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G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速,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5G時代是萬物互聯的時代,這不僅會有從未級別的汽車和數以億計的手機被連接到網路上,而且智能家電、智能設備、紅綠燈等等都在換裝,如此大量的連接肯定要求有強大的連接能力,試想,如果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由於目前網段連接過多而無法連接成功,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這是不允許的。智能互聯汽車由兩個要素組成:智能和互聯。"智能 "體現在主動為駕駛員服務,為駕駛員提供便捷、安全、自主、舒適的服務,如高級輔助駕駛、無人駕駛等。
技術發展帶來應用需求,基於低速、特定區域和任務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如京東無人駕駛配送車已經投入使用)。特定的無人駕駛汽車,如港口、停車場和旅遊景點,將很快得到廣泛應用。
『貳』 深度!汽車行業該如何利用5G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每一次技術創新的背後,有成功者的花團錦簇、也有失敗者的落寞離場:能夠適應技術浪潮的企業,會獲得發展的「加速器」,而那些沒能跟上技術創新步伐的行業,則會被 歷史 淘汰。
當前,5G浪潮襲來,相同的問題擺在了各行各業面前,在這一項技術性革命的面前,自己到底是革命者,還是被革命者?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5G技術只屬於手機行業,它只代表著:上網速度快一些,看視頻更順暢一些。如果你也這么想,那你就把5G技術看輕了!5G技術具備高、大容量、低延時的特點,以往「遙不可及」的虛擬現實、智能製造、自動駕駛等等應用,都有了5G基礎支撐。而作為國民支柱型產業的 汽車 工業,同樣也在這個時代謀求著新的發展契機。
舉個例子,通過5G技術與導航的配合,二者能夠彼此賦能、互相增強,成為 汽車 智能駕駛發展的「催化劑」。這並不是天方夜譚,實際上,上汽集團已經實現了「北斗導航+5G技術」在 汽車 產業的運用。
早在2018年,上汽發布了全球首款達到L3級智能駕駛水平的量產車型榮威Marvel X;2019年,上汽再次發布了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計劃;時至2020,上汽集團的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已經在上海洋山港啟動准商業化運營,今年內將實現20000個標准集裝箱准商業化運營。
那麼,5G技術能夠將重卡改造成什麼樣?
首先是實現高精準的裝卸作業:藉由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上汽5G智能重卡能夠完成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在重卡裝卸作業環節,這樣的技術能夠實現和作業軌道吊之間±3cm的誤差精度,有效提升裝卸作業實效。
其次是完成高精準的倒車入庫:上汽5G智能重卡長達十餘米,但是憑借先進技術,哪怕是兩側到輪胎只有7、8cm的狹窄庫位,重卡也能實現一次性精準入庫,而如果換成人工操作,只有1%的專業駕駛員能夠達到這一水平。
再次是達成高效率運輸:在東海大橋上,上汽5G智能重卡可以實現5車隊列行駛,車速達到60-80公里/小時,隊列行駛間距縮小到17米,極大地提升了卡車的運輸效率,未來則有望將東海大橋的通行效率提高百分之百。
得益於此,在此次工博會上,「上汽5G+L4智能重卡」還從數百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了2020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大獎。
隨著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 科技 還將發揮更大作用,例如交通流信息採集、實時監控與管理調度、不良駕駛行為監控與記錄、緊急援助等,皆可通過這一系列技術實現。
而以上汽為代表的造車企業,在未來還會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5G與重卡產業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結合,讓整個行業往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和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叄』 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結合將對汽車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5G作為第五代通信網路,目前已接近使用, 5G 相對於2G、3G、4G帶寬更寬、信息傳輸速度更快(比4G快100倍)、准確。
5G技術的成熟應用,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將 助力物聯網 (萬物相連)的實現。物聯網由 感知層 (感測器)、 網路傳輸層 (5G)、 存儲分析計算層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應用層構成 (終端設備)構成,應用於 汽車 行業將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車、交通設施的 互聯互通 。
下面我結合自身在 汽車 行業的工作經驗,對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將在 汽車 產業中的應用場景 進行詳細說明。
車聯網平台模型如下:
通過模型可以看出,5G網路將車聯網中控平台、 汽車 、交通設施和人連接到了一個網路內, 相互間可實時傳輸和接收相關信息 。
結合車聯網模型, 無人駕駛 實現 場景 如下:
乘客 要出行,可在家裡拿出手機或相關智能設備 打開車聯網平台APP ,選擇車型、用車時間、出行地點,確認後,車聯網 中控平台下達指令到 符合要求的 汽車 , 汽車 通過自身所帶的控制系統 接收信號指令 ,自動 行使到小區上車點 ,等客人上車後, 客人 通過語音或觸控 下發出行指令 , 汽車 自動啟動並開始行程;在 行使 過程中自動 感知 周邊 交通設備 和 人員 等信息(通過車輛所帶感應設備感應),進行制動、加速、避讓等。同時車輛可從車聯網監控平台 獲取遠處 公路上 車輛 多少、或是否有 交通事故、交通維護 等信息,自動 選擇 最佳的 行車路線 ,避免擁堵;到達目的地後,客人通過車聯網平台 APP結束行程 ,車輛等待車聯網中控平台指令進行下一個任務。
汽車 設計目標的確定取決於顧客對車輛的需求+上市車型的故障缺陷+公司規劃目標+國家法規要求。在5G帶動下的車聯網將對獲取顧客需求和車輛故障缺陷的獲取帶來極大的便利。
2.1.1乘客需求感知
結合車聯網模型,假設場景,車輛為 自動駕駛 車型:
車聯網監控平台通過分析顧客 選擇的出行車型 (在車聯網監控平台)分析出最受大眾歡迎的車型系列,提供給 汽車 設計公司作為 汽車 整車型譜規劃參考 。
車聯網監控平台通過 車輛上的中控設備 ,收集安裝在車內的攝像頭、語音識別、環境等感知設備傳來的信息( 包括 顧客行為、活動、坐姿、辦公、休閑、 娛樂 等),通過 雲計算 可以識別出絕大部分乘客的 舒適狀態 ,提供給 汽車 設計公司作為 汽車 內飾外觀結構及功能設計參考 。
2.1.2駕駛員需求感知
結合車聯網模型,假設場景,車輛為 人工駕駛 車型:
車聯網監控平台通過 車輛上的中控設備 ,收集安裝在車內的攝像頭、語音識別、人機操控設備感測器等感知設備傳來的信息( 包括 顧客駕駛起步加速模態、轉向模態、檔位轉換模態、制動模態等),通過 雲計算 可以識別出絕大部分 駕駛員 的 最佳操控模型 ,提供給 汽車 設計公司作為 汽車 操控機構及功能、性能等設計參考。
車聯網監控平台通過 車輛上的中控設備 ,收集車輛在 運行過程中 的功能性能狀態信息(如動力性、經濟性、振動、雜訊、平順性、操穩等),通過 雲計算 可以識別出 故障缺陷 信息,提供給 汽車 設計公司作為 整車或零部件功能 設計參考。
汽車 由車身、底盤、電氣、內外飾、動力裝置(燃油車為發動機、變速器;電動車為電池、電機、電控)等幾大系統構成,同時每個系統又分為很多零部件,為了保證 汽車 的開發進度,所有零部件的設計開發人員分布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國家不同的區域。通過 5G技術助力虛擬現實技術 投入使用,實現不同區域的設計人員、實時在線的同步交流、評審分析數據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發速度,降低了研發成本。
對於較大的零部件數據,通過5G傳輸技術可快速准確的傳輸到 異地3D列印設備 ,進行樣件的快速製作。
根據試驗進展及突發情況,可通過試驗員或試驗中控平台設定程序對 試驗環境 (溫度、濕度、大氣壓等)、試驗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 遠程式控制制 。同時可通過試驗中控平台 監控試驗設備 、 環境 的狀態信息,對於不良狀態做到 提前預防 。
在試驗過程中,可通過試驗員或試驗中控平台設定程序對 產品(零部件或整車)的參數和運行狀態進行遠程式控制制 。同時可通過試驗中控平台監控產品的 性能狀態變化信息 ,對於後期改進提供參考。
通過5G技術建立生產設備、物料運輸設備、環境設施等物聯網控制平台,實現自動化信息交互和自動控制(可遠距離異地)中控平台可實現對所有設備的監測和控制。模型圖如下:
通過對生產中控平台人工輸入相關程序, 中控平台協調 調動物料運輸設備進行 物料准備 ,並送達到制定位置,相關的設備(工裝、夾具、檢具或焊接設備等)按照中控平台的指令進行相應的 加工 ,直到完成設定的目標成品。期間如發生 事故 ,中控平台(也可由生產監控人員)可啟動相應 解決 措施,操控相應的設備執行相關工作。中控平台同時對所有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對維保信息做到提前預防。
通過車聯網 中控平台大數據功能 ,將整車及相關零部件的型號、生產日期、廠家信息等重要信息進行保存,當某一零部件或整車發生故障時,能很快找到對應的信息,便於迅速實現追溯。
隨著物聯網的實現, 汽車 實現自動駕駛,到時 汽車 由 專業公司集中管理 , 消費者 通過智能手機登錄車聯網中控平台 預定車輛 , 隨用隨還 ,方便快捷。省去了租車位, 汽車 保養、保險的繁雜事情。
隨著車聯網的實現,車聯網中控平台能隨時 監控車輛的質量 信息, 預知車輛故障信息 ,及時通知車主和售後服務中心,便於對車輛做出提前預防性保養或維修。節省維修成本。
隨著車聯網的實現,車聯網中控平台能隨時監控 車輛和零部件的質量信息 ,對於整車 達到報廢要求 的車輛,及時通知報廢回收部門進行車輛回收處理。同時中控平台通過 大數據計算 出 可以再利用的零部件 ,進行合理的回收利用。
總之,通過5G技術的應用,結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將給 汽車 業帶來極大的改變,可對相關的任何事物做到實時信息收集,構成大數據,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對數據進行迅速精確的分析,找出可利用的信息內容,提供給相應的需求部門或控制相關的事物,實現全自動的感知操控系統,大大提高人們的操控方便性。
汽車 的研發、生 產、維護質量和效率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顯著降低勞動時間和勞動成本。相關人員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肆』 5G通信技術會給車聯網行業帶來哪些變革呢
隨著5G時代的到來,車聯網產業發展極具潛力、未來可期,在車機領域,車聯網應用已經成為5G研究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5G網路可以解決很多的車聯網應用場景的技術痛點,創造新的車機商業模式。5G將會釋放車載系統的潛力,無論是語音控制智能水平、還是高精度導航,用戶的車機體驗都會得到全面的提升。騰訊旗下的梧桐車聯現在就已經乘著時代的新風,通過技術創新打造強穩定性、高兼容度且應用資源豐富的智能網聯開放平台。
『伍』 5G商用元年開啟 智能汽車如何「借東風」
作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5G最顯著的特點是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能實現高達10Gbit/s的數據速率、低至1毫秒的時延以及100萬連接數/平方公里,依託這些特性,5G自誕生之初就被賦予連接萬物、賦能各行各業的使命。特別是在汽車領域,5G一直被業界認為是推動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加速落地的關鍵技術。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5G商用征程正式開啟。那麼5G時代的到來,對汽車行業究竟意味著什麼?5G技術具體將如何顛覆汽車乃至未來整個出行產業?
正是基於這一點,此次論壇期間,沃爾沃與中國聯通正式簽署了5G戰略合作協議。據中國聯通副總經理梁寶俊透露,為了更好地助力5G時代的到來,中國聯通正在加速推進5G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並積極與垂直行業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我們組建了中國聯通5G創新應用聯盟,目前成員已經近1000家,就是希望搭建一個共同創新、聯合創新的平台。」梁寶俊表示。
其中在汽車領域,中國聯通於2015年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全面負責中國聯通的汽車信息化服務。發展到現在,據悉中國聯通已經與80多家國內外車企達成了合作,服務的各類聯網車輛超過了6000萬輛。不僅如此,在V2X車路協同、5G遠程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領域,中國聯通也有深入的研究,並在多個城市開展了5G智能網聯和智慧交通應用示範項目。
根據協議,雙方將組建5G聯合實驗室,基於5G下一代移動網路技術,共同推動V2X車路協同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共同研究、開發和測試5G以及新興的V2X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從而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智能汽車的引領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沃爾沃與中國聯通的首次合作。早在2013年,這兩家公司就在車載互聯駕駛、綜合通信、服務運營等車聯網領域開展了非常密切的合作。2019年中國聯通和沃爾沃聯合開展了基於5G-V2X車路協同技術的自動代客泊車項目,該預研項目通過在現有的沃爾沃量產車上加裝5G和V2X通訊設備,綜合V2N(車對雲端)、V2I(車對基礎設施)、V2V(車對車)等技術以及車輛現有的感知設備,實現了特定場景(試車場)下的無人代客泊車。
未來,袁小林表示,沃爾沃將繼續攜手中國聯通等合作夥伴,立足前瞻,致力於創新,共同推動這個智能汽車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5G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有哪些現在進展如何
5G自投入使用以來,一直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5G的速度利用起來,畢竟,在有些領域,5G目前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比如:互聯網視頻,其實光線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一部4K清晰度的視頻也不需要多少時間下載,卻能夠讓我們看至少一小時,這樣看來,5G的可利用空間好像僅剩下節省出來的那點下載時間,這點時間倒杯水就好了,不禁令人懷疑5G的價值。
相信R汽車5G智慧交通示範區能夠為5G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貢獻相當一部分的力量,這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5G加速汽車產業洗牌,不破局就出局,汽車時代會有什麼改變
5G時代的到來,將成為汽車產業轉型的關鍵。6月3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當前全球5G正在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期。5G商用步伐的加快,車企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布局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將成為車企破局新生的主流趨勢。
在打造智能出行生態方面,新寶駿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其中在智能駕駛上,新寶駿與馭勢科技合作,開展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試點運營。在探索智能駕駛的同時,新寶駿也致力於現階段技術的落地,在新寶駿已經上市的首款量產車型——RS-5的身上,擁有穩站 L2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藉助「77GHz 毫米波雷達+多功能攝像頭」的融合方案,擁有高達14項的智能駕駛功能,領先同級別車型配置。在網聯科技方面,新寶駿與中國移動、華為、馭勢科技、博泰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跨界融合大力探索智能駕駛和網聯科技的未來。
『捌』 當5G遇上汽車,整個行業將迎來哪些變化
坦率來說,這是因為目前行業先行者在新概念上沒有展開太多明確界定,也是5G技術尚未商用前必然會出現的結果。因為無人車、車聯網等最新的概念,一定要在5G技術成熟商用之後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在5G技術未普及之前,各個廠商只能通過新能源電動汽車、投屏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的模式來展開探索和鋪墊。這類鋪墊雖然看起來沒那麼「狂拽酷炫吊炸天」,但這卻是無車駕駛技術以及車聯網真正落地之前的技術積淀,沒有這個階段的積淀,是沒有辦法真正做好無人駕駛的。
『玖』 5G開道!遠不止無人駕駛,汽車的創意產品時代真的來了!
都說市場是公平的,
那麼首先需要我們理解,
公平的前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