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技術員到工程師需要多久
個人走過的路,經過總結如下:你從入行到一個合格的技術員至少需要一萬個小時,也就是3年的時間。再從一個技術員到一個工程師(工程師不光只管技術,還要負責技術未來的走向與技術的競爭力),至少需要5年。總體來說,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摸清裡面的規律與核心!
❷ 專科畢業十年了,學的土木工程,從施工單位技術員到總工,再到項目經理,從開發公司的工程師到工程部經理
一般來說項目經理或者總工工作很好找啊,我去面試兩家就成功了兩家,這不是問題啊,你的工作經驗以及資歷在那裡,我覺得工作不是問題,問題是薪資應該多少 來自職Q用戶:張先生
被著急,面試時候談一下 之前工作經驗 就好,以你的經驗水平,工作 職位很好找的 來自職Q用戶:毛先生
❸ 技術員多久升技術負責人
八年。技術員是技術人員的職稱之一,從技術員升到技術負責人需要八年,技術員需要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8年以上才能做技術負責人。
❹ 作為一名土建技術員怎麼樣才能過渡到總工的位置
總工的意思就是技術負責人 你要到這個地步 最少跟兩個工程 從頭盯到尾就什麼都明白了
而且還要看你的專業 土建 道路 橋梁 綠化 房屋 給排水 電氣 裝飾裝修 設備安裝 工藝等等 要看你接受的能力 和消化能力 平時多注意你目前的技術負責都做哪些工作
❺ 如何由資料員向技術總工邁進
資料員干不到總工,想提高必須接觸實際工作。施工員、技術員都經歷下,必須懂設計,看圖畫圖編制方案進度。同時不光是能幹工作,還需要考證來證明自己,這樣即便辭職去其他單位起點也很高了。
❻ 作為施工單位的技術員應該要懂得一些什麼東西呢施工方案,技術交底,還需要學些什麼才能升技術主管呢
一個合格的技術員應該做到的
1.專業知識不用說,懂的越多越好.
2.如果碰巧你也在境外,那英語也得好,至少閱讀和口語要過關.
3.項目開始,咨工(咨詢工程師,相當於監理)或業主代表會把最初的設計圖紙和合同文件交給你,你需要最先需要了解設計圖紙及BOQ(BILL OF QUANTITY,賬單)和Specification(技術規格書).花一些時間在這上面吧,這對你以後工作的進展很有好處.把圖紙上的項目和BOQ上的單價對上,如果有問題,做好標記.以後會用得著的....這項工作+下面的工作..你可以花上一個月來做,沒關系的.
4.當你圖紙和BOQ都熟悉了後.就可以做這一步了,那就是清理材料,把圖紙上的,BOQ上提到的,體現的材料都列出來,分門別類,包括數量,都要寫好.然後把你理出來的材料清單交給材料工程師,讓他出去詢價等.切記,這里一定要理清楚,不能出錯.一個月的時間,夠用了.
5.材料理好後,就是整個工程的施工計劃了,這時候不需要你把各步驟都很詳細的寫出來,但要把這個工程的大體施工順序及工序理出來,大概工序的施工時間要預測出來.由於你之前把圖紙理解了,這一步還是很容易的,實在有問題,可以向總工或項目經理等領導請教.在這里推薦用微軟的Micosoft Project來排計劃,這個軟體還是很方便的.
6.有了整體施工計劃,下面就要把各種計劃進行細分了,這一步也很重要,因為他直接影響你以後對工程進展的控制,你需要做的計劃有:施工計劃、技術准備計劃、材料計劃、設備計劃、人員使用計劃、資金使用計劃資金回收計劃等.我分別解釋一下這些計劃的作用和內容.
--------------------------計劃部分-------------------------------
①施工計劃:在這里,你要根據你原先的總計劃進行調整,讓他看上去更容易讓人接受.而且你還要細化這些東西,如果能精確到天(即每天的工作是什麼),那最好不過了.在這里,你要把分序也寫出來,越詳細,對以後的正式施工的幫助越大.但是請合理安排.什麼叫合理安排呢?你需要安排一下一道工序將會有多少人員和設備,根據他們的工作效率來安排.比如:一個人負責開挖一條寬一米深三米的溝,你不可能讓他一天挖一百米吧.反之,如果是一台挖掘機,你總不能安排他一天才挖十米吧!關於設備和人員的工作效率,請參見相關手冊,這些不是本文要講的重點.或者以後有機會再做相關介紹吧.
②技術准備計劃:有了施工計劃,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根據施工計劃安排的工序,把相關工序方案完成時間確定,最好也是精確到哪天寫哪個方案,沒有完成的,加班完成,給自己一些壓力.
③材料計劃:根據總施工計劃,你可以預計出某個工序需要哪些材料,比如某個月份需要多少木材、需要多少石料、需要多少砼、需要多少鋼筋等等...把他們列成表,然後讓材料工程師按照這個計劃去采購.當然,這也許不是最終的計劃,但至少,你心裡已經有個底了.以後再改變,也只是局部改變而已.
④設備計劃:同樣的,也是參考總施工計劃及分項施工計劃(知道施工計劃的作用了吧,所以說,總施工計劃越詳細,後面的工作就越順利),下個月需要多少鏟車,需要多少挖掘機什麼時間進場,預計什麼時候退場等等...好好安排他,不但可以節約你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約你的工期,合理的安排,真的會讓你事半功倍.而且自己還會很輕松.
⑤人員使用計劃:雖然現在很多工作可以交由設備去做,但每一台設備,還是需要一個人來指揮的,否則,設備司機可不知道怎麼干.另外還有一些工作,設備是無法完成的,這個時候,也需要人來做,比如砼的澆築等,你要根據上面的施工計劃來安排你的人員,別浪費,但也不能少.還要根據施工進度進行調整,這是後話了,等下會提到.一個工序,如果只需要三個人就能夠滿足要求,我們絕對不能用四個或兩個,用四個,資源浪費了,用兩個人,進度達不到要求.所以,人員使用計劃也是不能少的.特別要說明的一點是,這里不僅僅包括勞務工的使用計劃,還有特殊工種的工人使用計劃,比如焊工、木工、振搗工、鋼筋工等.列成表,告訴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引進什麼類型的工人,提前和領導打好招呼,讓領導去安排,你到時候只需要問他要人就行了,一定要根據工序的需要對人員進行合理的安排.
⑥資金使用計劃:其實有了上面的計劃,資金使用計劃自然就出來了,材料需要多少錢、設備需要多少錢、人員工資是多少……是不是很容易?你只需要把前面的做好,資金使用計劃很快就可以出來,資金使用計劃有什麼用呢?這涉及到成本的問題,項目部不可以一下拿出來一千萬給你使用,你也用不了那麼多,把每個月的資金計劃交給財會,財會會根據你的需要對資金流進行調整.提前准備好你這份錢,這樣就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了.
⑦資金回收計劃:什麼叫資金回收計劃?資金回收計劃就是你在上個月完成了多少工程量後,業主應該付給你多少錢!沒錯,你做的越多,回收的資金自然也多了.請根據施工計劃來預測,你不可能在三月份就把九月份的錢要回來,那是不現實的.因為你三月份根本沒有那麼多工作量.請記住了!!!!!這里涉及一個工程量計算的問題,後面我會提到.
好了,上面的算是各種總計劃了(從開工日期至竣工日期),下面就是月計劃了,道理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在每個月月初才把每個月的各種計劃做出來,這里會有很多與原來計劃相駁的地方,因為這個時候,工程已經開始動工了,你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進度來預測下個月的計劃並進行調整,同時,也要調整你的總計劃,很多時候,你可能為了趕進度或者施工方案有調整,而不得不增加設備和人員,這是正常的.及時調整就可以了.
有了月計劃還不夠,我們要根據本月的總計劃來安排周計劃,聽起來有點麻煩,但真正執行有效的,就是周計劃了,周計劃是最小的單位,也是最為精確的單位,在每個周末,坐在你的電腦前,花半個小時做一下這些計劃吧,會讓你下周的工作得心應手.
周計劃主要是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計劃和設備計劃,因為這些是保證你現場工作進展的基本元素.安排好了,你會很輕松的.
有了計劃自然會有報表,如果說計劃是對下個月的預測的話,那麼報表就是對本月的一個總結,對於我們這種大型國有企業來說,每月月底(最好在25-28日之間完成)的報表是必不可少的,報表不只是為了應付,更多的是為了總結和檢視本月計劃的完成情況.是否完成了上月的計劃,如果完成了最好,如果沒有完成,找找原因在哪裡,而且要想辦法在下個月把他補回來,如果超額完成,那說明你的計劃安排的不夠滿,下個月需要調整一下,增加其工作量,切不可以因為本月完成的多了,下月就安排的少了.工期肯定是越短越好,提前完成了,皆大歡喜嘛.其實節約工期就是節約了錢,控制了成本,工程的利潤當然會更大!
--------------------------方案及交底部分-------------------------------
計劃安排好了,該做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了.什麼叫施工方案呢?施工方案就是承包商(即你自己)根據圖紙和技術規格書來告訴咨工或業主代表,你將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完成你的工程,你可以不必寫得十分詳細,但意思一定要表達清楚,另外,邏輯性要強,別告訴他們你還沒有建地基就已經開始建第三層樓了.那些咨工或者業主代表會生氣的把你的方案給撕成碎片,然後摔到你的臉上.還會叫你滾蛋----別小看咨工或業主代表,他們是有這個權力的.其實我的意思是:別惹他們生氣,讓他們相信你,以後你的工程量還得找他簽名確認呢.那可就和錢有關系了!
技術交底呢?技術交底就是你告訴工人你對某工序的操作方法的說明,你打算怎麼樣去干某道工序,如何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好最快的事.工人們如何去做,怎麼樣做,全看你的技術交底了.對於他們來說,你給他們的技術交底就是指導手冊,每一步該怎麼做,測量如何控制質量如何控制等等...有些工人可能會對你的方式方法有些意見,請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分析,如果你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請別死磕,改變你自己的想法吧.如果你覺得他說的和你寫的差不多,那請堅持自己的想法,總是聽別人的,也不是好事.嗯哼..這里牽涉到一個與工人溝通和交往的問題,只要你懂得尊重他人,並虛心求教,我想一般的老工人是不會為難你的.而且會很熱心的幫助粗心的你改正很多錯誤.老工人有很多好的經驗,應該盡量向他們學習的.請記住:你也要有自己立場!!!
我不是讓你把所有的計劃都做完了再來做方案和交底什麼的.,這些個東西應該同步進行的才對,但方案你得提前報給咨工或業主代表,做方案的時候,記得按照前面技術准備里計劃的時間來寫,能夠提前當然好了.方案裡面應該包括:大概工程量(越多越好),涉及的設備,方式方法等(重點).你可以一次性寫完交上去報批(有點像家庭作業,呵呵),也可以"分期付款"-每次只寫幾道工序,本人的經驗,你還是"分期付款"吧,壓力不會那麼大,被打回來也不至於全部重做.每道工序開始前一個月你就應該把方案做好交給他們,最遲別少於半個月,因為你要等他們批准才可以進行某道工序.別寫得太過離譜,你做交底的時候,請以方案做參考,如果現場的施工與方案相差太大,咨工一樣會反對的.他會說:你的方案裡面不是這么做的,你應該按照你的方案來進行施工.....
--------------------------圖紙篇-------------------------------
別指望設計圖紙會完美,那是不可能的,你可能會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對設計圖紙進行調整或修改,修改圖紙的時候,請注意以下事項:
①以省錢為第一目標
②要方便施工
③要節省材料
④要縮減施工工序、日期、設備、人員
⑤別讓他覺得對質量有影響,給咨工們一個錯覺,你這么改,是為了提高質量.縮短工期,你可別告訴他:我這樣做是為了省錢.他們可不管你省不省錢.工程量別越改越小,工程量小了,錢也就少了.
⑥給他一個足夠的理由,讓他批准.
一般情況下,你能夠說服咨工批準的時候,你起碼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的事,就是按圖紙施工了.結束後找他要錢就可以了.
--------------------------材料篇-------------------------------
請記住一條:你所有進場的工程材料(即永久性材料,比如鋼筋/砼等),都需要給咨工或業主代表提供相關的技術文件以讓他們批准,甚至需要該材料生產廠家的資質文件,否則,你進場的材料一點用也沒有.
好了,你的材料生產商和你的材料都被批准了,下定單後,材料該進場了,送貨進場的時候,你一定要在現場檢查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從數量/質量/規格等入手,然後和他的送貨單及你的LPO(訂單,Local Purchase Order)進行比較,是否有出入,如果有出入,你可以拒簽送貨單,然後讓車給他拉回去...
請注意:一定要自己親自去檢查,而且要非常仔細,別想著人家供貨商就不會出問題,那太天真了,工程材料不可以出現任何差錯,否則,等你需要用這個材料的時候才發現他是錯的,已經太遲了.
工程材料進場後,咨工一般會要求抽樣檢查,砼等實時材料每車都要進行實驗(每一罐車取150*150*150規格的試塊若干,通常情況下需要做3、7、28天的強度試驗,規格的大小根據咨工要求或技術規格書的要求來確定),鋼筋的取樣是按噸來算的,抽取的樣品送專業的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抗壓抗拉等物理力學方面的試驗.其他材料類似.
--------------------------咨工篇-------------------------------
咨工(或業主代表),不可以否認的,在一個項目里有著不容懷疑的權力,你如果做的不好,他甚至可以讓你停工,而咨工本身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說咨工掌握了項目的生死大權可能有點誇張,但如果你把咨工惹毛了,估計你不會有一天好日子過.所以我把咨工單獨分出來說幾句.是希望各位可以搞清楚他們是幹嘛的,我們做為施工單位,該如何與他們進行交往和溝通!
①在商量正事的時候,如果你的英語不好,還是准備一個翻譯吧.英語好的可以無視!
②千萬別小看他們,他們天天研究Specification(技術規格書)及圖紙和BOQ等,他們對質量控制方面很明白.別指望忽悠他們.打消這個念頭.
③和他爭論的時候,請注意用詞,要做到不卑不亢,凡事以技術規格書為准,在找他們理論之前,你最好看下技術規格書的相關條款,會事半功倍的.只要你說的有道理,一般的咨工是不會為難你的,反而會對你另眼相看,但你強詞奪理的話,休想他們會認輸.
④平時交往打交道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些好處,比如送個手機或請他吃個飯什麼的,這和國內的監理沒什麼不同,但別在"賄賂"他們的時候講條件,你只抱著加深感情的姿態去就可以了.搞好關系,以後就好說話了.如果他有親人在身邊,那更好了,送點東西給他們,別太明顯就OK了...小恩小惠有時候換來的可能是大筆的賬單哦!
⑤最重要的一條,請尊重他們!
--------------------------現場篇-------------------------------
在一個項目中,現場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在現場你要幹嘛呢?要怎麼樣做呢?
①.在某個新的工序開工前的24小時,你需要給咨工發」施工通知單」(詳情請參見文件管理及傳閱部分),然後新工序開工的時候,咨工會去你的施工現場監督你新工序的第一次施工,看是否符合他的要求.
②.你每天至少要去現場三遍到四遍,對於那些第一次施工的工序或非常重要的工序,你則需要全程待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發現有什麼不對或與技術交底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製止工人繼續做下去,並糾正他們.如果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發現有比技術交底中更好的方法,那就採用那個更好的方法吧!
③.技術交底應該在工序開始前交給現場負責的工人,且工人不能有任何疑問,有疑問的話,就讓他提出來,你應該給他解釋清楚才對.別怕耐煩,因為到時候出事了,責任可能全在你.因為他只是按你的指令進行施工而已.
④.某項工序的工作結束後,你要親自按照技術規格書和圖紙尺寸的要求嚴格進行驗收,對沒有達到要求的部分要求整改並找出原因,當你確定完全符合技術規格書和圖紙的要求後,就可以發驗收通知單給咨工請求驗收.(詳情請參見文件管理及傳閱部分)
---------------------------文件管理及傳閱-------------------------
文件管理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的工程,在一個項目裡面,可以從文件管理方面看出項目經理及其他相關的管理人員對項目的管理水平和控制情況及項目的運轉情況進度情況等等,一個項目部的文件管理甚至關繫到這個項目最終會不會賺到錢,能賺多少錢等問題,另外就是,當工程結束後,如果業主方面對工程或工期有所質疑,此時的文件就是我們的證據。所以說,文件管理方面極其重要,我在這里只能簡單介紹一些必需的管理過程和必要的文件.其實每個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或必需有一套成熟的文件管理系統來使公司正常運轉,我們公司就有.但那太過復雜和龐大,我撿一些重要的部分來描述一下,同時也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咨工方面
① 普通信函:與咨工的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信函」、RFA、RFI等,然後還有就是面對面的溝通了,信函是以某問題為主題,對咨工提出疑問或請求,對咨工發給施工單位的信函給於回復的手段,例如咨工某月某日給施工單位發出「關於XXX項目XXX部位的要求」的信函,你要立即做出回應,然後同樣以信函的方式發過去,當然,在你收到對方的信函之後和回復信函之前,可以去找咨工面對面的談信函的問題,並告訴對方你的解決方法,在咨工口頭同意你的方法後,再回去寫正式的信函請求批准。並附上相關的圖紙或其他資料。(請保留咨工簽收的復印件,這是他收到信函的證據,如果是傳真件,請將傳真結果保存)
② 報批信函:報批信函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封面,另一部分為你要報咨工批準的內容。封面基本是千篇一律的,包含著項目名稱及報批人的一些資料。報批內容可以是工程材料供應商資質、工程材料、工程施工計劃、施工方法、工序工藝等任何內容。一式兩份,交由本項目的項目經理簽字後,交給咨工,咨工簽收一份拿回來(復印件),原件留在咨工處,等他批准後,他會將批准後的文件再復印一份交由施工方(你自己)存檔。
③ WORK NOTIFICATION、RFA、RFI:WORK NOTIFICATION 即施工通知單,在你首次進行某次工序的時候發給咨工(例如首次澆築砼),他根據你填寫的時間來現場監督檢查本次工序的施工過程,RFA是Request for approval/Inspection,即驗收/檢查通知單,請求咨工為你完成的工序驗收,月末憑此結賬,如果沒有這份RFA或咨工沒有批準的話,你的工作就相當於白乾,RFI是Request for information,即當你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碰到現場情況脫離原始資料的情況時候發給咨工的(例如現場出現了原始資料里沒有提到的岩石、電纜、水管等等所有的意外情況),咨工在收到RFI後會對原始資料和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如果RFI所述屬實,他們一般會以信函的形式告訴你該怎麼處理這種意外的情況。你再根據咨工的要求進行施工,並把按咨工要求完成後多出的工作量以RFA的形式給咨工驗收。以上這幾種都是請求咨工來現場進行監督檢查和驗收,這種信函一般要求在你請求的時間之前24小時以上給他們,以便讓咨工有時間安排相關人員按時來現場進行處理。以上除RFA外,遞交的時候都是一式兩份,遞交人簽字(不是項目經理哦)後遞交給咨工,咨工簽收後我們拿回復印件存檔,如果屆時咨工沒有去現場,可以拿咨工簽收的復印件去找咨工理論。RFA比較特殊,是一式四份,由工程開工前承包商(施工單位)自行設計交由咨工批准後再並專門印刷(不同的咨工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格式等也不盡相同,但不外乎RFA編號、遞交的日期時間、需要檢查驗收的部位、請求驗收的日期時間、工程量計算及簽名同意欄等等),印刷出的空白RFA是復寫紙類型的,即填寫第一頁時,下面三頁會被同時復寫上。四頁分別交由不同的人員存檔保管;一般分為四個顏色,白綠紅藍,在白色頁面填寫完後把藍色自己留下備查,其他三份交給咨工,咨工簽收後把紅色交給商務部門,驗收結束後把咨工同意(或拒絕等意見)的綠色再次交給商務部門,月末結賬可用。工程量你可以先在RFA的工程量計算欄上填上(需要帶計算式和簡圖)或者等咨工自己驗收完畢後再填寫(非常重要,一定要在RFA上反映出工程量,否則一樣拿不到錢)。
2. 項目部內部方面
① 收:項目部會收到各式各樣的信函:咨工發來的信函、公司發來的信函、其他下屬分包商或工程材料供應商發來的信函,如何處理這些信函?首先,項目經理必需過目,然後通過信函的內容再做出安排,如果是公司下發的文件,那就要求項目部的每一個管理成員都要傳閱,然後簽上字,如果是關於本項目的一要求,項目經理要安排具體的人員來處理信函中提到的問題,最後再歸檔,如果有必要,傳閱的過程可以由觀閱自己保存一份,但原件必需放入相關類別的文件夾存檔以備查。注意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落實到人來跟進,或者是由項目經理親自主持會議來商討解決方案,有了解決方案後再回復給對方,或澄清、或解決、或質問。總之一句話,要做到有函必回。
② 發:項目部根據需要,通常會要發各種各樣的信函,給項目部內部的管理文件、給咨工、給公司、給下屬的分包商或材料供應商。欲發的信函應該由該信函的負責人起草,交由項目經理過目,提出修改意見後再修改定稿並簽字,項目經理簽字後交由商務部進行翻譯,項目經理再對翻譯出的信函進行審定,確定無誤後項目經理在翻譯的信函上簽字確認,再發出。部分信函需要附圖紙或其他的附件的,在終稿前應該交給項目經理審查。發出的任何信函都要有復印件備查,傳真件要有傳真反饋記錄,與信函一起存檔備查。這個過程不能出任何差錯或跳過任何步驟,如果項目經理不在,就由副經理或生產經理等負責人簽字定稿。
③ 會議記錄:與咨工的正式會議都要有會議記錄,正式的會議記錄一般由咨工給出,開會前會有「會議紀要「,即會議的內容和時間等。也是會議前24小時由咨工交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根據時間安排工作並預先討論會議紀要的內容,同時可以把施工單位需要討論的問題加進去。在會議開始的時候與咨工進行討論。會議的內容由咨工記錄並整理,會後兩到三天發給施工單位一份備查。如果咨工沒有發,施工單位有權向咨工進行索取。
❼ 如何從技術員成長到工程師
你要多參加 項目,但是你的技術基礎要打好。 多了解 項目的構建(好比我做網站,我會一直去看別人的網站是如何布局,好的站跟差的站有什麼差別),當你了解一些構架的思路,你就可以嘗試一下按了解的構架做一些項目,或者有新想法就嵌入你做的一些項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動力嘗試,一直改進項目。你才有所長成。能很好的優化一些項目時,你差不多就算工程師了。
❽ 怎麼樣從助理工程師變成總工程師呢,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啊
助理工程師是職稱 一般職稱分4個等級 員級(技術員) 助理工程師 中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是直接評的 不用考試 但有嚴格的工作年限要求
而總工程師是職位 就如一個項目必須有項目經理 總工程師 也就是說總工程是單位指派你到一個項目去擔任此職位 但一般來說 要擔任總工程師都要求你是高級工程師
因此 助理工程師和總工程師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你要想從助理變成總工程師 那麼先把中級和高級搞定 到時候估計公司能派你去擔任總工程師了
❾ 各位大俠 總工在一個工程里是個什麼職務呢 然後要從一個技術員升到總工要多久啊(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
總工就是一個項目的總負責人,也就是總工程師,看是什麼行業了,什麼公司,什麼項目,對總工的要求都不一樣,一般都是最少5年,因為總工程師要求有職稱限制的,初級職稱是畢業以後兩年能評,中能是5年,他今年剛畢業的話,可能得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