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裝配圖有哪些技術

裝配圖有哪些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06 09:13:25

A. 夾具裝配圖上有哪些標注的技術要求

夾具裝配圖上應標注的技術要求
(1)各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2)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與夾具安裝基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3)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與導向元件工作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4)各導向元件的工作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
(5)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或導向元件工作表面與夾具找正基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
(6)與保證夾具裝配精度有關的或與檢驗方法有關的特殊的技術要求,如夾具的操作、平衡、安全、裝配使用中的注意事項等,可用文字在夾具總圖上加以說明。

B. 裝配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一組視圖

一組視圖正確、完整、清晰地表達產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組成零件間的相互位置和裝配關系及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

2、必要的尺寸

標注出反映產品或部件的規格、外形、裝配、安裝所需的必要尺寸和一些重要尺寸。

3、技術要求

在裝配圖中用文字或國家標准規定的符號注寫出該裝配體在裝配、檢驗、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零、部件序號、標題欄和明細欄

按國家標准規定的格式繪制標題欄和明細欄,並按一定格式將零、部件進行編號,填寫標題欄和明細欄 。

(2)裝配圖有哪些技術擴展閱讀:

裝配圖的規定

1、裝配圖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須編寫序號。

2、裝配圖中一個部件可以只編寫一個序號;同一裝配圖中相同的零、部件只編寫一次。

3、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要與明細欄中的序號一致。

裝配圖的作用

1、在產品或部件的設計過程中,一般是先設計畫出裝配圖,然後再根據裝配圖進行零件設計,畫出零件圖。

2、在產品或部件的製造過程中,先根據零件圖進行零件加工和檢驗,再按照依據裝配圖所制定的裝配工藝規程將零件裝配成機器或部件。

3、在產品或部件的使用、維護及維修過程中,也經常要通過裝配圖來了解產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構造。

C. 裝配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一組視圖
一組視圖正確、完整、清晰地表達產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組成零件間的相互位置和裝配關系及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
2.必要的尺寸
標注出反映產品或部件的規格、外形、裝配、安裝所需的必要尺寸和一些重要尺寸。
3.技術要求
在裝配圖中用文字或國家標准規定的符號注寫出該裝配體在裝配、檢驗、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零、部件序號、標題欄和明細欄
按國家標准規定的格式繪制標題欄和明細欄,並按一定格式將零、部件進行編號,填寫標題欄和明細欄

D. 裝配圖知識

(一)裝配圖的用途和要求

部件或機器都是根據其使用目的,按照有關技術要求,由一定數量的零件裝配而成的。表達這些部件或機器的圖樣稱為裝配圖。

1.裝配圖的用途

裝配圖是制訂裝配工藝規程,進行裝配,檢驗、安裝及維修的技術文件。

2.裝配圖的要求

(1)裝配圖要有如下的內容:

1)一組視圖。

2)一組尺寸。

3)技術要求。

4)零件編號、明細表和標題欄。

(2)裝配圖與零件圖間的異同區別:

1)裝配圖和零件圖一樣,都有視圖、尺寸、技術要求和標題欄4個方面的內容。但在裝配圖中還多了零件編號和明細表,以說明零件的編號、名稱、材料和數量等情況。

2)裝配圖的表達方法和零件圖基本相同,都是採用各種視圖、剖視、剖面等方法來表達。但對裝配圖,另外還有一些規定畫法和特殊表示方法。

3)裝配圖視圖的表達要求與零件圖不同。零件圖需要把零件的各部分形狀完全表達清楚,而裝配圖只要求把部件的功用、工作原理、零件之間的裝配關系表達清楚,並不需要把每個零件的形狀完全表達出來。

4)裝配圖的尺寸要求與零件圖不同。在零件圖上要注出零件製造時所需要的全部尺寸,而在裝配圖上只注出與部件性能、裝配、安裝和體積等有關的尺寸。

(二)裝配圖的形式、內容

裝配圖是表示產品及其組成部分的連接、裝配關系的圖樣。

1.裝配圖常見的形式

1)在新設計或測繪裝配體時,要求畫出裝配圖,用來確定各零件的結構、形狀、相對位置、工作原理、連接方式和傳動路線等,以便在圖上判別、校對各零件的結構是否合理,裝配關系是否正確、可行等。這類裝配圖,要求把各零件的結構、形狀盡可能表達完整,基本上能根據它畫出各零件的零件圖。

2)當加工好的零件進行裝配時,用來指導裝配工作能順利地進行的裝配圖。這種裝配圖著重表明各零件之間的相互位置及裝配關系,而對每個零件的結構、對裝配無關的尺寸,沒有特別的要求。

3)只表示機器安裝關系及各部件之間相對位置的裝配圖。這種裝配圖,只要求畫出各部件的外形。

不論哪一種形式的裝配圖,都是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文件。

2.裝配圖的內容

(1)一組視圖

用來表達裝配體的結構、形狀及裝配關系。

(2)必要的尺寸

標注出表示裝配體性能、規格及裝配、檢驗、安裝時所需的尺寸。

(3)技術要求

用符號或文字注寫裝配體在裝配、試驗、調整、使用時的要求、規則、說明等。

(4)零件的序號和明細表

組成裝配體的每一個零件,按順序編上序號,並在標題欄上方列出明細表,表中註明各種零件的名稱、數量、材料等,以便於讀圖及進行生產准備工作。

(5)標題欄

註明裝配體的名稱、圖號、比例以及責任者的簽名和日期等。

3.裝配圖上尺寸及技術要求的標注

(1)裝配圖上的尺寸標注

裝配圖與零件圖不同,不要求也不可能註上所有的尺寸,它只要求注出與裝配體的裝配、檢驗、安裝或調試等有關的尺寸,一般有以下幾種:

1)特性尺寸。特性尺寸是表示裝配體的性能、規格和特徵的尺寸。

2)裝配尺寸。裝配尺寸是表示裝配體各零件之間裝配關系的尺寸,通常有:①配合尺寸。配合尺寸就是零件間有公差配合要求的尺寸。②相對位置尺寸。零件在裝配時,需要保證的相對位置的尺寸。

3)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是裝配體的外形輪廓尺寸,反映裝配體的總長、總寬、總高。它是裝配體在包裝、運輸、廠房設計時所需的依據。

4)安裝尺寸。安裝尺寸是裝配體安裝在地基或其他機器上時所需的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其他重要尺寸是在設計過程中,經計算或選定的重要尺寸。

上述5類尺寸,並非在每張裝配圖上都需注全,有時同一個尺寸可能有幾種含義,因此在裝配圖上到底應注哪些尺寸,需根據具體裝配體分析而定。

(2)技術要求的注寫

由於不同裝配體的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技術要求也不同。擬定技術要求時,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裝配要求。裝配體在裝配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及裝配後裝配體所必須達到的要求,如准確度;裝配間隙、潤滑要求等。

2)檢驗要求。裝配體基本性能的檢驗、試驗及操作時的要求。

3)使用要求。對裝配體的規格、參數及維護、保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及要求。

裝配圖上的技術要求應根據裝配體的具體情況而定,用文字注寫在明細表上方或圖樣右下方的空白處。

(3)裝配圖中零、部件的序號及明細表

裝配圖中所有零、部件都必須編號;並填寫明細表,圖中零、部件的序號應與明細表中的序號一致。

明細表可直接畫在裝配圖標題欄上面,也可另列零、部件明細表,內容應包含零件的名稱、材料及數量,這樣有利於讀圖時對照查閱,並可根據明細表做好生產准備工作。

1)零、部件序號的編排方法。①編寫零、部件序號的通用表示方法有以下3種形式(圖1-53):即在所指零件的可見輪廓線以內畫一小圓點,由圓點起畫一條指引線到圖形以外,並在指引線外端畫一水平短線(大約10mm左右)或一小圓,也可不畫水平短線或小圓,分別在指引線外端附近注寫序號;以上指引線、水平短線和小圓均用細實線繪制;在水平短線上方或小圓內注寫序號時,序號字高應比裝配圖中所注尺寸數字高度大一號或大兩號(圖1-53a,b);在指引線外端附近直接注寫序號時,序號字高應比圖中尺寸數字高度大兩號(圖1-53c)。同一裝配圖中,只能採用上述三種標注形式之一進行標注序號。②相同零、部件用一個序號,一般只標注一次。多處出現的相同的零、部件,必要時可以重復標注。③指引線應自所指部分的可見輪廓內引出,並在末端畫一圓點。若所指部分內不便畫圓點時(很薄的零件或塗黑的剖面),可在指引線的末端畫出箭頭,並指向該部分的輪廓(圖1-54)。④指引線互相不能相交,當通過剖面線的區域時,指引線不應與剖面線平行。必要時可畫成折線,但只可曲折一次。一組緊固件以及裝配關系清楚的零件組,可採用公共指引線(圖1-55)。⑤裝配圖中序號應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齊,編排時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順序排列,在整個圖上無法連續時,可只在每個水平或垂直方向順次排列。

圖1-53 零、部件序號的編寫方法

圖1-54 指引線畫法

圖1-55 公共指引線

2)明細表。明細表不單獨列出時,一般應畫在裝配圖主標題欄的上方,格式及內容由各單位自行決定,圖1-56所示格式可供畫圖時參考。明細表序號應按零件序號順序自下而上填寫,以便發現有漏編零件時,可繼續向上補填,為此,明細表最上面的邊框線規定用細實線繪制。明細表也可以移一部分至標題欄左邊。

圖1-56 主標題欄和明細表示意圖

(三)裝配圖的識讀

1.讀裝配圖的基本要求

1)了解部件的名稱、用途、性能和工作原理。

2)弄清各零件間的相對位置、裝配關系和裝拆順序。

3)弄懂各零件的結構形狀及作用。

讀裝配圖要達到上述要求,不僅要掌握制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生產和相關專業知識。

2.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以圖1-57所示球閥為例,說明讀裝配圖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1)概括了解

由標題欄、明細欄了解部件的名稱、用途以及各組成零件的名稱、數量、材料等,對於有些復雜的部件或機器還需查看說明書和有關技術資料。以便對部件或機器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間的裝配關系做深入的分析了解。

從圖1-57的標題欄、明細欄可知,該圖所表達的是管路附件——球閥,該球閥共由12種零件組成。球閥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管路中流體的流通量。從其作用及技術要求可知,密封結構是該閥的關鍵部位。

(2)分析各視圖及其所表達的內容

圖1-57所示的球閥,共採用三個基本視圖。主視圖採用局部剖視圖,主要反映該閥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俯視圖採用局部剖視圖,主要反映閥蓋和閥體以及扳手和閥桿的連接關系。左視圖採用半剖視圖,主要反映閥蓋和閥體等零件的形狀及閥蓋和閥體間連接孔的位置和尺寸等。

圖1-57 球閥裝配圖(單位:mm)

(3)弄懂工作原理和零件間的裝配關系

圖1-57所示的球閥,有兩條裝配線。從主視圖看,一條是水平方向,另一條是垂直方向。其裝配關系是:閥蓋和閥體用四個雙頭螺柱和螺母連接,並用合適的調整墊調節閥芯與密封圈之間的松緊程度。閥體垂直方向上裝配有閥桿,閥桿下部的凸塊嵌入到閥芯上的凹槽內。為防止流體泄漏,在此處裝有填料墊、填料,並旋入填料壓緊套將填料壓緊。

球閥的工作原理:扳手在主視圖中的位置時,閥門為全部開啟,管路中流體的流通量最大。當扳手順時針旋轉到俯視圖中雙點畫線所示的位置時,閥門為全部關閉,管路中流體的流通量為零。當扳手處在這兩個極限位置之間時,管路中流體的流通量隨扳手的位置而改變。

(4)分析零件的結構形狀

在弄懂部件工作原理和零件間的裝配關系後,分析零件的結構形狀,可有助於進一步了解部件結構特點。

分析某一零件的結構形狀時,首先要在裝配圖中找出反映該零件形狀特徵的投影輪廓。接著可按視圖間的投影關系、同一零件在各剖視圖中的剖面線方向、間隔必須一致的畫法規定,將該零件的相應投影從裝配圖中分離出來。然後根據分離出的投影,按形體分析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弄清零件的結構形狀。

E. 裝配圖的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裝配圖的內容包括:一組視圖、必要的尺寸、技術要求和零部件序號、標題欄和明細欄。
裝配圖是表達機器或部件的圖樣,主要表達其工作原理和裝配關系。
在機器設計過程中,裝配圖的繪制位於零件圖之前,並且裝配圖與零件圖的表達內容不同,它主要用於機器或部件的裝配、調試、安裝、維修等場合。
也是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的技術文件,具有非常的邏輯性,必須懂得建築工程圖紙。

F. 裝配圖上的技術要求包括哪些內容

裝配圖是生產中重要的技術文件,它主要表達機器或部件的結構、形狀、裝配關系、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同時,它還是安裝、調試、操作、檢修機器和部件的重要依據。一張完整的裝配圖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組視圖、必要的尺寸、技術要求和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
第十六章
裝配圖
~
有更詳細的內容
~
希望有幫助
~
網址:

G. 二級減速器裝配圖技術要求有哪些

1—箱體2—墊片3—反光片4—油麵指示器5—螺釘6—小蓋7—銷8—箱蓋9—墊片
10—蓋11—通氣塞12—螺母13—螺釘14、15—螺栓16—墊圈17—螺母18—螺塞
19—墊圈20—套筒21—大齒輪22—鍵23—端蓋24—毛氈圈25—從動軸26—端蓋
27—調整環28—滾動軸承29—擋油環30—毛氈圈31—端蓋32—主動齒輪軸
33—滾動軸承34—端蓋35—調整環
(1)各零、部件裝配前必須去毛刺,並清洗干凈。
(2)毛氈墊片裝配時應塗上黃油,紙墊片、端蓋、箱體與箱蓋裝配時應塗上密封膠,保證相應結合面無泄漏。
(3)結合面M8螺栓擰緊力矩為(12~15)N·m。
(4)裝配後主、從動軸齒輪嚙合正確,轉動靈活、平穩,無卡滯現象;軸承軸向游隙在0.02~0.05mm之間。
(5)裝配好後,箱內注入工業用潤滑油,高度為大齒輪的1~2個齒高浸入油中。
(6)減速器外表油漆光亮、平整,不得有漏油、脫漆和劃傷等現象。伸出軸塗潤滑脂。

閱讀原文

有用
|

H.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的繪制技巧有哪些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包括主視圖、俯視圖、所加工的工件圖、標題欄、明細表、技術要求等,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包括排樣圖等。
1、視圖模具結構主要釆用主視圖和俯視圖來表示,若不能表達清楚時,需要增加側視圖和局部剖視圖。主視圖是沿模具中心線的剖視圖,基本上能清楚地表示模具總體結構。為了減少局部剖視圖,沖壓模具還常常將剖面線未經過的部分,旋轉或平移到剖視圖上,如螺釘、銷釘、推桿、頂桿等。在不影響表達清晰的前提下,為減少局部剖視,還常常採用階梯剖的方式來表示更多的模具結構細節。
俯視圖包括下模俯視圖和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是將上模移去後的投影圖,能清晰址表達下模裝設的工作零件的輪廓,定位零件的布置及其與工件之間的關系a,結構零件的結構和布置等。上模俯視圖是沖壓模具從頂部向下的投影圖,能表達上模座及模柄的外形結構、螺釘銷釘的布置,通常還採用虛線表示工藝零件的外形。如果模具左右對稱,且結構較簡單,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各畫一半,左半邊畫下模俯視圖,右半邊畫上模俯視圖,再拼接在一起,布置在主視圖下方。模具圖中應標注所有零件的編號。標注時,零件號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增大,且保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對齊,即「橫平豎直」。模具圖中還應標注模具長度、寬度、高度(合模位置)方向的外形尺寸。
2、工件圖和排樣圖工件圖是沖壓件的圖形。工件圖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若圖面位置不夠,可另立一頁。工件圖的尺寸應標注公差,繪圖比例與模具圖相同。工件圖的方向應與沖壓方向一致,也就是工件在模具圖中的位置一致。工件圖的下方應列出工件材質,圖中未標注料厚時,還應指明料厚大小。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應畫出排樣圖。排樣圖一般也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排樣圖的比例與模具圖相同,方向與送料方向一致。排樣圖中應該標岀條料寬度及其負偏差,落料件外形及其主要尺寸,落料件之間的搭邊值,落料件與條料側邊之間的搭邊值,送料步距等內容。在模具視圖中,工件及條料的輪廓用雙點畫線表示,實心的斷面塗紅。
3、標題欄和明細表標題欄和明細表一般布置在總裝配圖的右下角,若圖面位置不夠時,可另立一頁。標題欄和明細表的繪制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在學習階段繪制的模具圖,也可以採用學慣用標題欄和明細表。
明細表中的內容根據總裝配圖填寫。「熱處理」是指零件的熱處理硬度要求,特殊的熱處理方式(如滲碳等)也應標出。在「代(圖)號」欄中,如果是標准件,需標出其標准代號;如果是非標准件,需標出所設計的模具零件的圖號。在確定圖號時,各生產企業均有相關規定,學習階段對圖號的要求不作硬性規定。在「規格」欄中,應該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標注出所選標准件的規格大小,如模座尺寸、模柄類型及直徑、螺釘和銷釘的直徑及長度等。
4、技術要求沖壓模具零件及模架的技術要求,相關標准已經有規定。總裝配圖中的「技術要求」欄目,是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圖紙無法表達的內容,提出模具製造和調整過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項,如配合加工的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值、間隙不均勻度、毛刺高度等。

閱讀全文

與裝配圖有哪些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如何看內存條信息 瀏覽:259
如何刪去手機中的系統數據 瀏覽:753
程序編碼憑證怎麼做 瀏覽:483
宋朝怎麼對外交易 瀏覽:499
項目代理合同是什麼 瀏覽:834
東莞貸款代理公司怎麼這么多 瀏覽:353
硅烷產品的主要優點都有哪些 瀏覽:336
紐威機床如何調程序 瀏覽:173
小公司財務代理記賬哪裡找 瀏覽:36
現在加價購買的電子產品有哪些 瀏覽:302
什麼產品親測能變白 瀏覽:195
如何開一家白酒代理商 瀏覽:896
微信推廣怎麼代理 瀏覽:24
專業技術崗位如何轉正 瀏覽:314
農產品加工怎麼搶零食 瀏覽:921
智能小程序包怎麼修改 瀏覽:372
品牌縣級代理商是什麼級別 瀏覽:122
新車沒信息怎麼辦 瀏覽:100
體制內技術行業有哪些 瀏覽:829
qq小程序的游戲如何反饋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