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多媒體技術,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多媒體技術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集成性:能夠對信息進行多通道統一獲取、存儲、組織與合成。
2、控制性: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綜合處理和控制多媒體信息,並按人的要求以多種媒體形式表現出來,同時作用於人的多種感官。
3、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體應用有別於傳統信息交流媒體的主要特點之一。傳統信息交流媒體只能單向地、被動地傳播信息,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實現人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
4、非線性:多媒體技術的非線性特點將改變人們傳統循序性的讀寫模式。以往人們讀寫方式大都採用章、節、頁的框架,循序漸進地獲取知識,而多媒體技術將藉助超文本鏈接的方法,把內容以一種更靈活、更具變化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5、實時性:當用戶給出操作命令時,相應的多媒體信息都能夠得到實時控制。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興趣、任務要求、偏愛和認知特點來使用信息,任取圖、文、聲等信息表現形式。
7、信息結構的動態性: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認知特徵重新組織信息,增加、刪除或修改節點,重新建立鏈。
(1)同一技術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
多媒體的應用領域已涉足諸如廣告、藝術,教育,娛樂,工程,醫葯,商業及科學研究等行業。
1、利用多媒體網頁,商家可以將廣告變成有聲有畫的互動形式,可以更吸引用家之餘,也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向准買家提供更多商品的消息,但下載時間太長,是採用多媒體製作廣告的一大缺點。
2、利用多媒體作教學用途,除了可以增加自學過程的互動性,更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提升學習興趣、以及利用視覺、聽覺及觸覺三方面的反饋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3、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迅速發展的綜合性電子信息技術,它給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音頻和視頻設備帶來了方向性的變革,將對大眾傳媒產生深遠的影響。多媒體計算機將加速計算機進人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的進程,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帶來深刻的革命。
4、多媒體還可以應用於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等領域 此外,交通監控等也可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監控。
⑵ 技術的基本特性是什麼
技術的基本特性:
1.必要技術特徵:構成一項發明/實用新型所採取的必不可少的那些技術手段/技術方案。其總和足以構成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使之區別於背景技術中所述的其他方案。
2.附加技術特徵:構成一項發明/實用新型所採取的可有可無的/附加的那些技術手段/技術方案。
3.區別技術特徵:為解決技術問題/實現發明任務,經過發明人創造性勞動所採取的不同於現有技術的那些技術手段/技術方案,包括必要的或附加的技術手段/技術方案。
4.等同技術特徵:與已公開的現有技術採用基本相同的技術手段/技術方案,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領域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能聯想到的那些技術手段/技術方案。
⑶ USB的四個技術特徵分別是什麼各是什麼含義
USB支持四種基本的數據傳輸模式(技術特徵):控制傳輸,等時傳輸,中斷傳輸及數據塊傳輸。每種傳輸模式應用到具有相同名字的終端,則具有不同的性質。
一、控制傳輸模式:
控制傳輸用於在外設初次連接時對器件進行配置;對外設的狀態進行實時檢測;對控制命令的傳送等;也可以在器件配置完成後被客戶軟體用於其它目的。Endpoint 0信道只可以採用控制傳送的方式。
二、塊傳送模式(bulk):
塊傳送用於進行批量的、非實時的數據傳輸。如一台 USB 掃描儀即可採用塊傳送的模式,以保證資料連續地、在硬體層次上的實時糾錯地傳送。採用塊傳送方式的信道所佔用的 USB 帶寬,在實時帶寬分配中具有最高的優先順序。
三、同步傳輸模式:
同步傳輸適用於那些要求資料連續地、實時地、以固定的數據傳輸率產生、傳送並消耗的場合,如數字錄像機等。為保證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同步傳輸不進行資料錯誤的重試,也不在硬體層次上響應一個握手資料包,這樣有可能使數據流中存在資料錯誤的隱患。
為保證在同步傳輸數據流中致命錯誤的幾率小到可以容忍的程度,而數據傳輸的延遲又不會對外設的性能造成太大的影響,廠商必須為使用同步傳輸的信道選擇一個合適的帶寬(即必須在速度和品質之間做出權衡)。
四、中斷傳輸模式:
對於那些小批量的、點式、非連續的數據傳輸應用的場合,如用於人機交互的滑鼠、鍵盤、游戲桿等,中斷傳輸的方式是最適合的。
(3)同一技術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USB的發展:
一、USB1.1:
USB最初是由英特爾與微軟公司倡導發起,其最大的特點是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當設備插入時,主機偵測此設備並載入所需的驅動程式,因此使用遠比 PCI 和 ISA匯流排方便。
USB規格第一次是於1995年,由Intel、IBM、Compaq、Microsoft、NEC、Digital、North Telecom等七家公司組成的USBIF(USB Implement Forum)共同提出,USBIF於1996年1月正式提出USB1.0規格,頻寬為12Mbps。
不過因為當時支持USB的周邊裝置少得可憐,所以主機板商不太把USB Port直接設計在主機板上。
二、USB 2.0:
USB是一種應用在計算機領域的新型介面技術。早在1995年,就已經有個人電腦帶有USB介面了,但由於缺乏軟體及硬體設備的支持,這些個人電腦的USB介面都閑置未用。
1998年後,隨著微軟在Windows 98中內置了對USB介面的支持模塊,加上USB設備的日漸增多,USB介面才逐步走進了實用階段。
三、USB 3.0:
英特爾公司(Intel)和業界領先的公司一起攜手組建了USB 3.0推廣組,旨在開發速度超過當今10倍的超高效USB互聯技術。
該技術是由英特爾,以及惠普(HP)、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開發的,應用領域包括個人計算機、消費及移動類產品的快速同步即時傳輸。
隨著數字媒體的日益普及以及傳輸文件的不斷增大——甚至超過25GB,快速同步即時傳輸已經成為必要的性能需求。
四、USB 3.1:
USB 3.1規范在2013年發布,分為Gen 1和Gen 2兩個版本。實際上Gen 1版本只是USB 3.0的一個馬甲(理論最高仍然是5Gbps,並無改變),但仍有Type-C的USB 3.1 Gen 1銷售,也就相當於USB 3.0 Type-C。USB 3.1仍保留了Type-A版本(舊版介面樣式,不支持盲插)。
USB 3.1有很大改變,不僅Gen 2版本可以提供兩倍於 USB 3.0 的傳輸速度(理論最高10Gbps),而且同時發布的Type-C介面使用了防呆設計,支持正、反插。但USB 3.1不向下支持,需要使用轉接頭。
⑷ 專利申請的單一性所指的相同或相應的技術特徵,相應指的是什麼意思
單一性是指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也就是碩,如果一件申請包括幾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則只有在所有這幾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之間有一個總的發明構思使這幾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相互關聯的情況下才被允許。
⑸ 請教專利申請的上位概念
1、不正確。甲雖然可能是在乙的技術方案上進一步創造的技術,但他是一個新技術,並且這個技術方案的實現並不需要必須先實現乙的技術方案,所以不需要乙的許可。
2、可能存在。如果乙雖然不具備c這個技術特徵,但是同樣能實現c這個技術特徵所帶來的效果,或者能實現其他甲技術方案所不能帶來的效果,那麼他就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可以被授權。
你對上位概念的理解有誤,並不是a的概括范圍比b大,那麼a就一定是b的技術方案。典型的上下位概念的例子就是,金屬是鐵的上位概念。而且,上下位概念只是針對技術特徵來說,不是整個技術方案。在你這個案例中,如果甲的技術特徵是abc,乙是abd,且d是c的上位概念,那麼在甲先申請的情況下,乙就不可能被授權了,因為不具備新穎性。
不知道我這么說你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