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體育技術動作示範有哪些要求

體育技術動作示範有哪些要求

發布時間:2023-01-25 15:01:17

Ⅰ 健步走有哪些技術動作要求

健步走是在自然行走的基礎上,軀干伸直,收腹、挺胸、抬頭,隨走步速度的加快而肘關節自然彎曲,以肩關節為軸自然前後擺臂,同時腿朝前邁,腳跟先著地,過渡到前腳掌,然後推離地面。健步走時,上下肢應協調運動,並配合深而均勻的呼吸。 健步走運動是屬於健身運動。其主要的技術特點是:

1、步態:從步行的姿態講,要求上體姿勢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頸部肌肉放鬆;兩臂自然的向前後擺動。

2、步頻:步頻是健走運動獲取鍛煉效果的重要指標,不同的步頻有不同的鍛煉效果。

3、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復。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的發力蹬離地面。

4、呼吸方法:呼吸方法,一般是採用口和鼻同時呼吸,以口呼吸為主。呼吸要有節奏,一般的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健步走的八大金標准:

1、三點一線

所謂「三點」是指耳朵上峰位置點、肩峰位置點和股骨大轉子凸起點,「一線」則是這三個點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能避免駝背,胸腔打開,呼吸更加流暢,塑造良好的上身姿態,減少背部疲勞。

2、百匯上引

百匯上引是指頭頂的百會穴部位要像繩子牽引一樣垂直向上頂,這樣才能很好的避免頸肩過度前傾,同時調整正確的頸椎位置,避免長時間對椎管內神經、血管的壓迫,導致的頭暈、缺氧等狀態。

3、彎臂擺手

擺臂是走路的基本生理活動,大部分人也都是直臂擺手,但在健走過程中要求彎臂擺手,肘關節成90度夾角。因為直臂擺手在走的過程中離心力過高,導致血液迴流不暢,進而出現手臂麻、漲的感覺,影響神經末梢。彎臂擺手則會避免這樣的問題,擺動過程中手臂沿體側前後擺動,幅度稍大些才能更好地鍛煉上肢。

4、軀干扭動

絕大多數的人走路沒有軀乾的扭轉,對於那些「將軍肚」和想減掉肚子上脂肪的女性朋友來說,軀干扭轉尤為重要,在健走過程中,手臂擺動將帶動左右肩前後擺動,這樣就會讓腰腹很好地運動起來。

5、大步向前

一般來說,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步幅過小會導致小腿肌肉過粗,同時容易出現酸疼的感覺,步幅過大則對膝關節的沖擊力較大。

6、後落前蹬

在走的過程中,先讓腳後跟著地過渡到腳前掌再蹬身離地,這是一個完整的著力過程,避免腳前掌走路帶來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緊張問題。

7、快步前行

在走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減肥效果。一般來說,男士90-130步/分鍾,女士80-120步/分鍾。

8、一氣呵成

拿出固定的30-40分鍾的一段時間,一口氣走下來,避免走走停停,這樣鍛煉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1、步態:從步行的姿態講,要求上體姿勢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頸部肌肉放鬆;兩臂自然的向前後擺動。

2、步頻:步頻是健走運動獲取鍛煉效果的重要指標,不同的步頻有不同的鍛煉效果。

3、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復。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的發力蹬離地面。

4、呼吸方法:呼吸方法,一般是採用口和鼻同時呼吸,以口呼吸為主。呼吸要有節奏,一般的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健步走的標准:

1、三點一線所謂「三點」是指耳朵上峰位置點、肩峰位置點和股骨大轉子凸起點,「一線」則是這三個點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能避免駝背,胸腔打開,呼吸更加流暢,塑造良好的上身姿態,減少背部疲勞。

2、百匯上引百匯上引是指頭頂的百會穴部位要像繩子牽引一樣垂直向上頂,這樣才能很好的避免頸肩過度前傾,同時調整正確的頸椎位置,避免長時間對椎管內神經、血管的壓迫,導致的頭暈、缺氧等狀態。

3、彎臂擺手擺臂是走路的基本生理活動,大部分人也都是直臂擺手,但在健走過程中要求彎臂擺手,肘關節成90度夾角。因為直臂擺手在走的過程中離心力過高,導致血液迴流不暢,進而出現手臂麻、漲的感覺,影響神經末梢。彎臂擺手則會避免這樣的問題,擺動過程中手臂沿體側前後擺動,幅度稍大些才能更好地鍛煉上肢。

4、軀干扭動絕大多數的人走路沒有軀乾的扭轉,對於那些「將軍肚」和想減掉肚子上脂肪的女性朋友來說,軀干扭轉尤為重要,在健走過程中,手臂擺動將帶動左右肩前後擺動,這樣就會讓腰腹很好地運動起來。

5、大步向前一般來說,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步幅過小會導致小腿肌肉過粗,同時容易出現酸疼的感覺,步幅過大則對膝關節的沖擊力較大。

6、後落前蹬在走的過程中,先讓腳後跟著地過渡到腳前掌再蹬身離地,這是一個完整的著力過程,避免腳前掌走路帶來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緊張問題。

7、快步前行在走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減肥效果。一般來說,男士90-130步/分鍾,女士80-120步/分鍾。

健步走的六個基本動作,新手一定看!

1、首先學習健步走的正確足部動作。保持軀干正直,向前邁出一步,腳後跟先著地。身體下蹲,直到膝關節呈90度夾角,膝關節過多向前推。
2、再學雙臂正確動作。手臂動作應該像鍾擺一樣,前後擺動,讓手肘帶動手臂自然擺動。手肘應超過身體,加大後擺幅度。

3、學會了正確動作,看一下正確的加速。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的發力蹬離地面。
4、再來提高健步走下坡的技巧。提高下坡技巧,難點在於控制好自己的步伐。手臂自然放鬆,前後擺動不要比肩高。讓小腿自然用力

5、再來學上坡技術。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 幅,要求都要用腳趾認真地發力蹬離地面

6、最後學一個呼吸的技術。通用的呼吸方式就是深呼吸,提高攝氧量。但呼吸深度絕不是越深越好,加大對氧氣的消耗,導致疲勞。

健步走,首先自己要挺胸抬頭用力向前走,這是最基本的。

其次我們行走的快慢節奏,行走的距離,以肩關節為軸自然擺臂。同時腳跟應該是先著地,過渡到腳前掌,然後推離地面,依次這樣循環。

健步走有很多好處,無任何副作用並可以保持你優美的身材。其次增加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

最好每天走個5000步最理想,還是那句話,貴在堅持啊,鍛煉是一件更長久的事。

健步走是建立在自然行走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健步走的基本形態是軀干伸直,然後收腹、抬頭,隨著步數的快慢自然的前後擺臂,同時腿向前邁,腳跟先著地到腳掌,然後推離地面。走時,上下肢協調運動配合呼吸。

健步走主要技術特點:

1、步態:上體正直,眼睛目視前方,頸部放鬆,兩臂自然後擺。

2、步頻:步頻是健步走運動的重要環節,不一樣的頻率就會有不一樣的運動效果。大致分為兩種:(1)輕松走:頻率在40-60步/分,步態放輕松一點,最低2公里。快速走:不明思議,意思是比輕松走快大約一倍,里程式控制制在3-5公里。

3、腳掌的著地:腳跟先著地依次腳掌最後腳趾蹬離地面。

4、呼吸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和鼻同時呼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掌握好呼吸節奏。

健步走每次的鍛煉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是最有效果的。當然時間短點也可以,但是最少不能低於30分鍾,健步走也是一種鍛煉,如果時間很短的話什麼鍛煉也是不會有效果的。一般的話30分鍾左右人就開始出汗,才可能進入有氧運動,這時才是健步走的效果。如果走的很快的話,可以減少鍛煉時間,不過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20分鍾,走的快運功量大時間長的話不僅不利於身心 健康 還會使自己疲憊,不利於身體恢復,尤其是老年人。

每項運動都是有技巧的,只有掌握好技巧才能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祝願大家都有個好身體。

1首先學習健步走的正確足部動作。保持軀干正直,向前邁出一步,腳後跟先著地。身體下蹲,直到膝關節呈90度夾角,膝關節過多向前推

2再學雙臂正確動作。手臂動作應該像鍾擺一樣,前後擺動,讓手肘帶動手臂自然擺動。手肘應超過身體,加大後擺幅度。

3學會了正確動作,看一下正確的加速。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的發力蹬離地面

4再來提高健步走下坡的技巧。提高下坡技巧,難點在於控制好自己的步伐。手臂自然放鬆,前後擺動不要比肩高。讓小腿自然用力

5再來學上坡技術。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 幅,要求都要用腳趾認真地發力蹬離地面

6最後學一個呼吸的技術。通用的呼吸方式就是深呼吸,提高攝氧量。但呼吸深度絕不是越深越好,加大對氧氣的消耗,導致疲勞。

其主要的技術特點是

1、步態:從步行的姿態講,要求上體姿

勢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頸部肌肉放

松;兩臂自然的向前後擺動。

2、步頻:步頻是健走運動獲取鍛煉效

果的重要指標,不同的步頻有不同的鍛

煉效果。

3、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

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

復。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

的發力蹬離地面。

4、呼吸方法:呼吸方法,一般是採用口

和鼻同時呼吸,以口呼吸為主。呼吸要

有節奏,一般的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健步走做為一種健身方式現在收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很多人通過短視頻開始喜歡上的。雄赳赳氣昂昂頗具軍人風采。和自然行走有很大的不同。

昂首挺胸是健步走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耳,肩峰,股骨大轉子這三點垂直一線,這樣才能防止駝背打開胸腔使呼吸更加流暢,更好的塑造體態。

平時的行走,胳膊的擺動幅度不大。健步走要求胳膊前後搖擺,這樣才能帶動腰腹活動,腰腹部脂肪肥厚贅肉多的尤其重要。

健走的步幅比平時走路要大,並且步幅一致。每走一步必須得腳跟先著地,腳掌順勢往前到腳趾,腳趾做蹬力。根據步幅的快慢把呼吸配合好,以口呼吸為主,控制好節奏,一般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健步走做到一氣呵成時間30~40分鍾不能停頓鍛煉效果才能更好。剛開始可以慢走,每分鍾50~70步,循序漸進。快走每分鍾90~130步,可要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不要強求!

走的時候可要輕裝上陣可別負重呦!

、步態:從步行的姿態講,要求上體姿勢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頸部肌肉放鬆;兩臂自然的向前後擺動。

2、步頻:步頻是健走運動獲取鍛煉效果的重要指標,不同的步頻有不同的鍛煉效果。

3、腳著地技術: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力蹬離地面,結束一個步復。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的發力蹬離地面。

4、呼吸方法:呼吸方法,一般是採用口和鼻同時呼吸

健步走的標准:

1、三點一線所謂「三點」是指耳朵上峰位置點、肩峰位置點和股骨大轉子凸起點,「一線」則是這三個點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能避免駝背,胸腔打開,呼吸更加流暢,塑造良好的上身姿態,減少背部疲勞。

2、百匯上引是指頭頂的百會穴部位要像繩子牽引一樣垂直向上頂,這樣才能很好的避免頸肩過度前傾,同時調整正確的頸椎位置,避免長時間對椎管內神經、血管的壓迫,導致的頭暈、缺氧等狀態。

3、彎臂擺手擺臂是走路的基本生理活動,大部分人也都是直臂擺手,但在健走過程中要求彎臂擺手,肘關節成90度夾角。因為直臂擺手在走的過程中離心力過高,導致血液迴流不暢,進而出現手臂麻、漲的感覺,影響神經末梢。彎臂擺手則會避免這樣的問題,擺動過程中手臂沿體側前後擺動,幅度稍大些才能更好地鍛煉上肢。

4、軀干扭動絕大多數的人走路沒有軀乾的扭轉,對於那些「將軍肚」和想減掉肚子上脂肪的女性朋友來說,軀干扭轉尤為重要,在健走過程中,手臂擺動將帶動左右肩前後擺動,這樣就會讓腰腹很好地運動起來。

5、大步向前一般來說,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步幅過小會導致小腿肌肉過粗,同時容易出現酸疼的感覺,步幅過大則對膝關節的沖擊力較大。

6、後落前蹬在走的過程中,先讓腳後跟著地過渡到腳前掌再蹬身離地,這是一個完整的著力過程,避免腳前掌走路帶來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緊張問題。

7、快步前行在走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減肥效果。一般來說,男士90-130步/分鍾,女士80-120步/分鍾。

步走做為一種健身方式現在收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很多人通過短視頻開始喜歡上的。雄赳赳氣昂昂頗具軍人風采。和自然行走有很大的不同。

昂首挺胸是健步走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耳,肩峰,股骨大轉子這三點垂直一線,這樣才能防止駝背打開胸腔使呼吸更加流暢,更好的塑造體態。

平時的行走,胳膊的擺動幅度不大。健步走要求胳膊前後搖擺,這樣才能帶動腰腹活動,腰腹部脂肪肥厚贅肉多的尤其重要。

健走的步幅比平時走路要大,並且步幅一致。每走一步必須得腳跟先著地,腳掌順勢往前到腳趾,腳趾做蹬力。根據步幅的快慢把呼吸配合好,以口呼吸為主,控制好節奏,一般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健步走做到一氣呵成時間30~40分鍾不能停頓鍛煉效果才能更好。剛開始可以慢走,每分鍾50~70步,循序漸進。快走每分鍾90~130步,可要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不要強求!

Ⅱ 體育中的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呢

一、技術訓練概念

技術訓練是指學習、掌握和提高特殊運動技能的訓練過程。運動技術是完成特定動作的方法,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先進技術,才能充分發揮運動員的體能,創造出色的運動成績。在某些項目中,技術是形成戰術的基礎。全面而熟練地掌握技術可以增加戰術的數量和質量。因此,要注重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和提高技術素質。

(5)注重個人技術特點的形成,培養「獨門絕技」。在訓練中,除了要求運動員遵守系統的技術規范外,還應考慮到個人特點。這些特性在某些方面可能不符合技術規范,但對它們來說是合適的和有效的。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地方提出不同的要求,

Ⅲ 何謂示範法運動專項教練在教學中應如何選擇示範的位置和方向

一、示範教學的特點

示範教學是體育教學中一種效果好、更生動的教學模式。在進行示範教學時,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示範位置的選擇。在進行示範教學時要求教學的目標要清晰、示範的位置與方向要顧及全體學生示範的形式要豐富、教師的整體素質要高。

Ⅳ 運動動作示範應注意哪些事項

1.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不能少,防止運動損傷;運動後必須做放鬆動作,確保盡快恢復身體疲勞提高運動水平。運動對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逐步強化,肺活量會增大,心跳有力,供血充分,身體健壯。好的身體就是工作生活的最大資本。
2.運動前後五十分鍾內不要吃飯,可以適當補充點水,室內溫度保持20度左右,不要有大的風直接吹向練習者。室內光線適宜,不要太亮或太暗。

Ⅳ 簡述運動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處理好基本技術與高難技術的關系

運動員如想長期保持高峰狀態,延長運動壽命,以基本技術為核心的「基本功」「基本實力」是否雄厚,是一個必備條件。訓練實踐證明,沒有扎實的基本功而想求得長遠的發展是不大可能的。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除了必須抓好基本技術訓練外,還應努力掌握高難技術。

在現代運動競賽中,這類技術本身難度價值和完成的質量情況,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須加以認真對待。因此要注意正確處理難度與基本功的關系。

因為他們清楚地看到,要發展難度,必須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身體素質基礎。這樣高難度技術和基本技術相互促進,都得到了提高。

(2)處理好特長技術與全面技術的關系

在狠抓特長技術的同時,還應當全面掌握專項運動中的各項技術。這是因為:

①專項運動技術動作群中的各種技術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起著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這種作用我們稱之為運動技術的「轉移」。

②在運動競賽中,技術是否全面,是保證特長技術能否發揮的重要條件。在競賽實踐中常可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一名運動員盡管特長很突出,但因技術不全面,在某方面留下缺陷,因而在比賽中給對手可乘之機。

③「技術是戰術的基礎」這句訓練公理性語言還包括這樣一層語義:技術的全面決定了戰術的多樣性。在比賽中,既要給對手造成最大限度地不適應,又要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適應對手。

(3)處理好規范化與個體差異之間的關系

對運動員技術特點的重視、保護乃至有目的地加以發展,是使這些特點發展為特長,從而攀登上世界體育競技高峰的重要環節。在球類等對抗性項目中,技術的「實用性」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而「實用性」在多種情況下不僅由技術的規范化所決定,而且還由運動員的個人技術特徵所決定。因而在技術訓練中,對運動員進行區別對待是極其重要的。從而在技術規范化指出的方向上,讓運動員表現出不同的技術特徵來。

(4)處理好循序漸進與難點先行的關系

任何一項運動技術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有其內在的聯系。進行技術訓練時,應當認識和利用技術活動內部存在的固有聯系,即應當沿著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順序進行聯系。

無論是訓練內容的安排和訓練方法手段的選擇,都要服從「學習、提高、鞏固、再學習、再提高、再鞏固」的一般性程序。按照這種方式進行技術訓練,有利於運動員打牢基礎,穩步前進。

(5)處理好合理的內部機制與正確的外部形態的關系

合理的內部機制指運動技術必須符合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所指明的神經肌肉工作原理。例如中樞神經系統對中主動肌、協同肌和對抗肌的正確支配等等。另外,運動技術還應符合運動技能形成的心理學原理。

(6)抓好技術風格的培養

所謂技術風格,是指某運動員或運動隊的技術系統,區別於其他運動員或運動隊的技術系統的較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經常表現出來的特徵。技術風格要根據每名運動員的個體特徵來確定,只有適合運動員的技術才能保證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和運動成績。

(7)處理好「學習」因素與「訓練」因素的關系

訓練過程中既有「學習」因素,又有「訓練」因素。就運動員而言,「學習」和「訓練」兩大因素構成了完整的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技術訓練過程。

運動員從「學習」開始步入這個過程,但由於「學習」必須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所以即便在此時,「訓練」因素也夾雜在其中。技術學習是技術訓練過程的起點和基礎,它將對整個技術訓練過程產生重大影響,因而,教練員和運動員有必要掌握技術學習的有關理論。

(8)改善動作基本結構,提高技術組合水平

運動技術訓練實踐證明,改善動作基本結構和提高技術組合水平,是提高運動技術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運動員這種「創造」能力的高低,往往成為決定運動成績的關鍵因素,亦是技術訓練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5)體育技術動作示範有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技術訓練的影響的因素有主體因素和客體因素。

戰術能力的影響因素有軍事學和謀略學因素、心理學和思維學科因素、形態學與體能、技能因素。聯系:技術和戰術都是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為提高競技能力,從而取得就是的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

運動訓練學的各種研究經常是按運動項目的不同類屬進行的。因此,按項目分類是建立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必不可少的條件。

Ⅵ 中考體育考試動作要求有哪些仰卧起坐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中考體育考試的時候,仰卧起坐算是比較簡單的項目了,不需要太多的聯系,這一環節一定不能丟分,不然很不值。中考體育仰卧起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仰卧起坐中考體育考試規則,趕緊看看吧!

仰卧起坐中考體育考試規則

受試者仰卧,雙手貼於頭後,兩腿屈膝稍分開,腿成直角,起坐時,身體成直角為一個完成動作;仰卧時,雙肩必須觸墊。動作不規范,不予計算。每位考生只有一次測試機會。

仰卧起坐中考體育考試動作要求有哪些 仰卧起坐中考體育考試規則

仰卧起坐中考體育考試注意事項

①考生只有一次測試機會,在測試過程中要雙手貼於頭後,否者判為犯規,單次測試無效。

②考生向上抬起時,身體應成直角,否者判為犯規,單次測試無效。

Ⅶ 學前兒童體育鍛煉中示範法運用的要求有哪些

體育教學中的示範有兩種:一種是常規示範――正確的標准示範;一種是糾正錯誤動作的示錯示範――錯誤動作示範。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教師正確動作的示範,而忽視了示範的另一種方面――教師示範學生的錯誤動作。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錯誤示範的方法、錯誤動作的產生。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歸納分析法。

Ⅷ 跪求急求小學體育主要技術動作要領及教學重難點

蹲踞式跳遠技術動作分為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助跑:放鬆自然,逐漸加速,最後幾步加快步頻,步點准確。
起跳:起跳腳踏上起跳標志後,蹬伸用力起跳快,擺臂擺腿配合快。
騰空:騰空步後,起跳腿向前上方提舉,身體呈團身蹲踞姿勢。
落地:兩腿前伸落沙坑,屈膝緩沖安全著地。

重難點
重點:快速助跑和准確踏跳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
教學策略:
1原地模仿起跳動作。
2高抬腿跑(或一般跑)結合起跳,起跳動作同上。
3短、中距離助跑的「騰空步」練習。
4學習和掌握落地動作方法:
5原地跳起,在空中抱膝。
6立定跳遠。
7掌握蹲踞式的空中動作
學習蹲踞式技術的基本方法是短、中距離助跑的完整跳遠練習。對「蹲踞式」空中動作的要求是:有明顯的「騰空步」和身體平衡。
側手翻動作要領
動作要領
是右腿向後上方擺起,左腳蹬地,兩手向前下方左右依次撐地,經左右分腿倒立過程依次推離地面,兩腳右左依次落地(或反方向)。
重點:蹬地、迅速推手
難點:經手倒立姿勢的側翻技術
學生出現的錯誤與糾正:
方向不正,蹬腿不充分、擺腿不到位。可在場地上劃一條直線使學生練習有方向,兩手、兩腳四點依次落地在一條直線上。
教學策略: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主要是增強學生的手臂、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方法可採用:俯卧撐,佛卧起坐、俯卧挺身等練習。

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動作要領
胸前傳球:從胸前傳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傳球方式。雙手持球的預備站位: 面向要傳球的隊友,抬頭、屈膝,手指張開,將球持在胸前,兩肘微向外,伸臂向外推球時,向前跨出一步,球出手時手指向上、向前推。
雙手接球:兩眼注視來球,手指自然分開,兩拇指相對八字形,兩手成半圓形(球形).來球前,主動伸臂迎球,肩臂腕指放鬆.接球時,指端先觸球,同時兩臂隨球後引緩沖來球力量,並做好銜接下一動作的准備姿勢.動作要點:主動迎伸,觸球後引.
重難點:
重點:1、傳接球時手型是否正確 2、傳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間
難點:傳接球全身是否協調用力

教學策略:
1、原地模仿練習
2、原地對牆傳球練習
3、原地持球自拋自接球練習
4、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
6、原地雙手胸前三角、四角傳球練習
7、迎面雙手胸前跑動傳接球練習
8、全場二人跑動傳接球練習。

蹲踞式起跑技術
動作要領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預備」、「跑」三個動作。聽到「各就位」口令後,屈體,兩手撐地,有力腿在前,後腿跪在地面上;後腿膝蓋和前腳足弓在一條線上,後腿膝蓋和前腳足弓之間有 10厘米的距離;兩手拇指相對,其餘四指並攏,虎口向前,兩手約與肩同寬撐於起跑線後,兩臂伸直,肩微移超過起跑線;頸部自然放鬆,兩眼視前方半米處,注意聽「預備」口令。

預備口令發出後,後邊支撐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於肩,但是後邊腿要彎曲,不要伸直,兩眼視前方三米處,注意聽槍響。
重難點:
重點:是反應快,五點支撐。
難點:是上下肢協調,臀部抬高時身體重心前移
練習方法:
蹲踞式起跑關鍵是反應, 可以重復練聽號。
蹲態時雙臂受力,身體重心前傾,得令啟動動作口訣:向前向上彈出。
起步後最先是求頻率,起跑階段主要是要把頻率加上去,中程才是加步幅…

跨越式跳高
動作要領 跨越式跳高:側面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桿後,向桿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過桿時,軀干向橫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桿後,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沖。
重點:過桿技術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動作
易犯錯誤
1.助跑緊張、步點不準。2.起跳後不能充分向上。3.過桿時兩腿有彎曲現象。
糾正辦法 1.採用慢走式起跳以便找准步點。2.掛一高度的懸掛物,讓學生用身體或頭部觸擊,解決充分向上。3.上一步或三步做起跨與擺腿練習。
教學建議 1.教師要給學生展示正確完整的示範動作。2.助跑是要有慢走開始以便找准步點。
3.開始練習時可以用皮筋代替竿,以消除學生們的恐懼感,高度應由低慢慢提升。

排球雙手正面墊球
動作要領
判斷和移動對准來球後,兩臂自然伸直、並攏、含胸收腹,作好墊球的准備。
當球來到腹前時,身體重心前移,兩臂前伸並向上抬,迎擊來球,擊球時,兩手互握,手腕下壓,使兩前臂外展,用前臂的前部擊球的後下部。擊球點一般在腹前。觸球時,配合蹬腿、吸腹的全身協調動作,用提肩、抬臂前送的力量,將球墊出。墊球用力的大小,要以來球的力量和墊出目標的遠近而定。
重點:插、夾、提
難點:根據來球力量合理地用提臂,迎球或緩沖。
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1、墊球手型不正確。
做徒手模仿練習,或用橡皮拉手做墊球的模仿動作練習。
2、不習慣用前臂墊球,曲肘用手墊球。
由一個拿球,多練習固定球,或採用自拋自墊的方法練習。
3、 用力不協調。
多練習徒手的「蹬、擺、送」,全身協調動作,或多練習墊固定球,如一人持球於練習者的前下方,練習者用雙手墊球方法將球墊出去。
4、身體重心過高或站著墊球。
要求學生隨機做好准備姿勢,多練習墊弧度較低或更低的球。
5、墊球時,擺臂動作太大,用力過猛或墊不起球。
可用近距離拋球墊低球,或連續自墊低球。如墊不起的球,說明學生的擺臂不夠功沒有擺臂和沒有蹬腿等的全身協調用力,要求學生多練習墊力量較大的來球或有目標的把球墊遠,同時要求全身協調用力配合。
6、 身體對不準墊球方向,
多做徒手移動練習,要求到位才雙手互握,多練習移動後雙手下手墊球,或採用傳墊結合的練習

足球腳弓內側傳接球
動作要領:

傳球:支撐腳踏在球的側方15cm左右,踢球腳的腳內側正對出球方向,小腿急速前擺,腳尖稍翹起,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內側部位踢球的後中部
停球:停球時,身體重心應放在支撐腳上,稍屈膝,停球腿屈膝外展並前迎。當腳與球接觸前的剎那開始後撤,在後撤時用腳內側觸球,把球停下來。
教學策略:
1、加強球性練習,只有多觸球、多玩球、多踢球,對球性、球感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傳球質量才有了保證。可經常做一些如顛球、拉球、撥球、運球、傳接球等練習。
2、牢固地掌握腳背內側傳球的基本概念及動作要領。是提高腳內側傳球質量的基礎,只有真正領會並明白了動作要領,才能不犯或少犯錯誤。在練習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腳形是否正確、擊球點是否准確。
3、加強踝關節及小腿的力量練習,以提高踝關節的緊張度及小腿的擺動速度。可多做一些如提踵跳、單足跳台階、跳繩及擺腿練習等。
重點:支撐腳站位和擺腿;停球腳的前迎和後撤。
難點:踢球腳的擺動;停球後撤的時機

後滾翻
動作要領 背向滾翻方向蹲撐,兩手同時用力推墊,低頭團身後倒,臀部靠腳跟往下坐,使臀、腰、背、肩、頸、頭依次著墊,當肩部著墊時,迅速屈肘,兩手位於肩上(手背盡力貼靠肩上,指尖向後),用力推墊成蹲撐,站立。
重點:低頭、推墊、團身、後倒、翻臀、及時推手。
難點:向後滾至肩頸時,兩臂夾肘手推墊動作適時連貫。
易犯錯誤 1、後倒時團身不緊,腿向上伸。2、推手無力或不及時。3、後倒時方向不正,兩肘外張。4、後倒時臀部後移而不是團身後倒使滾翻失去速度。
糾正辦法
1.後倒團身向後滾動,要求大腿緊貼胸部,小腿貼近大腿。2、在斜坡墊上練習後滾亂以增大滾動速度,*或給予「推手」的語言信號,指示推手的時間3、要求低頭,眼看胸前的扭扣,兩肘夾膝後倒,或者劃兩條限制線做後滾翻4、一手按練習者臀部,限制其後倒時將臀部後移。
教學建議
1、教師側面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2、先練習抱小腿團身前後滾動。
3、兩手在肩上翻掌,團身向後滾動至翻臀,兩手撐地集體有節奏的練習;2—4人一組合作練習,相互評價。4、教師講解示範保護幫助方法。5、在幫助下練習後滾翻。
6、在斜坡墊上完整體驗後滾翻(由高處向低處滾動)。
7、小組合作進行完整動作的練習並相互評價。

Ⅸ 動作示範法應注意哪些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示範要根據任務、步驟以及學生的情況確定,如教授新教材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一般要先做1、2次完整示範,然後結合教學要求,做重點示範。

2、示範動作要正確。示範是典範,應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示範動作的准確性、熟練性和輕快性,使學生對動作形成正確的印象,並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沖動。

3、注意示範的位置、方向和時機。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最佳時機,展示或強化正確的技術動作。示範的方向應根據動作的結構和要求學生觀察的動作部位而定,常用的示範包括正面示範、背面示範、側面示範、正誤對比示範等。

4、示範與講解結合起來,使直觀與思維相結合。

(9)體育技術動作示範有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動作示範法的幾個要素:

1、速度: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注意根據情況運用不同的速度進行示範。一般的情況可用常規的速度進行示範;但當為突出顯示動作結構的某些環節時則應採用慢速示範。

2、距離:應根據完成動作示範的活動范圍、學生人數和安全需要等恰當地選擇學生觀察動作示範的距離。

3、視線:學生視線與動作示範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於觀察。在多數學生以橫隊形式觀察示範動作的情況下,越靠近橫隊兩端的學生,其視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學生觀察示範動作的隊形不宜拉得太寬。學生多時,應讓學生排成若干列橫隊觀看示範,並避免橫隊前列的學生遮擋後列學生的視線。

4、視線干擾:應注意讓學生背向或側向陽光、風向,以避免視線干擾,有利觀察。

5、多媒體配合:示範應與講解、學生思維等緊密結合。爭取最好的動作示範效果。

Ⅹ 在體育教學中採取怎樣的動作示範動作以促進學生學習的

動作示範法是教師(或教師指定的學生)以自身完成的動作作為範例,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
動作示範法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領和動作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輕快優美動作示範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1、動作示範的「示範面」
由於運動動作的多樣性,因此動作示範更要注意「示範面」的問題、示範面是指學生觀察示範的視角,也包括示範的速度和距離等要素。示範面有正面、背面、側面和鏡面示範。
(1)正面示範:教師與學生相對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正面示範,正面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正面動作的要領,如球類運動的持球動作多用正面示範。
(2)背面示範:教師背向學生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背面示範,背面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背面動作或左右移動的動作,以及動作的方向、路線變化較為復雜的動作,以利於教師的領做和學生的模仿,如武術的套路教學就常採用背面示範。
(3)側面示範:教師側向學生站立所進行的示範是側面示範,側面示範有利於展示動作的側面和按前後方向完成的動作,如跑步中擺臂動作和腿的後蹬動作。
(4)鏡面示範:教師面向學生站立進行的與同學同方向的示範是鏡面示範,鏡面示範的特點是學生和教師的動作兩相對應,適用於簡單動作的教學,便於教師領做,學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開始時學生完成動作是腳左移半步成開立,教師的示範動作與學生的動作相對應,則是右腳右移半步成開立。。
2、動作示範法的幾個要素:
(1)速度: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注意根據情況運用不同的速度進行示範。一般的情況可用常規的速度進行示範;但當為突出顯示動作結構的某些環節時則應採用慢速示範。
(2)距離:應根據完成動作示範的活動范圍、學生人數和安全需要等恰當地選擇學生觀察動作示範的距離。
(3)視線:學生視線與動作示範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於觀察。在多數學生以橫隊形式觀察示範動作的情況下,越靠近橫隊兩端的學生,其視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學生觀察示範動作的隊形不宜拉得太寬。學生多時,應讓學生排成若干列橫隊觀看示範,並避免橫隊前列的學生遮擋後列學生的視線。
(4)視線干擾:應注意讓學生背向或側向陽光、風向,以避免視線干擾,有利觀察。
(5)多媒體配合:示範應與講解、學生思維等緊密結合。爭取最好的動作示範效果。
3、體育教學對動作示範方法的基本要求:
(1)動作示範要有明確的目的。示範要針對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應區別以下三種動作示範。
①認知示範:是使學生知道學什麼的示範,這種動作示範的重點是給學生建立動作的整體形象,形成大致的概念。這種示範要正確、朴實,要引導學生注意整體,不要拘泥細部。
②學法示範:是告訴學生怎樣學的示範,這種示範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動作完成的順序、要領、關鍵、難點等。進行這種示範時要引導學生注意關鍵的動作環節的重點部分。
③錯誤示範:是展示學生錯誤動作的示範,這種示範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自己動作的錯誤外型特徵。進行這種示範時既要突出錯誤的特徵又不能過分誇張。
對這種動作示範的要求與第二種動作示範大致相同,應注意示範時著重突出要糾正的錯誤所在。
(2)示範要正確、美觀。正確是指示範要嚴格按動作技術的規格要求完成,以保證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美觀是指動作示範的生動和誘人,以保證動作示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練興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難情緒。

閱讀全文

與體育技術動作示範有哪些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酵素水稻種植技術怎麼代理 瀏覽:200
副卡主產品是什麼意思 瀏覽:79
交易佛系是什麼意思 瀏覽:384
小程序代碼如何上傳 瀏覽:22
瑞典有哪些特有的技術 瀏覽:299
做微信小程序代理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如何做交易趨勢賺錢 瀏覽:719
產品的條紋碼怎麼辦理 瀏覽:937
滑水游戲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206
代理補繳社保如何辦理 瀏覽:820
配送招投標信息網哪個最全 瀏覽:130
出版書籍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919
怎麼鑒別美瞳的代理 瀏覽:561
條碼技術為什麼流行 瀏覽:26
三體什麼技術最好 瀏覽:497
在網上賣產品怎麼選品 瀏覽:538
什麼軟體可以查看jpg的數據 瀏覽:127
德州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437
80後學點什麼技術謀生 瀏覽:384
一卡通業務怎麼找代理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