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朝萬曆大銅錢為什麼有鉛冶煉技術有鉛鑄錢嗎
鉛是青銅合金的配料。青銅就是銅和一定比例的鉛造成的,還有用錫合成青銅的。銅是戰略資源,明朝時銅資源比較緊張,所以就用鉛來鑄造錢幣。
B. 陝西文化藝術品司法鑒定中心——明朝幣制(3)
晚期:神宗萬曆至崇禎亡國(1573 1644)
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4朝,70多年。鑄造了萬曆通寶、天啟通寶及崇禎通寶3種銅錢。這一時期 社會 危機加深,內憂外患加重,政治日趨腐敗,經濟全面崩潰。幣制的特點是全面敗壞,終至不可救葯。萬曆前期及中期曾出台多種措施維系銅錢與白銀的復本位制,保持了較穩定的銀錢比價。但從萬曆末至天啟始,轉而大肆實行濫鑄政策,銅錢比價迅速跌落。崇禎時更是變本加厲,依靠濫鑄獲取「鑄息」(即鑄本與錢值間的差價),明王朝遂與敗壞的幣制一同走向了末路。
明朝的財政危機在嘉靖時已經出現,萬曆以後更日甚一日。解決的辦法,一方面是加征賦稅,強制搜刮剝削;另一方面是加鑄銅錢,推行幣膨脹的貨幣政策。鑄錢方面,萬曆初年吸取嘉靖後期錢簡濫的教訓,要求戶部、工部先鑄出標准樣錢,再發往各省鑄局依樣鑄造,務求精美。因此,萬曆初年鑄錢質量大有提高。顧炎武甚至說「至萬曆而制益精,錢式每百重十有三兩,輪郭周正,文字明潔」。萬曆四年(1576)二月,在兩京開鑄萬曆通寶後,至四月便詔「各省直一體開鑄」。有小平、折二2種,版別較多。鑄造精緻,不輸嘉靖早期鑄錢。規定兩京鑄金背及火漆錢,各省鑄鏇邊錢。新錢上市,頗受歡迎。據記載京師金背錢四五十文,即可換銀一兩,為明代最低紀錄。20年後,錢爐增加,錢幣數量增多,但是,錢幣重量開始減輕,含錫量卻增加了。出現了各形各色的銅錢,尺寸上有直徑24毫米的,也有小至15毫米的;重量上有重一錢三分者,也有僅為七八分者。此前私鑄,多仿鑄古錢,萬曆二十年後,因銅價上漲,臨時官爐無利可圖被迫關閉後,僱工無以為業,遂轉而仿鑄當代官錢。萬曆後期私愈演愈烈,嚴重破壞了錢法。萬曆末年因抗倭援朝之役,財政更趨枯竭,遂改變此前穩健的鑄幣政策,「命南北寶源局增爐鼓鑄」。萬曆二十年前錢僅有60爐,因靡費的對外戰爭,鑄爐不斷增加,萬曆二十九年加置100爐。三十年戶部府軍倉鑄錢,加250爐,應天府又置100爐。總共有多少爐恐怕誰也說不清。鑄錢原由工部設寶源局負責,戶部負責印鈔。現在不但戶部想鑄錢(天啟二年設寶泉局,由右侍郎錢法堂主持,鑄額遠超工部寶源局),操院也要鑄錢,後來連常平倉也鑄錢。錢背的各種文字,無疑都是鑄錢單位的名稱。萬曆四十六年(1618)滿洲發動進攻後,形勢變得更加嚴重。
光宗在位僅1年,沒有鑄錢,熹宗即位後補鑄了泰昌通寶,重1錢2分,較後期的萬曆通寶精美,但數量較少。天啟元年(1621)鑄天啟通寶,有小平、折二、當十3種。天啟錢版別較為復雜,僅背面文字就有多種。有折二,但不多。當十種類多,大小輕重不ー。據說天啟元年兵部尚書王象乾曾提議仿漢武帝的白金三品,用龍文鑄造鑄當十、當百、當千三等大錢,「於是兩京皆鑄大錢」。次年「戶部進新鑄大錢」,「後有言大錢之弊者」,五年十月停鑄。三等大錢是否都鑄了,已難考其詳。可能只鑄了當十1種,傳世數量很多。初為銅七鉛三,天啟三年改為銅鉛各半,以致蘇州等地相約拒用天啟錢達十個月之久。熹宗乞靈虛價大錢的措施最終沒能行得通,後因錢價下跌物價上漲,又整頓鑄錢機構,裁減鑄爐。戶部鑄廠改為寶泉局,礦工、常平倉、河工、鹽引等方面鑄廠錢爐,都被封閉。全國形成京師、南京、四川3個造幣中心。為應對高漲的物價及瘋狂的私鑄,採取了減少鑄錢、提高質量的緊縮通貨政策,物價日漸降落。但是好景不長,天啟三年魏忠賢當權,緊縮貨幣的政策被放棄,濫鑄又復開始。《明史・食貨志》記載「當是時,開局遍天下,重課錢息」。
崇禎元年(1628)鑄崇禎通寶,有小平、折二、當五、當十4種。小平錢初時重1錢3分,文字鑄工都很精美,力圖恢復嘉靖舊制。但因國力日衰,兩年後被迫減重,規定京師鑄錢重1錢,南京則僅8分。《明史·食貨志》記載崇禎年間,官鑄事業更加混亂和敗壞。命各鎮有兵馬處皆開爐鼓鑄,以資軍餉。於是各地「鑄廠並開,用銅益多,銅至益少」。又搜民間古錢及宮中銅器,銷毀鑄錢。為獲取鑄息,隨意偷工減料,致使所鑄劣質的減重官錢「日以惡薄,大半雜鉛砂,百不盈寸,摔擲輒破碎」。自此,錢法日亂,幣制更趨混亂,愈加不可收拾。崇禎錢幣的文字、大小、輕重、厚薄、製作千變萬化,花樣百出,是古代銅錢中最為復雜的一種。其中以穿下鑄一奔馬的「跑馬崇禎」最為特殊。據是仿漢武帝白金三品中的馬幣,又說是因為崇禎生於午年屬馬,以此紀念。但是,民間則認為流寇之徵兆,或認為是指馬士英。無論其本意如何,都不符合我國古代鑄幣的傳統,非瑞即妖。但是,作為我國古代第3種有動物圖案的錢幣,卻可以與背龜太平、飛鳥乾元相媲美。
另外,明朝瓦解的時候,農民起義軍以及南明諸王也都鑄造過錢幣。起義軍所鑄的錢幣有李自成的永昌通寶、張獻忠的大順通寶、孫可望的興朝通寶;南明諸王所鑄錢幣有福王的弘光通寶、唐王的隆武通寶、魯王的大明通寶、永明王的永曆通寶。
C. 造幣技術屬於國家絕密嗎
最高等級的絕密。
造幣技術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的油墨配方,防偽技術以及特種紙幣的製造技術。
一個國家的造幣量直接就是影響到國計民生的各行各業,一旦出現問題,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D. 鬼萬曆和普通萬曆區別是什麼
風格區別很大。相比而言,鬼萬曆文字更為粗獷,比較怪異,體現一種不羈的風格。但是要注意的是,萬曆通寶中有一種福版萬曆與鬼萬曆在文風方面很是類似,可以說絕大部分泉友都在錢文上看不出區別。只能說福版萬曆通寶的是普通直徑大小,而厚度較薄,而鬼萬曆則直徑較小,較厚。普通萬曆通寶價格較低,根據品相幾十塊到小幾百之間,鬼萬曆價格較高些,一般品相都在上百價格,品相極好的要大幾百。鬼萬曆萬字草頭左右的兩橫,比福版萬曆的要長一點,田部也偏大一點,其餘三字都差不多,再說直徑,鬼萬曆一般24以及24以下,福版萬曆要大一些,直徑一般過25,這是兩者明顯的區別,厚度方面,鬼萬曆比福版萬曆厚多了,直徑雖小,但也比福版萬曆重點。
拓展資料:
普通萬曆通寶
萬曆通寶有什麼寓意 錢幣正面鑄「萬曆通寶」四字,背面鐫刻龍鳳圖案。龍、鳳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兩者合成的形象「龍鳳呈祥」,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圖飾。藉此祝頌國泰民安。此錢幣鑄制精美,古樸之風甚濃,字體粗獷,字廓深峻,包漿自然,是具有深刻寓意的錢幣珍品。 萬曆通寶鬼萬曆寓意 一種說法是鬼版錢據傳為明代民間喪事用錢,殉葬之用,相當於2022年的冥幣,所以稱「鬼」。多出知自湖南永州,小平厚肉,錢文異書有別於行用錢。另一種說法是因文字形制詭異、沒有章法,日本泉友玩版早,首先稱為鬼版,後來就是被廣大玩家認同,所以就人雲亦雲的成為約定俗成了明錢三鬼,由於錢幣文字的詭異,直徑偏小,一度還被認為是私鑄品道,比如用以作為辦喪事的冥錢。但是2022年越來越都的泉友認為,這種明錢雖然文字和普通的迥然不同,直徑也小,但製作精美規范,絕不可能是當時私鑄的水平,應該是南方某個造幣廠內出品。2022年價格也被炒的很高。
鬼萬曆和普通萬曆通寶的區別
鬼萬曆 萬曆通寶的價值 明代初期,延續了元代的貨幣政策,沒有使用金銀為流通貨幣。隨著市場的發展,海內外的教育越來越頻繁,金銀也取得了合法流通的地位。因此在明代萬曆年間,推出的萬曆通寶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這枚元寶推動了明代經濟的發展。
明初仿效元代貨幣政策,推行紙鈔,禁用金銀。後因經濟的發展,海外市場的開拓,貨幣需求量增大等原因,明英宗正統年間「馳用銀之禁」,白銀取得合法的貨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