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沙參怎麼種植技術

沙參怎麼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22 00:45:04

『壹』 沙參怎麼種植求解答

現在主要是栽培的人參, 稱為「園參」。主要產地是黑龍江、吉林和 遼寧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長白山人參歷史悠久,而黑龍江鐵力人參以無公害、純綠色而最為馳名。
1、人參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葯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參須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參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參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2、人參栽培品種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 其特點是: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 體形比較豐滿美觀。
3、人參栽培技術
3.1室內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每盆載2~4株一般需要養殖3~6年。盆土最好選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調劑。這樣的培養土質地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參,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為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場地:立秋前後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凈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柴草、干後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干凈。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閑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 臨下種再進行細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為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 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長寬視種子的多少而定, 坑內放一個無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溝後, 將干種子用室溫水浸泡24—48小時, 取出, 適量澆水, 與2—3倍的河沙混拌均勻, 倒入坑內覆蓋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蓋一層葦簾, 或搭遮蔭棚, 防止曝曬和雨水沖淋。溫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並適當加水。2—3月後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室內催芽法: 處理方法與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將種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動。經2月左右, 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3.1.2播種時間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催芽的種子。
夏播:7—8月播種當年採收或貯藏的種子。干種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時。
秋播:9月至上凍前播種催芽的種子。
3.2.3播種方法
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貳』 種植沙參的方法

沙參有養陰清肺、化痰益氣、怯痰止咳之功效,用於肺熱燥咳、陰虛勞嗽、乾咳痰粘、氣陰不足、煩熱口十等症。那沙參怎麼種植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沙參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沙參的方法

1、植物特徵及品種

(1)植物特徵: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侏高50~1O0厚米。莖生葉互生,狹卯形或矩網狀狹卵形,邊緣有不整齊鋸。花序狹長;萼鍾狀,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有毛;花冠淡紫色至紫藍色,寬鍾狀,長約1.8厘米,5淺裂,裂片三色形,外披毛,雄蕊5;花絲基部寬大,有柔毛;子房下位。蒴果球形。

(2)品種簡介。品種的生態型很多,且種質混雜,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的品種有:

大紅袍綠梗參。根冠較少,參根產量低。

野生紫梗少葉參。長勢弱,產量難以提高。

農家紫梗少葉參。分圳比以上兩個品種增產8.6%和6.7%。

萊陽l號紫梗少葉參。是近年從農家紫梗少葉參巾經連續系統選出的一個理想品種,比上述品種增產20%,能創高產。

2、生物學特性

輪葉沙參種子發芽起點溫度為8℃,萌發適宜溫度為l5~l8℃。生長發育適溫15~25℃,溫度低於10℃生長發育不良,高於25℃時,長莖葉而不利於根生長,6~8月為根生長膨大期,8-9月開花,9~10月結果。

輪葉沙參的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經實驗證明,在雲南海拔1600~1900米,年均氣溫12—16℃,年雨量800—1800毫米,年相對濕度65%以上的山區、半山區均可種植。對土壤和栽培制度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微酸或微鹼性砂質壤土、壤土、紫色土為宜。前作以禾本科、豆科作物為好。

3、栽培技術

(1)選地與茬口。沙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1.1%以上、鹼解氮70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1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鉀15毫克/千克以上,pH值6.3-6.5微酸性輕壤、中壤、棕壤土類種植均可。前作以烤煙、洋芋、芋頭為好,其次是玉米,切忌重茬。這樣的土地條件種出的沙參,質地白皙,粉性足,肉厚,木質部細,通根潔白無黃梢,參根乾重高。據測定砂土種沙參的鮮干比為4:1;而輕壤、中壤地的鮮干比則為3:1,水分少,乾重高。

(2)整地與施肥。沙參是直根系植物,根可長達1米,要求土層要深,整地要細透50厘米以上。同時,在深翻土地前每畝施入土雜肥3~4噸,碳銨60千克,普鈣基肥佔70%施入,翻犁後整平耙細。理成寬;80~100厘米、高20~25厘米的墒,待植。

(3)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可採取春播(2-3月)或秋播(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種,雲南多數地區採取春播。

①確保密度。在理好的墒上採取寬幅或窄幅開溝條播。寬幅每條18厘米,每墒播2~4條,窄幅每條;10厘米,每墒播3~5條;溝幅深3~4厘米,溝底要平,土垡要細,溝距10~15厘米,畝播種4千克左右。播種後蓋嚴踩實,先蓋1厘米細土,踩實後再蓋1厘米細砂。

② 苗期管理。苗出土後需有良好的墒情作保證,保持土壤濕潤,出現第1片真pt-H,-j即可間苗,3 5片時定苗,株距為10 15厘米,每畝留苗14萬一16萬株。

(4)田間管理

① 中耕除草。早春氣溫回升後,若地面板結,要用釘耙鬆土保墒。沙參是密植作物,行距小、莖葉嫩、易斷,不宜用鋤中耕,必須隨時除草。沙參較抗旱,以田間持水量65%為適宜,但在早春乾旱時,注意補水促苗,以噴灌或潑澆為好。使土壤上干下濕,促根下扎伸長。多雨季節要特別注意排水。

②追肥。結合雨前雨後或澆水進行,每畝以15 20千克尿素作提苗肥,一般分2次追施,分別於定苗後和旺長前施用。後期就不再追肥,只分別在旺長中、後期和花蕾期,用0.2%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根外追肥3~4次。

(5)病蟲害及其防治

① 根結線蟲病。5月初開始發生。線蟲侵入植株根部,吸食汁液、刺激細胞形成根瘤,使苗發黃,甚至死亡。防治措施:忌連作或前作為豆科作物;整地施肥時,每畝用15%殺線蟲顆粒劑、或3%呋喃丹顆粒劑2-3千克,均勻撒施後翻犁。

②縮葉病。是一種由紅蜘蛛傳毒引起的病毒病。病株葉片皺縮、扭曲,生長遲緩,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措施:選無病植株留種;於苗期,即5月上、中旬發生紅蜘蛛時,噴灑20%蟎死凈懸浮劑2000~3000倍液,或10%松脂合劑乳油500—800倍液。苗期發病前噴灑1~2次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

③大灰象甲。以成蟲咬食幼芽和幼葉,造成嚴重缺苗。防治措施:於清晨或傍晚,在根際附近人工捕殺成蟲;每畝用鮮蘿卜條或菜葉5~7千克切碎,拌90%結晶敵百蟲10克成毒餌,傍晚撒於地面誘殺。

④ 鑽心蟲。幼蟲鑽入根、莖、葉、花蕾中危害,使根莖中空、花蕾不實,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防治措施:冬季清園,減少越冬蟲源;掌握在幼蟲孵化盛期,噴灑18%殺蟲雙水劑600 800倍液,或10%多來寶乳劑1000—2000倍液,或25%蘇雲金桿菌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6)良種繁育。選擇砂質土壤地建留種地,施足基肥的同時,每畝增施15—20千克普鈣。選擇生長健壯,株形一致的1年生植株做種苗,每株只留主莖上的果盤,摘除側枝上的小果盤,以集中養分促使籽粒飽滿。7月中旬果實呈黃褐色時,標志種子成熟,隨熟隨采,否則容易脫落。

4、採收與加工

(1)採收。春參(二年生參)在第3年7月收獲;秋參(一年生參)在第2年9月收獲。以秋參為好。以下部葉片微黃,頂葉深綠,80%以上植株心葉未長出時收獲為好。收獲時先在墒的一側挖1深溝,露出根條用手拔除,除去參葉,抖去泥土,放於陰涼處。

(2)加工。將參根按粗細分開,選晴天早上加工。先洗去泥,捆成0.7~1.2千克的把,將尾根先入開水內順鍋轉2-3周(6-8秒鍾),再將整把撒入鍋內燙煮,並用棍不斷攪動,繼續加熱使水溫沸騰,直到參根中部能捏去皮時,把參根撈出,剝去外皮,曬干即能葯用。如遇陰天則應烘乾,以免變色霉爛。

沙參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春播,將當年新收獲的種子與上凍前進行沙藏催芽處理。方法是在半陰半陽處挖0.3米深的坑,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然後將1份種子摻3份沙子混合均勻,放到坑內,澆水,表面再覆蓋一層席片或柴草。第二年清明至穀雨節前取出,每天攪拌1次,將要發芽時篩去沙土進行播種。

田間管理

當幼苗長出l~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5~7厘米。不太乾旱盡量不澆水。要加強中耕促使主根下扎。如需澆水,應澆小水。生長期間要追肥2次,第一次在麥收前,每畝迫施復合肥25千克;第二次在小暑至大暑節問,每畝追施尿素20千克或追施豆餅、棉籽餅等肥料,施肥後澆水。高溫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以防爛根。

主要病蟲害

病毒病,此病多以預防為主,可多施基肥增強抗病能力,並及時除治蚜蟲,減少傳毒媒介。蟲害有根結線蟲、鑽心蟲、象鼻蟲、紅蜘蛛、蚜蟲和蠐螬。根結線蟲可用1.8 %阿維因素3 000倍液灌根,7天灌1次,連灌2次;鑽心蟲、象鼻蟲用5O%辛硫磷1 000倍液噴治;紅蜘蛛和蚜蟲用40 %樂果乳油l 500 倍液噴治;蠐螬用50 %辛磷1 O00倍液澆灌毒殺。

收獲加工

北沙參以根入葯。冬前播種的到第二年白露節前後.葉子枯黃時刨收,春播的北沙參可以稍晚一點刨收。除去地上莖及須根,洗凈泥土,放在沸水中燙後剝去外皮,曬干或烘乾入葯。

葯材形狀與質量

去皮沙參細長,圓柱形,頂端略細,中部稍粗,下端漸細。表面淡黃白色,粗糙,有細縱皺紋或溝紋及細小裂縫,全體糊化,角質樣。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有射線狀花紋,中部有白色或淡黃色木質心,形成層環狀,棕黃色,韌皮部淡黃白色。以根條細長,均勻,質堅脆者為佳。

『叄』 葯材沙參的種植方法 沙參怎麼種好

1、擇優選種

沙參的品種並不多,但它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南沙參和北沙參,雖然葯效有很大的差異,但是種植的方法卻大同小異,那麼種植沙參最先要做的就是進行選種,優質的種子在根本上決定了沙參的質量和產量,我們一般會選擇顆粒比較飽滿的種子,並且沒有被病蟲害損害的,這樣可以提高沙參的發芽率以及沙參的存活率。

2、選地整地

沙參雖然喜光,但是卻不耐高溫,所以我們要選在陽光不能直射的地塊,同時土壤的濕度不宜過高,也很容易發生病害,我們一般會選在土壤疏鬆的沙土或者是黃土中進行種植,其次就是土壤的排水系統一定要好,最後就是不能在連作的土壤中進行種植。在整地的時候一定要深翻,這樣可以將土壤深層的病菌以及蟲害清理掉,可以為之後的田間管理減少勞動量,最後就是撒上充足的農家肥以及鉀肥和磷肥用作基肥,再將地整平整即可。

3、適時播種

沙參播種的時間有三個,第一就是每年春季的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左右,其次就是每年夏季的六月上旬到七月上旬左右,最後就是每年的八月底到九月中左右,這三個時間段的溫度以及各種條件都比較符合沙參生長的要求,在此期間進行播種有利於沙參的成活。

4、合理密度

在播種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管是採用移栽的方式還是直播的方式進行種植,合理的種植密度是沙參高產的一個必要條件。直播的話我們一般是在整好的土地行開出一條條的小溝,然後按照行寬十五厘米株寬十厘米進行播種,然後用土掩種即可。移栽的間距也是和直播的一樣,每畝大概可以種植十多萬株,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對植株進性間距的調整。

5、科學管理

管理方面的事情就比較多了,我們就一點一點的來說。在沙參出苗之後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間苗和補苗,最後就是定植,定植好就需要進行一次澆水, 以保證田間的成活率,其次就是定植後一周左右的時間我們需要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及施肥,主要是尿素或者是糞尿水,同時進行除草是為了是養分能夠被充分的利用。然後等到植株長到二十五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再次澆水施肥以及除草,三者要相結合,這次主要適宜噴施鉀肥以及灌根。還有就是等到花期還需要進行一次施肥,此次施肥和第二次施肥保持一致。

『肆』 怎麼種植沙參一些基本方法

沙參大家有聽過嗎?你們知道沙參是如何 種植 的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沙參種植 方法 ,一起來看看。

沙參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沙參為深根性植物,選半陰半陽坡,宜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沙質弱酸性土壤中栽培。忌連作,不宜在粘土、低塵地、鹽鹼地種植。定植地也應選擇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地形要求向陽。

選好地後,翻耕15至20厘米深,耕細,整平,然後作畦,每畦寬為120至140厘米,作業道寬40至60厘米,畦長按地所定 醫學教 育網收集整理 。定好畦後,在所需做畦的地方開10厘米深溝,在溝內施入農家有機肥,每平方米5至10公斤,然後將土扶到畦面上。畦高約15厘米,山坡地也可不做畦。

2、選種及種子處理 應選擇無病害的種子,以防止種子帶菌,影響出苗及苗的生長。選擇經過幾代進化的種子。這樣的種子適應性強,生長快,出苗率和保苗率都高,抗病力及抗逆性都遠遠高於未經進化的種子。選擇粒大及籽粒飽滿的種子。目前沙參經過訓化、培養,已經培養出5個品種,其特性各異,應因地制宜的選擇品種。由於人工選種,質量和品質均佳,而這些正是出苗率和保苗率的關鍵和前提,也是提高產量創造高產的基礎。因此,我們選種一定要慎重,盡量到專門從事種子研究的單位和個人購種。不能盲目亂購,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用沙參專用生物肥拌種,在播種前將沙參種子與生物肥拌均勻,再播,發芽率可達90%左右,根的產量可提高60%。

3、播種 用種子繁殖,常用育苗移栽,少用直播。春播和秋播均可,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可採用春播,反之秋播。秋播較春播為宜,利於出苗,秋播時間在10月下旬至11上旬,即土壤結凍前進行;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但春播應注意保墒。播種方法:條播或撒播均可。

條播:按行距10厘米開3厘米左右深溝,踩好底格子,由於種子小,最好按1:10摻入細砂混拌均勻,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厘米,覆草厚度以不露地面為宜,不要太厚。條播每畝播種量0.5至1千克。

撒播:同樣用細砂拌種,將種子均勻地撒於整平的畦面,然後用板鍬等輕輕鎮壓,使種子與土緊密結合,以利保墒,用篩子覆土1厘米,基本上不露種子並覆蓋落葉或秸稈保墒。每畝播種量1至1.5千克,如畦面乾燥,要及時澆水,保持畦面濕潤10至12天,若土壤水分充足,20天內出苗。

以上兩種方法,條播更有利於苗畦透風,便於田間管理,但種子分布不均勻,營養面積不一致,植株生長不整齊,沙參根大小不一,如在條播基礎上,適當進行間苗,培養較高質量的種苗是可能的。

4、移栽 幼苗生長一年後於秋季10月中旬至封凍或第二年4月上旬解凍後,進行幼苗萌芽前移栽。將苗完整挖出,除去有傷殘和病蟲害的弱苗,按大、小劃等分栽。移栽地作畦,平栽、立栽均可,立栽較抗旱。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開15至20厘米深的溝,山坡地應順坡橫向開溝,將種根按株距6至10厘米斜擺於溝內,注意芽苞向上。覆土深約3至5厘米,乾旱地方應稍深些。每畝移栽種根約2至5萬株,移栽後要及時灌水,以防苗根乾枯,從而促進出苗和出齊苗。移栽時,邊起邊栽。春栽成活率比秋栽高。且春栽能躲過“緩陽凍”,保苗率高,有利於出苗。

5、中耕除草 出苗後開始鬆土除草。幼苗生長緩慢,應注意及時鬆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拔草時傷害苗根,或把旁邊苗也一起拔出,須做到有草就除。當苗高約5厘米時將蓋草逐漸揭掉,不可一次揭光,以防烈日曬死幼苗。當苗高約15厘米時已逐漸增強了對光的適應能力,可全部揭掉蓋草。當株高5至10厘米時結合除草,並培土,以免蘆頭露出地面。同時查苗補缺,間苗,可隨間,隨補栽,栽後澆水。封壟以後不必再中耕與除草。鬆土宜淺,避免傷根。

6、搭架 當苗高20厘米左右時搭架,以使莖蔓攀架生長,搭架方法可根據當地具體條件靈活掌握,就地取材,越適用越好,最好是每4根綁成一縛,既利於莖蔓纏繞,又起到穩固作用,加大通風透光度,增加光合作用面積,生長旺盛,能提高抗病能力,提高根和種子產量。

7、花期管理 前期管理,當沙參長至半架時進行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保證花期營養,最好實行葉面噴肥,當第一花序座果後,中部節位出現花序時,進入中後期管理階段,應開始澆水,做到見干就澆,促進開花結實和莖蔓生長同步進行。在這一時期,葉面噴肥2至3次,滿足旺盛生長和結實對營養的需要。當主蔓達到2米高時18至20節位左右,可進行摘心封頂,促進養分迴流,供中下部充分形成花序和結實。這一時期正處於雨季,應注意排澇,防止地面集水,保證根系正常生長,減少根腐病的發生。
沙參種植技術
①間苗: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採取三角形留苗法,保持株距5厘米左右,過稀參根容易超粗和分叉,過密則植株生長不良。

②中耕除草:一般在間苗的同時進行除草。

③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一般不進行追肥。當幼苗發育不良時,可施催苗肥,催苗肥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氮肥施用數量不宜多,否則會因地上部生長過盛參根生長不良,產量下降;增施鉀肥有利於提高參根產量。

④灌溉排水:生長期一般不澆水,但在乾旱嚴重時也應及時灌溉;雨季注意及時排水,以防爛根。

⑤摘蕾:除留種植株外,出現花蕾要及時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部生長。

⑥病蟲害防治:在北沙參種植過程中,有時會有根結線蟲病和銹病發生,根結線蟲病可用線蟲必克在播種前做土壤處理,每公頃用0.5~1千克拌土做墒面撒施;銹病在發病初期進行噴葯防治,常用的葯劑有1∶2∶200倍波爾多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等,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為害北沙參的害蟲有鑽心蟲、蚜蟲和黃鳳蝶,可用80%敵百蟲200~400倍液、40%樂果乳劑 1 000~2 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500~1 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施1次,連續數次。
沙參的種植要點
繁殖方法:

(1)種子處理

沙參是深根系植物,播種前要深翻地,耙平,下種前接上種子果翅放到25度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撈出稍涼,混拌2/3濕沙,放入箱內冷凍,春天解凍後下種,秋播宜在上凍前播種。春播種子不宜沙藏處理,否則當年不能出苗。

(2)播種方法

秋播按行距5-6厘米劃半厘米深的淺溝,種子與種子相隔4~5厘米覆土澆水,上蓋稻草,上凍前再澆一次大水,蓋上一層圈肥。春播在 清明 至 穀雨 前後,方法同上。種子不用低溫冷凍處理,種後不出苗,若不處理,最好採下即播種。沙質壤上每公頃播種量75千克,純沙地每公頃90-112.5千克,有灌溉條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頃可播種52.5-60千克,播後純沙地用黃泥或小酥石鎮壓,免風吹沙土移動造成損失,澇窪地封凍時應壓沙。秋播種子第二年3月出苗。

田間管理:

『伍』 沙參種植技術和收益如何

沙參喜溫暖或涼爽氣候,耐寒、耐乾旱。一般野生沙參多見於海拔較高的高山上或草叢里。沙參是一種中葯材,在醫葯上廣泛使用 它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等功效。

沙參的種類不是很多,有北沙參、南沙參、泡沙參及雲南沙參等。生長地區也不一樣,像北沙參就主要生長在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等地;南沙參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像浙江、湖南、貴州等地區;泡沙參像湖北就比較多;雲南沙參主要生長在雲、貴、川等周邊地區。

沙質壤上每公頃播種量75千克,純沙地每公頃90-112.5千克,有灌溉條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頃可播種52.5-60千克。

四、【沙參管理】

1、間苗定苗:沙參如果是春播的話20多天就出苗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到田間其間苗定苗,一般沙參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就開始間苗,以幼苗葉片不重疊為准。當苗高長到12~15厘米時就可以定苗了,株距定為10~15厘米為宜。

2、澆水:間苗後要及時澆水,平時看地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天氣炎熱的時候,早晚各澆水一次。

『陸』 沙參種植方法和時間

沙參種植方法和時間

⑶大灰象甲

以成蟲咬食幼芽和幼葉,造成嚴重缺苗。

防治措施:於清晨或傍晚,在根際附近人工捕殺成蟲;每畝用鮮蘿卜條或菜葉5-7千克切碎,拌90%結晶敵百蟲10克成毒餌,傍晚撒於地面誘殺。

⑷鑽心蟲

幼蟲鑽入根、莖、葉、花蕾中危害,使根莖中空、花蕾不實,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防治措施:冬季清園,減少越冬蟲源;掌握在幼蟲孵化盛期,噴灑18%殺蟲雙水劑600-800倍液,或10%多來寶乳劑1000-2000倍液,或25%蘇雲金桿菌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柒』 沙參種植技術(詳細)

〖栽培〗
喜溫暖或涼爽氣候,寒,雖耐乾旱,但態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乾旱往往引起死苗。當年播種的沙參,一般來說不開花結實,需至翌年6月份開花,花期6--9月份,9月份種子成熟。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用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份,冬播在11月份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lhm2施堆肥或廄肥45000--60000公斤。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l--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2周後出苗。冬播種子第兩年春季出苗。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除草、鬆土,苗高3厘米左右間苗1次,高10--15厘米時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壯苗l棵。為防止倒伏,在生長期間,可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壯,以後除每年植株枯萎後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還需在5、7、9月份各追肥1次,以人畜糞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高度,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長。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栽培研究進展:略
〖採收加工〗
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颳去外皮,切片,曬干。

『捌』 沙參是什麼,怎麼種植

一、是什麼

沙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可以生長到40-80厘米左右。它的根部是胡蘿卜形狀的,莖部無分枝,且上面有一些軟毛,也有一些是沒有毛的。它的葉片形狀為橢圓形,狹卵形,基部的部分形狀為楔形或者是圓鈍形。葉片的頂端稍微有些尖銳,並且葉子的邊緣還有些小鋸齒。

三、日常管理

在它長出小苗之後,需要進行除草,並適當的鬆土。當小苗長到3厘米的高度時,需要進行間苗,在它生長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的施加肥料,能促進幼苗更健壯的生長,通常是使用人畜糞當作肥料,但應注意要薄肥勤施。

閱讀全文

與沙參怎麼種植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會收到etc收費信息 瀏覽:750
為什麼直播間看不到信息 瀏覽:964
提前進入左轉待轉區多久收到信息 瀏覽:20
渤海交易所怎麼樣 瀏覽:132
皮膚發癢用什麼化工產品 瀏覽:83
沒技術的人如何養家糊口 瀏覽:880
什麼叫退市交易整理期 瀏覽:7
身份信息發到多少人的群里算侵權 瀏覽:598
modbustcp如何讀取數據的 瀏覽:210
有什麼好項目可以做代理商理財 瀏覽:635
上徵信要什麼程序 瀏覽:949
小學教資信息技術是什麼 瀏覽:764
五菱汽車代理多少錢 瀏覽:300
市場上什麼勞保用品賣的最快 瀏覽:653
三聯是做什麼產品的 瀏覽:232
咸魚虛擬物品交易多久到賬 瀏覽:60
煤礦程序員年薪多少 瀏覽:980
軸承車削數據怎麼取 瀏覽:70
如何做新農村工程程序 瀏覽:443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怎麼沒有制服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