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5g技術怎麼設計

5g技術怎麼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03 01:29:58

Ⅰ 哪位小哥哥知道,5G標準是怎麼來的,由誰制定的有知道的么

5G是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為3GPP)負責制定的。3GPP是一個標准化機構。目前其成員包括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和北美的相關行業機構。

Ⅱ 怎麼設置5G網路

若使用的是vivo的5G手機,開啟5G網路的方法:
方法一:進入設置--(雙卡與)移動網路--SIM卡信息與設置--選擇對應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進入--即可啟用5G;
方法二:進入設置--(雙卡和)移動網路--即可啟用5G.
註:不同機型開啟路徑略有差異,請您以實際界面顯示為准,需與運營商確認當地有覆蓋5G網路,手機卡開通5G網路套餐。

Ⅲ 5g技術對接入網架構重新進行了設計

5G移動網路時代的日益靠近,使得全球產業界和學術界團體加速對於5G網路架構的研究,盡早推出5G第一個商業版本。3GPP早在2016年就公布了5G的兩種網路架構:獨立組網,即接入網路僅包括新空口或evolved E-UTRA;非獨立組網,接入網路中新空口與evolved E-UTRA共存。並於2018年6月完成了5G NR R15的第二個版本,同時展開了R16版本標准化工作,這極大地提升了業界對於5G的信心,對5G的後續標准推進和產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Ⅳ 5g技術是怎麼研究出來的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
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頻(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增強移動寬頻(eMBB)主要面向移動互聯網流量爆炸式增長,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業控制、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需求;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以感測和數據採集為目標的應用需求。
為滿足5G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5G的關鍵性能指標更加多元化。ITU定義了5G八大關鍵性能指標,其中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成為5G最突出的特徵,用戶體驗速率達1Gbps,時延低至1ms,用戶連接能力達100萬連接/平方公里。
2018年6月3GPP發布了第一個5G標准(Release-15),支持5G獨立組網,重點滿足增強移動寬頻業務。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標准發布,重點支持低時延高可靠業務,實現對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標准將重點實現差異化物聯網應用,實現中高速大連接,計劃於2022年6月發布。
2020年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手11家合作夥伴共同發布《5G消息白皮書》 [14] ,三大運營商計劃在2020年內推出5G消息。

Ⅳ 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如何實現5G技術

1.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看來到5G技術與周圍事物的聯系,

2、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臆造聯系。

3、事物的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百件為轉移,抓住機遇,利用有利條件,不利條件。

4.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帥著部分。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度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5、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會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必須重視部分的作問用,搞好局部,用部分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6、堅持系統優化方法

Ⅵ 7. 論述題根據目前的信息技術手段(5G、物聯網、北斗導航等),如何設計一套適用

目前,題根據目前的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設計一套適用的信息系統
首先,可以利用5G技術實現高速、高容量的數據傳輸。5G技術比之前的通信技術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容量,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快、更穩定的網路服務。同時,5G技術還具有低延遲、高容錯能力,可以滿足實時數據傳輸的需求。
其次,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數據採集和處理。物聯網技術使得物理世界中的各種物品都能夠連接到互聯網,實現數據的採集和處理。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信息系統可以實現對實時數據的實時採集和處理,並能夠將這些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存儲,為用戶提供更加精確、及時的信息服務。
此外,還可以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實現精準定位。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項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定位服務。通過北斗導航系統,信息系統可以准確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並能夠根據用戶的位置信息
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的信息服務。例如,信息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位置信息,提供周邊餐飲、購物、娛樂等信息,幫助用戶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總之,通過利用目前的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設計一套適用的信息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快、更穩定、更個性化、更精準的信息服務。

Ⅶ 5G技術是什麼

我們國家工信部下發通知,明確了我國的5G初始中頻頻段:
3.3-3.6GHz、4.8-5GHz兩個頻段
同時,24.75-27.5GHz、37-42.5GHz高頻頻段正在徵集意見。
目前,國際上主要使用28GHz進行試驗(這個頻段也有可能成為5G最先商用的頻段)。
如果按28GHz來算,根據前文我們提到的公式:
好啦,這個就是5G的第一個技術特點——
毫米波
繼續,繼續。。。
既然,頻率高這么好,你一定會問:「為什麼以前我們不用高頻率呢?」
原因很簡單——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
電磁波的一個顯著特點: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就越趨近於直線傳播(繞射能力越差)。。。
而且,頻率越高,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

Ⅷ 5g的三大核心技術

5G的三大核心技術分別是SBA、CUPS和網路切片。
什麼是SBA?
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即基於服務的架構。它基於雲原生構架設計,借鑒了IT領域的「微服務」理念。
眾所周知,傳統網元是一種緊耦合的黑盒設計,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從黑盒設備中解耦出網路功能軟體,但解耦後的軟體依然是「大塊頭」的單體式構架,需進一步分解為細粒度化的模塊化組件,並通過開放API介面來實現集成,以提升應用開發的整體敏捷性和彈性。
為此,業界提出了基於CloudNative的設計原則。
CloudNative的使命是改變世界如何構建軟體,其主要由微服務架構、DevOps和以容器為代表的敏捷基礎架構幾部分組成,目標是實現交付的彈性、可重復性和可靠性。
微服務就是指將Monolithic(這個詞太難傳神翻譯了,本文翻譯成單體式應用程序)拆分為多個粒度更小的微服務,微服務之間通過API交互,且每個微服務獨立於其他服務進行部署、升級、擴展,可在不影響客戶使用的情況下頻繁更新正在使用的應用。
正是基於這樣的設計理念,傳統網元先是轉換為網路功能(NF),然後NF再被分解為多個「網路功能服務」。
SBA=網路功能服務+基於服務的介面。網路功能可由多個模塊化的「網路功能服務」組成,並通過「基於服務的介面」來展現其功能,因此「網路功能服務」可以被授權的NF靈活使用。
其中,NRF(NFRepositoryFunction,NF貯存功能)支持網路功能服務注冊登記、狀態監測等,實現網路功能服務自動化管理、選擇和可擴展。
CUPS
CUPS(ControlandUserPlaneSeparation),即控制與用戶面分離。目的是讓網路用戶面功能擺脫「中心化」的囚禁,使其既可靈活部署於核心網(中心數據中心),也可部署於接入網(邊緣數據中心),最終實現可分布式部署。
事實上,核心網一直沿著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的方向演進。比如,從R7開始,通過DirectTunnel技術將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在3GRNC和GGSN之間建立了直連用戶面隧道,用戶面數據流量直接繞過SGSN在RNC和GGSN之間傳輸。到了R8,出現了MME這樣的純信令節點。
只是到了4.5G和5G時代,這一分離的趨勢更加徹底,也更加必要。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為了滿足5G網路毫秒級時延的KPI。
光纖傳播速度為200km/ms,數據要在相距幾百公里以上的終端和核心網之間來回傳送,顯然是無法滿足5G毫秒級時延的。物理距離受限,這是硬傷。
因此,需將內容下沉和分布式的部署於接入網側(邊緣數據中心),使之更接近用戶,降低時延和網路回傳負荷。
網路切片
5G服務是多樣化的,包括車聯網、大規模物聯網、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VR/AR等等。
這些服務對網路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工業自動化要求低時延、高可靠但對數據速率要求不高;高清視頻無需超低時延但要求超高速率;一些大規模物聯網不需要切換,部分移動性管理對之而言是信令浪費等等,為此5G要像一把瑞士軍刀一樣,多功能滿足差異化的網路服務。
於是,我們就要把網路切成多個虛擬且相互隔離的子網路,分別應對不同的服務。
當然,這么靈活的切片工作豈是傳統大塊頭的黑盒設備能擔當的,自然要虛擬化、軟體化,再將網路功能進一步細粒度模塊化,才能實現靈活組裝業務應用。
因此,3GPP就確認了由中國移動牽頭26家公司提出的SBA構架為5G核心網基礎構架。

Ⅸ 中國電信發布5G技術方案是怎樣的

6月26日,中國電信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國電信技術部總經理何志強在會上表示,中國電信採用SA標准來組建5G網路,初期的5G語音回落至4G網路。

基於服務化架構的5G核心網將採用雲化部署;5G核心網應具備語音業務的承載能力,初期採用從5G回落至4G網路的方案,通過VoLTE技術提供語音業務。


何志強稱,選擇SA組網是為了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用戶總是想用最好的東西。「採用SA也可以避免NSA的網路頻繁改造和終端復雜的問題。」

自從SA標准凍結後,中國電信這是全球運營商首次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的白皮書。

Ⅹ 5G關鍵技術到底有哪些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我們知道3G採用直接序列碼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技術,手機接收端使用Rake接收器,由於其非正交特性,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來解決手機和小區之間的遠-近問題;而4G網路則採用正交頻分多址(OFDM)技術,OFDM不但可以克服多徑干擾問題,而且和MIMO技術配合,極大的提高了數據速率。由於多用戶正交,手機和小區之間就不存在遠-近問題,快速功率控制就被舍棄,而採用AMC(自適應編碼)的方法來實現鏈路自適應;NOMA希望實現的是,重拾3G時代的非正交多用戶復用原理,並將之融合於現在的4G OFDM技術之中。從2G,3G到4G,多用戶復用技術無非就是在時域、頻域、碼域上做文章,而NOMA在OFDM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維度——功率域;新增這個功率域的目的是,利用每個用戶不同的路徑損耗來實現多用戶復用。

閱讀全文

與5g技術怎麼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賣產品的公司有哪些 瀏覽:973
海城有哪些海鮮市場 瀏覽:148
如何小程序改頭像 瀏覽:2
想做尿不濕代理沒客源怎麼辦 瀏覽:546
新繁龍橋市場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82
產品代理行業有哪些 瀏覽:241
數據交換平台多少錢 瀏覽:878
哪個地方有土地市場 瀏覽:282
電腦軟體如何做程序 瀏覽:987
代理產品主要看產品的什麼 瀏覽:686
查絕經的6項指標數據是哪些 瀏覽:936
長沙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才能進 瀏覽:315
如何放大在電腦微信里的小程序 瀏覽:230
sps數據年齡怎麼分 瀏覽:853
哪些v8車型有閉缸技術 瀏覽:570
廳級信息中心是什麼級別 瀏覽:563
天津杏花村汾酒怎麼代理 瀏覽:789
如何查詢浙江造價信息網里的信息 瀏覽:829
蘋果快捷指令發信息為什麼收不到 瀏覽:722
菜市場雞檔旁邊可賣什麼不影響 瀏覽: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