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技是什麼科技和科學技術有什麼區別
初來乍到,冒昧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回答不準之處還望諒解。
一、 科技 的定義
從字面意思上看, 科技 就是科學技術的縮寫。科學是理論,是無數前人對客觀規律的發現、總結和歸納形成的一整套理論體系;而技術是實踐,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利用、創造和創新,是一種經驗總結,且有利於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因此,可以這樣理解: 科技 就是繼基於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進行實踐和創新的結合體。科學理論是 科技 發展的基礎,技術實踐是 科技 發展的動力。並且 科技 具有不斷發展,推陳出新的規律。
二、 科技 的作用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首先 科技 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所發揮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新中國剛成立,毛主席曾說過,我國能造各種木具鐵具,但是連一個自行車都造不出來。我國古代作為世界先進的國家,長時間在 科技 文化軍事政治上都是強國,但是清朝時期的統治者閉關鎖國導致我國無法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因此面對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只能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雖然清朝的落後是各種原因導致的,但是不得不說作為一個 科技 落後的農業國家,生產效率是極其低下的。西方實現了農業的機械化,我們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如今我國目前雖然尚未完全實現中華復興,但是在 科技 方面的發展舉世矚目。高鐵、橋梁、道路、FAST等等一個個響亮的名片都是我國 科技 強大的最好闡述。但是,前方的路還很長要走,許多高精尖的 科技 還掌握在美帝國手裡,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別人的長處,並且重視創新,才能實現 科技 的逆襲。
對於個人來說, 科技 的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我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全產業鏈完整的國家,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 科技 帶來的方便和美好。早上起來,智能手機的鬧鍾會把你吵醒,如果想再睡兩分鍾,只需要把你手中的手機翻轉過來;吃完飯去上班,智能助手會提醒你今天的交通狀況。如果離得近,還可以騎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到公司… 科技 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離不開 科技 的創新。
因此, 科技 的發展利國利民。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科學和技術是科學和技術的通稱,兩者是相同的,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
我認為科學和技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技術,科學是用來 探索 世界的本質的,如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通過某種方式幫助人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像計算機,建築農業,這些都是技術。
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的通稱,兩者相同,科學技術不同。科學側重於 探索 事物的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則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想想出一種治癒感冒的方法,這是一種技術活動。
簡而言之,技術是人們生活中使用的所有東西,比如電子產品、電腦、手機,然後你使用頭罩、電磁爐等等,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的定義相當廣泛。
科學技術在專業術語上,是 社會 生活需要發展的 社會 文化和現代技術的結合。簡而言之,技術是人們生活中使用的所有東西,比如電子產品、電腦、手機,然後你使用頭罩、電磁爐等等,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的定義相當廣泛。
再說一遍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技術,科學是用來 探索 世界的本質的,如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方式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像計算機,建築農業,這些都是技術。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科舉 時尚 領域,我覺得這裡面並不沖突,這兩個領域都是十分前衛的一些領域,列印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時尚 領域
有一些就是一些 汽車 葯,還有一些服裝,但是你想沒想過這里頭也包含了很多 科技 的成分在裡面
如說 汽車 裡面很多都是一些高 科技 的,我記得曾經一個勞斯萊斯賣1000多萬元錢,裡面的 科技 含量是十分高的,我記得雨傘也是可以放在 汽車 里的
而且是在門子裡面,當日下雨的時候,直接從門裡面把雨傘拿出來,簡直十分高貴,所以說, 時尚 領域和 科技 領域是永遠分不開的,都互相扶持的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科技 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 社會 生活所需要發展的社科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結合。簡單來講, 科技 就是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比如說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再比如說你用到的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這都算是 科技 , 科技 的定義相當廣泛。
再說一下科學技術吧。科學技術包含兩個,一個是科學,一個是技術,科學是用來探究這個世界本質的,比如說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途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就像計算機,建築物養殖,這些都算是技術。
我認為科學技術包含兩個,一個是科學,一個是技術,科學是用來探究這個世界本質的,比如說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途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就像計算機,建築物養殖,這些都算是技術。
科技 是科學技術的合稱,兩者一致,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科學側重於探究事物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去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就是為了達到某些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去想法治癒感冒,這就屬於技術活動。
我認為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在現代生活中,「科學」和「技術」二詞經常連在一起被廣泛使用,但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科學是以自然界(或 社會 )的事實為基礎, 探索 自然界(或 社會 )的本質和普遍規律,科學研究成果表現為新的現象的發現、新的科學原理和理論的建立和發展,研究成果一般與生產實踐沒有直接聯系。
先說一下 科技 。 科技 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 社會 生活所需要發展的社科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結合。簡單來講, 科技 就是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比如說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再比如說你用到的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這都算是 科技 , 科技 的定義相當廣泛。
再說一下科學技術吧。科學技術包含兩個,一個是科學,一個是技術,科學是用來探究這個世界本質的,比如說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途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就像計算機,建築物養殖,這些都算是技術。
我認為科學技術包含兩個,一個是科學,一個是技術,科學是用來探究這個世界本質的,比如說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途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就像計算機,建築物養殖,這些都算是技術。
科技 是科學技術的合稱,兩者一致,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科學側重於探究事物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去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就是為了達到某些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去想法治癒感冒,這就屬於技術活動。
簡單來講, 科技 就是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比如說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再比如說你用到的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這都算是 科技 , 科技 的定義相當廣泛。
在 社會 主義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不斷進取的過程中, 科技 成果成就是撿驗一個國家的具有高科學水平技能大國工匠的精神和物質的先進。
技是科學技術的合稱,兩者一致,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科學側重於探究事物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去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就是為了達到某些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去想法治癒感冒,這就屬於技術活動。
簡單論述一下,你可能就明白了!
(註: 科技 實際就是科學產物的一種技能,這樣你更容易理解。)
1、科學和技術都意味著思維過程,兩者都與物質世界中的因果關系有關,並且都採用實驗方法,導致經驗證明可以通過重復驗證(見科學方法)。至少在理論上,科學不太關心其結果的實用性,而更關心一般法則的發展,但在實踐中,科學和技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在化學家,工程師,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木匠,陶藝家和許多其他專家等從業者的 歷史 發展中,可以觀察到兩者的不同相互作用。不同的教育要求, 社會 地位,詞彙,方法和獎勵類型,以及機構目標和職業目標,有助於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活動之間的這種區別; 但在整個 歷史 中,「純粹」科學的實踐者已經做出了許多實際和理論上的貢獻。實際上,科學為技術創新提供思想的概念以及純粹的研究因此對工業文明的任何重大進步都至關重要,這本質上是一個神話。
3、工業文明中大多數最大的變化都無法追溯到實驗室。在發現管理其功能的法律之前,已經開發了力學,化學,天文學,冶金學和水力學領域的基本工具和過程。例如,蒸汽機在熱力學科學闡明其運行背後的物理原理之前是司空見慣的。近年來,科學與技術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價值差異。科學的進步經常有他們的反對者,但今天許多人開始害怕技術而不是科學。對於這些人來說,科學可能被視為理解永恆自然規律的寧靜,客觀的來源,而現代世界中技術的實際表現現在似乎已經失控。
科學其實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類似於哲學和思考的關系這樣的
技術呢,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具體操作 大概這樣的,一種是思想的路徑,一種是實踐的路徑
一、形態不同——科學一般表現為知識形態,理論形態;技術一般表現為物質形態,直接應用的軟體形態。
二、任務不同——科學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技術解決「做什麼」、「怎麼做」。
三、目的不同——科學是現象中探求未知的本質,以「認識課題」為己任;技術是已有認識的升華,用於「改造課題」的活動。
四、管理方法不同——科學強調「工作得如何」;技術注重「如何工作」。
五、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不是一回事——科學革命如:哥白尼、牛頓解決了宏觀低速運動規律;其後,普朗克、愛因斯坦等提出了量子論和狹義相對論;目前正在進行的生命科學研究等。技術革命往往帶來產業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第二次是電機,第三次是電腦,目前已進入信息網絡時代。
六、評價標准不同——科學要求「深」,技術要求「新」。
七、密級不同——科學無須保密,保密的都是技術。先進的科學發現都搶先發表,而新技術卻絕對保密。
八、價格不同——科學沒有商業性質,不能出賣和轉讓;而新技術卻價格高昂。
社會 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 科技 」。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規劃。
1883年,美國科學家羅蘭在美國《科學》雜志上撰文,有幾句話非常刺激。 他說: 「我時常被問及,科學與應用科學究 竟何者對世界更重要,為了應用科學, 科學本身必須存在,如停止科學的進步,只留意其應用,我們很快就會退化成中國人那樣,多少代人以來他們都沒有什麼進步,因為他們只滿足於應用,卻從未追問 過原理,這些原理就構成了純科學。中國人知道火葯應用已經若干世紀,如果正確 探索 其原理,就會在獲得眾多應用的同時發展出化學,甚至物理學。因為沒有尋根問底,中國人已遠遠落後於世界的進步。我們現在只將這個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當成野蠻人。當其他國家在競賽中領先時,我們國家(美國)能滿足於袖手旁觀嗎?難道我們總是匍匐在塵土中去撿富人餐桌上掉下的麵包屑,並因為有更多的麵包屑而認為自己比他人更富裕嗎?不要忘記,麵包是所有麵包屑的來源。」
科學與技術的評價方面不同。對科學的評價是一個深字;對技術的評價是一個新字。
科學是不保密的,保密的都是技術。各國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都搶先公開。但是新技術卻絕對保密。
科學沒有強烈的沾譽主義色彩和商業性質,不能出賣和轉讓,而技術則可以。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科學和技術是科學和技術的通稱,兩者是相同的,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
我認為科學和技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技術,科學是用來 探索 世界的本質的,如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通過某種方式幫助人們,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像計算機,建築農業,這些都是技術。
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的通稱,兩者相同,科學技術不同。科學側重於 探索 事物的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則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想想出一種治癒感冒的方法,這是一種技術活動。
簡而言之,技術是人們生活中使用的所有東西,比如電子產品、電腦、手機,然後你使用頭罩、電磁爐等等,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的定義相當廣泛。
科學技術在專業術語上,是 社會 生活需要發展的 社會 文化和現代技術的結合。簡而言之,技術是人們生活中使用的所有東西,比如電子產品、電腦、手機,然後你使用頭罩、電磁爐等等,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的定義相當廣泛。
再說一遍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技術,科學是用來 探索 世界的本質的,如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等,而技術是幫助人們通過某種方式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像計算機,建築農業,這些都是技術。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新一代螺旋精光刨,螺旋刀軸的,採用重切刀軸,刨削量最大5-8毫米㎜,不管幹濕木材,刀片能用5-8個月,不肯頭不掃尾,履帶式雙面刨,內置壓腳止逆防止料反彈,安全第一,膠壓輥採用實心90直徑的重型的,特殊定做的,刀軸採用125直徑的重切刀軸,速度每分鍾18-30米可調,變頻調速,刨出來效果是100目砂帶效果,淘汰老壓刨,淘汰老工藝,不管實木傢具廠,還是直接拼板,集成材,咱都能刨。好壓刨魏氏造,值得信賴的廠家,質量放心售後服務全方位。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 科技 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 社會 生活所需要發展的社科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結合。簡單來講, 科技 就是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比如說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再比如說你用到的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這都算是 科技 , 科技 的定義相當廣泛。
簡單來講, 科技 就是人們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比如說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再比如說你用到的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這都算是 科技 , 科技 的定義相當廣泛。
在 社會 主義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不斷進取的過程中, 科技 成果成就是撿驗一個國家的具有高科學水平技能大國工匠的精神和物質的先進。
技是科學技術的合稱,兩者一致,科學和技術是不同的。科學側重於探究事物內在客觀規律,比如你感冒了,去探究感冒的原因,是科學活動;而技術,就是為了達到某些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手段,側重於實際應用,比如上面的感冒,如果我去想法治癒感冒,這就屬於技術活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② 什麼是科學技術
科技的英文: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是科學技術的簡稱。科學是人類在長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歷史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認識世界事物的知識體系。技術是指人類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應用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種生產手段和物質裝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一詞,包含著科學和技術兩個概念,它們雖屬於不同的范疇,但兩者之間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科學與技術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科學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科學的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際進行開發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藝、新品種、新產品等,技術是科學的實際運用,是科學和生產的中介,沒有技術,科學對生產就沒有實際意義。技術對科學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術開發過程中所出現的新的現象和提出新問題,可以擴展科學研究的領域,技術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儀器設備。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力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機器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馬克思明確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科學技術就其生產和發展過程而言。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由生產決定的;就其內容屬性而言,科學技術是一種生產實踐經驗和社會意識的結晶,就其實際的功能而言,科學技術是以知識形態為特徵的「一般社會生產力」和「直接生產力」。
一般認為,高科技是一種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風險密集、信息密集、產業密集、競爭性和滲透性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這將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科學技術"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但據介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人給科學技術下的定義為世人所公認,把科學技術與實力、進步和貢獻組合在一起問題就更復雜.討論科學技術的涵義本來不是本文的題旨,可是,我們又不能避而不談。
2、科學與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既有明確的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系通常合稱為「科學技術」.●區別與聯系1.概念不同。
3、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這里的科學技術是指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的總和,這里的生產力是指由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和人類自身生產力綜合構成的社會一般生產力。。
4、而科學技術則是指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不包含社會科學.另外,本人還就續志中的幾個問題提出來與同仁們商榷.1續志與前志如何銜接比較好
5、1醫院現代化的概念現代化(Modernization)在科學技術上是指安裝技術上先進的機器代替舊機器.現代化不同於用一台新機器去置換一台相似的舊機器,因為現代化設備的優越性在於技術進步,而不是單純的新舊問題。
6、科學技術是指科學的發展及其成果在生產實踐領域中的應用.二戰以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的加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
7、科學技術是指關於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手段一般不包括社會科學.同經典的經驗模型相比網路模型具有更強的過濾能力在處理帶雜訊或稀少數據時比經驗模型強。
8、科學技術(主要是指自然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是指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而言的.科學技術是要通過運用於生產實踐,從而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
9、然而當今在我國有些人認為,科學技術就是指自然科學,時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的關系,科學技術是否包括社會科學等問題,庄認識上還不盡一致,甚至有人還懷疑社會科學是否是科學,是否是生產力。
10、我們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其中的科學技術乃是指科學技術整體,就是既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也包括管理科學以及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完整體系。
11、科學技術是指人類掌握、認識和應用客觀自然規律的實際能力.科技成果是指這種實際能力的當期水平.由於科技水平就是人類認識和應用客觀規律的程度所以這一程度每近一步就是一個科技成果。
12、第三,科學技術(這里主要是指與檔案工作直接相關的信息技術)對檔案工作的決定性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技創造工具,檔案科技創造檔案的載體工具、保管與管理工具、信息傳遞工具等,並進而影響檔案工作的模式、社會關系與地位。
13、而「科學」與「技術」連用,稱為「科學技術」,是指關於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手段而言的,一般不包括社會科學.這種企業並不總是股份公司或私人公司,它們可以是合作社或國家所有的實體。
14、科學,今天通常與技術一詞並用,稱為科學技術,它包含基礎科學(純科學)和應用科學兩大部分,這是人所共知的.在一般意義上說,前者,代表了科學技術的認識論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
15、在這幾種基礎科學門類和基本技術中已十分明顯地包括了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即包含了硬科學技術和軟科學技術並統稱為科學技術.當然人們傳統觀念所指的科學技術主要是硬科學技術(如機械物理化工和生物技術等)。
16、正是科學、技術的一體化發展趨向,人們將科學和技術統稱為科學技術.而作為科學和技術二者統一的科學技術同樣是人的目的性和自然界的規律性的矛盾統一體。
17、科學技術(這里主要是指技術)是歷次生產力和社會大發展的支柱是首要的和具有根本意義的革命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P274)鄧小平的論斷第一次確切地指出科學技術在生產力和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重要地位。
18、雖然習慣上將二者合稱為「科學技術」,但應當明確這是一個並列片語.由於科學與技術不同,對應的管理方式也不同。
19、而技術則是科學在生產中的運用,所以從近代產業革命以後,科學和技術真正地一體化而並稱為「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無國界的,具有超越地域局限的普遍意義或普遍效准:科學技術的現實運用,必然要求社會生產的不斷變革和社會成員的全面流動,從而導向全球化。
20、我曾經撰文,主張將我國採用的11個學科門稱為「科學技術」.在這一組關系中,自然科學處類進一步概括成自然科學(Science)、工程技術於基礎的地位,而工程技術則是它的應用。
21、我們常常統稱為「科學技術」,或簡稱為「自然科學」.設置所有這些學科的大學被稱為「理工科大學」.事實上,我國現階段的大多數理工科大學只包括理科和工科,而不包括農科或醫科。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須進行產業化,才能形成產業規模效益,並且高科技無國界,需要全球高科技產業聯合應對人類共同的命運問題。
●高科技的「高」,是相對於常規技術和傳統技術說的,因此它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帶有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動態的性質。今天的高科技,將成為明天的常規科技和傳統科技。有人估計,今天人們利用的技術和知識,50-60年後就只剩下1%了,99%將過時。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
●除此之外,高科技也不同於般科技意義上的所謂「經驗的積累」。它不是什麼積累起來的經驗,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或創造而產生的科技。
●高科技並不神秘,高科技其實就在你身邊。高科技以人為本,高科技是人類智慧的展現。撲面而來的高科技浪潮沖擊著、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沖擊這,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高科技關注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關注高科技。
③ 什麼是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
【定義】
一般認為,高科技是一種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風險密集、信息密集、產業密集、競爭性和滲透性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須進行產業化,才能形成產業規模效益!並且高科技無國界!需要全球高科技產業聯合應對人類共同的命運問題!
●高科技的「高」,是相對於常規技術和傳統技術說的,因此它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帶有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動態的性質。今天的高科技,將成為明天的常規科技和傳統科技。有人估計,今天人們利用的技術和知識,50-60年後就只剩下1%了,99%將過時。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
●除此之外,高科技也不同於般科技意義上的所謂「經驗的積累」。它不是什麼積累起來的經驗,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或創造而產生的科技。
●高科技並不神秘,高科技其實就在你身邊。高科技以人為本,高科技是人類智慧的展現。撲面而來的高科技浪潮沖擊著、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沖擊這,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高科技關注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關注高科技。
●科學技術概念
科技是科學技術的簡稱。科學是人類在長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歷史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認識世界事物的知識體系。技術是指人類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應用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種生產手段和物質裝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一詞,包含著科學和技術兩個概念,它們雖屬於不同的范疇,但兩者之間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科學與技術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科學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科學的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際進行開發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藝、新品種、新產品等,技術是科學的實際運用,是科學和生產的中介,沒有技術,科學對生產就沒有實際意義。技術對科學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術開發過程中所出現的新的現象和提出新問題,可以擴展科學研究的領域,技術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儀器設備。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力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機器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馬克思明確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科學技術就其生產和發展過程而言。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由生產決定的;就其內容屬性而言,科學技術是一種生產實踐經驗和社會意識的結晶,就其實際的功能而言,科學技術是以知識形態為特徵的「一般社會生產力」和「直接生產力」。
【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的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的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為人來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永無止境的發展及其無限的創造力,必定還會繼續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貢獻。
【分類】
●現代科技
人類的知識將會大大的增長,今天,我們想不到的新發明將會屢屢出現。我有時幾乎後悔我出生得過早,不能知道將要發生的一些事情。
——本傑明·富蘭克林
高科技就像溝通現實與未來的使者,引導人們不斷開拓發展的空間,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
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當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標志著人類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歷史性跨越。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它的高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科技創新畫面。
●生命科學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20世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更使得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由於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於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空間科學
空間科學是當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人類進入空間,在那裡進行科學研究,開發無限的空間資源,定居、旅遊,以致建立起空間文明,這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實現這一夢想,將依賴於空間技術的進步。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各種應用衛星的廣泛應用,人類開創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勘測和空間科學、軍事應用等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空間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開發和應用空間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
●主要科學家及其貢獻
艾薩克·牛頓(1642-1727)英國科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發現影響深遠。
維爾納·馮·西門子(1816-1892)德國工程學家、企業家、電動機、發電機、有軌電車和指南針式電報機的發明人,改進過海底電纜,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了煉鋼工藝,西門子公司創始人。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義大利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尼考羅斯·奧古斯特·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塔爾科特·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魯道夫·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300多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亞歷山大·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伽利爾摩·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1866年,諾貝爾製成了安全炸葯。
④ 科學技術指的是什麼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
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預測。
分類
1、數學:數學的研究對象是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研究數量關系或數的部分屬於代數學范圍,研究空間形式或形的部分屬於幾何學范圍。
2、物理學:物理學原是自然科學的總稱。由於物質和能量是自然界的基本組成要素,物理學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和能量變化的科學。
3、化學:是研究各種具體物質的性質、組成和結構,以及在特定條件下它們所發生的反應和變化的自然科學。
天文學:天文學是研究天體的運動和性質的科學。廣而言之,它研究宇宙的物質結構和能量變化。
4、地學:地學是地理學的簡稱,包括地理學和地質學兩個學科。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即人類生存在其中的地理環境的科學,主要探索地球表面自然和經濟地理要素的分布規律和空間關系,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部門地理、區域地理等分支學科。
⑤ 我介紹的科學技術或科技產品叫什麼
在當代,科學技術進步已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大杠桿。其表現有( )。
A.由科學技術因素造成的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
B.由科學技術因素造成的經濟增長率越來越高
C.自然科學從理論突破到新產品試製成功的周期日益縮短
D.科學技術已成為把生產力各要素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的重要因素
答案:ABCD
⑥ 我介紹的科學技術或科學產品叫什麼,它的特點或者神奇之處在於什麼地方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學必須揭示事物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
⑦ 科學技術是什麼
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
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中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活動。它是在人類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並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正如馬克思「視科學為歷史的有力杠桿」和「歷史上革命的動力」一樣。
科學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它是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及其相關活動的知識體系。它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的生產方法和手段。
相關內容解釋
科學技術的發展主要促進生產資料的轉化。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制工具取代了石器,應用於農業生產。農業機械的使用取代了手工工具。其次,科學技術促進了勞動對象的變化。
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意味著人類的生產活動延伸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跨入浩瀚的宇宙,納米技術意味著人類擁有了更多更新的生產材料。第三,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工人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增長點。最明顯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變化。工業革命以來,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繼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比重最大的產業。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改變人們的交流、消費、學習、休閑和娛樂方式。
⑧ 科技的產品分類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
含義
1、傳統認為,科學是人類所積累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
2、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
3、科學與技術是辯證統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分類
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哲學、自然科學類、人文科學類、高新科技類、多維空間技術
(8)科學技術或科學產品叫什麼擴展閱讀:
科技的本質
科技的本質:發現或發明事物之間的聯系,各種物質通過這種聯系組成特定的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
科技的實現功能的方式
盡量安全,盡量容易實現,盡量低消耗且高產出,盡量高效,盡量穩定,盡量可監測,盡量可調控。
科技的作用
經濟發展
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軍事上戰鬥力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強國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政治上影響力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成為較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社會進步
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范圍內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