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鋰電池電芯上市公司
鋰電池電芯上市公司有:
1、維科技術(600152):2020年凈利潤4914萬。能源業務為公司未來主要業績來源及發展重點,主要包括3C數碼類鋰電池、車用鋰電池電芯、電動工具儲能應用鋰電池模組。
2、星雲股份(300648):2020年凈利潤5700萬,同比增長1506.25%。因技術水平和市場定位差異,行業內企業有些僅供應鋰電池電芯或鋰電池部分組裝環節的檢測設備,有些僅提供鋰電池自動化組裝生產線的部分自動化設備,品種及應用領域較為單一。
3、ST猛獅(002684):2020年凈利潤-18.14億,同比長-1295.05%。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人才和技術競爭力明顯增強,人才儲備充分,在鋰電池電芯研發、車載電源管理、儲能電源管理、新能源汽車研發等新業務領域具備了較強的技術和人才競爭力。
4、新綸科技(002341):2020年凈利潤-12.9億。2017年12月7日發布公告表示,已審議通過正式啟動鋰電池電芯用高性能封裝材料項目建設。
5、華正新材(603186):2020年凈利潤1.25億。華正新材2017年11月公告擬投資成立年產500萬平方米鋰電池電芯用高性能封裝材料項目控股子公司杭州華正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6、ST新海(002089):2020年凈利潤-2.74億,同比增長-476.14%。報告期內,公司更是相繼參股了集動力鋰電池電芯及系統研發製造於一身的江西迪比科和具備新能源電動車整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陝西通家,從而具備了從電動車整車研發生產到電動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的能力。
拓展資料:
1、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 的相關規定,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3、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它公開發行股票,達到相當規模,經依法核准其股票進入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進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報送有關文件。證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決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B. 為什麼購買維科技術
購買維科技術是因為滬深股市三十多年來,從來沒有一支股票上市六十三天之後,每天的漲幅不過3%,但唯科科技創下了歷史。在世界股市歷史上,這也是一個罕見的股票。這就是買入的理由。
C. 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07月28日,法定代表人:何承命,注冊資本:52,490.46元,地址位於寧波市海曙區和義路99號。
公司經營狀況:
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在A股板塊上市,目前在招崗位6個,招投標項目1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53條,涉及「開庭公告」等
;「關聯風險」信息15條,包括其投資的「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存在風險。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D. 維科技術值得長期持有嗎
維科技術值得長期持有,維科技術是以新能源鋰電池為主業,以3C數碼電池和動力電池為核心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
1、從行業趨勢來看新型電池工業現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熱點。產業規模增長迅猛。
2、從需求端來看,近年來,汽車、通信、電動自行車以及新能源儲能等需求的增長,推動我國鉛酸蓄電池工業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3、國家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環保要求將日益提高,有利於行業集中和產業升級,推動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E. 華為為什麼和維科技術合作
華為戰略合作維科石墨烯鋰電4大專利稱霸全球,華為任正非多次談及石墨烯,認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將顛覆硅時代」,且未來10年至20年內將爆發一場技術革命。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堅硬的材料。具有超薄、超輕、超高強度、超強導電性、優異的室溫導熱和透光性,結構也非常穩定。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性能,石墨烯在微電子、物理、能源材料、化學、生物醫葯等領域體現出了潛在的應用前景。「超級材料」的稱號是名副其實的,石墨烯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分為石墨烯粉體和石墨烯薄膜,前者的主要應用有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復合材料,石墨烯鋰電池等,後者主要應用於柔性屏、感測器等方面,石墨烯電池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時散熱性也會更好,不會因為溫度升高而出現傳統鋰電池那樣發熱、發燙、起火的問題。而且12分鍾就可以充滿3000mAh容量電池。石墨烯電池將成為下一個電池技術的突破方向。隨著石墨烯制備技術進一步推動規模化應用,5年至10年內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