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要注意哪些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要注意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2 02:24:47

1.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養魚其實是一項很不錯的創業選擇,隨著水產業的發展,養魚的漁民也越來越多了,養魚必須得有豐富的養殖技術,以下為大家分享魚高密度養殖技術 是怎樣的呢?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1

高密度養魚技術養魚池怎樣建造

一、網箱養魚:

一般選擇在湖泊,水庫,河流等水域中搭設網箱即可,但是水深必須大於網箱的高度。

二、圍欄養魚:

1、選擇在湖泊、水庫和不通航的河流中,將網片一頭插入水底,與石龍相連,一頭露出水面,打樁固定,將水域分成若干塊。

2、水域要求水深2-3m,水流速度0.05-0.1m/s,水位落差較小,天然餌料豐富,底部平坦,泥質軟硬適中。

三、流水養魚;

1、流水養魚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質好,水位穩定,水溫適宜(5-10月份水溫在15-30℃之間),氧氣溶解量高。

2、養魚池應當建設在存在自然落差,又可以引用水庫中的水的地方,或者是建設在山泉水的旁邊。

3、養魚池建成圓形、橢圓形或扇子形,池壁用磚或石塊砌成,然後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平。進水口和出水口均砌成一個斜坡,引導水流沖向底層,同時在進水口和排水口安裝好防逃設施。

養魚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養水:養魚前要先養水。普通的自來水並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對水進行消毒、除氯處理。消毒可以用相關*物,也可以用專門的鹽。除氯可以用暴曬或者靜置的*。也需要向水中加入硝化菌,建立硝化菌系統,處理水中魚的排泄物。

2、餵食:養魚時要保證食物充足。要注意適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鍾內能吃完的量。餵食的頻率應根據所養魚的適量決定。盡量不要在夜間、陰天餵食。

3、換水:養魚時需要保證水的'干凈,需要定期換水。換水的頻率要根據所養品種的習性來決定。一般每7-10天就要換一次。每次換水都不要讓水溫、水質發生太大的變化。換水除了能夠保證水的干凈,還能夠保證水的氧氣含量,很有必要。

4、混養:養魚時不要輕易混養。有些魚並不能混養,如果混養它們可能打架或者死亡。建議選擇習性相近,性格溫順的魚混養。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2

池塘養魚或者海邊養魚都是較為常見的養魚方式.如今,一種新的養魚方式「高密度流水養魚」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脫穎而出,高密度流水養魚自然有著明顯的優點,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品質好。

目前,這種養殖模式適應的品種主要是草魚、鯉魚等食性魚類。如果能夠實現廣泛的推廣,將為養殖戶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種養魚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具有水勢的流水。流水中含有更多的氧氣,較池塘水也會更加清潔,魚日常產生的排泄物易被流水帶走,減少了患病的可能。流動的水順應了魚游動的天性,有利於保證魚的活性。

一般來說,這種模式養殖的產量可達每平方米200公斤以上,較常規魚塘增產百分之四十左右。

高密度流水養魚的重點在於養魚量要大,流水的流速要小,這樣可以防止魚過分消耗體力,過快的水流也會導致投喂無法精準,造成飼料的浪費。

在具體操作時,可任意選擇水庫、河流等有流水的區域,搭建好圍欄設施,專門設計排水口,這些基於所要養殖的最小魚類的身形設計。在下魚前要用生石灰進行全面的消毒,大致的用量為每平方米120g。

確保魚苗健康後,可以開始准備下苗。魚苗生長期要注意每日或兩日一次的排污,日投喂飼料按照魚總重量的3%進行。養殖戶需要及時檢查其生長情況以及魚欄設施,同時設置增氧設施。

高密度養殖出現的最大問題便是水質不潔凈導致的死亡,需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效收集魚的排泄物和殘存的飼料,二是廢水的凈化處理問題。這兩點影響到了水資源是否可以循環利用,即便是再容易獲得的流水,也需要儲備和再利用,防止魚斷水而亡。

想要實現高密度流水養魚,需要養殖戶仔細學習相關知識,並嚴格遵循相關事項。高密度養殖同樣也意味著可能發生的因傳染病而大量死亡的問題。因此,對於高密度流水養育有興趣的養殖戶對於各項工作的完成和完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前期完善的准備是高產的必然條件。

魚高密度養殖技術3

一、高密度養魚技術

1、池塘的選擇:養魚首先要選擇一個好的池塘,一般保水的池塘最適養殖魚,同時水源方面必須要充足,在旱季和雨季要保證池塘耐旱耐澇。

2、池塘的清整:池塘准備好之後,可以對池塘進行清整和消毒,只有池塘環境好,才可以讓魚正常生長和生活。消毒池塘主要是挖去池塘中過多的淤泥,清除池內及池壁的雜草,消滅病菌和敵害,養殖生產過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

3、魚種放養:將准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向池塘放魚。養殖者一定要放養品種優良、休質健壯、密度適宜的魚種,同時要做到種類組成搭配合理。

4、飼養管理:魚的正常生長和繁殖一般都離不開飼養管理,管理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做好設餌、施肥、調控水質和預防病蟲害發生。

5、投餌:日投餌量必須根據「四看」也就是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色、看魚的吃食和活動情況,和「四定」也就是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進行投餌。

6、施肥:施肥主要是施基肥和施追肥兩種。基肥一定要早施、施足。追肥可以少施、勤施,施追肥還要「看天、看水、看魚」進行。

二、三畝魚塘可以養多少魚

1、三畝魚塘可以養大概2000條魚左右。養魚前要先養水,普通的自來水不能直接給魚使用。使用之前必須對水進行消毒、除氯處理,消毒可以用相關葯物,也可以用專門的鹽,除氯可以用暴曬或者靜置的方式。

2、養魚時還要保證食物充足,一定要注意適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鍾內能吃完的量即可。餵食頻率一定要根據魚的大小決定,盡量不要在夜間、陰天餵食。

3、養魚時還要保證水質干凈,一定要定期換水。換水的頻率可以根據所養品種習性決定,一般每隔7-10天就要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都不要讓水溫、水質發生太大的變化,換水除了可以保證水質干凈,還能夠保證水的氧氣含量。

2. 高密度養魚靠譜嗎

高密度養魚靠譜的。

高密度養魚時,需要在排水方便且水質干凈的地方建立魚塘,並且要控制好餵食的頻次和數量,最好每天投喂兩次,使魚營養均衡,而且要每半個月為池塘換一次水,且換水量不超過三分之一,避免對魚生長造成影響。



一、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

1、網箱養殖:

這種養殖方法分為粗養,半精養和精養三大類。其中粗養指的是魚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過自食其力的方式獲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養比較適合濾食性魚類,比如鰱、鱅等,他們就能自主的以捕獲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為生。

半精養指的是根據當地魚塘附近就有的條件就地取材,比如說添加一些稻穀殼亦或是別的蛋白質含量低的農副產品,精養則與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類投以高蛋白質的原料,例如蚯蚓,蠶蛹等。

但是精養和半精養都是吃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鯰魚等,而且通常他們的產量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2、流水養魚:

此類方法在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被廣泛的運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魚塘養殖種植相結合的方式,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

流動性的魚塘水可以灌溉農田桑樹,而反過來桑樹培養的蠶蛹和水稻田裡的稻穀又為魚塘的魚群提供原料,這就大大的減少了養殖的成本,同時魚的肉質更為可口,魚本身也就更具營養。這類方法比較適合草魚、鯉、羅非魚等吃食性魚類的養殖。

二、高密度養殖的注意事項。

1、高密度養殖其實需要注意的事項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質量,養殖地點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關注的點。

因為高密度養殖,水體內的氧氣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魚群不好動的話,那就要放入一些鯰魚刺激刺激魚群的游動性,這樣不但能增加水體的氧氣,也有利於魚群健康生長。

2、平時要加強巡邏,檢查工作,不能讓一條感染疾病的魚待在水塘里頭,這樣可能會壞了一塘子的魚,損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邏檢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不但是養殖戶比較關注的問題,他也是一個行業比較注重的問題。因為發展集約化的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是大勢所趨,他在我國水產養殖行業里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須要尋求更好更高的技術,才能得以在現如今的激烈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這些都是對行業和養殖戶的要求和影響。

那對於我們廣大市民消費者來說,高密度養魚技術的發展就是福音一樣的存在,因為高密度養殖也就意味著產量的提高,我們就能經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魚了。

3.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在生活當中,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了解過水產養殖,發展集約化高密度養殖技術在未來水產養殖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我整理了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1

一、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

1、網箱養殖

這種養殖方法分為粗養,半精養和精養三大類。其中粗養指的是魚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過自食其力的方式獲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養比較適合濾食性魚類,比如鰱、鱅等,他們就能自主的以捕獲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為生。

半精養指的是根據當地魚塘附近就有的條件就地取材,比如說添加一些稻穀殼亦或是別的蛋白質含量低的農副產品,精養則與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類投以高蛋白質的原料,例如蚯蚓,蠶蛹等。但是精養和半精養都是吃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鯰魚等,而且通常他們的產量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2、流水養魚

此類方法在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被廣泛的運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魚塘養殖種植相結合的方式,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動性的魚塘水可以灌溉農田桑樹;

而反過來桑樹培養的蠶蛹和水稻田裡的稻穀又為魚塘的魚群提供原料,這就大大的減少了養殖的成本,同時魚的肉質更為可口,魚本身也就更具營養。這類方法比較適合草魚、鯉、羅非魚等吃食性魚類的養殖。

二、高密度養殖的注意事項

1、高密度養殖其實需要注意的事項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質量,養殖地點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關注的點,因為高密度養殖,水體內的氧氣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魚群不好動的話,那就要放入一些鯰魚刺激刺激魚群的游動性,這樣不但能增加水體的氧氣,也有利於魚群健康生長。

2、平時要加強巡邏,檢查工作,不能讓一條感染疾病的魚待在水塘里頭,這樣可能會壞了一塘子的魚,損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邏檢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不但是養殖戶比較關注的問題,他也是一個行業比較注重的問題。因為發展集約化的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是大勢所趨,他在我國水產養殖行業里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也致使它必須要尋求更好更高的技術,才能得以在現如今的激烈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

這些都是對行業和養殖戶的要求和影響。那對於我們廣大市民消費者來說,高密度養魚技術的發展就是福音一樣的存在,因為高密度養殖也就意味著產量的提高,我們就能經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魚了。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2

(一)養魚環境條件選擇技術

(1)養魚池分幾種類型:大棚水泥池塘、農村水庫、山區池塘、深水湖泊、河流網箱等,都是高密度養魚必備的環境。

(2)養魚池怎樣建造呢?魚池佔地面積10-200畝,水深需1、5-2、5米。魚池的佔地面積為5-20畝。長方形的魚池很合適。池底部是平的,底面稍微向出水處傾斜,池埂邊緣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魚塘池被魚損壞。

(3)進水口、排水設施齊全,排水灌溉能力最好為每日水量變化的30%左右。

(4)水源充足(最好是農村的長流水),水質新鮮,無污染,配備曝氣機、餌料飼養機等必要的機械設備。

(二)高密度養魚水質管理技術

(1)保持水質的「肥,活,嫩,爽」:肥就是指漂浮在池塘中的各種動植物;或是水的顏色在早晨和晚上都會發生變化,而鞭毛藻類則佔主導地位。嫩就是指水質肥料,但肥而不老,即生長期的優質藻類正在增長;

爽就是指談水,浮游生物和浮懸有機物以外的懸浮物並不多,水的清晰度在25-40cm,最好有山泉水,所以說水質是高密度養殖的條件。

(2)定期添加更換水質是保持池中水清晰的'最廣泛,最經濟和最適用的技術方法。通常情況下水質調控,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約20厘米;每月更換一次水,每次30%,並且池中水的清晰度保持在30°左右,為魚類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是死水的魚塘,沒有活水的話,比較難以高密度養魚的。

(三)飼養模式選擇技術

在飼養方式的選擇也是高密度養魚比較重要的技術,應突出主要魚類,適當搭配其他魚類,同種魚類應一致,魚類可大致分為上層、中下層和下層三種類型,根據這三種類型的搭配,可充分利用水產養殖水體空間,有效去除魚塘的殘留魚餌,調節水質。

通常情況下,水體較肥的魚塘,鰱、魚養魚的標准應佔60%,其餘魚種佔40%(如草魚、鯿魚、鯉魚、鯽魚等);水體較瘦的魚塘,草、鯿魚等養魚標准應佔60%,其餘魚種佔40%(如鰱、鱅、鯽等)。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3

一、養殖條件

水源水質符合GB 32097海水水質標准,養殖用水通過砂濾提水,鹽度控制在15‰~30‰,池塘面積 0、05~0、3 公頃,水深可控制在1、5~2米,配備中央排水系統(水從池塘中央閘口集中排至尾水處理池,經凈化達標後排出),每公頃配備20~30台增氧機,養殖場配備羅茨鼓風機充氣系統。

二、放養前准備

1、 曬塘。

養殖池塘排干水,充分曝曬,沖洗干凈。

2、消毒。

池塘在進水前先全面噴灑(70~80)×10 -6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2‰)消毒液,覆膜池塘連同棚頂和四周也一同噴灑消毒;池塘養殖用水在傍晚用(30~40) ×10 -6 漂白粉潑灑消毒,用增氧機攪拌均勻後,關掉增氧機,12小時後再開增氧機曝氣;待余氯消失後便進行有益藻、菌培養。

3、 培水。

良好的藻相、菌相是放苗所必須的條件。施肥肥料包括有機肥和無機肥,有機肥需經充分發酵(宜拌入有益微生物制劑)後使用,無機肥比例為N∶P=10∶1,視水質及水色情況確定施肥量。培水水質以清爽為好,不宜太濃、太肥、太膩,並適當施加有益微生物(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等),使有益微生物在水體中形成優勢種群。

三、苗種放養

1、 苗種選擇。金剛蝦苗種選擇經特定SPF檢測合格的優質種苗,要求蝦苗活力好、個體整齊、體色正常、體表干凈無附著物、無空腸空胃現象。

2、 放苗規格。以體長1~1、2厘米為宜。

3、 放苗天氣。 選擇晴好天氣放苗,放苗水溫22~32℃,最適水溫為25~30℃,溫差超過3℃時應將裝苗的塑料袋放在池水中適溫後再放進池中。大風、暴雨天不宜放苗。

4、 放苗鹽度。 放苗時池水的鹽度和育苗池的鹽度相差不超過5,如果超過此范圍,則應進行淡化或咸化。

5、 放苗密度。 (120~160)×10 4 尾/公頃。

4. 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的養殖方法

與其他養魚方法一樣,也可根據投飼情況歸納為粗養、半精養或精養。 粗養是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餌料,如浮游生物、有機碎屑和漂流物等,不投任何補充飼料。這種方式適宜養鰱、鱅等濾食性魚類。
半精養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一些草料或農副產品等低蛋白質(<10%)的飼料飼養魚類。
精養的生產過程中,魚類幾乎完全依靠人們提供的通常是以魚粉、蠶蛹為基礎原料的高蛋白質(>20%)配合飼料為食。
半精養和精養的魚類都是吃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鯰魚等,產量比粗養更要高得多。在粗養的情況下,其產量一般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間,摺合畝產約1665-4995公斤;半精養的產量稍高,平均產量約10公斤/平方米,摺合畝產在6700公斤上下。精養時,商品魚產量可高於一般池塘產量的幾十倍乃至百倍以上,累計畝產可達3-15萬公斤。 適用於水位落差小、天然餌料豐富、底質平坦且較淺的大中型水域。具體做法是:根據湖泊、水庫和一些不通航的河流。河叉地形,把網片一頭插入水底,與石龍相連,一頭露出水面,打樁固定。這樣,把湖泊、水庫圍成一定面積和形狀的若干塊,面積可大可小,分而治之,創造這一個半人工生態系統,實行精養和粗養相結合,利用天然餌料為主和輔以人工投喂飼料相結合,對於被圍成的小塊水面可以像池塘一樣實行精養。圍欄養魚畝產量一般250~300公斤,高的達800公斤以上。
(一)水質條件;圍欄養魚設置在開放性的湖盪河道中,易受工農業排污的污染,或由水生植物腐爛致使水質變化的影響。因此,在圍欄前,要考慮水域及鄰近區域的污染情況。對圍欄區域水體的要求可參見表6中的各項水質指標。即水體一般溶氧在養殖季節應達6-8毫克/升,(H+]濃度為3.16-100nmol/L(pH7-8.5),有機物耗氧不超過12毫克/升,鹽度常年變化的最高值不應超過4‰。,水中無有毒害氣體及超標甚遠的重金屬離子等。此外,從生物監測的角度講,水域內野生魚類及蝦類一年四季可正常生活。
(二)水域條件:養魚水域要求盪(河)底平坦,底泥軟硬適中,盪口(水口)宜少不宜多,宜狹不宜寬,這樣既可減少用於圍欄成本的支出,攔魚效果也較好。湖盪養魚面積一般應在500畝以下;河道養魚面積一般應在50畝以下。這樣的水體水質容易穩定,起捕也較方便,氧的補給充分、均勻。如水域面積過小,水質不易自凈穩定;過大則投餌分散、捕撈困難,河道的中段部位水中也容易缺氧,產量相對較低。 .
(三)水文條件:要求湖盪、河道水深2-3米,年水位變化不應超過1米。歷史上於養殖季節內無大旱大澇的記錄,這樣的水域容易設置圍欄。過深的水域無法打樁;水位變化太大,洪水時圍欄設施容易沒頂逃魚。養殖水體的流速應以0.05-0.1米/秒為好,水流過急攔魚設施容易沖垮;水流過緩,水體交換不良,水質容易變壞或缺氧。
(四)航行交通及地理位置條件:要求養殖水體進出的交通和民用船隻不多,這樣可減少破網、破柵逃魚的概率。但陸上最好要有公路相通,魚產品可水陸兼運,抵達銷售市場。如條件許可,圍欄養魚基地最好在鄰近大城市的郊區。
(五)天氣及餌料資源條件:要求圍欄區域內天然餌料豐富,除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外,湖泊或河道底部有苦草、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草密生及螺、蜆、蚌等底棲生物遍布。這樣可減少投喂人工餌料的數量,提高魚種的放養密度。天然餌料資源豐富,則商品餌料的使用就可減少,同時因餌料的互補作用,配合餌料的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
流水養魚。高密度流水養魚是在水源充裕地區,利用過路水的水勢,選擇落差地形,興建淺而小的魚池,引水自流,集中投放大規格魚種,進行高密度人工投餌精養。這種生產方式佔地小,設備簡單,魚類生長快,產量高。一般3~4月份投放體重70~150克的魚種,到11月中旬體重達到0.8~1.0公斤,每平方米水域產量達200公斤以上。有冷泉或溫水資源的地方尤為適宜推廣流水養魚。飼養品種主要為虹群、羅非魚、鯉魚、草魚等。 是在人工控制的水體中,進行集約化高密度的強化養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長快、產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優點。流水養魚一般比常規養魚增產40%左右,是全國推廣的一項新興養殖技術。流水養魚發展前途大,一是因為我國有眾多的水庫、河流、山溪等水資源,只要創造條件都可進行流水養魚;二是流水養魚魚池流出的水,仍可用於灌溉農田,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費水資源。
(一)流水池址選擇。流水養魚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水位穩定、水溫適宜、5—10月間水溫在15—30℃之間。要求陽光充足、溶氧高、飼料和魚種供應方便。魚池最好能選建在有自然落差,而又可引用水庫、灌渠可流、水溪水量自流化的附近,或選建在無污染,長年不斷的山泉水系旁,或選建在電廠附近,可利用廢熱水流水。能利用這些流水養魚,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二)池形與面積。流水養魚池最好圓形、橢圓形或扇子形。方形池養殖效益欠佳,因池中流水難以到達死角部分。池壁用磚或石塊砌成。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平,池埂結實。進水口和出水口處都砌成一個斜坡,引導水流沖向底層,翻動整個池水,保證池底水流交換和順利排污。魚池面積有自流化水源的以40—100平方米為宜,需動力提水作水源的以20—40平方米為宜。魚池進、排水口要安裝好攔魚設施,網目視魚種規格大小而定,排水口和排污口應分開設計。
(三)魚種放養。流水養魚,有利於促進水體交換、增加水中溶氧、增強魚類的新陳代謝和消化吸收的功能。適當增加放養量,還可提高水體產出率。流水養魚的品種,一般以草魚、鯉、羅非魚等吃食性魚類為主。草魚池,可混養10%的鯉或鯿。草魚種養規格要大,尾重150—400克,每平方米放養5—10尾,鯉魚池魚種放養規格整齊而且大,尾重100—150克,一般每平方米放養25—35尾,魚種增重8—10倍。羅非魚抗病力強,養殖周期短,放養時尾重30克左右的羅非魚,經過40天飼養,可獲得100克左右的商品魚。羅非魚因與其他魚類起捕時間不一最好單養。
(四)飼養管理。在天然水體中,表層水具有較高的溶氧和水溫,應盡量引用表層流水。流水養魚量要大,流速宜小。流速過大,不僅增加了魚的體力消耗,也會給投飼帶來困難。草魚池,主要投喂青飼料,如水草、陸草、南瓜葉、豆葉等,適當補充精飼料,鯉魚池:主要投喂精飼料,如大麥、配合飼料、流水養魚多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系數一般在2左右。魚種下池最初幾天,日投喂按魚體重3%計投,隨著魚的生長,逐漸增至5%—7%,白天每2小時投喂1次。魚種下地前,魚他要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克撒遍全池。魚種放入前,用3%食鹽溶液浸種5分鍾,草魚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定期排污。採取每兩日1次或每日1次。並要勤巡池、勤檢查欄魚設施,勤觀察魚吃食及生長情況。

5. 草魚高密度養殖技術

高溫季節高密度水產養殖(草魚及鯽魚)防止
草魚主養:
1:主養草魚的池塘淤泥不超過20厘米,水源要充足,水質好,池塘水深要保持2米。30-50畝的池塘必須有2.2千瓦的增氧設備一套。
2:草魚必須規格整齊,體質健康,規格在100克/尾左右,其它搭配的品種規格特別是鯉魚不得大於草魚。
3:草魚的投放:主養草魚的池塘,草魚投放量應掌握在總投放量的60%左右。條件交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投放草魚800-1000尾,搭配鰱魚500尾,鱅魚100尾,鯉魚120尾(投放了鯉魚不能投放鯽魚)如投放鯽魚為300-400尾。
養殖:以投放青草及各種水草為主,如:苦草 苜蓿 蘇丹草 黑麥草等優質高產青飼料。另外,各種雜草與蔬菜,豆類 瓜類 玉米的莖葉等都是草魚很好的飼料。飼料投放量應根據天氣 魚類吃食情況,水質情況靈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為好。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嚴格杜絕草魚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時,應按塘魚重量的1.5%投喂顆粒餌料,以補充營養,馴化集中吃食。
水質調節(十分重要)
要經常保持水質的清新與衛生,有條件的話每間隔3-5天要添加新水5-10厘米,如沒有水條件的話,必須每天採用增氧管曝氣增氧,以增加水體的流動性與水中的含氧量,一般採用水下式曝氣增氧管與水下式曝氣增氧盤,效果比較好,30-50畝的池塘採用一套曝氣增氧設備即可(江陰市龐達橡塑有限公司生產)刺激草魚的快速生長。配備水下式曝氣增氧,可以保持水質新鮮,溶氧正常。同時,每15天667平方米拔撒生石灰10-20克左右,以澄清水質,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
可以預防魚病的種類有:細菌性腸炎病 爛鰓病 赤皮病等草魚的三大主要病害。(以下是預防魚病的日常要素)
一:徹底清塘:在放養前池塘必須用生石灰按667平方米用量80千克。
二:魚種消毒:放養前用3%-4%的食鹽水液體浸洗魚種15分鍾,也可用10毫升/千克的漂白粉 8毫升/千克的硫酸銅等進行消毒。
三:飼料消毒:6-9月,每15天對食場進行一次消毒,方法是在魚吃食後用500克漂白粉溶水後拔撒在食場周圍,也可採用掛袋及掛簍式的方式。
四:限制食量:草魚貪吃,只要環境適宜,食慾基本無節制,在高溫季節,特別要限制草魚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飽即可,不能讓草魚吃夜食,每天要堅持將殘余料撈出。
五:水質消毒:5-9月,每間隔15天必須消毒一次。常用葯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毫克/千克,硫酸銅 硫酸亞鐵合劑0.7毫克/千克,敵百蟲0.5毫克/千克 ,生石灰20毫克/千克,以上各類葯物交替使用,效果好。葯餌投喂可每15天1次。每次3天,每100千克飼料中加土黴素100克,還可用磺胺類 呋喃類等葯物做成葯餌投喂。

6. 高密度養魚技術是什麼

眾所周知,現在養殖業前景非常好,除了養殖一些雞、豬、鴨之外,很多人會選擇回鄉下租池塘來養魚,然而養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需要技術含量的,那麼高密度養魚技術是什麼呢?下面我來說一下高密度養魚的技術。

1、 池塘造型:比如深度、易排水等。高密度養殖草魚的池塘水深一定要達到2米以上,這樣才能夠有充足的水體溶入更多的氧氣,因為高密度養殖草魚水體溶氧消耗大,食物消耗更量大。另外,挖好的池塘一定要全面消毒。因為養草魚還要套養其它魚,淤泥過厚有機質分解容易出現過多的藻類,如果不消毒很可能會容易敗壞水質。

2、 池塘的設計:首先要能夠隨時的可以換水,體位適合水漲隨排。這樣以增加水體溶氧和池塘的水質。還有,池塘需要安裝好增氧機,每8-10畝安裝一台葉輪式增氧機。每天以早上、晚上、增一次氧,才能提高魚的成活率,如果不增養,一年到頭池塘里的水質不好,魚就容易會生病。

3、 魚投放數量:首先以草魚為主,每畝投放草魚按照800條左右的量投放,然後再適當套養其他魚種,以達到綜合利用的效果。

4、 養殖投喂:投放魚苗後做好養殖投喂。草魚以青草飼料為主,其它魚以飼料喂養。投喂顆粒性飼料的時候注意看草魚吃食情況,投喂時間為早上和晚上喂養,這是最佳時間。這樣既可以讓草魚有消化時間,又可以使魚有休息時間,所以才能使魚更快的促進健康生長。

5、 池塘要搞好水質管理:由於養殖密度大,套養魚類多,所以消耗水中的溶氧比較多,池塘換水必須的,最好過3-5天左右就要是給池塘換水一次,怎麼樣換,那就要根據池塘的結構和體位來換水。或者增加上下水層的對流,一邊進水一邊出水。以保證水體的質量良好。

以上就是高密度養魚的技術分享了,雖然以上的技術分享是以草魚舉例子,但是我們在養殖其他魚的時候,也可以用相同的技術進行養殖。

7. 如何高密度養魚

一、高密度網箱養魚方法

1、高密度網箱養魚適應的水域范圍較廣,它可以在湖泊、水庫和河流中設置,只要水深大於網箱高度就可進行養殖,可建一個「水中池塘」,要比陸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強,更適宜單品種或多品種高密度養殖,而且產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撈。

2、高密度網箱養魚,是一種將大中型水體優越的環境條件,以及小水體密放精養方法結合起來的養魚新技術,富營養型水域通常每100畝水面可設置1畝網箱,中等營養型水域每200畝可設置1畝網箱。

7、而半精養的產量比較高,平均產量大約為10公斤/平方米,摺合每畝產量大約為6700公斤上下,精養時的商品魚產量,可高於一般池塘產量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計每畝產量可達3-15萬公斤。

8.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水產養殖產業在當下還是比較火熱的,而魚則是很多人目前養殖的品種,要養殖發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為大家分享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1

在高密度養殖中,魚的糞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環節都會造成這類有機質大量消耗溶氧,導致水質惡化。水質好,就必須從溶氧管理開始。「用氧養魚」是高密度養殖的關健點。

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需要「多用機械少用葯」。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後,魚在吃完料的情況下,晚上巡塘發現塘邊還有大量的料,這些都與溶氧息息相關。原因是氧分不足導致魚在缺氧的前期出現的「吐料」現象,這樣會導致魚的生長速度下降,料比系數高,水質變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備:培育錦鯉魚苗的池塘一般1~2畝,池深1、5米,進排水方便,在魚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畝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後加註新水70cm,加水時,做好過濾,防止敵害生物及野雜魚進入。

加註水後,每畝施肥300~400kg,培育魚苗下塘後的適口餌料。

(2)放養密度:每畝放水花10萬尾左右,放養前進行"試水",檢查水體毒性。

(3)投飼:每天3~4次,投喂黃豆漿,每天每畝用黃豆3kg左右,5天後增重5kg,以後隨著魚體的生長,逐步有所增加。

(4)飼養管理:

1、在天然水體中,表層水具有較高的溶氧和水溫,需要盡量引用表層流水,流水養魚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過大,不僅增加了魚的體力消耗,也會給投飼帶來困難、

2、草魚池主要投喂青飼料,比如水草、陸草、南瓜葉和豆葉等,並適當補充精飼料。

3、而鯉魚池主要投喂精飼料,比如大麥、配合飼料,流水養魚多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系數一般在2左右。

4、魚種下池的`前幾天,每日投喂量按魚體重3%計投,隨著魚的生長,逐漸增至5%-7%,白天每2小時投喂1次,魚種下池前,魚池要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魚種前,用3%食鹽溶液浸種5分鍾,草魚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並定期排污,可採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時要勤巡池,勤檢查欄魚設施,勤觀察魚吃食和生長情況。

魚病防治

錦鯉喜愛游動,身體健壯,疾病少,所以錦鯉的疾病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錦鯉的病害主要有爛鰓、腸炎、車輪蟲病、小瓜蟲病、孢子蟲病等。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2

一、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

1、網箱養殖

這種養殖方法分為粗養,半精養和精養三大類。其中粗養指的是魚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過自食其力的方式獲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養比較適合濾食性魚類,比如鰱、鱅等,他們就能自主的以捕獲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為生。

半精養指的是根據當地魚塘附近就有的條件就地取材,比如說添加一些稻穀殼亦或是別的蛋白質含量低的農副產品,精養則與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類投以高蛋白質的原料,例如蚯蚓,蠶蛹等。但是精養和半精養都是吃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鯰魚等,而且通常他們的產量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2、流水養魚

此類方法在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被廣泛的運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魚塘養殖種植相結合的方式,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動性的魚塘水可以灌溉農田桑樹,而反過來桑樹培養的蠶蛹和水稻田裡的稻穀又為魚塘的魚群提供原料,這就大大的減少了養殖的成本,同時魚的肉質更為可口,魚本身也就更具營養。這類方法比較適合草魚、鯉、羅非魚等吃食性魚類的養殖。

二、高密度養殖的注意事項

1、高密度養殖其實需要注意的事項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質量,養殖地點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關注的點,因為高密度養殖,水體內的氧氣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魚群不好動的話,那就要放入一些鯰魚刺激刺激魚群的游動性,這樣不但能增加水體的氧氣,也有利於魚群健康生長。

2、平時要加強巡邏,檢查工作,不能讓一條感染疾病的魚待在水塘里頭,這樣可能會壞了一塘子的魚,損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邏檢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產養魚技術,不但是養殖戶比較關注的問題,他也是一個行業比較注重的問題。因為發展集約化的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是大勢所趨,他在我國水產養殖行業里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須要尋求更好更高的技術,才能得以在現如今的激烈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這些都是對行業和養殖戶的要求和影響。那對於我們廣大市民消費者來說,高密度養魚技術的發展就是福音一樣的存在,因為高密度養殖也就意味著產量的提高,我們就能經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魚了。

高密度養魚需要注意什麼3

1、高密度網箱養魚適應的水域范圍較廣,它可以在湖泊、水庫和河流中設置,只要水深大於網箱高度就可進行養殖,可建一個「水中池塘」,要比陸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強,更適宜單品種或多品種高密度養殖,而且產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撈。

2、高密度網箱養魚,是一種將大中型水體優越的環境條件,以及小水體密放精養方法結合起來的養魚新技術,富營養型水域通常每100畝水面可設置1畝網箱,中等營養型水域每200畝可設置1畝網箱。

3、比如網箱養鯉魚,每立方米可放養體長為13-20cm的鯉魚種60-80尾,飼養期為200天,通常每尾出網重量可達到0、65-0、75公斤,畝產可達1、5萬-2、5萬公斤,高的畝產在5萬公斤以上,高密度網箱養魚也是未來天然水域養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養魚方法相同,也可根據投飼情況歸納為粗養、半精養或精養,粗養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餌料,如有機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間無需投放任何補充飼料,這種方式適宜養鰱和鱅等濾食性魚類。

5、半精養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適量草料或農副產品等低蛋白質(20%)配合飼料為食。

6、半精養與精養的魚類都是吃食性魚類,比如草魚、鯉魚和鯰魚等,其產量比粗養更高,一般在粗養的情況下,其產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間,摺合每畝產量大約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養的產量比較高,平均產量大約為10公斤/平方米,摺合每畝產量大約為6700公斤上下,精養時的商品魚產量,可高於一般池塘產量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計每畝產量可達3-15萬公斤。

9. 高密度養魚技術,都有哪些

清潔池塘,噴灑農葯並消毒。所有用於養殖魚苗(飛濺)的池塘都應及時、嚴格地進行清潔和消毒。採用退水清塘法,干塘後立即施法。所用葯物應因塘而異,及時施葯,突出重點,均勻噴葯,謹慎操作。施葯時,用耙子翻動池底淤泥,將葯物混入淤泥中,達到徹底殺菌和排除。的目標。初春第一次清理的池塘,施葯後需通風晾曬4~5天。

定期送塘掌握密度.魚苗(飛濺)應在養殖池施肥後5-7天內送入池中。在此期間,法塘是輪蟲達到頂峰並轉變為枝角類與魚苗同步生長的時間。投放魚苗時應注意: ①投放魚苗(飛濺)時,盡量避開陰雨天氣。當魚苗分布在池塘中時,很容易感染魚苗; ②魚苗散入池內時盡量避免高溫。很容易讓魚苗窒息; ③魚苗(飛濺)入池時溫差不宜過大,控制在2℃以內。池塘中魚苗(飛濺)的密度取決於養殖場設施、設備和人員操作技能的現狀。每畝有效水面(667平方米),魚巢180~200米,魚苗(潑)280萬~300萬尾。

10. 魚高密度養殖

魚高密度養殖

魚高密度養殖,水產養殖產業在當下還是比較火熱的,而魚則是很多人目前養殖的品種,靠養殖行業發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那麼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魚高密度養殖。

魚高密度養殖1

池塘養魚或者海邊養魚都是較為常見的養魚方式.如今,一種新的養魚方式「高密度流水養魚」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脫穎而出,高密度流水養魚自然有著明顯的優點,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品質好。

目前,這種養殖模式適應的品種主要是草魚、鯉魚等食性魚類,如果能夠實現廣泛的推廣,將為養殖戶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謂是一舉兩得。

池塘養魚或者海邊養魚都是較為常見的養魚方式.如今,一種新的養魚方式「高密度流水養魚」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脫穎而出。

高密度流水養魚自然有著明顯的優點,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品質好。目前,這種養殖模式適應的品種主要是草魚、鯉魚等食性魚類。如果能夠實現廣泛的推廣,將為養殖戶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種養魚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具有水勢的流水。流水中含有更多的氧氣,較池塘水也會更加清潔,魚日常產生的排泄物易被流水帶走,減少了患病的可能。流動的水順應了魚游動的天性,有利於保證魚的活性。一般來說,這種模式養殖的產量可達每平方米200公斤以上,較常規魚塘增產百分之四十左右。

高密度流水養魚的重點在於養魚量要大,流水的流速要小,這樣可以防止魚過分消耗體力,過快的水流也會導致投喂無法精準,造成飼料的浪費。在具體操作時,可任意選擇水庫、河流等有流水的區域,搭建好圍欄設施,專門設計排水口,這些基於所要養殖的最小魚類的身形設計。在下魚前要用生石灰進行全面的消毒,大致的用量為每平方米120g。

確保魚苗健康後,可以開始准備下苗。魚苗生長期要注意每日或兩日一次的排污,日投喂飼料按照魚總重量的3%進行。養殖戶需要及時檢查其生長情況以及魚欄設施,同時設置增氧設施。

高密度養殖出現的最大問題便是水質不潔凈導致的死亡,需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效收集魚的排泄物和殘存的飼料,二是廢水的凈化處理問題。這兩點影響到了水資源是否可以循環利用,即便是再容易獲得的流水,也需要儲備和再利用,防止魚斷水而亡。

想要實現高密度流水養魚,需要養殖戶仔細學習相關知識,並嚴格遵循相關事項。高密度養殖同樣也意味著可能發生的因傳染病而大量死亡的問題。因此,對於高密度流水養育有興趣的養殖戶對於各項工作的完成和完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前期完善的准備是高產的必然條件。

魚高密度養殖2

高密度網箱養魚方法

1、高密度網箱養魚適應的水域范圍較廣,它可以在湖泊、水庫和河流中設置,只要水深大於網箱高度就可進行養殖,可建一個「水中池塘」,要比陸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強,更適宜單品種或多品種高密度養殖,而且產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撈。

2、高密度網箱養魚,是一種將大中型水體優越的環境條件,以及小水體密放精養方法結合起來的養魚新技術,富營養型水域通常每100畝水面可設置1畝網箱,中等營養型水域每200畝可設置1畝網箱。

3、比如網箱養鯉魚,每立方米可放養體長為13-20cm的`鯉魚種60-80尾,飼養期為200天,通常每尾出網重量可達到0.65-0.75公斤,畝產可達1.5萬-2.5萬公斤,高的畝產在5萬公斤以上,高密度網箱養魚也是未來天然水域養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養魚方法相同,也可根據投飼情況歸納為粗養、半精養或精養,粗養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餌料,如有機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間無需投放任何補充飼料,這種方式適宜養鰱和鱅等濾食性魚類。

5、半精養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適量草料或農副產品等低蛋白質(20%)配合飼料為食。

6、半精養與精養的魚類都是吃食性魚類,比如草魚、鯉魚和鯰魚等,其產量比粗養更高,一般在粗養的情況下,其產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間,摺合每畝產量大約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養的產量比較高,平均產量大約為10公斤/平方米,摺合每畝產量大約為6700公斤上下,精養時的商品魚產量,可高於一般池塘產量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計每畝產量可達3-15萬公斤。

魚高密度養殖3

一、高密度養魚一立方米養多少魚

1、高密度養魚一立方米一般可以養10-15條魚,高密度養魚的方法有網箱養魚、圍欄養魚和流水養魚。

2、網箱養魚:將網片製成的箱籠,放置在適合的水域,進行養魚的一種生產方式。網箱一般設置在有水流、水質清新、溶氧量比較高的水域中。

3、圍欄養魚:在湖泊等大中水域,利用岸邊用網攔2-3面。進行小面積精養魚,大水域的溶氧高,網攔內水質清新活爽。可以適應各種魚類的生長。

4、流水養魚:在有水流交換的魚池內進行魚類高密度精養的方式。利用水位差、引流、截流設施或者水泵等,讓水不斷地流經魚池,或者把排出的水凈化後再注入魚池。因為水流有輸入溶解氧和排除魚類排泄物的作用,池水可以保持比較好的水質,給養殖魚提供了比較好的條件。

二、魚池怎樣建造

1、如何建造

(1)選擇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造池塘,然後根據魚苗數量規劃魚塘的大小面積、位置分布和水渠的位置。

(2)然後挖好池塘後,在池塘底部鋪膜,再進行灌水,還要養殖一些水草,池塘邊緣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魚塘池被魚損壞。

(3)一般情況先水深在2米左右即可,在放魚苗前一周左右對池塘進行基肥處理,促進池塘微生物生長。

2、高密度養魚要注意什麼

(1)因為是高密度養魚,要注意水體的含氧量,做好定期巡查池塘,水體含氧量不足可以通過換水或者在水中設置增氧機,提高水中含氧量。

(2)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加強池塘管理,發現死魚及時撈出,及時清理沒有吃完的飼料,以降低疾病的發生幾率。

閱讀全文

與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要注意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加的產品為什麼這么多 瀏覽:991
關聯程序有什麼用 瀏覽:19
為什麼建材專業市場拆遷 瀏覽:458
碳交易權哪裡開戶 瀏覽:604
專業技術軍官怎麼改革 瀏覽:968
代理公司執照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86
艾特九九產品怎麼樣 瀏覽:230
酒店專屬產品怎麼做 瀏覽:614
基恩士怎麼建立新程序 瀏覽:10
奧比島怎麼修改程序 瀏覽:51
無中介交易怎麼避免賣家二次抵押 瀏覽:758
nfc技術怎麼激活 瀏覽:913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6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7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4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4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501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2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6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