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范圍計劃的工具和技術包括哪些

范圍計劃的工具和技術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3 17:54:43

A.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確認范圍,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
需求文件
需求跟蹤矩陣
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工作績效數據

工具和技術:
檢查
群體決策技術

輸出:
驗收的可交付成果
變更請求
工作績效信息
項目文件更新

B.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定義范圍,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輸入:
范圍管理計劃
項目章程
需求文件
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專家判斷
產品分析
備選方案生成
引導式研討會

輸出:
項目范圍說明書
項目文件更新

C. pmbok第五版 47個管理過程使用的工具與技術是哪些

在第五版PMBOK
里則成了10大知識領域和47個過程,更新的內容有以下幾處。
增加了一個知識領域:
13干係人管理
增加了五個過程:
5.1規劃范圍管理
6.1規劃進度管理
7.1規劃成本管理
13.2規劃干係人管理
13.3控制干係人參與
其它主要變化的過程有:
10.3發布信息——>管理溝通
10.5報告績效——>控制溝通
10.4管理干係人期望——>管理干係人參與
上述內容可以歸納為兩點:
1、增加了規劃范圍管理、規劃進度管理、及規劃成本管理三個過程。
在第四版PMBOK里,雖然也強調要制定項目的范圍管理計劃、進度管理計劃、以
及成本管理計劃,並且一般認為是(4.2)制定項目管理計劃的早期輸出,這樣在對
項目范圍/進度/成本進行規劃時就可以直接使用。但這一點並不很明確,有些項目管
理者不太這么認為。並且這與其它的子管理計劃制定的過程表現形式不一致,如下所
示:
8.1規劃質量(輸出質量管理計劃)
9.1制定人力資源計劃(輸出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10.2規劃溝通(輸出溝通管理計劃)
11.1規劃風險管理(輸出風險管理計劃)
12.1規劃采購(輸出采購管理計劃)
第五版PMBOK里,明確地增加了這三個過程。這樣的話,即對項目各個要素進行
規劃時,首先制定相應的子管理計劃。例如,在規劃項目范圍管理時,首先制定項目
范圍計劃。這樣制定各個子管理計劃的過程就比較一致和清晰,如下所示:
5.1規劃范圍管理(輸出范圍管理計劃)
6.1規劃進度管理(輸出進度管理計劃)
7.1規劃成本管理(輸出成本管理計劃)
8.1規劃質量管理(輸出質量管理計劃)
9.1規劃人力資源管理(輸出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10.1規劃溝通管理(輸出溝通管理計劃)
11.1規劃風險管理(輸出風險管理計劃)
12.1規劃采購管理(輸出采購管理計劃)
13.2規劃干係人管理(輸出干係人管理計劃)
當然,上述(5.1)~(13.2)九個規劃過程還輸出其它子管理計劃如:需求管理
計劃、過程改進計劃、變更管理計劃、以及配置管理計劃等,還輸出3個基準:范圍
基準、進度基準、以及成本基準。這樣一共13個子計劃和3個基準,組成了整個項
目管理計劃的主要內容。
2、將原來的「項目溝通管理」知識領域一分為二,改為「項目溝通管理」和「干
系人管理」兩個並列的知識領域。
第四版PMBOK把「干係人管理」並入「項目溝通管理」里,的確造成一定程度的
混淆,更不能突出干係人管理的重要性。其它的還包括「10.3發布信息」和「10.5報
告績效」之間的混淆,以及它們與控制范圍、控制進度、控製成本之間的重疊,這一
點在以後的「工作績效的信息流」一節中將做說明。
啟動過程組規劃過程組執行過程組監控過程組收尾過程組
10.項目溝通管理
10.1識別干係人
10.2規劃溝通
10.3發布信息
10.4管理干係人期望
10.5報告績效
啟動過程組規劃過程組執行過程組監控過程組收尾過程組
10.項目溝通管理
10.1規劃溝通管理
10.2管理溝通
10.3控制溝通
13.項目干係人管理
13.1識別干係人
13.2規劃干係人管理
13.3管理干係人參與
13.4控制干係人參與
第五版PMBOK把他們分開,其目的無外乎是為了清晰和強調兩個各自的作用:
溝通管理:強調對項目信息的計劃、收集、存儲、組織、發布,以及監控溝通以保證它的高效性。
干係人管理:強調不僅要管理干係人期望,更要保證他們的適度參與,而後者是項目成功的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
當然,兩者還是有很多聯系的,主要是因為項目管理中干係人管理是項目的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必要條件,而項目管理工作本身幾乎90%都是溝通。

D. 項目范圍管理計劃包含哪些內容

項目范圍管理計劃包含的內容有:
1、基於初步項目范圍說明書准備一個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的過程;
2、從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創建WBS的過程;
3、詳細說明已完成項目的可交付物是如何得到正式的確認和認可的,以及獲得與之相伴的WBS的過程;
4、一個用來控制需求變更如何落實到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中的過程。

註:范圍管理計劃是一個計劃工具,用以描述該團隊如何定義項目范圍,制訂詳細的范圍說明書,定義和編制工作分解結構(WBS),驗證和控制范圍。

E.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控制范圍,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
需求文件
需求跟蹤矩陣
工作績效數據
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變差分析

輸出:
工作績效信息
變更請求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項目文件更新
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F.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創建wbs,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輸入:
范圍管理計劃
項目范圍說明書
需求文件
事業環境因素
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分解
專家判斷

輸出:
范圍基準
項目文件更新

G. 什麼是項目的范圍項目管理范圍的內容是什麼

項目范圍指對項目所期望的最終產品和可交付成果,以及為實現該產品和可交付成果所需各項具體工作的簡明描述。項目范圍的確定為成功實現項目目標定義了恰當的范疇,即規定或控制了具體的項目。恰當的范圍界定對於項目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范圍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項目啟動、范圍計劃編制、范圍核實、范圍變更控制等等。范圍管理保證項目包含了所有要做的工作而且只包含要求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定義並控制哪些是項目范疇內的,哪些不是。

(7)范圍計劃的工具和技術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項目范圍:以范圍規劃的成果為依據,詳細描述項目和產品的過程,並把結構寫進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中。

范圍說明書: 這是項目范圍規劃過程中的主要輸出成果,包括了前述的項目的合理性說明、項目成果描述、項目階段目標、項目可交付產品或者服務清單等內容,是范圍定義過程的主要依據之一。

制約因素: 即對項目組行為進行限制的因素和條件,如項目預算、范圍、時間等。

前提條件: 即為了制定項目計劃而必須假設能夠在將來獲得解決的一些條件,這些前提條件一般都是真實的、符合現實的、肯定的,也是可以解決的,但也存在未能如期解決的風險。

其他計劃結果: 其他領域內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確定范圍定義時的一個參考因素。

歷史資料: 其他IT項目或者相關項目及相關領域內項目的歷史資料,也是在進行項目范圍定義時參考的因素。

在進行范圍定義時,經常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有:

產品分析。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把高層的產品描述轉變為切實的可交付的成果。產品分析包括許多技術,例如產品分解、系統分析、系統工程、價值工程、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等。

識別出多個可選方案。識別出可選方案是一種技術,該技術用來產生執行和完成項目工作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可應用很多通用的管理方法,例如「頭腦風暴法」和「橫向思維法」。

專家判斷法。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專家,其經驗可用於定義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他們的判斷和專長可運用於任何技術細節。

一般,當完成項目范圍定義後,下一步將根據項目范圍說明書等,製作工作分解結構WBS。

H. 如何學好項目管理PMP(四.項目范圍管理)

項目范圍管理,包括為成功完成項目所需要的一系列過程,以確保項目包含且僅僅只包含項目所必須完成的工作。范圍管理首先要定義和控制在項目內包括什麼、不包括什麼。通常包括制定一個項目范圍管理計劃,以規定如何被定義、檢驗、控制范圍、創建與定義工作分解結構(WBS);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編制一個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作為將來項目決策的基礎;將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和項目工作細分為更小、更易於管理的部分;其次是進行范圍確認,正式接受意完成的項目范圍;最後還需要考慮的是控制項目范圍的變更。

項目范圍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項目范圍計劃編制-----------制定一個項目范圍管理計劃,以規定如何被定義、檢驗、控制范圍、創建與定義工作分解結構(WBS)。

2、項目范圍定義---------------編制一個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作為將來項目決策的基礎。

3、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將項目的主要可交互成果和項目工作分為更小、更易於管理的部分。

4、范圍確認-------------------正式接受已完成的項目范圍。

5、范圍控制-------------------控制范項目范圍變更。

一、項目范圍計劃編制

在項目范圍計劃編制階段,需要輸出項目范圍說明書和項目范圍管理計劃。

二、項目范圍定義

項目范圍定義的輸入的主要內容:

1、項目章程

2、項目范圍管理計劃

3、組織過程資產

4、批準的變更申請

經核準的需求變更引發項目質量、范圍、成本或進度的變更。變更申請常常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被確認,變更申請有多種形式:口頭的或書面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外在的或內部的,法律、契約要求的或隨意的。

范圍定義的工具和技術:

1、產品分析

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把項目目標轉變為切實的課交互的成果。常用的管理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和「橫向思維法」。

2、可選方案識別

可選方案識別是一種用來產生各種不同的項目工作方案的技術。

3、專家判斷法

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專家定義項目范圍說明書。

項目范圍定義的輸出內容:

1、項目范圍說明書(詳細)

項目范圍說明書詳細描述了項目的可交付物和產生這些可交付物所必須做的項目工作。

2、項目和范圍的目標

項目范圍目標包括衡量項目成功的可量化標准。項目可能具有多種業務、成本、進度、技術和質量上的目標。

3、產品范圍描述

產品范圍描述了項目承諾交互的產品、服務或結果的特徵。

4、項目邊界

項目邊界嚴格的定義了項目內包括什麼和不包括什麼。

5、項目的可交互物

可交付物包括項目的產品和附屬產出物。

6、產品可接受的標准

7、項目的約束條件

8、項目的假定

項目的假定描述並且列出了特定的與范圍相關的假設,和這些假設被證明為假時對項目的潛在影響。

9、初始的項目組織

10、初始被定義的風險

11、進度里程碑

12、量級成本估算

13、項目配置管理需求

14、已批準的請求

由於項目定義過程的變更會導致范圍管理計劃的變更,從而項目管理計劃應該做相應的更新。對於項目管理計劃和他的輔助計劃的必要的變更(補充、修改、修訂)通過綜合變更控制進行處理。

三、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

工作分解結構(WBS)是面向可交付物的項目元素的層次分解,它組織並定義了整個項目范圍。WBS是一個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的表示法,詳細描述了項目所要完成的工作。WBS的組成元素有助於項目干係人檢查項目的最終產品,WBS的最底層元素是能夠被評估的、安排進度的和被跟蹤的。

工作分解結構是組織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是項目管理工作的基礎。工作結構分解的過程就是為項目搭建管理骨架的過程,這些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定義工作范圍

2、定義項目組織

3、設定項目產品的質量和規格

4、估算和控制費用

5、估算時間周期和安排進度

工作分解結構一般用圖表形式表達,其形式是工作分解結構的具體表現,是實施項目、實現最終產品或服務所必須進行的全部活動的一張清單,也是經度計劃、人員分配、預算計劃的基礎。較為常用的工作分解結構表示形式主要有: 分級的樹型結構類似於足足結構圖 和 表格形式類似於分級的圖書目錄 。

創建工作分解機構的主要工具有工作分解結構模板和分解技術。 在進行項目工作分解的時候一般遵從的主要步驟:

1、識別和確認項目的主要組織部分

2、分解並確認每一組成部分時候分解得足夠詳細

3、確認項目主要交付成果的組成要素

4、核實分解的正確性

工作分解結構應該把握的原則:

1、在各層次上保持項目的完整性,避免遺漏必要的組成部分

2、一個工作單元智能從屬於某個上層單元,避免交叉從屬

3、相同層次的工作單元應用相同薪資

4、工作單元應能分開不同責任者和不同工作內容

5、便於項目管理計劃、控制的管理需求

6、最低層工作應該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檢查的

7、應包括項目管理工作,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為了簡化WBS的信息交流過程,常常利用編碼技術對WBS進行信息交換。編碼設計針對於作為項目控制系統應用手段的WBS來說是個關鍵。在進行編碼設計時,必須仔細考慮收到的信息和收集信息所用到的方法,使信息能夠自然的通過WBS編碼進入應用記錄系統。

工作范圍分解的結果就是形成工作分解結構(WBS),同時完成項目范圍管理計劃的更新,創建工作分解結構的最終輸出有WBS和WBS字典、項目管理計劃。

四、項目范圍確認

項目范圍確認是項目關系人正式接受已完成的項目范圍的過程。范圍確認需要審查可交付物和工作成果,以保證項目中所有工作都能准確、滿意地的完成。

項目范圍確認的輸入包括:項目范圍管理計劃、可交互物、項目范圍說明書以及WBS和WBS字典。

項目范圍確認的輸出包括:確認後的范圍、可接受的項目可交互物和工作、變更申請以及更新的WBS和WBS字典。

五、范圍控制

范圍控制是監控項目狀態如項目的工作范圍狀態和產品范圍狀態的過程,也是控制變笨的過程。經常把不受控制的變更稱為項目「范圍蔓延」。

項目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項目范圍的計劃編制不周密詳細,有一定的錯誤或遺漏、市場上出現了或是設計人員提出了新技術,新手段或新方案、項目實施足足本身發生變化、客戶對項目,項目產品或服務的要求發生變化等都將會引起范圍變更的產生。

范圍控制的工具和技術:

1、偏差分析

2、重新制定計劃

3、變更控制系統和變更控制委員會

4、配置管理系統

范圍控制也包括一些必要的輸入和輸出,主要內容如下:

輸入:項目管理計劃(范圍極限,變更管理計劃以及配置管理計劃)、工作績效數據、績效報告、已批準的變更請求。

輸出:變更請求、工作績效、組織過程資產更新以及更新的項目基管理計劃(范圍基準、其他基準)。

I. 項目范圍定義的方法和技術是

項目范圍定義的方法和技術:

項目范圍定義方法,就是指把項目的主要交付成果劃分為更小的、更容易管理的組成部分。為達到項目目標,首先需確定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然後通過任務分析確定項目的邊界。

技術產品分析。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把高層的產品描述轉變為切實的可交付的成果。產品分析包括許多技術,例如產品分解、系統分析、系統工程、價值工程、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等。

制約因素:即對項目組行為進行限制的因素和條件,如項目預算、范圍、時間等。

范圍說明書:這是項目范圍規劃過程中的主要輸出成果,包括了前述的項目的合理性說明、項目成果描述、項目階段目標、項目可交付產品或者服務清單等內容,是范圍定義過程的主要依據之一。

前提條件:即為了制定項目計劃而必須假設能夠在將來獲得解決的一些條件,這些前提條件一般都是真實的、符合現實的、肯定的,也是可以解決的,但也存在未能如期解決的風險。

其他計劃結果:其他領域內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確定范圍定義時的一個參考因素。

J.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規劃范圍管理,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項目范圍管理是為了實現項目的目標,對項目的工作內容進行控制的管理過程。它包括范圍的界定,范圍的規劃,范圍的調整等。具體來說 ,其依據主要有: 1、首先來自於項目的溝通管理的結果 2、項目初期策劃的結論 3、項目說明書中對項目的具體描述等等

閱讀全文

與范圍計劃的工具和技術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5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3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2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99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1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4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1
掃碼查答案的程序有什麼 瀏覽:792
個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瀏覽:179
義烏狗市場狗多少一隻 瀏覽:650
如何解除移動數據限流的方法 瀏覽: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場什麼時候休市 瀏覽:456
四川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284
宏基筆記本怎麼樣關閉程序 瀏覽:523
邯鄲有哪些鐵板市場 瀏覽:850
問道如何查詢賬號信息 瀏覽:323
工商銀行交易4204是什麼意思 瀏覽:454
食品產品標准號怎麼解讀 瀏覽:536
我愛我家鏈家為什麼退出北京市場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