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荔枝在超市的價格很高,在江西可以種植荔枝嗎
江西可以種植荔枝嗎?首先要了解荔枝對氣候和土壤有什麼關系!荔枝屬於熱帶水果,常年氣溫要達到25度到27度之間。一年四季如春才能栽種,土壤黑色帶沙性雨水充沛。福建龍岩就是荔枝產區,也是全國有名的生產基地。福建氣候四季如春雨水充沛,福建主要產荔枝,香蕉,花椒,或者其他水果都有栽種。
如果你是考慮在江西種植荔枝的朋友,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Ⅱ 荔枝種植技術
荔枝大部分是種在丘陵、坡地,這些土壤通常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較淺,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荔枝的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影響。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發育。幼齡果園一般每年鬆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溫多濕,雜草生長迅速,鬆土除草次數宜多,春季地溫較低,冬季地表乾燥,雨量少,雜草生長較緩,耕作次數較少。
荔枝園的土壤改良主要內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增加有機質。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力,為根群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2)學種荔枝技術要多少錢擴展閱讀
荔枝的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
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小葉2或3對,較少4對,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頂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
Ⅲ 荔枝的栽培技術
階段管理:
一、幼齡樹的管理
荔枝從定植到進入經濟結果期,管理粗放者可拖至5~7年,如加強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則可在定植後第三年就進入有經濟效益的開花結果期。
這時期的特點是生長旺盛,枝梢發生次數多,根系分布淺,抗逆能力弱。開始具有開花結果能力,但座果率低。這時期的管理任務是,擴大根系生長范圍,植株旺盛地進行營養生長,大量抽生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梢,形成良好的樹冠骨架,為早結豐產打好基礎。
(一)土壤管理
荔枝大部分是種在丘陵、坡地,這些土壤通常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較淺,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荔枝的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影響。
1、樹冠下的土壤管理
荔枝幼齡樹的根系較少,生長弱,而且具有與某種真菌共生的菌根,菌根的生長要求具有比較通氣的土壤環境。因此,荔枝樹冠下樹干周圍土壤必須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
才有利於菌根的形成和根系的迅速發育。所以,樹冠下的土壤要及時鬆土,多施有機肥,地面復蓋,防止板結。
2、樹盤外的土壤管理
幼齡期的荔枝園,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行間應間作短期作物(蔬菜、豆科綠肥等矮生作物),結合間作進行多次的施肥、灌溉、鬆土,並將間作物收獲後莖桿和綠肥翻入土中,增加有機質、改良土壤。植後第二、三年,必須有計劃的把樹盤外圍的土壤進行改良。具體做法,秋冬季時,在原植穴外挖50厘米深,40~50厘米寬的溝,每株每年壓入100
公斤左右的雜草、樹葉或綠肥,加1.5公斤過磷酸鈣,上面再蓋土。挖壓青施肥溝,第一次在苗木的東西側挖,第二次在苗木的南北側挖,或者沿樹冠外圍挖一圓圈。
3、肥水管理
施肥:定植後一個月即可開始施肥。二、三年內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掌握「一梢兩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頂芽萌動時施入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和長葉;當新梢生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轉綠,增粗枝幹。新梢轉綠之後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後第一年根少樹小,每株每次用復合肥25克,尿素約15克,氯化鉀10克,過磷酸鈣50克混合施用。幼樹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噴施葉面肥5-6次。
定植後1~2年生幼樹的肥水管理,能促發根群和枝梢總葉面積。定植成活後的荔枝幼樹根系少而弱,吸收力也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施肥以腐熟優質、以氮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少而精、勤施薄施為原則。定植當年的幼樹可以每月施稀薄的肥水1~2次。第二、三年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每次枝梢頂芽萌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葉片由紅轉綠時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轉綠,提高光合效能,積累營養物質。也可在新梢轉綠之後再施一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縮短梢期。
施肥量,第一年每株每次可施尿素20克左右,或施復合肥30克左右,或稀薄的人糞尿中每擔加入尿素200~250克或磷鉀肥,每年每株1~2公斤。第二年起,施肥量應逐步提高,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50~60%。施肥的方法,第一年幼樹最好將化肥溶於水中,在樹盤內潑施,第二年以後可在樹冠外圍土壤上開淺溝施,施後蓋土,乾旱時要及時灌水。
葉片對肥料的吸收快,吸收率高,因此,可在新梢轉綠後進行根外施肥,以0.2%尿素,0.3~0.5%的磷酸二氫鉀噴灑葉片,能促使枝梢迅速老熟。但使用濃度應特別注意,濃度過高易灼傷葉片。高溫乾旱時應適當降低濃度。幼齡荔枝樹根系弱,分布淺,易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在高溫乾旱的情況下,如土壤水分過少,將抑制枝梢的萌發生長,甚至植株枯死。因此,旱季應注意灌溉保濕。雨季則要注意排除積水。
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年荔枝樹根少且淺,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大,在土壤乾旱,大氣乾燥的條件下,應注意淋水保濕。雨季防止植穴積水,下沉植株宜適當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長。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發育。幼齡果園一般每年鬆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溫多濕,雜草生長迅速,鬆土除草次數宜多,春季地溫較低,冬季地表乾燥,雨量少,雜草生長較緩,耕作次數較少。荔枝園的土壤改良主要內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增加有機質。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力,為根群生長創造良好條件。改土方法是原植穴外圍開環狀溝或2條平形施肥溝。每條溝施入農家肥8-10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復合肥0.5公斤,然後蓋土高出地面25-30厘米。
4、除草、鬆土
荔枝菌根好氣,除草、鬆土有助於土壤疏鬆通氣,能促進根系的發育。幼齡樹可結合間作物的管理進行除草鬆土。夏秋季高溫多雨,雜草生長快,土壤也易板結,除草鬆土次數宜多;冬春氣溫低,乾旱,雜草生長慢,除草鬆土次數較少。
幼樹根淺,因此,根據范圍內鬆土應淺,8~10厘米為宜,根際范圍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
5、間作
荔枝幼齡果園有較大的空間和地面,充分利用土地間種、套種,有利於達到以園養園、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增加收益的目的。並可通過對間種物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抑制雜草,防熱保濕,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良。荔枝幼齡期行間間種短期矮生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以短養長,增加收益,並可抑制雜草,防止水土流失,間作物的莖葉可作施肥和蓋草材料,改良土壤。但切忌種植高桿作物、攀緣作物和吸肥力很強的作物,以免爭奪荔枝的養分水分和陽光。間作應加強施肥、灌溉,提高地力。
6、覆蓋
荔枝園的土壤覆蓋可減少陽光強烈直射地面,夏降土溫,冬能保暖,防旱保濕,減少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通常用田間雜草、作物莖稈等蓋於『樹盤』,作業時忌將覆蓋物緊靠樹干,以防白蟻等危害。 覆蓋可以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濕潤,調節土溫,夏季降溫,冬季保暖,有利根系的生長;可抑制雜草生長,減少除草用工;蓋草腐爛後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
(1)死覆蓋:一般用雜草、樹葉、間作物莖桿等覆蓋樹盤(離開荔枝苗樹桿15厘米,以防白蟻),或使用黑色農用塑料薄膜覆蓋。
(2)活覆蓋:在行間間種綠肥,旱季時割下作死覆蓋。
(二)樹冠管理
幼年荔枝樹冠管理的目的:根據荔枝的生長特性和當地的外界環境條件,通過各種各樣的農業技術措施,控制和促進樹冠的迅速擴大,分枝數增多,枝梢生長健壯,主枝和側枝分布均勻,骨架結構堅固,矮生而又密集的樹冠,為早結、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整形
樹冠表面結果是荔枝結果的主要特性,豐產型的樹冠多為半圓球形或圓錐形。從種植當年起,就要注意培養矮干,3~4條主枝的半圓球形樹冠。主幹的高度30~60厘米(分枝短的品種30厘米,分枝下垂的品種60厘米,密植園可矮些,疏植園可高些)。當主桿高30~60厘米時即摘(截)頂,促使分3~4條方位分布均勻的一級分枝(主枝);一級分枝長40~50厘米時再摘(截)頂,促使分生2~3條二級分枝(副主枝),其中前端一條不截頂,使其向外延伸,其下2條再摘(截),形成三級分枝(側枝);主枝和許多大側枝構成樹冠的骨架,故稱為骨幹枝。三級分枝再摘(截)頂,分生四級分枝。如此再進行2~3次,形成緊湊的樹形,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主枝與副主枝的分枝角度如果過小(小於45度),可用拉繩或吊石的辦法調整。通過人工控制,使荔枝樹形成為開張的半圓球形樹冠。
骨幹枝的培養,必須從幼苗期開始做起,否則對樹體的結構,樹勢的發育和結果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枝條疏而長的品種,如三月紅、妃子笑等品種,必須在幼齡期做好樹形的培養。
2、修剪
幼年荔枝樹整形修剪要求幼樹能培養出30-40厘米高的主幹,3-4條分布均勻的主枝,使其著生角度合適,因此修剪的對象是:交叉枝、過密枝、弱小枝,以及不讓其結果的花穗。修剪可用修枝、摘心、拉枝、吊枝、撐開等方法,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
過去對幼年荔枝樹很少進行修剪,因此樹冠凌亂,枝條過多過細,病蟲害嚴重,生勢衰弱。應在每年的冬季進行一次修剪,將過密的陰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弱枝、枯枝剪掉,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並使樹冠內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每次新梢老熟後而下一次新梢未萌發之前,把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直立枝留20~30厘米進行短截。
幼樹的修剪要注意樹冠均衡,不要一邊高一邊低,或一邊寬一邊窄。若骨幹枝間強弱差異較大的,可抑強扶弱。
幼樹修剪的原則:宜輕不宜重,宜少不宜多,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注意多剪上少剪下,多剪下少剪內,避免把內膛枝和下垂枝剪光,而形成表面結果的殼形樹冠。修剪時期應在新梢萌發前進行。
二、結果樹的管理
荔枝長期存在結果不穩定的現象,隔年結果甚至隔幾年結果的很普遍。其原因除氣候條件的影響外,主要還是管理不善的問題。
對荔枝結果樹的科學管理,首先要重視土壤管理,創造一個有利於荔枝根系生長發育所要求的土壤生態環境,使根系發育旺盛,吸收能力強,保證結果樹地上部能正常開花結果。其次是要合理地進行樹冠管理,根據荔枝生長發育的規律,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使結果樹在入冬後具有健壯而成熟的枝梢,積累充足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形成花芽開花結果。
三、套袋護果
有條件的果園,可在荔枝果實約五成熟時(果實基部開始轉紅),進行果穗套袋,既可防蟲、防病,又可防蝙蝠;保濕降溫,防日暴曬傷果;減少蒸發,增加(袋內)溫度,促進果實成熟。可用專制的果實袋或透明塑料薄膜袋或半透明的硫酸紙袋,袋園筒形,長約30~40厘米,寬20~25厘米(長寬按果穗長短、大小而定),其上打一些直徑0.5厘米的小孔,套上果穗,上部束綁,下部略打開。套袋前先噴霧防蟲防病農葯。采果時果穗和果實袋一起摘下。
保存方法:
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傳聞唐代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蔡襄的《荔枝譜》與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記》則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樂山),今人藺同在《涪州文史資料選輯》肯定楊貴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以快騎驛送。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甫有《病橘》詩曰:「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楊貴妃外傳》談到楊貴妃在馬嵬驛被賜縊死,恰好廣州進貢的荔枝到,玄宗用它來祭奠貴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易於保存的品種,以低溫高濕(攝氏二至四度,濕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葯物來殺菌防腐。亦有一些不法商販用稀硫酸噴灑在荔枝以防腐,但對人體有害。
新鮮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荔枝。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裡。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 農業防治
1、重施功梢肥,適施保花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逆性。
2、適時采果,采後做好冬季清園工作,及時修剪,抑制冬梢,減少越冬病蟲源。
化學防治
1、春梢期(花蕾期)和開花期,抓好荔枝椿象、霜疫霉病的防治。
①防治荔枝椿象、癭蚊、葉癭蚊,用4.5%綠福乳油1500倍加24%萬靈水劑1000倍混合噴施,或選擇20%滅蟲蟎乳油1500-2000倍、480克/升稻諾乳油500-800倍交替使用。
②如開花前陰雨天多,霜疫霉病、炭疽病常發生,可用64%田亮WP600倍防治霜疫霉病、70%紅日WP800倍防治炭疽病。
2、果期:抓好荔枝霜疫霉病、荔枝蒂蛀蟲的防治,兼治荔枝椿象等其它害蟲。防治時期在荔枝蒂蛀蟲羽化率30%左右噴第一次葯,5-7天後重復噴1次。防治荔枝蒂蛀蟲可用4.5%綠福乳油1000倍(或4.5%綠綠福水乳劑1500倍),或480克/升稻諾乳油500-800倍、30%農爾旺乳油500-800倍,交替使用或混合噴施。
3、培養健壯秋梢。可在秋梢剛抽出5厘米左右時噴第一次葯,10-15天後再防治1次。可用4.5%綠福乳油1000倍(或4.5%綠綠福水乳劑1500倍),或30%農爾旺乳油500-800倍、24%萬靈水劑1000倍,或480克/升稻諾乳油20%滅蟲蟎乳油1500倍交替使用或混合噴施。
4、做好保花、保果工作。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實發育期各噴施一次0.01%天豐素乳油(稀3000-4000倍),可以促進花芽分化、達到保花、保果、提高果實品質的作用。
盛花一個月後至採收前的落果,主要由蟲害造成。
荔枝可可細蛾
用50%芬殺松乳劑或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於落花後20天左右,每隔10天施1次,連續3-4次,但採收前10天一定要停止。荔枝膠蟲
用35%滅加松乳劑1000倍,或75%可濕性硫磺粉劑300倍,於嫩梢抽出時開始施葯,7-10天後再施一次。
荔枝氈蟎
在早春有病微症狀出現時,以40.64%加保扶水懸粉,33%滅加松乳劑或75%中濕性硫黃粉劑等噴灑防治。同時剪除病枝,進行燒毀,以減少來年蟲源。荔枝露疫病
1、清除病果,並在整枝修剪時,將下垂近地面60厘米內的樹枝剪除,以避免土中的病菌隨雨水濺至樹上,對發病嚴重的果園,可用塑料布或稻草覆蓋地面。
2、雨水來臨前,可使用33.5%快得寧水懸粉混合展著劑,對果樹進行全面噴施,以防初期感染源的產生。
Ⅳ 荔枝種植
荔枝是我市的大宗水果之一,藤縣的江口荔、蒼梧的古鳳荔枝和沙頭遲熟荔枝,一向在市場上走俏,種植效益明顯,當地政府和農民都把它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和增加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我市農村,以荔枝等名優果品為龍頭的林果開發持續升溫,百畝果場、千畝荔枝園不斷出現,僅蒼梧縣龍圩鎮就新種荔枝3000餘畝,而全市調整品種結構達5萬多畝。
荔枝是熱帶植物,並且不宜盆栽,你最好將其種植在地上,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最好盆栽時用個大盆。
光是荔枝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必需的能源。荔枝是陽生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才有利於它的生長發育。日照可促進同化作用,並有促使花芽分化和增加果實色澤、風味之功能。但花期日照過強,則蒸發量大,致使花絲凋萎,柱頭乾燥,授粉困難,故花期日照宜長不宜過強。幼果發育期,天氣宜晴,否則日照不足,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造成營養不良而引起落果。果實成熟期,更需要晴朗天氣,否則果實色澤不鮮,香味淡,糖分少,品質劣。俗活說:「向南荔枝,向北龍眼」,這是果農多年的經驗總結。向南、東南、西南日照較多,有利花芽分化,果實品質也較好。
荔枝最低耐受低溫為0℃左右,極限為-2℃。所以盆栽時要保持溫度為2℃以上。夏秋季時可以自然溫度養護。
萌春梢或抽花穗需在土壤濕潤狀態下才能收得較好的效果。開花期多雨則爛花,結果少,甚至無果。開花期特別是雌花開放時,晴天有利於授粉受情。入冬後,荔枝進入花芽分化,此時土壤和空氣濕度低時,可提高樹液濃度,有利花芽分化。
病蟲害防治應及時,一般噴施廣譜性殺菌劑與殺蟲劑即可。如多菌靈、甲托、代森鋅等殺菌;功夫、氯氰菊酯、樂果等殺蟲。首頁->荔枝種植技術
無公害荔枝高產栽培技術 (2008年02月15日)
荔枝果期病蟲害主要是果蛀蟲、霜疫霉和炭疽病。在套袋前後噴施托布津或施寶克防治病害,噴施敵百蟲、雙甲脒等防治蟲害。有條件情況提倡使用微生物農葯、植物源農葯和礦物源殺蟲殺菌劑或昆蟲生長調節劑。保護利用天敵。套袋期可噴波爾多液。
荔枝園的中耕排灌管理 (2008年02月15日)
中耕鬆土一般每年進行2~4次。第1次可在2~3月淺鋤鬆土,以利新根萌發。第2次可根據早、晚熟品種,分別於采果後或采果前犁耕深7.5厘米~10厘米,並結合施肥,促進新根萌發。
荔枝龍眼樹熏煙可防凍 (2008年02月15日)
市農業局技術人員提醒農民朋友,針對當前情況,應主要採取如下措施:一是清理溝渠,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二是噴施防凍劑。三是在地膜覆蓋的基礎上,採用搭塑料小拱棚,為辣椒、茄子、草莓、甜玉米幼苗等作物防寒。四是對果樹如荔枝、龍眼樹採取熏煙防凍法。
荔枝龍眼攻放秋梢正逢其時 (2008年01月25日)
施肥。結果多的果園在高溫條件下,葉片衰退,葉片變黃或落葉,需要及時補充養分,否則會影響植株生長。結果多的樹或弱樹在采果前後施1次速效氮肥,當新梢抽出時噴1-2次農用核苷酸加0.1%尿素,新梢葉片開始轉綠時施復合肥加有機肥如花生麩、雞屎等,當第二次新梢抽出時再考慮修剪。管理正常的果園在
套袋對妃子笑荔枝有好處 (2008年01月25日)
另外,無病蟲、低農葯殘留、高品質的荔枝對檢疫要求近乎苛刻的荔枝出口市場更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特別是歐美國家、日本、韓國、南亞各國及台灣地區對進口荔枝的病蟲害(蒂蛀蟲)檢疫非常嚴格,傳統方法所能生產出來的荔枝無法徹底解決病蟲害問題。
桂味荔枝高接換種技術 (2008年01月25日)
嫁接前應施肥,以利於接後恢復生長。嫁接後在嫁接株周圍捆綁飄帶驅趕鳥類,防止鳥類啄食新芽。噴灑殺蟲劑,防螞蟻蛀食;新芽抽出後,噴葯防止害蟲取食為害。不斷摘除砧木上長出的萌芽,留下的老葉上也不能再長出新葉,以免影響接穗的生長。
荔枝結果樹高產、穩產綜合栽培技術 (2008年01月25日)
及時間株,結合圈枝修剪,利於通風透光 個別荔枝園由於原來種植過密,影響通風透光和光合作用,造成多年不結果的,則可採取逐年間株或結合逐年圈枝和重修剪辦法,促進荔枝開花結果。
荔枝衰退園的更新復壯 (2007年12月14日)
目前生產上出現的衰退荔枝園,大致有3種類型:第1類是老齡弱樹,主要原因是管理欠佳,加上樹齡長,立地條件逐漸惡化,甚至根群裸露,養分補充不足所致;第2類是青年或成年弱樹,主要由於園土條件差,粗種粗管所致
圍田地區、河邊地怎樣種植荔枝? (2007年12月14日)
圍田地區、河邊地一般土壤較肥沃,水分充足,有利於荔枝苗的早生快長。但由於其地下水位較高,經常有積水,生根土層淺,對荔枝正常生長有一定影響。
不同季節種植荔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07年12月14日)
荔枝春植、秋植都較好,但都要求在枝梢老熟以後進行。如果帶泥團挖苗,一年四季均可以種植,但冬季氣溫低,植後荔枝苗生長慢,所以一般以春、夏、秋季種植為主。
荔枝園種植荔枝初期應注意哪些問題? (2007年12月14日)
荔枝苗木在定植後成活率的高低,決定於定植的護理工作。在定植後至抽生第一次新梢期間,苗木的生長完全依靠自身積累的養分,歷時1.5~2個月,該階段根系的生長尤其重要,如果根系生長比枝葉生長旺盛,根群發達,苗木成活率就高;如果枝葉生長比根系生長旺盛,根系生長纖弱,苗木成活率就低
荔枝園弱樹如何進行施肥? (2007年12月14日)
樹勢的強弱可根據樹冠葉生長量、葉色濃淡、枝條的粗細長短等多方面來判斷。枝條生長量少,葉色淡,枝條細短,甚或枯枝落葉多等則可視為弱樹,一般弱樹其地下部根群也少而弱,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低,因此,弱樹施肥須注意
荔枝園的秋、冬季管理 (2007年12月14日)
荔枝樹根據品種的不同,要求在秋季適時完成秋梢結果母枝的培養,冬季進入花芽分化期)為明年的開花、結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荔枝種植距離如何確定? (2007年12月14日)
荔枝種植距離即栽種密度和株行距的確定,須根據園地的環境條件、栽培管理水平、預期投產目標,以及項目資金的投入多少來確定。預期早投產、早收益的就不能採用傳統的疏植方式
荔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 (2007年05月09日)
荔枝種植技術 荔枝栽培技術 荔枝施肥技術 荔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
荔枝滴灌施肥技術 (2007年05月09日)
荔枝種植技術 荔枝施肥技術 荔枝滴灌施肥技術
荔枝施肥技術 (2007年05月09日)
荔枝種植 荔枝種植高產技術 荔枝施肥技術
高產荔枝施肥技術 (2007年05月09日)
高產荔枝施肥技術
「三月紅」荔枝豐產栽培技術教程 (2007年05月09日)
「三月紅」荔枝豐產栽培技術教程
妃子笑荔枝栽培技術 (2007年05月09日)
妃子笑荔枝栽培技術
荔枝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教程 (2007年05月09日)
荔枝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教程 高產荔枝實用教程
綠色荔枝豐產優質栽培技術 (2007年05月09日)
綠色荔枝豐產優質栽培技術 無公害荔枝種植技術 安全荔枝
Ⅳ 無核荔枝的種植技術
無核荔枝是一種很容易 種植 的荔枝品種,在種植無核荔枝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方法 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無核荔枝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無核荔枝種植技術
無核荔枝是由東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引進,具有早結、豐產、穩產、品質較佳、無核等優點。為了優化調整珠海市荔枝品種結構,為無核荔枝能在珠海市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的依據和保證,避免果農盲目引種直接用於生產,而可能給果農帶來的損失等因素,珠海市果樹科學研究所於2000年開始進行“無核荔枝引種栽培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6月14日,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林順權教授為首的專家審查組一致通過了該項目驗收。
無核荔枝果實為歪心形,平均單果重30克,最大單果重為42.3克,成熟果果皮鮮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可食率80%左右,果實無核性狀穩定,無核率97%,果肉爽滑多汁,品質中等。在珠海無核荔枝初花期3月下旬前後,花期24天左右,果實成熟期6月中下旬至7月初,從謝花後至果實成熟,整個掛果期為75天左右。試驗表明,無核荔枝在珠海高溫多濕氣候條件下,表現很好的適應性,表現早結、豐產,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定植後至掛果前能粗生快長,花期能抵抗陰雨天氣的影響,果實基本不受蛀蒂蟲為害。
一、適當密植
採用矮化密植,株行距為3.5×4.5米,畝植42株。定植穴長、寬、高分別為1米,用餅肥3.5公斤,土雜肥40公斤,綠肥30公斤,石灰1公斤,與表土混勻後分層填入,定植時苗高約60厘米,干粗約1厘米,主枝3-4條,無病蟲害,根系發達的一年生健壯苗。
二、科學施肥
1、土壤施肥未掛果的幼樹勤施薄施有機腐熟肥水,每趟梢淋2-3次,確保每趟梢出得快、整齊、粗壯。已掛果樹,一般每株施入有機腐熟廄肥30公斤,分兩次施,施肥時期分別為謝花時,采果前後,另外在花前、果實發育期、秋梢抽生期配施適量腐熟速效花生麩餅肥,施肥量一般按各個時期、樹勢強弱、樹冠大小情況來定。
2、葉面追肥以花生麩水1%噴布葉面,增加植株所需養分。
三、合理的土壤排灌
在果實發育期,每趟梢抽出期如遇乾旱天氣,利用已安裝的微噴灌系統,適時適當淋噴水,在雌花盛開期,出現吹乾熱的西南風時,每天清早向盛開的雌花花穗噴清水1-2次;而冬天控冬梢時,採用鬆土斷根 措施 制水;在果實成熟期大旱遇聚雨時,及時排水,防止裂果。
四、科學的樹體管理
1、未掛果樹整形修剪1-2年生樹基本任其生長,部分樹分枝太多適當疏剪,枝條太弱的枝條需要適當整形修剪。
2、掛果樹的樹體管理
①適時、適度修剪,適時放梢。由於已掛果的樹樹體還較小,主要以輕修剪為主,在施采後肥7-10天,主要對病蟲枝、纖弱枝、蔭蔽交叉枝進行修剪,修剪後抽出的新梢要進行疏梢,每枝留壯梢1-2條,可放2-3次梢,一般在10月上旬放最後一趟梢,控制在12月上旬老熟。
②應用環割技術。在最後一趟秋梢老熟後,在主枝部進行環割控冬梢,已抽出的冬梢可人工摘除;在果實生長發育期,已抽出的春、夏梢可人工摘除。
③雨後搖花。盛花期陰雨無風天氣,特別是氣溫較高時,天晴即進行人工搖花,抖落花穗上的水珠,防止漚花。
④適量疏花,及時分期疏果。對過長、過多的花穗進行短截或疏剪,使花穗長保持在15厘米左右;由於無核荔枝自花授粉,異花授粉,不經授粉均能坐果,能適應不良天氣條件影響,一般坐果率較高,掛果過多影響果實大小,加上有部分坐果後一直不長肉,能維持到成熟,成為空殼果,白白消耗樹體養分,故我們採取當果實在蠶豆大小時,第一次疏去過多的果,保持10個左右果,當能確定一些果為空殼果,這些果在果肩微紅時第二次疏去這些果,最後每穗定果在5個果左右。
五、綜合化的病蟲防治
採用綜合防治方法,把病蟲危害控制在造成經濟損失水平下。
1、農業防治結合修剪,剪除枯枝、蔭枝、病蟲枝,收集殘枝、落葉、落果集中處理,做好冬季清園,以減少越冬病蟲源;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2、物理防治利用金龜子、荔枝椿象的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應用頻振式殺蟲燈預測誘殺金龜子、吸果夜蛾等害蟲。
3、生物、生化防治保護和利用自然界的各種害蟲天敵,控制害蟲發生數量;根據梢期、花期、果期的不同病蟲害作出適時適量防治。①蟲害防治。嫩梢期、花穗抽生期、果期,根據具體情況交換使用0.3%印楝乳油1000倍,10%氯氰菊酯1500倍,90%敵百蟲800倍噴霧。由於果期荔枝主要害蟲蛀蒂蟲基本不為害無核荔枝果實,總體來說,用葯次數很少。②病害防治。以霜疫霉病為主,在開春後土壤溫度變暖,在樹盤下噴波爾多液或石灰進行土壤消毒;在花穗發育期,根據病情噴1-2次殺菌劑;在果實生長發育期,噴1-2次殺菌劑。常用葯劑有波爾多液(1∶1∶100),30%氧氯化銅500倍液。
六、適時採收
當無核荔枝果皮鮮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此時果實色、形、質俱佳,可採收;一般在6月中下旬開始採收。
七、無公害化栽培技術
在無核荔枝整個生產過程中,遵守國家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防止污染。
通過幾年引種觀察,試驗示範,無核荔枝在珠海種植後,其良種特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初步認為無核荔枝可以在珠海繁殖推廣,必將獲得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無核荔枝種植條件
由於荔枝原產我國南亞熱帶地區,主產區年平均溫度20―30℃,對溫度要求較為嚴格,因而限制了其栽培分布。生長發育期間要求高溫多濕, 最適生長溫度23―29℃,10―12℃生長緩慢。冬季要有一定的適當低溫時間,以利於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春季10℃以上才開始開花,18―24℃開花最盛,花期及幼果期低溫陰雨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甚至全部失收。0―2℃會遭受低溫危害,但成年樹沒有生長活動時可耐―2.8℃甚至更低低溫。荔枝生長需要充足水分,要求年雨量1200mm以上,華南主產區年降雨量1500―1800m。荔枝喜光,有“當日荔枝”之稱。
據對我市近2 0 年的氣候分析認為:一般1月份低溫(11―15℃),晴天日數多(12―22天),日照時間長(117h),降雨日數少(少於5―10)天,雨量不到50mm,相對濕度73%以下,則為豐產年。荔枝生長旺盛期及采果前忌台風。
對山地紅、黃壤土,平地砂壤土、沖積土、甚至粘土都可適應,但以土層深厚、排灌良好、有機質2%以上、土壤疏鬆以及能促進根菌繁衍的酸性(PH5―6)砂壤土為好。總的要求是營養生長長期需要日照充足多雨,花芽分化期低溫乾燥,果實發育期天氣晴朗,幾天一場雨為最好。
荔枝種植成本利潤
荔枝種植成本
1、土地租賃:種植荔枝15畝地,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15畝每年共需租金15000元;
2、樹苗投資:一畝地科學種植荔枝樹在50棵左右,每棵樹苗4元錢,一畝地共需資金200元,15畝地共需樹苗投資成本是3000元。
3、管理投資成本:荔枝樹對自然生長條件除了溫度外,其他要求簡單,管理費用每畝每年在800元左右,現在的荔枝都是改良品種,種植當年就可以結果,所以15畝的管理成本大約是12000元。
綜合計算15畝的家庭荔枝種植模式大約投資30000元左右。
荔枝種植利潤
荔枝株產量是300—500斤,每畝產量在1500—2500斤之間,保守按畝產2000斤計劃,一斤鮮荔枝售價從初供到季節結束8—20元不等,我們平均按10元每斤計算,每畝荔枝的經濟效益是20000元。按此計算,15畝地的保守經濟收入就是300000元,除去投資成本30000元,凈利潤也是27萬元,很是豐厚了。
荔枝種子多久能發芽
荔枝的發芽率很高哦
天氣炎熱的情況下荔枝種子泡水3-5天,種子就會裂開,這樣再種到盆里,就很好發芽了
種子要洗的乾乾凈凈,而且每天都需要換水,這樣種子不會泡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