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施工中哪些算是新技術新工藝
一、砌築牆體無架眼施工
工藝做法:先在腳手架鋼管橫桿端頭焊一「T」型扁鐵,砌築高度至搭設點,搭設點要選在豎向灰縫與水平縫交叉處;支腳手架時,橫桿端頭「T」型扁鐵,平擔在牆上即可,在扁鐵放置處可不放砂漿,以便拆裝方便。
二、構造柱、圈樑無架眼模板支設新工藝
工藝一:採用在「GZ」支模截面內預埋Φ14對拉螺栓(外穿Φ15PVC塑料管)用於固定模板,代替砌體中留置的架眼,提高了牆面的整體砌築效果。具體施工工藝操作為:「GZ」模板採用12㎜厚整面膠合板,與3根50×80㎜通常木楞為一體,既「GZ」每面使用一塊定型模板。支模時,對拉螺栓在「GZ」截面內預埋,端部外側每層採用4組50×80㎜短木方進行鎖固,內側陰角部位採用100×100㎜通常木方支設。磚混結構「一」字型和「L」型轉角、「T」型轉角,均應使用本辦法。
工藝二:(1):採用組合定型鋼模板,用短鋼管和特製穿牆螺栓鎖定模板,特製穿牆螺栓用Φ12鋼筋一端焊上鋼管套或「一」字型擋頭,另一端套絲。(2)砌牆時,按規范要求留置的架眼處預埋塑料管,砌完後將塑料管抽出,形成預留孔洞。(3)支模時在預留洞內穿入Φ12特製螺栓,套絲端用螺母上緊即可。
工藝三:圈樑硬架支模工藝做法:(1)牆體砌築時,在圈樑下一皮磚處埋設Φ16PVC塑料管,砌完後,輕輕轉動線管並抽出,形成Φ16安裝孔,間距800—1000㎜。(2)安裝∠40×4角鋼製做的專用工具,在安裝孔內穿Φ14螺栓加以固定。(3)安裝普通組合鋼模板,擰緊螺栓並調整模板平直度。構造柱支模工藝做法:(1)砌體施工中,在水平灰縫上距構造柱240㎜處,用Φ16PVC塑料管留設Φ16㎜安裝孔,垂直方向間距不大於800㎜。(2)構造柱鋼筋驗收後,安裝組合模板。(3)安裝∠50×5角鋼製作的專用模具,用Φ14穿牆螺栓緊固。
工藝四:根據牆體的厚度截取相應長度的PVC管的兩端各套橡膠塞頭,使兩塞頭外邊的尺寸正好是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尺寸,支模時穿上對拉螺栓桿以固定模板,混凝土澆築完畢,拆除模板時,把橡膠塞頭取出,用1:2水泥砂漿填孔抹平。另一種辦法是預制5㎜厚的扁鐵,扁鐵一端做成5㎝長90度的彎鉤,牆體支模或支設腳手架時,把扁鐵穿入牆體預埋的磚縫中,同樣起到與牆體一樣的使用效果。
優點:一、無帶眼支模工藝所需定型模具少,模具周轉率高,節約成本,模板安拆方便。2、砌體上不留帶眼,提高了牆體整體強度。3、混凝土 表面平整、光滑、顏色一致,有效地消除了混凝土流漿並污染牆面的質量通病。4、省去了常規的架眼這一工序,減少了人工費,並為縮短工期創造了條件。
2. 高新企業審批認定條件是什麼高新技術企業多少分及格
先來說說申請的條件吧: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b.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c.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我們再來說說打分要求:由於高企認定是採用打分帛,所以綜合打分要大於70分才能成功高企。
3.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3)評審里什麼算新技術擴展閱讀: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如下: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 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 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並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並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 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並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製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 構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