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防空導彈技術有哪些

防空導彈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1 06:30:50

⑴ 中國的防空導彈有哪些

目前我軍裝備有數量眾多的各型攜帶型防空導彈,各種類型配套齊全,其中有些導彈的技術水準,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下面我就給廣大軍迷朋友們介紹一下,水平有限,如有不妥,請諒解。

[1]「紅纓」-5攜帶型防空導彈

是我國自己研製的第一代攜帶型防空導彈,它在1984年的國慶閱兵中首次出現。後來又研製出其改進型號「紅纓」-5B;「紅纓」-5B1;和「紅纓」-5甲[又稱「紅纓」-5A]。近年來,我國攜帶型防空導彈的發展更是不斷創新,出現了許多新型號,技術和性能水平也不斷提高。

[2]「紅纓」-5甲攜帶型防空導彈

是我國「紅纓」-5系列攜帶型防空導彈的最新改進型量號,主要技戰指示:彈長:1.46米;彈徑:72毫米;彈重:10.2千克,發射質量16.5千克,戰斗部:殺傷式,裝葯0.5千克,引信:觸發式;動力裝置:1台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一具固體助推器對付目標:速度小於260米/秒的飛機;作戰距離:800~4400米,作戰高度~50-2500米;最大速度:500米/秒;制導體制:紅外被動尋的;反應時間≤5秒(作戰反應時間)≤10秒(裝備展開時間)≤5秒。該型導彈只能尾追攻擊。
紅櫻-5導彈的早期型號曾在海灣戰爭中被伊拉克用於攻擊美軍飛機和巡航導彈。

[3]前衛-1型攜帶型防空導彈

「前衛」-1是「前衛」家族的老大,是我國第二代單兵防空導彈,它保留了典型的攜帶型防空導彈的主要特徵,諸如較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易於操作、發射後不管等。它的作戰性能參數為:武器系統總重:16.9千克;導彈長:1.526米;彈徑:71毫米;最大射程50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作戰高度4000米,最小作戰高度15米,最大斜距5000米,最小斜距500米,作戰反應時間10秒,作戰溫度-40 60攝氏。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QW-I(「前衛」-1)單兵攜帶型防彈,現在有了雙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它可以與其它武器相配合形成更完善的防空系統。1997年自用軍品定型,主要用於一線部隊[如快反部隊]。該導彈可全向攻擊。其性能已超越「毒刺」導彈的早期型,人們現在所說的「毒刺」導彈實際是指其後期改進型,採用獨特的紅外/紫外雙模製導方式,很難被干擾。

[4]「前衛」-1M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

「前衛」-1M是用於攻擊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目標的全方位系統,具有極強的抗紅外干擾能力。其飛行速度不低於300米/秒。此系統可用於步兵、裝甲車輛及炮兵野外防空作戰,或用於要地防空,此外,這套系統還可以與其它武器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更完善防空系統。「前衛」-1M的性能參數: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15米,最大殺傷斜距5000米,最小殺傷斜距500米,武器系統重量18千克,發射筒長度1.576米,導彈長度1.526米,導彈直徑0.071米。

[5]「前衛」-lA全天候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在發射前,射手都要盡可能地從上級和友鄰提前獲取敵機信息,以做好射擊准備,提高命中率。「前衛」-lA系統,其實就是為前衛-1配備了一部單兵便攜雷達[重量30千克],探測距離為15千米,能夠為多個導彈射手提供預警信息,幫助射手瞄準目標。作戰時配置以小組形式,即兩個或數個人組成一個火力小組,其中一人負責雷達,到埋伏陣地後展開配置,可以對付多個目標。提高了武器的反應速度和作戰效能。

獨立作戰時,該系統能大幅度提高導彈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命中率。前衛-1A為單兵防空作戰提供/新的模式,具有便於攜帶,全天候作戰、強大的攻擊力等許多特徵。通過電子導航和定位設施,該系統統結合計算機雷達搜索技術和單兵防空導彈紅外技術,形成計算機補盲系統,能夠進行智能化信處理,避免/肉眼搜索。該系不僅解決了單兵防空導彈全天候作戰和預警的問題,而且具有便利的戰術用途。這一系統能夠為導彈射手提供預警信息,幫助射手瞄準目標,使裝備有前衛-1A武器系統的部隊具有全天候攻擊能力,自動計算並攻擊不同的日標,傳送發射指令.使射手的操作和指揮程序簡單化,提高發射效率。

[6]「前衛」-2[Qw-2]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

「前衛」-2是新一代的攜帶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其主要任務是打擊低空和超低空戰術目標,例如戰斗機、攻擊機及武裝直升機及巡航導彈,它可以為軍事基地、政治和工業中心及其他重要設施提供有效的防空保障。該武器系統不僅具有便於攜帶、機動靈活、易於操作、發射後不管等傳統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的特徵,還應用高級探測技術,最重要的是採用了最新的抗紅外干擾技術,使「前衛」-2能夠有效地從較強的人為干擾和復雜的環境干擾中辨別目標信號,並有效地去除干擾信號,它具備全向攻擊空中目標的能力,採用了最新的抗干擾技術,可以在復雜環境和強烈干擾中跟蹤摧毀真正的目標。它也可裝備武裝直升機用於攻擊和自衛。「前衛」-2是「前衛」-1的改進型,最大射程從5000米提高到6000米,增大了攻擊范圍。最小射高從15米下降到10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提高了對付武裝直升機等低空目標的能力。雖然全系統重從16.9千克上升到18千克,彈長從1.526米增至1.59米,但這並沒有給導彈的使用造成多少不便。廠家稱「前衛」-2是當時世界上最有效的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性能超過了「毒刺」和「西北風」。

「前衛」-2型攜帶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總重:18千克;導彈長:1.590米;導彈重:11.32千克;彈徑:72毫米;彈頭重1.42千克,攔截高度10-3500米,最大作戰斜距500-6000米,導模式為被動紅外尋的,控制模式為比例導引,系統反應時間小於5秒,導彈速度600米/秒,動力系統為兩級固體發動機,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3500米;最小射高10米。

[7]「前衛」-3[QW-3]激光半主動制導防空導彈系統

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實際飛行高度往往不足3000米,而現在作戰飛機的正常飛行高度均在8000米以上,對地攻擊時飛行高度也多在3000米以上,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這類導彈根本打不著對手的飛機。海灣戰爭以及美軍打擊塔利班的戰爭中,美軍攻擊飛機在對方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射程之外就發起攻擊,令對方單兵導彈無用武之地,我國新研製的「前衛」-3激光制導防空導彈,解決了這個問題。

「前衛」-3是新型的激光制導防空導彈系統,通過激光測距儀/指示器照射日標的反射光波尋的。它具有如下特點:強大的超低空防空/反導能力、對抗所有電磁干擾的能力,全方位攻擊能力,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於安裝、低成本、適合大規模使用。它主要用做各型水面艦船的內層反導系統,或者作為輕型車載系統遂行機動防空或要地防空/反導防禦。

「前衛」-3主要性能參數:彈長2.1米,彈重23千克,速度750米/秒,最大作戰斜距8000米最小作戰斜距800米,最大作戰高度5000米,最小作戰高度4米,單發命中概率85%,激光半主動尋的制導,能夠對抗所有光電和電磁干擾,最大跟蹤角速度大於等於]5度/秒,採用激光近炸引信觸發引信,彈頭殺傷半徑3米。

它在彈體後增加了一個較粗的火箭助推器,大幅度提高了導彈的射程和飛行速度。紅外製導的防空導彈可以「發射後不用管」,但它探測距離有限。另一方面,紅外製導導彈往往不能迎面攔射對手。為提高探測距離、迎射能力,以及抗干擾能力,Qw-3採用了新穎的激光半主動制導方式。據說目前只有中國有這種制導方式的防空導彈。它通過激光測距儀/指示器照射目標,導彈沿著目標的反射光飛向目標。該導彈的殺傷徑為3米。Qw-3激光半主動制導防空導彈有標准型和輕便型兩種,主要用於執行點防空任務,也可用於野戰防空。它可以對付武裝直升機、殲擊機書轟炸機、巡道航導彈和空地導彈等多種目標,具有強大的超低空作戰能力和全向攻擊能力。

[8]紅纓-6[FN-6]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

紅纓-6[FN-6]是最新研製的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紅纓-6採用被動紅外尋的制導,具有全方位攻擊目標和抗背景及地面干擾、紅外誘餌、紅外調制於擾能力。導彈採用了及x形氣動布局,採用全數字四元紅外探測儀及脈沖式跟蹤系統,增大了其探測范圍並提高了跟蹤准確性。藉助計算機進行信息分類、信號處理、抗干擾邏輯判斷,使它可以全向攻擊,並具有抗背景及地面目標干擾、紅外誘餌和紅外調制干擾能力。它那尖尖的金字塔形導引頭有點像法國的西北風,使它具有優良的高速性及機動性,它的機動過裁18g。該系統的基本作戰單元包括導彈、發射筒及地面動力系統,可附加的設備包括光瞄準具及敵我識別器。為了滿足作戰訓練的要求和改善作戰效能,還配有作戰、瞄準、發射訓練設備以及綜合測試車。FN-6型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總重/17千克;導彈長/1.495米;導彈重/10.77千克;彈徑/71毫米;最大射程/55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3800米;最小射高/15米;導彈速度/大於600米秒;系統反應時間/小於5秒。

[9][我國最新在研「前衛」-4紅外成像制導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

「前衛」-4紅外成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是我國在研的攜帶型防空導彈,根據報道,將採用紅外成像制導,能夠獨立攔截空中目標,或者在目標信息系統的幫助下完成攔截任務,同時也夠安裝在車輛或艦船上執行機動,它具有圖像識別能力和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具有遠距離探測及大空域作戰的特徵。前衛-4型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總重/X千克;導彈長/X米;導彈重/X千克;彈徑/X毫米;最大射程/60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4米;導彈速度/2馬赫;系統反應時間/X秒。

[10]FLV-1車載近程輕型防空導彈系統

為適應現代陸軍快速機械化作戰耍求,我國研製了FLV-1車載近程輕型防空導彈系統,車上配有雷達和光電設備,該車攜彈量大,發射架上8枚,在車內還有8枚備用彈,能發射被動紅外尋的制導或激光半主動尋的制導兩種導彈,由於其設計簡單、重量輕、成本低,便於大量部署。它可根據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形成艦載系統,或與小口徑高射炮組彈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統,因此具不同的毀傷機制,即精確打擊和彈幕截。系統能進行綜合指揮和控制,具有很高作戰效能,主要用於對抗巡航導彈、武裝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無人駕駛飛行器等目標,可進行要地防禦,或保護前線陣地部隊和行進中的部隊,FLV-1的車重為11噸,最大行駛速度95千米/小時,最大行駛距離600千米,系統反應時間小於8秒,最太射程為5000米,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高3000米,最小射高30米,導彈速度600米/秒,單發殺傷概率百分之54,用激光制導導彈時,最大射程6000米,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10米,導彈速度750米/秒,單發殺傷概率百分之85。

⑵ 中國的防空導彈有哪些

關於中國防空導彈系統,型號眾多,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屬於空軍的反導系統,其實用型號為紅旗-9和紅旗-22;二是陸軍戰區防空系統,如紅旗-16,紅旗-7和旗-17則屬於野戰防空系統;三是海上的區域防空系統,如海紅-16等。我們在沒有建成戰略反導系統之前,以紅旗-9來實現其部分性能。世間傳唱的「薩德」,即典型的戰略反導系統。戰略反導系統,以美俄最為先進,為了加強我國反導系統建設,從俄羅斯進口了S-400防空系統,以參照學習,努力提高自己防空導彈性能,以期早日建立健全屬於自己的戰略反導體系。自2010年開始,我國開始了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有人著急,給了它一個紅旗-19的編號,稱之中國版薩德,是與不是,有待證實。

FD-2000出口
傳說就是紅旗-9的出口版,參與土耳其防空導彈系統競爭,獲得土方青睞,一時叫響中國防空系統大名,這是一款可與「愛國者」和S-300齊名的防空導彈。生意沒成,俄羅斯拿出最先進的型號S-400,土耳其不顧美國反對,與俄簽下大單。是好裝備自有人喜歡,據悉,憑自己實力贏得庫曼斯坦等三個國家的訂單,也見我們的防空系統之靚麗。2017年朱日和建軍90周年閱兵,我們亮相一款紅旗-22,射程可與紅旗-9有效銜接,這是一款可以大量代替紅旗-2和紅旗-6系列導彈,並被大量列裝的一型導彈,其最大射程有超100公里,而紅旗-9最大在200公里以上,也見我國反導系統的成績斐然。

戰略反導系統的展開
俄羅斯有計劃,正在實驗接近成功的S-500,即整合戰略反導與戰區反導功能為一體,以期推進反導系統建設。現在我們列裝的紅旗-9,要整合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經過數次實驗,證明了自己努力是有成的。將來或在空軍完成部署後,在海上也可部署一道海上反導系統,以擴大自己的戰略縱深。這一步,已經為期不遠,著實可喜可賀。

⑶ 中國飛蠓80防空導彈的技術性能是怎樣的

FM-80防空導彈主要技術戰斗性能是比較先進的。速度2.3馬赫,單發殺傷概率85-90%。對凡是在每秒400米以下速度的目標均可射擊。目標雷達反射面積1平方米。制導方式是紅外、電視、雷達復合制導,對消極干擾、有源干擾以及地雜波、氣象雜波干擾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該種防空導彈最大殺傷距離因目標飛行速度而異:當目標速度在每秒400米時,其最大殺傷距離為8.5公里;當目標速度在每秒300米時,其最大殺傷距離為10公里,目標如果是直升機時則為12公里。最小殺傷距離為500米,最大作戰高度為5.5公里,最小作戰高度為15米。武器系統的作戰反應時間6-10秒。

該種防空導彈與外國裝備的同類先進的防空導彈相比,在全天候能力、作戰反應時間、作戰空域、對付多目標能力等方面等均具有優勢。

⑷ 防空導彈的攔劫原理是什麼

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這種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

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

採用的主要技術措施有:

(1)研製高能發動機及其裝葯,加大發動機的推力和總沖量;

(2)採用雙推力推進系統,使導彈可持續高速飛行。較大推力和總沖量的高能發動機以及採用雙推力推進系統的發動機能夠提供兩階段推力,而且重量輕,推力大,排煙紅外輻射特徵小,能滿足提高射速的要求。

如今英制「耀星」導彈速度已達到4馬赫,還有幾個國家正在改進或研製超高速導彈,將導彈助推系統由原來的一級改為兩級,如北約國家正在聯合研製的近程/超近程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預計2010後裝備部隊。

⑸ 想了解下防空導彈的知識

防空導彈是指由地面、艦船或者潛艇發射,攔截空中目標的導彈,西方也稱之為面空導彈。由於大多數空中目標速度高、機動性大,故防空導彈絕大多數為軸對稱布局的有翼導彈;動力裝置多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也可以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沖壓式空氣噴氣發動機和火箭沖壓發動機;從40年代初德國開始研究到目前經歷近60個春秋,世界上的防空導彈已研製了三代,目前還在發展第四代。據不完全統計,已研製的型號達120餘種,其中裝備部隊90多種,正在研製的有20多種。 我國的防空導彈都有遠程防空導彈:紅旗2、紅旗9、S300、FT-2000;中程:紅旗61、KS-1、飛蠓80;近程/肩扛式:紅纓5、前衛1、前衛2、前衛3、飛弩6。

攜帶型防空導彈的優勢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攜帶型防空導彈的主要優勢為:1.造價低廉,易於大量裝備 現代戰爭從本質上講拚的是敵對雙方的國力。它歸結為拼雙方的經濟實力,要最終取得戰爭勝利需要以較小的消耗換取敵人大的代價。一枚攜帶型防空導彈單價一般在1萬美元左右,而武裝直升機、固定翼攻擊機、巡航導彈的單價一般在幾百至幾千萬美元之間(如一架AH-64武裝直升機超過2000多萬美元,一枚「戰斧」巡航導彈價格也超過100萬美元),因此攜帶型防空導彈與各種武裝直升機、固定翼攻擊機、巡航導彈相比,其造價是非常低的,它非常適合經濟實力不強的發展中國家大量裝備。 2.作戰效費比高 研究表明,攜帶型防空導彈在解決了近炸引信和指揮系統問題後,攔截一枚巡航導彈只需3~5枚攜帶型防空導彈,因此依託本土,利用大量裝備造價低廉的攜帶型防空導彈,防禦來自空中的威脅,其作戰效費比是顯而易見的。3.在對方強大的電子干擾下,可以保持正常戰鬥力 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科索沃戰爭,都有一個共同定式,即在空中預警機的有力支援下,在進行轟炸前或伴隨轟炸的同時,對敵方實施強大的電子干擾,並運用反輻射導彈對敵方的雷達、指揮所等核心目標進行打擊,迫使對方的雷達無法工作或不敢開機,從而使需要雷達制導的地基和車載式中、大型防空導彈系統失效。而採用光學瞄準和紅外製導的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在發現目標後,可以正常發射,並且目標很難進行有效的飛行規避或及時釋放干擾,因此在敵人強大的電子干擾下可以正常工作,保持正常的戰鬥力。 4.機動性、隱蔽性、易操作性和生存力強 攜帶型防空導彈由單兵攜帶,可在任何復雜地形下發射,具有較好的機動性、隱蔽性和易操作性。在對付巡航導彈時可以不用隱蔽和偽裝,敵人的偵察衛星難以發現;在對付飛機時只需隱藏在叢林、灌木、高桿作物或其他障礙物下就可正常發射而又很難被發現。因此攜帶型防空導彈具有其他防空武器無法相比的戰場生存力。 5.具有較大的作戰威力 現代攜帶型防空導彈戰斗部直徑大都在71毫米以上,裝葯多(如法制「西北風」彈頭重達3公斤),威力大(比35毫米高炮彈威力大1倍以上)。目前攜帶型防空導彈可以攻擊和毀傷任何現有作戰飛機。
雖然在現代戰爭中攜帶型防空導彈具有很多優勢,但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它存有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戰威力,影響了作戰效果。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1.對巡航導彈命中率較低 由於巡航導彈體積小、發動機雜訊低、採用多種隱身措施,加之常常在夜間發動襲擊,因此攜帶型防空導彈射手很難及時發現來襲的巡航導彈,大大降低了對其的攔截概率。目前性能優異的攜帶型防空導彈對巡航導彈的攔截概率不超過10%,而一般攜帶型防空導彈對巡航導彈的命中率不足4%。 2.抗干擾能力較低 這里的抗干擾能力較低是指攜帶型防空導彈發射後,一旦受到對方干擾,就會出現脫靶的現象。這與攜帶型防空導彈採用的制導方式有關。如早期的攜帶型防空導彈一般採用紅外點源制導(或紅外陣列成像制導)方式和線陣光機掃描方式等,其紅外探測器數量多為單元,使其抗干擾能力較低。

防空導彈-發展趨勢
新一代防空導彈武器的標志就是:多通道自主對付多目標、反隱身抗干擾精確打擊、高速度高過載快速響應,機動靈活適應網路化作戰需要。 60年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大力開展防空導彈的研製。防空導彈的發展從最初解決高射炮打不到的問題,到以後的提高作戰效率,擴大作戰范圍,打擊各種高中低、遠中近空襲目標,發展到今天的反導、反空間目標的區域防空武器。 60年來,防空導彈已經發展到三代以上,因此,現今把第四代後的導彈稱為新一代,以適應新的戰術、技術的變化。世界上近30個國家開展了防空導彈的研製,超過50個國家與地區購買裝備。防空導彈超過140種,現役裝備有80~90種,在研與開發的有近30種。 中國的防空導彈發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走過了50年的艱苦創業歷程。現在的航天二院,就是由當初建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在1957年分別整合國內相關單位的專家與部隊組建起來,以後又經過型號歸口而承擔防空導彈的研究院。最早是從蘇聯引進和進行仿製與改進開始的;以後又廣泛引進了各主要研製國家的技術和資料,開展了大量的預先研究,逐步發展以自主設計為主,與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的防空導彈。經歷了艱苦創業、迅速發展、基地建設,以及「文革」變遷後,十年反正與重整,使得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形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四個系列的多種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這就是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和攜帶型導彈。 目前,防空導彈研製部門都在奮發圖強,積極開拓。除了導彈武器的更新換代之外,重點開發的是按遠、中、近射程來完善武器體系。所謂遠程是指射程250km以上,中程為50~200km,近程則為30km以下,為實現今後信息化條件下的防空網路化作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第一代防空導彈和作戰紀錄 上世紀50年代末,在引進蘇聯SA-2的基礎上,一方面裝備部隊,一方面仿製生產並改進形成了第一代中高空防空導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一個作戰單位包括90輛以上車輛,在鐵路上運送時要佔據一列半貨運列車,相當於一個大型的地質探測系統。一枚導彈的重量超過2噸,要用3枚導彈才能確保摧毀一個機動性不大的飛機目標。但是,這樣一個系統在當時都是一個十分先進、真正能作戰,而且經過了實戰考驗的武器。我國空軍就利用這種武器(當時稱紅旗一號)及其改進型成功擊落了數架美製U-2高空偵察機,在世界軍事史上開創了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毛澤東主席揮手贊揚:「很好!向同志們表示祝賀!」此後,美蔣停止了對我國大陸的飛行侵犯,祖國大陸的神聖領空得到了有力的捍衛。 防空導彈是在對抗中不斷發展的。當時蘇聯提供的技術在作戰中只發揮了一次作用,而且中蘇關系的變故阻礙了技術更新引進,第二次以後擊落U-2飛機完全是靠我們對作戰方式與干擾技術的改進來完成的。這就促成了我國自主發展中國特色的防空導彈的決心。同時,積極掌握國外的發展動向,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與作戰概念成了我們的一跨越發展的惟一途徑。
我國研製的第一代防空導彈
紅旗一(二)號,具有中高空作戰能力。另外還有中低空作戰的紅旗六十一號和攜帶型防空導彈紅纓5號。它們都曾經是我國的重要裝備,隨著技術的發展都已走向退役,但其軍事上發揮過的作用,和技術上的基礎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國的第二代以後防空導彈
世界上的第二代防空導彈從上世紀50年代中就開始發展了,到70年代末就形成了作戰武器,由於「文革」等原因,中國在此時導彈武器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所以這時研製生產的其實是一代半,只是在70年代末才真正開展第二代防空導彈的研製。而此時國外卻已開始了第三代防空導彈的研製,因此,我們研製的是相當於國外的第二代加上部分三代技術的產品,稱之謂第二代以後(不再區分第三代)防空導彈比較合適。 第二代防空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具備低空作戰能力,導彈與系統小型化,導彈動力裝置固體化,電子設備小型與微型化,武器系統佔用的車輛數目大大減少。即由固體火箭取代液體火箭,使導彈的重量、尺寸減小,機動過載提高,從而提高了制導精度,使武器系統與第一代相比,車輛減少到原來的1/2~1/3。 而第三代防空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具備防空反導作戰能力,系統抗干擾能力大大增強,導彈進一步小型化和自主作戰,武器系統能對付多目標,逐步發展多武器的協調作戰,為形成防空體系作戰創造條件。 當時我國正處在國際上第二代防空導彈正式裝備、第三代防空導彈全面開發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技術上引進了許多新的思想與概念,我們參照美國、俄國(前蘇聯)、英國、法國等發展的第二防空導彈,「愛國者」-1、SA-10、海標槍、響尾蛇等導彈與系統的技術,發展了介於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間的防空導彈系統,如前衛攜帶型導彈、FM-80、FM-90等低空近程導彈。其後自主研發了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 FD-2000等型號,形成了配套齊全的防空導彈武器。 自此,我國防空導彈研製、試驗能力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歷經50年的披堅執銳,發揚蹈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勝利,揭開了防空導彈發展新的序幕。 還應指出,在我們發展防空導彈的同時,我國的台灣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在美國的協助下以「愛國者」為參照也研製了所謂的「天弓」一號、二號、三號等二代防空導彈。
新一代防空導彈的發展趨勢
上世紀末應該作為第三代防空導彈發展與裝備的標志年代,同樣也孕育新一代防空武器的胚胎。因為精確打擊、防區外(或超視距)發射、隱身與飽和襲擊已成了空襲體系的主要作戰方式;多武器配合協同、網路化指揮已成為完整體系。防空武器系統面臨著多層次、多目標、隱身與非隱身、干擾與反干擾、真假目標混合飽和的精確打擊,這就要求不僅單個和單類防空武器的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必須形成多種防空武器有組織的防空體系,與相應的空襲體系對抗。 新一代防空導彈武器的標志就是:多通道自主對付多目標、反隱身抗干擾精確打擊、高速度高過載快速響應,機動靈活適應網路化作戰需要。為此,在上一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與發展;提高動力裝置的比沖和裝葯質量比,採用能快速反應的推力矢量控制,使導彈重量進一步下降,而過載上升和響應時間縮小半個量級;採用光電復合制導和成像技術,不僅可抗各種干擾,而且可使制導精度達到摧毀要害目標的目的;採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與光學探測結合,使目標密度達到100~500批,識別後能精確跟蹤50~100個目標,以適應多目標多方向作戰的需要;採用網路化智能作戰指揮系統,以合理組織與分配火力,完成防禦體系的最佳作戰方案。
編輯本段未來發展趨勢
我們正在為構建適應未來若干年軍事技術發展和可能的變故而努力奮斗。防空導彈只是反空襲的一類武器,加速以往防空炮彈的制導化,發展新型的定向能武器,如激光等武器,也是防空武器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擴展防空領域,實現高中低、遠中近,從地面一直向空間的防禦,確保國家安全,攔截各種侵犯我國領空、領海的空襲目標,這將都是我國防空導彈發展的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上政治和經濟的競爭更加廣泛與深刻,表現在軍事上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隱蔽的區域、實現更精確的打擊、更凜凜迫人的威脅。這就是實現對自己高度透明、精確高效打擊;對敵方隱蔽深藏不露、突然快速靈巧,掌握作戰的主動權。這使得防空領域不斷拓展,技術不斷更新。 我國的整體工業基礎、軍事科研水平和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但中國人的智慧與創造力會彌補這一差距,中國與先進國家齊頭並進的局面,終將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⑹ S-400防空導彈的技術特點

在系統構成上,S300與S300PMU2有很大的繼承性,仍以營為基本火力單位。每個火力單位主要由最多12部導彈發射車、1部多功能雷達、1部可選擇加強配置的目標指示雷達、1部低空補盲雷達等構成。與S300ПМУ2一樣,團是S300的基本戰術單位。一個戰術單位裝備系統主要由1套新的戰術指揮系統和最多6個地空導彈營的火力單位構成。其中,戰術指揮系統的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570公里,整個系統可同時制導72枚導彈射擊36個目標。
S-400首次採用了三種新型導彈和機動目標搜索系統,可以對付各種作戰飛機、空中預警機、戰役戰術導彈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既能承擔傳統的空中防禦任務,又能執行非戰略性的導彈防禦任務。 俄羅斯軍方稱,s—400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優於美國的「愛國者」PAC—3地空導彈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導彈系統。S-400首次採用了3種新型導彈和機動目標搜索系統,可以對付各種作戰飛機、空中預警機、戰役戰術導彈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既能承擔傳統的空中防禦任務,又能執行非戰略性的導彈防禦任務。
作為一種大量應用新技術的第4代防空系統,S-400與S—300P拉開了一代以上的距離。它繼承了S-300PMUl系統結構,同樣由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與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導彈系統組成,但又有兩個不同點:①S—400允許作戰單元遠離制導雷達站(通過數據鏈聯結),可以使火力覆蓋區域大幅延伸;②S-400系統的作戰單元數量增加到8個(S-300PMUl/2為6個),提高了系統的多目標交戰能力。全系統可以齊射96枚導彈,同時攔截48個目標。此外,s—400還採用了模塊化的系統結構,可以與S-300P系列所有型別的導彈系統組合,以新系統帶動老裝備,充分調動並提升了整體作戰潛力。 S-400系統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可以發射低空、中空、高空,近程、中程、遠程的各類導彈。這些性能迥異的導彈互相彌補,構成多層次的防空屏障。s-400可採用的導彈達8種之多,包括48N6DM、9M96E、9M96M、48N6和40N6等。但除了9M96E和9M96E2有部分數據外,其他型號導彈的數據尚未公開。導彈被冷發射至30米高度後,固體燃料發動機開始點火,在飛行的初始和中間階段使用帶無線電校正的慣性制導,在最終攔截目標時轉為自動制導,裝有氣動系統以增強機動性。在首發導彈未命中的情況下,可發射後續導彈進行補射。用戶可以選擇裝有5V55R、48N6E、48N6E2等導彈的標准發射裝置,或裝新型導彈,或新、舊型導彈混裝,每一種發射裝置在待發射位置均可放置4枚導彈。據稱S-400已經完成所有這些型號導彈的發射試驗。 總之,S-400防空導彈系統具有遠、中、近程和高、中、低空防禦作戰能力。它與先進的對空偵察設施相結合,不僅可以應付對手提高空襲能力而對俄羅斯構成的威脅,並能與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相適應。可以預計到2020~2025年,S-400「凱旋」防空系統具備完全作戰能力時,將成為俄羅斯防空系統的支柱。
S-400防空導彈是俄軍防空部隊現役最先進的主力裝備。其最大射程400公里,能同時瞄準72個目標、攻擊36個目標。無論是3萬米以上的高空目標,還是5米左右的超低空目標,都在摧毀之列。行軍途中5到10分鍾就能戰斗展開。

閱讀全文

與防空導彈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施羅德後湖人還有什麼操作 瀏覽:961
手機如何拍美容產品照片 瀏覽:77
省交易中心屬什麼機構 瀏覽:316
資料庫分類產品有哪些 瀏覽:816
蒸汽賬號技術升級怎麼注冊賬號 瀏覽:385
銷售每天統計哪些數據 瀏覽:221
通達信數據統計如何設置 瀏覽:644
唐山原裝紅酒代理怎麼談 瀏覽:834
兩張表格長度不一樣怎麼整合信息 瀏覽:831
數據分析師如何更好理解業務 瀏覽:867
窩輪交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191
產品品質如何快速提升 瀏覽:940
石碣有哪些人才市場 瀏覽:666
如何把小程序的文件列印出來 瀏覽:588
數據公司就業前景如何 瀏覽:96
電腦出現藍屏程序怎麼改 瀏覽:167
一加的產品為什麼這么多 瀏覽:991
關聯程序有什麼用 瀏覽:19
為什麼建材專業市場拆遷 瀏覽:458
碳交易權哪裡開戶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