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如何培養技術工匠

如何培養技術工匠

發布時間:2023-01-07 07:25:23

❶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能夠做到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精益求精,這是一種永遠都不會被摒棄的精神,下面為大家分享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1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

4、注重環境培養。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工匠的沃土。

一是在生產一線鼓勵技術工人總結實踐經驗,發明勞動小工具、鑽研施工小竅門等,營造「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氛圍;二是重塑和推廣「師帶徒」的傳統育人模式,通過師徒傳習將優良品行和精湛技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使事業後繼有人;三是要通過技能比武、技工家庭評選等活動,挖掘和發現建築業技術匠人,並擴大培養教育的范圍,造就大批能工巧匠。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2

1、教育是根本

在多年的應試教育思想指導下,人們關注理論,忽視實踐,淡化工程。英國教育家肯·羅賓遜在他的新書《讓思維自由》中指出,改革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堅實一步,「心靈手巧」是創新者最本質的寫照。為此,要讓職業技術教育在國家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讓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大的分量,讓實踐教育貫穿我們的中小幼教育。

2、強化對工匠的獎勵機制

德國工匠勃蘭登堡在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工作,本來研究的是「傳輸高保真音樂」技術,但他對「去除多少聲音信號而不讓耳朵聽出失真」技術更感興趣,並且取得了成功。值得重視的是,他的成功背後有一個有力的獎勵機制,即德國政府要求僱主將一部分專利收益讓發明者分享。這樣的政策,使得勃蘭登堡所收取的專利費大大超過他在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工資。

3、建立讓工匠專心於技術的組織

微軟前首席技術官納森·梅爾沃德創辦的高智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資助新發明」的公司。保護發明家的利益不受大企業的侵害,給工匠們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相應的,有100位高級發明家相助,高智公司現在擁有世界第七大專利組合。

4、營造寬容失敗的文化環境,建立創新失敗補償機制

技術、發明、創新屬於高風險活動,因此,我們要破除在科技創新上存在的「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老觀念,大力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和氛圍。創新創業來不得浮誇,回歸「工匠精神」,用實干與可靠的技術、發明來扎扎實實地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中國經濟發展的困境、產業技術進步的瓶頸,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核心和根本保障。

什麼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培養的具體措施3

如何培育大國工匠精神

專注

其實對於現代的人來說,做一份工作能夠做到專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專注可能是比較難的一件事,而專注正是成為工匠精神中最為平凡也最為重要的一項品質,正所謂一件簡單的小事,重復的次數多了,也就成了專家。

求精

我們知道很多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就是因為把一件事情做得非常精緻,所以成為了文化遺產,那麼工匠精神也有這樣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精益求精,制是指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能夠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精雕細琢。

作風嚴謹

培養大國工匠精神,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對於所做的事情規范態度虔誠一絲不苟,不浮躁不投機取巧,面對浮躁的時候能夠定義出外界的誘惑,堅持標准,耐得住寂寞。

敬業

不論做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熱愛自己的那份工作,熱愛自己的崗位,尊重自己的職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創新

社會因為是在進行更替,所以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思想也在推陳出新,所以當面對工作的時候要有創新精神。

愛國

大國工匠精神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愛國,你所做的這一切代表的是你所熱愛的那片土地,那個國家,那些人民,因為這些而奮斗。

❷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對於職業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業要追求科技創新,下面一起來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1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工匠視技術為藝術,既尊重客觀規律又敢於創新,擁抱變革,在擅長的領域成為專業精神的代表。

注重工匠培養,也就是注重人才培養。建築行業專業門類眾多、人才需求量大,培養工匠的條件優越、潛力巨大,企業應根據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著力打破業內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難、產業技術工人匱乏、缺乏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管理團隊的「瓶頸」

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在廣攬人才的同時,有計劃地選擇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到高等院校、知名企業集中學習、培訓

造就一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精明能乾的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技術人才,注重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科研開發型高級人才。可以預見,通過大量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引領,建築業必將迎來工匠雲集的黃金時代,實現行業發展水平的大提升。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可否認,在建築行業,一些企業對「工匠精神」認識有缺失、有偏頗,在工程建設中急功近利、缺乏對質量細節的追求和把控,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

導致建築工程存在質量缺陷,甚至一些常見的質量通病也消而不除,損害了行業形象,讓「工匠精神」回歸成了行業在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呼喚。

因此,要加強「工匠精神」的培養,提高對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視,讓行業從業人員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切實轉變觀念,把事業當作責任、把職業看成是「天職」

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認真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質精品。只有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一絲不苟、對完美孜孜追求,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才會在建築事業的天地中,有勞動成就和人生價值的獲得感。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

建築施工企業要緊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全力驅動創新,走在前列。在創新過程中,高度重視、建立和發揮好技術中心的作用

推進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開發關鍵性、前沿性技術,加大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長效機制,推動建築業向產業現代化、施工綠色化、建築工業化、管理信息化、技術標准化和人才隊伍專業化發展。

4、注重環境培養。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工匠的沃土。一是在生產一線鼓勵技術工人總結實踐經驗,發明勞動小工具、鑽研施工小竅門等,營造「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氛圍;

二是重塑和推廣「師帶徒」的傳統育人模式,通過師徒傳習將優良品行和精湛技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使事業後繼有人;三是要通過技能比武、技工家庭評選等活動,挖掘和發現建築業技術匠人,並擴大培養教育的范圍,造就大批能工巧匠;

四是健全和完善技術工人專業培訓、等級認定、業績考核的長效保障機制,使工匠在企業安心樂業;五是不斷改善和提高技術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獎勵措施,真正使技術工人在企業受到尊重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2

1、工匠精神,需要它讓我們追求完美。榮寶齋的王玉良大師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圖》木板復刻至今無人再做第二份,因為他所做的太精妙,難度太大。他用1667塊木板才做成,先打板列印,不合適的再修改

如此反復,一年半才做成,其堅守細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嘆服。正因這樣的工匠精神,才讓我們獲得如此藝術精品。相信有了這樣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製濫造的產品也就不復存在了。

2、工匠精神,需要它來讓我們解放心靈,摒棄浮躁之氣。著名拼布藝術家金媛善認為,工匠精神需要堅守,情懷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幾百個小時做出世人精絕的《百花爭艷》,在外國展覽上備受稱贊。

她肯靜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藝術,反觀我們的製造業,恨不得一個小時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讓國人對「中國製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師一般的不顧浮躁,只專心做自己的產品,「中國製造」一定會大放異彩。

3、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台航海鍾,最後一個鍾,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

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嘆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談談如何培養工匠精神3

工作熟練無誤,僅以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裡,精益求精乃為「工匠」。想要成為「工匠」,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工作,用滿腔的熱忱投入到工作當中,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完美,才能在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

具體的實踐:

要熱愛工作,完成由工到匠的轉變。踐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先成為一名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每名員工都是公司整體運行中的重要一環,只有熱愛本職工作並保持耐心、細心和決心,才能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無差池無延誤,然後成為一個具有自我升華能力的「匠」。

要滿腔熱忱,用工作實現自身價值。當你把工作作為一項任務去完成時,那僅僅是完成任務,並不能把一項工作做好;只有充滿激情、滿懷熱忱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工匠精神」蘊含著一份熱忱,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匠人們始終保持激情。

始終秉持素直之心,對企業懷有高度的認同感和使命感。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放棄、不遷就、不隨波逐流,努力堅守。他們早已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把推動企業發展看作自身價值的體現。

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競爭力。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僅是使命的延續、職責的堅守,還是與時俱進的工作思路,百舸爭流的奮發精神,挺立潮頭的文化自信。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成為企業工匠關鍵在學習。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自我價值,做學習型員工。

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掌握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創新。我們不僅要把學習看作是興趣,更應該當作一種責任,因為它是增強員工技能、提升自我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所謂的「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慷慨激情,而是長年累月的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保持初心,且心無旁騖,鍥而不舍,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❸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工匠精神是我們傳統的傳承,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工匠精神無所不在,而且對於不同領域的匠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各不相同,以下了解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1

把「工匠精神」融入企業之中,把「工匠精神」奉為產業靈魂。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工匠視技術為藝術,既尊重客觀規律又敢於創新,擁抱變革,在擅長的領域成為專業精神的代表。

注重工匠培養,也就是注重人才培養。建築行業專業門類眾多、人才需求量大,培養工匠的條件優越、潛力巨大,企業應根據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著力打破業內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難、產業技術工人匱乏、缺乏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管理團隊的「瓶頸」,

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在廣攬人才的同時,有計劃地選擇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到高等院校、知名企業集中學習、培訓,造就一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精明能乾的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技術人才,注重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科研開發型高級人才。

可以預見,通過大量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引領,建築業必將迎來工匠雲集的黃金時代,實現行業發展水平的大提升。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可否認,在建築行業,一些企業對「工匠精神」認識有缺失、有偏頗,在工程建設中急功近利、缺乏對質量細節的追求和把控,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導致建築工程存在質量缺陷,甚至一些常見的質量通病也消而不除,損害了行業形象,讓「工匠精神」回歸成了行業在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呼喚。

因此,要加強「工匠精神」的培養,提高對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視,讓行業從業人員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切實轉變觀念,把事業當作責任、把職業看成是「天職」,

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認真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質精品。只有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一絲不苟、對完美孜孜追求,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才會在建築事業的天地中,有勞動成就和人生價值的獲得感。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建築施工企業要緊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全力驅動創新,走在前列。

在創新過程中,高度重視、建立和發揮好技術中心的作用,推進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開發關鍵性、前沿性技術,加大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長效機制,推動建築業向產業現代化、施工綠色化、建築工業化、管理信息化、技術標准化和人才隊伍專業化發展。

4、注重環境培養。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工匠的沃土。

一是在生產一線鼓勵技術工人總結實踐經驗,發明勞動小工具、鑽研施工小竅門等,營造「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氛圍;

二是重塑和推廣「師帶徒」的傳統育人模式,通過師徒傳習將優良品行和精湛技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使事業後繼有人;

三是要通過技能比武、技工家庭評選等活動,挖掘和發現建築業技術匠人,並擴大培養教育的范圍,造就大批能工巧匠;

四是健全和完善技術工人專業培訓、等級認定、業績考核的長效保障機制,使工匠在企業安心樂業;

五是不斷改善和提高技術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獎勵措施,真正使技術工人在企業受到尊重。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2

1、培養工匠精神,是從孩子就開始的,從教育上就決不允許強迫孩子,給孩子增加負擔,讓他們活得開心快樂,還有什麼比這更能激發孩子的愛心和想像力呢?一個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人,才會對工作專注,才會精益求精,才會一絲不苟,做出精品。

2、因為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專注、嚴謹、耐心、注重細節、追求完美、淡泊名利,所以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本在教育。

3、專注於手中活計,至臻至善,精益求精,只為精品,不為其他任何功利第二目的。專注事業本身質量,傾力打造完美作品,不厭其煩地打磨個別細節。這是工匠精神。

4、無論工作、創業、做事,工匠精神讓人專注事情本身,而非功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精神。

5、回望每個人的過去,其所取得的成績無不源自自己真心付出,在鑽研中潛心發揮自己的才智,流血流汗,漸入佳境,找到要訣,堅持不懈繼而爐火純青。

6、我們需要再發揚,奮斗中永不可或缺的就是這種實干求真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不是與之相對的:投機取巧,囤貨居奇,利用爾虞我詐打造「捷徑」,取得所謂的暴發、成功。

7、如果你有更高的奮斗目標,就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停下手中的活計,抬頭看看路,看看別人,找找差距,想想原因,比比初心,端視自己,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再干不遲。

培養工匠精神的方法3

學生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其核心內涵在於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職業,而是當作事業,不僅僅把工作當成獲取報酬、養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了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

工匠們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生產出一流的產品,給客戶提供無可挑剔的體驗。這種寶貴的職業精神需要職業學校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進行系統闡述引導,並在具體的實習實訓操作中得以強化訓練,同時也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發揮企業育人的主體作用。

說到「工匠精神」,我們總會想到瑞士的手錶、德國的機械、日本的管理。正是由於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堅持,才造就了這些國家名企名牌輩出。據報道,截至2012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企業長壽的秘訣是他們都在傳承著寶貴的「工匠精神」,大多「術有專攻」,立足本行,心無旁騖,在某一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最終成為各自領域的「領頭羊」。

在我國,企業「短命」現象並不少見,雖然我們具有「庖丁解牛」、魯班、賣油翁等歷史悠久、膾炙人口的「工匠」式傳奇,但如今卻常常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成了許多人的工作生活態度。

在這種文化氛圍里,「工匠精神」的沒落和消亡在所難免。更令人擔憂的是,企業自身的這種職業態度勢必對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職業觀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要讓「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紮根」,企業必須轉變觀念,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國際名牌,並積極營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環境,主動承擔教育人的重任。長期以來,職業學校形成了優先保證就業和滿足學生糊口營生的辦學理念,重「傳技」,輕「育人」,甚至片面追求升學率和「綁架」技能大賽,忽視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因此,職業學校要轉變辦學理念,修正人才培養方案,深化課程改革,將職業素養教育納入教學內容,盡快補上「短板」,走出過於重視技能傳授、文化教育,而忽視職業素養培育的誤區,讓「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紮根」、開花、結果,進而對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產生「蝴蝶效應」。

培育「工匠精神」還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全力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尊重職業、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在制度層面上讓工匠們受人敬重、體面工作,成為職業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保證工匠們不為基本生計所困,潛心無憂鑽研,成為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國匠人」,此乃民族的希望所在。

❹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們人人都應該學習的一種工匠精神,對於工匠精神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有不一樣的了解,以下看看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1

踐行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工作,用滿腔的熱忱投入到工作當中,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具體實踐為:

1、要熱愛工作,完成由工到匠的轉變。踐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先成為一名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每名員工都是公司整體運行中的重要一環,只有熱愛本職工作並保持耐心、細心和決心,才能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無差池無延誤,然後成為一個具有自我升華能力的「匠」。

2、要滿腔熱忱,用工作實現自身價值。「工匠精神」蘊含著一份熱忱,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匠人們始終保持激情。

3、始終秉持素直之心,對企業懷有高度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4、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競爭力。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僅是使命的延續、職責的堅守,還是與時俱進的工作思路,百舸爭流的奮發精神,挺立潮頭的文化自信。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成為企業工匠關鍵在學習。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自我價值,做學習型員工。

5、 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掌握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創新。

6、所謂的「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慷慨激情,而是長年累月的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保持初心,且心無旁騖,鍥而不舍,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2

職業教育應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把「工匠精神」融入企業之中,把「工匠精神」奉為產業靈魂。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工匠視技術為藝術,既尊重客觀規律又敢於創新,擁抱變革,在擅長的領域成為專業精神的代表。注重工匠培養,也就是注重人才培養。

建築行業專業門類眾多、人才需求量大,培養工匠的條件優越、潛力巨大,企業應根據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著力打破業內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難、產業技術工人匱乏、缺乏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管理團隊的「瓶頸」,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在廣攬人才的同時,

有計劃地選擇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到高等院校、知名企業集中學習、培訓,造就一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精明能乾的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技術人才,注重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科研開發型高級人才。

可以預見,通過大量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引領,建築業必將迎來工匠雲集的黃金時代,實現行業發展水平的大提升。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可否認,在建築行業,一些企業對「工匠精神」認識有缺失、有偏頗,在工程建設中急功近利、缺乏對質量細節的追求和把控,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導致建築工程存在質量缺陷,甚至一些常見的質量通病也消而不除,損害了行業形象,讓「工匠精神」回歸成了行業在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呼喚。

因此,要加強「工匠精神」的培養,提高對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視,讓行業從業人員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切實轉變觀念,把事業當作責任、把職業看成是「天職」,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認真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質精品。

只有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一絲不苟、對完美孜孜追求,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才會在建築事業的天地中,有勞動成就和人生價值的獲得感。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

建築施工企業要緊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全力驅動創新,走在前列。在創新過程中,高度重視、建立和發揮好技術中心的作用,推進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開發關鍵性、前沿性技術,加大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長效機制,推動建築業向產業現代化、施工綠色化、建築工業化、管理信息化、技術標准化和人才隊伍專業化發展。

4、注重環境培養。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工匠的沃土。

一是在生產一線鼓勵技術工人總結實踐經驗,發明勞動小工具、鑽研施工小竅門等,營造「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氛圍;

二是重塑和推廣「師帶徒」的傳統育人模式,通過師徒傳習將優良品行和精湛技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使事業後繼有人;

三是要通過技能比武、技工家庭評選等活動,挖掘和發現建築業技術匠人,並擴大培養教育的范圍,造就大批能工巧匠;

四是健全和完善技術工人專業培訓、等級認定、業績考核的長效保障機制,使工匠在企業安心樂業;

五是不斷改善和提高技術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獎勵措施,真正使技術工人在企業受到尊重。

如何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3

如何弘揚工匠精神?

弘揚工匠精神的方法: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源頭培育、著力開辟優秀技工的上升通道,評價機制與獎勵制度、營造環境、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創新精神。

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所謂精益求精,是指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能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是精益求精才獲得成功的。

精神來源: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聶聖哲,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相信隨著國家產業戰略和教育戰略的調整,人們的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單位的用人觀念都會隨之轉變,「工匠精神」將成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還會有更多的「士」脫穎而出。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來充斥媒體的「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為決策層共識,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顯得尤為難得和寶貴。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技術工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目標點是輸哪個數據 瀏覽:747
小程序訪問許可權在哪裡 瀏覽:823
如何微信小游戲遷移到微信小程序 瀏覽:648
消毒隔離技術包括哪些 瀏覽:931
交易貓未發貨怎麼收貨 瀏覽:115
恆昌惠誠信息咨詢怎麼樣 瀏覽:435
期權交易中如何修煉心性 瀏覽:554
信管家是哪個交易所 瀏覽:925
電腦如何看內存條信息 瀏覽:259
如何刪去手機中的系統數據 瀏覽:753
程序編碼憑證怎麼做 瀏覽:483
宋朝怎麼對外交易 瀏覽:499
項目代理合同是什麼 瀏覽:834
東莞貸款代理公司怎麼這么多 瀏覽:353
硅烷產品的主要優點都有哪些 瀏覽:336
紐威機床如何調程序 瀏覽:173
小公司財務代理記賬哪裡找 瀏覽:36
現在加價購買的電子產品有哪些 瀏覽:302
什麼產品親測能變白 瀏覽:195
如何開一家白酒代理商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