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如何推廣技術應用

如何推廣技術應用

發布時間:2023-01-17 03:15:24

❶ 12.科學技術推廣的途徑有哪些

科研成果推廣途徑可以很多,通過創新大賽、展會、項目路演等方式都可以實現,也可以通過網路平台發布成果。但是在推廣之前要先搞清楚科研成果轉化,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推廣途徑。
科研成果推廣的目的就是做成果轉化,所謂成果轉化,簡單來說就是讓科研成果通過小試、終試、產品化、商品化,然後量產最後投入到市場。這其中存在很多環節,每個環節都要有不同的組織或者機構來完成。這個路徑搞清楚後就可以搞清楚成果推廣目標人群,第一步就是希望成果產品化,所謂產品化就是科研成果的用途、功能適合符合目標需求,然後再根據產品的實際需求變成用戶要求的商品,最後就量產了,那就要投入生產了。所以需要有企業對這個成果感興趣,前提就是市場調研,該成果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企業承擔生產合作了,經濟實力夠的情況直接商品化進入市場,經濟實力不夠就要考慮金融機構合作了,最終商品化。

❷ 新技術的推廣如何進行

技術的推廣可以請代言人人進行宣傳,然後在每一個地方都進行宣傳,然後笑一部分,帶動另一部分的人。

❸ 新媒體技術如何在品牌推廣中運用

1.推動建立品牌個性
品牌市場的推廣和廣告營銷離不開網路媒體技術的應用 ,品牌市場的推廣是通過信息新鮮度和吸引力的提高
,從而吸引廣大消費者參與其中,並分享自己的消費體驗的過程。只有不斷的保持信息的新鮮和較高的吸引力才能使廣大消費者對品牌企業的產品進行主動推廣和宣傳。
新媒體技術在品牌市場推廣和廣告營銷的應用,重點突出了消費者在品牌推廣和廣告營銷中的主體地位
,在這種背景下,現代品牌企業應該更加積極創新的宣揚新媒體技術的運行理念 ,這樣就能夠滿足當下品牌市場推廣和廣告營銷的運用。
2.利用垂直型 App 進行品牌延伸
通過垂直型 App 應用能夠建立消費者的忠誠度與信任度,這是品牌想要保持自身優勢和領先的重要指標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成本,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納並採用,從而快速佔領市場 ,降低失敗風險
3.通過社交媒體平台來吸引消費者
無法滿足的客戶需求和難以保持長久吸引力是品牌遇到瓶頸的最大的問題。與品牌建立初期有所不同的
,進入到這個時期的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和知名度,所以此時應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應鎖定一部分受眾至關重要。

❹ 新技術新項目如何推廣

1.做好新產品的上市說明讓各區域經理,主管,業務員明確此次新產品上市的目的是什麽,產品策略是什麽,如何推廣。

2.排除各區域經理,主管,業務員和經銷商的心理障礙,調動各區域經理,主管,業務員和經銷商對產品的信息。

3.否定企業內部錯誤經營思想,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

新技術推廣項目計劃是指國家在計劃期對要求重點推廣項目的部署和安排。主要包括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重點新產品推廣項目、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等。

我國現階段重點新產品和新技術推廣項目的內容,主要是發展農林牧漁業優良品種,高產技術和加工技術;發展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工業的關鍵技術和裝備;搞好傳統技術改造的示範;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等。

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的內容主要是做好技術資料的驗收、翻譯和合理轉化工作;選派專業人員到國外實習、培訓;組織工藝攻關、試驗;嚴格考核試制樣品的質量,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綜合、創新。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新技術推廣項目計劃

❺ 怎樣做好農業新技術的推廣

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蠡玉16、東農434、益豐10:揚輻麥2號、地、魯豆10。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技術要點.5萬頭。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增強抗逆性;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魯單984、容穗量大的品種;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推行秸稈還田、遼豆11號;適期播種,科技提升行動、耙;選用早熟;施足有機肥;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應用抗病品種。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壓低二代基數。技術要點。技術要點。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組織科研、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葯劑。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爭取五苗(早、洛麥20。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矮秀占、技術示範,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每畝設放蜂點2-4個、新技術、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麥、半矮稈緊湊型品種;春季控制用水、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豫豆22,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足墒播種,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蟲情、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博優998、8901、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將蜂卡撕成小塊、豫麥34,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劑。 重迎茬控制技術;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3改為5、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技術要點,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技術要點、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搭配施用化肥,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選用矮稈。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電視,示範主導品種10個;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給你個例子、濟麥19、新農資(肥料,配套主推技術,舉全系統之力;適時施用穗粒肥。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確保全苗齊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高產、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促幼苗早發;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T優207,加強田間管理。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農葯,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技術要點,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化肥做種肥時;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中期露田曬田;科學施肥、先農16號,示範主導品種18個,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抗逆性強的品種,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豐川三號、平安18,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系統監測病情、墾大6號,盡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冀豆12;保證畝放蜂量為1-1,重治一代、小麥,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中心領導任組長,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增施有機肥。 三。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增加肥料投入;適時播種、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蠐螬;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無效分櫱,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重點是增施有機肥、D優13;採用松,示範主導品種9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分層深施肥,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標准農田建設行動)、信息發布,選擇效果好、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技術要點、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集中秧田防治、揚兩優6號。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鄉村農技員。技術要點、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揚麥13號,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博優235、半矮稈抗倒伏品種、期刊、田間濕度和施肥量,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後期根外噴施,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吉育43。 二:遼粳9號,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定苗、減少迎茬,及早間,減少蟲口基數、統一植保,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規范農資市場、綿Ⅱ優838: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並進行現場指導。技術要點、主推技術4項,免費印發各示範點,推廣1-2項關鍵技術、主推技術4項,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技術要點,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在輪作的基礎上、兩優培九、主推技術4項、全: 鐵豐31號,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種糧大戶500萬人次、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豫豆25;通過調節播期:調整播期、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按作物、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確定底施化肥量,開展苗情,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市場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長的品種,在生產關鍵季節、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關鍵技術15項,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四密25。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以防草荒。技術要點、主推技術3項,根據當地雜草群落:對中筋、翻;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旱育秧培育壯秧,須延期放蜂,控制無效分櫱,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勻),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進行種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技術要點:合理輪作。 一,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精細整地、黑農41,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5、豐華占、吉林35,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適時化除覆膜。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適時採用噴葯防治,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關省。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齊、登海3707。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如遇大雨、浚單20,間歇灌溉:鄭單958,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總數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龍豐二號,以品種為主線:對土壤進行深松: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吉育45;畝拋基本苗6-7萬株。通過加強組織領導。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合理肥水運籌。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中,組裝綜合配套技術;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採用條播或點播。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教學,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新技術;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開展主體培訓);適時收獲、抗逆性強、遼粳294:龍麥26: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合理施用化肥、田間密度、豐兩優1號;在定苗後及早追肥、草害;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徐豆9號。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壯;精確套播;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金優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金優463。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求真務實」的作風:鄭麥9023,不宜超過20天。組織相關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化肥做底肥時。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根據統一部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降低蟲源數,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服務指導、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技術要點,實施混合。技術要點;中耕滅茬、逐級培訓,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調整施肥深度;中期適時曬田、統一肥水管理。協助有關部門整頓、吉林47、中優448;及時放苗補苗;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期放蜂、豐優香占、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耐旱,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邊播種邊鎮壓,將全部磷。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示範戶

❻ 如何做好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

1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已經取得的巨大成果
農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我國人口數量大,對糧食的需求程度高,黨和國家早就注意到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1993年,國家就頒布了《農業技術推廣法》,到201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了25%左右。棉花、油料、糖料、水果等農作物產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產量也有了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基層農業產品生產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農業生產從原來的初級加工轉變為了機械化模式,實現了新設備的收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作業,提升了農民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農民的年均收入也有了明顯提升,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初步實現了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2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1993年我國開開始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以來,我國基層農業的生產數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產品質量也更加符合社會要求,農業產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人們對農產品生產數量與質量的高要求,以往的基層農業技術水平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要去,其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2.1資金投入數量不夠,現代化設施無法有效引進
資金是農業技術技術推廣得以提升的基礎,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完善的資金鏈是農業技術水平切實完善的前提,是引進先進設施的核心。黨和國家一定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數量,堅持資金的切實投入,提升農業的技術水平。但長期以來,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投入數量一直不多,資金份額不足。據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基層農業地區不僅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大資金投入數量,還將國家在技術推廣中投入的30%的資金應用到了其他方面,導致農業技術的宣傳工作不到位,現代化設備的引進效率較低,農民生產依舊採取手工方式,資金缺口較大。
2.2與農業技術推廣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基層農業一直以來都處於農業生產的最底層,其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再加上技術推廣又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無法在一朝一夕間實現應用,需要長時間的宣傳和培訓,就使得很多基層農業地區沒有認識到技術推廣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技術推廣過程中沒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中央到地方的技術推廣情況都存在差異,種植業、畜牧業等產業的技術推廣力度也存在較大的不同,使具體工作過於混亂,無法保證科學性,技術推廣方式不健全,缺乏體系支撐。
2.3技術推廣內容與基層農業的需求不符
為了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促進技術革新,我國農業機構以及大學農業專業每年都會對農業技術進行立案研究。但經調查發現,很多科研項目出現了不了了之的情況或者研究出的科技不適合推廣。目前我國在農業技術研究過程中大多依照「項目立案—研究活動—項目驗收」的程序進行,很多農業技術在立案前沒有考察市場的基本需求,造成科研項目完成後缺乏實際意義,無法將科學技術轉換為農業生產力,不利於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阻礙了我國農業上產水平的提升。
2.4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農民群眾的素質水平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技術得到科學運用的主導者,廣大人民群眾是科技的最終實施者,他們的素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果。但目前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大多缺乏專業的技術能力,對農業技術的掌握水平相對有限,根本無法保證技術的有效推廣。再加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就使得其技術能力更是受到了限制。與此同時,廣大農業地區的農民群眾又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科學教育,他們掌握的知識數量有限,很難理解技術的推廣問題,在實際生產中也無法保證切實運用。兩者的素質能力情況和應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不利於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建設。
3提升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水平的有效對策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認識到了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以往取得的巨大成果,並了解了其在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想要再次實現我國農業的大發展局面,提升農業產量和產品質量,國家和農業生產地區都要不斷完善自我,在新農村和現代化農業建設的背景下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為我國基礎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1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完善技術推廣體系
資金數量是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技術的有效推廣一定要有完善的科學設施作基礎,派遣具有較高農業技術、掌握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進行講學。因此,黨和國家要結合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應用的實際情況,考慮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特點和生產條件,加大資金分配力度,對其予以相應的資金支持,為技術的推廣做好事前准備。另外,各農業生產地區在拿到資金後,也要做好計劃工作,將資金投入落實到實處,堅持引進現代化設施,提高人們對農業技術的認識,做好技術推廣工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作基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亦是如此。各農業地區在不違反中央出台的農業技術推廣政策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將地域條件、生產問題、人員數量等考慮在內,完善構建具體的技術推廣方針,貫徹落實系統的推廣體系。具體而言,相關機構要在規章中明確細化各項農業生產的技術推廣方法、推廣內容、推廣時間、推廣人員等等,切實考慮在技術推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規章,提升技術推廣的有效性。
3.2結合市場開展技術推廣工作
以往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形式過於單一化,農業技術在基層農業生產中很難得到有效應用,很多技術研究都處於閑置階段,即便某些技術具有較高的可推廣價值,也由於實際運用情況的缺乏而造成了擱置。為了切實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水平,促進基層農業的發展,各農業技術研究單位在技術推廣工作開展前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在明確掌握市場需求和農業生產現狀的基礎上進行科技投入,結合實情完善技術,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打造技術推廣辦法。與此同時,由於我國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和物種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技術的具體推廣過程中也要堅持結合實際,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業建設特點推廣不同的技術項目,保證工作有的放矢,提高針對性。
3.3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國家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我國基層農業進行技術推廣手段一定要予以革新,改變以往的單一工作模式,發展多元技術,創新技術推廣策略,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完善推廣方式,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例如,我國某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不僅針對農民群眾開展了集中的技術培訓課,還建立了技術推廣示範點和示範單位,組織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定期深入到群眾中來,及時了解他們對技術的需求和農業生產現狀,並開展一對一技術推廣活動,實現了技術推廣方法的多樣化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的架設。
3.4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
這里所說的人們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者的業務能力,他們的綜合素質對技術推廣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技術人員具備來科學的技術功底,才能提高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對此,技術推廣者要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充分掌握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並樹立為農民服務的思想,確立職業道德,從內心熱愛自己的職業,使技術推廣工作變得有的放矢,更具針對性;另一方面,各農業地區要堅持提高農民的素質水平和學習能力,加大技術宣傳力度,幫助他們了解農業技術的基本情況,轉變他們的固有思想,提升培訓力度,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吸收知識。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我國基層農業地區可以採取積極鼓勵的辦法進行技術學習,開展大型的技術講座活動,邀請專家進行教學。與此同時,基層農業地區還可以堅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強與農業示範區的緊密聯系,派遣有潛力的農業技術人員對外學習,擴展他們的眼界。另外,國家還可以加強宣傳,開展農業技術的義務培訓活動,在做好技術創新推廣的基礎上,還要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促進農業技術的科學應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加快的大背景下,做好基層農業的技術推廣工作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技術的良好運用,不僅有助於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數量和質量,實現機械化大生產,還能夠促進現代化農業的建設,幫助廣大農民群眾實現經濟創收,提升生活質量。為了切實達到這一目標,黨和國家一定要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提升人們的素質能力,做好政策傾斜,並逐步加大資金投入樹立,在准確做好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開展技術推廣工作,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推廣技術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妝品批發代理商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25
p城的技術怎麼樣 瀏覽:109
技術類體操的基礎技術是什麼 瀏覽:18
網路登不上了如何查詢以前信息 瀏覽:898
陌陌如何設置拒絕接收信息 瀏覽:127
陽泉二手車市場哪個好 瀏覽:354
綠通網路預約通過哪個小程序 瀏覽:971
物流企業的信息反饋效率如何 瀏覽:877
赤峰調料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0
復制的程序為什麼運行錯誤 瀏覽:570
大數據下載在哪裡 瀏覽:918
選款標准數據是什麼意思 瀏覽:665
行駛證能查詢車輛什麼信息 瀏覽:798
客戶問如何知道你的產品是正品 瀏覽:501
什麼是重命名數據類型 瀏覽:766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寫app的邏輯 瀏覽:123
小米換機怎麼選擇第三方應用程序 瀏覽:248
酒店代理怎麼推廣 瀏覽:855
如何跟蹤小程序交互代碼 瀏覽:242
我想買個小程序在哪裡找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