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組建校園網有哪些技術
1.1校園網的概述
隨著技術和市場的逐漸成熟,網路正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網路連接方式,改變者人們對「網路」和「信息化」的傳統看法。目前,由於觀念和習慣等原因,在已建成的校園網中大概有50%以上沒有真正發揮互聯網應有的效益,即使在大學也一樣。因此,提高校園網的使用效率是校園網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
1.2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除符合上述國際標准外,還應符合《中國建築電器規范》、《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綜合布線用電纜、光纖技術要求》及《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等國內標准。布線系統是一個模塊化的開放系統,主要由六個子系統組成,這六個系統示意圖如1所示:
2需求分析與拓樸結構
2.1校園網的功能
1、信息交流功能
(1) 互聯網信息服務--讓學校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學校
(2) 校內信息服務,信息的接收者就是信息的發布者
2、學生學習功能
網路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利用網路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他們需要上網查了資料,將完成的作業利用電子郵件發送給了老師。鼓勵學生們建立自己的網頁,包括英語角、名站鑒賞、硬體長廊、編程作坊、會員網頁、游戲論壇、電腦文化等欄目。
3.圖書館功能,以圖書館為信息源
圖書館可以開設面向教師開放的電子備課室和光碟閱覽室,開設面向學生開放的電子閱覽室。采購、分類編目、流通、查詢、期刊等環節全面實行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可以在校園網提供網上在線書目檢索服務,讀者可以在網上實現檢索圖書、瀏覽全文、查閱借閱情況、辦理預約及續藉手續等。進而實現圖書管理的"電腦化"和資料查詢的"網路化"。
3網路中心
隨著計算機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計算機網路傳輸技術已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區域網和城域網中有多種可選的主流網路技術,以下我們將針對不同技術類型,簡單闡明其特點,為我們的技術選型提供科學的依據。
3.1傳統乙太網絡技術
早期區域網技術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連接在同一匯流排上的多個網路節點有秩序的共享一個信道的問題,而乙太網絡正是利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碰撞檢測(CSMA/CD)技術成功地提高了區域網絡共享信道的傳輸利用率,從而得以發展和流行的.
3.2ATM網路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這一名詞最早就為與電話中繼通訊中常用的技術「STM(同步傳輸模式)」相對應而產生的,它既汲取了話務通訊中電路交換的「有連接」服務和服務質量保證,又保持了以太、FDDI等傳統網路中帶寬可變、適於突發性傳輸的靈活性,從而成為迄今為止適用范圍最廣、技術最先進、傳輸效果最理想的網路互連手段。以下是網路系統方案設計的示意圖2
4辦公子系統
4.1校園辦公系統
在學校的日常工作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是可以通過網路來簡化並提高效率的。例如:
1.校內公文和各種通知的流轉(即辦公自動化)。傳統的列印、張貼等方式已經顯得復雜和沒有效率,利用網路可以快捷和便利的完成這類工作,使公文和通知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被看到,擺脫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2.教務信息管理(即信息服務、信息共享等)。包括對各種和教務相關的信息,如課程安排,任課教師安排等。利用網路來對這些信息進行管理,比傳統的方式更為方便和快捷。
此外,通過辦公子網能提供面向學校的各級領導及各職能部門的多種服務(例如辦公管理、思教管理、教務管理、總務管理、財務報表管理等),促進學校現代化管理的實現。
鑒於學校辦公計算機所實現的功能主要是對網路數據的查詢、修改、添加、刪除等操作,因此網路數據應該傳輸得比較快,才能提高辦公的效率。另外,辦公計算機應該能夠達到支持視頻傳送的要求,這就要求網路有足夠的帶寬,採用交換式10/100M埠。
電子圖書館系統
利用網路技術實現校園圖書館的管理是校園網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學校的圖書館管理中充分利用網路技術將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徹底改觀:
1.圖書查詢和管理
利用網路技術後,圖書的查詢工作將變得很便捷。教師和學生可以按照多種關鍵信息來對圖書進行索引查詢,既節約時間,又能更准確的找到需要的書目。由於各種借閱信息可以及時在計算機上顯示出來,極大的方便了圖書館的管理工作。
2.通過IC卡可以對學校閱覽室進行有效的管理
圖書館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其內部可以專門配備一套主機連接光碟庫伺服器以及若干查詢終端。用於教師及學生對圖書及目錄通過相應的索引軟體進行查找。光碟庫伺服器採用專用SCSI光碟機,實現各種光碟圖書、雜志、文獻的存儲與訪問。
校園網管理系統
校園網的正常運作離不開一套強有力的信息系統軟體,它可以為學校校園網的全面應用提供保障基礎。
校園網管理系統一般來說都具有以下功能。
系統登錄:系統用戶登錄本系統必須進行身份校驗,不同身份的網路用戶對本系統具有不同許可權的信息操作權,對系統的信息流程,學校可根據自身實際的業務流程自行設置。成績管理:包括與每次考試相關的成績信息錄入、修改、瀏覽、查詢等功能,具有成績管理功能操作許可權的用戶可輸入、輸出與成績相關的信息,如可列印輸出學籍卡片、單科成績、學期成績,也可以按指定條件(如學號、名次)進行排序後列印輸出。不同許可權的網路用戶只能對系統分配功能許可權進行操作,若網路用戶是學生,按照系統默認的許可權設置只能瀏覽成績信息,而不能對信息作出修改。學籍管理:包括新生信息管理、新生分班、學生信息管理等。班級管理:主要對學校班級信息進行管理,為跨學年提供進行自動升級操作,系統也可對部分學生作留級處理。
4.2硬體設備
具體配備如下:
中心機房:選擇3com公司Switch 4007作為中心交換機,加入兩塊9口千兆模塊,為整個校園網提供18個1000Base-SX介面。
教學樓:分別選擇24口和12口的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兩台來進行連接各信息點。
圖書館:圖書館採用四台24口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堆疊。
教師宿舍:採用三台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堆疊。
學生宿舍:每幢採用兩組四台24口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堆疊。
食堂:採用一台24口的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來連接。
辦公樓:採用四台24口的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堆疊連接
體育館:採用一台24口的Super Stack II Switch 3300交換機來連接
5安全性
5.1系統安全
l 應用系統的安全技術
由於應用系統的復雜性,有關應用平台的安全問題是整個安全體系中最復雜的部分。下面的幾個部分列出了在Internet/Intranet中主要的應用平台服務的安全問題及相關技術。
1、Web Server應用安全
Web Server是校園對外宣傳、開展業務的重要基地。由於其重要性,成為Hacker攻擊的首選目標之一。
2、電子郵件系統安全
電子郵件系統也是網路與外部必須開放的服務系統。由於電子郵件系統的復雜性,其被發現的安全漏洞非常多,並且危害很大。
3、操作系統安全
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均已發現有安全漏洞,並且越流行的操作系統發現的問題越多。對操作系統的安全,除了不斷地增加安全補丁外,還需要:
(1) 檢查系統設置(敏感數據的存放方式,訪問控制,口令選擇/更新)。
(2) 基於系統的安全監控系統。
5.2防毒技術
l 病毒防護技術
病毒歷來是信息系統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網路的廣泛互聯,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速度大大加快。
病毒防護的主要技術如下:
(1) 阻止病毒的傳播。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SMTP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群件伺服器上安裝病毒過濾軟體。在桌面PC安裝病毒監控軟體。
(2) 檢查和清除病毒。
使用防病毒軟體檢查和清除病毒。
(3) 病毒資料庫的升級。
病毒資料庫應不斷更新,並下發到桌面系統。
(4)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及PC上安裝Java及ActiveX控制掃描軟體,禁止未經許可的控制項下載和安裝。
結論
一個校園網路系統的組建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不但涉及許多技術問題,而且包括網路設施、信息資源、專業應用、等眾多成份的綜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學環境系統的建設。本文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描述了如何組建一個性能可靠技術先進、功能豐富的校園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