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室內養殖土雞有哪些技術

室內養殖土雞有哪些技術

發布時間:2022-12-31 23:50:10

A. 土雞養殖技術有哪些

土雞養殖要點:
1、 室溫: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後以每天降0.5℃。
2.相對濕度:室內的相對濕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後為55%~60%;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熏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後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4.適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盡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隻/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隻(視養殖戶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模)。 「網、床、散」結合
養殖戶應根據自己飼養的數量來適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內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戶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採光充足,並做好網床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隻/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厘米,網床高30厘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厘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承糞板(可用三層板)。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於網床內。將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將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隻雞不少於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脫溫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床內飼養,1公斤後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內放養(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喂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網床內飼養,雞活動范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
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於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適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將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並用手搓碎一點。脫溫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添加5%~10%的完整穀粒(或小麥),並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穀粒(或小麥),添加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添加適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序,應結合生產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添加一些葯物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在2~7日齡添加0.02% 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黴素或青黴素、慶大黴素等,13~17日齡又重復用上述葯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葯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干凈,並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復合酚兌水將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內帶雞消毒。出欄後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並注意常換。

B. 養土雞方法 土雞養殖技術

1、土雞養殖方法比較簡單,對場地好雞舍的要求低,場地只要無污染,雞舍可遮風擋雨就行。

2、飼養管理期間要注意定期更換飼料,要根據生長階段的不同配製不同的飼料,保證每隻雞的採食量以及飲水量,飲水足才可正常下蛋。

3、另外,還要減少應激反應以及衛生方面的管理。

C. 土雞的飼養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往室內平養的快大型肉用雞在市場上銷路漸差,取而代之的土雞倍受青睞。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土雞的 飼養 技術,一起來看看。

土雞的飼養技術
1、選擇合適的場地:土雞養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取水方便、遠離村莊、交通便捷、樹冠較小、果樹稀疏的地方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雞場,場與場間距不少於200米。利用山區自然屏障的優勢,提倡一個山包一個場。

2、場地消毒:新場地,育雛室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老場地,地面清掃沖洗,在上述 方法 的 基礎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福牧網,用高錳酸鉀14克/平方米 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閉熏蒸消毒1-2天(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後,開啟通風1-2天。

3、溫度要求: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溫度,一般育雛舍溫度控制在:0-1周齡32-33℃,以後每周降1-2℃,直到4周齡 後方可脫溫。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布四周、不 斷張口呼吸,表明溫度偏高;當雞群分布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表明溫度較為適宜。

4、選擇優質的雞苗:養雞成功與否雞苗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黃、三黃雞、廣西麻雞、浙大黃、固始雞、仙居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以其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等特點,比較適合我市的野外養殖。要選擇品種較純、體質健壯的雞苗。一般雞群活潑、叫聲有力、雛雞頭大、眼凸有神、掙扎有力、身體潔凈、個體均勻、毛色一致的為優質的苗雞。

5、盡早開水: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盡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 生理鹽水及速補;近距離的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的應人工調教, 或拍手聲刺激促進飲水。應當全天候供水。

6、適時開料: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小時。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 的雛雞具有食慾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 料應撒在尼龍布或團箕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應盡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慾,減少飼料浪費。

7、適當的飼養密度:土雞的飼養密度可稍大於快大雞,一般一周齡內掌握在35隻/平方米 ,以後每周降5隻左右,直到四周齡脫溫後方可放養。

8、搞好免疫工作:土雞飼養期較長,其免疫與室內飼養的快大雞應有所區別,主要需做好:

8.1、選擇優質疫苗。由於土雞飼養期長,疫病威脅性大,故養戶選購疫苗時,務必檢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發現破瓶、潮解、失效或有雜質者杜絕使用。應該到農業部門指定的店家購買為好。

8.2、 疫苗應足量使用。土雞養殖其他方面都可以節省,唯獨疫苗不能剋扣,應當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飲水免疫量應加倍(即1000隻雞,用2000羽份疫苗),點滴免疫用1-1.5倍量;後期1.5-2倍量為宜。

8.3、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齡H120疫苗,8-10日齡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齡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齡法氏囊疫苗,28-30日齡I系疫苗和禽流 感疫苗,32-34日齡H52疫苗。飼養期超過100天的,建議60-65日齡注射一次I系疫苗。

8.4、採取正確的免疫方法。前期由於雞個體小、活動量不大,容易被抓,應提倡逐只滴鼻、點眼或滴口免疫,後期採取注射法,這樣能確保雛雞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確實,防止飲水免疫帶來飲多飲少,甚至飲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9、育出雛階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9.1、白痢病。該病主要發生在7日齡內,特徵是雛雞肛門粘有白色糞便,用恩諾沙星、佛哌酸、敵菌凈、土黴素等葯進行防治。

9.2、黴菌病。好發於半月齡內,以呼吸困難、肌體脫水、消瘦,剖檢可見肺氣囊內含黴菌結節為特徵。防治上應杜絕霉變飼料、降低舍內濕度、經常更換墊料,可用制黴菌素治療。

9.3、球蟲病。特徵為食慾減少、飲水增加、場地可見血便、少數雞肛門周圍粘有血便。剖檢盲腸、小腸增粗,內含血色稀物,腸粘膜可見出血點。用青黴素、磺胺類及球蟲葯治療,配合降低舍內濕度及飼養密度,收效尚佳。

10、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後期飼料可由配合料逐漸過渡到單一的玉米(2318, -5.00, -0.22%)、稻穀,條件好的用顆粒料。一般上午10時後投料,下午3時後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整個飼養期不停水。經常觀察,發現精神、食慾、糞便異常者,應及早採取 措施 。要及時剔除病、死雞,防止老鼠、老鷹、蛇、黃鼠狼等獸害。

10.1、適當的飼養時間。土雞飼養期不當,直接影響雞的肉質風味及養殖效益。飼養期太短,肉質太嫩,風味差,影響銷路及價格;飼養期太長,飼 料報酬降低,風險性增加,且易造成勞力、場地等資源浪費,增加飼養成本,效益變差。一般體重達1.2-1.5公斤,時間在80天以上即可上市,養戶也可根 據市場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10.2、適度的飼養規模。飼養土雞的效益與適度的飼養規模有關。在我市目前的條件下,一般以一個正勞力每批以1500~2000隻為宜。避免 超規模連片養殖。條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隻。寧願多點投放,分散養殖。這樣有利於飼養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風險、增加效益、穩步發展。

10.3、合理的輪牧時間。 一個雞場飼養時間太久,場地會受污染、病菌增多,對雞群健康威脅大,影響成活率;而且容易將場內的草根、樹根、樹皮啄盡,造成土地板結和環境污染,影響果 樹生長;時間太短,投資重復,成本增加,造成浪費,影響效益。一般二年一輪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10.4、正確處理治蟲與放牧的關系。 一般果園養雞蟲害較少,但當需治蟲時,首先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噴灑時盡量少噴到地面,雞即使食入蟲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選擇晴天治蟲,葯液滴入地面少。最好將治蟲與放牧時間錯開,盡量使雞少接觸葯物,以防萬一。
土雞養殖管理注意事項
春季:防止氣溫突變,春季氣溫逐漸回升,但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快,要時常關注天氣變化,防止天氣突變對生產性能造成影響,甚至誘發疾病;保證營養,春季是一個缺青季節,為了保證產蛋率的穩步上升,首先應該保證充足、高質量的飼料,適當補充一定量的青菜,另外在飼料中補充一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保證蛋的質量;放牧時間的確定,早春天氣多變,植被狀況差,不適宜放牧,應當採用圈養方式,四月中旬以後可以開始放牧,根據氣溫、 雨水 和牧草生長的情況及時調整;做好疾病預防,定期進行消毒防疫。

夏季:雞對高溫的適應能力很差,因此夏季應當首先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在沒有林蔭的地方,人工搭建這樣設施供雞群休憩;保證供水,夏季供水特殊作用在於防暑降溫、保持機體代謝平衡和機體健康,必要時候在水中添加補液鹽抗熱應激;對一些出現抱窩,甚至停產的現象進行及時整頓,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生產性能的降低,及時淘汰處理飼養價值不大的雞;人工補料在早晚涼爽的時候進行,根據雞採食牧草情況,作出調整,保證營養;注意飼料、飲水和環境衛生,控制蚊蠅滋生,定期去除體內寄生蟲,保證雞體健康;及時揀蛋,夏季雞蛋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窩外蛋,稍不留意就會被雨水浸泡而難以保證質量,因此應及時發現並收集窩外蛋;特別關注天氣變化,出現降雨、大風等天氣,不能放養,而應在雞舍內人工喂養,防止由於惡劣天氣造成損失;做好防敵、避敵、防盜的工作,可在雞群內飼養一兩只鵝,以起到警報作用。

秋季:控制蚊蟲,預防雞痘,雞痘是雞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在秋季最容易流行,應按照獸醫師的要求進行預防或治療;預防其他疾病,及時清除帶有病毒的雞糞、死雞,做好消毒工作;增加人工補光,補足每天16小時的光照,以保證產蛋率;防止天氣突變,氣溫不穩,秋雨連綿,給放養雞的飼養和疾病防治帶來諸多困難,應有針對性的提前預防;及時增加人工補料量,由於飼草和天然食物的減少,相應人工補料應當增加。

冬季:舍養保溫,由於冬季外界溫度過低,草場林下沒有什麼可以採食,需要室內人工飼養,並將加強雞舍保溫增加光照,條件允許的話搭建臨時棚舍增加活動面積;增加營養供給,冬季飼料營養不足,容易造成雞產蛋性能下降,在飼料中,補充青綠多汁飼料(如苜蓿草粉),可以保證在無法進行放養的情況下,蛋品質量不會下降過多;每天光照不應低於15小時;加強通風,預防呼吸道疾病;注意防止獸害。

土雞的飼養技術相關 文章 :

1. 土雞的飼養方法

2. 土雞的飼養方法

3. 散養土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4. 如何飼養土雞 ​

5. 土雞的科學養殖技術

D. 土雞養殖技術

土雞養殖中快速增重方法
一、按1:200的比例將蜂蜜與百益寶em原液200倍稀釋液混合給雞飲食。連飲半個月,可快速催肥。
二、取肉桂粉45%、乾薑粉25%、甘草粉8%、茴香粉7%、熟黃豆7%、硫酸鐵8%,混合加適量水拌入飼料中,每隻雞每天喂0.5克,2天喂1次,連喂2個月。
土雞科學飼養技術

土雞,一般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有別於籠養的肉雞、蛋雞,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土雞科學飼養技術有以下關鍵點:

一、飼養密度要適中。雛雞進入育雛室,第一周50隻/平方米,且隔開為一群,在彈性塑料網上或竹編網上鋪新鮮干凈的干稻草。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周40隻/平方米,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通過網眼落到地上。第三周30隻/平方米,之後為10隻/平方米。

二、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雛雞。

三、雞舍溫度要適宜。第一周為32℃,以後每周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

四、採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周期間隙光照法,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約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採光窗的光照強度。

土雞放牧的相關問題
土雞,家禽的一種。放養土雞肉質細膩、味美、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有別於籠養的肉雞、蛋雞,深受人們的喜愛。林果園地、天然草場面積廣闊,天然飼料資源非常豐富,為土雞放牧飼養提供了優良的地理條件。土雞放牧的相關問題有:

一、土雞放牧的時間。在育雛室內育雛30~40天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季45日齡、寒冬65日齡開始放牧。

二、土雞放牧的場地。宜選擇地勢乾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污染、無獸害的果園、茶園、竹木林地或玉米地等,這樣雞既可以吃園內的蟲草,又可以給作物補充有機肥。

三、應在放牧場地建避雨棚、沙池等,讓雞休息、沙浴。

四、土雞放牧的規模。每群規模以600~1000隻為宜。為了便於集中管理,牧場周圍應用尼龍網圍好。這樣讓雞在地里刨食,沒有約束。

五、土雞白天放牧,每天只需在地里撒1次飼料,晚上趕進棚舍。

養雞中的光色禁忌
飼養實踐表明,紅光、綠光、藍光等光色,對雞的生理機能和生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僅影響雞的生長和增重,又可降低雞的產蛋率。因此,必須注意養雞中的光色禁忌,規避某些光色對雞群的危害,提高養雞效益。

一、紅光

紅光對處於生長以育階段的雛雞和青年雞,有抑制生長速度和推遲性成熟的影響。紅光對種公雞的性功能不利影響,使種蛋受精率降低。

二、綠光

綠光對成年母雞的產蛋性能有抑製作用,可使產蛋率下降,產蛋高峰期縮短,種蛋質量降低,孵化率和雛雞成活率低下。

三、藍光
藍色光線容易誘發雞啄癖,降低各年齡階段雞群的抗病力,並可使成年母雞產蛋率下降。

四、黃光

黃光可降低成年母雞產蛋率,種母雞降低受精率。黃光也會誘發雞啄癖。

此外,飼養員常換服飾色彩,也會對雞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養雞者除了不穿光色禁忌的外衣,也不宜隨意換穿服裝。
春季養雞必備葯物

春季養雞要做到有病早治,無病先防,因為雞在春季發病率較高。養雞場(戶)要常備葯物,以便於及時防治。春季養雞必備葯物有:

高錳酸鉀。用0.1%~0.5%的高錳酸鉀溶液,可作雞口腔粘膜沖洗用。也可適量混於飲水中讓雞飲用,作消化道消炎殺菌用。

漂白粉。用於雞舍、場地、糞便、飼槽等消毒。

生石灰。用於舍內及運動場所撒布消毒,尤其是飼養人員經常出入的舍門及運動場門過道等處,應撒布生石灰消毒。

土黴素。是消炎常備葯。

青黴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強大的抑菌作用。每隻雞用2~4萬單位,幼雞1~5千單位,拌入飼料中飼喂可防治球蟲病。成雞每周每百隻用4支80萬單位的青黴素混於飲水中喂給,可防治雞霍亂的發生。

痢特靈。用於雞下痢、腸炎及拉稀等症,每隻每次喂葯半片,效果十分顯著。

百喘硼。用於雞氣管炎,患病雞每隻投喂1片即可見效,並可很快痊癒。去痛片。用於雞感冒,每隻病雞喂服1片,效果很好。

消炎粉。用於外傷感染部位消炎。

龍膽紫(紫葯水)。用於治療創傷、濕疹、潰瘍、啄傷等。
四月份的氣候特點及養雞要點

四月份以來,大多數地區持續陰雨,長期的陰雨天氣對於生產設施較為簡陋的農村養雞生產有其不利因素。在陰雨、低溫、高濕環境下,農民要想養好雞,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保溫育雛

育雛溫度要求剛出殼雛雞34—35℃,1周齡時下降到32℃,以後每周下降2—3℃,4—5周齡時的育雛溫度接近自然溫度即可(20℃左右)。

②科學飼養管理
初生雛雞出殼後5小時左右可先讓其飲水,飲水最好為20℃左右的溫涼開水,有條件時最初3天內可在水中加入5%的食糖。農村養雞為了讓雞飲清潔的飲水,一是飲水宜用井水或自來水,二是宜自製真空飲水器,防止飲水污染。初生雛雞出殼15小時後可喂飼料,也可在最初3日內,用蒸煮半熟的米飯拌熟雞蛋黃,3日齡以後直接喂配合飼料。飼養雛雞要少喂多餐,第一周日喂6—8次,以後漸減飼喂次數。時常保持有清潔飲水供給。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可自配料養雞。春夏季節氣溫逐漸升高,加之下雨濕度大,飼料易發霉和變質。用來喂雞的飼料不能霉變。一次配的飼料或購進飼料不能過多,以5—7天用完為宜。圈養雞則場地要求帶有一定坡度,以利於排水,防止蚊蠅及病原滋生。放牧養雞要注意防雞農葯中毒。周圍農田施農葯後,應將雞圈起關養5—7天後再行放牧。此外雞具有喜干怕濕的特點,陰雨連綿,養雞數量較多時宜搭建簡易雞棚作雞舍,其方法類似於蔬菜大棚。

③加強疫病防治

5—7日齡雛雞用雞新城疫Ⅱ系疫苗,10倍涼開水或生理鹽水稀釋後點眼或滴鼻,30—35日齡用新城疫Ⅳ系苗飲水或每隻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同時把雞痘疫苗稀釋後用鋼筆蘸疫苗在翅內腋下無毛處刺種1—2次。70日齡左右用新城疫Ⅰ系每隻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此外有些地方還有傳染性法氏囊炎、傳染性支氣管炎、馬立克等病流行。這些疫苗接種與否,應與當地畜牧獸醫站取得聯系後,視情況再作決定。農村養雞因環境衛生差,加之農村抱房孵雞消毒不夠徹底和多雨潮濕,防止雞群發病除接種疫苗外,還要重點做好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病和雞球蟲病的防治。1—70日齡內可在飼料中交替使用0.1%土黴素、 0.02%氟哌酸、萬分之二的痢特靈拌料防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病。發病時可用5—10%的恩諾沙星注射治療或用鹽酸恩諾沙星0.5克加水20公斤讓雞飲水。7日齡後,用克球粉、百球清、球凈、三字球蟲粉等抗球蟲葯拌料,每種用葯4—5天,停葯3—4天,交替用葯。

閱讀全文

與室內養殖土雞有哪些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條為什麼沒有房產信息 瀏覽:59
qq飛車手游賽車數據怎麼查看 瀏覽:676
二手房交易後銀行多久清算 瀏覽:528
義烏外企稅務代理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01
寧夏資質化工產品有哪些 瀏覽:836
納米技術與技術的簡稱是什麼 瀏覽:987
汽修廠如何做代理 瀏覽:731
和房主直接交易需要交什麼費 瀏覽:585
三星a7程序鎖在哪裡 瀏覽:234
oppo數據線介面發黃是怎麼回事 瀏覽:351
看國漫用什麼小程序 瀏覽:147
惠州政府支持哪些技術院校 瀏覽:968
5gran設備技術特點有哪些 瀏覽:487
mate10如何關閉後台運行程序 瀏覽:213
一點點那個點餐小程序怎麼做的 瀏覽:132
軟體程序如何驅動硬體的 瀏覽:529
英語學校市場推廣怎麼做 瀏覽:587
魏大勛代言了哪些產品 瀏覽:855
干皮不適合用什麼產品 瀏覽:170
海寧小百貨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