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什麼標本放射自顯影技術

什麼標本放射自顯影技術

發布時間:2023-01-04 11:11:17

㈠ 細胞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技術或者方法

第二節 細胞生物學實驗方法與技術
當前細胞生物學與醫葯保健事業聯系的較為緊密的熱點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1)真核細胞基因結構及其表達調控;2)細胞膜、膜系、受體與信號傳遞研究;3)細胞生長、分化、衰老、癌變、死亡,尤其是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研究;4) 細胞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及體細胞核移植的研究。
一、細胞培養常用方法
1、細胞原代培養(primay culture) 又稱初代培養,即直接從機體取下細胞、組織、或器官、讓他們在體外維持與生長。原代細胞的特點是細胞或組織剛離開機體,他們的生物狀態尚未發生很大的改變,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他們在體內的狀態,表現出來源組織或細胞的特性,因此用於葯物實驗尤其是葯物對細胞活動、結構、代謝、有無毒性或殺傷作用等研究是極好工具。常用的原代培養方法有組織快培養法及消化培養法。前者方法簡單,細胞也較易生長,尤其是培養心肌有時能觀察到心肌組織塊的搏動。細胞從組織塊外長並鋪滿培養皿或培養瓶後即可進行傳代。2、細胞的傳代培養 當細胞生長至單層匯合時,便需要進行分離培養否則會因無繁殖空間、營養耗竭而影響生長,甚至整片細胞脫離基質懸浮起來直至死亡。為此當細胞達到一定密度時必須傳代或再次培養,目的是藉此繁殖更多的細胞,另一方面是防止細胞的退化死亡。
二、器官培養方法
器官培養(organ culture)是指用特殊的裝置使器官、器官原基或它們的一部分在體外存活,幷保持其原有的結構和功能。器官培養可模擬體內的三維結構,用於觀察組織間的相互反應、組織與細胞的分化以及外界因子包括葯物對組織細胞的作用。
器官培養方法很多,最經典的方法即表玻皿器官培養法;一種最常用的方法是不銹鋼金屬網格法及Wolff培養法和擴散盒培養法,實驗者可根據情況選擇採用。
三、放射自顯影術測定
放射自顯影術(autoradiography)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電離輻射對核子乳膠的感光作用,顯示標本或樣品中放射物的分布、定量以及定位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在緊密接觸的感光乳膠中記錄下它存在的部位和強度,准確顯示出形態與功能的定位關系。現已可將放射自顯影術與電鏡以及生物分子結合起來。不但可以研究放射性物質在組織和細胞內的分布代謝,而且可以揭示核酸合成及其損傷等改變,目前已在生命科學各領域被廣泛應用。
四、染色體分析技術
染色質或染色體是遺傳物質在細胞水平的形態特徵。前者是指當細胞處於合成期時遺傳物質經鹼性染料著色後,呈現出細絲狀彌漫結構;當細胞進入分裂期時,染色質細絲高度螺旋化凝聚為形態有特徵的染色體。特別是在分裂中期,復制後的染色體達到最高程度的凝聚,稱為中期染色,是進行染色體形態觀察分析的最佳時期。染色體分析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主要用於以下幾方面:1)為臨床診斷提供新手段;2)研究不育和習慣性流產發生的遺傳基礎;3) 通過檢查胎兒的染色體,預防有染色體異常患兒出生(先天愚型);4)根據染色體的多肽性進行親子和異型配子的起源研究;結合DNA重組技術可以將基因定位於染色體的具體區帶上。
五、電鏡技術
早在1940年,英國劍橋大學首先試製成功掃描電子顯微鏡,但因解析度低無實用價值。1965年英國劍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開始生產出商品掃描電鏡,其以顯著優點廣泛用於生物學、醫學、物理學、化學、電子學及勘探、冶金、國防、公安、機械與輕工業等諸多領域,並已成為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

㈡ 放射自顯影技術的介紹

放射自顯影技術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電離輻射對乳膠(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對細胞內生物大分子進行定性、定位與半定量研究的一種細胞化學技術。放射自顯影技術(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用於研究標記化合物在機體、組織和細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機理、作用部位等等。

㈢ 放射自顯影術的介紹

免疫放射自顯影術(autoradiography):通過檢測放射性標記物質在細胞內的定位來觀察某一特定生化反應過程的技術。首先,將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同位素的標記物注入動物體內或加入培養基中,間隔一定時間取材,製成標本(如切片),在暗室中於標本的上面塗以液體原子核乳膠,置暗處曝光,數日後再經顯影和定影處理,或經染色後光鏡觀察,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標記物存在的部位,溴化銀被還原成黑色的微細銀顆粒,也可在電鏡下觀察則稱之為電鏡放射自顯影術(electron microscope autoradiography)由此,可獲知被檢物質在機體、組織與細胞內的分布、數量及代謝徑路。在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是能量低、射程短、電離作用強β的射線如3H,14C,32P,35S,125I,45Ca,等或其它化合物。例如將125I注入體內可觀察碘在甲狀腺內的碘化部位及過程;又如把3H標記的胸腺嘧啶苷或氨基酸注入體內,可以研究細胞內DNA合成及蛋白質合成及其代謝過程。還可對標本中銀顆粒數目進行定量分析;也可用液體閃爍計數器對細胞或勻漿的放射強度進行定量研究。

㈣ 放射自顯影、SPECT、PET三者之間的區別,謝謝了。

你好,我對放射自顯影也不了解。就跟你說說SPECT和PET吧。
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ed tomography,單光子放射計算機斷層成像), 是基於gamma 機(二維)地一種三維斷層成像技術,一般被檢查地病人需要服用或被注射一些放射性核素,然後通過機器的探頭捕捉gamma放射線,通過計算機重建技術進行重建。
PET(pos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電子輻射斷層成像), 這個跟SPECT地大體很像,也是和醫學的一種,但成像的最基本原理不一樣:PET需要病人服用或注射的核素衰變時必須要放出正電子(postron) ,而不是直接輻射gamma光子。然後正電子在病人體內走大概幾毫米的距離後和病人體內大量存在的電子發生中和(湮滅)反應,並發出兩個方向相反,能量都為511KeV的光子,然後利用這對光子在進行定位。最後也是通過計算機對大量的光子對進行處理最後重建圖像。
還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區分SPECT和PET,SPECT一般跟gamma相機相似,有兩個到三個探頭,而PET機器從外面看起來更像X光機,因為很多探頭組成了一個環,隱藏在了機器內部。

奧,我又查了一下,放射自顯影和之上兩個的主要區別是PET,SPECT主要靠探頭去感應放射線,然後通過計算機技術重建。但放射自顯影會用膠片(film)直接去感知輻射,然後直接成像。
我個人認為,放射自顯影所稱的想應該是二維的,較之前地兩種成像技術,這個應該成本會低得多,但圖像質量應該沒法和前兩者相比。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放射自顯影術的關系

放射自顯影與免疫染色聯合應用最常用於研究DNA合成與抗原定位表達之間的關系。這時細胞用3H_TdR標記後,進行免疫染色和放射自顯影。這個方法能夠敏感而精確地研究正在進行DNA合成的細胞中抗原表達的位置。盡管如此,一般情況下建議用雙標記法進行這類研究,在細胞培養基中加入BrdU標記新合成的DNA,接著用2種不同顏色染料標記的抗體按上述雙標記法進行細胞染色,其中抗體之一是針對BrdU的抗體(已經商品化),而另一種抗體是針對所研究的抗原。

㈥ 放射性自顯影的原理

放射自顯影是利用射線能使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探測放射性核素或其標記化合物在生物組織中分布狀態的一種顯影技術。
放射自顯影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發射出來的帶電離子(α或β粒子)作用於感光材料的鹵化銀晶體,從而產生潛影,這種潛影可用顯影液顯示,成為可見的"像",因此,它是利用鹵化銀乳膠顯像檢查和測量放射性的一種方法。
自顯影實驗中常用核素的半衰期與能量

放射自顯影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發射出來的帶電離子(α或β粒子)作用於感光材料的鹵化銀晶體,從而產生潛影,這種潛影可用顯影液顯示,成為可見的"像",因此,它是利用鹵化銀乳膠顯像檢查和測量放射性的一種方法。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不斷衰變,當衰變掉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各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長短不同(表),在自顯影實驗中多選用半衰期較長者。對於半衰期較短的核素,應選用較快的樣品制備方法,所用劑量也應加大。

㈦ 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的目錄

第一篇 細胞形態與結構觀察技術
實驗一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實驗二 熒光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實驗三 倒置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實驗四 微分干涉相差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實驗五 電子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實驗六 動物細胞微絲束的光學顯微鏡觀察
實驗七 動物細胞線粒體的分離與觀察
實驗八 葉綠體的分離與熒光觀察
第二篇 細胞化學實驗技術
實驗九 孚爾根反應
實驗十 過碘酸錫夫反應
實驗十一 溶酶體的染色與觀察
實驗十二 線粒體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與觀察
實驗十三 聯會復合體的染色與觀察
實驗十四 染色體核仁組織區的銀染色法
實驗十五 培養細胞的細胞骨架免疫熒光染色與觀察
實驗十六 顯微放射自顯影技術
第三篇 細胞生理學實驗技術
實驗十七 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的觀察
實驗十八 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檢測
實驗十九 細胞電泳技術
實驗二十 動物細胞凋亡的雙熒光染色與觀察
實驗二十一 海星再生過程的組織學研究與觀察
第四篇 細胞工程實驗技術
實驗二十二 染色體的標本製作及其組型實驗
實驗二十三 染色體G帶的分帶技術
實驗二十四 染色體C-帶的分帶技術
實驗二十五 動物細胞原代培養技術
實驗二十六 植物原生質體的分離和培養技術
實驗二十七 動物胚胎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技術
實驗二十八 細胞的冷凍保存技術
實驗二十九 PEG介導的動物細胞融合技術
實驗三十 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雜交瘤技術
實驗三十一 動物細胞轉基因技術
參考文獻
……

㈧ 放射自顯影法的介紹

autoradiography 放射自顯影法。是使用照相乾板或乳劑來觀察生物體內放射性物質的攝取,藉以測量生物體內物質的分布、轉移、代謝的細胞化學和組織化學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什麼標本放射自顯影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產品流光怎麼拍 瀏覽:244
網站上上傳的信息如何排序 瀏覽:312
學生登記表頁面設置數據是多少 瀏覽:928
企業代理開戶的銀行卡怎麼激活 瀏覽:829
長治有什麼古玩市場 瀏覽:720
如何代理小黃車 瀏覽:127
冷門產品視頻怎麼拍攝 瀏覽:117
技術學院軟體哪個好 瀏覽:246
離婚調解包括什麼程序 瀏覽:344
目標點是輸哪個數據 瀏覽:747
小程序訪問許可權在哪裡 瀏覽:823
如何微信小游戲遷移到微信小程序 瀏覽:648
消毒隔離技術包括哪些 瀏覽:931
交易貓未發貨怎麼收貨 瀏覽:115
恆昌惠誠信息咨詢怎麼樣 瀏覽:435
期權交易中如何修煉心性 瀏覽:554
信管家是哪個交易所 瀏覽:925
電腦如何看內存條信息 瀏覽:259
如何刪去手機中的系統數據 瀏覽:753
程序編碼憑證怎麼做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