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乒乓球直拍橫打技巧
那麼談到乒乓球直拍的橫打有哪些技巧呢?你還別說,真的有技巧一一也就是竅門。
一、握拍手型是關鍵首先在球拍反面的三指,要自然伸直。用中指和無名指抵住板面,小指自然跟隨。
在准備橫打引拍時,手腕要向下、向內扣。
二、直拍橫打的引拍執拍手要向懷里收(引)。肘關節向前支出。
兩腳站立要大於肩寬,兩腿略下蹲。
三、直拍橫打的發力方式1、近台快撥。
2、接發球的擰拉。
3、中遠台的橫打拉沖。
四、直拍橫打的發力方法1、引拍要充分。不要扭扭捏捏的。
2、發力橫打時手腕及手指仍保持球拍原有的狀態,而不是翻動手腕。
3、手上的力道在於:大臂內夾與小臂的外擺協調一致。同時手腕控制好拍型,並隨球拍的揮動進程劃一個弧線。最重要的是:果斷發力,不要婆婆媽媽!
4、下肢及腰腹一定要協同用力,不可偏廢。
照此練習,定會有驚喜!
我是枯VS木,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直拍橫打技術經過劉國梁、馬林、王皓、許昕幾代運動員的發展,技術體系已經相對很成熟了,但是只有王皓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整個技術體系,包括現役許昕也只是有針對性的運用直拍橫打技術。對於業余愛好者來說,學習直拍橫打已提上了議程,可是也面臨很多的困惑,這里我想提幾點小建議,希望能夠對學習直拍橫打的小夥伴帶來一些啟示。
一、直拍橫打的握拍方式
對於廣大業余球友一般都要兼顧反手的推擋技術, 建議直拍橫打握拍時,後面三個手指自然彎曲,重疊在一起,食指套住球拍拍肩,拇指放鬆適當調控拍形。 這樣的握拍姿勢可以在反手推擋和直拍橫打之間做到轉換自如。
二,直拍橫打擊球時拍形控制
個人覺得直拍橫打最難的地方就是拍形的控制, 直拍橫打時主要用我們的手腕和前臂去控制拍形,使拍形亮開些,主要做到拳背和前臂外側適當朝前, 不建議用拇指用力壓拍去控制球拍拍形,這樣會嚴重導致手腕僵硬以及拇指關節受傷。
三,要有針對性的使用直拍橫打
建議運用直拍橫打時不要全盤照搬,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打法特徵,適當加入一些直拍橫打元素。 比如: 接發球時針對對方發球特徵靈活運用擰拉;反手下旋出檯球時運用反手拉;從正手回反手位時運用一板反手橫撥以及出現機會球時運用直拍橫打等。 如果想面面俱到,實在太理想化了。
另外,在揮拍時,要適當的多向前揮拍,不能向側揮拍太多,這點也是很多剛學直拍橫打的小夥伴容易犯的錯誤動作。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體會,有不足之處請體諒。
直拍反手除了反手推擋以外,還有一項就是直拍橫打,這個技術很好的彌補了直拍反手存在的短板。
1、直拍橫打有些像橫拍反手打球,握拍時後面三個手指頂住球拍,然後引拍時手腕往裡內扣,小臂往身體方向收回,重心和腰往左側轉動。
2、接球時,重心和腰要隨著手臂揮出,手肘支撐前臂往右前上方擊球
3、擊球時要注意,一定是要向右上方,不要直前直後,前期注意手腕的動作不要太多。
首先你要知道橫打的原理。然後自己的握拍是否正確,明白了橫打的時候的拍型,(上下旋)的發力方向,引拍過程上下還是前後。
有了對上面的理解,就要注意擊球點,和擊球時機。——反手橫打多是高點期,上旋技術上部,下璇擊球中部。
這就是橫打的理論支撐。具體的橫打技巧需要你在實際的訓練中去摸索調整適合自己的動作,結合自己技戰術要求! 一旦有了上台率,再比賽的時候就那麼勇敢的使用,提升自己自信。這就是肌肉記憶的建立過程和技術心裡的成熟過程。
這兩個方面都做到了「理論」「實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橫打就學成了。要漲球了。
固定軸關節;手腕內卷;觸球瞬間手部制動外展擊球,打磨結合。
❷ 乒乓球橫拍反手技術
乒乓球(table tennis),被稱為中國的「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包括進攻、對抗和防守。乒乓球橫拍反手的主要技術有哪些?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橫拍反手的主要技術,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乒乓球橫拍反手的主要技術:
1、 反手檔:站位離台近,身體正對來球,幾乎不用引拍,動作幅度小,用手腕調整拍形
2、 反手撥技術:前臂手腕發力為主
3 、反手帶技術:動作幅度比撥球稍大
4 、反手拉球技術:注意收腹,彎腰,腿彎曲身體重心較低,充分讓開反手位擊球所用空間,動作幅度大。模仿對象瓦爾德內爾
5、 反手安全技術:從來球下降時期擊球,動作柔和,以穩為主。模仿對象瓦爾德內爾
拓展資料:
乒乓球橫拍反手拉球的注意事項:
1、 拍形問題,球拍立起,以往自己老是把拍壓的過大,拍形過於前傾,這樣不利於包球,注意手腕不要壓的太很。
2 、揮拍軌跡問題,正確的動作為,球拍從腹部稍偏左向額頭揮,揮完後拍頭上揚,整個動作過程中腰和頭要配合,注意身體左右配合的協調性。
3、 引拍時雙腿彎曲,降低身體重心,揮拍擊球時腿用力蹬地發力向上傳導力量,然後轉腰,挺胸,展腹,注意此時腹部和前臂同時向外側展開,幅度為1/4圓弧。
4 、手腕在觸球瞬間由後屈向外展開,有內向外快速摩擦,發揮加速作用,完成後手腕順勢上揚,使拍頭向上,從而保證動作的完整性。
練習乒乓球反手拉球技術難度比正手拉球大的多,反手拉球對身體及各相關部位的發力要求很高,這種發力我個人認為是瞬間的發力,發力的力度和時間要達到高度協調。反手拉以手腕為主,前臂動作偏小,拉不出力量;有些愛好者與前者相反,手腕不動,以前臂動為主,前臂向外側動作過大,拉不出旋轉,漏球;還有一些身體發力不好,常年的打球習慣不用腰部和腹部發力,這些都對反手拉球有很大影響。
反手快撕與反手撥球的區別
反手快撕與撥球技術不同,各有特點,下面分別列出他們的各自技術要領,然後再作分析:
橫拍反手快撕技術的動作要領:
站位:根據來球的線路,靠近球台。
引拍:身體前頂,右肩和肘關節略微提起,球拍後引較小,引拍位置略高。拍形適當前傾。
擊球:在上旋來球的上升前期,拍向前上方揮動,擊球點在胸腹前方。擊球時,握緊球拍,向前快揮,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拍肩,控制來球的旋轉,快速摩擦球的中上部。
還原:控制揮拍距離,以便盡快還原。
橫拍反手撥球的技術動作:
站位:判斷來球,兩腳平行開立,站位較近。
引拍:手臂自然彎曲並作外旋,使拍面略前傾,手腕內收和屈,將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
揮拍擊球:當來球跳至上升期,前臂加速揮動並外旋,手腕作伸和外展,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借反彈力量向右前方撥回來球。
還原:隨勢揮拍不宜太長,以利於還原。
橫拍反手彈擊技術的動作要點包括:
站位與引拍:判斷來球,調整好擊球位置。引拍時肘關節前頂,前臂後引至胸腹前,略微有含胸,球拍向外撇,拇指壓球拍。
擊球:球拍向前方揮動,在來球的高點期,以肘關節為肘擊球的中部,力量主要通過前臂和手腕彈擊的力量。
還原:擊球後迅速還原。
橫拍反手彈擊技術的注意事項:
引拍位置略高,同時肘關節要前頂,手腕內收使得球拍稍帶外撇。
發力方式要體現彈擊的動作。
球友們也許對於我國乒乓教練員們,比如李曉東,吳敬平等人的文章已經耳熟能詳了,其中「鞭擊式發力」,就是一種教練們經常提到的發力方式,這種提法將正反手發力的有效,合理,流暢特點都體現了出來。
解決反手發力問題可以分兩步進行,
一是加強理論認識,弄清反手發力的機制;
二是結合練習體會,在練習中將錯誤和正確的動作做一個對比,改正錯誤,加深正確動作的定型。
反手練習中如果能結合鞭擊式發力練習,根據我的經驗可以較快的掌握正確的反手動作,這里做一簡單介紹。橫拍反手擊球時不能像直拍一樣拍面前傾直接擊出,而是要手腕內收,然後使球拍正對來球,找准擊球點,手腕向外旋像鞭子一樣擊出,同時輔助以轉腰發力,壓住球即可。肩膀和大臂放鬆,避免架著肩膀擊球,因為這樣就像用前臂往前推球,就沒有鞭擊的感覺了。
鞭擊式發力可以體現出較好的效果,比如拉弧圈球就比較容易,練習時盡量從上旋開始練習,再慢慢練習拉下旋球。這種發力在撥球練習時也比較穩定,不易失誤。
掌握發力方向和發力大小的調節
遇上旋向下發力;遇下旋向上發力;遇左側旋發力偏向對手右方;遇右側旋發力偏向對手左方。來球旋轉越強,觸球瞬間發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擺速越快,旋轉弱些,相應的對發力和擺速的要求就低些。
靠近旋轉軸,減少正面撞擊球
旋轉著的球,越靠近旋轉軸部位,旋轉速度越小,越遠離旋轉軸,旋轉速度就越大,所以在對付不同旋轉來球時,要根據來球的旋轉和落點,調整腳步移動和拍形角度使球拍盡量靠近旋轉軸心用力,避免正面撞擊球。
乒乓球橫拍反手口訣
一、頭訣
口訣不能羅萬象,僅把要點來提供,速度旋轉多變化,有賴觸類能旁通。
二、准備姿勢
立足肩寬微提踵,屈膝彎腰莫挺胸,拍置腹前眼注視,准備移動體放鬆。
三、發球
伸掌拋球向上空,球落擊法有多種,上下側旋擦球面,長短輕急力不同。
四、接發球
"准備姿勢"接發球,來球旋轉反向送,上旋推擋下旋搓,長抽短吊爭搶攻。
五、正手攻球
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動,左腳稍前體右轉,傾拍一般擊球中。
六、反手攻球
前臂擱腹臂貼胸,肘為軸心臂腕動,左腳移後腰左轉,傾拍斜擊球上中。
七、推擋球
推擋多用反手方,動作猶似反手攻,前臂發力向前下,傾拍推擋球上中。
八、搓球
拍先稍仰後平送,向前摩擦球下中,手腕配合小臂動,球轉不轉靠腕動。
九、削球
判斷來球先移動,屈腿轉體引拍送,先仰後平擦球底,向前下作弧形動。
十、弧圈球
揮拍力向前上沖,薄擦球面位上中,越薄越轉成弧圈,擦面要寬力加重。
十一、回擊弧圈球
傾拍蓋住球上中、及時調拍心放鬆,削擊移拍上而下,短促截球位偏中。
十二、放高球
離台抖切球下中,高拋物線前上送,遠吊對方左右角,越高、遠、轉越成功。
十三、殺高球
球彈高起莫著急,移位待落額上空,手臂環轉向前壓,亦可斜砍球側中。
十四、滑板球
拍向右前似擊球,手腕突轉向左送,斜擦球左側力抽,聲東擊西奏奇功。
十五、短球
對方離台宜短吊,貌似長拍宜輕送,拍平減力輕遞球,豎板輕擋亦可用。
十六、步法
練球切忌丟步法,擊球應先步移動,先動後打是關鍵,步法混亂手法空。
發球規則
發球、接發球和方位的選擇
1、選擇發球、接發球和場地的權力應通過選擇硬幣的正反面來決定。選對者可以選擇先發球或先接發球,或選擇先在某一方。
2、當一方運動員選擇了先發球或先接發球或選擇了場地後,另一方運動員應有另一個選擇的權力。
3、在每發球兩次之後接發球方即成為發球方,依此類推,直到該局比賽結束,或者直至雙方比分都達到10分實行輪換發球法,這時發球和接發球次序仍然不變,而且每人只輪發一分球。
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賽的一方,在該場的下一局應換到另一方位。單打決勝局中當有一方滿5分時應交換方位。
發球、接發球次序和方位的錯誤處理
1、裁判員一旦發現發球、接發球次序錯誤應立即暫停比賽,並按該場比賽開始時確立的次序,根據場上的比分由應該發球或接發球的運動員發球或接發球;在雙打中,則按發現錯誤時那一局中首先有發球權的一方所確立的次序繼續進行比賽。
2、裁判員一旦發現運動員應交換方位而未交換時,應立即暫停比賽,並按該場比賽開始時確立的次序,根據場上比分糾正運動員所站的方位後再繼續比賽。在任何情況下,發現錯誤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3、當發球者發出的球觸碰到網,叫「擦網」裁判應令發球者重新發球。直到沒有擦網,或者其他發球失誤
合法還擊
對方發球或還擊後,本方運動員必須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包含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凡屬上述情況,均為合法還擊。
重發球
不予判分的回合出現下列情況,應判重發球:
1、如果發球員發出的球,在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時觸及球網裝置,此後成為合法發球或被接發球員或其同伴阻擋。
2、如果發球員或同伴未准備好時球已發出,而且接發球員或其同伴均沒有企圖擊球。
3、由於發生了運動員無法控制的干擾,如燈光熄滅等原因,而使運動員未能合法發球、合法還擊或未能遵守規則。(運動員與同伴相撞或者被擋板絆倒而未能合法回擊,則不能判重發球)。
4、裁判員或副裁判員宣布的暫停比賽。例如:
①由於要糾正發球、接發球次序或方位錯誤;
②由於要實行輪換發球法;
③由於警告或處罰運動員;
④由於比賽環境受到干擾以致該回合結果有可能受到影響(例如外界球進入賽場或者是足以使運動員大吃一驚的突然喧鬧)。
判一分
回合中出現重發球以外的下列情況,應判失一分:
1、未能合法發球;
2、未能合法還擊;
3、阻擋;
4、連續兩次擊球(如執拍手的拇指和球拍連續擊球);
5、除發球外,球觸及本方台區後再次觸及本方比賽檯面;
6、用不符合規定的拍面擊球;
7、雙打中,除發球或接發球外運動員未能按正確的次序擊球;
8、裁判員判罰分;
9、其他已列舉的違例現象。
一局比賽
在一局比賽中,先得11分的一方為勝方;比分出現10平後,先多得2分的一方為勝方。
一場比賽
1、一場比賽應採用七局四勝制或五局三勝制。
2、一場比賽應連續進行,但在局與局之間,任何一名運動員都有權要求不超過兩分鍾的休息時間。
輪換發球法
1、如果一局比賽進行到15分鍾仍未結束(雙方都已獲得至少9分除外);或者在此之前的任何時間,應雙方運動員要求,應實行輪換發球法。計時員應在每一局比賽的第一個球進入比賽狀態時開表;在比賽暫停時停表,恢復比賽時重新開表。比賽暫停包括:球飛出賽區至重新回到賽區、擦汗、決勝局交換方位及更換損壞的比賽器材。一局比賽進行到15分鍾尚未結束,計時員應報「時間到」。
2、當時間到時,球仍處於比賽狀態,裁判員應立即宣布暫停比賽,由被暫停回合的發球員發球繼續比賽。當時間到時,球未處於比賽狀態,應由前一回合的'接發球員發球,繼續比賽。
3、出現上述情況時,計數員應在接發球方每一次擊球後報出擊球數,在使用輪換發球法時,計數員報數應用英語或用雙方運動員及裁判員均能接受的任何其他語言。
4、此後,每個運動員都輪發一分球直至該局結束,如果接發球方進行了十三次合法還擊,則判發球方失一分。
5、輪換發球法一經實行,該場比賽的剩餘部分必須繼續進行,直至該場比賽結束
項目技巧
握拍方法
直拍
(1)快攻型握拍法。拍前食指第二指節和拇指第一節在拍的前面呈鉗型,兩指間在距離1-2cm,拍柄貼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彎曲貼於球拍後的1/3上端。
(2)弧圈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與快攻型握拍法基本相同,其區別是: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小環狀,其他三指在拍背面自然重疊,由中指的第一指關節頂於拍柄的延長線上。
橫拍
橫拍握拍法如同握手一樣。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握住拍柄,大拇指在球拍正面靠近中指,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背面。正手攻球時,食指稍向上移動,反手攻球時,拇指稍向上移動。
進攻方法
快攻類型
常見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種(包括左推右攻和兩面攻兩種打法):
1、球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處,以食指的第二關節壓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關節自然向內彎屈,拇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肩(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其他三指自然彎屈斜重疊,以中指第一指節托於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這種握拍法,手腕比較靈活。可以在發球時利用手腕動作,發出動作相似而旋轉、落點不同的球;也可以很靈活地打出斜、直線球;對台內球的處理也較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擊球後再打正手位的來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擊球後進行側身正手攻球時,有利於正、反手兩個技術動作的協調結合。對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過手腕來調節拍形,對來球進行合理的回擊。用這種握拍法進行正手攻球時,拇指與中指協調用力,食指相對放鬆,無名指微離中指,指尖輕托球拍背面,以保持發力時球拍的穩定。進行反手攻球或推擋球時,食指和中指協調用力,拇指相對放鬆。用手腕發力時(包括正、反手擊球),以中指發力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穩定,同時作輔助用力。
2、握拍方法與第一種基本相同,但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大(鉗形較大)。這種握拍法有利於上臂和前臂的集中發力。因此,中、遠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殺球都比較有力。但由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大,握拍較深,對手腕的靈活性有一定的影響,對處理台內球、轉球、推擋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第二、三關節之間,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右兩肩,兩指間的距離適中(但比第一種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節左側將球拍背面托住,無名指和小指斜疊在中指之下,用無名指輔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這種握拍法為部分兩面攻的運動員所採用,其優點是進行反手攻球時,提起前臂後拍頭朝上,有利於反手高壓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這種握拍法,由於沉手時拍形下垂,因此在進攻中路迫身球時比較協調。由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小,手腕比較靈活,因此易於處理台內球,對突擊加轉球也較好,其缺點是對正手離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難以高壓擊球。同時因手腕比較靈活,拍形不易固定。
攻球技巧
(一)身體姿勢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比肩稍寬,兩膝微屈,前腳掌著地(主要以腳內側蹬地),腳趾輕微用力壓地,腳跟微離地面,重心置於兩腳之間,上體略前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彎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張,球拍置於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鬆,拍頭指向右斜前方,橫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舉,手腕自然放鬆,拍頭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彎屈於身體左側。兩眼注視來球。
(二)站位
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腳稍前於右腳,左腳位置基本處於球台左邊線的延長線上。身體與球台端線的距離約為40厘米左右。
打法類型
可以分為6大類型:
(1)快攻打法。
(2)弧圈打法。
(3)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4)快攻結合弧圈打法。
(5)以削為主的削球打法。
(6)削球和進攻結合的削球打法。
國際乒壇上主要有以下幾種打法:
(1)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國台灣的蔣澎龍、韓國的柳承敏、中國的楊影。
(2)直拍橫打弧圈結合快攻,例如中國的馬琳、王皓、李靜、許昕。
(3)橫拍弧圈結合快攻,例如中國的孔令輝、王楠、王勵勤。
(4)橫拍快攻結合弧圈,例如中國的鄧亞萍、張怡寧。
(5)削攻結合,例如韓國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國的丁松。
發球方式
(一)正手發奔球
1、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
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
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二)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1、特點: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點:
①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前側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
②注意手腕抖動發力;
③第一落點在本方台區的端線附近。
(三)發短球
1、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
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
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四)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1、特點: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發球動作,製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發轉球時,拍面稍後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轉球,越應注意手臂的前送動作;
③發不轉球時,擊球瞬間減小拍面後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要點:
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
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
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1、特點:右側上(下)旋球力強,對方擋住後,向其左側上(下)反彈。發球落點以左方斜線長球配合中右近網短球為佳。
2、要點:
①注意收腹和轉腰動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轉動配合前臂發力;
③發右側上旋球時,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個上勾動作;
④發右側下旋球時,拍面稍後仰,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
(七)下蹲發球
1、特點:下蹲發球屬於上手類發球,中國運動員早在50年代就開始使用。橫拍選手發下蹲球比直拍選手方便些,直拍選手發球時需變化握拍方法,即將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發球可以發出左側旋和右側旋,在對方不適應的情況下,威脅很大,關鍵時候發出高質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點:
①注意拋球和揮拍擊球動作的配合,掌握好擊球時間。
②發球要有質量,發球動作要利落,以防在還未完全站起時已被對方搶攻。
③發下蹲右側上、下旋球時,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轉,揮拍路線為從左後方向右前方。拍觸球中部向右側上摩擦為右側上旋;從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為右側下旋。
④發下蹲左側上、下旋球時,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體基本正對球台,揮拍路線為從右後方向左前方。拍觸球摩擦為左側上旋;從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為左側下旋。
⑤發左(右)側上、下旋球時,要特別注意快速做半圓形摩擦球的動作。
(八)正手高拋發球
1、特點:最顯著的特點是拋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時對拍的正壓力,發球速度快,沖力大,旋轉變化多,著台後拐彎飛行。但高拋發球動作復雜,有一定的難度。
2、要點:
①拋球勿離台及身體太遠。
②擊球點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在近腰的中右處(15厘米)為好。
③盡量加大向內擺動的幅度和弧線。
④發左側上、下旋球與低拋發球同。
⑤觸球後,附加一個向右前方的回收動作,可增加對方的判斷(結合發右側旋球,更有威力)。
❸ 乒乓球橫拍技術要領
乒乓球橫拍要領一:橫板反手快撥
雙腳平行站立,腳後跟微微抬起,與肩同寬,身體距離乒乓球桌大約40cm,將球拍引至前偏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傾,手腕也要稍內曲,再來球的上升期時,擊球的中上部,藉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左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擊球後,迅速還原准備下一板擊球。
乒乓球橫拍要領二:橫板反手攻球
身體距球桌約50cm,右腳在前,身體向左側微偏,向身體左後方引拍,略微收小腹,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輔助發力,手腕控制好版型,向右前上方發力擊球,同時藉助一定的腰腿力量,擊球後迅速還原,准備下一發擊球。
乒乓球橫拍要領三:橫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當球拋起時,持拍手向右後上方引拍,當球回落大致與網高時,迅速向左前下方惠東,擊打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橫板手腕由外展向內收。
乒乓球橫拍要領四:橫板正手位拉球
對左手持拍者,右腳稍前,大約距球桌60cm,引拍至身體左後下方,擊球時快速收縮前臂和手腕,再來求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拉斜線時向左前上方揮動,拉直線時向前上方揮動。
乒乓球橫拍要領五:橫板正手位挑球
離球桌稍微靠近點,右腳向前邁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伸入台內,再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斜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揮動。如果來球是下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稍加摩擦。如果來求是上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擊打動作,保持球的速度。
乒乓球橫拍要領六: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左腳稍前,距球桌大約40cm,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引拍至身體右側,手臂手腕向左前迎球,腰髖向左轉動,球拍高於來球,再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上部,同時藉助腰髖的轉動,手臂球拍迎球帶擊。手腕相對穩定不宜轉動,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乒乓球橫拍要領七: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
橫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與直板相似,站位近台,引拍至左腹前,手腕微曲,拍面前傾,再來球的上升期,向前帶擊球體的中上部。快帶弧圈球直線不同動作實在來求的上升期,向前帶擊球體的中上部。
乒乓球橫拍要領八: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左腳稍前,身體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後方,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拉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並略帶向上發力。拉直線時,球拍面向正前方,前臂加速向前並略帶向上發力。
乒乓球橫拍要領九: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左腳稍前,右腳稍後,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後側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乒乓球橫拍要領十:橫板反手拉前沖弧圈球
站位時右腳稍前,上體稍前傾,向腹部的左下側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體,拍面前傾少打,前臂向右前方加速揮動,手腕外展。
乒乓球橫拍要領十一: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左腳在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後引的幅度較小,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正手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身體向右偏斜相對較小,球拍面對正前方,同樣是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以轉腰帶動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發力
乒乓球橫拍要領十二: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
橫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准確。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乒乓球橫拍要領十三: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
橫板反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內收,肘關節略向前,曲腕拍下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斜前方,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發力的剎那,手腕迅速向前向上轉動,兩腿向上蹬伸以輔助發力。
❹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
乒乓球的技術要領有很多,只有不斷做到標準的動作才能打得更好,下面就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 篇1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一
1、站位離台約40-50厘米。兩腳開立,比肩略寬,左腳稍前,或兩腳基本平行。
2、沉肩垂肘,持拍上臂和肘部自然靠近身體。
3、拍面略前傾。當球跳起還未達到最高點時,手臂自然彎曲並作外旋,使拍形呈垂直或稍前傾狀。
4、由後向前(檯面高度向球網高度)推出。
5、觸球瞬間手腕外旋,拍面擊球的中上部。擊球後迅速還原、
拇指放鬆,食指壓住拍,拍型要根據來球的力量,旋轉強度,和擊球點的不同而適當調整;如果反手位的推擋過關了,還可以嘗試一下側切和推擠,推出一定的側旋和側下旋,從而提高推擋的質量,彌補反手位的不足。
擋球與推擋球的重點難點是正確的拍面,身體的協調配合和准確的線路落點。
1、擋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左腳稍前,屈膝提踵含胸收腹,重心在前腳掌上,持拍手置於腹前,上臂靠近身體右側,球拍半橫狀。前臂和手腕順來球路線向前伸出主動迎球,上升期擊球中部,拍面與檯面幾乎垂直,拍觸球後立即停止,迅速還原成准備姿勢。
2、推擋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腳稍前,擊球時提起前臂上臂後收肘部貼近身體,在上升時期或高點期擊球中上部。擊球時適當用伸髖轉腰動作加大手腕發力,並用中指頂住拍背向前用力。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二
1、關於反手擋、撥技術,橫板的練習要建立「頂撥」的概念,即要在來球跳起的上升中後期觸球,揮拍方向是右斜前方,純粹的向前揮動,日後防弧圈容易動作散,易出界。
2、觸球要在中心偏上一點,主要靠前臂揮動,肘部略有支撐惑,但不宜向外支出過多。
3、整個動作剛開始時也是要「有未有去」,即引拍一撥擋一一還原(引拍)一撥擋。不能使揮拍距離越打越短,而且完整的還原加上完整的揮動才更容易找到放鬆的感覺。
4、剛上手時,過於強調手腕手指不太現實,而且容易把動作打僵。
5、反手撥擋也是先練打斜線。主要是先要把動作打的有連續感,使身體放鬆下來。
乒乓球橫拍推擋技術 篇21、擋球
擋球是推擋球技術的基礎,球速慢,力量輕,動作較簡單,初學者應形成正確的動作手法:引拍時,上臂應靠近身體。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調節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鬆。
2、快推
站位近,動作小,借力還擊,速度快,線路變化多。適用於回擊一般的拉球、推擋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發揮回球速度快的優勢,推壓兩大角或襲擊對方空檔,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條件。
擊球前靠近身體,前臂適當後撤引起。在前臂向前推送的過程中,完成外旋動作。轉腕動作不宜過大,關鍵是時機要恰當。
3、加力推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擊球點較高,充分發揮手臂的`推壓力量。比賽中運用加力推可迫使對方離台,陷於被動局面(如側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線或大角度),與減力擋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調動對方,獲得主動。它適用於對付速度較慢、旋轉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較輕、著台後彈起比網稍高的來球。
球拍後撤上引是為了增大用力距離。擊球點適當離身體遠一點。擊球時間不宜過早或過遲。要有效地把身體各部分的力集中在擊球的一瞬間。
4、減力擋
回球弧線低、落點低、力量輕。回接對方的大力扣殺或加力推擋時能減弱回球的力量,如與加力推結合運用,可以前後調動對方,是對付中台兩面拉或兩面攻打法的有效戰術,它還常用於接加轉弧圈球。
擊球前身體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適的前傾角度。觸球瞬間,有意識地做手臂和手腕後收的動作。削弱來球反彈力的同時,借來球的力量將球擋過去,回球速度快。
;❺ 乒乓球橫拍技術口訣 主要技術有什麼
1、口訣不能羅萬象,僅把要點來提供,速度旋轉多變化,有賴觸類能旁通。
立足肩寬微提踵,屈膝彎腰莫挺胸,拍置腹前眼注視,准備移動體放鬆。
伸掌拋球向上空,球落擊法有多種,上下側旋擦球面,長短輕急力不同。
准備姿勢接發球,來球旋轉反向送,上旋推擋下旋搓,長抽短吊爭搶攻。
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動,左腳稍前體右轉,傾拍一般擊球中。
前臂擱腹臂貼胸,肘為軸心臂腕動,左腳移後腰左轉,傾拍斜擊球上中。
推擋多用反手方,動作猶似反手攻,前臂發力向前下,傾拍推擋球上中。
拍先稍仰後平送,向前摩擦球下中,手腕配合小臂動,球轉不轉靠腕動。
判斷來球先移動,屈腿轉體引拍送,先仰後平擦球底,向前下作弧形動。
揮拍力向前上沖,薄擦球面位上中,越薄越轉成弧圈,擦面要寬力加重。
傾拍蓋住球上中、及時調拍心放鬆,削擊移拍上而下,短促截球位偏中。
離台抖切球下中,高拋物線前上送,遠吊對方左右角,越高、遠、轉越成功。
球彈高起莫著急,移位待落額上空,手臂環轉向前壓,亦可斜砍球側中。
拍向右前似擊球,手腕突轉向左送,斜擦球左側力抽,聲東擊西奏奇功。
對方離台宜短吊,貌似長拍宜輕送,拍平減力輕遞球,豎板輕擋亦可用。
練球切忌丟步法,擊球應先步移動,先動後打是關鍵,步法混亂手法空。
2、反手檔;反手撥技術;反手帶技術;反手拉球技術;反手安全技術。
❻ 乒乓球橫拍10種打法是什麼
1、正手攻球:轉腰帶動前臂進行揮拍擊球的中上部,主要以借力使力為主,控制好球的弧線,加快速度則為正手快攻。
2、反手撥球:肘關節支撐好,前臂轉動1/4個圓向前揮拍。加快速度則為快撥。
3、擺速:擺速就是正反手快攻快撥的一種呈現形式,主要是在中近台進行連續的相持和進攻,在不斷的借力、加力中進行轉換,在比賽當中近台擺速是非常常見的。高水平運動員擺速的過程中不但有速度,還有旋轉,其中往往會伴有快撕、反撕、快帶的小動作。
4、彈擊/彈打:主要是指的生膠或半長膠的反手彈擊技術,反膠也可以彈擊,但是風險相對較大。彈擊在球的上升後期或高點期,快速振動前臂提高撞擊力,彈擊對於手感要求非常高,一般弧線高點的球可以考慮,下旋不強的球也可以彈擊。
5、反手側擰:手腕內曲引拍,引拍幅度不易過大,拍面側著垂下來,摩擦球的左側部,可以很好的降低吃旋轉的風險,上台率高,側擰過去的球側拐曲度大。
比賽規則
一、項目設置
1、項目類別:項目共設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合團體3個項目。
2、運動員人數:各項目參賽人員分為男子運動員32名,女子運動員32名,共64名。
3、獎牌:各項目的前三名將分別被授予金牌、銀牌和銅牌。
二、比賽賽制
比賽以11分為一局(曾經長期實行21分制,最早甚至出現過100分制)採用五局三勝(團體)或七局四勝制(單項)。比賽分團體、單項(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
❼ 乒乓球橫板反手的技術有哪些
乒乓球橫拍反手從易到難的技術有:
1.反手推擋技術:人的身體站在離球球台較近,身體往前傾斜,重心前壓,身體正面對著來球的方向,球拍放在身體正前方,擊球動作幅度較小,使用球拍中上部位,迎擊乒乓球中部或中上部位,擊球力度較輕,用手腕微調拍形。
2.反手快撥技術: 反手快撥技術主要是用來打上旋球,反手快撥在准備擊球時,球拍的平面要與桌面平行,這樣有利於手腕在外打時起到對球的摩擦作用,小臂要頂出去對來球進行擊打,業余選手的反手撥球小臂一般都是沒有揮動到位的,標準的動作要從內收小臂伸直。 前臂手腕發力為主。
3.反手快帶技術:反手快帶技術速度快、線路多、具有突然性。發短球後和接近網短球以及相互擺短球時,常用它來搶先上手,以爭取下一板的進攻機會,能熟練運用反手快帶技術,可在前三板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動作幅度比撥球稍大。
4.反手拉球技術:反手拉球技術可以第一板下旋球搶先上手,可以針對上旋球的站位均是中遠台,選擇的擊球點是高點期和下降初期,因為中遠台站位離球台較遠,有充足的時間去蹬地轉腰和頂跨,需要把全身的力量都用上,單純的靠快撥、快撕的力量是不夠的;小臂和手腕不能在反手拉球的時候亂甩和亂晃,小臂和手腕揮動幅度為90 左右,並垂直於身體前停住即可,不要打過頭,需要注意收腹,彎腰,腿彎曲身體重心較低,充分讓開反手位擊球所用空間,動作幅度大。
5.反手 擰拉 技術: 反手擰拉技術多用於處理近台短球,實際情況多數為台內的不轉球,或者是下旋球為主。擰拉技術的擊球點在高點期或者是下降初期,手腕更為內勾,肘部要頂出去,固定好動作框架,以肘部為軸,動作不要晃,否則力量容易散掉。 來球下降時期擊球,動作柔和,以穩為主。
❽ 乒乓球橫拍反手基本功
乒乓球橫拍反手基本功的主要技術:1.反手檔:站位離台近,身體正對來球,幾乎不用引拍,動作幅度小,用手腕調整拍形。2.反手撥技術:前臂手腕發力為主。3.反手帶技術: 動作幅度比撥球稍大。4.反手拉球技術:注意收腹,彎腰,腿彎曲身體重心較低,充分讓開反手位擊球所用空間,動作幅度大。模仿對象瓦爾德內爾。5.反手安全技術:從來球下降時期擊球,動作柔和,以穩為主。
❾ 乒乓球橫拍發球技術
乒乓球是很講究技術的。如果你有一個好的發球技術,那麼你就離贏不遠了。那麼乒乓球橫拍發球技術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站位:根據發球長短確定站位。發長球時站位離台稍遠,這樣可以為引拍騰出足夠的空間,使手臂的動作能夠做得更完整,同時也有利於控制出球的一跳落點。但對於發短球時,站位離台要近一些,怎加發球的突然性。
拋球:站在近台發球時,建議大家不要將球拋得過高。站位稍遠時建議高拋。
引拍:拍形隨著引拍過程逐漸亮了起來,手腕兒也稍稍上翹,這是為了在觸球瞬間增強爆發力。
擊球:球拍接觸球的中部稍稍偏下的位置,前臂稍稍往前推送,這就是為了保 證出球不僅有旋轉,還有向前的.力量,使球的一跳落點不會離自己太近。
乒乓球發球技術
正手發奔球
1、 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 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
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
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發短球
1、 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 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
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
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 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 要點:
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
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
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1、特點:右側上(下)旋球力強,對方擋住後,向其左側上(下)反彈。發球落點以左方斜線長球配合中右近網短球為佳。
2、要點:
①注意收腹和轉腰動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轉動配合前臂發力;
③發右側上下旋球時,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個上勾動作;
④發右側旋球時,拍面稍後仰,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