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時至今日 自動泊車功能依舊是噱頭大於實用
陳啟貞 副主編 技術學堂 2020-02-29 23:56“自動泊車”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是耳濡目染了,並不是一個新的技術詞彙。不過現在的技術更新迭代太快了,5G技術、自動駕駛已成為大家日常的“談資”,自動泊車技術自然也是在不斷升級進化的,自動化程度與便利性已不可同日而語了。那目前市場上的自動泊車功能是雞肋還是福音?選車的時候要不要考慮自動泊車的功能?這是本文接下來要和大家探討的。
自動泊車也分三六九等?
其實“自動泊車”的功能在較早之前車型就已經裝備了,不過那時基本是高端車型的專屬配置,大家接觸比較少。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目前自動泊車技術變得越來越普及,不少經濟型家用車上也有配備,而且自動泊車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實用。
只不過礙於成本與技術等原因,並不是所有品牌的自動泊車技術都一樣,會出現幾種不同功能的自動泊車技術共存的情況。所以在不同車型上都有搭載自動泊車功能,但實際的功能表現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為了讓大家便於了解,筆者將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幾種自動泊車技術進行分類。 按照智能化程度來分的話,大概可以分為三種,姑且稱為A類(半自動泊車)、B類(自動泊車)以及C類(全自動泊車)。
A類:半自動泊車在車型配置表上廠家也會把它稱為自動泊車系統,但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得依賴駕駛員的操作才能完成,所以筆者才把它稱為半自動泊車。
實際操作是怎樣的?進入停車場後開啟自動泊車功能,位於車身四周的雷達感測器會監測停車場的空位,監測到合適位置後會指示駕駛員停車,然後按指示來進行操作,包括踩剎車(控制車速)、切換檔位(D檔或R檔),整個過程都需要駕駛員參與其中。簡單來說就是,這類泊車系統只是輔助駕駛員規劃泊車路徑,操控轉向系統等功能,其餘都需要駕駛員配合。
【視頻】
這種屬於早期的自動泊車技術,不過現在在一些經濟型家用車上還有裝備,比如 大眾 的部分入門車型。由於僅僅依靠為數不多的雷達系統探測,識別率一般,對停車場要求比較高(車位不能太窄),整個過程需要人為操作,而且耗時也比較長,最終停車的效果也不一定 理想 。所以這類泊車系統基本屬於雞肋性質的功能,可有可無。
B類:自動泊車相比A類,這種類型的自動泊車就更智能了,整個泊車過程中,方向盤、剎車、檔位的切換都交由系統自主完成,基本不用駕駛員輔助操作,唯一需要的配合的是按住一個按鍵就行。如果泊車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松開按鍵就能及時終止自動泊車的動作。
使用這種類型的自動泊車系統是怎樣一種體驗?下面以 廣汽新能源 Aion S的自動泊車功能為大家簡單介紹下。Aion S上面這套自動泊車系統支持三種情況的泊車,即平行泊入、平行泊出和垂直泊入。
使用很簡單,通過檔桿旁邊的自動泊車按鍵激活,然後再中控屏上選擇泊車模式,然後一直往前走,系統會自動掃描符合條件的停車位,接下來根據屏幕上的指示來操作就可以了。搜索到合適的車位後,會在中控屏上顯示出“P”的字樣,然後提示掛入R檔,接著全程只需按住泊車按鍵就行,系統會自動完成泊車。具體可以看下方的視頻演示:
【視頻】
可以看到,這一類型的自動泊車系統在操作上就便利了很多,不需要駕駛員控制剎車、不需要頻繁切換檔位,省事不少,對於新手來說比較實用。這種類型的自動泊車系統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比如 吉利 、長安、上汽 榮威 、 廣汽 傳祺 、威馬等品牌部分車型上就配備這種自動泊車系統,而且選裝的價格不算太貴,算是比較親民的一類。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同一種類型的自動泊車系統,由於各個品牌車型選擇的供應 商 、調校匹配能力的不同,最終出來的效果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車位的環境要求、車位識別能力以及系統穩定性等,最終會影響自動泊車的實用性。
C類:全自動泊車筆者之所以稱為全自動泊車,主要是因為在泊車系統識別到停車位後,整個泊車過程是不需要人為介入的,全部交由系統來完成,便利性是最好的。這種類型的泊車系統在一些高端車型上已經有匹配,比如 奧迪A8L 、 賓士S級 等,而在新勢力造車陣營里也有不少車型已經有配備,比如特斯拉 Model 3 、小鵬G3等車型。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筆者把它們歸類到同一種類型自動泊車系統,實際上它們的停車效果也有明顯差別的,比如車位識別率,有些車只能依靠其他車作為參照物來識別車位,有些車則能識別地上的停車線,智能化程度也有所不同。下面就以我們之前體驗過的兩款車給大家解讀一下。
比如我們之前測試的 零跑S01 就配備了全自動泊車的功能,它的操作非常簡單,當系統檢測到符合你需求的停車位後,只需要按下方向盤右側的OK鍵,松開剎車全部交由系統操作完成。
【視頻】
這套系統得益於12個環車雷達,可以支持垂直和側方位的停車,而且在停車過程中即便突然出現行人也是會自動剎停的,整個過程也可以通過360°全景影像觀察實時路況,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不過實際體驗中,停車位的識別率還有進步的空間,而且不能識別地上停車線,兩側無車的情況下是無法監測出車位的(當然,這種情況也基本不用自動泊車了)。
那接下來說的這種全自動泊車系統,它除了配備雷達,還有高清攝像頭,是可以識別停車線的,就是小鵬G3上面那套稱為“多場景全自動泊車”系統。
先說說硬體,小鵬G3的那套XPILOT2.5智能駕駛系統裝備了多達20個感測器,其中包括12個超聲波雷達、5個高清攝像頭和3個毫米波雷達。當然這些硬體不只是為自動泊車服務的,還有自動駕駛輔助,可以精準識別路上的車輛、行人、障礙物等。其中自動泊車會用到超聲波雷達、左右外後視鏡的攝像頭以及車尾後視攝像頭進行車位識別。
【視頻】
這套系統同樣是全自動泊車的,確認車位後全部交由系統來操作完成,它可以實現垂直車位、平行車位以及斜式三種車位的自動泊車入圍,和前面介紹不同的是,它能識別地面標線,僅靠地面標線也能完成自動泊車,市面上很多自動泊車系統都無法做到的一點。實際體驗中,其實這套系統對於各種不同的停車位識別率還是挺高的,對於新手來說真的是可以依賴的一套泊車系統。
相比這個比較常規的功能,筆者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它的另外兩個場景泊車功能,不僅僅是噱頭,還有一定的實用性的。第一種是“鑰匙泊出”功能,簡單來說可以通過車鑰匙來控制車輛駛離車位。比如在狹窄的停車位,取車時發現兩側的車都靠的很近,不方便開門進入車內,這時候這個功能就相當好用了,只需要操作鑰匙就能把車開出來。
【視頻】
第二種就是“遙控自動泊入”功能,這種更智能也更炫酷。實際應用場景就是,比如在停車場找到一個比較窄的停車位,即便停進去之後也不方便開門出來,這時候“遙控自動泊入”功能就很實用了。
【視頻】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在系統識別到車位後,可以掛入P檔後駕駛員離開車輛,然後長按車鑰匙上的泊車按鍵,當雙閃燈亮起的時候說明車輛進入控制狀態,這時候雙擊泊車按鍵,車輛就會自動執行泊車入位的功能,相當智能。
代客泊車才是終極泊車利器?看到上面介紹的哪三種自動泊車種類,可能老司機們會覺得還是沒有多大的用處:它能停的我都能停,它不能停的我也能停,而且比它快。從根本上來講,這些自動泊車系統都需要駕駛員開到停車場尋找車位,系統只是負責幫你把車停好。那有沒有一種泊車系統可以讓車輛自主去找停車位,需要走的時候可以把它“召喚”到我們身邊?還真有,比如“代客泊車”,屬於自動駕駛的范疇了。
目前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通過類似於V2X的方案實現(即改造升級停車場),另一種則是通過讓車變得更智能(即升級車輛本身,堆各種感測器)。
2017年,我們就看到戴姆勒與博世聯合研發的自動代客泊車技術,採用的就是類似V2X的方案。簡單來說,這套系統由車端、雲端、場端三部分組成,車端作為執行機構,場端感知車輛以及環境信息做出決策處理,雲端主要負責接受用戶指令(比如手機遠程式控制制)。具體效果可以觀看下方視頻:
【視頻】
這種方案最大的特點是,場端成為了這套系統最重要的大腦(車輛本身反而要求不高),需要進行智能升級,比如增加各種攝像頭、激光雷達等等,才能精確測量與監控車輛的位置。可想而知,這種升級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要大規模商業化目前是做不到的。
早些年法拉第 FF 91 發布時也展示過它的自動泊車技術,那種就屬於另一種類型,在車身堆各種感測器(類似現在的自動駕駛測試車)。法拉第FF91整車配備了包括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等30多個感測器。據介紹能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探測,並且能夠適應各種情況,比如雨雪天、霧霾等低能見度條件。
這種僅靠自身的感測器來識別周圍的環境,可以理解為上面介紹的全自動泊車類型的升級版,不過要實現全面商業化也不容易,一來僅依靠感測器車輛不能確保100%的准確率,存在較大的風險(中國停車場環境復雜得多)。二來增加感測器所帶來的車輛成本的增加,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不過筆者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便利的代客泊車技術終將會融入到我們的生活里。
總結 :正如大家所見,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自動泊車系統是有幾種不同類型的,它們之間的功能性有較大的差別,比如半自動泊車與全自動泊車的實用性差別就很大。“不是所有的自動泊車都可以稱為自動泊車”,可能我們在不同車型的配置表上看到的可能是同一個詞,但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功能性和你預想的有所偏差。所以大家在選車的時候,最好實際體驗過才下決定要不要選裝這個配置。(圖/文/攝: 陳啟貞)
@2019B. 自動泊車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普及,自動泊車功能真的靠譜嗎
現在汽車的智能技術越來越先進,有些車輛研發的自動泊車功能,讓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倒車入庫,那麼就可以用自動的功能去讓車輛倒進車庫,大家覺得這種自動泊車功能真的靠譜嗎?
科技是日新月異的,也可能在未來的不久才真正的能夠實現無人駕駛等功能,但是目前應該沒有人敢全程使用無人駕駛功能。
雖然大家都相信科技的力量,在我們身邊也看到了很多科技改變生活的例子,但是現在如果讓自己坐在無人駕駛的車里,然後讓這輛車開上城市的街道,面對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車輛,相信沒有人不害怕,萬一這個車輛的智能化操作出現了一點問題,自己的安全豈不是沒有任何的保障。所以對於自動泊車的功能也不能大意,不能說這個功能不靠譜,但是更多的還是在人力的可控范圍內再去使用吧!
C. 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的發展趨勢
目前應用的自動泊車系統都需要倒車雷達輔助測算車位。駕駛員選擇的路邊車位的長度一定要大於汽車長度1.5米以上,自動泊車系統才能自動檢測出車位的存在,如果車位長度過短,則自動泊車系統不能檢測出車位的存在。
這種汽車自動泊車系統確實使路邊停車更加容易。但是現有的自動泊車汽車並不是全自動的,駕駛員仍然必須踩著制動踏板控制車速(汽車的怠速足以將車駛入停車位,無需踩加速踏板)。在汽車自動泊車系統輔助停車入位的過程中,需要駕駛員時刻盯緊汽車的倒車雷達顯示,和左右後視鏡。嚴格掌控好車速,以免在停車入圍的工程中發生碰撞。
汽車自動泊車系統為很多不熟悉倒車停車入位的新手提供了便利,但是目前的汽車自動泊車系統人不能做到全自動。停車入位過程中汽車行進的速度還需要駕駛員自行控制。因此,即便有汽車自動泊車系統的輔助,駕駛員停車入位也不能馬虎大意。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汽車自動泊車系統一定會意過來全自動時代。
D. 自動泊車入位靠譜嗎
靠譜。
自動泊車是指汽車自動泊車入位不需要人工控制,系統能夠自動幫你將車輛停入車位,在倒車入庫中可謂是駕駛者的一項利器。當我們找到一個理想的停車地點,只需輕輕啟動按鈕、坐定、放鬆,其他一切即可自動完成。
自動泊車技術有助於解決人口密集城區的一些停車和交通問題,駕駛者不用再擔心因技術不過關而泊不好車。自動泊車技術可以將汽車停放在較小的空間內,這些空間比大多數駕駛員能自己停車的空間小得多,這就使得車主能更容易地找到停車位,同時相同數量的汽車佔用的空間也更小。
自動泊車的局限性
1、環境條件對車位測量和停車入位過程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樹葉、廢棄物或者冰雪蓋住路沿時,駐車轉向輔助系統可能很難識別路沿;
2、如果空位上有尺寸較小的交通警示柱,系統可能會識別不出而把該空位作為有效的停車位,車速降低對提高系統識別空位中小尺寸物品的可能性是有幫助的。
E. 自動泊車的車有哪些車全自動泊車技術成熟嗎
相信不少車主都聽說過自動泊車,這是指汽車自動泊車入位不需要人工控制。當車主在達到了停車位置時,只需通過按一下自動泊車的按鈕,汽車將會自動駛入停車位中,在此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人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