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空調是哪個國家發明的~變頻空調的技術又源自於哪裡
變頻技術是日本 ,三菱重工
空調
公元前1000年左右,波斯已發明一種古式的空氣調節系統,利用裝置於屋頂的風桿,以外面的自然風穿過涼水並吹入室內,令室內的人感到涼快。
19世紀,英國科學家及發明家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壓縮及液化某種氣體可以將空氣冷凍,此現象出現液化氨氣蒸發時,當時其意念仍流於理論化。
1842年,佛羅里達州醫生約翰·哥里(John Gorrie)以壓所落成的新大樓設有中央空調。一名新澤西州Hoboken的工程師Alfred Wolff協助設計此嶄新的空氣調節系統,並把技術由紡織廠遷移至商業大廈,他被認為是令工作環境變得涼快的先驅之一。
1902年後期,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由威利斯·開利(1876年-1950年)發明。其設計與Wolff的設計分別在於並非只控制氣溫,亦控制空氣的濕度以提高紐約布克林一間印刷廠的製作過程質素。此技術提供了低熱度及濕度的環境,令紙張面積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確。其後,開利的技術開始用於在工作間以提升生產效率,開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應付激增的需求。在逐漸發展下,空氣調節開始用於提升在家居及汽車的舒適度。住宅空調系統的銷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飛。建於1906年,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在建築工程學上具有特別意義,被稱為世界首座設有空氣調節的大廈。
1906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尋方法增加其南方紡織廠的空氣濕度。Cramer把技術命名為空氣調節,並在同年將其用於專利申請中,作為水調節(water conditioning)的代替品。水調節當時是一個著名的程序,令紡織品的生產較容易。他把水汽與通風系統結合以「調節」及轉變工廠里的空氣,控制紡織廠中極重要的空氣濕度。威利斯·開利使用此名稱,並把它放進其1907年創辦的公司名稱:「美國加利亞空氣調節公司」(今開利公司)。
1915年,卡里爾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一。但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
㈡ NTSC 和PAL
1、PAL出來的文件較大。
2、PAL圖像質量較好。
是兩種電視制式標准。
NTSC是日本美國採用的;
PLA是我國歐洲採用的。
ntsc制每秒鍾有29.97幀。
pal制每秒鍾有25幀。
ntsc與pal制都為隔行掃描。因此都含有場。
ntsc為偶數場。pal為奇數場。
可簡單理解為ntsc的第一幀顯示為2,4,6,8……行。
pal的第一幀顯示為1,3,5,7,9……行
PAL制式的解析度為720*576,
NTSC制式的解析度位760*480,
PAL電視標准,每秒25幀,電視掃描線為625線,奇場在前,偶場在後,標準的數字化PAL電視標准解析度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畫面的寬高比為4:3, PAL電視標准用於中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NTSC電視標准,每秒29.97幀(簡化為30幀),電視掃描線為525線,偶場在前,奇場在後,標準的數字化NTSC電視標准解析度為720*48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畫面的寬高比為4:3。NTSC電視標准用於美、日等國家和地區。
轉換問題
1、 PAL制式是每秒記錄25幅畫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記錄30幅畫面;(兩種制式的畫面的掃描線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屬於PAL制式也不屬於NTSC制式,但它確實分為25幅畫面/秒和30幅畫面/秒兩種版本;
4、 透過鏡頭,PAL制的TRV-900記錄的是25幅畫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記錄的是30幅畫面/秒 ;
5、 從數字埠(1394埠),TRV-900(其它數字攝像機也相同)既可記錄25幅畫面/秒信號,也可記錄30幅畫面/秒;
6、 從模擬輸入口,TRV-900隻能記錄與攝像機制式相同的模擬信號(PAL制式或NTSC制式);
7、 如果你將一個PAL制式攝像機拍攝的DV帶在一個NTSC制式的TRV-900中播放,它會輸出一個非標準的、帶有NTSC3.58彩色編碼的25幅畫面/秒信號。大多數電視機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來,但錄像機無法記錄。如果通過數字埠(1394口)輸出,則它輸出的將是標準的PAL版DV信號;
8、 反之,如果你將一個採用NTSC制式記錄的DV帶,在一個PAL制式的TRV―900攝像機中播放,它將輸出一個NTSC4.43或PAL制式彩色編碼的非標準的30幅畫面/秒信號(取決於攝像機的菜單設置)。則它輸出的將是標準的NTSC版DV信號;
9、 沒有一種攝像機可以將幀數(即每秒畫面數)或每幅畫面的掃描線轉換過來。這一點是理解問題的關鍵,即當攝像機遇見其它制式標准時,它需要不同的晶體振盪器去處理不同的制式信號(3.58(NTSC)或者4.43(PAL和NTSC4.43))。但攝像機只能有一種晶體振盪器;
10、TRV900將以其自有的格式從PC卡埠記錄靜像。即如果我在PAL制攝像機中放入一盤NTSC制式記錄的DV帶,並從一幅JEPG格式文件中加入數秒鍾的錄像,那麼這幾秒鍾的錄像將以PAL格式記錄下來。
如果你通過IEEE-1394記錄或回放,那麼你只是在進行一個純粹的數字文件傳遞。因而不存在格式轉換問題。如果原來是PAL制的,拷貝後仍是PAL制。如果原來是NTSC制的,拷貝後仍是NTSC制。不管你是用什麼制式的攝像機。
如果你有一種制式的模擬信號,想轉換成另一種制式,你需要一個專門的影像轉換盒才行。如果你有一種制式的數字DV信號,想轉換成另一種制式的DV信號,則可以採用軟體進行轉換。
此外,根據本人不太科學的實際測試,在美國銷售的所有「佳能」攝像機都不能回放PAL制式的DV帶(包括佳能的XL-1型)。在SONY攝像機中,與TRV900一樣可以回放PAL制式DV帶的機型(包括TRV900)有:
DCR-TRV900
DCR-PC100
DCR-PC110
DCR-TRV20
DCR-PC5
NTSC制又稱為恩制。它屬於同時制,是美國在1953年12月首先研製成功的,並以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縮寫命名。
這種制式的色度信號調制特點為平衡正交調幅制,即包括了平衡調制和正交調制兩種,雖然解決了彩色電視和黑白電視廣播相互兼容的問題,但是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穩定的缺點。
NTSC制電視的供電頻率為60Hz,場頻為每秒60場,幀頻為每秒30幀,掃描線為525行,圖像信號帶寬為6.2MHz。採用NTSC制的國家美國、日本等國家。
PAL制又稱為帕爾制。它是為了克服NTSC制對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聯邦德國在綜合NTSC制的技術成就基礎上研製出來的一種改進方案。PAL是英文Phase Alteration Line的縮寫,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屬於同時制。
它對同時傳送的兩個色差信號中的一個色差信號採用逐行倒相,另一個色差信號進行正交調制方式。這樣,如果在信號傳輸過程中發生相位失真,則會由於相鄰兩行信號的相位相反起到互相補嘗作用,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因相位失真而起的色彩變化。
因此,PAL制對相位失真不敏感,圖像彩色誤差較小,與黑白電視的兼容也好,但PAL制的編碼器和解碼器都比NTSC制的復雜,信號處理也較麻煩,接收機的造價也高。
㈢ 什麼是電視的三制式
電視的制式分為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制(簡稱N制)、PAL(Phase Alternation Line)制和SECAM制三種。
一、NTSC彩色電視制式:它是1952年由美國國家電視標准委員會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准,它採用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式,故也稱為正交平衡調幅制。美國、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國家以及中國的台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二、PAL制式:它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准,它採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點。西德、英國等一些西歐國家,新加坡、中國大陸及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採用這種制式。PAL制式中根據不同的參數細節,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國大陸採用的制式。
三、SECAM制式:SECAM是法文的縮寫,意為順序傳送彩色信號與存儲恢復彩色信號制,是由法國在1956年提出,1966年制定的一種新的彩色電視制式。它也克服了NTSC制式相位失真的缺點,但採用時間分隔法來傳送兩個色差信號。使用SECAM制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法國、東歐和中東一帶。
為了接收和處理不同制式的電視信號,也就發展了不同制式的電視接收機和錄像機. 彩色電視國際制式
TV制式 NTSC-M PAL-D SECAM
幀頻(Hz) 30 25 25
行 / 幀 525 625 625
亮度帶寬(MHz) 4.2 6.0 6.0
㈣ 中國內地採用的電視制式是什麼
世界上主要使用的電視廣播制式有PAL、NTSC、SECAM三種,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PAL制式,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與美國等歐美國家使用NTSC制式,俄羅斯則使用SECAM制式。中國國內市場上買到的正式進口的DV產品都是PAL制式。
(4)調幅技術來源於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電視信號的標准簡稱制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用來實現電視圖像或聲音信號所採用的一種技術標准。(一個國家或地區播放節目時所採用的特定製度和技術標准)
各國的電視制式不盡相同,制式的區分主要在於其幀頻(場頻)的不同、分解率的不同、信號帶寬以及載頻的不同、色彩空間的轉換關系不同等等。
NTSC制:美國、墨西哥、日本、台灣、加拿大等國和地區採用;
PAL制:德國、中國、香港、英國、義大利、荷蘭、中東一帶等國和地區採用;
SECAM制:法國、前蘇聯及東歐和非洲各國採用。
在上面三種彩色電視制式的基礎上,按伴音信號的調制方式(調頻或調幅)和載波頻率,還可以把電視制式繼續細分成很多種:
D/K:6.5MHz,中國大陸採用;
I:6.0MHz,香港地區採用;
B/G:5.5MHz、國外部分地區採用;
M:4.5MHz, 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採用。
制式特點
一、NTSC彩色電視制式:它是1952年由美國國家電視標准委員會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准,它採用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式,故也稱為正交平衡調幅制。美國、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國家以及中國的台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二、PAL制式:它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准,它採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點。西德、英國等一些西歐國家,新加坡、中國大陸及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採用這種制式。PAL制式中根據不同的參數細節,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國大陸採用的制式。
三、SECAM制式:SECAM是法文的縮寫,意為順序傳送彩色信號與存儲恢復彩色信號制,是由法國在1956年提出,1966年制定的一種新的彩色電視制式。它也克服了NTSC制式相位失真的缺點,但採用時間分隔法來傳送兩個色差信號。使用SECAM制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法國、東歐和中東一帶。
為了接收和處理不同制式的電視信號,也就發展了不同制式的電視接收機和錄像機。
㈤ 怎麼理解從調幅到調頻的技術
無線電廣播是利用電磁波傳播聲音信息的。傳播的技術很復雜,但大體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把語言、音樂等聲音信號變成低頻的電信號,這種信號不能發射。第二步是把低頻的電信號變成高頻的電磁波,通過天線從空中發射出去。將低頻的電信號轉變成高頻電磁波,這個過程就叫調制。沒有經過調制的高頻電磁波叫做載波,它可以「運載」帶有聲音信息的低頻電信號,經過調制後的高頻電磁波叫調制波。如果把帶有聲音信息的低頻電信號比作單車,那麼,沒有經過調制的高頻電磁波就如一架飛機,調制波就像載滿了單車的飛機。每個載波都有一定振幅和頻率。電磁波是一種橫波,振幅又叫波幅,是從波峰或者波谷到橫坐標軸的距離。頻率又叫周率,電磁波每秒鍾振動的次數,單位是「赫茲」,簡稱「赫」。在無線電廣播發射技術中,調制載波的振幅叫做調幅廣播,調制載波的頻率叫調頻廣播。
初期的無線電廣播發射技術採用的是調幅(AM)制,這是使載波的振幅按照所需傳送信號的變化規律而調制的方法。用調幅器將載波調製成調幅波,這種技術在無線電廣播及其他的無線電通信中常為應用。調幅用於長波、中波和短波廣播,它的優點是佔用頻帶較窄,一般不大於20千赫,因此在較窄的中、短波頻帶內,可以容納數量眾多的廣播電台。而且收聽調幅的收音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
但是,調幅廣播的抗干擾性能差,收音時噪音大。美國的物理學家阿姆斯特朗針對調幅廣播的缺點,提出了調頻(FM)廣播理論。這是使載波的瞬時頻率按照所需傳送信號的變化規律而變化的調制方法,用調頻器將載波調製成調頻波。調頻技術在無線電廣播、電視伴音及無線電通信中廣為應用。1933年,阿姆斯特朗創建第一座調頻廣播電台,克服了鄰近電台干擾和雷電干擾的現象,可以使聲音保持極高的保真度。調頻廣播與調幅廣播相比,調頻廣播的抗干擾能力強,音質優美動聽,覆蓋面積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調頻廣播得到迅速發展。但調頻廣播的技術較復雜,建台成本高,所佔的頻帶較寬,而且要用調頻收音機才可以收聽。這項廣播技術一般只用於超短波的發射。
電視伴音使用的也是調頻廣播技術,但是由於電視的伴音與廣播的頻率不一樣,所以調頻收音機收不到電視的伴音。
㈥ 彩色電視機的三大制是什麼
彩色電視廣播依據三基色原理用R(紅)、G(綠)、B(藍)三基色以一定比例混合出各種色彩。在亮度信號Y傳送的同時,只須再傳送兩個彩色信號,第三個彩色信號可由相關電路得出。在目前的彩色電視廣播中傳送兩個彩色電視信號為B-Y、R-Y兩色差信號。這兩個色差信號調制到彩色副載波上,再加入到亮度信號中形成彩色全電視信號。經過七十多年的實際應用檢驗,由於兩色差信號的調制和傳輸方式不同,在民用電視領域,常用的只有NTSC、PAL、SECAM三大制式。
1.NTSC制 即正交平衡調幅制,又稱N制,是美國於1953年研製成功的。NTSC制的優點是:電路簡單,設備成本低。缺點是兩色差信號傳輸過程中的串擾和在接收端色差信號分離不徹底,容易出現顏色失真、串色。現在的錄像機、激光影碟機很多都是NTSC制式。採用這種制式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菲律賓和我國的台灣省等。
2.PAL制 即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制。PAL制是1962年由西德研製成功並正式使用。為了克服NTSC制的串色問題,PAL制兩個色差信號中的一個由PAL開關控制每行倒相一次,在接收端採用梳狀濾波器可實現兩色差信號的良好分離,大大減小了串色問題。其缺點是增加了設備的復雜性。現在採用PAL制的國家主要有德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大利亞、比利時、南斯拉夫、泰國和中國等。
3.SECAM制 即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復用制。SECAM制是1956年法國工程師亨利.弗朗斯提出的。SECAM制傳輸每一行彩色信號時,只傳送一個色差信號;在傳送下一行信號時再傳送另一個色差信號,而把上一行傳送的那個色差信號存儲下來供本行使用,因兩行圖像信號間的差別不太大。SECAM制使傳輸彩色信號每一時刻都只有一個色差信號,不存在互擾和分離的問題,從而徹底克服了串色問題,其圖像質量受傳輸通道失真的影響最小。其缺點是不能實現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的頻譜交錯,故副載波光點干擾可見度較大,兼容性不如NTSC制和PAL制,同時亮度對色度串擾也大。採用這種制式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前蘇聯地區、東歐各國、法國等。
三種制式各有優缺點,從理論上講,SECAM制的圖像質量最好,NTSC制最差。但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和新元器件的開發應用,電視機性能已大大提高,從而使圖像質量得到改善。目前主觀評價結果表明,三種制式圖像質量差別不大。因此,這三種制式將會長期共同存在和不斷地發展。
彩色電視制式雖然只有PAL、NTSC、SECAM這三大制式,而以它們為基礎,由於場頻、彩色調制頻率和伴音調制頻率的變化,可派生出28種電視制式,如附表所示。各種制式參數的變化范圍是:場頻為50/60Hz(掃描行數525/625);彩色調制頻率為4.43/3.58MHz;伴音調制頻率為4.5/5.5/6.0/6.5MHz。例如,我國採用的PAL-D/K制的場頻為50Hz,彩色調制頻率為4.43MHz,伴音調制頻率為6.5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