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瓜栽培技術
1、處理苗床:配製好營養土,把營養土撒在苗床上。2、合理播種:把冬瓜種子按照3-5厘米的距離,均勻播撒在土壤表面。3、適時定植:幼苗長到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時進行定植。4、田間管理:當冬瓜長至拳頭大小時,每畝地施加15kg尿素。
1、處理苗床
栽培冬瓜之前,先使用園土、腐熟牛糞渣、谷殼灰按照3:1:1的比例製成營養土,再加入0.2-0.3%的氮磷鉀復合肥,以提高基質肥力,促進幼苗生長,然後把營養土撒在苗床上。
2、合理播種
先把苗床用噴壺澆透水,然後把冬瓜種子按照3-5厘米的距離,均勻播撒在土壤表面,上面蓋一層細土和乾草,促進種子快速出苗,當70%幼苗出土後,及時撤掉覆蓋物。
3、適時定植
定植冬瓜前2-3天,使用10%稀薄人糞水以及80%代森鋅800倍液淋施幼苗,然後在大田中做畦,畦寬2-2.5m,畦高0.5m,當幼苗長到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的時候,進行定植。
4、田間管理
當冬瓜長至拳頭大小時,每畝地施加15kg尿素,等瓜蔓長出16-18個節的時候,為其搭設棚架,並引導瓜蔓上架,再用繩子將瓜蔓綁在棚架上,同時去掉側枝。
Ⅱ 冬瓜的種植技術
1、播種密度:種植冬瓜時要將株距保持在90厘米,溝深約為30厘米。2、育苗移栽:將種子播撒在育苗盤中,幼苗長出2-3片真葉後噴灑多菌靈滅菌,然後挖出移栽。3、水肥管理:定植後施加稀釋肥水,結果期半月施肥一次,一周澆水一次。
1、播種密度
冬瓜定植後,要為其施加一次稀釋的肥水,促進幼苗的生長,藤蔓生長旺盛時,應該為冬瓜施加氮肥,促使莖葉生長粗壯,而且冬瓜進入結果期後,要每隔半月施一次復合肥,每周澆水一次,使產量提高。
Ⅲ 冬瓜種植技術
冬瓜一般在春季1~2月時進行播種,首先需要將種子放入多菌靈溶液中浸泡半小時,播種到配製土壤中育苗,需用沙土改良園土的排水性,將育苗隔65~70cm種植到園土裡,等待幼苗生長到20cm時可給去搭架養殖,生長5~6片葉子再施肥。
每次給冬瓜育苗時,可先將種子浸泡在多菌靈中半小時即可,將培育出的幼苗間隔65~70cm就可以了,將育苗種植到土壤里後,可適量的對其植株、土壤噴灑水分,也可以噴灑高脂膜溶液,播種幼苗更好的生長。
當冬瓜幼苗在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幼苗生長對20cm時可給其搭架養殖,幼苗長出5~6片葉子時,可給其幼苗施加一次尿素,千萬不要給幼苗施多,不然會使其快速生長,導致結不出果實,所以施肥時一定要注意。
Ⅳ 冬瓜種植技術與管理有哪些
一、瓜地選擇
冬瓜根群發達,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要想冬瓜高產,宜選擇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為好。
Ⅳ 冬瓜的種植技術
2、最好是搭籬架,這樣接受光照良好,管理方便,可以給冬瓜弄吊網,結瓜後吊著。
Ⅵ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如下:
1、浸種催芽
將冬瓜種子用50-55度的溫水浸泡10-15分鍾,期間要不斷攪拌,然後放進常溫清水中繼續浸泡10-12小時,浸種結束後放在30度左右的環境中催芽。
2、整地施肥
冬瓜的根系非常發達,而且生長期較長,為了達到高產,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為6-6.5的沙壤土作為栽植地,然後施入優質農家肥,並做出平畦。
3、合理密植
在畦面上挖出栽植溝,然後將浸種催芽過的冬瓜種子按照70厘米株距播撒到溝中,播後用細土和塑料膜蓋住,起到保溫增濕的效果,當出苗率達到70%左右時,及時移除覆蓋物。
4、後期管理
冬瓜為喜光作物,整個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照射,而且植株的葉片肥大,蒸騰作用強,需要在土壤乾燥時立即澆透水,並在生長期每個月補充一次氮磷鉀復合肥。
冬瓜種植注意事項
栽種的全過程時要留意,假如栽種到盆栽花盆的話,1個盆栽花盆只有種一棵,而假如移植到較為窄的地區的話,還要給充足的生長發育室內空間,以後必須給他們澆充足量的水,由於在移的全過程時會導致水分的遺失,假如缺乏水的話他們會死了。
冬瓜本身帶有喜溫性,冬瓜的耐熱性好。二十五度到三十度是最為適合冬瓜生長發育的溫度了,當冬瓜的種子處於二十八到三十度時,是冬瓜的種子最好的發芽時期。
Ⅶ 冬瓜種植技術
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卷須,能爬蔓,葉子大,開黃花。果實球形或長圓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皮深綠色,是普通蔬菜。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冬瓜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一、播種育苗
春種冬瓜,採用播種育苗,大田移植。冬瓜種子種殼較厚而硬,發芽較慢且不整齊。種子應採取破殼,浸種,催芽,使其出苗率高且整齊一致:方法是在種子尖端用鉗子,小心的破個小口,但注意不能傷到種胚,然後浸種6~8個小時,在恆溫箱中,28~32℃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在出芽前要注意保持種子的水份,還要保證通氣,用濕毛巾包裹,每天用溫水洗種子一次。也可用電熱毯加溫催芽。
秋種則在浸種催芽後芽播定植。
冬瓜壯苗標准:日歷苗齡35~40天,株高13厘米左右,真葉3~5片,莖粗O.5厘米以上,子葉完整,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二、整地定植
種植冬瓜的大田,要求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不宜連作,前作是水稻田最好。要求犁耙曬白,施足基肥,基肥可畝施腐熟的農家肥或豬、牛糞、土雜肥2500-3000公斤,基肥與表土層充分混合。整地細碎均勻。起高畦、大畦,要求畦寬1.5-2米(包坑),畦高0.5米以上,以利灌水栽培。種植時,在種植的小溝或穴內再施用經漚制的豬、牛糞,復合肥、磷肥等的混合漚制肥,每穴施用0.5-1公斤,蓋上土層,不讓幼苗根系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灼壞幼根。施肥後可進行種植,規格為單行單株植,株距1.00-1.50米,畝植450株。
三、肥水管理
1、合理施肥:
冬瓜生長需較充足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根據冬瓜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適時、適量追肥。掌握“前輕、後重”由淡到濃的原則,重點應從引蔓上棚至結瓜後,瓜重達3公斤左右時進行追肥,以氮、磷、鉀相結合,不偏施氮肥。
2、合理灌水:
冬瓜對水份的要求嚴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一次,春植如氣候寒冷,可減少水份。瓜蔓上棚後需要水份較多,除每天淋水外,晴天要保持10厘米左右的畦坑水,以利根系吸水,長期保持濕潤而不幹旱,採收前10天要控制水分,以利貯藏。
四、壓蔓、引蔓和定向留瓜培育
1、壓蔓:冬瓜莖蔓粗壯,結瓜期長,為減輕棚架的負擔,防止台風吹颳倒棚,為增加節間不定根吸收養分、水分需要,延長瓜蔓壽命,因此,要壓蔓,壓蔓方法是:選擇晴天,在主蔓3-4個節位處壓上坭塊,壓2-3段,使節間增生不定根,加大吸收養分能力。
2、搭架引蔓(籬架或三腳架):當瓜蔓長至30厘米左右時,可插竹搭架引蔓,搭架高度1.5米為宜,上加一條較粗的橫梁連貫固定支架,引蔓時根據畦的方向,定向把蔓引向橫梁,可有利結瓜後瓜葉能遮擋太陽斜照而防止灼傷瓜實。
3、摘蔓、留瓜、護瓜:在正常情況下瓜蔓的生長由細到粗,而一般也在主蔓上結瓜。因此,為集中養分,供應主蔓的營養生長,應及時摘除側蔓,利於通風透光、傳播花粉。冬瓜生長培育部位要求選擇在主蔓22-26節間前後、並選擇瓜形均勻,瓜蒂較短且無病蟲為害的幼瓜,才能培植出碩大的瓜果。幼瓜選定後,應把再長出的雌花摘除。當幼瓜長至2-3公斤時,可用麻繩結網將瓜吊於橫樑上生長。
留瓜後,蔓苗再伸長到10節後將頂部摘除,以集中養分供應瓜實。
五、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病蟲害: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其中以疫病為害最嚴重;害蟲有薊馬、蚜蟲等。
1、病害防治
(1)栽培防治,採用與非瓜類作物進行3—4年水旱輪作,增施有機肥,適當控制化學氮肥,增施磷、鉀肥等。
(2)化學防治
枯萎病:發病初期用瓜枯寧800倍液或農抗120的200倍液或70%敵克松600倍液灌根。
疫病:在發病前或雨季到來之前,噴一次保護性殺菌劑,如96%“天達惡霉靈”粉劑3000倍液、75%猛殺生干懸浮劑600倍液、大生M-45600倍液、70%品潤干懸浮劑800倍液、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在大雨或暴雨過後防治,雨後發現中心病株以後及時拔除,立即噴灑或澆灌50%安克可濕性粉劑30克/畝,用58%雷多米爾或72%克疫霜600倍液或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嘧菌脂膠懸劑15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隔7-10天用葯一次,病情嚴重時可以5天用葯一次,連續防治3-4次。
白粉病:發病初期噴灑農抗120或武夷菌素水劑100~15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除防治白粉病外,還可兼治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等。也可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6%樂必耕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葯性的地區,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隔20天左右1次,防治1次後,再改用常用殺菌劑。
炭疽病:苗床土消毒或無病土育苗。每平方米苗床土用70%五氯硝基苯10g加65%代森鋅20g,再加15kg細土混勻,用l/3葯土墊底,2/3葯土播種後覆在種子上;發病初期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2、蟲害防治。
冬瓜的主要蟲害有椿象、瓜薊馬、瓜絹螟、紅蜘蛛等。防治上選用高效低毒農葯輪換使用。椿象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600倍液噴殺;瓜薊馬注意在坐瓜前防治,用25%撲虱蚜2000倍液或好年冬1000倍液噴殺;瓜絹螟用蟲蟎殺星或愛福丁3號1500倍液噴殺或辛硫磷800倍液於下午4時後噴施;紅蜘蛛防治一般是增加空氣濕度,在乾燥的環境條件下多噴水可有效預防,另外是直接噴施蟎類專殺葯劑,如三氯殺蟎醇、尼索朗、噠蟎靈等。
冬瓜性寒涼,脾胃虛寒易泄瀉者慎用;久病與陽虛肢冷者忌食。
【宜】夏天氣候炎熱,心煩氣躁,悶熱不舒服時宜食;熱病口乾煩渴,小便不利者宜食。
【忌】冬瓜性寒,脾胃氣虛,腹瀉便溏,胃寒疼痛者忌食生冷冬瓜;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和寒性痛經者忌食生冬瓜。
【搭配宜忌】
□相宜的黃金搭配
冬瓜+雞肉=清熱消腫
冬瓜+海帶=降血壓、降血脂
冬瓜+蘑菇=清熱祛火、除煩止渴、滋補美容
冬瓜+火腿=增強機體免疫力
冬瓜+豇豆=消水腫
□相剋的禁忌搭配
冬瓜+鯽魚=尿量增多
Ⅷ 在農村,冬瓜種植的技術要點都有哪些呢
1、選擇品種。選擇大果型冬瓜品種:一般選擇為中熟或晚熟品種。比如有廣東青皮冬瓜、灰皮冬瓜、龍泉冬瓜、江西揚子州冬瓜、台灣青殼冬瓜、四川冬瓜、上海白皮冬瓜等,這些品種果型大,單果重10-20kg。適合農民在農村小范圍種植。
4、植株調整。坐果節位置與果實大小密切相關。一般以主蔓第3~5朵雌花坐果,結大果的可能性大。主藤打頂可提高葉片的光合效率。一般情況下,植株葉片較多,結果較大。架子上冬瓜的修剪方法:坐果前將所有側枝全部拔掉,引上架子上的藤蔓,果實後部的藤蔓不要摘除,以提高葉面積,便於養分向果實的輸送。冬瓜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