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的技術性規范是法律規則嗎
不是。
法律條文分為規范性條文和非規范性條文。
規范性條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規范(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的條文,從邏輯上講,肯定是有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的。
非規范性條文也就是法的技術性規范,不直接規定法律規范,而規定某些法律技術內容(如專門法律術語的界定,公布機關,公布時間,法律生效日期等)。
樓主一定要注意把技術性規范和技術法規區別開來。技術法規指的是把人在使用技術的過程中把技術標准用法律確定下來。
B. 什麼是技術規范 規程 技術法規
1技術規范:技術規范是有關使用設備工序,執行工藝過程以及產品、勞動、服務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則和標准。當這些技術規范在法律上被確認後,就成為技術法規。 技術規范是標准文件的一種形式,是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技術要求的文件。它可以是一項標准(即技術標准)、一項標準的一部分或一項標準的獨立部分。其強制性弱於標准
2規程:規則章程。 規程,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規則則是工作的要求、規定、標准和制度等。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3:技術法規:技術法規指規定強制執行的產品特性或其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適用的管理規定)的文件,以及規定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的文件。這些文件可以是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也可以是其它的規范性文件,以及經政府授權由非政府組織制定的技術規范、指南、准則等!!
C. 技術規范是什麼意思
技術規范意思是指有關使用設備工序,執行工藝過程以及產品、勞動、服務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則和標准,當這些技術規范在法律上被確認後,就成為技術法規。技術規范是標准文件的一種形式,是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技術要求的文件,它可以是一項標准,即技術標准、一項標準的一部分或一項標準的獨立部分,其強制性弱於標准。
D. 立法技術規范
立法技術規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總結立法工作實踐經驗,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針對立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帶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有關法律結構、文字等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制定的立法規范。
立法技術是指在整個立法過程中產生和利用的經驗、知識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體制確立和運行技術、立法程序形成和進行技術、立法表達技術等。
立法表達技術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
2、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部結構、外部形式、概念和語言表達、文體的選擇技術等;
3、法律規范的結構和分類技術;
4、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統化技術,這主要指法律編纂和匯編技術。
立法表達技術要求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達。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要求,也就是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范化。首先,法的名稱的表達要規范和統一也就是說,不同的制定法律的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因為其法律效力層次不同必須有不同的名稱來表達;
2、法律規范的表達。法律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確;
3、立法語言的運用。立法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准確、嚴謹和簡明。
(1)所謂准確,就是說要用明確肯定的語言表達明晰的概念;
(2)所謂嚴謹,是指用邏輯嚴密的語言表達法律規范的內容;
(3)所謂簡明,是指用盡可能簡練明白的語言表達法律的內容。
法律依據
《立法技術規范(試行)》
第一條 立法技術規范包括法律的結構、形式、文體、修改和廢止的方法等方面的規則,是起草、修改法律需要掌握的具體操作標准。准確地運用立法技術規范,對保證立法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統一性,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立法工作成績卓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在法律體系中主要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已基本制定出來。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求,除了法律門類齊全外,還要求法律體系內部協調、結構嚴謹,法律之間應當相互銜接。這就要求在立法過程中既需要科學、嚴密的框架設計,又要求條文表述盡量科學嚴謹,用語規范統一。
提高立法質量,始終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統一的立法技術規范,為法律的起草、審議和修改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撐,以利於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法律草案,提高立法質量,也可以為下位法的制定工作提供指導。在本規范的起草過程中,地方人大的同志也多次表達了希望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立法技術規范的強烈願望。
E. 在法理學中什麼是技術規范
法理學技術規范是有關法律原則適用,法律規范實施過程以及習慣、精神、慣例要求等方面的准則和標准。當這些技術規范在法律上被確認後,就成為技術法規。
F. 刑法法條中得禁止性規則假定條件是指什麼另外,法的技術性規定是什麼
我覺得這題選D,假定條件就是前面的,就是假定什麼樣的情況發生,「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法律後果應該是危害結果,是「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制裁是一種較為嚴厲的法律後果承擔方式,應該是後面的刑期,所以,禁止性規定的構成就是,假定條件+法律後果+制裁。所以行為模式應該是規范性規則里的,就是知道人們如何去做的,什麼是可以做的。這樣的。還有,技術性規則就是,法的技術性規范指規定包括法的解釋權、法的生效時間、法的修正程序、法公布的文字形式等內容的條文。 好了,這是我的理解。
G. 法律技術性規定和技術性法規有什麼區別
法律技術性規定和技術性法規的區別很大,法律技術性規定是指從事法律工作者的一些技術,技術性法規,那麼就是在技術性領域,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法律,
H. 法律技術性規定是什麼求詳解,急啊~~
法的構成要素之一的技術性事項不是指立法的技巧,而是指法律文件中的技術性事項,涉及的內容主要有:
1.法律生效時間
2.關於溯及力的問題
3.有關法律解釋權的問題
4.憲法中有關國旗,國徽.國歌的規定,其中有不少技術性問題,包括圖形,尺寸,顏色等.
如果沒有技術性規定,法律文件在執行和適用時就會遇到各種困難與麻煩,有損法律的尊嚴
I. 技術規范原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 1,技術規范:是有關使用設備工序,執行工藝過程以及產品、勞動、服務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則和標准。是標准文件的一種形式,是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技術要求的文件。,
2,原則:技術規范既有強制性的標准,也有推薦使用的技術規范。
(1)強制性標準是產品設計製造必須達到的要求,否則將出現各種質量和安全方面的事故。
(2)推薦性的技術規范不是產品設計製造必須達到的,而是對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品質有很大影響的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