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記敘文的順序有哪些
一、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四種。
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順序來敘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系為序來敘述事件。在敘述一個事例時,由於時間變化與空間地點的轉換順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幾種順敘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能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使用倒敘方法應注意的是:文章開頭交代了事件的結局後,要轉回到事件的開頭,從起因寫起;在敘述完事件的經過後,還要回到結局上來,這樣才能首尾相合、結構完整。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現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
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沒有補敘,故事情節上就會出現漏洞,令人不解。
二、說明文的順序安排一般有這樣的幾種:(1)假如是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進程的,就採用「時間」順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2)假如是解說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徵的,就採用「空間」順序。可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3)假如為了闡明某些操作過程,就以「程序」為序,即按操作行為的先後標明序號逐一加以解說,便於讀者按部就班,准確無誤地進行操作。(4)若說明的目的是闡釋事理,就要採用「邏輯」順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關系來安排。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數: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三、議論文無所謂順序問題。一般看論證的過程。論證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一環,它包含的內容也較多。
①論證的基本類型:立論、駁論。立論從正面論述,駁論從反面論述。我們寫議論文一般以立論為主。
②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
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辦) 也即: 引論 本論 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有:
a、總分總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② 記敘文的記敘順序分別有哪些
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五種.
順敘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分敘,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
採用順敘,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時間(當天下午——天黑——當天夜裡——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兩點——兩點以後)的推移,記敘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順序來敘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從作者到東京開始寫起,再寫到仙台後與藤野先生相處中的幾件事,最後寫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與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系為序來敘述事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作者用三個事例,從三個方面歌頌了志願軍的高貴品質.第一個事例重在表現志願軍戰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第二個事例表現志願軍對朝鮮人民的熱愛,第三個事例則展示了志願軍崇高的精神境界.這三個事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告訴讀者,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在敘述一個事例時,由於時間變化與空間地點的轉換順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幾種順敘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敘能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我們讀過不少倒敘的文章,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件小事》、《回憶我的母親》、《記一輛紡車》等.使用倒敘方法應注意的是:文章開頭交代了事件的結局後,要轉回到事件的開頭,從起因寫起;在敘述完事件的經過後,還要回到結局上來,這樣才能首尾相合、結構完整.
魯迅的《故鄉》中有兩處插敘.(插敘一般出現在文章中段,且結構鮮明.)一處是當「我」的母親談到閏土時,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引出對少年閏土形象的插敘.另一處是對楊二嫂形象的回憶.這兩處插敘使閏土、楊二嫂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況形成鮮明對比,充實了文章內容,深入開掘了主題思想.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現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
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沒有補敘,故事情節上就會出現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滸傳》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一節,敘述在黃泥崗松林內七個販棗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綱.看到這里,讀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販棗客商喝得,為什麼楊志等人就喝不得?這時,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吳用、晁蓋等七人的姓名,並介紹了使用障眼法、當面吃酒以瓢下葯的經過.這樣,通過補敘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見,補敘實際上是在敘述時,故意「藏」去若乾片斷,到後面適當的地方再把這些片斷「亮」出來,使讀者恍然大悟.通過這一「藏」一「亮」,造成敘事的波瀾.
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③ 記敘文的順序有哪些 關於記敘文的順序
1、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記敘的順序一共有五種,分別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平敘)。
2、順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式,它是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敘述的。
3、倒敘,即將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或突出的片斷提到前面敘述,然後再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並不是將整件事情,從結局到開頭的發展順序的倒轉,而是將事情中的某個部分提前來敘述,屬於是局部的「倒插」。
4、插敘,即在對中心事件的正常的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有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5、補敘,即文章有時根據內容的需要,要對前面所寫的人或事作一些簡短的補充交待,這種寫法叫補敘。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
6、分敘,是指敘述兩件或兩件以上的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發生的事情,也叫平敘法。
④ 記敘文的記敘順序分別有哪些
答
記敘文的常用敘述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
(1)順敘。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這種寫法通常叫做順序。順序的段落層次跟事情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順敘的使用最為廣泛。例如《散步》、《金黃的大斗笠》、《我兒子一家》。
(2)倒敘。倒敘就是將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斷提到前面敘述,然後依「自然時序」進行敘述。倒敘並不是由「尾」至「頭」的整個的逆敘,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說來,情節曲折、復雜的事情才須倒敘,如果中心明確,材料簡單,事情發生的時間較短,就不必用倒敘。例如《背影》、《父子情》就運用了倒敘。
(3)插敘。插敘就是在敘述中心事件過程中,插入一些與主要情節有關的內容,然後再接敘原來的事情。插入的內容為了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鮮明,如《羚羊木雕》。
(4)補敘。文章有時根據內容的需要,要對前面所寫的人或事作一些簡短的補充交待,這種寫法通常叫補敘。補敘和插敘雖然都是對主要情節的補充和交待,但它們也有不同。補敘大都無情節,前後不必有什麼過渡的話。
順敘、倒敘、插敘、補敘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