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怎麼分級,又怎麼升級
在我國,事業單位分為三類崗位,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每個類別的崗位的分級和提升方式都不太一樣。
其中專業技術崗分為十三個等級,其中1-7級為高級崗位,8-10級為中級崗位,11-12級為初級崗位,13級為員級崗位。
專業技術崗的晉升是通過職稱評聘來進行的。正常情況下,剛進入事業單位的人員都是13級,而試用期過後轉正定級的時候可以定為12級。
小級別的晉升相對是比較容易的,比如12級晉升11級,都是初級崗位,一般只需要12級聘用兩年後就可以了。而大級別的晉升就比較困難了,比如11級晉升10級,是由初級崗位晉升到中級崗位,這種首先需要個人符合相關條件,即取得了中級職稱,然後還需要單位有相應的中級崗位職數,並且領導同意聘用,才可以由11級晉升到10級。而且只能晉升到最低的那個等級,就是初級崗位晉升中級崗位,只能晉升到10級,而不能直接跨到9級或8級。
至於管理崗分為10個等級,晉升主要是靠提拔;而工勤崗分為6個等級,晉升是通過職業資格鑒定
㈡ 事業單位高級工是幾級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㈢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等級如何晉級
通過職稱評選晉升。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是通過職稱的評選來晉升的。
專業技術崗位是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按高級、中級、初級,設13個等級。
高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至7級,其中正高級崗位為1至4級,副高級崗位為5至7級,中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8至10級,初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1至13級,其中13級為員級崗位。
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定級根據:
1、事業單位薪級工資按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和工作時間定級
2、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定級,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
二、薪級工資標准由相應的「薪級」確定:
1、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
2、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
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
崗位工資制度是一種與現代企業制度相符合的薪酬管理辦法,具有較好的分配激勵作用。
㈣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專業技術崗位是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按高級、中級、初級,設13個等級。
高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至7級,其中正高級崗位為1至4級,副高級崗位為5至7級,中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8至10級,初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1至13級,其中13級為員級崗位。
(4)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怎麼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報考職位的選擇也很重要,根據個人能力知識水平,盡量選擇鄉鎮及縣份是最好的,因為報考鄉鎮及縣份的人沒有省直及市裡面多,這樣考上的機會會稍大一些
考試當天去考場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早上一定要按時起床,檢查面試需要的相關物品和材料,特別是證件。女同學可以在早餐後再適當化裝,男同學也要注意 不要穿戴整齊後在外邊吃早飯,以免不小心弄臟衣服來不及更換。
㈤ 技術崗位級別劃分
技術崗位級別劃分: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
1、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
4、省轄市、縣屬事業單位聘用。省轄市、縣屬事業單位確需設置專業技術二級崗位,聘用享有盛譽、業內公認,貢獻突出,且符合任職條件的專家、學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經省轄市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准。
㈥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是怎麼樣的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是按高級、中級、初級,設13個等級。高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至7級,其中正高級崗位為1至4級,副高級崗位為5至7級;中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8至10級;初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1至13級,其中13級為員級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是事業單位崗位中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中的一種。
其中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
事業單位三類崗控制標准: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和服務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推進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㈦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怎麼分級,又怎麼升級
專業技術崗分為13個等級,其中1~7級為高級崗位8~10級為中級崗位,11~12級為初級崗位,13級為員級崗位。專業技術崗的晉升是通過職稱評聘來進行的。正常情況下,剛進入事業單位的人員都是13級。而試用期過後轉正級的時候可以定為12級。
㈧ 專業技術職稱等級有哪些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
專業技術職稱
1、講座教授
職稱升到講座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Tenure),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擁有此職稱的教授會身兼多職,平時很忙,不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很可能會指派博士後輔導學生。平均每周能見學生少於一次。
2、教授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3、副教授
副教授已獲得終身教職,可以帶博士或碩士學生。不會像助理教授那樣特別努力地做研究,會兼任量其他工作(如系主任、主持會議等),大部分副教授都會親自指導學生的研究。平均每周見學生多於一次。
㈨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如何定級
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構成是比較復雜的。它充分考慮到了對職工的各項體恤照顧,也考慮到了職工的職業發展以及情況不同。主要工資待遇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改革性津補貼以及各種獎勵待遇等等。
1、基本工資是機關事業單位待遇的基礎,又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兩部分,國家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表。
2、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是按照專業技術級別分為1~13級。正高級職稱崗位是1~4級,副高級職稱崗位是5~7級,中級崗位是8~10級,初級崗位是11~12級,13級崗位是員級崗位。根據職稱級別來,認定還是非常簡單的。
3、專業技術人員的薪級工資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共分為1~65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共用一套薪級工資表,這是全國統一的。各地待遇差距主要在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改革性補貼以及各種獎金上。
一般來講,薪級工資是根據薪級級別來確定待遇。根據目前的工資表,薪級1級只有260元,65級高達7204元。如果是教師,還額外提升了10%左右。
確定薪級,首先要經歷一個轉正定級的過程。轉正定級根據不同的學歷會有不同的檔次,比如初中生畢業入職是1級,當然現在來看初中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是幾乎不可能的。專科畢業生起薪是5級,本科畢業生起薪7級,本科雙學士學位9級,碩士研究生11級,博士研究生14級。
薪級工資,只要入職每年考核合格,都可以晉升一級。從一定角度講有點兒像工齡工資了。其實從初中生上到博士,中間也需要13年左右的教育時間,所以說薪級跟年齡也有一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