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有幾個校區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只有一個校區
二、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滆湖中路3號
三、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58年,坐落於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2002年由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與江蘇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合並組建而成,佔地1119.86畝,建築面積36.05萬平米。學校以「勵志·踐行」為校訓,堅持「立足常州、服務江蘇、輻射長三角」辦學定位,專業布局順應江蘇和常州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面向「綠色智能」技術,設立7個二級學院,43個招生專業,重點打造應用化工技術、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檢驗檢測認證、現代商貿服務五大專業群,為綠色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檢驗檢測認證、現代建築等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試點院校、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累計27項)、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建有國家級重點專業2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6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資源共享課程3門,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中央財政支持高職實訓基地1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生產型實訓基地3個,先後獲批省大學生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10000餘人,是全省高職院校中少數「雙萬」學校之一。教職工693人,其中專任教師505人,副高及以上230人,博士83人(含在讀27人),雙師型教師403人,雙師比例85.4%。擁有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支,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支,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支,省級教學名師、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333」及「青藍工程」等各類人才58人。年社會培訓20000餘人次、鑒定6000餘人次。
學校持續深化「三教」改革,精準培養「雙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藝高超、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基於「四結合、十合一」理念的化工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55821」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等教改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與常州工學院、 常州大學 、江蘇理工學院、淮陰工學院等本科高校開展「4+0」和「3+2」省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探索本科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學生獲省級以上競賽一等獎90餘項,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化工生產技術賽項14連冠。近五年招生計劃完成率、新生報到率、對口單招錄取分數線,畢業生就業率、薪資、三年晉升率均等多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逾100多家上市公司到校招聘,80%以上畢業生實現省內優質就業,畢業生月收入4267元,10餘個專業起薪超過5000元,入選2018年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
Ⅱ 2022年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王牌專業有哪些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公辦高職專科學院,師資力量一流,學科建設完善,對於廣大報考高職專科的考生來說是很好的報考選擇。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2004年被確認為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2010年被確認為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於2002年6月由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與江蘇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合並組建而成。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原名常州化工學校,創建於1958年;1994年1月,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與常州市化工技工學校合並,組建為新的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江蘇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原名常州建材253廠721工人大學,創建於1975年;1990年12月,更名為江蘇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建築材料工程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建築材料行業的建材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群,培養掌握建築材料工程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能夠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生產巡檢、中控操作、質量檢驗與控制、營銷及售後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特色
1、省內唯一致力於培養能夠從事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人才的專業,國家職業教育建築材料工程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主持單位;
2、專業課程與職業認證銜接度高,就業後可直接報考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考試;
3、注重校企共建,與台泥集團、北新建材、建華管樁、中晶泉工、安徽鑫固等多家龍頭企業簽立合作協議。
核心課程
預拌砂漿實用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生產與應用、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的生產與應用、混凝土外加劑、材料物理性能檢測、建材化學分析、建材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現代分析測試技術。
2.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
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堅定、德技並修,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面向高分子材料相關職業群,能夠從事高分子材料製品的技術開發、質量控制、生產與管理、營銷與服務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特色
專業從事的產業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新材料產業;
專業從事的崗位涉及汽車、醫療、建築、新能源、智能製造、通訊電子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
專業培養的人才是國家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最急需的十大專業人才之一。
核心課程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分析與測試、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高分子材料成型設備、高分子材料配方與改性技術
Ⅲ 請問常州有哪些職業學校招高職單招生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理工學院
常州工學院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Ⅳ 常州排名前五的職校常州最好的大專院校是哪所
常州排名前五的職校: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武進中等專業學校。最好的是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武進技師學院、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武進分院)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於2008年7月批准成立。學校由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武進西林職業高級中學和江蘇省武進職業高級中學、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常州市武進高級技工學校。
學校相關:
學校坐落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學校佔地面積29.1萬平方米(436畝),建築面積22.3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5億元人民幣。
學校建有行政辦公樓、教學樓、校內實訓基地、圖書館、田徑場、體育館、籃排球場、師生宿舍、師生食堂、師生浴室等完善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Ⅳ 常州五年制大專學校排名
1、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公辦)
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原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是一所以五年制高職教育為主體,融中職、中高技、技師、成人教育、社會教育和社會培訓於- -體的綜合性公辦職業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常州市專科批大學排行_中國教育在線
Ⅵ 常州大專學校有哪些學校
1、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是江蘇省首家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100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Ⅶ 常州有哪些技術院校
常州工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廣播電視電大學、江蘇城市學院武進分院(原武進電大)
(五年制大專):常州技師學院、常州交通技師學院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常州校區、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Ⅷ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址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滆湖中路33號,由江蘇省常州化工學校與江蘇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合並組建而成,佔地1119.86畝,建築面積36.05萬平米。
Ⅸ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郵編為213164,該校地址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滆湖中路33號,是一所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為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58年,坐落於常州科教城,佔地1119.86畝,建築面積36.05萬平米。學校設有7個二級學院,41個專業,為綠色化工、新醫葯、新材料、檢驗檢測認證、高端裝備製造、建築工業化及地下工程等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建有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6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國家「雙高計劃」省級推薦專業群2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資源共享課程3門,牽頭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個,中央財政支持高職實訓基地1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省部級產教融合實訓平台2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創新服務平台5個,先後獲批省大學生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669人,其中專任教師472人,副高及以上213人,博士75人(含在讀),「雙師」型教師403人,雙師比例85.4%。擁有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支,省級教學名師、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333」及「青藍工程」等各類人才58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支,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支。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1000餘人,成人學歷教育及自考學生5000餘人。設有常工職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建材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化工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和多個考試中心,可開展鑒定工種40餘個,年社會培訓20000餘人次、鑒定6000餘人次。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深度優化教學標准,系統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素質基礎、能力核心、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入選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建築信息模型(BIM))。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實施「巴哈班」「無人機班」「機器人班」等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探索跨界培養「雙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藝高超、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2007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