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術語有哪些
1. 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3.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 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 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6. 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描述性生物學階段, 實驗生物學階段, 分子生物學階段, 應激性 ,反射, 適應性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2. 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脂肪是主要的儲能物質,ATP是直接能源物質,太陽能是生態系統的最終能源
3. 蛋白質是生物活動的承擔者,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4. 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5. 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保持了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遺傳信息的穩定性。
6. 細胞的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7. 致癌因子是細胞癌變的外因。
8. 原癌基因激法是細胞癌病的內因。
高度分化,細胞全能性,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基質,細胞液,赤道板,細胞板,脫水縮合, 肽健 ,水解 ,氧化分解 ,斐林試劑 ,蘇丹3染液 ,雙縮脲試劑
第三章 新陳代謝
1. 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
3.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4. 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5. 高等的多細胞動物,它們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6. 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合理密植,中耕鬆土,蒸騰失水,萎蔫,中央液泡 ,吸脹作用, 原生質 ,原生質層 ,原生質體 ,質體, 質膜, 質粒, 蒸騰拉力, 根壓 ,血脂 ,血糖,
尿糖,轉氨基作用,脫氨基作用,無氧呼吸 ,無氧發酵 ,合成代謝 ,分解代謝, 兼性營養型 ,化能自養型, 需氧型, 厭氧型 ,兼性厭氧型, 腐生 ,寄生,
共生, 自由生活,溶液培養法,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1. (多細胞)動物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結構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2.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人和高等動物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
3. 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於主導地位。
4. 高等動物生命活動是在神經系統-體液共同調節下完成的。
反饋調節, 協同作用 ,拮抗作用 ,向性運動, 反射弧 ,神經中樞 ,中樞神經 ,局部電流 ,興奮 ,沖動 ,靜息電位, 動作電位,先天性行為 , 趨性,
非條件反射 ,本能 ,後天性行為, 印隨, 模仿, 條件反射 ,判斷和推理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1. 無性生殖產生的新個體保持了親本的優良性狀。
2. 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有更大變異性。
3. 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條染色體移向哪極是隨機的,不同源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4.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5. 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一種基因型)。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子(兩種基因型)。
6. 對於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7. 對於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8.
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薺菜等),是因為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子葉吸收了,營養貯藏在子葉里,供以後種子萌發時所需。單子葉植物有胚乳(如水稻、小麥、玉米等)
9. 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克隆, 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組織培養, 孢子, 芽孢 ,配子,合子,極體,極核,交叉互換,變態發育
第六章 遺傳和變異
1.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在前後代之間保持一定的連續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從而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
2. 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 在真核細胞中,DNA是主要遺傳物質,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4. 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5.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6. 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上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7. 遺傳密碼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8. 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上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鹼基。信使RNA上四種鹼基的組合方式有64種,其中,決定氨基酸的有61種,3種是終止密碼子。
9. 反密碼子是指轉運RNA上能夠和它所攜帶的氨基酸的密碼子配對的三個鹼基,由於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所以,反密碼子也有61種。
10. 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11. 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12. 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13. 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現為代代遺傳。
14. 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裡繼承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後代出現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近親結婚應該禁止。
15. 我國的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16. 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也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產生新性狀。
17.
基因突變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條件或生物內部因素作用下,由於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基因突變是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的結果。
18. 自然界中的多倍體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條件劇烈變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人工形成的多倍體植物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使有絲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紡錘體。
19. 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可以明顯地縮短育種年限。
性狀分離,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基因型,表現型,二苯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半保留復制,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基因的表達,密碼子,反密碼子,性狀分離,母本,父本,親本,mRNA,tRNA,自交,雜交,正交,反交,測交,自由交配,純合子,雜合子,交叉遺傳,隔代遺傳,相對性狀,等位基因,可遺傳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病,遺傳病的發病率,近親結婚,優生學,家系,系譜圖
第七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
1. 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是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 生物的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則是定向的。
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物種,生殖隔離,自然選擇
第八章 生物與環境
1.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2. 生物與生存環境的關系是:適應環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在改變環境。
3.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適應,並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
4.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對性。生物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
5. 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6. 種群是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種群的特徵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7.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總和。
8. 所有的生態系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還有賴以生存的無機環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9. 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10.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通過食物關系而構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渠道。
11. 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越是位於能量金字塔頂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過生物富集作用,體內的有害成分卻越多。
12.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二者的關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穩定性大,則恢復力穩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13.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的生產模式由傳統的"原料-產品-廢料"改變為現代的"原料-產品-原料-產品"。
14. 我們強調自然保護,並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而是反對無計劃地開發和利用。
生態因素,種內斗爭,種內互助,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種群密度,K值,生物群落,溫室效應,抵抗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生物圈的穩態,動態平衡,循環經濟,生態農業,節約型社會,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生態入侵,酸雨,水體富營養化,生物富集,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地球化學循環,生產量,同化量,枯死量,呼吸量,同化器官的呼吸量,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碳積蓄量,凈生產量,生物耗氧量,氧溶量,可持續發展,濕地,碳循環。
選修第一章
內環境,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穩態,緩沖液,神經分泌細胞,溫覺感受器,冷覺感受器,產熱量,散熱量,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抗原決定簇,球蛋白,抗體,效應B細胞,造血幹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靶細胞,過敏原,組織胺,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獲得性免疫缺陷,HIV,AIDS。
第二章
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NADP+,輔酶2
,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維管束鞘,C3植物,C4植物,「花環型」的兩圈細胞,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商,延長光合作用時間,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光反應,暗反應,凈光合作用速率,表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光補償點,光飽和點,二氧化碳的補償點,二氧化碳的飽和點,輪作,間作,套種,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薄壁組織,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生物固氮作用,
第三章,
核基因,質基因,目的基因,標記基因,等位基因,抗性基因,突變基因,轉基因,外源基因,基因缺陷,基因重組,基因頻率,基因工程,基因表達,基因的復制,基因診斷,基因治療。
DNA雜交,DNA探針,DNA擴增,環狀DNA,單鏈DNA,外源DNA,重組DNA,DNA克隆技術,DNA連接酶。
細胞質遺傳,不出現分離比,隨機的,不均等的,雜種優勢,非編碼區,編碼區,內含子,外顯子,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編碼區的上游,非編碼序列,人類基因組研究,基因拼接技術,DNA重組技術,轉基因,工具酶,限制性內切酶,黏性末端,運載體,限制酶切點,宿主細胞,鳥槍法,盲目性,重組質粒,工程菌,DNA注射器,DNA擴增儀,DNA合成儀,DNA自動測序儀。
第四章
細胞工程,植物組織培養,生物膜,分泌蛋白,整合蛋白,基因選擇性表達,全能性,愈傷組織,脫分化,去分化,再分化,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體細胞雜交,雜種細胞,原生質體,動物細胞培養,細胞懸浮液,原代培養,傳代培養,細胞株,細胞系,生理,病理,葯理,毒理,滅活的仙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細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胚胎移植,試管牛,核移植。
第五章
孢,莢膜,菌落,分裂生殖,二分裂,菌種鑒定,RNA病毒,DNA病毒,囊膜衣殼,增殖,菌種分離,碳源,氮源,無機碳源,有機碳源,生長因子,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天然培養基,選擇培養基,鑒別培養基,初級代謝產物,次級代謝產物,酶合成的調節,酶活性的調節,組成酶,誘導酶,發酵,厭氧發酵,需氧發酵,微生物群體生長,生長曲線,調整期,對數期,穩定期,衰亡期,生產周期,培養周期,擴大培養,接種,雜菌,提純,抗生素。
㈡ 科技術語有哪些呀
科技術語如下:
1、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是由計算機模擬系統創建的虛擬。一般來說,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人身臨其境,與這個環境互動。這項技術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感測器。
除了計算機圖形技術產生的視覺感知外,還包括聽覺感知、觸覺感知、力覺感知、運動感知,甚至嗅覺、味覺等多重感知。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應用於醫學、軍事航天、室內設計、工業模擬、游戲、娛樂等多個行業。
2、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試圖理解智能的本質,並產生一種新的智能機器,可以以類似於人類智能的方式做出反應。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
自人工智慧誕生以來,其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可以想見,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是未來人類智能的「容器」。人工智慧可以模擬人類意識和思維的信息過程。人工智慧不是人類智能,但它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可能會超越人類智能。
3、認知計算
認知計算源於ibm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沃森」的名字,現在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大數據分析方式。隨著信息的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計算機可以通過學習和交互的方式,隨著數據的進一步增長,逐漸改善自己的認知分析行為,就像大腦會自然地做事一樣。「認知計算」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聯姻」。
4、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目前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基於量子力學的量子計算機與普通計算機相比,具有超乎想像的並行計算和存儲能力,求解一個有數十億個變數的方程組需要100年。而萬億次量子計算機只需要0.01秒就可以求解。隨著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密碼破譯和基因測序等當前的科學問題將很容易得到解決。
5、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的概念源於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機器學習研究中的一個新領域,其動機在於建立和模擬人腦分析學習的神經網路,模仿人腦解釋數據的機制,如圖像、聲音和文本。
自2006年以來,機器學習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圖靈測試至少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在技術手段上,不僅取決於雲計算對大數據的並行處理能力,還取決於演算法。演算法是deeplearning。在deeplearning演算法的幫助下,人類終於找到了解決「抽象概念」這一古老問題的方法。
6、dt時代
dt時代的數據處理技術。雖然這個詞很早就提出來了。但直到2015年3月馬雲在it峰會上的演講,才在國內火起來。馬雲說,兩者的區別在於,it時代以「我」為中心,dt時代以「他人」為中心,讓他人更強大,更開放,承擔更多責任。
7、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是一門研究如何讓機器「看見」的科學。進一步說,是指用相機和計算機代替人眼來識別、跟蹤和測量目標,並進一步處理圖形,使計算機處理變得更適合人眼觀察或將圖像發送給儀器進行檢測。
形象地說,就是在計算機上安裝眼睛(攝像頭)和大腦(演算法),讓機器感知環境和物體。我們中國的成語「眼見為實」和西方人常說「一幅畫勝過一萬句話」,表達了視覺對人類的重要性。不難比較,有視覺的機器未來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智能機器人,智能視頻監控,新型人機界面等等。
㈢ 科技術語是什麼
熱心答疑
科技術語就是為了規范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對在形成的概念進行明確定義,便於科技的發展推廣及研究就像漢語發展一樣,文化鼎盛。
㈣ 科技術語有哪些
1、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2、AIBO機器狗:2017年11月1日,日本索尼公司發布了狗型家用機器人「aibo」。新型「aibo」搭載了人工智慧,能夠自己靠近主人,發出有個性的叫聲。這是1999年發售的世界首台家用機器人「AIBO」的新機型。
3、智能垃圾桶:採用先進的微電腦控制晶元、紅外感測探測裝置、機械傳動部分組成,是集機光電於一體的高科技新產品,當人的手或物體接近投料口(應感窗)約25cm—35cm時,垃圾桶蓋會自動開啟,待垃圾投入3-4秒後桶蓋又會自動關閉。
4、智能物流: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
智能物流的發展將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世界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社會化。 通過智能物流系統的四個智能機理,即信息的智能獲取技術,智能傳遞技術,智能處理技術,智能運用技術。
5、智能醫療:智能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台,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