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豬產業有哪些技術

豬產業有哪些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19 09:06:59

㈠ 肉豬的養殖技術有哪些

選用瘦肉型雜交豬

充分利用雜種優勢是提高肉豬肥育效果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

我國現多用二元或三元雜交種來生產商品豬,但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偏遠地區。



二、適宜的飼養水平

飼養水平是指豬一晝夜採食的營養物質總量,採食的總量越多,則飼養水平越高。對豬肥育效果影響最大的是能量和蛋白質水平。

能量水平:

在蛋白質、氨基酸水平一定的情況下,一定限度內,能量採食越多則增重越快,飼料利用率越高,沉積脂肪越多,月同體瘦肉率越低。

蛋白質水平:

在考慮蛋白質水平的同時,更應考慮氨基酸之間的平衡和利用效率,否則易造成浪費。

粗纖維水平:

豬為單胃動物,對粗纖維的利用效率低,一定條件下,適當提高可降低能量攝入,提高瘦肉率。建議量:小豬低於4%,肥育期低於8%,成年豬可達10-12%。豬對粗纖維的利用率因品種、飼糧的消化能、蛋白質水平、粗纖維本身的來源等而異。

礦物質和維生素水平: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



三、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1、適宜的溫濕度條件:

溫度是影響肥育豬的重要因素,溫度適宜,則豬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品質好。最適宜溫濕度是20℃和50%。在適宜的溫度下,濕度影響較小。

2、舍內空氣質量:

注意通風換氣,防止密度過大造成CO2, NH3, H2O等有毒氣體聚集,排通糞污,保持清潔衛生,通風良好,定期消毒,加強舍外綠化。

3、光照:

研究表明,有無光照影響不十分明顯,但強光會降低日增重,胴體較瘦,弱光則促進脂肪沉積,胴體較肥。



四、選擇適宜的肥育方式

1、快速育肥(直線肥育法):

按不同的生理階段,採用不同的營養水平和飼喂技術,從開始至出欄一直用較高的營養水平,後期適當降低能量,防止過肥。根據體重分為二階段或三階段進行飼料配方,提供均衡合理的營養。

2、分階段限飼(吊架子)

是在較低營養水平和不良的飼料條件下所採用的一種肉豬肥育方法。將整個過程分為小豬、架子豬和催肥三階段進行飼養。

㈡ 生態養豬是保障畜產品安全,生態養豬的技術有哪些

對於農業來說,生態豬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確保牲畜產品的安全性並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畜牧業生產的不斷擴大,生態豬的數量逐年增加。然而,由於繁殖缺乏嚴格的控制,農業環境和畜牧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嚴重受到影響,這要求我們探索生態豬的模型和技術,以確保豬工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讓您向您介紹生態豬的技術生態豬 - 天然豬。

「天然豬法」是韓國自然農業協會主席「自然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理論是:遵守自然法,挖掘生物潛力,減少育種污染,維持生態平衡。核心技術是:返回傳統農業方法,發揮微生物和酶的性能,並使用材料生產材料投資替代化學。主要目標是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產品質量,節省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引入其技術要點和示範效果如下:

一,發酵床技術。

「天然豬法」的核心技術是發酵床技術。其主要形式是地面發酵床的主要形式,地面90厘米,填充著環的有機電荷。通過這種方式,底部變成了進料廠,並且通過微生物發酵豬泄漏的旋轉痕跡,因此豬屋不需要去除糞便,沒有氣味,沒有粉碎,並發酵底部圓圈可以在冬季自然升高,可以達到35°C,特別是溫暖,這有利於豬的生長。

發酵床技術的關鍵是使用HM墊發酵組。 HM墊發酵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發酵,分解牲畜和家禽,以防止惡臭,改善培養的環境;抑制害蟲的產生,提高牲畜和家禽的免疫力。其主要成分是:乳酸菌,酵母,棕色墊片,變體和真菌等,以及有機載體,如大豆餐,麩皮,玉米面。列出的選擇:材料需要儲水,透氣性和某種微生物營養源。 Gattress選擇應該適合地面,在正確的時間,南方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稻殼,米糠,竹鋸,珍珠,稻草,葉雜草;北玉米莖,花生殼粉,玉米芯粉,草粉和珍珠岩。

提升厚度要求:一般豬房中乳液的總厚度約為80厘米至100厘米,冬季厚,夏季相對較薄。鬱郁蔥蔥的厚度不小於45厘米,單個發酵床不小於10立方米。

提升發酵方法:1當冬季發酵氣體時,首先將HM墊發酵組浸泡在30℃至40℃的溫水中8小時至10小時,並該目的是激活HM焊盤發酵團體。 2當發酵發酵時,HM焊盤發酵組用細碎的玉米表面分配,蔬菜餐和小麥麩皮混合物,目的是提供各種營養素以增加HM焊盤發酵的接觸組和發酵原料。區域。

混合器發酵:1個集中式統一生產方法:即,在各種豬容器的體積的情況下,計算量的量,並將物質混合,第一個預處理將在冬季使用。將HM墊發酵組加入水中,加水,同時攪拌墊,水分水分至50%至60%(即,手是手濕的,但手指不滴);其他季節性發酵,將被預先處理的HM墊發酵組分散到墊中,混合混合並混合,水分達到50%至60%,然後堆積約1米,寬1.5米寬1.5米。長度不受限制。在堆疊良好之後,上半部分覆蓋著編織袋或長秸稈材料,以減少水分的蒸發,然後將溫度計插入材料30cm。

混合積累,溫度達到55°C 5天,然後樁,溫度達到溫度達55度或更高,然後發酵5天,然後降低高度,溫度穩定於環境溫度,為環境溫度穩定可以將墊子填充在豬屋裡。在上述發酵後,它不僅在墊上無害地處理,而且保證功能性微生物細菌可以再現和類似。 2直接制備方法:選定量的墊,HM墊發酵組在豬屋發酵罐中徹底攪拌,攪拌水,水調節至50%至60%,然後通過積累累積。發酵方法配備了該方法,注意了在發酵池內的某些空間的保存,這方便磨損,堆等於操作。天然豬!生態豬技術,養豬!

寬容:氣體無害地處理,溫度下降穩定,並且在展開墊時有清爽的酸味,沒有氣味,表明墊已成功發酵,可以將墊(運輸)展開每列,按需奠定高度。

二,豬的管理。

設定足夠的飼養者和水,保持每隻豬可以自由吃喝水。當您使用自然方法時,您可以減少飼養量,但您無法24小時才能獲得標記。飢餓的豬會吃墊子,豬的豬會導致胃潰瘍,影響豬的健康生長。

應該經常檢查豬的生長情況,當豬大時,尺寸和弱差異很大。括弧原則:晚上沒有任何點。從破碎的豬(約7kg)到長形成的豬,隨著豬的增加,糞便的量增加,並且應相應地調節進料密度。密度太高,墊的表面將非常潮濕,並且可以生產氨。

適當減少飼養量,以使野豬排泄糞便,飼料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左右,即80%。豬通常在固定地點,撒尿和經理堆積時挖出來。

夏季必須完全打開風窗,如有必要,打開強制通風系統,使空氣可以收斂,降低房屋的溫度和濕度;並在飲用水中添加一些青豆水,以減少豬中的熱量。

三,重大測試演示效果。

在泰安市山東省山東省山東旅程國家實時豬預留基地介紹「天然豬法」,山東省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專家和教授指導,通過比較試驗,總結以下主要結果:

1.真正解決了豬工業污染問題。進入豬「豬自然法」,沒有氣味,空氣清新;由於有機底部圓圈的地面充滿了干凈的床上用品,及時耕作,沒有污水,糞便;底部圓圈有機床上用品清潔,鏟起來溫和,把它放在鼻孔的氣味,沒有過多的普通豬房的氣味。

2.勞動效率提高了。自動飲用水和自由食品,墊可以更換一次,節省電源。清澈的普通豬糞占據了很多勞動力,因為消除了豬的主要工作是添加飼料,一個人可以籌集成千上萬的豬並提高勞動力效率高達60%,有利於大型豬,工廠發展。

3.增強豬的抗衡度並加速生長。溫度切削的生活環境,大大減少了普通豬屋冬季水泥地板的冷凍壓力。同時,由於微生物發酵,高溫凋落物,殺傷或抑制細菌,病毒繁殖,有利於豬的健康生長。快樂豬在自由生活環境中,抵抗各種疾病增強的能力,獸醫葯物,疫苗的數量降低了增長率大大增加,飼料轉化率,可以節省豬進料10千克,體重增加3.5公斤,生產效率增加3.5公斤大幅改善。

㈢ 養豬有什麼技術

(1)三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生長育肥期三段飼養。三段飼養二次轉群是比較簡單的生產工藝流程,它適用於規模較小的養豬企業,其特點是簡單,轉群次數少,豬舍類型少,節約維修費用。但母豬舍利用率不高,要有較多的母豬舍面積。
(2)四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四段飼養。在三段飼養工藝中,將仔豬保育階段獨立出來就是四段飼養三次轉群工藝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豬的體重達20千克左右,轉入生長肥育舍。斷奶仔豬比生長肥育豬對環境條件要求高,這樣便於採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長肥育舍飼養15~16周,體重達90~110千克出欄。
(3)五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五段飼養。五段飼養四次轉群與四段飼養工藝相比,是把空懷待配母豬和妊娠母豬分開,單獨組群,有利於配種,提高繁殖率。空懷母豬配種後觀察21天,確診妊娠後轉入妊娠舍飼養至產前7天轉入分娩哺乳舍。這種工藝的優點是斷奶母豬復膘快、發情集中、便於發情鑒定,容易把握適時配種。
(4)六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六段飼養。六段飼養五次轉群與五段飼養工藝相比,是將生長肥育期分成育成期和肥育期,各飼養7~8周。仔豬從出生到出欄經過哺乳、保育、育成、肥育四段。此工藝流程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飼養營養、環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發揮其生長潛力,提高養豬效率。但多次轉群易引起應激反應,不利於仔豬的生長和增重。
(5)以場全進全出的飼養工藝流程 大型規模化豬場要實行多點式養豬生產工藝及豬場布局,以場為單位實行全進全出,有利於防疫、有利於管理,可以避免豬場過於集中給環境控制和廢棄物處理帶來負擔。

㈣ 養豬需要什麼技術

1、沒有體溫表或不使用體溫表:體溫是豬體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體溫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狀出現更早,因此測量體溫是診斷豬病不可缺少的依據之一。

2、生物安全意識薄弱,豬場不設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沒有消毒液或消毒葯長期不更換,消毒走過場。

3、沒有或不使用灌葯器,給母豬灌葯不用胃導管,而用瓶子,豬便秘不灌服人工鹽等緩瀉劑,而仍然打針,結果療效不佳。

4、養豬技術細節:用安乃近稀釋青黴素,安乃近的濃度是30%,濃度太大不易吸收,又呈鹼性,能破壞30%青黴素。

(4)豬產業有哪些技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定時的喂水:一般豬飼料都比較乾燥,喂養的時候也是喂干飼料的比較多,所以最好在豬圈裡面安裝一個自動水龍頭,這樣豬只要渴了就會去找水喝,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經常喝水也有益於豬的生長。

給豬創造良好的環境:冬天養殖豬還好,到了夏天天氣比較炎熱,蓋的房子一定蓬要高,空間一定要寬敞,比較通風,豬才不會因為天氣太熱發豬瘟,到了冬天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太冷了豬也容易感冒。

㈤ 養豬的技術

要使豬健康、快速生長,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就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說來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種、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養豬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養豬的技術

一、仔豬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一)做好仔豬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斷臍帶

(3)剪斷犬齒

(4)剪耳號

(5)剪尾

(二)及時供給初乳和固定奶頭

(三)補充鐵的來源。最可靠的方法是給初生仔豬肌注鐵制劑。

(四)做好保溫工作。哺乳期間應採取保溫措施,第一周維持在35度,第二周為31度,第三周為27度。用保溫箱可提高保溫效果。

(五)提早補料。七天開始調教仔豬開食吃料。

(六)提前斷奶,做好斷奶前後工作。斷奶後一周內做到四固定:豬群、圈舍、飼養人員、飼料都維持不變。原窩固定:斷奶後不要立即並窩,並窩會引起仔豬相鬥,增加應激因素,因此要保持豬群不變;圈舍固定,把母豬趕走,仔豬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條件下生活;人員固定:喂養母豬的人員繼續喂斷奶仔豬;飼料固定:斷奶後兩周內仍喂原乳豬料。

二、仔豬保育期(斷奶至3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合理組群,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斷奶一周後,按拆多不拆少,拆強不拆弱的原則進行分群。逐漸摻入小豬全價飼料,讓小豬吃料慢慢增加。

(二)控制環境溫度斷奶至體重13千克,以27度為最適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為宜 ,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為宜。

(三)把握好飼養密度,協助仔豬度過生長危險期。飼養密度不可過高,每欄飼養頭數以不超過20頭為佳,可提高仔豬的整齊度。

三、中豬階段(30-6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30-45千克,以21度為最適宜;45-60千克,以18度為宜。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0.9平方米面積。

(三)豬舍中空氣對流務必保持暢通,如果通風不良,再加上潮濕,極有可能引起漿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響中豬的生長及飼料轉換效率,尤其是豬舍內氨氣與硫化氫的濃度,要時時注意覺察並予以控制。

四、大豬階段(60千克體重至出欄)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肉豬在體重達到60千克以上時,最適宜環境溫度為18度。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1平方米的面積

(三)掌握好適時出欄的時間。

養豬的要點

1.生喂與熟喂。根據飼料種類的特性決定採取生喂或熟喂。應以減少飼料營養損失,提高利用率,預防中毒和疾病發生為原則。豆科籽實、菜籽餅、棉籽餅、馬鈴薯和紅苕等精料和多汁飼料中因含有毒物質應。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種不明物質,應熟喂。玉米、小麥、高粱及各種青綠飼料均應生喂。

2.稠喂與稀喂。稀喂因飼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對腸胃刺激小,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飼料的消化和吸收。為此,喂豬的飼料應採用生干喂和生濕喂。經發酵、青貯、切碎等加工後的飼料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但喂後要供足飲水。

3.少餐與多餐。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7日齡仔豬誘食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斷乳仔豬每天4—5次;帶仔母豬和妊娠後期的母豬每天4次;架子豬、大肉豬、公豬每天3次。炎夏晝長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遲,夜間加餐一次。

4. 飼喂要“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和定溫。根據不同日齡和用途的豬按照飼養標准配製相應的日糧,要求營養全面平衡,種類齊全,多樣搭配,適口性好,質優新鮮。定時有利於豬形成習慣,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促進物質的消化吸收。按豬的營養情況和食慾情況,確定豬的日投飼料量,一般以飼喂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凋制飼料和喂溫水。

養豬不但是傳統的養殖業,而且是畜牧養殖業的重點。豬肉食品是其他動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糧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種植需要大量農肥,沼氣的使用也必須養豬,因此,養豬就顯得更加重要。

養豬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講究。要養好豬並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辦不到的事。要把豬養好,養出效益來,必須掌握科學養豬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為此,下面就主要講下喂養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術要點,以幫助養豬戶養好豬,進而養出好的經濟效益。

㈥ 豬的養殖技術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6 飼料要廉。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7 防疫要嚴。重視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污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欄要適時。如二元豬休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制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並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

2.斷奶仔豬
①進豬前准備。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仔豬入舍後,2周內仍喂給原仔豬料,l周內控制採食,日暖5-6次,自由飲水。2周之後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4-5次,自由飲水。
③管理。仔豬斷奶後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5℃-20℃,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2次,每周會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1次。仔豬生後55-60日齡接種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仔豬在轉群前用驅蟲精、四咪吐等驅蟲葯驅除體內寄生蟲,或用蟲剋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
3.生長肥育豬
①進豬前准備。生長豬肥有舍在轉入斷奶仔豬的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斷奶幼豬入舍後,採用生乾粉料或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肥有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肥育後期,日喂2-3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
③管理。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育舍,按豬的品種、體重、體質強弱等相近的原則組群,每群10-20頭。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有舍後,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1℃-16℃,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1次。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肥豬體重達90-100公斤時出欄。

懶漢養豬法

懶漢養豬法是山東省的農業專家們多年來總結國內外農村養豬技術,改進創立的投資少、見效快、造價低的新式大棚養豬法。現將其主要特點及方法介紹如下:
1、投資少、造價低,建築施工簡便易行。
建造一個養豬規模100頭的育肥豬的養豬大棚,只需投資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價20元左右。
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為4~5米,長度為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牆,夏天等於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為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為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省工省力,效益高。
圈內安裝自動食槽、自動飲水器。自動食槽要安在棚圈的兩端,食槽寬0.2米,深0.8米。底部隔0.2米設一出料口,並按0.2米的間隔加一根鋼筋,以免豬進入食槽。料槽內設一插板,可調節飼料量。每25頭豬設一個自動飲水器。自動飲水器要下接飲水槽,將水引出棚外。
飼料要根據不同日齡的育肥豬喂不同的全價飼料,使豬正常生長發育。一次加滿料和水,可供豬3~5 天的飲食。這種方法與傳統飼養方法相比每人可飼養育肥豬1000頭,效益提高10倍以上。
3、飼養簡便易行。
在豬進圈之前,首先在圈內撒上一些健康豬的豬糞,然後鋪墊0.35~0.48米的鋸末、麥秸等墊料,為培養仔豬不在固定的地方排糞便打下基礎。
懶漢養豬法是農村工廠化養豬的一種形式,提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入欄仔豬選擇日齡50~60天、體重25~30公斤、品質優良、健康無病的仔豬。進圈前要進行防疫驅蟲。為防止群豬打架,可採取仔豬身上噴撒來蘇兒水等有刺激性氣味的消毒劑,或利用晚上進圈等措施,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整個育肥期不需要清除糞便。可採取在豬群出欄後一次性清除糞便,這樣做不會影響豬的發育。因為在豬的飼料中添加了一些生物添加劑,這樣有利於飼料中蛋白質的分解和轉化,降低糞便的臭味。為使夏季無蚊蠅、無臭味,對糞便發酵可採用高效耗氧發酵、或深床厭氧,豬糞發酵時溫度可達60~70度,可殺死糞便中的細菌和害蟲,清潔衛生。
冬季由於豬群互暖,棚溫較高,應注意通風換氣,以保證育肥豬的生長發育。
5、飼養周期短、育肥出欄快。
懶漢養豬法由於棚形合理,冬季保溫性能好,夏季涼爽通風,適合豬的生長育肥條件和規模化養殖,飼養周期3個月,80~90天育肥,日增重0.7~0.8公斤,每頭豬90~110公斤出欄。一棚一年養3薦豬,間隔20天,最低利潤5000元左右,年可收入15000~20000元。
6、一棚多用,易於轉產。
豬棚可一棚多用,不僅可養豬,還可養牛、養羊、養兔、養雞等,並且可隨時轉產,種植大棚蔬菜、栽培蘑菇等,增加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農家養豬要注意

1.生喂與熟喂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據試驗, 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 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 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 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後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成份,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 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飼料,如菜籽餅、棉籽餅、 泔水等經過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2.稠喂與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湯灌大肚,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 加速胃排空,使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縮短, 勢必降低飼料營養成份的消化率。稠喂特別是生干喂和生濕喂,能加強豬的咀嚼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 延長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和提高營養成份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 干飼料拌水或干飼料拌青飼料漿水的干濕程度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
3.少餐與多餐 必須根據豬的類別、年齡、 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力弱,從7日齡開始主要是誘食,可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乳,每天可喂6頓以上;剛斷乳的小豬對飼料的消化機能正處於日趨增強的階段,每天可喂4~5頓;帶仔母豬和妊娠後期的母豬, 需要養分多,每天可喂4頓;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喂3頓即可。 夏季天氣炎熱、晝夜夜短,豬的活動時間也長,可酌情加喂1~2頓稀食, 以防餓補水。冬季寒冷,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喂得早,晚上一頓要喂得遲, 以適當拉開了頓的間隔時間。而且晚上一頓還要喂得稠,以防餓禦寒。
4.定時。喂豬決不可以今天遲喂,明天早喂, 每天應該固定喂豬的時間。這樣會使豬養成習慣,一到時間就想去吃食,並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 吃食特別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鬧腸胃病,如果餵食時間不固定, 打亂了豬的生活規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每頓吃起來不香,消化不良,導致豬患胃腸病,時間一長,豬就會消瘦,生長發育遲緩。
5.定量。 喂豬時飢一頓、飽一頓,同樣會使豬消化不良,增重緩慢, 所以,當摸清豬大致的採食量後,應確定一個大體的喂量。 但同一群甚至同一頭豬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氣候條件、飼料適口性、飼喂技術等而有差異。 飼喂者掌握了豬的食量後,還要根據豬體的營養狀況、飼料情況和食慾情況, 靈活掌握飼料的喂量。一般以飼喂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如槽內有剩食, 下次可減少點;如果不夠吃,下次可多喂點。豬的食慾規律一般是傍晚最旺, 早晨次之,午間最差,一天的喂量應大體根據這個規律來分配, 使豬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
定質豬的飼料最好喂以正規飼料廠,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豬的飼養標准配製的配合飼料。如果農家自配, 也應根據飼養標准大體確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質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種和配比不宜變化太大。
定溫食溫對豬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較大的關系。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調制飼料和喂溫水。如果食溫太低豬吃下去後, 要消耗很多體熱,才能把飼料升高到與體溫相等的程度, 而體熱必須由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氧化後產生的熱能來補充,無形中要浪費許多飼料, 對妊娠母豬還可能引起流產和胃腸炎。健康豬吃食時有搶食的習慣,所以給豬餵食時, 不能喂滾熱的燙食,否則容易燙傷豬的口粘膜甚至食道。長期喂燙食, 還會引起脫毛症,使豬發育受阻
塑料暖棚養豬法
塑料暖棚養豬法是在原豬舍的兩側插上竹竿,並將竹竿彎成弧形,然後將竹竿縱橫相交成十字形並扎牢,再用塑料薄膜扣於其上,四周用泥封嚴,同時要

㈦ 豬的無公害養殖越來越多,豬的無公害養殖技術有哪些

主要是幫助生產健康無害的農副產品,滿足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1無公害生豬養殖技術這類養殖技術是指用無公害飼料養殖無公害豬。在飼養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配製飼料,使飼養的豬盡可能無污染、無殘留。如果達不到這個水平,盡量減少污染和殘留。這種養豬方式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最小。2無公害生豬飼養管理1)嚴格控制飼料質量和添加劑的使用。飼料應符合豬的飲食習慣,其原料和添加劑應符合安全法規的要求,同時還應滿足綜合營養和品種,同時其飼料還應易於豬吸收,並減少糞便和尿液的排放。飼料不應添加一些有害物質來追求感官效果,也不能給豬帶來發霉、結塊等異味。飼料的使用也應符合國家安全規定。

㈧ 想弄一個養豬場,都需要掌握哪些養殖技術

開養豬場所需的本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場地費用主要是租金,小型豬場建設,城市邊緣的鄉村,租金也需要數萬韓元,具體面積大小取決於。

場地建設費用如果是未建設場所,養豬場建設費也需要5 ~ 10萬韓元左右,初期規模的養豬場、基礎設施所需費用和場地建設費約10萬韓元左右。

要想打開養豬場,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好的土地。土地要遠離村莊、城市和其他地區。要充分了解豬苗的選擇和飼料的比例,處理豬廢水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土地使用合同應當簽字並適用於養殖業。只有在地區環境保護局、畜牧局、農場申報完成後,畜牧局、土地局、當地政府部門才能通過驗收。

㈨ 生豬養殖的幾種重要技術

親,您好。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6 飼料要廉。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7 防疫要嚴。重視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污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欄要適時。如二元豬休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制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並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

2.斷奶仔豬
①進豬前准備。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仔豬入舍後,2周內仍喂給原仔豬料,l周內控制採食,日暖5-6次,自由飲水。2周之後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4-5次,自由飲水。
③管理。仔豬斷奶後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5℃-20℃,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2次,每周會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1次。仔豬生後55-60日齡接種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仔豬在轉群前用驅蟲精、四咪吐等驅蟲葯驅除體內寄生蟲,或用蟲剋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
3.生長肥育豬
①進豬前准備。生長豬肥有舍在轉入斷奶仔豬的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

㈩ 養豬技術大全

我在,百匯商城買的養豬技術教程
讓我學到了真正的養豬技術讓我來說說幾個吧。
1、對豬的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好的豬場,可以節約飼料,避免飼料浪費,使投入的飼料最大限度轉化為豬只的增重;飼養管理好的豬場,豬病發生的少,既可以節省疫苗購置費用,又可以節約常規預防用葯費用和治療用葯費用。據報道,飼養管理不善,飼料選用不當,使料肉比提高0.2,每頭出欄豬用料就會增加20
kg,增加成本30元;豬群發病,葯費每頭豬增加10元。
2、飼料
飼料是養豬的基礎,是養豬成敗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飼料費用占養豬成本的70%~80%,所以怎樣合理地選擇、利用、開發飼料,提高飼料報酬率,降低耗料率,對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3、品種
品種是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品種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豬的生產性能、飼料消耗量、飼養周期和料肉比等。眾多試驗表明,飼養優良的雜種豬,可使母豬每窩斷乳仔豬增加l~2頭,增重提高l0%~30%,飼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種如大約克、長白豬等比本地豬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可提高經濟效益l0%~l2%。
4、防疫
養豬場一旦暴發疫情,定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滅頂之災。縱觀現有的養豬場,普遍存在防疫觀念淡薄的問題,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隨意性、僥幸性,不少場一年四季豬群疫病不斷,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復復,在經歷若干年之後不得不將豬場關閉,損失是慘重的,教訓也是深刻的。養豬業者總是把注意力盯在豬價上,認為豬價是豬場能否盈利的決定因素,其實不然。如果具體到一個存欄500頭母豬、月均出欄800頭商品豬的豬場,冬季的一個流行性腹瀉,造成的直接損失就是40萬元;而豬價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豬降100元,800頭商品豬因降價月均損失8萬元,僅相當於流行性腹瀉造成損失的五分之一。
還有太多了就不一一說了。

閱讀全文

與豬產業有哪些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易升obd怎麼看數據 瀏覽:483
WEB應用程序設計專業學什麼 瀏覽:177
旅遊卡代理費用多少 瀏覽:191
網上怎麼代理五穀磨房 瀏覽:534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附近哪裡住宿好 瀏覽:648
地平線3怎麼終結連續技術 瀏覽:705
如何免費試用電子產品 瀏覽:996
為什麼程序下載總是失敗 瀏覽:241
刷票小程序哪個好用 瀏覽:383
蘋果手機如何刪除定位信息 瀏覽:953
什麼樣的是面板數據 瀏覽:767
京深海鮮大市場在哪個區 瀏覽:15
流量產品券怎麼用 瀏覽:994
寧波凍品市場在哪裡 瀏覽:945
什麼是威望數據 瀏覽:575
知道公司怎麼買產品 瀏覽:189
監理員如何學習施工技術 瀏覽:731
稅收信息採集多久通知 瀏覽:928
產後豐胸什麼產品好 瀏覽:84
為什麼會收到etc收費信息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