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上一任校長是誰
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上一任校長是覃海波。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覃海波,男,1975年8月生,壯族,籍貫廣西岑溪,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工學學士,1998年7月參加工作。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1983年創辦,1995年、2000年、2003年、2009年均以高分通過評估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四次邁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行列。
『貳』 柳州鐵道就業有多差
柳州鐵道就業不差,就業率為93.15%。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 Technica College),是柳州市人民政府舉辦,教育教學業務接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的指導和管理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廣西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首批廣西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單位、「廣西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立項單位。
師資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644人,碩士學位及以上373人,副高級以上224人;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等6人;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省部級教學團隊等4個;有省部級以上各級各類名師、學者32人。
『叄』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是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是全國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之一。東校區位於柳州市社灣路28號,南校區位於銀桐路。學院(東校區)坐落在祖國西南工業重鎮廣西柳州市的賢樂公園旁,校園環境清馨優雅,風景宜人,交通便利而又不受城市喧囂影響,文化氛圍濃厚 .
基本概況
學院佔地面積850畝,高職高專在校生7920人,成人大專生2284人,各類進修及職業培訓2091人。專任教師40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80人,雙師型教師100人。設有機電工程系、電子電氣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藝術設計系、音樂系、基礎部(2009年起已改為「汽車與環境系」)、社會科學部等8個教學系部,開設有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運用與維護、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音樂、外貿英語、新聞采編與製作、物流管理、裝潢藝術設計等44個專業,涵蓋工程、理學、人文、經濟、管理、藝術等學科,面向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擁有國家級建設示範性專業——汽車運用與維護技術專業,自治區級精品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省級高職高專精品課程《數控機床與編程》,省級高職高專重點課程《汽車構造》。同時還是首批國家高技能緊缺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和國家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基地,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開展初、中、高級工的職業資格鑒定。
[編輯本段]學院定位
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體,成人高等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為重要組成部分,為生產和管理一線培養應用型、操作型、技能型的一專多能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辦成廣西重要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各層次技工和技師的考核基地、企事業單位職工再教育基地、專業技術人員繼續再教育培訓基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努力建設成為廣西示範性高職院校。
[編輯本段]辦學思想
以「追求卓越,打造名牌,為學生的輝煌未來打牢基礎」為基本辦學理念,以「學納百川,一技報國」為學生發展原則,以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根本,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基礎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增強辦學實力、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為目的,努力把學院辦成廣西示範性高職高專院校。
[編輯本段]辦學特色
以產學研結合為特色。注重培養學生技能、提高學生素質,全面實施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實現專業設置與社會需要零距離配合,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零距離貼近,實踐教學與崗位要求零距離接觸的「三個零距離」。
教學設施
具有高水平的產學一體化校內實訓基地。擁有機電教學系統、空調製冷教學系統、數控機床教學系統、電子實驗室、服裝CAD實驗室等各類先進的實習車間及實驗室,現代機械製造實訓中心設備齊全、先進,擁有國內高校中技術領先的價值200多萬元的4×2米7420型數控龍門銑床。還與柳州鋼鐵(集團)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集團等著名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在校內外的實訓基地進行生產性實習。
[編輯本段]學生成就
學生多次在國家、省、市等級別的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屢屢捧回獎杯。在2002年全國「建工吉潤杯」服裝設計大賽上,藝術設計系學生設計的系列服裝作品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僅2004年就有17名學生榮獲省級以上專業技能競賽獎勵,6名學生在柳州市青年狀元技術大賽獲青年技術能手稱號。
音樂系學生何小霞作為廣西唯一的業余組選手在第二屆中國大學生校園歌手大賽總決賽中榮獲銅獎,在2005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該院學生分別獲得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及優勝獎。
[編輯本段]推薦就業
具有穩定的畢業生就業網路。與肇慶風華高科、深圳中興通訊、深圳康佳、方正電腦、柳工股份等上市公司,西鐵城德恆鍾表、富士康電子、精量電子、王利電機、永威塑膠、統將電子等外資、台資企業及立白集團、柳州汽車廠、柳州市汽車發動機廠、柳州建築機械廠、柳州特種汽車廠、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等廣東等地的上百家大中型企業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都達到了95%以上,位居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前列。
[編輯本段]發展前景
柳州工業發達,經濟繁榮,交通便利,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譽,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第27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名列全國187個地級城市的第18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柳州市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柳州市的經濟發展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各級領導十分關心學院的建設,教育部副部長張天保、自治區副主席吳恆、自治區人大副主席李振潛、教育廳廳長余益中、副廳長黃宇、車方仁,柳州市委副書記肖健剛、胡錦朝、彭曉春、副市長文和群、柳州市人大副主任徐偉崇都親臨學院視察、調研和指導工作。柳州市政府把建設發展好柳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保證柳州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來抓。柳州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投入改善學院的辦學條件,為學院的良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院正在加快發展步伐,為建成以數控、模具、電子等機電類專業為主,多專業協調發展,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一流、教學手段現代化、校園環境優美和競爭實力強的綜合性高職院校而努力奮斗。
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廣大莘莘學子的到來。
劉志人,廣東省仁化縣人,現年83歲。早年在廣州、和平、河源和廣寧等地中學任教。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某團宣傳隊隊長。1983年在仁化總工會離休。1984年2月開辦「仁化縣私立日新學校」,專題探討「青少年犯罪與學校教育的關系」。開辦過升高中補習班、高等教育考試輔導班。
經過四年多的實踐探索,認定學校教材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要求。1988年開始,劉志人開辦了「高中文科實驗班」,主要研究在一年內學完學好現行高中文科三年應修的全部課程的可行性。二十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該實驗班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學完了三年高中文科課程並且參加當年的高考,考上大專院校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他們當中有些繼續深造,還拿到碩士、博士學位;有些大學畢業後從事教師、公職人員等,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實驗班的學生來校前盡管有這樣的缺點那樣的錯誤,但經過校長劉志人的耐心教育,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今後成人成才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為了推動快速教學,劉校長從廣西的南寧、柳州、玉林回到廣東,恢復日新私立學校,建立快速教學南方基地,劉校長堅持不懈的探討。最近摸索出用三個月的時間基本教完學好高中數學三年的課程(每天2課時),甚至花三到四課時的教學學好高中數學常規教學所需25個課時的教學任務,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神奇。劉校長之所以神奇:
神奇之一:點石成金。讓學生一年學完高中三年文科課程內容,並在高考中大比例考上大學。
神奇之二:他開始創辦的學校原先只有他一名教師,高中文科六門課程都是他一個人擔任的。
神奇之三:在16年的時間里,培養了大量的學生,其中有好幾百人分別考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重點大學和普通學校,甚至還有考上美國耶魯大學,其中有的學生大學畢業後還攻讀碩士和博士,並取得學位。令人欣慰的是,他所教的學生至今沒有一個違法犯罪的。
[編輯本段]事件集
沒上高中能否考大學?七旬翁 教育廳對簿公堂
在"私立日新學校",73歲的劉志人既是校長,也是唯一的授課教師.
本案提要
沒上高中能否考大學?廣東省教育廳目前的規定是,參加普通高考者必須具有高中學歷或高中同等學力,如果沒有高中畢業證,考生必須在高中會考中成績合格,才能證明其具有高中同等學力。就此,韶關市一位73歲的私立學校校長提出質疑:我的學生沒有高中文憑,而當地的高中會考他們又無法參加,那麼我的學生是否被剝奪了高考權與高教權?
目前,這位七旬翁與省教育廳的官司已上訴至廣州中院。令人驚奇的是,老人的學生是一批中考落榜的初中畢業生,他們計劃用一年時間完成三年的高中文科課程,然後直接考大學。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高考權受到限制前,這所私立學校的不少學生確實有這樣的經歷————初中畢業一年後考上了大學。
今年3月5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宗特殊上訴案。73歲的私立學校校長劉志人為給自己的學生爭取「高考的權利」,以省教育廳沒有同等學力認定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在一審敗訴之後,上訴到廣州市中院。
目前,這宗行政訴訟案還沒有最後的判決結果。那麼,初中畢業生補習一年後能否考上大學?沒上高中的學生是否有資格參加高考?這場長達幾年的高考權利糾葛是怎麼引起的?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私人教改一年完成高中課程
3月7日下午,記者在韶關市仁化縣工人文化宮見到了劉志人和他的「特殊學校」。
劉志人是這所「特殊學校」的校長,也是惟一的授課老師。據其本人介紹,他早年曾教過書,參加過解放起義,在部隊搞過宣傳,在農場當過技術員,從事過職工教育。1983年離休之後申請開辦仁化縣私立日新學校,獲准後於1984年2月開始辦班進行教學改革實驗。最初開辦的是初中升高中補習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班。從1988年開始他辦起了「高中文科實驗班」,專門招收中考落榜生和中學輟學生,讓他們在一年之內完成高中文科的6門課程,然後參加當年的成人高考和普通高考。
他指著桌上的一份名單說,從1984年幾塊木板搭成桌子開辦短期輔導班開始,他共招收過1700多名學生,其中絕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生,也有少量高中畢業生。到目前為止,共有162人通過自學考試、成人高考、普通高考考上各類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中大、華工、華農、華師、暨大等,大多數學生是通過成人高考考上的,也有通過普通高考考上的。有120多名沒考上高中的落榜生從他這里考入了大學。
劉志人說,他的不少學生現已參加工作,有做老師的,有當警察的,有經商的,打工的。經過追蹤調查,不管是考上大學的,還是沒考上大學的,沒有一個違法犯罪的。這證明他的教學改革實驗是成功的。
確有其事初中畢業生考上大學
3月7日下午,記者在日新學校采訪時,一名姓潘的學生告訴記者,他去年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當年8月份到這里學習高中文科課程,現在已經達到高二第二學期的水平,再有兩三個月就可以完成全部課程。他表示想參加今年的高考,並說努力4個月,應該沒有問題。另一位姓溫的同學說,他想考中山大學,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記者問他們一年讀完三年的高中課程是否吃力、這里的教學效果怎麼樣,這兩名學生說:「學習並不感到吃力。這兒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與眾不同,算是一種實驗,效果挺好。」
3月12日,記者根據劉志人提供的名單,與他以前的幾名學生取得聯系。一位名叫曹曉華的女孩說:「我1994年初中畢業後到劉老師的日新學校讀過一年,學的是高中文科,1995年參加成人高考,考入韶關大學電腦會計大專班,1997年已經畢業。那一批共有43個學生,有參加成人高考的,也有參加普通高考的,只有一個人沒上線。」
廣東行政學院中文秘書大專畢業、目前正在讀北京大學遠程教育法學本科的庄芝臻說,她原來只讀到初二,在日新學校學了一年高中文科,1998年參加成人高考考上行政學院。她說,那一屆的學生都沒有參加普通高考,但前幾屆有參加的。
今年即將畢業的中大研究生楊曉暉說,他初中時曾在劉志人那兒補習過,後來讀普通高中,1994年考入浙江大學。雖然不是直接從日新學校考出去的,但他說:「劉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是灌輸式的,而是誘導式的,與普通中學最大的不同是快,教學效果挺不錯。」
前途受阻學生無資格報名高考
劉志人說:「1996年,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考試機構開始限制我們,以沒有高中畢業證和會考成績為由,不同意我的學生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只口頭允許他們參加成人高考。為了爭取參加高考,我們提出想辦一所實驗中學。但教育主管部門認為不具備條件,沒有批准我舉辦普通高中。」
他拿出一疊《韶關市社會力量舉辦各類文化、技術學校(班)備案批准書》給記者看,說他辦的是高中文科實驗班,他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實驗教學,已經完成了高中課程的學習,雖然沒有取得教育部門核發的畢業證書,但事實上已經具備高中畢業同等學力,應該享有參加高考的權利。
3月8日上午,記者就仁化私立日新學校的有關情況到當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采訪。
教育股一位姓華的工作人員和一位姓李的局長先後告訴記者:「當時備案同意他們開辦的是社會補習班,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學校。他的學生以前參加的是成人高考,而不是普通高考,考上的也是成人高校,而不是普通高校。」
他們說:「按照國家和省里的有關政策規定,這些學生參加自學考試可以,但參加普通高考他們沒有學籍檔案,沒有高中畢業證書,也沒有高中會考成績,不具備報名資格。」
對簿公堂替學生爭取高考權
劉志人堅持認為自己的學生具備高中同等學力,幾次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考試部門反映,要求准許他的學生參加普通高考,在未獲批準的情況下,2001年3月,劉志人向廣東省教育廳申請行政復議,要求撤銷省考試中心關於沒有高中畢業證書和會考成績不準參加高考的規定,准許他學校的6名沒有高中畢業證書、年齡在16到18歲的學生報名參加高考。
為此,省教育廳於當年4月27日下達《行政復議決定書》決定:撤銷省考試中心關於對參加普通高考考生的年齡限制。廢止廣東省高等教育廳的《廣東省成人高等、中專學校招生暫行規定》(粵高招{1996}6號文)關於「年滿20周歲以上、交驗初中畢業證書者,可視作高中畢業同等學力接受報考成人高校」的決定;劉志人反映的6名學生參加當年普通高考的報名資格認定,按照當年教育部、省高校招生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也就是說,要參加高考,要麼有高中畢業證書,要麼通過高中會考,劉的6名學生,顯然不符合這一要求。
劉志人不服省教育廳做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於2001年5月向廣州市東山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認為省教育廳高考報名資格的認定是違法的,要求法院撤消其復議決定,准予他的學生參加普通高考。
他說:「高考資格的認定應該由法律說了算,『具有同等學力』的司法解釋權歸全國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省教育廳無權解釋;省教育廳認為要獲得高中同等學力就必須參加當地的高中畢業會考和畢業考試,但又不組織這些學生參加此類考試,實際剝奪了這些人的參加考試的權利和享受高等教育的權利;硬要這些學生參加所謂的高中畢業會考或畢業考試,其行為屬於濫用職權。」
省教育廳在答辯狀中則認為,省教育廳作為我省高級中等教育學歷和同等學力的認定和主管機關,規定我省的高級中等教育畢業生是指持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證書的人員。我省高級中等教育的同等學力人員是指沒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證書,但通過參加普通高中會考或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的畢業考試,並取得考試合格成績的人員。
東山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劉志人提出的沒有給他的6名學生報名參加高考的復議申請,並沒有涉及他本人的權利,劉志人不應當是提出復議申請內容的權利人。省教育廳受理這一申請,並進行處理,違反《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的規定,屬於越權行政。去年12月24日,東山區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省教育廳所做出的行政復議決定。
一審判決後,劉志人認為一審雖然撤銷了省教育廳的復議,但仍然沒有批准他的6名學生參加高考,沒有解決最主要的高考權問題,於是,他又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他說:「國家承認學歷的自學考試,不分年齡、性別、學力,都可以報考,連大專課程都可以自學成才,而高中課程比自考還低一個層次,為什麼不能自學?既然高校是以考試決定錄取,我的學生為什麼沒有資格考?」
省教育廳沒文憑必須參加會考
3月12日,記者就這宗訴訟案采訪省教育廳的此案代理人、法學副教授劉興桂時,他說:「高中同等學力是指持有高級中等學校、中專、中職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證書,沒有畢業證書的,要參加高中會考,並取得會考成績。」
他說:「關於同等學力的認定,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國家教育部有文件規定,高中同等學力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關於高考的資格問題,劉興桂副教授說:「現在自學考試都可以報名參加,成人高考放開後,初中以上學歷就可以報考,但普通高考招生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並不是省教育部門不開放、不適應形勢,這涉及到整個高考招生體制和政策。初中畢業生認為自己具有高中同等學力,也可以報名參加普通高考,但必須拿出證明來。」
他告訴記者,省教育廳對劉志人提出的問題十分重視,曾專門召開過幾次會議,一直建議他組織學生參加當地的高中會考,他只有這6名學生,也不算是一所學校,可以通過參加地方上的高中會考來取得同等學力。高中會考是世界的做法,省教育廳也一直主張由各地組織會考。
就這宗行政訴訟,劉興桂說,劉志人不是訴訟的主體,沒有學生家長的委託書,也不代表一個學校,他以個人的名義提起訴訟,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02年3月14日
劉志人和他的問題學生
實驗班的學生們正在安靜地等著開全校師生大會。在很多人的眼裡,這個班的學生都是不愛上學愛打架的「差生」、「壞孩子」。
「爺爺好!爺爺好!」一位老人走到跟前時,他們齊聲喊道,言語中透著親切。
劉志人,78歲的退休教師,多年來開班授課,專門招收因各種原因輟學的「問題學生」。「這些學生讓學校都頭疼,沒救了!」一些老師說。
「他們不僅能轉化為好學生,還能考上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在劉志人看來,關鍵是要用心、平等地去對待他們。
實驗班招的大都是「問題學生」
劉志人和學生沒有界線。學生看見他,親熱地搭著肩膀又說又笑。他也真心地為學生驕傲:「他們的不少初中同學還在念高中,等同學考上大學了,他們也差不多大學畢業了。」
劉志人出生於廣東一個教育世家,1983年離休前是一名教師。1984年拿出身上僅有的40元,租了一間教室辦起高考補習班,當時學校只有他一名教師。
在廣泛接觸中學教材之後,劉志人認為,我國現行教材結構和教學方式明顯滯後,教材水平遠遠落後於學生的智力水平,內容繁瑣而重復,無法充分滿足青少年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慾。他舉例說,高中數學3個年級的課本總共851頁(原人教版),其中197頁為選學教材(即高考不用考,老師可以不講),這樣一來,就剩下654頁,如果每天上兩節數學課,每節課講兩頁,用160天左右就可講完,加上復習和測試的時間,一年時間完全可以學完。
1988年,劉志人在廣東開始了教改實驗,把高中三年學完的所有課程壓縮到一年完成。
從2002年開始,劉志人先後在廣西的柳州、玉林、南寧開辦實驗班,為了證明自己的教改效果,劉志人招收的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的差生以及打架、逃課的問題學生。
不論學習成績好壞都能得到老師公平的對待
曾經拿刀砍傷人、被派出所拘留的李小年(化名)在實驗班重讀一年後,如今在興奮地等待高考錄取通知書,今年他考上了廣西財經學院。他在實驗班的同學陳冬(化名)已是廣西經濟幹部管理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一年級學生,兩年前他曾是出了名的小混混,剛上高中就因鬧事被學校勒令退學。
陽樂(化名)曾經是一名「打架王」,被學校開除後父母將他送到劉志人的實驗班。弄清他的「底細」後,劉志人對他說:「打架不是好辦法,忍得一時就過去了,有問題找老師解決。過去學校說你是個壞學生並不實事求是,你也有好的一面,我相信你會變好,將來肯定能有一番成就。」
有一次,陽樂與普通班的同學發生口角,對方抽出一塊鐵板朝他打去。第二天,消息傳來,學校一口咬定陽樂打人,不少人認為「這個打架王,改不了」。劉志人找來陽樂、圍觀的同學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為陽樂洗了冤。事後,陽樂說:「如果學校處理了我,我可真要打架了。」
從此,他再也沒打過一次架。入學時只有初二水平的陽樂2004年考上了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玉林實驗班的祝全(化名)說起過去的打架、逃學的「光榮」歷史,撓撓腦袋不好意思地說:「這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了吧」。他原來在玉林一所重點中學念初中,中考時學校領導勸他們差生別參加考試了,考也考不上。他們聽了都很傷心。「在過去的老師眼裡,我們都是一幫學習有困難的差生,可是我們並不笨啊!」他說,在實驗班,不論學習成績好壞,都能得到老師公平的待遇。他去年考上了廣西經濟幹部管理學院。
對待「問題學生」有沒有絕招?實驗班的老師范容濤說,關鍵是待學生公平,才能讓他們認同自己。在實驗班,他與學生同吃同住,很快就與學生打成了一片,這群「問題少年」個個都聽他的。
劉志人的教學模式能否推廣
劉志人的「問題學生」中,有些從小父母嬌生慣養,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有些犯了一次錯誤後,便自暴自棄;有些受了老師或家長不公正的待遇後,破罐子破摔……如何真正轉變他們,讓他們從遭人唾棄的差生變成充滿自信的好學生,其實非常艱難。「只有讓學生從奉命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當他們真正埋頭專心地做一件事時,他們的自信心才能回來。」劉志人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法,想盡方法讓他們從學習中得到信心。他常常對學生說,來到實驗班的目的只有一個,只有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
劉志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實驗班的老師中,有教師和輔導員兩種,老師是上大課的,輔導員是給單個學生「開小灶」的。因為有些學生成績太差,需要另外給他們補課,主要是補初中沒學好的內容。劉志人招進學生後,先進行一個月的教學試探,試探每個學生的知識量、接受能力,以確定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進度。
據了解,2003年柳州實驗班130多名學生有9人考上了本科,60多人考上了大專;2004年玉林實驗班86名學生有57人被全國25所本專科院校錄取。
盡管如此,劉志人的快速教學法自始至終備受爭議,一些教育界人士批評,他的快速教學法存在著較大的不穩定性,時好時壞,且不利於各種類型的學生,因而不宜推廣。
只有廣西財經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莫光政博士始終支持劉志人。他算了一筆賬,每年廣西有1萬~2萬名孩子初中畢業後沒有任何的升學希望,劉志人的教學模式至少可以讓他們繼續讀書,而且有希望考上大學,而不是過早地走向社會。
2005年08月02日04:55 中國青年報
教授現在在做什麼?
劉教授現在正在廣東省仁化縣教授初二的學生高中的知識,他講課深入淺出,很受學生歡迎,有學生不但想周六補課,甚至要求劉教授利用暑假幫自己補習.
『肆』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我認為
你參考下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錄取分數線
『伍』 柳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地址:廣西柳州市魚峰區文苑路2號 郵政編碼:545616
『陸』 柳州鐵路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還不錯。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高職學院、廣西特色高校建設項目單位、首批廣西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單位,為「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648人,其中專任教師446人,校外兼職教師125人。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佔64.1%,教授副教授104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49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141人,全國優秀教師3名,省部級優秀教師8人,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6人,專業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 70%。有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1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柒』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一、學校基本情況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56年,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職學校和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和廣西特色高校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水工業城市——廣西柳州,佔地面積1000畝,高職全日制在校生14000餘人。學校有軌道交通、汽車與機械製造、電子信息、土建工程、經濟管理等五大專業群,設有12個教學單位,共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專業35個。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設備先進,職業特色鮮明。
(一)學校全稱: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標准代碼:12392
(二)學校地址:廣西柳州市魚峰區官塘大道文苑路2號 郵政編碼:545616
(三)辦學性質: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四)辦學層次:高職大專
(五)學制年限:三年
(六)招生工作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由黨委書記和校長、其他校領導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監督和組織開展招生工作,及時處理招生工作中出現的需集體決策的各種重大問題。在招生錄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學校招生就業處組織實施各項具體的招生錄取工作。
2.學校紀檢、監察部門直接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確保學校招生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學校招生職能部門是招生就業處,不委託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代理招生工作,在招生過程中不收取任何中介費用。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接受社會和廣大考生的監督,若考生、家長發現我校招生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有違反招生工作紀律現象,可以通過信函或電話向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情況。聯系電話:0772-3698221(學校紀檢監察辦公室)。
二、招生對象及報考條件
(一)招生對象
參加當地省級招生部門組織的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成績達到當地省級招生部門劃定的我校錄取批次分數線,志願報讀我校的考生。
(二)報考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無違法亂紀記錄。
2.身心健康。參加廣西高校招生統一體檢,符合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要求。
三、招生專業及人數
2020年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分為對口招生、單獨招生、統考招生三種形式,2020年計劃面向全國23個省市區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新生5500人。詳細分省、分專業、分科類招生的專業、人數、學費標准等,請參閱當地招生考試管理部門公布的信息或登陸我校招生就業網查詢。
四、錄取規則
嚴格執行當年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省、市、自治區招生政策、原則與規定,招生錄取工作實施「陽光工程」,按考生德智體三方面公平、公正、公開、擇優錄取。
(一)具體錄取辦法:
1.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生源地省級招生部門的規定加分出檔,錄取時的總分排序也以實考分與加分之和為准。在考生總分相當的情況下,按數學、語文、英語的成績依次排序從高到低錄取。對投檔到我校的考生不論往屆、應屆均按總分和專業要求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沒有分數級差的限定。
2.根據考生報考我校的專業志願,分專業錄取按「順序志願+平行志願」的多元化錄取模式進行錄取。即考生「第一專業志願」 實行「志願優先,遵循分數」的錄取原則,按考生志願的先後順序以考生總分由高分至低分排序,參照專業錄取要求依次錄取,直至專業計劃錄滿為止。
3.若考生「第一專業志願」未被錄取,則從「第二專業志願」開始,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錄取原則。即高次位考生優先獲得專業選擇權,按考生填報的專業志願順序依次錄取,若「第二專業志願」計劃已錄滿或不滿足專業錄取要求,則按「第三專業志願」錄取,仍不能滿足的按「第四專業志願」錄取,依此類推。若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填報「服從調劑」的考生,調劑錄取到其他專業。填報「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二)軌道類專業錄取要求:
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鐵道交通運營管理:身高男165cm及以上、女160cm及以上;無色盲色弱。
2.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鐵道信號自動控制、鐵道供電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高鐵綜合維修技術、鐵路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鐵道機車車輛製造與維護、鐵道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身高男165cm以上、女157cm及以上;無色盲色弱。
3.動車組檢修技術、鐵道車輛、鐵道機車:只招男生;身高165cm及以上;無色盲色弱。
(三)其他原則
1.由於軌道行業特點,所有軌道類專業要求考生四肢功能健全,無癲癇病史。
2.根據企業用人要求和特有工種性質,上述軌道類專業適合男生就讀,建議女生慎重填報,以免影響個人就業。
五、學生待遇
1.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錄取的單獨招生、對口招生、統考招生考生,其開學時間、學制、學歷、畢業證書、收費標准、獎助學金等待遇全部相同。
2.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完善的學生「獎、貸、勤、助、補、減」六位一體的資助工作體系。一是獲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獨招生、對口招生、統考招生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每年最高可申請8000元生源地助學貸款;二是在校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特殊困難補助金、勤工儉學補助金、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特等獎學金、學業優秀獎學金、社會工作優秀獎學金、貧困生奮進獎學金、素質拓展獎學金、企事業單位專項獎學金等。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每年獲得獎學金、助學金的比例達50%以上;一位學生一年最高可累計獲得獎學金、助學金人民幣近20000元;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每年向在校生發放的獎學金、助學金(不含助學貸款)、勤工儉學補助等總額達人民幣1200萬元以上。
六、文憑發放
學生學業期滿,按學校規定修完所有課程學分並且考試合格後,頒發經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署章的可在教育部網上查詢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畢業證書。
七、收費標准
學校的所有收費標准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物價局批文為准。
八、其他
(一)我校不設清真食堂。
(二)學校為無煙校園,控制吸煙。
九、招生咨詢聯系方式
(一)招生政策咨詢
聯系電話:0772-3945836、3698188、3698198、3698108、3698008
傳真電話:0772-3945881
辦學地址(郵編):廣西柳州市魚峰區官塘大道文苑路2號(545616)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網址:http://www.ltzy.e.cn
學校招生就業網:http://www.ltzy.e.cn/webui/zsjy
(二)招生專業咨詢
電子技術學院:0772-3698012(招生專業介紹QQ群:982718569)
動力技術學院:0772-3679186(招生專業介紹QQ群:743188285)
建築技術學院:0772-3698069(招生專業介紹QQ群:1032410015)
汽車技術學院:0772-3690131(招生專業介紹QQ群:10933635839)
信息技術學院:0772-3698331(招生專業介紹QQ群:723221706)
運輸管理學院:0772-3698117(招生專業介紹QQ群:1093634720)
十、章程解釋權
本章程由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解釋,自2020年起開始實施。
『捌』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青協的概況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青協的概況具體介紹如下:
組織青年圍繞扶貧、環保、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應急救援、大型賽會等領域開展志願服務。
規劃、組織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協調全國各地、各類青年志願者組織開展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海外志願服務活動,與海內外志願者組織、團體加強交流;開展符合協會宗旨的其他活動。
相關信息介紹: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27.8多萬平方米,新校區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規劃校園建築面積28萬平米;有7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及1個教育中心,開設高職專業及方向38個,高端應用型本科專業1個;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600多人,教職員工648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玖』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代碼是多少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代碼是12392。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高職學院、廣西特色高校建設項目單位、首批廣西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單位,為「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學校前身為1956年5月成立的柳州鐵路運輸學校;2003年8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在柳州鐵路運輸學校基礎上組建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3月26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2、國際合作
2015年9月,學院加入了中俄交通大學校長聯盟,在第二屆中俄交通大學校長論壇上與俄羅斯交通類高校,圍繞軌道交通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與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共同簽署了兩校合作辦學協議,聯合舉辦「中俄絲路學院」,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合作開展了鐵道通信信號、鐵道工程2個專業的人才培養項目,共同為俄羅斯及中國鐵路發展培養人才。與泰國大城府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兩校將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相關專業開展合作,並互派留學生和教師進修。與泰國班普工業社區教育學院、那空是坦瑪叻府技術學院、彭世洛府技術學院、華富里府技術學院、春武里府技術學院、博仁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被泰國博仁大學授予「泰國博仁大學——東盟國際學院留學生人才培養基地」。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4月,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紙本圖書和期刊合訂本超過38萬冊,電子圖書約62萬冊,紙質中外文期刊3000多種,全文電子期刊近4萬種。年進新書在23000冊以上,年征訂中外文印刷型期刊近550多種以上,報紙50多種。數字電子文獻資料主要包含:清華大學CNKI電子資源、重慶維普電子圖書資源、超星電子圖書視頻資源、龍源期刊網、艾迪科森電子視頻。
『拾』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一、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哪裡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峰區文苑路2號,該校是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高職學院、廣西特色高校建設項目單位。
二、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教育部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廣西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首批廣西特色高校和首批廣西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改革試點單位,被譽為鐵路行業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搖籃、中國西南地區「鐵路黃埔軍校」。
學校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鐵道部屬國家級重點中專柳州鐵路運輸學校。1958-1622年,曾升格為廣西鐵道專科學校和柳州鐵道學院(本科)。1997年以來,先後合並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柳州鐵路局分校、柳州鐵路局教師進修學校、柳州鐵路司機學校和柳州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2003年8月,在柳州鐵路運輸學校基礎上組建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10月,由原柳州鐵路局整體移交柳州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3月,更名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位於柳州職教園區,佔地面積1000畝,設有12個二級學院、41個專業(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2633人,教職工686人,其中專任教師493人,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教師156人。升格高職以來,學校依託鐵路行業,緊緊圍繞廣西鐵路網建設與運營,密切配合北部灣港鐵一體化建設,緊貼柳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設有鐵道運輸、城市軌道交通、電子信息、汽車與機械製造、土木建築等5大專業集群,擁有國家級優質示範專業2個、國家級重點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廣西高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6個、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專業點7個。
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成績斐然,建校60多年來為我國鐵路現代化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10萬余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升格高職以來的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近9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各行業、全區、全市的各類技能競賽100多個批次,獲得一等獎100多個,獲獎1000多項,其中,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7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52項,是連續9年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項目最多、人數最多、成績最好的高職院校,實現了廣西高職院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零的突破,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常規賽項)獲獎名單」中學校排名全國職業院校第5名廣西第1名,自編自導舞蹈《鐵道夢》獲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甲組一等獎、優秀創作獎和「校長杯」。
學校以廣西特色高校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實驗實訓室建設」、「實驗實訓項目」和「實驗實訓行為」三個標准化建設,新建成軌道交通綜合實訓基地等14個校內實訓基地(技能演練鑒定中心),140餘個起點高、模擬性強的實驗實訓室。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4個、廣西示範性實訓基地6個、廣西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5個、柳州市千萬元設備值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並建有科技創新實驗基地、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6個教師工作室、4個大師工作室等教學科研基地。
學校舉辦學歷教育、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聯辦遠程教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體系認證;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鐵路特有工種職業鑒定站、鐵道部車務/客運站段長車隊長列車長培訓基地、全路內燃機車司機培訓中心、SIYB中國創業培訓項目授權培訓機構、全國專業人才教育工作部禮儀系列廣西培訓中心;是中國職教學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全國鐵道職業教育鐵道通信信號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中俄交通大學校長聯盟成員單位、中國軌道交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聯盟管委會委員單位、廣西軌道交通工程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中國-東盟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廣西軌道交通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和秘書長單位。學校曾先後被評(確定)為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鐵路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西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西高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廣西衛生先進單位、廣西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第一屆廣西文明校園、廣西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廣西高等學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多年被評為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訂單培養,累計開設訂單班200多個,訂單培養的學生10000餘人;與南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思科系統(中國)、中國電信柳州分公司、中國聯通柳州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與柳州市二職校共建中高職合作辦學共同體;與奧鵬遠程教育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 、 西南大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等著名高校開展遠程教育合作,遠程學習中心在冊學員達5000多人。與南寧鐵路局基層站段開展聯合辦學,送教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