有擔當,能吃苦,有能力,學習力強的員工。才有機會得到提拔。因此,我們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也要多學一點東西,八小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記住一句老掉牙但很實用的話,機會永遠只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❷ 為企業尋找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最常用的途徑是什麼
參考答案是B,理由如下:獵頭本身意思就是指「網羅高級人才」。高級人才委託招聘業務,又被稱之為獵頭服務或人才尋訪服務。專門從事中高級人才中介公司,又往往被稱之為獵頭公司。獵頭公司就是依靠獵取社會所需各類高級人才而生存、獲得的中介組織。 與人才交流中心不同,獵頭公司採取隱蔽獵取、快速出擊的主動競爭方式,為所需高級人才的客戶獵取公司人才市場得不到的高級人才。獵頭公司的獵物對象就是高級管理人才。一般來說,主要是舉薦總裁、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人事總監、人事經理、財務經理、市場總監、市場經理、營銷經理、產品經理、技術總監、技術經理、廠長、生產部經理、高級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博士後、博士、工商管理高級人才、其他高級顧問及其他經理級以上人才等。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❸ 我想進個大的IT公司找個打下手的工作。。!
此篇文章,記錄了我一個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一些經歷,並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總結的一些結論。
讓我以一段Intel總裁Andrew grove的話,做為開始吧,因為這一段話一直在我找工作的迷茫狀態里激勵著我。
可嘆的是,沒有人欠你一份工作。這完完全全是你自己的事,只由你一人負責。你唯一的雇員,就是你自己。全世界的幾百萬職工,正在與你競爭。你需要把握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行動安排。
保護自己的事業免受侵害,並使之從各種環境中獲益,是你的職責。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去做。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INTEL CEO 安德魯.葛洛夫
終於將自己賣了出去,而且還是國內很不錯的一家IT通信公司,從事IT硬體開發工作,而且得到了6個以上的Offer, 我感到如釋負重。
應該說,找工作方面,我是沒有多少實力的,論學校,上了一個很一般的學校,論專業,電子工程系,不好不壞吧,可是我的學習成績實在是很差。大學近四年,沒拿過獎學金,卻經常補考。論社團活動與社會實踐,我參加的很少,論證書吧,我除了有我將要拿到的畢業證,學位證,和英語證書外,我什麼都沒有。
記得去年的2月份的時候,我就開始恐慌起來,一方面,畢竟還是希望以後能夠在北京發展,另一方面,面對這么激烈的競爭,我對自己的信心基本上等於零。
回首這大學四年的歷程,有四個字最能概括我的生活了:蹉跎歲月,其實,不是我不想學,只是,我總覺得學的東西不知道將來要用做干什麼?
不過,我還算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我知道應該提前准備了,2002年8月份的時候,千方百計,通過路子和關系,得到了一次面試的機會。那天夜裡,我一直在琢磨到底該說些什麼,因為,我心理很清楚,要不是朋友推薦,我是沒有面試機會的。我分析了半天,我該發揮自己長處的地方,我很擅長表達,但我也很虛,我確實覺得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我依然還記得那天面試的時候的情景,落座後,技術經理說:你帶簡歷了嗎,你的簡歷在我的電腦里,我沒來的急看(我心想,完了,人家連看都沒有看我的簡歷,肯定是走走過場了),我馬上將自己手上的那份簡歷遞給了那個看著很乾練的經理:你是學電子的?我說:是,接著就說:那這樣,你大概介紹一下你的情況吧,於是,我就開始了我那個到現在也不知道多長時間的自我介紹,羅列了我所有能想到了的我的優勢,大到諸如我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小到,我曾經做過的某個社會實踐,最後,還是經理還是主動打斷了我的闡述,說:「這樣吧,我們是想找一名研究開發人員,你談談你在學校的時候,有沒有做過一些電子工程方面的經驗,」,問到這時,我終於所有的思路噶然而止,最後,我還是很誠實的告訴了哪個經理,我沒有做過任何項目,而且還帶點狡辯色彩的說:「您也知道,學校一般都是教課本知識」,經理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說:行,那這樣吧,如果我們後面需要復試的話,再和你聯系「,我就這樣,走了出來,心情無比郁悶。
事後,我才從朋友那知道,我被Cancel的最核心原因,其實,簡單的不能在簡單,這家公司不想要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我從朋友那兒,聽來了那位經理的原話,大意如下:並不是,我們不想要畢業生,他們也很清楚從對我的感覺來說,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挺不錯的,而且畢業生也好管理,主要原因是,我確實什麼 「電子工程」方面的活兒也沒有干過,如果我在學校曾經有過一些工作經驗的話,哪怕一點點,他們會考慮,畢竟有一些私人關系「。
經過這次事情後,我變的更加恐慌,我心理非常清楚,用人單位要的是「你曾經干過什麼?「,而不是」你曾經學過什麼「,我則一開始,連這個都不太清楚。
從這件事情,我得到了兩點啟示:1、找工作是個溝通的過程,無論是簡歷溝通,還是面試溝通,要學會營銷自己;2、其實最要命的是,我必須直截了當的傳遞一個東西「我在校期間,曾經做過東西,有工作經驗」,這是唯一能夠取得勝算的地方,因為目前的行情,企業想找的是能迅速上道的人,他不會原諒我是畢業生就可以沒有任何技術經驗。
可是,這樣說來,我難道就是死路一條?
其實,我有時在想,有時人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有些東西,別人如果告訴我們,就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可有時,我們偏偏付出很沉重的代價和代價,才能明白過來。到現在為止,我心中對我那個老鄉懷著異常的感激之情,因為是他,給了我毛塞頓開的啟發,也是他給我指了找工作的方向,那個老鄉是我很偶然認識的,在 IT領域從事市場工作。
記得在無意中閑聊時,我給他說了我的恐懼和擔憂……
「我確實想能在北京發展了,我又不想出國,更不想繼續上學,可是,從目前形式來看找工作非常的難」。
我老鄉問我,「你覺得難在哪裡了?」
「用人單位都要有工作經驗的,象我們畢業生很難找到合適的。」我說。
「你的說法,並不完全對,我在IT企業里,我應該算清楚,做技術開發的,有時單位挺傾向要畢業生的,但目前,他們想要的是在本科階段做過一些項目的畢業生,這是關鍵所在。」
「那你的意思是說,象我這樣,就很難找到合適的了?」
「我給你這樣說吧,並不絕對,你要學會『無中生有』。」我老鄉說。「我告訴你的方法再簡單不過,你沒必要考什麼證書,用人單位對這些不是非常的感興趣,他只關心一點:你有沒有做過一些項目?他要這個,你就給他這個吧,說白了很簡單,首先,決定你將在哪個研發領域就業,然後,在你的簡歷里邊寫上一個在這個領域中,真實的項目案例,盡量少的描述你學過什麼,有什麼證書,參加什麼社會活動之類,就行了。」
「話是這么說,可人家問起我來,我還是一問三不知啊。」
「這也就是你要解決的最關鍵問題,你需要找到現實中真實的項目學習一下,而且是認真掌握才行。」
在苦苦尋覓中,從我的老鄉那裡得到了迷津,他推薦我去聯系一個小機構,這家機構是由幾個在IT硬體開發領域有很多年經驗的「老手」開辦的,專門面向在 IT硬體開發領域剛入道的,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薪水狀況的人開的,在IT圈內還小有名氣,但做的挺不錯的。據老鄉所言,由於這個機構教的都是一些現實中用的最多,但一般IT從業者都不願意交流的一些「知識」與「經驗」和技能,於是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給這家機構撥通了電話。
緊接著是三個多月的忙碌的生活,應該說,我在那裡學到了知識,經驗,項目案例和找工作的主要的關鍵問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比我整個大學四年的東西都實用,我真正明白了:在硬體開發領域,有個非常有經驗的人帶你的話,你至少可以少走兩年的彎路,同時,我對學校教育相對現實需求的「滯後」產生很大的驚訝,難道,我四年的光陰,真的抵不上這幾個月的學習?各位能想像嗎?我三個月所學,所操練的東西,可能有些工程師需要摸索 2~3年,都不一定可以,不是因為我的學習能力有多好,而是,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硬體開發領域,沒人教和有人教之間的差別太大。
2002年12月份的時候,又開始了新一輪簡歷投遞的過程,但這次,收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在一周內,同時接到了11個面試電話,我所有的面試的核心環節大概都是如下的情形:基本上每家單位都關心我的簡歷上的「在校期間的實習與項目開發經歷」,剩下的就是技術經理針對我所做的那個項目的反復詢問,由於我確實是真實的接受了項目方面的培訓,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一般都很順利。
我依然記憶憂新的是,在我最後選定的這家IT通信公司的面試的一些細節問題,我想這家公司之所以那麼快就通知我面試,主要是因為兩點:我在校期間的「開發經驗」和我是畢業生。
「我在校期間,通過各種渠道去做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尤其我做過PowerPc860的板子(PowerPc860是通信領域最常用的CPU之一, Cisco的一款路由器就是用的860),這可能和公司對目前這個職位的要求非常吻合」,那個面試我的人,也就是我現在的技術總監,笑著點了點頭。
「那你大致說說,你開發這個板子的情況吧。」
接下來就是,我對整個開發項目流程,硬體結構等等開發細節問題的描述,因為我確實在那個機構里,真正學習了,而且真正動手做了一些東西,所以我很順利的給他描述了一番。
「你給我講講PowerPC860的體系結構吧。」
又是我對此問題的熟練的闡述。
接下來的問題也基本差不多,什麼CPM了,匯流排結構了,PCI介面設計,物理層介面,嵌入式RTOS啦,等等問題,應該這么說,我的回答已經讓我的技術總監有些詫異,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怎麼可能接觸他們現在正在開發和使用的東西呢?而且對開發過程中的細節技術問題有如此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於是,理所當然,那個總監按照工作1年左右的工資標准,給我開了試用期薪水,並告訴我:三個月試用期過了以後,再根據情況調整;我很慶幸,因為我被他們當作了一個畢業生的特例來對待。
綜觀我的整個過程,我想最後總結以下這些我的切身體會:
1、找工作的總體思路,應該是虛實結合的。
2、我們本身的邏輯總是和用人單位相差甚遠,我們覺得可能在找工作中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東西,在用人單位看來,可能在他決定給你面試機會或錄用你時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比如:我們都覺得大學沒有學到什麼,然後就花錢,學個證書,以向用人單位明示例:我學過XX, 其實,在用人單位看來,決定給予面試和錄用的機會永遠是兩點:你是否「做」過,和你銷售的水平。
3、其實,我們能考上大學,每個人都挺能學習的,只不過學校的教育,讓我們與用人單位真正需要的東西相差較多,我們想要的無非就是得到機會,
4、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的一些建議:
1)首先,我們得考慮一下,自己到底想干什麼類型的工作,是技術類還是非技術類的,我個人都是覺得,學技術專業出身的,最好還是先從事技術工作做起,只有這樣考慮過了以後,你才能有明確的定位,也才能寫出有針對性的簡歷。
2)我個人認為,你如果草擬出適合各種類型工作的簡歷,會大大減少你面試的機會,簡歷必須面向你想從事的工作類型,進行量身定做。
3)如果你應聘技術類工作,增加面試機會,並最終取得好的薪水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在你的簡歷里加入:「在校期間,從事XXX開發」,這是我的切身體會,你如果覺得背負「騙」的罪名,你就只好放棄這個辦法,但你贏得工作的機會就會很少。
4)技術是實的東西,你如果想最終能過五關,斬六將,就必須真正去找到途徑和辦法,去學習現實中的真實的開發項目,最好還是有人指點,總之,你必須能夠真正從某個渠道,學到真正的東西,真正的現實中的項目與工作經驗,雖然比較難,但卻是真正有效的。
在文章的最後,我還是再想補充幾個感想,我們都在為找到不錯的工作而忙碌奔波,為了這個目的,我們有時不得不「無中生有」,只要你能「自圓其說」,不要在內心有什麼「愧疚」之感,想想,那麼多的企業,在把自己吹的天花亂墜,只是為了讓更多的能為他帶來利潤的人去為他辛苦工作,再想想,有那麼多的企業,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段,包裝自己,而上市圈錢,我們的這點「包裝」還算什麼?我們只不過是在竭盡全力,給自己一個起點與機會,讓我們能夠前進,我們只不過是對於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與企業實際的需求的差距沒有辦法靠我們自己去改善,我們需要的只是找到那麼一點適合企業需求的「基礎」,以讓我們得到工作的機會,因為我們相信我們自己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
也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依然會在找工作的路程中經歷坎坷,但我想:工作機會永遠會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那些靠自己的「思想」繞開一些障礙的人。
猶豫了好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把這個東西貼了出來,只是想通過我的經歷,讓我們共同看清一下現實中的真相,從而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❹ 如何面試技術經理
面試項目經理職位常見問題現匯總如下:1) 你做項目經理幾年了? 能講下你作為項目經理主要的職責是什麼么?2) 你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3) 能舉例講一個你在管理項目中遇到的一個困難, 你最終是如何解決的? 4) 平時項目進度是怎麼監控的?5) 你的項目中都管理哪些數據, 怎麼收集及分析的.6) 項目出現人手問題時, 你是怎麼處理的?7) 有沒有出現在一些問題上和經理意見分歧的時候, 你是怎麼處理的?8) 項目中會出現那些決策, 你般怎麼做決策, 你會做么?9) 你在把那些內容記錄在風險管理中?10) 如果項目需要員工周末加班, 但那些員工並不是你的直接下屬, 出現過不合作的情況么, 怎麼處理的?11) 項目經理需要那些必須的素質, 你的強項和弱項有哪些?12) 有和其他部門合作的經驗么, 合作上遇到過困難么? 遇到不合作怎麼處理?13) 你的項目的主要參與人(stakeholder)都有哪些?14) 當遇到跟產品經理意見不一致時, 怎麼處理?15) 你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16) 當項目順利進行時, 有額外的新需求進來, 你如何處理?17) 當前項目的資金運行情況怎麼樣?18) 嘗試過敏捷開發么? 遇到過什麼問題, 有哪些不足?19) 項目使用三方產品么, 如何采購及簽定三方合同?20) 你對項目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關注么, 參與技術討論么? 遇到重大技術問題如何處理?
❺ 為什麼應屆生找java開發的工作,那麼難
問題很簡單,學校學的東西達不到目前社會公司,企業的需求。我做開發有很多年了,主要用的語言就是java,也陸陸續續的接觸了不少學生,就我們自己了解的,在大學期間,學校授的內容是有限的,基本上教的都是皮毛的東西,根本達不到目前企業,公司的要求。
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好,而且公司也不會願意花時間去培養一個新人,總的一個原因:學的東西少了。
那麼我們想要做java方面的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識有哪些呢?這是我在逛某個平台看見的一個java系統學習路線,我個人覺得總結的還比較詳細,你這邊看一下:
如果你能跟著這個系統學習路線學,能真正的學出來,可以自己獨立的做項目,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畢業在一線城市拿10k+的薪資待遇沒什麼問題,二線城市5-7k+的薪資待遇也沒什麼問題,如果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乏系統的學習教程,你可以發我私信。
❻ 前輩,我現在是這么個情況。我正在往網路工程方面求職
第一年算白費了。實話。
H3Cne算是題庫出來的,一般paper質量都不高。這個當敲門磚略次。
最好是CCIE級別的。你找工作會容易些。當然金錢和時間的付出也相對較大。這個就看你了。
現在的你是最難受的時候。
這時候身為一路走過來的人,給你三點建議:
1. 盡一切努力去大點的集成公司。不要看錢,不要看做什麼。哪怕是最基礎的上架布線都行。因為你進去了就算入行了。(我08年考過IE的時候,第一家公司去了聯想網御干FW測試。幹了三個星期我就走了。因為覺得沒有項目經驗。然後降薪去電信集成。開始三個月一直做上架布線的活。一年後我已經是3個上億項目的技術經理。不知道國家電子政務內網你知不知道。我是一期的技術經理。當時31個省市15個副省級城市和1個新疆建設兵團的全國MPLS VPN和VPLS的網就是我設計的)
2. 盡快脫離paper。重新溫習BGP以前的技術,然後大量敲實驗。說實話,鏈路層和網路層的協議就那麼多。你一定要盡快掌握。
3. 簡歷中不要再把第一年的工作經歷寫上了。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網路技術需要廣度與深度。
廣度是你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案。比如同樣的需求,你能想到2個解決方案就不錯。而我能想到8個,而且每一個的優劣我都非常清楚,能把客戶講明白。我就比你NB的多。
深度是每個技術你所理解的深度。對於每個你能想到的方案的troble shooting和每個方案在腦海中成型時有用。
具體的話就是要掌握到:每一種技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用。
做方案其實就像做數學題,所有的技術都是基本公式。而客戶需求就像是習題,真正屬於你價值的就是如何運用協議來解題。
等到這些都OK了。
最後也是最難的就是把波分、安全、負載、鏈路層、IP層、BGP、MPLS等等這些技術結合起來出整體方案。這對於你現在來說太難了。等以後你成長了可以問我。
我在上家公司當網路部經理的時候,用一年時間培養了一個從機房布線出身(做了三年),只懂得VLAN、TRUNK,一個月2.5K的工程師,86年的。他現在已經升為網路部主管,月薪11k。
而且我創立了多線BGP+代播鏈路的多機房出口ISP模型。
現在給全國互聯網及其它行業的公司、企業做技術交流和方案設計。
我回這么多完全是出於你對網路的熱愛。
讓我想起當年的我了:)
有任何不懂得可以追問。
話說文庫里有個我做的PDF版的《NEXUS產品全面解析及學習資料》。我自己覺得對於CISCO Nexus系列產品和DC3.0的新技術做的比較全了。
請幫忙評個5分=。 =
也請其它弟兄需要的多多下載。最近一直在找資料,文庫的金幣不夠用了:P
❼ 技術經理就業前景
前景好。技術經理除了每天都需要做的基本工作之外,沒有什麼格外的任務,工作量不多而且很固定,在公司也是非常的受重視,技術經理是有許多公司搶著要的,因此其前景是非常好的。前景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將要出現的景象和情形,也指景象中繪得最近並位於看畫人面前的那部分。
❽ 想找工作,主要是通信技術的,同時還可以跑業務
主要是通信相關的工作,讀的通信專業,同時還可以跑業務,以後可以過渡到業務,因為我是想往業務發展,覺得做技術最多也就是個師傅,學會做業務,然後慢慢自己做個老闆
❾ 技術人員如何面試
原文作者
❿ 我的技術人才面試經
我的技術人才面試經
我的技術人才面試經,面試標準是隨著公司的需求、業界的發展而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不過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考察求職者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來了解我的技術人才面試經。
個人覺得面試標准主要由純技術方面的標准和符合公司產品/項目技術要求的標准兩部分組成,當然,還有一些是性格方面的要求,
這篇blog主要談及下技術方面的面試標准,由於面試多和公司要求、面試官的判斷標准有關,所以通常來說不能因為沒通過面試就認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多嘗試。
面試時對於面試者我會根據程序員和設計師兩種大的標准來問問題。
程序員
對於程序員級別,我會分成初級程序員、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三個等級來判斷。
初級程序員
對於初程,在技術上其實我不會有過多的要求,對於初程我會更加關注他對於技術的興趣程度(對於技術網站的關注、各種前沿技術信息的關心),
而不僅僅是因為生活所迫;另外就是在技術方面的基本功和對於公司需要採用的產品/開源工具的了解程度。
根據這樣的標准,在面試初級程序員時問的問題就集中在這兩個方面,常問的就是:
1、經常上什麼技術網站,論壇?
2、最近業界的最新技術出現了些什麼?
3、根據公司採用的產品/開源工具來問,如公司採用webwork,可以問下面試者是否之前用過,或者是否用過類似的?
程序員
對於程序員,在技術上就要有所要求了,也許因為我更看重實戰,所以對於程序員,我認為在工具方面上應該是很熟練的人員,其次就是對於工具的快速掌握能力。
根據這個標准,在面試程序員時我會常問的問題:
1、根據公司採用的產品/開源工具和面試者的經歷來問,如公司採用webwork,但面試者以前只用struts,那麼我會問他開發一個模塊時,在採用struts下是一個怎麼樣的經典開發過程,開發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什麼問題?
在工具的快速掌握能力上我現在並沒有採用具體的考評手段,只會大概的問問面試者,
但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面試者當場採用一種未曾使用過的技術做helloworld之類的東西,這樣可以考察面試者學習工具的能力以及承受壓力的能力。
高級程序員
對於高級程序員,在技術上自然要求就更高了,對於高程,除了需要熟練的使用工具之外,我覺得高程需要具備對於設計思想的深刻理解。
1、根據公司採用的產品/開源工具和面試者的經歷來問,如公司採用webwork,但面試者以前只用struts,那麼我會問他開發一個模塊時,
在採用struts下是一個怎麼樣的經典開發過程,開發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什麼問題?(面試這樣的問題是判斷面試者到底有沒有具備程序員的能力,具備了才繼續往下問)
2、根據面試者的經歷問設計模式方面的問題,如面試者採用過webwork、springIoC、Hibernate這些東西,
那麼我會問一些MVC、IoC、ORM這樣的實戰問題,多是問如果讓你自己實現一個webwork這樣的MVC框架的東西,你會怎麼做?
設計師
對於設計師級別,我會分成模塊設計師、子系統設計師、專業系統設計師和系統設計師四個級別來考量。
對於設計師,在工具使用方面的考量會降低一些,但在對於系統理解方面則會加強考核。
模塊設計師
對於模塊設計師,我認為他需要掌握怎麼樣設計模塊才能讓程序員可以按照設計開展,以及如何考察設計的實現。
常問的問題:
1、根據面試者的經歷,挑選面試者曾經做過的模塊,問他會怎麼樣去進行設計;
2、怎麼樣去保證模塊按設計的實現(可以問的問題是舉例實現人員在實現時出現差錯,他會怎麼辦)。
3、根據公司的需求,來問一些業務方面的理解能力。
子系統設計師
對於子系統設計師,我認為他需要掌握如何劃分模塊的能力以及如何去考評模塊設計師的設計的能力。
常問的問題:
1、根據面試者的經歷,挑選一個子系統問他怎麼樣去進行設計;
2、怎麼去考評模塊設計師的設計;
3、根據公司的需求,來問一些業務方面的理解能力。
專業系統設計師
對於專業系統的設計師,主要則需要考評其對於專業系統的理解程度以及知識的掌握面的程度。
常問的問題:
1、根據面試者的經歷,如其有流程系統的設計經驗,可以問流程系統的相關設計知識點,看其的掌握程度;
2、簡單的介紹實現一個專業系統的關鍵點,同時說下自己對於該種專業系統的發展的想法。
系統設計師
對於系統設計師,則要要求更加的全面,考察其對於系統的架構設計的能力以及帶領、組織團隊的能力。
常問的問題:
1、根據面試者的經歷,問其其中一個系統給他設計的話,他會怎麼去做,這個主要考評其從需求推導設計的能力;
2、問面試者認為在進行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或者就是以一個失敗的案例,問他認為設計的失誤出現在哪。
上面說的主要都是技術方面的考評,在性格方面需要考評團隊合作能力、責任心這些等等,這些可以更多的讓HR幫忙。
我從來就不認為根據面試標准就可以產生一套固定的面試題,我更看重根據這樣的標准在面試時根據面試者的經歷來調整,以更加准確的判斷面試者的能力,
在面試者,我不管面試者面試的職位,一般只會分成程序員和設計師兩個類型來判斷,而根據面試的情況來決定面試者到底具備了兩個類型中哪個級別的能力,
也就是說有可能面試者面試的只是程序員,但最後我會給高級程序員的職位,不過這樣的現象好象很少,呵呵...
技術人員如何面試 - 過來人的經驗談
和開發交流了C++的幾個坑爹問題,但那隻是開胃小菜,面試主要還是關於測試流程、用例設計方面的,總體比較輕松。
阿里:阿里不同的部門差別很大,面雲計算部門居然遇到了當年交大ACM冠軍隊的教練,各種演算法細節被問得無言以對男默女淚...淘寶則相對輕松,
雖然因為非互聯網行業的關系,Java、前端、無線基本沒搞過,但憑著之前比較豐富的項目經驗、管理經驗以及對阿里價值觀的了解搞定了。
在EMC和阿里時,因為基本都是從頭組建團隊,所以不管是社招和校招,看了大量的簡歷,與無數的面試者進行了交流,所以自認為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
下面的分享主要是針對有3到5年工作經驗的應聘者,並不特別針對測試工程師,其它崗位也可以參考。
了解你的'應聘對象。現在搜索引擎這么發達,很容易知道對方使用哪些技術和框架,對應聘崗位有什麼樣的要求。
有人可能要問了,對方要求Java,可我只用過Python或PHP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正規公司,既然安排你面試了,就說明對你簡歷上的情況已有一定了解,而且安排面試成本其實挺高的,更重要的目的是考察你的學習能力。
這種情況下,利用網上資料,速成3到5天,基本也可以做到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的水平。比如應聘阿里巴巴,那麼先找本《淘寶技術這十年》可以讓你快速了解阿里當前使用的技術以及歷史上遇到什麼問題,如何演化的今天這個形態。
對於分布式系統,即使沒有做過,也可以先去學習一下開源的bbo框架,雖然是內部HSF的先驅版本,但是設計思想已經充分體現了。
對於測試技術,可以在網上搜索各種會議的文章,以及員工的博客,就可以有個大概了解有針對性的准備了。另外朋友圈也要利用起來,可以打聽道更多的一手信息。
了解你的簡歷。可能有同學會比較奇怪,我自己寫的簡歷還能不了解?然而事實確實如此,不少同學在簡歷上項目經歷列了一大堆,看上去經驗豐富,
可是一問就縮水了,比如這個項目我只是負責溝通,我參與了討論,時間太久記不得了,只是在別人的框架上做些修改...這個直接是負分啊!
期望和實際落差太大了。一個忠告,沒有價值的東西不要出現在簡歷上,寫簡歷不是寫網文,越長越好,
我工作到現在十幾年,簡歷中文一頁,英文一頁,話說我剛畢業找工作那會,啥都沒干過簡歷能寫個3-4頁,現在想想都瀑布寒...針對每一段項目經歷,我這里給一個推薦的框架來進行准備:
這個項目解決了什麼問題,達成了什麼目標,使用了什麼技術
你在這個項目裡面做了什麼,你的模塊解決了什麼問題,達成了什麼目標?
使用了什麼技術,為什麼使用這項技術,與其它技術相比是如何取捨的(這會是個開放性問題,平時面上的積累很重要),開發過程中遇到了什麼難題,如何考慮解決的(思考過程很重要)?
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專研技術,但是表達能力就呵呵了。實際在面試工作中不可能總是遇到懂你工作領域的人,
一個服務端出身的技術經理來問你無線開發,一個行政出身的HR問你項目經歷,怎麼把他們說懂而且讓他們覺得你是真的很能幹才是關鍵。有的同學上來就陷入了技術細節,直接把人侃得雲里霧里,
造成面試官無法做出判斷,根據保險的原則,扣了分再說。推薦做法是先談療效,也就是用數字說話,比如效率提高了多少,故障數降低了多少,在對方感興趣的情況下,再慢慢展開到技術細節。
這樣做首先說人話,不管是否了解你這個領域,都對你的工作成果有了了解,更容易打分評估,而且層層展開,
會認為你表達有條理,額外再加分。平時表達能力不好的同學沒事可以練練朗誦,面試前可以找朋友來幫忙做個模擬面試。
價值觀。說白了就是原意朝九晚五薪水穩定工作生活平衡,還是996夜夜加班可能暴富跨越階級。這個沒法說,一種是真心認同,一種是混日子,面試的時候看自己的選擇,不要因為網上政治正確的忽悠在面試時較這個勁。
最後扯得遠一點,Monkey在文章中提到了有博客或github項目,重點不在於有沒有,而是在於你如何建設。
簡單點說就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通過平時點滴的積累構建自己的知識庫和方法論。我看你的博客和github不是看轉貼的,而是重點考察你自己的學習積累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