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最早起源於日本,由機械學與電子學「職前補後」,融合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體。一般人們所講的「機電一體化」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從系統工程觀點出發,應用機械、電子等有關技術,使機械、電子有機合,實現系統或產品整體最優的綜合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主要包括技術原理和使用機電一體化產品,(或系統)得以實現、使用和發展的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一個技術群(族)的總稱。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共性關鍵技術有:檢測感測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伺服驅動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機械技術及系統總體技術等。
(2)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功能的機械和電子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具有滿足人的使用要求的最佳功能,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主要是指機械繫統(或部件)與微電子系統(或部件)相互置換和有機結合,從而賦予新的功能和性能的新一代產品,具有良好的人機協作關系。
(3)機電一體化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工程與電子工程的綜合集成。即為:給定機電一體化系統(或產品)「目的功能」與「規格」後,機電一體化技術人員利用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設計、製造的整個過程體系。機電一體化工程是系統工程在機電一體化系統(產品)中的具體應用。
(4)機電一體化思想:體現了「系統設計原理和」和「綜合集成技巧」。系統工程、控制論和資訊理論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方法論。從某種意義上講、機電一體化思想相當於「一體化」思想,它帶來了諸如:光電機一體化、機電液一體化、科工貿一體化、人機一體化等。
微機電一體化是機電一體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發展,是當代微機械技術(或納米機械技術)和先進的微電子技術的高度融合,並在同一材質基底上的聯體集成,是微米(或納米)水平的機電一體化。微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瓶頸,是微機械技術(或納米機械技術),電子和軟體技術已滿足要求,但機械元件至今很難做到小型化,無法適應微小空間的介面連接,控制協調和機電動作。科學家預言,微機電一體化是今後10年十大關鍵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