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照相技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照相技術的發明時間具有爭議,有人認為法國人J.N.涅普斯在1826年首先成功地照了相,但又有人認為另一法國人L.J.M.達蓋爾在1839年的成就才是照相術的發明年代,因為他的鹵化銀方法是以後發展的基礎。
在歐洲,15、16世紀出現了以透鏡代替針孔的暗室,而對成像的解釋卻到17世紀J.開普勒才完成。這種成像裝置僅供人們觀察或描繪外物之用,是一間房間;其後向小型化、自動化方面發展而成為現代的照相機。
實際上外文的照相機一詞就是從暗室演變而來的。另外,配合各種專業要求,還發展成種種專用照相機,如天文、航空、製版、顯微等,那些照相機的形式可能與日常的照相機很不相同。
(1)照片合成技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照相機的類型:
照相機方盒式是最簡單價廉的,配備風景物鏡,時間與f數皆固定,亦不調焦,拍攝時只在適當時機按動快門而已。稍後是折疊式,暗箱是可折疊的,拍攝時張開,調焦,選擇恰當的f數和時間進行曝光。折疊時雖小巧,放開總需時間,往往來不及搶拍。
現在最流行的是前述雙鏡頭或單鏡頭反射式以及使用36毫米或更小膠卷的小型照相機,鏡頭伸縮方便。近來更輔以種種自動化設施,乃至內裝閃光燈等。
❷ 電影數字合成技術誕生於什麼時候,以什麼為標志
始於20世紀60、70年代,到90年代達到了興盛時期。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喬治·盧卡斯、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對「數字合成影像」主題進行圾具個人風格化的敘述後,電影中的「數字合成影像」也從電影題材的一部分發展到專門以「數字合成影像」為主要題材進行的大規模創作,與此相對應,對電影中「數字合成影像」的研究也從一種總體文化形態和類型片的附屬例證,開始進入到把電影中的「數字合成影像」作為一種獨立的電影現象進行全方位研究的態勢。
❸ 以前聽說過一種技攝影技術: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續拍照多張,然後通過像素疊加計算合成一張高質量的照片
不行的
❹ 什麼是合成照片
兩張以上的圖片內容組合成一張為合成照片。
❺ 照相是誰發明的,又是於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全世界公認攝影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國向全世界宣布。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照相在清朝時傳入中國。銀版照相之術自從1837年在法國問世之後,沒過幾年就從西洋傳入中國。 最早的照相機是由供職於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1846年帶進中國的。
(5)照片合成技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要追溯到 193 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歐洲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增進了對感光物質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年,從小對發明很感興趣的法國人尼埃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日光蝕刻法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
尼埃普斯曝光了足足 8 個小時才獲得了這張照片。為了改進曝光成像時間,他找到了舞美設計師達蓋爾。兩人一起合作改進技術,最終於 1839 年發布了達蓋爾攝影術。這是人類歷史上攝影技術真正的開端。
在隨後 50 年間,盡管攝影技術一直在縮短曝光時間上演進,誕生了濕版攝影工藝和干版攝影工藝,但整套攝影設備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攜帶。
《中國攝影》一篇文章這樣描述 19 世紀中期流行的濕版攝影法,「攝影師外出拍攝時必須攜帶著遮光的帳篷、化學葯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壺水,全套裝備通常是整整一馬車」。
❻ 中國p圖技術是啥時候開始的
這個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從1999年開始用photoshop,當時還是4.0.
那個時代,在2000年到2003年,那個時候的PS還是主要應用於平面設計,因為當時數碼攝影還沒得到普及。2004年往後,隨著數碼相機逐漸普及,尤其是單反相機的價格逐漸走低以後,使用PS進行照片的處理開始變得越來越大眾化,各種教程和教材也在網路和書店中變得常見,各種處理技巧應運而生,但是那個時候還不叫P圖,因為網路照片的傳播還不是大眾化,只在一些專業的攝影技術論壇上交流。到了近年(07年08年以後),隨著智能手機,尤其是拍照手機的出現,同時網路照片也越來越容易發布,我們可以隨時拍隨時上傳照片,這個時候P圖就得到普及了,而且無論是拍照和P圖,都不再是專業人員的專利了。
所以網路圖片的處理和修改,與硬體普及和價格降低(相機-單反相機-拍照手機)和網路應用便利性之間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