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技術管理學中對「技術壁壘」這一概念是怎樣定義的
技術壁壘是指科學技術上的關卡,即指國家或地區政府對產品制定的科學技術范疇內的標准,如產品的規格、質量、技術指標等,達不到一定技術標準的不能進口,如汽車廢氣排放達不到一定標准,不準進口,也就是阻止低技術產品進口(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的技術法規、標准中有此含義);或達到某種技術標準的產品不能出口,如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多少億次的計算機不準出口,即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美國等發達國家就是這么做的),從而在技術方面對進出口貿易構成壁壘。
因此可以說,技術壁壘是利用科技手段形成的,包括差異技術壁壘和創新技術壁壘,前者是利用技術上的差異絞盡腦汁設計出來的;後者是由於科技方面的創新,使其在某一領域的技術處於明顯的領先優勢,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獲得的是壟斷競爭優勢。技術壁壘是以某種文明方式,實現市場份額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是國際貿易競爭中獲取全局優勢的戰略手段。從這種意義上說,技術壁壘有其合理成分,是不好反對的,而應正視和攀登。
技術獨占性(Appropriability):技術獨占性是指創新者保護其創新的能力.一項創新的獨占性高低由技術的本性和該技術流動所處區域內的知識產權制度保護程度所決定
B. 創業者怎樣快速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
推出與競爭者不同的產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很強的品牌優勢,利用政府政策的優勢形成競爭優勢,控制關鍵資源(表現為對資金、專利、專有技術、原材料供應、分銷渠道、學習曲線等資源及資源使用方法的積累與控制),實現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提高客戶粘性和轉換成本。
C. 工廠技術
1.工廠技術,是指在生產產品現場無數點滴的改進和調整。
2.科學研發的實驗室技術固然重要,但用於量產的工廠技術不能輕視,甚至應該更重視。
3.工廠技術的壁壘可能比實驗室技術的壁壘更高。大量細微的小改進、小竅門甚至無法傳承,它是一線員工腦子里的專有技能。這個壁壘是時間的壁壘,別的企業要學習就得花時間。
4.比如液晶生產需要除塵,混入十粒塵埃液晶屏就有十個不發光的黑點,就不合格。怎麼除塵?不知道。一點一點改進,一點一點調整,最終把合格率提上去。別的企業想學也很難學,積累起來的小改進已經成為大技術了,ta們只能花時間自己探索。
5.比如得到app的「每天聽本書」產品,怎麼選書?怎麼控製品質?怎麼迭代?也是一次次挑毛病,一次次復盤總結規律,一點點改進調整,一條一條把工廠技術固化下來。這種實戰中打造出來的經驗技巧,才是真正的量產能力。
6.總結,新科技產品誕生很重要,但能讓它量化生產的大量不起眼的工廠技術更重要。
D. 什麼是技術壁壘
什麼是技術壁壘
技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一類,它以技術為支撐條件,即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准、認證制度、衛生檢驗檢疫制度、檢驗程序以及包裝、規格和標簽標准等,提高對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保障國家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的。
技術壁壘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合理性。設立技術法規、標准及檢驗程序,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及消費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的有關技術壁壘協議並不否認各國技術壁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術壁壘不應妨礙正常的國際貿易,不得具有歧視性。
--復雜性。技術壁壘因其涉及的技術和適用范圍的廣泛性,使其比配額、許可證等其他非關稅壁壘形式更為復雜,而WTO允許各國根據自身特點如地理及消費習慣等制定與別國不同的技術標准。因此,要證明技術標準是否妨礙正常的國際貿易並不容易。
--隱蔽性。技術標准過高,檢驗程序過嚴,都可以影響國際貿易。要區別一項技術標准或檢驗程序是否合理往往比較困難。技術壁壘因其合理性和復雜性而具有隱蔽性,不容易遭到其他國家的報復。這是各國願意利用技術壁壘的主要原因。
--靈活性。不斷發展的技術和技術壁壘多樣化的形式為靈活運用技術壁壘提供了條件,技術壁壘也較其他關稅壁壘更容易實施。
E.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及其表現形式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指貨物進口國家所制定的那些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標准以及檢驗商品的合格性評定程序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即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准、認證制度、檢驗檢疫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瑣的技術、衛生檢疫、商品包裝和標簽等標准,從而提高進口產品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技術性貿易措施可分為三類,即技術法規、
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並把其中符合《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原則和國際標準的技術法規、
標准視為合理的、允許的。這些技術法規和標準的實施,雖然也會對貿易帶來一定的影響,
但卻並不被視為貿易壁壘,或者稱其為合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而把不符合《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原則和國際標準的技術法規、標准視為以技術為名的貿易壁壘,並要求各成員國予以消除,或者稱其為非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一)合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合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也稱其為單純的技術壁壘,是指科學技術上的關卡,即指國家或地區政府對產品制定的科學技術范疇內的技術標准,如產品的規格、質量、技術指標等,達不到一定技術標準的不準進口。如有的國家規定汽車廢氣排放達不到一定標准,不準進口,以阻止低技術產品的進口;或者為了獲得壟斷競爭優勢,實施市場份額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對達到某技術標準的產品不能出口,如運算速度達到多少億次的計算機不準出口,即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合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表現在經濟技術水平存在差距的國家之間的貿易,
尤其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中。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及經濟發展水平高,國民的安全、健康、環保意識非常強,因此對商品質量和性能的要求嚴格,制定的標准、技術法規等往往較苛刻;發展中國家由於受科技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對商品質量和性能的要求相對較低,因
此大部分產品的技術性水平遠不及發達國家。這樣在發展中國家合格的產品,到了發達國家成了不合格產品,造成了貿易的障礙。如發達國家實施的各種綠色環境標志制度、衛生檢疫制度等。這類高水平、嚴要求的標准和技術法規都是發達國家根據其國內生產和技術水平制定的,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可以做到,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卻很難做到,從而將發展中國家的同類產品排斥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之外。這種合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超過了當前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因此無論怎樣,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出發,也構成實實在在的壁壘。
但是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類歷史上的四次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創造了極大的物質財富。它對於提高產品質量,促進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實現生產和消費的規模經濟,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人類安全健康和保護環境,促進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和社會福利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國際貿易順利進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證。因此,這種技術性壁壘不會消除,相反卻會永遠存在,並將隨著各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對這類壁壘只能正視、適應並予以跨越。
(二)非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非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名義是技術性貿易措施,實質上卻是以技術為名的貿易壁
壘,其惟一作用就是限制或阻礙商品的進口,並對進出口國家帶來負面影響。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的相關規定,如果存在以下情況,則可以認為技術法規、標准以及合格評定程序限制了貿易,給貿易國家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因此是非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應予以消除。
1.技術法規、標准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的採用及其實施僅僅是增加了商品的成本。
2.技術法規和標准規定的水平高於達到某一特定的政策目標所需的必要程度,是通過犧牲國內產品利潤以減損外國產品的利潤,因此可能有貿易保護的目的。
3.技術法規、標准或合格評定程序在適用時或者對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發生影響時有所區別,而區別的差額部分構成不必要的保護。
4.所選擇和實施的技術法規、標准及合格評定程序不是所有可行的備選方案中對貿易造
成最小障礙的技術法規、標准及合格評定程序。
這種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表現在:(1)一些國家精心設計標准,專門用來對某些國家的產品形成貿易障礙。如法國曾禁止含有紅黴素的糖果進口,從而有效地阻止了英國糖果的進口,因為英國糖果製造時普遍使用紅黴素染料染色。(2)利用各國標准不一致,機動選擇對本國有利的標准,甚至制定內外有別的雙重標准。如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對進口汽油和國產汽油就制定了兩種不同的技術標准,以阻礙外國汽油進入美國市場。(3)通過實施有關商品包裝和標簽的規定,迫使出口商對商品重新包裝或更換標簽,從主觀上增加進口商品的技術和費用負擔。(4)在實施技術標准、法規的過程中對外國產品設置重重障礙,使商品的銷售成本大大增加,或在進行合格評定時延遲檢測或者主觀地收取額外費用,從而降低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如1998年9月11日,美國農業部簽署了一項新的法令,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木質包裝和木質鋪墊材料須附有中國出入境檢驗機關出具的證書,否則不能出口到美國,這增加包裝成本將近20%。由於非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具有明顯的歧視性、隱蔽性及不合理性,因而是每個貿易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必須採取措施予以打破的壁壘。
F. 什麼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它包括哪些措施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各國為保證其進出口商品的質量,或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護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而設立的技術法規,技術標准,合格評定程序等等。
技術性貿易壁壘通過國家政府法規制定具有現實意義
內容非常廣泛,技術貿易壁壘之所以成為最主要的非關稅壁壘之一,正是由於他的表象形式為法律,標准,要求,制度,包括產品的供產銷一系列過程。
而且非常復雜,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別是發達國家一般都佔主導地位。畢竟發達國家出口的是技術,
而發展中國家出口的是密集的勞動力產品。當然會造成嚴重的貿易順差。這也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常採取的措施。
至於說提供的措施,真是數不勝數。
1947年成立的關貿總協定就關注這個問題。《關貿總協定》第二十一條:「一般例外」中規定,締約方為保障人類,動植物和生命健康可採取必要的措施;第二十一條:」安全例外「也規定,締約方為保護國家幾本安全利益可採取必要的措施。
G. 技術壁壘的主要措施
世界各國(主要是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其限制產品進口方面的技術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技術壁壘
嚴格、繁雜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准
利用技術標准作為貿易壁壘具有非對等性和隱蔽性。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常常是國際標準的制定者。他們憑借著在世界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和技術優勢,率先制定游戲規則,強制推行根據其技術水平定出的技術標准,使廣大經濟落後國家的出口廠商望塵莫及。而且這些技術標准、技術法規常常變化,有的地方政府還有自己的特殊規定,使發展中國家的廠商要麼無從知曉、無所適從,要麼為了迎合其標准付出較高的成本,削弱產品的競爭力。
復雜的合格評定程序
在貿易自由化漸成潮流的形勢下,質量認證和合格評定對於出口競爭能力的提高和進口市場的保護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廣泛採用的質量認定標準是ISO9000系列標准。此外,美、日、歐盟等還有各自的技術標准體系。
嚴格的包裝、標簽規則
為防止包裝及其廢棄物可能對生態環境、人類及動植物的安全構成威脅,許多國家頒布了一系列包裝和標簽方面的法律和法規,以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生態環境。從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來看,包裝制度確有積極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術要求各國不一、變化無常,往往迫使外國出口商不斷變換包裝,失去不少貿易機會。
H. 如何採用技術壁壘策略打敗競爭對手打下的基礎
[經典回顧]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技術也在飛速的發展,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公司,就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術,及時跟上社會的腳步,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我們國家很多企業都遭遇過技術壁壘,大多數企業都是在把產品運向其他國家時候才發現,由於企業沒有先進的技術,造成了產品的質量不過關,其他國家就拒絕接受這樣的產品。
2002年就發生過這樣的現象,我國的蜂蜜在出口歐盟的時候,歐盟要求從蜂蜜中所提出的氯黴素不得超過0.1PPM,也就是說10噸蜂蜜中只能含有1克的氯黴素。由於蜂蜜大大地超標,在貨發到歐洲以後,對方就把貨直接退了回來,單單是運費就花了很大的一筆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沒有那麼高的技術水平,再者就是消息不靈通,才使其造成這么嚴重的後果。
從這次教訓,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技術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技術非常的落後,就算沒有競爭對手,最後也會自己敗下陣來。相反,如果你有強硬的技術做鋪墊,就算有再多的競爭對手,你最終都會脫穎而出。
在同行中競爭,關鍵就是技術,當你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時,就能解決好他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就算你不去參加競爭,客戶也會親自上門來找你。
打敗競爭對手最好的方法不是使用什麼樣的計謀,而是自己的實力不斷地變強,當你上升到一個特定的高度時,就算你擁有再多的對手,最後他們也會不擊自敗。
[案例分析]
曉民是一個某某軟體的銷售員,他最近在跟進一個大客戶,盯著這個大客戶的還有一個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他所在的是一個跨國企業,這個大公司有著非常雄厚的實力,想要把這個對手拿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正在曉民為了此事發愁的時候,正好碰到對手的軟體出了一點故障,導致他的客戶公司不能正常地運行。雖然對手所在的公司是跨國際的大公司,但是公司核心力量都在國外,國內的技術人員根本就無法解決這樣的技術故障。如果等著國外的技術人員來維修,最少會耽誤十幾天的進程,這對一個正在運行的公司,造成的損失是非常的巨大的。
曉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這時他就主動向公司申請出動公司的頂尖技術力量,幫助對手去解決這個問題。
公司覺得曉民的提議很好,就立即觸動公司的核心力量,無償的幫助對手解決這個技術故障,在這個技術故障得到解決的時候,對手的客戶都對他刮目相看。
曉民和對手正在競爭的這個大客戶,也看到的曉民公司的技術力量。雖然對手的公司也有這樣的技術力量,但是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如果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對手依然還是除了等候以外,沒有任何的辦法。
經過各方面的斟酌,這個大客戶最終還是選擇和曉民合作,而他的對手,在沒有談判之前,就被淘汰出局了。
經過這件事情,這個大客戶對曉民的看法又高了一層,在談判中客戶的態度非常好,合作進行的也非常的順利。
這是一個技術決定成敗的社會,沒有先進的技術作為鋪墊,早晚都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在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曉民面對那麼強大的競爭對手,他被打敗的幾率是非常大的,但是因為一件突發事件,最終改變了結局。
從表面看起來,他好像是在幫助對手,但是實際上,他是在藉助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實力。以這種方法做廣告,所起到的作用很更好,眼前的事實比什麼都更有說服力。
這次雖然是無償幫忙,但是比有償的獲得的更多。除了對手的客戶對他刮目相看之外,還有很多的客戶看上了他的技術。
只要有了先進的技術,就不怕找不到客戶,這個大客戶能夠順利地與他合作,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客戶也是聰明人,當然不會把這么好的技術而讓給其他人。
[巧手點金]
說了這么多,怎樣才能利用技術壁壘打敗競爭對手呢?
首先,暗下功夫,爭取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沒有強硬的實力,一切都是空談,當務之急,就是提升自己公司的實力,當自己在技術上佔有領導性的地位時,自然就會成為客戶的合作對象,眾多競爭對手就會不攻自破。
其次,要時刻掌握信息。掌握足夠的信息資源,就能正確把握好的技術運用的時間,這樣才能一舉打敗競爭對手。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曉民沒有掌握市場上的信息,就無從得知競爭對手的軟體出了故障。這時,也就失去了這次絕好的機會。就算你有這方面的先進技術 ,客戶也無從得知,客戶最終還是會選擇競爭對手 ,因為對手的公司基本上有這樣的核心技術,雖然在國外,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遇到這類事情,最起碼還有被解決的可能性。
另外,永遠不要小看競爭對手。千萬不要以為只有自己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這樣會讓你產生輕視對方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會讓對方有機可趁。
放正你的心態,正面地來看待客戶,在從容中多一點細心,這樣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I. 企業如何構建專利壁壘:專利壁壘的構建路徑!
構建專利壁壘的常見路徑如下:
如果在一個產品或者技術處於早期,此時市場上的參與者寥寥,企業有機會針對該產品或者技術的底層基礎點和關鍵點搶先形成專利,從而打造有效的專利壁壘。 影響專利壁壘有效性的核心是形成專利的技術是否為該產品或者技術的基礎性或者關鍵性技術,這些技術對於產品或者技術的實現起到決定性作用,屬於在做這個產品或者實現該技術時必須採用的專利。
典型的例子就是朗科的U盤專利。U盤是基於USB介面、以快閃記憶體晶元為存儲介質的存儲設備,無需驅動器,體積小巧,適合隨身攜帶,通過它可以隨時隨地交換資料數據,是移動辦公及數據存儲交換的理想產品,其以更大的容量、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更穩定的運行,取代了早年的軟碟機,並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移動存儲市場。
朗科於1999年11月14日就申請了名為「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儲存方法及其裝置」的專利,2002年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號為ZL99117225.6。2004年美國國家專利局也通過了朗科的專利申請,專利號為US6,829,672。2013年,該專利獲得了第十五屆中國專利金獎。
由於朗科在發起的專利訴訟中屢戰屢勝,各家U盤廠商不得不主動向朗科繳納專利使用費,朗科因此走向了專利許可之路,並依賴特有的專利許可模式於2010年1月正式在科創版上市。
上市九年多來,朗科科技累計實現凈利潤2.95億元,平均每年的凈利潤在3300萬元左右,其中來自U盤專利授權許可的利潤佔比超過了一半。根據朗科年報批露,2018年朗科的營收9.67億元,同比增長4.1%;凈利潤6,450萬元,同比增長14.78%。其中,來自專利授權許可的收入利潤就有3,629萬元,占總利潤的56.3%。
美國的高通公司即深諳此道,成為專利許可領域的超級玩家,其依靠「晶元銷售+專利許可模式」縱橫全球通信市場,獲取了不菲的收益。
高通公司成立於1985年,其憑借CDMA技術成為全球無線通信市場的領導者,當初高通利用各大巨頭爭奪GSM標準的時機,申請了大量的CDMA技術專利,並將其CDMA技術提交到美國標准組織TIA和世界標准組織ITU,成功被確立為世界移動通信標准,由此奠定了高通在CDMA生態圈中的霸主地位。
隨著CDMA得到越來越多的電信運營商的認可,高通依靠專利許可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高通的業務主要分為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QWI(Qualcomm Wireless & Internet)和QSI(Qualcomm Strategic Initiatives)四大塊,其中通技術授權部門(QTL)創造授權費用收入占總收入的23%,其利潤佔到總利潤的54%。因此,專利許可收入不僅是高通的重要收入來源,更是其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全球大概有300多家公司與高通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每年為高通貢獻幾十億美元的收入。據不完全統計,高通擁有的專利超過13,000項,主要集中分布在3G和4G的核心領域,其中大約3,900多項是CDMA的專利,在5G領域,高通超過8%的全球5G標准必要專利。
當企業的產中缺少基礎性技術專利或者難以形成技術標准時,可以採用群狼戰術達到建立專利壁壘的目的。
採用群狼戰術建立專利壁壘的核心原則是: 企業盡可能保證競爭對手抄襲產品時必須採用所申請的專利,因此不能僅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申請專利,更多的要從競爭對手的角度出發,採用地雷式布局策略,將產品中競爭對手可能抄襲的點作為專利,而不只是考慮將自己創新的點申請為專利。
採用群狼戰術的典型例子就是上面講的戴森公司,其所布局的專利遍布於無葉風扇的各個層面。在其申請的專利中,從一級分類上看,56%的專利集中在出風圈上,基座和風機上的專利分別為22%。從二級分類上看,噴嘴方面的專利佔比為38%,電機和葉輪的專利分別佔15%,外罩的專利佔比為11%,中央開口的專利佔比為10%,在擴散器、消音器上還分別有3%和2%的專利。
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會及時與您一起探討交流!也可添加: laojia0755 一起交流!
J. 技術性貿易壁壘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
(一)技術法規
WTO/TBT協定對技術法規的定義是:「規定強制執行的產品特性或與其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適用的管理規定在內的文件。該文件還可包括或專門關於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
該定義表明,技術法規是指一些具有強制執行力的文件。它不僅涉及產品本身的特性,而且涉及產品的加工過程、產品的生產方法和工藝,以及與產品特性、加工過程、生產方法和工(農)藝有關的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WTO/TBT協定要求各成員按照產品性能而不是按照其設計或描述特徵來制定技術法規。
(二)標准
WTO/TBT協定對標準的定義是:「經公認機構批準的、規定非強制執行的、供通用或重復使用的產品或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的規則、指南或特徵的文件。該文件還可包括或專門關於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
(三)合格評定程序
WTO/TBT協定對合格評定程序的定義是:「任何直接或間接用以確定是否滿足技術法規或標准中相關要求的程序。」同時給出解釋性說明:「合格評定程序特別包括:抽樣、測試和檢驗;評價、驗證和合格保證;注冊、任何和批准以及各項的組合。」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概括起來有以下五種:
(1) 頒布各種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2) 制定苛刻的技術標准。
(3) 推行嚴格的合格評定程序。
(4) 利用工業產權、知識產權形成技術保護。
(5) 其它形式的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