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職電氣技術應用專業都開設什麼課程呢簡單點的課程又是什麼呢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必修課為本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含文化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集中實踐環節三項;選修課主要是專業課程和集中實踐環節,各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按建議課時數在指定的課程范圍內選擇或另開課程。
(一) 文化基礎課程(必修)
1. 德育(177學時)
(1) 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32學時)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職業、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個性、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
(2) 法律基礎知識(32學時)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3) 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64學時)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其任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和政治學說的基本觀點,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經濟和政治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提高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為在今後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基礎。
(4) 哲學基礎知識(49學時)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其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的社會實踐、人生實踐和職業實踐密切相關的哲學基本知識;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最常見的社會生活現象;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從事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 語文(225學時)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 數學(198學時)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與導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4. 英語(252學時)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彙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並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5. 計算機應用基礎(132學時)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的使用、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選學內容:電子表格軟體使用、資料庫基本操作和使用。
6. 體育與健康(160學時)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7. 物理(102學時)
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力學、電學、振動和波、熱學和光學等內容,使學生掌握其基本規律、一般計算和應用、分析方法,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二) 專業課(必修)
8. 電工基礎(109學時)
了解電阻、電容、電感等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特性與作用;理解簡單電路的基本原理與特性;了解電路的各種分析方法,能對給定的電路進行電壓、電流、功率等參數的計算;能繪制信號的波形圖,掌握中級以上裝配電工應知理論知識。
9. 電工基礎實驗(47學時)
了解電工儀器儀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常見電工儀器儀表;能運用電氣測量技術檢測調試一般電路;能對測量數據進行一般處理,並能繪制實驗曲線;了解與本課程有關的技術規范;能對一般的電氣線路進行故障分析與排除;掌握安全用電常識。
10. 電子工程制圖(60學時)
理解電子工程圖的投影原理,了解圖樣表達方式的種類和方法,了解《機械制圖》、《電氣制圖》的國家標准,了解尺寸標注、公差標注、表面粗糙度的標注方法;能熟練地使用繪圖工具,能繪制、識讀一般復雜程度的電子工程圖樣,能繪制電子產品裝配草圖。
11. 電子線路(150學時)
了解常用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參數和外特性;理解各種基本的模擬與數字單元電路的組成與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種常用電子線路並能說明電路中每個元器件的作用;能計算簡單電子線路的參數;了解通用集成電路(IC)的性能特點,能畫出常用IC應用電路;能查閱電子器件手冊及有關資料並合理選用。
12. 電子線路實驗(75學時)
能熟練操作各種常用電子儀器;能熟練搭接實驗電路並用各種測量儀器對電子線路的各種參數進行檢測與調試,能正確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測試結果並進行分析;能繪制各種測試曲線;能分析並排除典型電路故障;能編寫符合要求的實驗報告。
13. 機械基礎(60學時)
了解工程材料的種類、性能、牌號與用途;了解公差與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解機械運動基本原理;了解常用機構和機械零件的種類、性能;能正確使用常用測量儀器與工具。
14. 感測技術及應用(45學時)
了解感測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典型壓力、溫度、光電感測器的外特性,並能根據使用要求進行查表選型;掌握幾種常用物理量(如長度、速度、壓力、溫度、磁場等)的測量方法,會分析典型感測器的應用電路。
15. 電子產品結構工藝(60學時)
理解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和產品可靠性的概念;了解電子設備的三防、散熱設計、減振、屏蔽的基本知識;掌握元器件布局、走線的知識;掌握印製線路板設計的步驟、方法;掌握工藝文件編制原則、要求。具有根據電原理圖設計印製電路板的能力;能對典型電子產品進行結構工藝分析;能調試組裝、中等復雜程度的產品整機。
16. 電子整機原理(102學時)
本課程按電子整機產品類型分為三個選修模塊。
(1) 音響設備
了解音響設備中常用電路的組成、功能並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音響技術中特殊元器件或部件的用途、構成及工作原理;能識讀音響設備的典型整機線路圖;能合理選購、搭配及布置音響設備;能通過對故障現象和檢測數據的分析來判斷故障部位,能說明產生故障現象的原因。
(2) 數字視聽設備
掌握典型數字視聽設備的組成原理;了解光碟機和數字信號處理電路的特點;了解典型數字視聽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能讀懂典型數字視聽設備的整機線路圖;能通過對故障現象和檢測數據的分析判斷故障部位,能說明產生故障現象的原因。
(3) 彩色電視機
理解電視圖像光電轉換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度學基本知識;了解電視信號的基本組成和主要參數;了解彩色電視機的基本組成和基本電路的功能;理解PALD制彩色電視的編碼和解碼原理;理解彩色電視機基本電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彩色電視機主要元器件、電路和整機的性能指標測試方法;了解電視機一般附屬電路的功能與工作原理;具備測試彩色電視機元器件、單元電路和整機性能指標的初步能力;能讀懂典型彩色電視機的整機線路圖;能通過對故障現象和檢測數據的分析判斷故障部位,能說明產生故障現象的原因;了解彩色電視機的有關新技術。
17. 電子測量儀器(68學時)
了解電子測量的基本知識;了解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術指標;理解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現代智能儀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對測量結果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能根據被測對象正確地選擇儀器;熟練掌握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確使用儀器完成基本測量任務;能對電子測量儀器進行維護。
18.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85學時)
了解單片機技術的特點、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理解單片機的工作原理;熟悉MCS-51單片機晶元的基本功能和典型應用實例;能正確操作、使用單片機開發系統;能說明常用指令、定址方式、介面的特點及用途;初步具備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體及軟體設計、調試、檢測、維修的能力。
19. 專業英語(68學時)
了解科技英語的一些常見的語法現象和構詞法的基本知識;增加專業英語詞彙的積累;能藉助詞典翻譯一般難度的專業英文資料;能用英語書寫個人推薦信、專業介紹等簡單的應用文;能進行簡單的專業英語方面的交流。
(三) 集中實踐教學項目(必修)
20. 鉗工實習(30學時)
能按初級鉗工的規范要求對工件進行鋸割、銼削、劃線、鑽孔、攻絲、套扣、套形、裝配;能熟練使用千分尺、卡尺、角尺等常用量具。
21. 電子整機裝配實習(90學時)
了解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規格、型號及基本特性參數,能正確檢測、合理選用常用元器件;掌握整機裝配工藝的基本理論;了解電子整機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及其新技術、新工藝;了解表面安裝技術;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常用工具、儀器儀表及專用裝接設備;掌握電子整機的手工焊接、裝配、調試、裝接檢驗的基本技能;能識讀電子整機生產的技術文件。
22. 電工技能訓練(30學時)
熟悉並能正確使用常用配電設備、電工儀表、電工工具;熟悉並能正確進行導線的連接和恢復絕緣、以及照明燈具、開關與插座的安裝;初步具有識讀一般電氣原理圖、電器布置圖和電氣安裝接線圖的能力;初步掌握電工基本操作工藝和基本安全知識;了解電能的生產、輸送和分配以及常用低壓電器元件和一般設備的型號、規格與功能;了解與電工技能有關的技術規范。
23. 電子技術技能訓練(60學時)
了解電子產品設計與製作的一般過程;能閱讀電路原理圖、印製電路板圖;能藉助手冊查閱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關數據;能正確選擇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熟練地裝接電子電路並使用電子儀器進行調試;解決電子電路製作過程中出現的一般問題;能對所製作電路的指標和性能進行測試並提出改進意見。
24. 電子產品檢驗實習(30學時)
了解標准體系的原理;了解電子產品檢驗的一般概況、檢驗標准(GB和GB/T)及方法;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理解典型電子整機產品性能指標檢測方案;能正確處理測試數據和填寫規范的檢驗報告。
25. 電子整機維修實習(90學時)
能理解典型電子整機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電路的工作原理,能讀懂整機電原理圖、印製電路板圖和裝配圖;能敘述典型電子整機的一般維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維修流程,能根據故障現象判斷故障部位,熟練運用各種維修方法與技巧查找並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維修工具和儀器設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熟練拆裝實慣用整機;能注意維修安全,並能正確填寫維修報告。
註:電子整機維修實習中典型整機的選擇應與《電子整機原理》課程所選內容一致。
26. 單片機應用綜合實習(90學時)
了解單片機的結構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單片機的工作原理,能說明單片機編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練使用單片機開發系統,能用匯編語言編制並調試一般性程序,能用單片機實行對典型應用電路的控制。
27. 崗位綜合實習(360學時)
能在生產實踐過程中使自己的專項技能熟練程度有明顯提高並達到企業的要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了解電子整機生產的全過程和各階段的生產工藝要求,能編寫生產實習報告或產品設計論文。
(四) 集中實踐教學項目(選修)
28. 收音機裝配與維修實習(30學時)
理解普通收音機的基本組成原理,能敘述收音機各功能電路的作用,能根據收音機的裝配與調試工藝文件組裝並調試收音機,能查找與排除收音機的一般性故障。
29. 電話機維修實習(30學時)
能理解電話機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電路的工作原理,能讀懂電話機的電原理圖、印製電路圖和裝配圖;能敘述電話機的一般維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維修流程,能根據故障現象,判斷故障部位,運用各種維修方法與技巧查找並排除故障,能正確填寫維修報告。
30. 電熱與電動器具維修實習(30學時)
了解電阻式、紅外線等電熱器件及溫控器件的作用與性能,掌握電飯鍋、微波爐、電風扇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能按操作要求對這些器具進行拆裝,能夠使用常用儀器儀表進行檢測,能正確判斷和排除常見故障。
31.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習(30學時)
能敘述計算機的組成原理與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與性能,能正確裝配計算機軟、硬體並進行調試,能對計算機的一般性軟、硬體故障進行檢測和維修。
(五) 選修課程
32. 文學藝術欣賞(30學時)
本課程可有以下幾種選項:
(1) 音樂欣賞
了解簡譜與五線譜樂理知識,了解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了解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了解常見歌曲與樂曲的體裁;了解中西常見樂器;能理解音樂語言,領會歌曲內容。
(2) 美術鑒賞
了解美術欣賞的基本知識,了解美術的基本特點和種類;了解美術作品的形式要素等常識;了解美術作品常見的幾種表現方式;能賞析中外名畫,能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中的美進行欣賞。
(3) 詩詞欣賞
了解詩詞的特點及一般閱讀、欣賞詩詞的方法;理解各個歷史時期名家名篇中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及流露的思想感情;了解詩詞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各種流派的風格特點;了解詩詞創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3. 會計學基礎(30學時)
了解會計學原理的基本知識,了解會計核算體系的一般內容和具體方法,理解會計業務的處理程序,能編制工業企業主要會計報表。
34. 市場營銷(45學時)
了解市場營銷學的產生、發展及基本理論,理解和掌握企業的四種主要營銷策略。
35. 辦公自動化(45學時)
理解辦公自動化的概念和意義,能建立一套基本辦公自動化系統,掌握傳真機、復印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和維護現代辦公設備,排除傳真機、復印機的常見故障。
36. 英語口語(68學時)
能聽懂比較規范的英語和日常生活用語,能進行一般的會話,能用英語簡單描述企業情況和工作環境,介紹產品和工藝,詢問或回答商業信息。
37. 英語資料閱讀(51學時)
了解科技英語的一般語法知識,能藉助字典簡明扼要正確翻譯電子類科普性英文資料。
38. 多媒體技術(68學時)
理解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了解多媒體計算機的硬體與軟體技術及各組成部分的作用,能正確使用常用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軟體。
39. 材料與元件(51學時)
了解常用的電子材料的特點及應用;掌握阻容元件的種類、特點及應用,掌握阻容元件的命名、標識;了解電感元件、電接觸件的應用;掌握晶體管種類、特點及應用;掌握常見的各類集成電路的特點及應用;理解感測器件、顯示器件、壓電器件、電場、聲控器件的原理及應用;能結合電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特點,理解其應用的要點。
40. 電機與電氣控制(68學時)
掌握控制用電機及常用低壓電器的性能、結構、用途;理解常用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能用常用儀器儀表對電氣控制線路進行檢測,能分析、排除一般的電氣控制線路故障。
41. 開關電源(51學時)
理解開關電源系統的組成原理和技術特點;了解開關電源技術中功率變換器(DC/DC變換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了解PWM開關變換器的組成、工作原理與技術指標;了解開關電源最新軟切換技術的原理、特點;能敘述開關電源的特點、指標及工作過程;會簡單估算主要元器件的技術參數及電源功率、效率;能分析比較常用開關電源的性能、特點,會利用常用或專用設備維修開關電源的常見故障。
42. 公共關系(51學時)
了解公共關系的產生與發展,理解公共關系的主要職能和實施步驟,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共關系的作用;能進行簡單公共關系的策劃,了解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般方法。
Ⅱ 電氣學什麼
電氣學的內容如下:
1、電氣工程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申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技術與PLC應用、微機控制技術、供電技術。
4、電氣工程專業就業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涉及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路控制技術,機申一體化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強弱申結合,機電結合,軟硬體結合。
Ⅲ 電氣專業是學什麼的
主幹課程: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機控制技術、電氣設備與電氣控制技術、新能源技術、檢測技術、集散控制系統、電氣工程保護技術、控制電器技術、計算機網路與資料庫技術、電氣設備在線檢測技術、電路、電機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等電氣類專業(包括電氣工程和自動化等相關)就是關於電氣(有必要解釋一下電氣:電氣並不是電器,它包括了所有的用電的設備。這個概念相當的廣泛,只要是用電的就是電氣,只要是用電控制的就是電氣控制)控制方面的專業; 專業的目標就是怎麼讓機器自動運行,就是人們常說的「智能化」,機器能夠自己根據環境變化調整工作。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 " 復合型 " 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電氣控制、電力系統、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方面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其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體與硬體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將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控制技術問題及電力系統分析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 、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工理論、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控制理論、電力系統分析、計算機軟硬體基本原理與應用等。
3 、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4 、具有本專業領域內 1-2 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
5 、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Ⅳ 電氣技術應用是學什麼
傳統的電氣工程定義為用於創造產生電氣與電子系統的有關學科的總和。此定義原本十分寬泛,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的電氣工程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上述定義的范疇。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指出:「當今的電氣工程涵蓋了幾乎所有與電子,光子有關的工程行為」。
電子設備要達到所要求的指標,首要的就是配備一個穩定,優越的電源,在一些專業要求更高的系統中,對電源的要求更高。
發展前景:
電力是發展生產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質基礎,電力的應用在不斷深化和發展,電氣自動化是國民 經濟和人民生活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國際水平而言,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電力的需求將不斷增長,社會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態勢。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教學,科研,工程設計,科技開發,管理和經貿等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氣工程
Ⅳ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主要學什麼中職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程機械基礎、機械制圖、AutoCAD、機床電氣控制與PLC、電工電子技術、實用電器維修、機械加工技術、電機維修、車工技能、鉗工技能、數控加工技術、金屬工藝學。典型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機床控制線路安裝與調試、Auto CAD技能訓練等。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就業前景
(1)感測技術:感測技術是機電技術中的重要組成內容。這項技術由於具有高的精準性和敏捷性,可以有效消除外界因素對設備產生的影響。
(2)數控生產:機電技術應用於數控加工中,可以有效提升機械製造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機械製造業的技術水平可以作用到工業化的發展水平,數控製造的過程中通過機電技術提升了加工水平,表現在機械加工精度的大幅提升,並且有助於批量生產。
(3)自動化生產線:當前許多需要批量生產的`企業都採用了自動化控制的生產線。機電技術通過電子信息中的光電自動控制和人機交互的控制方式,實現對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控制。當前自動生產線具有很大的應用范圍,比如在汽車、家電的生產製造中都通過自動化生產線完成製造。
(4)工業智能機器人:工業智能機器人是多種技術組合,是機電技術最直接的體現。
由於各類技術的不斷發展,機電技術的應用發展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技術的發展進程中,會有更多的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中。機電技術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多學科共同發展的結果,在未來的發展中,機電技術將實現多種技術的融入,機電技術的發展會帶動工業技術的進步。
Ⅵ 機電技術應用(電氣運行與控制方向)主要學的什麼
機電技術應用主要是學習機械製造技術、電機拖動與控制、機床數控技術、機電設備故障分析與維修、裝配體測繪、機電操作技能、機械製造基礎實訓、電工技能、計算機應用、機床工藝及夾具、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數控技術。
Ⅶ 電氣專業學什麼
電氣工程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技術與PLC應用、微機控制技術、供電技術。
電氣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小到一個開關的設計,大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於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也相對比較成熟。
發展前景:「自動化」一是屬於信息.產業。信息產業被人們譽為「朝陽產業」,發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趨勢所在。因此,作為信息產業中的重要一員,自動化專業同樣有著光輝的前途。二是自動化應用范圍廣。
畢業後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師、電氣設計師、技術員等工作,就業方向大致如下:
1、電氣工程師。
2、電氣設計師。
3、電氣設計工程師。
4、電氣技術員。
5、技術員。
6、機械工程師。
7、高級電氣工程師。
Ⅷ 電氣技術應用專業介紹
介紹:
培養具有一定的電子技術、微機控制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熟悉常用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掌握應用計算機技術實現電氣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較強的自動控制系統運行、維護、系統集成及一定的工程設計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自動化控制基本理論,掌握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分析和常用生產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具備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能力的技能型和應用型高級職業技術人才。
(8)職校電氣技術應用學什麼擴展閱讀
就業率高的專業
2016屆畢業生回收全國總樣本約28.9萬份,其中本科生樣本約14.7萬,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4.2萬。2013屆畢業生回收全國總樣本約5萬,其中本科生樣本約2.5萬,高職高專生樣本約2.5萬。
調查結果顯示,從2016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來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業率最高,達95.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財務管理專業緊隨其後,就業率分別為93.9%和93.5%。
就業率較高的前十個本科專業還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會計學、國際經濟貿易、英語(精品課)、金融學和藝術設計。
Ⅸ 職高學電氣主要學什麼
主幹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應用、電氣工程基礎、電機學、電器學、電力系統分析、電機設計、高低壓電器、電機控制、智能化電器原理與應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建築供配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