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1 車手的駕駛技術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F1車手具備的高超駕駛技術水平。
一級方程式賽車是一隻需要極為小心駕馭的粗野怪物。光是用大約800馬力從後面推動,使它保持直線行駛就是一項高度精細的工作。最輕微的錯誤都會讓車打轉甚至沖到跑道外面去。參加一級方程式車賽的車手,一般都有至少10年的比賽經驗。不管他們的車怎麼樣,基本的比賽駕駛技術----雙手的放置位置、腳踏動作、在什麼地方制動、在什麼地方開始拐彎----都是一樣的。
踩兩次離合器:
早期的一級方程式賽車沒有同步齒合器,因此車手在換入低檔前必須踩兩次離合器,在賽車掛空擋時將油門關小。
轉兩個急彎:
在通過兩個急彎時,為了盡量不減速,車手們都要在兩個彎角之間尋找一條最直的路線,經過兩個頂點進入直線路段,盡早加速。
打轉:
打轉是由於比賽路線不好、車速過快或車手重新加速過猛致使後輪突然喪失附著力的結果。50公里的時速和250公里的時速同樣容易引起達轉。
抄直道:
抄直道時必須十分小心,一般在直線路段上就要放慢車速。最要緊的是盡可能保持沖勁。因此車手必須盡可能走直線,並盡量減少打轉向盤的動作。
S形彎道:
若第一個彎比第二個彎要急,車手在第一個彎的頂點前面開始制動減速,一旦拐了進去就立刻朝向下一個頂點開過去轉過第二個彎。在第一個彎處減速後,他馬上就可以重新加速。
雙手把著轉向盤:
轉向盤從一頭轉到另一頭只要轉半圈,因此車手們千萬不能撒手。即使是最急的彎,只要翻一下手腕就足以把轉向盤打到頭了。在直路上,兩手應在「1/4到3/4圈」處,轉小彎時,「內側」的手把轉向盤「往回拉」,轉急彎時,兩手可以疊在一起把轉向盤打到頭。
急彎:
為了不致在彎角的外面拐進太晚,車手們在直線路線將近大彎角就開始制動,受過訓練的車手其制動時間的把握都是差不多的。(當然有天才之稱的大舒馬赫和哈基寧他們的制動區會更短一些),一般的,車手們不緊貼著彎道拐彎,為的是要走一條盡可能直的路線以便轉出來以後占據一個很快就能重新加速的位置。
2. 不懂就問:賽車手在日常開車時駕駛技術怎麼樣
作為能代表中國一流賽車水平的韓寒,在書里寫道,即使他在賽車場上面那麼如魚得水游刃有餘,但是下了賽道在公路上還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
賽車是競技,要把一切可能做到極致,需要大量的練習。日常駕駛是一種技能,需要用來服務於其他事情。駕駛技術只有賽車才能用,乘用車基本不可能。設計客車時應考慮舒適性和耐久性。而舒適是賽車最不需要的,耐用遠沒有冠軍重要。看遠一點,不要只盯著現在。日常駕駛很重要。遵守規則。遵守賽道上的信號燈和交通規則。在賽道上駕駛和在公路上駕駛是不同的。賽道上的精神高度集中。畢竟200多甚至300多公里的時速算高了,但是舒馬赫不是已經不省人事了嗎?達喀爾也是著名的食人事件。另一方面,道路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守規矩,就不會有太多事故。
3. 作為明星圈的賽車手,林志穎和韓寒的賽車技術如何
前幾天,在湖南桂陽舉行的2015賽季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揭幕戰中:主力車手韓寒帶領雙料衛冕冠軍斯巴魯中國拉力車隊再次奪冠。說起明星中的賽車手,首當其沖的就是韓寒和林志穎,所以兩人經常被拿來比較,所以不經想問,拼車技的話,到底誰更強呢?
4. 近年來英國賽車技術發展如何(作為喜歡賽車的人來說,想了解英國的賽車技術)
嗯,就我目前的了解,英國的賽車技術是非常發達的,樓主如果經常關注一級方程賽的話,就能知道11支F1車隊有8個駐扎地都在英國,英國為F1車隊服務時間差不多已經六十多年了,所以無論是論資歷還是產業發展程度,英國的賽車技術都很不錯。樓主可以去網上搜一下英國「賽車谷」,它在英國北安普敦郡、牛津郡和南安普頓郡這三個毗鄰的地區,裡面聚集了大約4500家企業,致力於賽車技術、研究、生產、製造等細分領域的工作,科技研發實力很牛,而且F1技術更新很快,所以英國的賽車技術產業鏈也很龐大先進。
5. 闞清子也是擁有自己車隊的人,她的賽車技術怎麼樣
很多人都知道闞清子是一名演員,但其實闞清子也是非常的熱愛賽車,也是擁有自己的一個車隊,雖然闞清子的賽車技術比不上專業的人員,但是在普通人裡面還是非常不錯的,賽車技術也是可以的,闞清子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溫柔知性的一位女性,但其實她的愛好還是非常狂野的,車技也是很不錯,賽車技術也是可以的,雖然比不上專業的,但是在業餘人員裡面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不然也不會去組建一個車隊。賽車技術還是很不錯的,在非專業人員裡面的表現也是屬於比較優秀的,只看外表的話,完全沒有辦法想像闞清子會有這么酷的一個愛好,還能有自己的車隊。
6. 賽車手駕駛技術有多厲害
我跑過一些中低級別方程式,比如f4 雷諾和cfgp,當年kimi和massa就是雷諾直接進f1點,因此用雷諾的經驗簡單滴yy一下f1,應該有點參考意義。首先,所有的方程式賽車都很冷靜,非常冷靜。打個比方,雷諾方程式220車速下沖過賽道,你要准確地判斷當時車速、氣溫、輪胎和剎車皮的狀態,判斷一下這個剎車點我是100米剎車或者97米剎,這種感覺是毫釐之間的,相信放大到f1之上更加縝密。再比如,一台雷諾降檔的合理轉速是7000-7200rpm這么一個狹小的縫隙里,只能靠耳朵聽,並且身體形成肌肉記憶,f1隻會更過之而無不及。
說完冷靜再說勇敢,這一點車技是開民用車不會有的。比如珠海10號彎,只要進彎前沒有把車子送到最外側,出彎時都可能發生扭動,能不能救回來得看技術和運氣,上牆就是全毀,此外上海賽車場開雷諾方程式和f4都是200點速度直接克服心裡恐懼殺進去再剎車的,這的確很嚇人,如果剎車技術有一點點欠缺,一號彎等著甩尾撞車好了。第三點我說體能,f1跑一節下來可以脫水2kg,我們跑第幾別的好點兒,1kg吧。據說上賽進大直道前車手們都會就可能深吸一口氣的,因為接下來的加速有可能導致吸不進氣。以前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才知道賽車就是個無氧運動,五花大綁的時候肺葉都不能完全舒張開來,還有一場比賽200個左右彎道頭和盔的重量都靠脖子支撐,600次換擋動作靠手腳並用,這都需要大腦全神貫注身體全面協調為前提,非常非常考驗體能,尤其是疲憊時的精準度。我就在北京t4犯過錯,很累的狀態下把離合當做剎車踩下去了(方程式都是左腳剎車)。
7. 韓寒的賽車技術到底怎麼樣
小時候和韓寒一樣文理偏科嚴重,聽說韓寒高中輟學後心情很復雜。心中有點羨慕他能脫離苦海,又有點鄙視他做了逃兵。在高考的重壓下,每日埋頭在題海和分數中沉浮,當時根本無心也無意去閱讀他的作品。後來聽說他不僅在賽車界做出了成績,還導演製作了了很不錯的電影,才開始對他離開學校後的那幾年到底做了什麼開始感興趣,讀了《就這么漂來漂去》,找到了答案。
別人在為高考拚命做題念書時,他開始寫書賺錢。
別人考進大學,開始朝著專業方向拼時,慢慢開始賺錢時,他選擇把賺來的稿費全部花在賽車賽事上。
我曾經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車手而已,看了一眼他這些年的成績才恍然大悟:這個人是認真在賽車。不僅認真,而且還有天賦,從一無所有開始一路拼殺,後來進入冠軍車隊,賽車道上開出過許多傳說,也是蟬聯多年全國總冠軍的頂尖車手,是國內目前唯一場地和拉力賽雙料冠軍車手。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拉力賽內部細節確實一無所知。然而這本書太適合掃盲了。書中猶如電影鏡頭一般詳細描述了一個車手多年的經歷:從開卡丁車、飆車開始,到自費找車修車改車、硬著頭皮開破車參賽、後期開到好車反而不習慣的尷尬,國際比賽拿不到簽證失去適應場地的熱身練習時間、一本正經事無巨細得列出自己賽場撞車實錄……筆觸幽默、看著忍俊不禁。然而猝不及防間,心又有戚戚然,因為前一刻還在他眼前亦師亦友的哥們,下一刻就喪生在車場上……
這本書似乎看到了這一代車手普遍遭遇的困境和窘迫。自然而然的,我想起了前幾年看的韓寒導演的電影《飛馳人生》。我彷彿看到一群骨子裡有股執著勁的人,汗流浹背、滿臉油污,不顧一切逐夢的生存狀態。
我想,不論在中國賽車專業中的投入還是在這項運動的宣傳,要說韓寒為中國拉力賽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是不為過的。
回看,年少時候的韓寒,有華采、文筆尖銳、懟天懟地懟社會,曾在網上一己之力懟頹了很多曾經看不慣他的人,其中也包括清華才子高曉松。然而不打不相識,在高曉松最落魄、別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韓寒是唯一到現場為他的電影首映站台的朋友。高曉松就這件事,一直對韓寒感激不已,說他很仗義。
現在的韓寒,文筆依然充滿嘲諷,但少了些懟天懟地的霸氣,多了些自嘲、洞悉和坦然。訪談中,他的言行舉止也顯得更大氣穩重。
經過閱讀韓寒的書,我體會到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中我們總是不自覺得去評判別人,這是個很可怕的陋習。千萬不要動不動去給一個人貼上標簽,這樣不僅容易傷人,更會蒙蔽了我們自己的眼睛。我們遇到的很多人,其實都是能點亮我們的、有著多面人生的有趣靈魂。隨著更多了解、接觸和觀察,我們才能看到這些令人敬佩或欣喜的B面、C面甚至D面。
8. 林志穎教孩子玩賽車,他的賽車技術有多厲害
林志穎的賽車技術是達到了專業賽車手的水平,而且他也是一名被認定的賽車手,在相關比賽中是獲得過獎項的。林志穎的賽車手身份也確實是有不少的網友知道,而且他也確實是非常的熱愛玩賽車。
林志穎的賽車技術水平確實是得到了相關方面的認證,而且很多人也是沒有想到之後有一明明星的同時還能夠成為一名專業的賽車手,畢竟明星都是比較珍惜自己的身體的,不會讓自己的身體處於危險當中,但賽車就是很危險的運動。林志穎是真的熱愛賽車這項運動,同時也在這項運動中是揮灑著淚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