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什麼是頓步技術

什麼是頓步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24 22:45:34

① 跑步的每一步包含了哪三個技術環節

1跑步與立定

「跑步走」預令與動令之間有個短暫的停頓,聽到「跑步」口令時要求每個學生雙手抱拳置於腰間重心前移身體向前傾,「跑步走」口令結束時同時啟動。立定時要求學生緩慢放慢速度,調整步幅,四步後達到靜止。可以通過短距離的跑步與立定練習使學生能夠達到動靜有序,步調統一。

2掌握好跑步過程中的空間距離

跑操往往是在一個固定的場地進行,所以對跑動中前後左右的間距要求也是很高的。根據學校場地的限制,要求學生跑步時排與排之間保持在30cm到40cm之間,左右距離保持在5cm之內。班與班之間的間隔在3m到4m之間。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先量出初始啟動時排頭和排尾之間的距離,要求跑動一段距離立定時排頭到排尾的距離保持在多少之內。這樣在每次訓練中都測量一次,使學生在訓練中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夠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左右距離的限定可以設立兩排標志物,讓學生跑步時通過標志物。這樣就使學生在每次訓練中都能主動控制好排面寬度。

3保持排面整齊,步伐節奏一致

跑步過程中步伐一致也就是要求每個學生步子頻率的一致,又因為跑步速度是一定的,這樣就要求每個學生的步幅大小的一致。這樣以來排頭個子矮的學生用自己正常的步幅,後面越是個子高的學生就越要收緊步幅,步幅的縮小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在跑動中拖著地跑,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提醒學生們跑步時把腳抬起來,最終達到節奏一致。

保持排面整齊就要要求學生在跑步時面朝前方,用眼睛的餘光注意左右同學,在訓練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最終使跑步時每排的幾個同學能夠達到速度一致。可以採用分組訓練,每二到三排學生為一組,每組中由一個學生擔任指揮員分開練習,練習效果好的給予休息時間鼓勵,教師在旁邊進行隨機指導。全部合格後改為五排或六排一組,直到整體都能夠跑整齊

② 跆拳道技術統測中說的七中基本腿法和一種拳法是什麼

七種腿法分別是
1. 橫踢
比賽得分率:超過80%
技術形式:後橫踢、前橫踢、高位(前、後)橫踢
得分部位:中位(軀干被護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除後腦以外,被頭盔覆蓋的部分)
技術動作特點:
(1)後橫踢:運動員雙腳前後站立,後腳蹬地、提膝、向身體內側轉體、踢擊鞭打、順勢落地。
(2)前橫踢:運動員雙腳前後站立,後腳向前墊步的同時,前腿提膝、向身體內側轉動髖關節、踢擊鞭打、順勢落地。
(3)高位(前、後)橫踢:動作特點與(1)、(2)相同,只是提膝的高度更充分,踢擊的目標是頭部兩側。
戰術運用:
後橫踢是進攻、迎擊、反擊皆可的技術,因此,後橫踢是比賽中出現率、成功率最高的技術。
*在一場完整的比賽中,運動員的每一次交手回合幾乎都能出現後橫踢技術。
前橫踢較多地以單一進攻的形式出現。由於前橫踢的動作幅度是所有技術中最小的,相對容易控制身體的重心,所以,很多運動員將前橫踢做為組合技術的「探路石」,隨後,再根據對手的反應做出相應的進攻動作。
*比賽中,兩次交手回合,至少會出現一次前橫踢技術。
高位(前、後)橫踢同樣是亦攻亦反的技術。進攻時,主要是組合動作的第二或第三腿,因為動作路線較長,直接進攻很可能被對手反擊。迎擊或反擊時,主要以單腿形式出現,以此達到直接擊頭的目的。
*由於高位技術難度加大、合適的擊頭時機的出現次數並不多,有可能一場比賽中都不會出現精彩的高位(前、後)橫踢。
2.下劈
比賽得分:50%左右
技術形式:前腿下劈、前腿跳下劈、後腿下劈
得分部位:高位(面門)
技術動作特點:運動員雙腳前後站立,踢擊腿夾腿提膝至與胸水平,展胯伸腿,用腳掌或腳跟擊打對方面門,隨後順勢下落。
戰術運用:
下劈技術多用於進攻、迎擊。既可使用單一下劈動作進攻,也可將下劈與其他動作進行組合,連續進攻。
*下劈動作是動作幅度最小的高位技術,易於操作,所以,無論男子或女子比賽,下劈的出鏡率都相當高哦!

3.後踢
比賽得分率:40%左右
技術形式:中、高位後踢
得分部位:中位(軀干正面被護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面門及下巴)
技術動作特點:
顧名思義,後踢是向後發力,踢擊目標的轉身技術。運動員雙腳前後站立,將踢擊腿夾腿提膝的同時轉身,腳跟對准擊打目標,發力蹬腿,順勢收腿落地。
戰術運用:
轉身技術的共同特點是動作幅度大,所以一般運用於迎擊、反擊戰術。
*一場比賽中可能會出現一至兩次的後踢技術。
4.雙飛
比賽得分率:30%左右
技術形式:中、高位雙飛
得分部位:中位(軀干兩側被護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頭部兩側被頭盔覆蓋的部分)
技術動作特點:
運動員利用髖關節的左右轉動的力量帶動雙腿,雙腳交替落地成為支撐腳。雙飛動作中,雙腿很像兩條鞭子交替甩動。力量也是由髖關節順勢經大腿、小腿,最終傳遞至雙腳腳背。
戰術運用:
雙飛動作的距離范圍屬於中遠距離,一般用於遠距離追擊對手。
*雙飛需要運動員出色的控制重心和髖關節力量做保證,所以,雙飛在男子比賽中出現的頻率遠遠高於女子比賽,幾乎每場男子比賽中都可以看到雙飛動作。
*也許在比賽中,你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一方運動員的雙飛技術兩條腿都交替擊打到了對手的得分部位,但是記分牌的得分顯示是1分。這時因為,雙飛動作的第一腿作為髖關節帶動雙腿的過渡腿,擊打的力度相對於第二腿來說小的多,所以只有第二腿的有力擊打才能夠得分。
5.旋風踢
比賽得分率:15%左右
技術形式:主要以中位為最常見
得分部位:中位(軀干正面被護具包裹的部分)
技術動作特點:
如果將旋風踢定義為跆拳道觀賞性最強的技術之一,想必沒有人會反對。運動員通過向前旋轉身體360度所帶來的巨大旋轉力,將踢擊腿甩出,力量順勢經腰部、髖關節、大腿、小腿傳達至腳背擊打目標,隨後自然下落。
戰術運用:
既然是屬於遠距離得分技術,也就註定了旋風踢99%會以進攻追擊的形式出現在比賽中。
*旋風踢又稱360,就是因為整個技術完成時,運動員身體已經旋轉了360度。
*男子運動員旋風踢的速度、力度和准確性明顯強於女子運動員,所以男子運動員的旋風踢更具觀賞性和殺傷力。
*旋風踢動作難度較高,運動員使用技術時,非常謹慎。故而也許半天或一天的比賽才有可能見到一次旋風踢的出現。
6.後旋
比賽得分率:不超過10%
技術形式:高位技術
得分部位:頭部兩側被頭盔覆蓋的部分
技術動作特點:雖然後旋與後踢只有一字之差,但後旋的轉身幅度比後踢多了180度。不過,後旋前1/3動作過程和後踢幾乎一樣。運動員在轉身後,將腿向後高位蹬出,依靠轉身擺胯的力量將踢擊腿橫向擺動,隨後順勢回落至起始姿勢。
戰術運用:後旋不像旋風踢一樣是水平旋轉技術,後旋的動作路線是從起始時的中位,逐漸過渡至高,再降低高度回收動作。所以,對平衡能力的要求十分之高,多用於迎擊或反擊戰術中。
*後旋又稱後擺。
*後旋的成功率之所以比其他腿法低,是因為不僅要找到合適的擊打機會、距離,還要將自己轉身擊打的時間差全部計算精準。一旦成功擊中對手頭部,輕則對對手造成強大的心理打擊,重則直接KO對手!
7.側踢
比賽得分率:不超過5%
技術形式:中、高位側踢
得分部位:中位無法明顯得分
高位(面門)
技術動作特點:運動員將踢擊腿夾腿提膝,支撐腳向外側旋轉約90度同時轉動髖關節,使提膝的擊打腿與地面平行。之後,展胯蹬腿,用腳掌外側擊打目標,隨後順勢落下。
戰術運用:由於側踢技術必須將胯完全展開,不利於回收和連接下個技術動作,所以,極少出現於比賽中。就算出現,也僅作為阻擋對手進攻而已。

③ 關於籃球的技術

投籃
(一)技術動作

投籃技術動作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投籃時的身體姿勢,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籃時,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這樣,既便於投籃集中用力,也利於變換其他動作。移動中接球跳投、運球急停跳投或行進間投籃時,跨步接球與起跳動作既要連貫銜接,又要迅速制動,使身體重心盡快移到支撐面的中心點上,以保證垂直起跳。身體姿勢正確就能保證身體重心移動與投籃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體平衡。控制身體平衡是保證出球方向准確的基本條件。

投籃時,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持球時五指都應自然張開,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觸球,增大對球的接觸面積,以保持球的穩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和力量。

1.單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為例。由雙手持球開始,然後將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關節稍內收,上臂與肩關節約成水平,前臂與上臂大約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張開,手腕後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緣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後下方,左手扶球的左側。

2.雙手持球方法:以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為例。雙手五指自然張開,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後側部,兩拇指相對成「八」字形,掌心空出。兩肘自然下垂,肩關節放鬆,將球置於胸顎之間。

(二)瞄準點

瞄準點是指投籃時眼睛注視的目標,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重要環節。由於投籃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兩種,所以瞄準點也有兩種:

1.直接命中的瞄準點:通常瞄準籃圈距自己最近的一點。這種方法瞄準的是實體目標,在場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籃都適用。也有主張以籃圈中心為瞄準目標,這個目標與球的落點一致,利於用力。

2.碰板投籃的瞄準點:是指投籃時將球投向籃板上使球反彈入籃的一點。投籃隊員位於與籃板成15°-45°角的區域內,採用碰板投籃效果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區最適宜。碰板投籃的瞄準點,應根據投籃的角度、距離和弧度合理選擇。一般規律是角度越小,距離越遠,弧度越高,碰板點離籃圈越遠、越高;反之,則越近越低。

(三)出手動作

投籃時球最後出手的動作,是投籃能否准確命中的關鍵。它直接影響著投籃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轉。

出手動作包括正確的投籃手法和全身的協調用力。投籃時全身協調用力要有一定的順序,整個動作要協調連貫,輕鬆柔和,掌握好節奏。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時,隨著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籃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後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的動作,使球通過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飛出。出手後,全身隨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離越近,身體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為主;投籃距離越遠,身體協調用力越大,對手腕、手指調節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兩個動作有機地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體平衡,其出手動作較原地投籃難度更大,對全身協調用力及動作的節奏要求更高。

(四)拋物線

拋物線是指投籃出手後,球在空中飛行的弧形軌跡。以中距離投籃為例,可歸納為低、中、高三種弧線。

1.低弧線;球的飛行路線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於飛行路線低平,籃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積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線:球飛行弧線的最高點大致與籃板的上沿在一條水平線上,球籃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拋物線。

3.高弧線:球接近於垂直下落,籃圈的面積幾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籃。但球的飛行路線太長,不易控制,實際上會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籃的拋物線,只是原地投籃的一般規律。拋物線的高低還與投籃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關。在實際運用中,應根據不同的距離、隊員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籃方式及防守干擾情況等採用不同的拋物線投籃。

(五)球的旋轉

球的旋轉是影響投籃准確性的因素之一。投籃出手時手腕,手指的動作和力量,決定球的旋轉方向和速度。正確的投籃手法會使球適宜的旋轉。一般外圍投籃時,都是使球沿著橫軸向後旋轉。這種不但有利於保持球飛行的穩定性,也有助於對飛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籃圈時,球反彈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轉的球更容易落進球籃內。在球籃的側面反手或鉤手碰板投籃時,應使球向側旋轉;做行進間單手和雙手低手投籃時,則應使球向前旋轉。

過人..
突破是持球隊員運用腳步動作和運球技術超越對手的一項攻擊性很強的技術。比賽中,掌 握好突破時機,合理地運用突破技術,既能直接切入籃下得分,又能打亂對方的防守部署 ,創造更多的攻擊機會,增加對手的犯規。
如能把突破與中投、分球結合運用,進攻就更加機動靈活,效果更為顯著。
1 交叉步突破
[動作方法]以右腳做中樞腳為例。兩腳左右開例,兩膝微屈,身體重心降低,持球與胸腹 之間。突破時,左腳前腳掌內側迅速蹬地,身體稍右轉,左肩向前下壓,重心向右前方移 動,左腳向右側前方跨出,將球引於右側,接著運球,中樞腳蹬地向前跨出迅速超越防守 。
[動作要點]蹬跨積極,轉探肩保護球。
2 順步突破
[動作方法]准備姿勢和突破前的動作要求與交叉步相同。突破時,右腳向右前方跨出一步 ,向右轉體探肩,重心前移,右手運球,左腳前腳掌迅速蹬地,向右前方跨出,突破防守 。
[動作要點]蹬跨積極,轉探肩保護球,第二隻腳迅速蹬地積極。
3 後轉身突破
[動作方法]以左腳做中樞腳為例。背向球籃站立,兩腳平行開立,兩腿彎曲,重心降低, 兩手持球於腹前。突破時以左腳為軸轉身,右腳向右側後方跨步,上體右轉,腳尖指向側 後方,右手向右腳前方放球,左腳前腳掌內側迅速蹬地,向球籃方向跨出,運球突破防守 。
[動作要點]要控制重心平穩。右腳向右側後方跨出時的腳尖方向要正確,左腳前腳掌內側 蹬地積極有力。
4 前轉身突破
[動作方法]以左腳做中樞腳為例。突破前的准備動作於後轉身准備動作相同。突破時重心 移至左腳上,右腳前腳掌內側蹬地,左腳為軸,右腳隨著前轉身而向球籃方向跨出,左肩 向球籃方向壓,右手運球後左腳蹬地,向前跨出,突破對手。
[動作要點]移重心,蹬地運球動作連貫。

④ 踢踏舞基本舞步動作要領

踢踏舞基本舞步動作要領

踢踏舞舞步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奏的復雜技巧。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scuff(拖滑步、拖擦步)

與前擦步相似,但用後跟去擦擊地面。

heel(後跟步)

重力支撐腿的後跟落地。

heel drop(後跟落步)

動力腿的後跟落地。

toe(前掌步)

重力支撐腿的前腳掌落地。

toe drop(前掌落步)

動力腿的前腳掌落地。

step(走步)

在行走中重心從一隻腳轉換到另一隻腳,重心落在後跟再到腳掌前端。行走方向可以任意。

stamp(跺步、頓走 步)

與走步相似,但重心落在全腳掌上(前腳掌和後跟同時),包括雙腳重心的轉移。

touch(觸步)

這個動作可以發出象走步的聲音,先後運用後跟和前腳掌,但沒有重心的轉換。

stomp(跺步、頓步)

因為運用全腳掌而使發聲與頓走步相似,但沒有重心的轉移。

brush(前擦步)

腳部向前擦出,用前腳掌擦擊地面並馬上離開地面。動作可以是發自膝蓋的小腿動作,也可以是發自胯部的動作。這個基本步也可以交替使用前腳掌和後跟,以及用前腳掌金屬片的側面去發出不同質感的聲音。

back(後擦步)

同前擦步,但腳部是向後擦回。

踢踏舞來源自美國百老匯,一種民間風俗的舞蹈。踢踏舞的英文名稱是“TAP DANCE”,TAP是拍打扣擊的意思,踢踏舞是一種被用來聽的舞蹈樣式,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一位偉大的踢踏舞舞蹈家更是一位音樂家。

 跳踢踏舞一定要先把腳活動開,腳主要用踝關節,因此我們先練習腳的勾綳,然後腳脖子向里轉一轉,向外轉一轉,抖一抖膝蓋、把膝蓋關節放鬆,然後做:

1、膝關節的曲直以及雙臂的擺動練習(腳全掌著地)

2、單臂擺動練習(其他與上同)

3、雙腳跳練習(用前腳掌,腳跟不落地,雙臂自然擺動)

4、轉體90度拍掌練習(先轉跳,後拍掌)

;

⑤ 望月頓步是誰發明的

劉校。劉校是一個籃球狂熱者,發明瞭望月頓步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望月頓步是左手拿球跨下運球到右手,同時右腳撤後,然後側身運球到左手,接著雙腳平行,眼看著籃筐,手假裝投球的動作,是打球時很棒的一個招式。

⑥ 戲曲表現人物的五種"技術方法'是什麼

  1. 「手」,指手勢,因角色的年齡、身份不同而異。如雲手,通過雙手、兩臂協調的動作,構成舞蹈化的姿態,用以表現不同人物的精神氣度。

  2. 「眼」,指眼神。通過眼神的變化,反應角色的喜、怒、哀、樂,解釋舞的精神世界。特別的主要角色上場或下場以及一節舞蹈動作完畢以後有個短促的停頓,稱為亮相。這時的眼神,更集中表現了人物的精神狀態。

  3. 「身」,指身段。是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種舞蹈的形體動作。包括舉手投足、上馬下馬、捋須甩袖、亮相、望門等。

  4. 「發」;「法」為「發」之誤字,指戲曲表演中的「甩發」技術,是前面四種技術有機結合的表演方法。演員通過舞動頭發或發綹來表現人物的激動心情。這種甩發功,一般包括甩、揚、帶、閃、盤、旋、沖等多種用法。

  5. 「步」,指步法。笑聲步法瀟灑;花旦步法輕盈;花臉步法豪邁。步法也有多種多樣,有似微風吹動浮雲逐漸移動的雲步;有表現匆匆行進的蹉步;有表現心情激動跌倒後仍欲前進的跪步;有表現醉漢步履踉蹌的醉步等。

⑦ Cf高手們所說的中遠距離對槍的「急停」或「頓步」是怎麼個意思

急停就是左右動的時候向右動的時候突然按左就停了 這時就可以開槍 頓步就是左左 右右

⑧ 東北秧歌三步一頓組合訓練目的

展現秧歌魅力。頓步:經後踢步腳跟落地,腿部用力抻頓,落地時身體有瞬間的停頓。三步一頓:第三步頓步時有 片刻休止停頓,第四步瞬間形成踏步蹲姿。通過訓練,表現東北秧歌女性舞蹈時熱情、火辣的個性。使學生了解並掌握東北秧歌「穩中艮、穩中俏」的舞蹈風格特徵。

⑨ 頓步是什麼意思

所謂頓就是停下,停下腳步。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頓步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配送招投標信息網哪個最全 瀏覽:130
出版書籍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919
怎麼鑒別美瞳的代理 瀏覽:561
條碼技術為什麼流行 瀏覽:26
三體什麼技術最好 瀏覽:497
在網上賣產品怎麼選品 瀏覽:538
什麼軟體可以查看jpg的數據 瀏覽:127
德州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437
80後學點什麼技術謀生 瀏覽:384
一卡通業務怎麼找代理 瀏覽:335
python如何替換excel單元格數據 瀏覽:275
紅米版本信息在哪裡 瀏覽:285
qq怎麼樣設置時間信息 瀏覽:540
容桂代理記賬有哪些 瀏覽:735
立邦代理怎麼做 瀏覽:301
要做程序員該怎麼選方向 瀏覽:875
招聘代理商怎麼操作 瀏覽:417
產品正常損耗如何計算 瀏覽:717
qq如何查群活躍數據 瀏覽:143
沒有點技術怎麼吃肉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