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的免疫學技術有哪些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免疫學技術:
1.免疫熒光技術免疫熒光技術是利用熒光素標記的抗體(或抗原)檢測組織、細胞或血清中的相應抗原(或抗體)的方法.由於熒光抗體具有安全、靈敏的特點,因此已廣泛應用在免疫熒光檢測和流式細胞計數領域.根據熒光素標記的方式不同,可分為直標熒光抗體和間標熒光抗體.間標熒光抗體中一抗並不直接連接熒光素,而是先將一抗結合到蛋白,然後帶有熒光素的二抗再結合至一抗.通過二抗的結合,能將信號進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但是隨之帶來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檢測的特異性.近年來,隨著熒光素和熒光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熒光檢測的靈敏度已經接近同位素檢測的水平,直接標記的熒光抗體逐漸取代間接標記抗體.這些標記了熒光素的抗體直接結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使檢測的結果更加准確可靠.熒光檢測技術的發展,使得免疫熒光技術在傳染病診斷上有廣泛的用途,如在細菌、病毒、螺旋體感染的疾病,檢查IgM抗體,做為近期接觸抗原的標志.利用單克隆熒光直接標記抗體鑒定淋巴細胞的亞類.通過流式細胞儀,針對細胞表面不同抗原,可以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熒光抗體,對同一細胞進行多標記染色.
2.放射免疫檢測放射免疫檢測技術是目前靈敏度最高的檢測技術,利用放射性同素標記抗原(或抗體),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結合後,通過測定抗原抗體結合物的放射性檢測結果.放射性同位素具有pg級的靈敏度,且利用反復曝光的方法可對痕量物質進行定量檢測.但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的損傷也限制了該方法的使用.
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酶聯免疫檢測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免疫檢測方法.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酶,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與酶催化底物的作用結合起來,根據酶作用底物後的顯色顏色變化來判斷試驗結果,其敏感度可達ng水平.常見用於標記的酶有辣根過氧化物酶(HRP)、鹼性磷酸酶(AP)等.由於酶聯免疫法無需特殊的儀器,檢測簡單,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疾病檢測.常用的方法有間接法、夾心法以及BAS-ELISA.間接法是先將待測的蛋白抱被在孔板內,然後依次加入一抗、標記了酶的二抗和底物顯色,通過儀器(例如酶標儀)定量檢測抗原.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由於高背景而特異性較差.目前已逐漸被夾心法取代.夾心法利用二種一抗對目標抗原進行捕獲和固定,在確保靈敏度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反應的特異性.近年來,抗原的定量檢測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在夾心法ELISA的基礎上,開發了多抗原檢測試劑盒,能同時檢測微量液相樣本中多個抗原含量.這項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了診斷的時間,提高診斷的可靠性和及時性.
4.免疫金膠體技術膠體金技術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日趨成熟,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膠體金顆粒,利用抗原抗體間的特異性反應,最終將膠體金標記的二抗吸附於滲濾膜上,此方法簡單,快速,廣泛應用於臨床篩查.
B. 常用的免疫標記技術有哪些
免疫標記技術指用熒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或 電子緻密物質等標記抗原或抗體進行的抗原 抗體反應。免疫標記技術不僅極大地提高了 抗原抗體反應的敏感性,以便對微量物質進 行定性或定量檢測,而且結合以顯微鏡或電 鏡技術,能對待測物進行精確的定位檢測。 免疫標記技術有三種基本類型:免疫熒光 法、免疫酶技術和放射免疫技術。
常用的標記物有熒光素、酶、放射性核素及膠體金等。免疫標記技術具有快速、定性或定量甚至定位的特點,是應用最廣泛的免疫學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