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散打都學什麼技能
散打: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雙方按照規則,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戰術進行徒手搏擊、對抗。
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在80厘米高,8米見方的擂台上進行比賽。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在對敵斗爭中這些界限就沒有了,軍警對敵斗爭就專尋對手的要害部位擊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較兇狠,殺傷力較大。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深受人民喜愛。散打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斗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腳踢、抱摔等簡單的散打技術,並學會了一些野獸獵取食物的本領,如:貓撲、狗閃、虎跳、鷹翻等。春秋戰國時期,散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受到了人民的重視。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對矛盾體,在散打中雙方總想辦法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運動員總是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訓練的。經過長期訓練運動員掌握了散打技術,遇敵而不慌,與敵方突然襲擊的一瞬間能迅速地做出相應的防守和防反動作。在激烈的打鬥中擊中沒有經過散打訓練的人較為容易,同時也能防守對方的一些進攻,即使被對方擊,抗擊能力也比一般人強。婦女掌握幾種散打技術,對防身更有好處,因為婦女因其固的生理特點,又容易受惡人欺凌、受邪惡威脅,婦女在與歹徒搏鬥的關鍵時刻突然使用擒拿或攻擊歹徒要害處能化險為夷脫離險境。公安人員和武警戰士、保衛人員等掌握一些散打技術,對保衛人員生命安全,維護國家財產,打擊犯罪分子,對他們使用鐵的手腕能起到圈套的作用。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練習散打能培養機智、頑強、勇敢、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至於強身健體,凡是參加散打運動的人都能體會到,散打運動員的強健體魄是從散打訓練中得到的。
現代散打的主要技法有拳法,腿法和摔法,正所謂「遠踢、近打、貼身摔」,散打以技術全面,靈活多變見長。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擺拳,其中還演變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腿法主要技法有:側踹腿,正蹬腿,邊腿,現在比賽中常用的就有踹腿和邊腿,而比較高難度的大幅度腿法如:後擺腿,劈腿,後踢,後踹,剪腿等腿法只有少數高手在實戰中能運用自如。
摔法是現代散打的重要標志,其技法之繁多,但大概可以分為兩種:投和絆,前者主要依靠力量去強行破壞對方重心,使對方失衡,後主則主要依靠巧力來實行,但技術難度較前者大。
腿法訓練
彈腿和接腿
腿法在散打中佔有很重要的益,拳諺道:「練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術中有四大擊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賽中得分最,據統計占總得分的63.5%。多年來為什麼腿法深受廣大習武者的偏愛呢?因為腿法有四大特點。第一,腿居身體之下,每天擔負著支撐身體的重大任務,再加對腿法作了專項訓練,兩腿十分有力量,同時大腿有人體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體最發達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當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術界曾以科學方法測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邊腿即橫掃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達500公斤。第二,腿法進攻距離遠,因為腿比臂長,拳諺道:「一寸長,一寸強」。第三,腿法進攻隱蔽性好,腿在人體之下,距離對方眼睛較遠,故有進攻隱蔽性好之特點。第四,腿法進攻變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掃、擺、丁等20多種,有各種連環腿、拳腿組合,低配高、虛配實、左配右等連連出擊,勢勢相承,變化莫測。
Ⅱ 武術散打的基本功
現代散打就是常見的以直拳、擺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組成的以踢、打、摔結合的攻防技術。
散打並沒有武術的基本套路,只是單個招式,你可以進行組合,或者輪換招式的形式來對抗敵人的招數。
1、散打八要訣----快
快,是指完成動作快,拳諺說“快打慢”“拳似流星”“發腿如射箭”,只有快速地出擊,才能達到“先發先中”和“後發先中”的打擊效果。快表現在動作快反、應快和移位快三個方面。
1.動作快
即動作從開始啟動到擊中目標,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在使用拳法、腿法、摔法和各種組合連招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與轉換動作的速率要快。
2.反應快
即從觀察、判斷到操作動作,思維迅速敏捷。主動進攻時雲彩尋找戰機,製造戰機,利用時間空當、動作空當快速出擊。防守反擊時,對方欲動就能准確地知道他要發出什麼動作,從而進行防守或防守反擊,迅速轉換戰機。
3.移位快
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身體的移動速度要快,因為在散打過程中,雙方都是在不斷地攻擊和防守當中,身體畢然的要躲閃。在移動的過程中,你只有速度快,才能完美的躲過對手的攻擊。
2、散打八要訣----長
1.長是指完成進攻動作時,要具有伸展性。一進攻性的動作,在重心、支點穩固的前提下,需要參與活動的各個關節盡量伸展,向前協調運動,這樣既擴大了自己火力點的射程范圍,又增加了對方發出動作的難度,這就是“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
2.在技術訓練過程中,不管是做空擊練習,還是做打沙包、手靶、腳靶練習,都要求放長擊遠,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
3、散打八要訣----重
1.重,是完成動作力量方面的技術要求。中國武術散打比較講究“以巧制勝”“以巧制力”,提倡技術型的打法。但是,這些和動作需功力並不矛盾。
巧,是以整體技術運用的能力而言;重,是對單個動作的能力而言。
2.散打比賽實踐證明,片面追求功力,不全面掌握散打技術不行;掌握了散打技術,動作沒有功力也不行。
巧與力各有各的功能,它們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統一的。
3.散打動作需要力量,在技術上要求其根在腳,轉換於髖腰,達於拳腳,充分發揮自身的整體合力。
在力的.表現形式上,要求爆發力和聚合力,力戒僵力。
4、散打八要訣----准
1.准,是指動作的力點、參與運動的肌肉收縮是否准確。力點是擊中對方的接觸點,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力點要求,力點不準,不但影響動作的有效性,而且容易受傷。
2.任何動作都是以骨骼為杠桿、肌肉為動力完成的,每一個動作,參與動作的主動肌、被動肌和協同肌的收縮力都要求准確,該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該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做到機能節省化,並配合正確的呼吸方法,以氣摧力,做到准確無誤。
5、散打八要訣----穩
1.穩,是指完成動作需要穩定。在激烈的對抗搏擊中,保持身體的穩定,必須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身體的重心不穩定,不利於控制反作用力。動作擊中對方後遇到阻力,需迅速調節姿勢狀態和穩固重心,為發起下一個攻擊或防這動作做准備。散打技術雖然有“長”“重”的技術要求,但必須是在保持身體重心穩固的前提下進行,並盡量避免偏移身體重心的現象,以免給對方造成“四兩撥千斤”和“順手牽羊”的機會。
6、散打八要訣----無
1.無,是指動作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沒有任何預兆。所謂預兆是無意識地預先暴露進攻意圖的附加動作,這是散打運動員比較容易產生的錯誤。
2.常見的預兆動作有發力前的呲牙咧嘴、怒目瞪眉、呵呵發聲,以及出拳擊腿時先回收的習慣等等。即將發出動作之前,任何“欲動”都可以提示對方進行防範,學習散打技術之初,應盡力克服預兆,以免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
7、散打八要訣----活
1.活,是指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快速靈活轉換。
2.要實現動作的靈活轉換,一定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腳跟要微微提起,以保持彈性,便於移動;四肢肌肉適度放鬆,不要僵滯,便於快速啟動;身體重心處於兩腿之間,便於轉換動作;下頜微收,頭不偏不倚,中正安舒,便於大腦發揮完成動作的操作思維。
3.活的技術要求,還涉及到運動員動作的操作能力、步法移動的范圍、技術動作的容量和轉換動作的能力等。
8、散打八要訣----巧
1.巧,是指運用技術時方法要巧妙。
2.散打單個動作各有各的作用,散打技術每一個動作本身並沒有巧妙與否之分。但由於散打運動具有技擊的完整性和隨機應變的技術特點,因而為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巧妙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內涵。
3.俗話說“巧制力”“巧制快”“以巧取勝”。在運用散打技術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種戰機,並使用相應的方法,順其力而破之,做到以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效果。
Ⅲ 散打學習內容
散打的一些簡單要領 現代散打運動是指兩人踢打摔等技法為基本素材,按照規定的場地、時間、條件進行徒打對拔格鬥的一項運動。散打運動是一項較勁、鬥智斗勇的激烈項目。散打基本技術包括實戰姿勢、步法、進攻技術、防守技術、返還技術等五個部分。在現代體育教育推動的基礎上,通過鍛煉可全面提高人體身體素質,同時更好的引導青少年加強對強身益智,陶冶情操,培養青少年具有不怕堅苦,努力拚搏的奮斗精神. 散打又稱散打的特色。 散打運動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定的有一定的競賽規則進行攻防性的實戰演練,就是說比原來套路的對練又提高了一步,屬於實戰性的演練。散打技術是利用傳統套路中攻防技術動作來進行對抗性表演,它也是對抗性的格鬥運動之一。實戰性的攻防格鬥包括徒打和器械的。徒打的有散打即平時所說的打擂台,還有推打,就是太極拳的推打,還有器械,器械同樣有短兵和長兵,由於時間的關系這里向大家講一講散打運動。 散打運動是在利用現代體育推動的方法,在傳統武術中採用一定的條件下制定出有一定的競賽規則來進行攻防性的實戰演練,就是說比原來套路的對練又提高了一步,屬於實戰性的演練。散打運動的比賽是在高六十厘米、邊長八米的正方形台上進行的上面鋪有軟墊,運動員要戴護具,護具包括護頭、護肢、護腿、護襠、護腳背和打套,赤腳在台上進行實戰性的攻防演練,比賽禁擊部位有頸部、襠部,同進不能用肘、膝,不能打後腦,比賽中以得分多少定勝負,但在比賽實戰中有一方被擊倒後10秒鍾若站不起來,對方就是絕對勝利。 還有一種就是在一局中連續兩次被打下擂台,對方就是絕對勝利。比賽中所用的一些技法都是中華武術中精華的攻防動作,它有拳防、腿防、摔防。 在講武術特點作用時講武術內容時曾講過武術主要是以踢打摔拿四技為主,那麼在散打里少了一個拿,散打是踢、摔、打,沒有拿。因此比賽中間隊員戴的是打套,像拳擊打套一樣的。拿法主要是腕關節反過來制服對方,散打不好做這樣的動作,因此也就沒有拿的動作。同時也要求在比賽中間不許用腕關節動作,所以就少了這一項。 經常聽到教練嘴裡講:「手是兩扇門,全憑腳踏人」,在散打中有一個得3分的特殊的要求,是用一個外擺腿法把對方頭部擊中後可得3分,這個技法相當難做,但是這個動作做出來後,效果相當好;再就是擊倒對方,用腿打倒對方有得兩分的,有得一分的,都是按規則來進行比賽;還有互不得分的兩個人摟抱在一起打亂拳或同時摔倒,同時掉下擂台的都不能得分。 這個規則為什麼這樣訂,因為現在的散打運動是武術中一項競技形式,其作用究竟不是真正的要把對打打傷或者把對方打的不能動了、打殘了。 從體育運動來講它是健美的,不是把對方真正置於死地,畢竟還是一項體育運動可以說進擊不同於禁擊,這些禁擊部位在過去武林界來講剛好是要用的,例如喉部是禁擊部位,過去的一個動作叫「黑鷹掐打」就是要抓對方的脖子,"黑虎掏心"就是要打對方的心臟部位,「黑狗鑽襠」就是要打對方的襠部,這些地方都不能打,還有後腦都不能用,因為它有損於健康,這些地方都不能用,為什麼還要開展散打運動,因為它是體育項目,而且是真真正正的表現為中華武術的攻防技擊格鬥技能充分地實實在在地表現出來,所以說散打運動還是要開展的。 武術基本功是初學入門的基礎功夫,是保證武術運動體能和技能不斷提高的打段,也是防止損傷、延長壽命的有效措施,同時通過武術基本功鍛煉可強身益智、陶冶情操,還可以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其內容精彩全面簡單易學,適合於大中等院校、中小學校、武術館校及廣大專業和業余武術愛好者的學習鍛煉,同時是武術散打運動提高技術的必修課. 基本技術要求 實戰姿勢 少林武術語,入門三年先站樁,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柱.傳統武術中叫做樁步,這一節我們講實戰姿勢。實戰姿勢通常也叫做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所採用的臨戰運動姿勢。它不僅能使身體處於強有力的狀態,而且有最佳的快速反應能力,利於快速移動發起進攻和防守,並且暴露面小,能有效的保護自己的要害部位。 實戰姿勢分為左實戰式和右實戰式以個人偏好而定。下面以左實戰式為例:兩腳前後開立,前腳跟與後腳尖距離約同肩寬。左腳全腳掌著地,右腳跟稍抬起,前腳掌著地,兩膝稍彎曲,自然里扣,身體重心右移,上體含胸收腹扭臀,左臂內曲約90度,拳眼與鼻尖平行。右臂內曲約45度,拳置於脖前,兩肘自然下垂並稍向里合,下頷內收,目視對方面部。 步法 第二部分步法。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 手到步不到,等於放空炮,步法是散打格鬥中身體向前後左右移動的方法。靈活而敏捷的步法,不僅是調節重心維持身體平衡的關鍵,也是進攻和防守占據有利位置、發揮最優攻勢的基礎步法,認真學習和演練是提高實戰能力的重要環節。以下步法均以左實戰勢為例。 進步:左腳提起,向前進步,右腳迅速蹬地,跟進同樣距離。 退步:右腳向後退一步,左腳用力蹬地,迅速後退同樣距離。 側跨步: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右腳腳脖內側蹬地,迅速向左側橫跨跟進同樣距離。 內步:左腳前腳掌原地擰動或向左跨步,隨即身體左偏,右腳向左前方迅速跟上一步,身體右轉約90度。 蓋步:右腳經左腳前上步,腳尖外擺,兩腿成交叉狀,隨即左腳向前上步,還原成實戰式。 插步:右腳經左腳後向前上步,腳跟離地,兩腿略成交叉狀,隨即左腳向前上步,還原成實戰式。 墊步:右腳蹬地向左腳並攏,同時左腳曲膝提起向前落步,還原成實戰式。 擊步:雙腳蹬地起跳,隨即左腳落地,右腳稍後提膝落步,還原成實戰式。 換步:前腳與後腳同時蹬地並前後交換,同時兩拳也前後交換成右實戰式。 步法的單獨練習。學完一種步法以後,必須通過自己的反復揣摩練習,才能找到要領,熟悉技術並由單一練習逐漸過度到連續練習。各種步法的綜合練習,在步法的單獨練習熟練後可以把幾種步法組合起來進行綜合練習。 結合信號練習,教練員應用掌心掌背的朝向或規定的某一信號,要求練習者信號做出相應的步法,這種練習既可以鞏固步法技術,又可以提高反應能力。兩人配合練習,規定一方運用多用步法,移步閃退等,而另一方做出相應的移動,使雙方距離盡量保持不變。 結合攻防動作的練習:1、把步法和各種攻防動作結合練習,提高整體協調配合能力以適應實戰的需要;2、配對練習,規定一方單招或組合連招進攻,另一方移動擺脫,並尋機予以反擊,提高步法的實效性。 拳法 拳法技術在散打運動中常用的有直、擺、勾、劈、鞭拳等五種。在實戰中具有速度快和靈活多變的特點,它能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擊中對打。拳法益於結合進行訓練,並且能任意配合其它技術使用。掌握的好,利用的巧妙能給對打造成很大的威脅。 直拳:以左直拳為例,左勢站立,右腳微蹬地,身體重心稍向左腳移動,同時轉腰送肩,左拳直線向前擊出,力達拳面,右拳自然收回頷前。實戰範例:左右直拳搶攻對方頭部。當對方側彈腿進攻時,左打外掛防守,同時右直拳反擊對方頭部。 擺拳:以左擺拳為例,左勢站立,上體微向右扭轉,同時左臂稍抬起時,前臂內旋向前里弧形出擊,力達拳面,大小臂夾角約130度,右拳自然收回頷前。實戰範例:左拳虛晃,右擺拳搶攻對方頭部。當對方右蹬腿攻擊我中盤時,左打里掛防守,隨即用右擺拳反擊對方頭部。 勾拳:以左上勾拳為例,左勢站立,上體稍向左側傾,重心略下沉,左拳微下落,隨即左腳蹬地,上體右轉,挺腹前送左髖,左拳由下向上曲臂勾擊,力達拳面,大小臂夾角約90度左右,右拳自然回收於頷前。實戰範例:假動作虛晃,忽然上部靠進對方用上勾拳擊其下頷。當對打以下前抱摔時,迅速後退用左勾拳反擊其頭部。 鞭拳:以右鞭拳為例,左勢站立,以左腳前腳掌為軸,身體向後轉180度,右腳經左腿後插步,身體繼續右後轉,同時以腰帶動右臂向右側橫向鞭擊,力達拳輪,左拳自然收於頷前。實戰範例:左直拳假裝進攻,隨即突然用右鞭拳搶攻其頭部,對打用左側彈腿攻我中盤時,左打里掛防守同時以右鞭拳反攻其頭部。 腿法 腿法內容豐富,分屈伸性、直擺性、掃轉性三大部分。格鬥中腿法靈活機動,變化多端,攻擊距離遠,力度大,還具有隱蔽性,突出性攻擊部位的特點。在運用腿法攻擊時,要求做到快速有力,擊點准確。 側彈腿:以左側彈腿為例,左勢站立,上體稍向右側傾,重心後移,同時左腿曲膝展髖,大小腿自然折疊,腳背綳直,隨即由曲到伸,大腿帶動小腿向右前橫彈,力達腳背。實戰範例:左側彈腿佯攻對方下盤,隨即右側彈腿實擊對方上盤。 正蹬腿:以左正蹬腿為例,左勢站立,身體重心稍後移,同時左腿屈膝提起,曲肩向前,腳尖上勾,隨即從腳跟領先向前蹬出,力達腳跟。實戰範例:用正蹬腿攻擊對方上盤,當對方運用側彈腿攻擊時,突然用右正蹬腿搶先攻擊對上盤。 側踹腿:以左側踹腿為例:左勢站立,身體重心後移,上體稍右轉,同時左曲膝提起,腳尖勾起,隨即展髖,使腳掌正對攻擊方向,使之迅速由曲到伸,向前踹出,力達腳跟。實戰範例:以左側踢踹腿,假裝攻擊對方下盤,隨即用市踹腿實攻對方上盤,左側彈腿假裝攻對方下盤,然後轉身踹腿攻擊對方上盤。 扶地後掃腿:上體前俯,左腿曲膝前蹲,以前腳掌為軸,向右後方轉體帶動右腿向左後方弧線擦地後掃,力達腳根。實戰範例:當對方以左彈腿攻擊我上盤時,拍擋防守後,,隨即用後掃腿攻擊對支撐腿。 橫掃腿:以右橫掃腿為例,左勢站立,重心移至左腳隨即上體右後轉360度,帶動右腿,直腿由後向前弧形橫掃,力達腳背。實戰範例:當對方用右側彈腿攻擊我上盤時,拍擋防守後隨即用右後橫掃腿攻擊敵上盤。 轉身橫掃腿:以右轉身橫掃腿為例,左勢站立,重心移到左腳,隨即上體右後轉360度,帶動右腿直腿由後向前弧線橫掃,腳面綳平,力達腳掌。實戰範例:用右側彈腿假裝攻對方下盤,然後用左轉身橫掃腿攻擊其上盤。 截腿:以右截腿為例,左勢站立,重心移到左腿,上體稍左轉,同時右擺旋提起,腳尖勾起並外翻,隨即向前下方截擊。實戰範例:當對用抬腿用腿法攻擊時,搶先出腿截擊其小腿。 摔法 摔法是在競技里的格鬥中作巧妙的技法使對打倒地的方法,在格鬥中,用摔法必須做到快速果斷因為是競技里的格鬥,所以不能給對留下點喘息的機會,才能保護自己的有效措施。 抱雙腿前頂摔:當抱住對雙腿被對方下壓時,迅速屈肘,兩打用力回拉,同時用左肩前頂對方髖腹部,將對摔倒。 抱雙腿過胸摔:上前迅速上左步,屈膝弓腰,兩打由外向內抱住對方腿根部,左邊前頂其髖腹部,隨即向前上右步,蹬腰腿抬頭將對方向後摔落。 抱單腿拉腿摔:當抱對方單腿時,被對方下壓防守迅速右打屈肘,回拉對方小腿下邊,同時用左肩下壓其腿根部,將其摔出。 抱單別腿摔:抱對方前腿後,左打迅速前伸,別其後支撐腿,同時右打後拉左邊前頂對方將對拉倒。 夾頸過背摔:右屈臂夾對方頸部,背向對方,兩腿屈膝用右側髖部緊貼對方前身,然後兩腿蹲深向下,弓腰低頭,將對方背起後摔倒。 抱腰過背摔:右屈臂抱對方腰部背向對方,兩腿屈膝,用右側髖部緊貼對方前身,然後兩腿深蹲,向下弓腰低頭,將對方背起後摔倒。 接腿轉壓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上左步。左打抄抱膝弓窩處,右打抓其小腿下端,隨即撤右步,上體前俯並右轉,同時右打向內搬壓將其摔倒。 接腿別腿摔:當對用右側彈腿踢擊時,用右打抄抱其弓窩,左打抓其小腿下端,隨即上右腳,至對左腿後,向右轉體,右腿別其支撐腿將其摔倒。 接腿勾腿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左打抄抱其小腿,右打由對方右肩上穿過,下壓其頸部,同時左打上抬,右腳向前上方向踢其支撐腿將對方摔倒。 接腿涮摔:當對方用右側彈腿踢擊時,雙打抓握對方右腳,雙打向左拉其右腳,隨即向下,向右上方成弧形擺盪將其摔出。 接腿上托摔:當對方用右正蹬腿踢擊時,兩打抓握其小腿下端,隨即屈臂上抬。兩打挾托其腳後,同時上右步,向前上方推展將其摔倒。 切摔:左臂由對方右肩上穿過,向前下壓,切壓其頸部,將其摔倒。 防守法 防守是一種可以節制和削弱對方的攻擊,保護自己並能處於反擊位置的方法,最終目的是在於防守後和反擊。准確巧妙地防守,不但能保護自己,而且能為攻擊創造更好的條件。 拍擋防守:以左拍擋為例,左打掌心向里貼,向里橫拍並稍右轉體。 掛擋防守:左右打屈臂向同側頭部或肩部掛擋。 里抄防守:左右打臂微屈並外放,緊貼腹前,打心向上,同時左右打屈臂,緊貼胸前立掌,掌心向外。 外抄防守:左右打臂外旋彎曲,上臂緊貼肋部。 提膝防守:重心右移,前腿屈膝起,後腿支撐,上體姿勢不變。 截擊防守;當對方准備進攻時,使打截腿阻截對方攻勢。不接觸防守。 後閃防守:重心後移,上體略後仰閃躲。 側閃防守:上體向左側或右側閃躲或用左右閃步防守。 下潛防守:,屈膝降低重心,同時低頭縮頸向下閃躲兩打護頭。 上跳防守:兩腳蹬地,使身體向上跳閃。 組合連擊 組合連擊是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作,連續攻擊對方。連擊法共分為拳法連擊,腿法連擊,拳腿連擊,拳摔連擊,腿摔連擊,拳腿摔連擊等六種。既可以單招連續進攻,又可多招連環擊打。 由於技術動作的繁多,所以連擊方法多樣千變萬化,但組合不是盲目的要根據動作轉換的合理性和實戰中運用的可行性,時效性來組合搭配才能達到連擊重創的目的。在運用時要注意真假結合,虛實相接,使對打處於上下左右多點受擊之中,防不勝防。另外,要注意動作之間的銜接。一般來說,第一級的結構是第二級的最佳發力點擊姿勢。 技術訓練 光知打人不懂招,打人一拳挨一腳,萬般准備一旦無,千招會不如一招熟.技術訓練是散打整個訓練中的核心內容。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其運動成績的優劣。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和提高散打技術的基礎。而只有掌握了技術才能有效充分發揮其身體訓練水二者互不條件。散打基礎訓練是指擊打摔攻防動作的訓練。目的使運動員熟練地掌握這些動作並能在實戰中靈活自如地應用。 原地練習:採用原地練習法重點體會要領,不斷揣摩動作的線路順序力點和身體姿勢。練習時要自然放鬆,不要求快速其過度用力,復雜動作可分解練習,由慢到快,逐漸掌握動作的正確方法,不斷提高動作質量。 綜合步法練習:經過原地練習,基本上掌握了動作規范後要根據實戰的需要結合相應的步法練習,提高攻擊距離,以及防守機動性使技術與實戰緊密聯系,並使技術動作逐步達到協調准確,並對攻守對抗情況下利用技術打好基礎。 假設性練習:通過假設想像對打的攻防動作或所處狀態而進行相應的進攻或防守反擊的打法。做假想性徒打練習,進行假想性練習有一種身臨其境面對敵打的實戰狀態並能提高反應能力動作速度培養戰斗意志,掌握各種戰斗的具體打法。 打固定靶練習:打固定靶練習是一種利用胸靶、打腳靶、沙包等輔助性器材作為擊打目標的練習,是改進技術動作和提高動作速度力量的重要打段。要求動作準確快速用力充分朝目標打擊。 打活動靶練習:把活動靶練習是由教練或同伴打持小靶不斷變換角度位置和方向。要求練習者迅速反應靈活,運用多種技術進行擊打的一種練習方法。 通過練習可以有效的提高練習者進攻和防守反擊的動作質量,提高攻擊性速度、准確性距離感以及反應能力、應變能力。建立穩定條件反射動作逐漸達到自動化。 攻防練習。條件攻防是規定一方用拳法攻擊另一方防賽守或腿法攻擊,另一方使用接腿摔等。有條件的攻防練習:針對性強能有效的訓練和提高練習者的某些能力和運用某些方法的能力。任意攻防如規定力度、速度或與大級別運動員進行比賽,用於提高技法的實戰能力,培養在困難條件下技術運用能力以及敢斗敢拼搏的良好品質,能有效的提高練習者的技術水平以及體能磨練鬥志,同時是總結積累實戰經驗的有效措施。 通過學習可以掌握散打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並通過科普訓練可具備一定的武術散打基礎並可強身鍵體!!添加評論
huangxuan365 | 2008-12-29 13:48:27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散打的一些簡單要領 現代散打運動是指兩人踢打摔等技法為基本素材,按照規定的場地、時間、條件進行徒打對拔格鬥的一項運動。散打運動是一項較勁、鬥智斗勇的激烈項目。散打基本技術包括實戰姿勢、步法、進攻技術、防守技術、返還技術等五個部分。在現代體育教育推動的基礎上,通過鍛煉可全面提高人體身體素質,同時更好的引導青少年加強對強身益智,陶冶情操,培養青少年具有不怕堅苦,努力拚搏的奮斗精神. 散打又稱散打的特色
Ⅳ 大學體育武術散打學什麼
散打(Sanda),又稱散手,是兩個人運用散打技法中的摔、踢、打等攻防方法來徒手對抗、制服對方的一種格鬥項目,是中國武術形式中的重要一類。散打不追求花式,目的是通過散打技法的靈活、巧妙的應用,來戰勝對方。
中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是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全國性大學生賽事。中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自2015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屆,比賽以武術散打為載體號召全體大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
中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旨在採用體育+娛樂,創造出新的賽事展現方式和賽事競技形態。中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2018年將對賽事重新規劃。
意在將快樂的草根DNA通過革新性的電視化呈現手段,還原出體育的本真,讓青少年走向操場,真正運動起來;同時也將攜手芒果娛樂,以獨特的電視化手段進行賽事的改造和包裝,開啟青少年賽事運營新篇章。
Ⅳ 散打都練什麼啊實戰厲害嗎優缺點是什麼啊我是學生。沒時間。那我應該練些什麼基本功啊
樓主你好;
散打是國標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擺拳,其中還演變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腿法主要技法有:踹腿,蹬腿,鞭腿,現在比賽中常用的就有踹腿和鞭腿,而比較高難度的大幅度腿法如:後擺腿,劈腿,後踢,後踹,剪腿等腿法只有少數高手在實戰中能運用自如。腿法是散打技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賽中使用率最高,腿較手長,可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作用,腿較粗壯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擊面大容易得手,腿攻擊對方下盤比較隱蔽,因此拳家常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見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摔法是現代散打的重要標志,其技法之繁多,但大概可以分為兩種:投和絆,前者主要依靠力量去強行破壞對方重心,使對方失衡,後主則主要依靠巧力來實行,但技術難度較前者大。遠者拳打腳踢,近者貼身快摔。」這是拳家的諺語。快摔在武術散打中佔有重要位置,近年來,中國散手運動員在同國外選手的交流中,中國選手的快摔法,常常令對方不知所措,望而生畏。
Ⅵ 散打主要是練什麼
散打不是亂打,給你個入門教程先練著.散打初級入門教程: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技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散打是繼承和表現中國武術中傳統的徒手格鬥術,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把傳統格鬥術中單純注意「招法」的觀念發展成為把體能、智能與技能結合起來,以突出其綜合應用能力。比賽雙方沒有固定的動作順序,而是根據對方的技擊動作隨機變化,抓住對方的弱點鬥智、較技。它不僅要求運動員熟練地掌握散打技術,還要有敏捷的應變能力,從而明顯區別於武術套路的運動形式。由於散打自身的特性以及社會的某種需要,散打這一運動項目突出地反映了武術的特殊本質——技擊性。為了使散打招術明顯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技擊術內容,即所謂致人於死地的絕招,散打競賽規則嚴格規定了後腦、頸部、檔部等為禁擊部位;另外,在技法上,不管運用哪種技術流派的擊打方法,均不允許使用反關節的擒拿動作,以及用肘、膝等部位的技法進攻對方。所以,散打的實用性只在一定范圍內起作用,按照競技體育項目的要求規范散打已成為當前散打技術發展的主流,為大眾所接受。
現代散打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整理、歸納、舍棄形態,找出規律,即通過規整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從中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其中進攻技術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一種是弧線型。然後根據「追求效果」的原則給這兩種技術賦予新的表現形式,再經過反復的實踐和論證,確定拳法以沖、貫、抄、鞭,腿法以蹬、踹、彈、掃為內容的散打基本技術。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的特點,主要把握住「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創造出「接招摔」的方法,形成了「遠踢近打貼身摔」的散打技法特點。同時,對防守技術也根據「實用效果」原則進行了分類,劃分為「閃躲性防守」和「接觸性防守」兩種基本形式。
其二,對世界各國搏擊技術進行大膽借鑒,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甚至是具體的實用技法,使散打技法形成現今流行的模式。
一、散打進攻技術
進攻技術是散打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技術的優劣直接關系著比賽的勝敗。所以,掌握好進攻技術的規格、要領是教學訓練的重要任務。進攻技術包括各種手法、腿法和摔法。如按動作的結構可分為:
直線型,包括沖拳、蹬腿、踹腿等;
橫線型,包括貫拳、鞭拳、橫踢腿、勾踢腿等;
上下型,包括抄拳、劈拳等。
任何一種進攻方法在動作的起止點、受力點和運行路線三個方面都有其規格要求,改變哪一個方面,都會導致方法的改變或出現錯誤的動作。因此,每學習一種方法都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格的要求去做,這樣才能准確地掌握它。進攻技術的要求如下:
1.速度快 散打攻防技術如能體現出「快」的特點,就會收到使對手防不勝防的效果。要快速地完成散打攻防技術,肌肉力量是基礎,正確掌握用力技法是關鍵,避免動作的「預擺」是根本。
首先,進攻動作是靠肌肉收縮產生力量完成的,沒有力量作為保證,欲做到快速進攻是不可能的;
其次,任何武術流派的用力技法都要求剛柔結合。剛柔是用力技法中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剛柔相濟,先柔後剛,剛後必柔這種周期性的放鬆-收縮-放鬆,就是武術用力技法的本質所在;
最後,每一個進攻方法的運行路線以及動作的起止點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有的運動員為了加大力量而把動作幅度做得很大,或帶有「預兆」,如先收後放或先拉後打等,無意中增加了動作的運行時間,結果達不到快速出擊的效果。
2.力量重 力量重是對踢、打、摔方法運用的力度要求。在進行散打比賽時,運動員處在你追我趕或你攻我防的激烈拼搏中,所用方法必須有一定的力度,才能給對方造成威脅。如何加大攻擊力度呢?運動員除了必須具備較強的力量素質外,還要提高全身發力的協調性。在發力的剎那,配合呼氣,屏氣蓄勁、以氣催力,達到意、氣、力三者合一,使力量更加完整。
3.力點准 進攻技術的力點,是構成技術方法的重要特徵,必須准確。力點不準,不但是方法錯誤,也易造成傷害,如橫踢腿動作的技術要求綳腳面,力點在腳背弓處或小腿股骨下端,若把力點放在腳背的趾端,則大大減輕了動作的力度,有時還會踢傷腳趾。
造成力點不準的原因,其一是動作外形上的錯誤,如該綳腳的卻放鬆,該勾腳的卻伸直;其二是腕、踝等關節部位在用力的一瞬間緊張不夠;其三是動作運行路線的錯誤,如橫踢腿做成斜上撩踢,力點偏至腳弓內側;其四是距離判斷錯誤,如勾踢腿時對手距離較遠,著力點落在腳拇指上。所以,在平時訓練中必須一絲不苟地抓好動作規格,多打移動靶和固定靶,體會動作的准確性,在實戰中提高判斷能力和技術水平。
4.預兆小 所謂預兆,是指做動作前預先暴露了進攻意圖。動作有預兆,這是散打運動員普遍容易出現的錯誤。在比賽中,由於動作有預兆,對手一旦抓住規律之後,進攻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給對手創造反擊的時機,導致比賽的失敗。
5.方法巧 順其力而破之為巧,逆其力而破之為拙,即拳諺所說的「四兩撥千斤」。散打比賽靠力量取勝固然重要,但以巧取勝則技高一籌。巧妙的方法,必須與攻擊對手的時機,掌握對手的重心,控制動作的力度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散打防守技術
准確、巧妙的防守,一則能保護自己;二則能為更好的進攻創造條件。防守是積極主動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防守技術總的要求是對對手的進攻時間、運行路線、攻擊方法和部位反應敏捷,判斷准確,達到自動化程度。閃躲性防守和接觸性防守是兩類不同的防守方法,其技術要求是有區別的。
1.閃躲性防守要求時機恰當、位移准確、整體協調: 時機恰當,是要求防守時間與進攻時間要恰到好處,不早不晚。閃躲過早,對手則轉移進攻目標,晚了則有被擊中的可能。故要求練習者須具備較好的反應能力。
位移准確,是指躲閃對方的進攻時,身體姿勢的改變或距離的移動要有高度的准確性。初學者往往會因閃躲幅度過大或移動距離過長而貽誤戰機。
整體協調,是對身體協調性的要求。不論是前避後撤,還是左右躲閃,都必須注意整體性、一致性。如向後閃時,有的練習者只是仰頭,軀乾和腿都不動,形成了只躲頭不躲身、不躲腿的錯誤。
2.接觸性防守要求防守面大、動作幅度小、還原轉換快: 防守面要大,是要求在實戰過程中要防一片,不要防一點,盡量提高防守的成功率。
動作幅度小,是指防守動作幅度要小,應以防守的效果和是否有利於反擊為准。但由於緊張與恐懼心理的影響,在防守時不容易做到。
還原轉換快,是指防守後轉為進攻的時間間隔要短。動作間的轉換速度與動作幅度、結構有關,幅度大轉換慢,結構不合理也影響轉換速度。合理的攻防動作結構應該是:打上防下、打下防上、擊左護右、擊右護左。既便於攻防的轉換,也能給對手一種攻之有法,防之嚴密的畏懼感。
三、散打防守反擊技術
防守反擊是一種復合技術,它是由防守與進攻技術組合而成的。其形式有三種:
一是先防守後反擊;
二是防守的同時施以反擊;
三是以攻代防。
反擊技術運用得成功與否,除正確、熟練地掌握防守與進攻技術,使其達到自動化程度外,還需把握防守反擊的時機和培養防守反擊的意識。
散打防守反擊中的主要技術還包括接住對方進攻性的各種拳法和腿法之後運用的快摔法。主要有以下技術要求:
1.借勢 借勢是指在運用散打中的各種摔法時,在對手重心不穩,身體將要失去平衡時,稍加力量將其摔倒。借勢的關鍵是掌握好時機。一般來說,對手在動作發力的瞬間一旦落空後,身體就會處於失衡狀態,如果能在此時順其失衡的同側方位稍加外力,效果極佳;或在對手發力時順其發力的方向稍加外力,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掀底 掀底是指採用接腿摔法時,為破壞對方的支撐點而採取的掀、拉、搖、托等方法將對方摔倒。如果對方下肢柔韌性較差,我方用掀底動作,效果較好。
3.別根 別根是指通過運用自己身體的某一肢體絞絆對方支撐重心的肢體根部,達到摔倒對方的目的。如抱腿別腿、抱腿勾踢等摔法,正是運用了別根技法,才使摔法更加省力和巧妙。
4.靠身 靠身是指通過身體向前的動作將對方摔倒,如在運用抱腿和摟腿的技法時,必須配合身體向前的動作擠靠對方,效果才會更好。
雖然散打的摔法很多,而且不同的方法有著不同的技術要領,但在實戰中,如能結合運用借勢、掀底、別根、靠身等動作,可以更加突出散打摔法快速、巧妙的技術特點.
Ⅶ 散打的基本技巧
散打的基本技巧
導讀: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散打是中國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散打也是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雙方按照規則,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戰術進行徒手搏擊、對抗。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國武協為了使武術能夠與現代體育運動相適應所整理而成。
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在80厘米高,8米見方的擂台上進行比賽。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在對敵斗爭中這些界限就沒有了,軍警對敵斗爭就專尋對手的要害部位擊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較兇狠,殺傷力較大,散打的出現讓中國武林(格鬥界)火紅起搏擊熱。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深受人民喜愛。散打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斗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腳踢、抱摔等簡單的散打技術,並學會了一些野獸獵取食物的本領,如:貓撲、狗閃、虎跳、鷹翻等。
現在的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對矛盾體,在散打中雙方總想辦法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運動員總是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訓練的。經過長期訓練運動員掌握了散打技術,遇敵而不慌,與敵方突然襲擊的。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練習散打能培養機智、頑強、勇敢、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至於強身健體,凡是參加散打運動的人都能體會到,散打運動員的強健體魄是從散打訓練中得到的。
【入門知識】
1、實戰姿勢
它是指為完成進攻上防守動作所採用的'最有利的姿勢,因人而異,但應具有身體重心穩固,暴露給對方的面積較小,利於防守和啟動的靈便,便於發力,利於進攻等優點。兩腳前後分開,前腳跟與後腳尖之間為一腳半距離,前腳與後腳間橫向距離稍寬於肩,前腳尖略向內側轉,後腳尖朝斜前腳跟稍離地面,兩臂自然彎屈,左、右臂之間夾角約為90度左拳置於體前略低於眼睛,拳面斜朝前,拳眼斜朝上右臂之間夾角應小於90度,右拳置於右左肋前略高於下額部,肘部與身體相距約一拳距離,以左肩左腹部側向著對方,胸部略含,腹部微收,上體稍前傾,頭略低,下額微收,咬緊牙齒,閉合嘴唇,目視前方。
2、基本步法
散打步法是為保持與對手間的距離,實施進攻與防守動作或破壞對手與進攻與防守意圖,而進行專門的腳步移動方法,步法好多,比如滑步、墊步等等。
1.滑步包括前、後、左、右。前滑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向前移動,落地時以前腳掌先落地,隨之後腳前移,落地後與原基本姿勢相同。後滑步:反之。
2.左滑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向左平移,後腳隨之向左移動,作完成後與原實戰勢相同。右滑步反之。
3.墊步:
前墊步:實戰勢,前腳蹬地,後腳前移,在前腳里側處落地的同時前腳前移,落步後仍成原基本姿勢。
後墊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後移,在後腳里側落地的同時後腳後移,落步後仍成基本姿勢,變換要快,兩腿不可交,叉墊步時身體重心要求兩腳貼近地面滑行。
3、基本拳法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擺拳,其中還演變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1左右直拳
左直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左腳蹬地,左腳跟稍外轉,重心移至左腳,上體略左轉,同時,左臂順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線沖擊,力達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額處,目視左拳,然後左拳直線回收,成基本姿勢。右直拳反之。
要點:要使蹬地,擰腰之力順達拳面,整個動作要協調完整,重心不可過多前傾,擊打部位的高低區別於左膝度,擊拳前不可出現先收拳再擊的預兆,也不可在沖拳時將右臂後拉,結合步法的擊法應做到拳到步到。
右直拳:要與右腳蹬地擰腰轉體的力完整一致,從而獲得最大的沖力,身體重心要在沖拳的同時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張。
2左右擺拳左擺拳:基本實戰勢,右腳蹬地,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離地外轉,並輾轉腳掌,上體右轉同時左臂內旋,抬肘與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橫擊高於肩平,然後恢復基本姿勢。右擺拳反之。
要點: 擺拳時身體不可向右傾斜,要邊擊拳邊抬肘,擊打後重心偏左腳,左腳的輾轉力不可忽視,要含胸收腹,不可低頭。左擺拳擊打前右臂不可後拉,重心落左腳,但上體不可過於前傾,邊擊拳邊抬肘。
3左右鉤拳左鉤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右腳蹬地,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抬外轉,腳掌碾地,上體左轉略下沉後,左膝及上體瞬間挺伸並向右轉體,同時,左臂外旋由下想上擊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內,力達拳面,右拳仍置下額前,目視左拳,然後再恢復基本姿勢。右鉤拳反之。
要點:左臂外旋與擊打不同時,不可外旋後再擊打,上體不可過於前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據對方的遠近距離及擊打的部位而定,上體向左轉下沉在蹬地,挺伸與右轉瞬間要協調自然,不可斷裂或過程太長。
4、基本腿法
腿法是散打技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賽中使用率最高,腿較手長,可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作用,腿較粗壯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擊面大容易得手,腿攻擊對方下盤比較隱蔽,因此拳家常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見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佔有很重要的益,拳諺道:「練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術中有四大擊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賽中得分最,據統計占總得分的63.5%。多年來為什麼腿法深受廣大習武者的偏愛呢?因為腿法有四大特點。第一,腿居身體之下,每天擔負著支撐身體的重大任務,再加對腿法作了專項訓練,兩腿十分有力量,同時大腿有人體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體最發達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當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術界曾以科學方法測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邊腿即橫掃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達500公斤。第二,腿法進攻距離遠,因為腿比臂長,拳諺道:「一寸長,一寸強」。第三,腿法進攻隱蔽性好,腿在人體之下,距離對方眼睛較遠,故有進攻隱蔽性好之特點。第四,腿法進攻變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掃、擺、丁等20多種,有各種連環腿、拳腿組合,低配高、虛配實、左配右等連連出擊,勢勢相承,變化莫測。
正蹬
左蹬腿:基本實戰勢站立,身體重心移至後腿,後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貼近胸部腳尖勾起,腳底朝前下,隨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達腳跟,當腳觸擊目標時伸胯並使腳尖猛向前下方壓踩,使力達全腳掌兩拳,自然下落置體前目視前腳部,蹬腿後腳落下,還原成基本姿勢。右蹬腿反之,要點:支撐腿可微屈保持平衡,上體不可過分後仰,屈膝上抬與左伸蹬要連貫。
側踹
左側踹腿:基本實戰勢站立,重心移至後腿,膝略屈,腳尖外展,左腿屈膝上,抬膝高於腰,腳尖勾起,腳底朝外側下,隨即小腿外翻腳,底朝向攻擊點挺膝踹出,力達腳底,同時後腿挺直,上體向後腿側傾,目視腳面,然後踹出,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側揣腿反之。要點:提膝時上體略向支撐腿側轉,腳內側與地面近於平行,踹出時身體向支撐腿側傾的斜度隨攻擊點的高度變化,越高傾斜度越大,支撐腿應用腳前掌為軸碾地,使腳跟內收。
鞭腿
左側鞭腿:基本實戰勢,重心移至右腿,膝略屈左腿,屈膝上抬,高過腰,上體後左腿側轉略傾,同時膝略內收,小腿略外翻,踝部放鬆,隨即挺膝,使小腿從外向上,向前向內弧形彈擊,並使腳面綳平使力達腳面或脛骨處,目視腳部,然後側彈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鞭腿反之。要點:彈腿的膝部猛挺發力,但要藉助擰腰切胯之力加大力度,彈腿時支撐腿膝伸直並以腳掌為軸。
通過學習和訓練散打,能夠發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素質;同時散打又是一項以抗性體育運動,可以發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鍛煉。堅持散打訓練,可強筋骨,壯體魄。散打是以雙方互相對抗為運動形式,這就要求練習者在實踐中正確把握進攻的時機,防守要到位,反擊要及時,從而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同時還要針對不同的對手和雙方臨場的變化,提高應變能力,以及提高擊打和抗擊打的能力,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衛和克敵制勝的技能的作用。初學散打,要忍受拉韌帶的痛苦;攻防練習,要承受擊打和抗擊打的皮肉之苦;進行實戰,要克服膽怯、猶豫、緊張、魯莽等不良心理反應。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通過長期的散打訓練,可以培養練習者勇敢、頑強、機智、果斷、靈活等精神,進而形成成熟、穩健、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
;Ⅷ 散打基本功有哪些
散打基本功主要是練習三個部位,分別是腿、腰和肩。
一、腿功
(一)散打正壓腿
面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左腳跟放在物體上,腳尖勾起,兩腿蜷縮,兩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兩手抓握左腳,而後上體立腰向前下方振壓,用頭頂盡量涉及腳尖。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立腰挺胸前壓。
(二)側壓腿
右腿支持站立,左腳從體側擱置到肯定高度的物體上,腳尖勾起,右臂上舉,左掌立於胸前,兩腿蜷縮,腰部挺拔,上體向左側下振壓,振壓幅度要逐步加大,直到上體能側倒在左腿上。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開髖立腰挺胸,上體完整側倒。
(三)後壓腿
背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右腿支持站立,左腿後伸,腳背放到物體上,兩腿蜷縮,上體向後下振壓,並逐步增大振壓幅度。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立腰挺胸,頭隨上體後仰
(四)仆步壓腿
右腿屈膝全蹲,全腳著地;左腿向左側蜷縮,腳尖內扣;兩手分手抓住兩腳腳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轉前壓(圖5-14)。左右仆步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直腰低頭,一腿全蹲,另一腿蜷縮,兩腳壓緊空中。
(五)正搬腿
右腿蜷縮支持,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腳,而後將左腳向後方伸出,直至膝關節挺直,左腳外側朝前。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腳尖勾緊。
(六)側搬腿
左腿蜷縮支持,右腿從體側抬起,右手經右小腿內側繞腳後抱住右腳跟,將右腿蜷縮,腳尖勾緊。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立腰挺胸,身材豎立顛簸。
(七)豎叉
兩腿蜷縮前後叉開成直線。左腿後側著地,腳尖上翹;右腿前側著地,腳背扣在地上,兩臂立掌側平舉。兩腿交替進行。
(八)劈橫叉
兩腿蜷縮向左右兩側又開下坐成直線,兩腿內側著地。兩臂立掌側平舉。
學練要點:髖關節完整關上,立腰挺胸。
二、腰功
(一)前俯腰
散打基本功練習時,並步站立,兩手十指穿插,直臂上舉,手心向上;上體前俯,挺胸,塌腰,兩手努力觸地。再兩手鬆開,用兩手繞過雙腿,抱住兩腳跟部,盡量使本人的上體、臉部貼緊雙腿。
學練要點:兩腿挺膝蜷縮,上體前俯時,挺胸、塌腰、收髖。
(二)甩腰
開步站立,兩臂蜷縮前舉,以腰為軸,上體做前後屈和甩腰舉措,兩臂也隨之甩動。>>>武術散打基本技術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腰部抓緊,後甩時低頭挺胸,甩腰舉措緊湊而有彈性。
(三)涮腰
兩腳開立,略寬於肩,上體前俯,以髖關節為軸,兩臂向左前下方伸出。而後揮舞兩臂,隨上體向前、向右、向後、再向左做翻轉繞環。左右涮腰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以腰為軸,翻轉繞環圓活、溫柔。
(四)下腰
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臂蜷縮上舉;腰向後彎,低頭,挺腰,雙手撐地身材呈橋形。
學練要點:兩腳支持站穩,膝關節盡量挺直,腰部後彎上頂,腳跟不能離地。
三、肩功
(一)壓肩
面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兩腳開立同肩寬,上體前俯,兩手抓住橫桿,低頭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壓。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肩部松沉,用力震壓,力點集中於肩部
(二)單臂繞環
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為軸做直臂的順、逆時針繞環。兩臂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臂蜷縮,肩抓緊,繞立圓。
(三)雙臂繞環
開步站立,散打培訓以肩關節為軸,兩臂分手向前和向後做直臂繞環。順、逆時針繞環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身材正派,臂蜷縮,肩抓緊,繞環協折衷順。
(四)兩臂穿插繞環
開步站立,兩臂直臂上舉,左臂以左肩關節為軸,向前下做順時針繞環;同時,右臂以右肩關節為軸,向後下做逆時針繞環。兩臂順、逆時針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身材正派,兩臂蜷縮,繞環協折衷順。
(8)散打運動員學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散打進攻技術的共性要素的「十五字要訣」為:速度快,力量重,力點准,預兆小,方法巧。
1、速度快
拳理上講「拳似流星眼似電」, 「拳打人不知」, 「箭來不易躲,因其疾;拳來不易防,用其快」,進攻技術如能打出「快」的特點,就會收到使對手防不勝防的效果。
2、力量重
力量重,是指對踢、打、摔的力度要求。散手比賽,運動員處在你追我退,或你攻我防的激烈拼搏中,所用方法需有一定的力度,才能有效,才能給對方一種威脅。反之,力度很小。不能給對方造成威脅。
3、力點准
進攻技術的力點,是構成技術方法的重要特徵,必須准確c力點不準,不但是方法的錯誤,也易造成傷害。如:橫踢腿,技術要求綳腳面,力點在腳背弓處或小腿脛骨下端,如把力點放在腳背的趾端,則大大地減輕了動作的力度,有時還會踢傷腳趾。
4、預兆小
所謂預兆,是指做動作前預先暴露了進攻意圖。動作有預兆,這是散手運動員普遍容易出現的錯誤。在比賽中,由於動作有預兆,對手一旦抓住之後,進攻不但不能實現,反而會給對手創造了反擊的時機,而導致失敗。動作預兆有多種表現形式:動作前有的人習慣眨眼、皺眉、咧嘴;有的人身體先往下一松再擊打;有的人手、腳明顯先回收再出擊;有的人打拳先動步;有的人起腿前先倒換重心、上體後仰等等。
5、方法巧
順其力而破之為巧,逆其力而破之為拙。拳諺說「四兩撥千斤」,這就是用法之妙所在。散手比賽靠力量取勝固然重要,但以巧取勝則技高一籌。方法的巧妙,必須與攻擊對手的時機,掌握對手的重心,控制動作的力度,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佳的效果。
Ⅸ 散打基本功有哪些
散打基本功有哪些
散打是一項體育項目,可以強身健體,考察人的身體素質以及應變能力,很受家長們的歡迎。想練好散打,基本功可不能少,要一步一步打下基礎,那麼,散打基本功有哪些,本篇文章將會為您詳細介紹。
基本功訓練內容 包括基本技術動作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基本力量訓練動作。這些訓練的內容根據運動員生長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合理的安排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基本功訓練不僅可以促使運動員快速進步,更能為將來職業生涯打好良好的基礎,所以對待青少年運動員初期訓練一定要根據每一個隊員不同的身體變化特徵合理的安排訓練的時間,訓練的量。循序漸進的促進運動員成長。
格鬥式
散打勢分為左勢和右勢在立正的基礎上,當聽到散打勢預備的口令後,身體半面向右轉,右腳向右後撤一步約與肩同寬;左腳尖向右扣,右腳尖向左扣,右腳跟提起外擺,重心在兩腳之間。同時,兩臂彎屈,向上抬起,兩手變拳,右拳置於右腮旁。右肘微貼右肘,左小臂與左大臂成約大於90度的夾角,左拳與下額同高,離下額約30—-40公分;拳眼正對前額,收腹,含胸,眼平視前方。
動作要求:
1、撤步側身要快;
2、收腹含胸要自然;
3、重心在兩腳之間。
步法
退步退步主要用於防守和躲閃等。退步動作要領:在預備勢的'基礎上,身體向後退步。左腳先動時,左腳向後退一步,後腳隨即後退一步;右腳先動時,右腳向後退一步,左腳隨即緊跟後退一步。身體向後退步時,上體保持預備勢不變,兩眼平視前方。
動作要求:退步要快,身體要協調。
躲閃步
躲閃步動作要領:在預備勢的基礎上,身體向左(右) 斜上一步。左躲閃步時,左腳向左前方斜移一步,後腳隨即緊跟一步,同時身體向左側轉;右閃躲步時,左腳向右前方斜移一步,後腳隨即緊跟一步同時身體向右側轉。
動作要求:上步快、躲閃快、側轉快。躲閃步主要用於防守和躲閃等。
1、長跑
長跑能夠幫助鍛煉耐力,而有好的耐力才能幫助在散打練習中堅持更長時間。每天堅持跑800、1000或1500米。
2、跳繩
跳繩是最經濟實用的訓練法,被世界上諸多格鬥術所廣泛採納。它不但可以有效地訓練腿部的力量,更能很好地增強全身的運動協調性,是一種應日日進行練習的項目,每天應跳20-30分鍾的繩。
3、腿部基本功劈叉
散打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有好的韌帶,而拉韌帶一般會選擇劈叉的方法,可以扶著支撐物一點一點的壓下去。感到有點痛的時候就保持在那個地方,等適應了再往下一點。就這樣,循序漸進,韌帶就慢慢的拉開了。
豎叉
兩腿蜷縮前後叉開成直線。西安散打培訓左腿後側著地,腳尖上翹;右腿前側著地,腳背扣在地上,兩臂立掌側平舉。兩腿交替進行。
劈橫叉
兩腿蜷縮向左右兩側又開下坐成直線,兩腿內側著地。兩臂立掌側平舉。
壓腿
正壓腿
面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左腳跟放在物體上,腳尖勾起,兩腿蜷縮,兩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兩手抓握左腳,而後上體立腰向前下方振壓,用頭頂盡量涉及腳尖。兩腿交替進行。
側壓腿
右腿支持站立,左腳從體側擱置到肯定高度的物體上,腳尖勾起,右臂上舉,左掌立於胸前,兩腿蜷縮,腰部挺拔,上體向左側下振壓,振壓幅度要逐步加大,直到上體能側倒在左腿上。兩腿交替進行。
後壓腿
背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兩手叉腰,右腿支持站立,左腿後伸,腳背放到物體上,兩腿蜷縮,上體向後下振壓,並逐步增大振壓幅度。兩腿交替進行。
仆步壓腿
右腿屈膝全蹲,全腳著地;左腿向左側蜷縮,腳尖內扣;兩手分手抓住兩腳腳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轉前壓。左右仆步交替進行。
搬腿
正搬腿
右腿蜷縮支持,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腳,而後將左腳向後方伸出,直至膝關節挺直,左腳外側朝前。兩腿交替進行。
側搬腿
左腿蜷縮支持,右腿從體側抬起,右手經右小腿內側繞腳後抱住右腳跟,將右腿蜷縮,腳尖勾緊。兩腿交替進行。
控腿
控腿指的是按照踢擊動作完成時的姿勢(即一腿支撐,另一腿抬起成踢擊動作)擺樁,並加以堅持的一種靜力訓練法,可以以任何的踢擊動作進行。
4、腰部基本功前俯腰
並步站立,兩手十指穿插,直臂上舉,手心向上;上體前俯,挺胸,塌腰,兩手努力觸地。再兩手鬆開,用兩手繞過雙腿,抱住兩腳跟部,盡量使本人的上體、臉部貼緊雙腿。
甩腰
開步站立,兩臂蜷縮前舉,以腰為軸,上體做前後屈和甩腰舉措,兩臂也隨之甩動。
涮腰
兩腳開立,略寬於肩,上體前俯,以髖關節為軸,兩臂向左前下方伸出。而後揮舞兩臂,隨上體向前、向右、向後、再向左做翻轉繞環。左右涮腰交替進行。
下腰
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臂蜷縮上舉;腰向後彎,低頭,挺腰,雙手撐地身材呈橋形。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並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武術項目,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增強自身的防禦能力。而想要練好散打,首先就需要練好基本功。那散打的基本功是怎樣的呢?
5、肩部基本功壓肩
面對肯定高度的物體,兩腳開立同肩寬,上體前俯,兩手抓住橫桿,低頭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壓。
學練要點:兩腿蜷縮,肩部松沉,用力震壓,力點集中於肩部。
單臂繞環
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為軸做直臂的順、逆時針繞環。兩臂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臂蜷縮,肩抓緊,繞立圓。
雙臂繞環
開步站立,散打培訓以肩關節為軸,兩臂分手向前和向後做直臂繞環。順、逆時針繞環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身材正派,臂蜷縮,肩抓緊,繞環協折衷順。
兩臂穿插繞環
開步站立,兩臂直臂上舉,左臂以左肩關節為軸,向前下做順時針繞環;同時,右臂以右肩關節為軸,向後下做逆時針繞環。兩臂順、逆時針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