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用的印刷設備有哪些
作為一個印刷廠來說,最基本的印刷設備一定要集全膠印機、凹印機、絲網印、柔印機、凸版印、熱轉印等。近幾年,印刷設備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的提高而不斷的更新和增多。這也促進了印刷技術的發展。 長期以來,印刷必須要有印版,印版上的油墨(或色料)只有在壓力的作用下,才能夠轉移到承印物上。因此,人們認為印刷技術的發展就是印版和壓力的演變。但是,近幾十年,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間,由於電子、激光、計算機等技術向印刷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高科技成果在印刷中的應用,對以印版和壓力為基礎的傳統模擬印刷提出了挑戰,不需要印版和壓力的數字化印刷方法層出不窮。例如:激光列印、電子束成像、噴墨列印、熱蠟轉印、熱升華轉印、液體熱敏噴墨列印等。使印刷的定義有了新的概念。我國頒布的國家標准「印刷技術術語」中寫到: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 從印刷的定義可以看出,印刷是一種對原稿圖文信息的復制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濟地再現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除了空氣和水之外都能印刷,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② 什麼是CTP 技術
計算機直接製版(ctp)技術:所謂ctp(computer-to-plate)製版技術就是指版面圖文信息經數字化處理好後,不經過制軟片工序而直接輸出到印版上去的技術,顯而易見,它的優點有:省略制軟片工序、節省了軟片及化學葯劑費用、場地及勞動力,縮短生產周期,尤其對報社來說可延遲截稿發印時間;提高圖文復制質量(因為在圖文復制中,少一次周折,少一層失真的概率);還有更深-步的意義和作用,即便於實現從印前到印刷及印後的全數字化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印刷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品質,以及經濟與社會效益。
③ 怎樣圖文一並復制
復制微信的圖文內容的步驟:
1.打開朋友圈,點擊任意一條信息。
2.打開信息後,長按文字,會出現選擇手柄,調節手柄可以選中文字,選復制即可復制文字,這樣只可以復制文字不能復制圖片。
3.圖片只可以保存,點擊圖片,然後長按圖片,在彈出的列表中點擊保存到手機即可。
④ 印刷品都有那幾種印刷品的定意是什麼印刷技術分為那幾種
1、能(多次)復制圖文到媒介(紙張、塑料、各種器物等)上的方法叫印刷
2、印刷技術包括有:拓印、油印、絲印、凸版印刷(鉛印)、平板印刷(膠印)、移印、凹版印刷
3、拓印(比如,從石碑上將碑文印下來)
4、油印(蠟紙刻板印刷)
5、絲印(絲網印刷)
6、凸版印刷(傳統的鉛字印刷,也叫活字印刷,因為有毒,已經淘汰)
7、平板印刷(現在主流的印刷手段,是利用水油不相容原理設計的平板印刷技術,印版的圖文部分與非圖文部分幾乎沒有高度差,只是,印版上的圖文部分親油不親水,非圖文部分親水不親油)
8、凹版印刷(開鋼制的印版滾筒上雕刻出較深的圖文坑,印刷時,用刮板將殘余油墨掛下,但掛不掉圖文坑內的油墨,於是,圖文坑內的油墨就會轉印到媒介上,這樣的印品非常飽滿,有很強的立體感)
9、自打有平板印刷後,就有電腦排版的印刷
10、移印(是平板印刷的延伸技術,移印可以將圖文印刷到諸如機器零件的表面,如照相機殼體上的印刷圖文)
11、比較常見的復印(復印機)也可以算得是一種印刷方法
12、比較前沿的技術還有:全息激光印刷
希望以上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⑤ 現代印刷工藝的流程
現代印刷工藝的流程為三個階段: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攝影、設計、製作、排版、輸出菲林打樣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過印刷機印刷出成品的過程;
印後→指印刷後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後加工包括過膠(覆膜)、過UV、過油、啤、燙金、擊凸、裝裱、裝訂、裁切等,多用於宣傳類和包裝類印刷品。
印刷是一種對原稿圖文信息的復制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濟地再現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印刷品的生產,一般要經過原稿的選擇或設計、原版製作、印版曬制、印刷、印後加工等五個工藝過程。也就是說,首先選擇或設計適合印刷的原稿,然後對原稿的圖文信息進行處理,製作出供曬版或雕刻印版的原版(一般叫陽圖或陰圖底片),再用原版制出供印刷用的印版,最後把印版安裝在印刷機上,利用輸墨系統將油墨塗敷在印版表面,由壓力機械加壓,油墨便從印版轉移到承印物上,如此復制的大量印張,經印後加工,便成了適應各種使用目的成品。
現在,人們常常把原稿的設計、圖文信息處理、製版統稱為印前處理,而把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轉移的過程叫做印刷,這樣一件印刷品的完成需要經過印前處理、印刷、印後加工等過程。
⑥ CTP是什麼
今年剛剛通過CTP資格認證,確實不錯,CTP全稱為Certified Treasury Professional 中文為國際財資管理師,是國際上的證書,主要講授的是現金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包括流動性管理、投資(長/短期)、融資(長/短期)、財務分析/規劃、風險管理、全球財資管理等),對銀行對公理財業務及現金管理業務非常有幫助,現在很多銀行同事都在學習,我今年也是剛剛通過,現在咱也是持有國際證書的人了,呵呵,解釋的不夠全面,諒解
⑦ 常用的印刷技術有哪些
印刷的種類與特性
印刷方法有多種,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成的效果亦各異。傳統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可分為:凸版、
平版、凹版及孔版印刷四大類。
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
凡是印刷面是突出的,而非印紋部分是凹下的,稱之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有活版與橡膠版兩種。
活版印刷(Letter press)
活版印刷乃由早期膠泥活字而木刻活字及鉛鑄活字發展而成,延至近代大多數是以鉛字排版為主,同時
這種印刷方法,因為是由印版直接印在紙上的,所以是屬於直接印刷的一種。
凸版印刷所用的印版,除了文字部分使用鉛字排版外,其他如特殊字體或圖案、圖片之類,則使用照相制
版方法,製成鋅版(俗稱電版),而近期更發展至尼龍膠版,改良網點印刷效果。
一般活版印刷的版是平的,但有一些情況下,需將平的印刷版復製成曲形的鉛版,這可裝上捲筒式輪轉
凸印機上,以供大量的印刷,如報紙等。
除了印製圖片文字外,活版印刷在加上一些配件,還可以印製凹凸印面的文字圖案,可以割切印面(俗
稱啤樣)和印製為撕開紙張用的針孔線及加印自動轉位的數碼字等。
橡膠版印刷(Flexgraphy)
橡膠版印刷和活版印刷相似,不同的是印版是一塊軟膠,有如蓋圖章用的像膠。所用的油墨和凹版印刷
相似,揮發性高而稀薄,用以印刷膠紙及膠袋。
製版的方法分為三個步驟:一、先把圖文製成活版用的電版。二、用以電木相似的硬膠加熱壓在上述的
電版上,印刷硬塊的印版陰模。三、同樣再在這個陰模上以另一種軟膠加熱壓在陰模上,製得和第一步驟
中與原來電版相同的膠印版。
各類膠紙,如玻璃紙(Cellephane)、P、V、C膠、聚合脂膠紙(Polyester)、醋酸纖維紙(Acetate)等,
表面無吸收與滲透油墨性能的物料都可以在上面施印。適用於印膠袋、手抽、大小塑膠包裝。但這種印刷
方法印微細的點、線都不及柯式及活版印刷,所以圖片要注意強調大效果。
平版印刷(Planography)
平版印刷基本原理
平版印刷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發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塊磨平後應用,之後改良為金屬
鋅版或鋁版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變的。
凡是印刷部份與非印刷部分均沒有高低之差別,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紋部分保持
一層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紋部分上的版面則可以吸收適當的水分,設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後,印紋部分
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紋部分則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種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稱為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發展之後,因其製版及印刷有其獨特的個性,同時在工作上亦極為簡單,且成本低
廉,故在近代被專家們不斷的研究與改進,而成為現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方式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轉印方式發展而來,而描繪於轉寫紙上再落在版上成為反紋,然後印刷
於紙面上為正紋。由於此種方法在印刷時所承受的壓力,使本來就是平面版的平版(即印紋部分與非印紋
部分均是平面的),承受了壓力之後,使得佔在版面上之油墨為之擴散膨脹,而產生畫線不良現象,因此
後來才改良稱為〖柯式印刷法〗(offset Printing)其印刷方式是將版面製成正紋,印刷時被轉印在橡皮
筒上為反紋,再由反紋印到紙上為正紋,這樣就可以改進印刷壓力的彈性。
早期的平版印刷為平版平壓型,到後來發展為平版圓壓型及圓版圓壓型兩種,平版圓壓型機器大部分使
用在特殊印刷上,如校樣用的打稿機等,至於在印刷紙張之類的機器則全部改良圓版圓壓型。平版圓壓型
亦即是印刷版面平放,壓力部分是滾筒式的壓筒,此種印刷方式很類似凸版印刷里的平版圓壓機器一樣。
圓版圓壓型則是將印刷版包裹在滾筒上稱為版筒,機器上另外一個滾筒包裹有橡皮的稱為橡皮筒,壓力部
分同是滾筒式的壓筒,此種以三種基本滾筒構造的機器稱之為「柯式印刷機」。
平版印刷之優劣點
①優點:製版工作簡便,成本低廉。套色裝版准確,印刷版復制容易。印刷物柔和軟調。可以承印大數
量印刷。
②缺點:因印刷時水膠之影響,色調再現力減低,鮮艷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只能表現70%能力,所以
柯式印的燈箱海報必須經過雙面印刷才可以加強其色澤)。特殊印刷應用有限。
應用范圍
①海報、②簡價、③說明書、④報紙、⑤包裝、⑥書籍、⑦雜志、⑧月歷、⑨其他有關彩色印刷及大數
量之印刷物。
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
凹版印刷基本原理
凡是印紋部分與無印紋部分高低差別甚多,與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著墨的部分有明顯的凹陷狀於版面
之下,而無印紋部分則是光澤平滑。印刷時需先把油墨滾在版面上,則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紋部分,隨
後將表面粘著的油墨擦抹乾凈(當然凹陷之印紋油墨是不會被擦掉的)。再放上紙張後使用較大的壓力把凹
陷之印紋油墨壓印在紙上。凡利用此種印刷方法者即稱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方式由於印刷壓力較重,所以印刷進行中除了動作比凸版或平版為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壓力亦
須特別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紋,印刷紙面是正紋。
凹版印刷分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Photogravure)
①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屬裝飾的雕刻術演變而來,當時把雕刻銅圖案做為裝飾品,後來才被利用在印刷表
現上。
雕刻凹版所用之銅版印刷紙張,早期是先以濕潤,主要是增加共對油墨的粘著性,故其紙背需鋪墊一張
厚的呢布,並用較大的壓力始能將凹陷之印紋內所粘著的油墨拉現而印在紙上,此種印刷方法,主要的缺
點是印刷後需烘乾,會產生不規則的伸縮,使印刷產品產生長短不齊現象。不過現在銅版印刷,已經改良
為乾式印刷法,改進版面平擔,並使雕刻凹陷之線條更淺。使其所粘之油墨易於拉出。依銅版印刷和鋼版
印刷對於圖案畫面的深淡,都是以線條的粗細和深淺來表現立體感,線條粗而深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較
厚,故其印得之墨色較深。線條細而淺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便較薄,故其印得之墨色則較淡。此種印刷品
與現代之視覺藝術之設計一樣的美妙,但多數用於表現圖案或文字,至於如照片般的連續色調
(Continuous-tone)則較難做到。
②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又稱為影寫版,亦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將銅版腐蝕,是一種經過重鉻酸鉀溶液感光處理過的膠紙
(Larbo Tissue)和凹版專用之網線版(Screen)貼台曝光,然後將這種膠紙和連續版調之陽片曬版,膠紙經
兩次曝光之後,乃可由溫水予以顯影,畫面光部的膠紙其陽片上面的黑銀較淡,則其膠紙被光波所透射而
硬化的程度則較高,故經水顯影後的膠膜便較厚,畫面暗部的膠紙,因受陽片較濃黑銀掩擴的關系,則其
膠紙可為光波透射而硬化的程度便較少,故經水顯影後的膠膜便較薄。因此這種經顯影後而厚薄不一的膠
紙貼在銅質滾筒或平面滾筒,用過氯化鐵予以腐蝕,光部膠膜較厚的地方,其溶液能滲透並侵蝕銅版的深
度便較淺,故其粘著的墨膜乃較薄,則其印出之墨色即較淡,至於暗部膠膜較薄的地方,其膠厚可溶液滲
透而蝕入銅版必較深,故其印紋粘著的墨膜便較厚,而其印出的墨色便較深。
凹版印刷之優劣點
①優點:油墨表現力約90%,色調豐富。顏色再現力強。版面耐度強。印刷數量宏大。應用之紙張范圍
廣泛,紙張以外之材料亦可印刷。
②劣點:製版費昂貴,印刷費亦貴,製版工作較為復雜,少數量印件不適合。
凹版印刷應用范圍
雕刻凹版印刷,因為其線條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被利用在印製有價證券方面,如鈔票、股票、禮券
、郵票以及商業性信譽之憑證或文具等等。由於它的製版印刷等費用較高,故一般印刷品,採用者甚少。
至於照相凹版雖然其製版過程較為復雜,且其成本亦較貴,故不適合印刷少數量的印件,一般均被利用在
⑧ ctp全名是什麼
CTP(Computer-to-plate)
這里所論述的CTP系統是離線直接製版(Computer-to-plate)。CTP就是計算機直接到印版,是一種數字化印版成像過程。CTP直接製版機與照排機結構原理相仿。起製版設備均是用計算機直接控制,用激光掃描成像,再通過顯影、定影生成直接可上機印刷的印版。計算機直接製版是採用數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將文字、圖象轉變為數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膠片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過程、半自動或全自動曬版工序。
CTP(Computer-to-plate)系統的分類,從曝光系統方面可分成:內鼓式、外鼓式、平板式、曲線式四大類。在這四種類型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內鼓式和外鼓式;平板式主要用於報紙等的大幅面版材上;曲線式用的最少。
從版材品種方面,可分為:銀鹽版、熱敏版(燒蝕式熱敏版、非燒蝕式熱敏版)、感光樹脂版和聚脂版(非金屬版基)等;
從技術方面可分為:熱敏技術(普通激光成像)、紫激光技術、UV光源技術;
從自動化程度方面可分為:手動單機、半自動型、全自動型和混合型(CTF-computer to film和CTP-computer to plate)。
從印版在鼓上的固定方式方面,可分為:全吸附式和中間吸附,首尾用卡夾固定兩種。全吸附式對版材的尺寸沒有限制,而卡夾式使用的版材幅面必有固定尺寸。
從應用方面可分為:商用CTP系統和報用CTP系統。
CTP(Computer-to-plate)技術出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個時期是直接製版技術研究的初期階段。所以在此期間,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製版質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設備製造廠商與印刷廠商密切配合,加速了這項技術的研究開發步伐,並在此期間達到了成熟和工業化應用的程度。於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覽會上,展出了42種CTP系統。在Drupa2000上,來自世界各地的90多家直接製版系統及材料生產商展出了近百種產品。
⑨ 印刷流程都有哪些
印刷流程都有哪些
印刷流程都有哪些,在生活當中,印刷品隨處可見,很多人會發現現在的印刷品做的越來越好,而且越來越逼真,很多人都好奇是怎麼印刷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印刷流程都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印刷流程分為三個階段:
1、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攝影、設計、製作、排版、輸出菲林打樣等;
2、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過印刷機印刷出成品的過程;
3、印後:一般指印刷品的後加工包括過膠(覆膜)、過UV、過油、啤、燙金、擊凸、裝裱、裝訂、裁切等,多用於宣傳類和包裝類印刷品。
印刷是指將文字、圖畫、照片等原稿經製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織品、皮革等材料的表面進行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印刷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為傳統膠印、絲網印刷和數碼印刷等 。
印刷是一種對原稿圖文信息的復制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濟地再現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 印刷品的.生產,一般要經過原稿的選擇或設計、原版製作、印版曬制、印刷、印後加工等五個工藝過程。
雖然印刷工作比較瑣碎、繁雜,但是也是規律和流程可循的;一般而言,完整的印刷流程包括如下環節:
1、印刷策劃
任何印刷品,都是要發揮響應的作用的,或說明,或展示,或宣傳;但是,不管哪一種作用,都需要我們在印刷之前,對印刷品的主題思想、核心理念做一個有效的策劃;這樣,印刷出的印刷品,不管是說明、展示亦或宣傳,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呈現。
2、印刷設計
任何的策劃方案,都需要設計進行詮釋和表達;特別是對於印刷品而言,印刷設計將是整個印刷策劃必須的表達方式。印刷設計包括對策劃進行文案撰稿、對版面進行排版、對畫冊進行設計等內容;總之,就是要通過印刷設計,把印刷策劃的內涵有效的表達出來。
3、轉成印刷文件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的設計文件並不能直接用於印刷;這就需要我們在印刷設計環節之後,把設計文件轉成印刷文件;這樣,便可以直接用於各種商業印刷,而不會發生版面的錯亂和變化。
4、印刷製版
在轉成印刷文件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印刷製版工作:主要是將文字、插圖設計效果等按照完稿上的指示,進行拼版、曬版;製作好的印版,可以直接用於印刷機的印刷;這也是印刷工作正式開始的前奏工位。
5、印前校對
在製版完成之後印刷正式開始之前,我們要進行式樣印刷及印前校對工作。主要是將列印出的式樣,和設計文件進行一個對比,看看印刷色差是否過大、印刷表述是否清晰;發現問題,及時攔截;沒有問題,則繼續進入下一印刷環節。
6、印刷操作
印刷操作,這是整個印刷工程的核心環節,說白了,就是通過印刷機把印刷品印刷出來;這個環節上有太多的、會影響印刷品質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這一環節的把握,確保印刷品質。
7、後工環節
經過印刷操作之後,我們得到的往往是一整張一整的張印刷半成品;很明顯,這樣的印刷品並不能使用;所以,接下來,就要對印刷品進行後工操作。常見的後工操作包括覆膜、燙金、uv、模切、裝訂等等。只有經過了後工環節,由6環節中下來的印刷半成品,才會以各種各樣、印刷成品的樣式展示在我們的眼前。
完整的印刷流程大致包括以上7個環節,環節與環節之間: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想印刷出高品質的印刷品,上述七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傾注全身心的做好、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