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大腦生命暫停技術有哪些

大腦生命暫停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6 00:47:03

『壹』 心靈催眠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心靈催眠治療課程——創典幸福泉心理咨詢中心
1、透視人類心靈技術:
冰山原理是一把透視人類心靈的鑰匙,也是幫助我們進入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的一幅地圖。
通過覺察冰山下的不同層面,你可以發現世界上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著同樣的渴望與期待,在那最深的層面上,人與人竟然如此的相同,人與人竟然如此的緊密相連。
好不誇張地說,冰山是對人性本質最深層的認識和了解,任何與人打交道的人,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無論是管理者還是父母,都應該了解冰山。
2、心靈經歷重塑技術:
通過家庭重塑的過程,人們往往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童年的經歷對自己當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從而接觸過去的資源,放下過去的負擔,轉化過往的陰影,更好的活在當下,更有力地走向明天。
3、心靈催眠語言技術:
心靈催眠透過極為優美和有力的語言模式,如流水般在不經意間幫助安主脫離困境。在心靈催眠課程中,你會親身體驗到心靈催眠模式深入人心的語言魅力。
4、輝煌生命雕塑技術:
由心靈催眠女士通過整合和提煉心理劇的一些要素後,發展出的一種教育和治療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人內心的狀態,經由人體雕塑的形式,清晰生動的展示出來,讓當事人和在場的同學不只是用頭腦,更整個身心去體驗整個心理轉化的過程,對所有在場的人都會產生強有力的沖擊和震撼,進而導致治療和學習的發生。
5、一致性溝通技術:
心靈催眠模式最初就是因為發展出極其簡單、實用的溝通技巧而名聞天下,這些技巧即適用於專業人士也適用於菲專業人士。
怎樣在溝通中同時考慮到自己、他人和當前情境的三個要素,用簡單的智慧幫助你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如何清晰有效的溝通,如何面對人與人的不同。當你學會一致性的溝通,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6、心靈安全情景技術:
劉教授為心靈催眠療法發展出的一個傻瓜式的溝通工具,分為5個環節,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它就會幫助人們創造出一個安全而信任的情境,使人們可以相互肯定,並放下防禦和猜忌,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無論在家庭或工作環境運用,都起到很好的調節氛圍、改善關系的效果。
7、心靈呼吸治癒技術:
源自生物能,作為輔助工具應用學員更好地體驗身心一致的感覺,釋放過去的創傷,活得更放鬆,更有活力。

『貳』 2020-10-17腦死亡:重新定義生命終點(34)

1、基本的四大生命體征

這節課只討論一個問題——生命的終點。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生命的終點就是心臟停了,沒有呼吸了。

但是,這么想是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的關系。

我解釋一下。

無論什麼品牌的監護儀,也一定會包括脈搏、血壓、呼吸、心電波形。

大多數情況下,有生命體征就代表著有生命。生命體征的正常與否,代表了病情的危急和嚴重程度。

那麼,有生命體征就一定代表著生命還在嗎?

2、腦死亡診斷引發的訴訟案

2013年12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兒童醫院,診斷一位13歲的女孩腦死亡。

在美國,診斷腦死亡就意味著宣告生命的終點。但是,這個孩子還有心跳。

所以,家屬認為既然孩子還有心跳,還有生命體征,怎麼能算死亡呢?醫院沒有權利停止搶救,必須一直治下去。

雙方爭持不下,起訴到法院。

主審法官非常慎重,他先是簽署了臨時限制令,也就是告訴醫院在審判過程中,不能停止治療。

然後,法官又指派了另外一名獨立醫學專家重新評估。也就是說為了保證公平客觀,這個專家來自第三方醫療機構。

這個專家評估之後,非常嚴謹地給法官寫了一份報告,報告是這么說的:

患兒存在不可逆的腦損傷,已經完全喪失大腦和腦干功能,這個診斷符合所有加利福尼亞州法律和專業學會制定的腦死亡標准。

意思是,無論從醫學層面,還是從法律層面,這個孩子確實已經去世了。

我解釋一下,早在1968年,美國哈佛醫學院就制定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腦死亡診斷標准。到今天,全世界包括美國已經有30多個國家通過了腦死亡立法。80多個國家在運用腦死亡作為死亡的診斷標准。

後來,法官判令家屬在限期內把孩子接出醫院。

1月6日,也就是診斷患兒死亡後的第26天,家屬通過救護車將患兒的遺體從醫院接走。

這個案例說明了什麼呢?

首先,很多人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的關系,認為有生命體征,就是有生命。

其次,一旦診斷腦死亡,就是死亡。

最後,即便是在已經執行腦死亡標准和立法幾十年的美國,對於這個診斷標准,仍然有人接受困難。

3、科學的死亡診斷標准

為什麼要用腦死亡的診斷標准呢?

首先,由於歷史原因,在科學還沒有誕生的時候,人們把心臟看成思維載體。

直到今天,這種觀念的痕跡依然無處不在。很多詞彙把心臟當成思維和意識的來源,比如傷心、用心、細心、心靈。

但是後來,隨著對人體結構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證明了大腦才是思維和意識的載體,是人體的司令部。

腦死亡意味著作為人本質特徵的意識已經消失,這就是生命的終結。所以,認為心跳停止才是死亡,是受到了歷史殘留觀念的影響。

其次,從生理角度看,自從有了生命支持技術以後,現代醫學可以維持生命體征。心臟不跳了,可以用葯物維持,呼吸停了,還可以用呼吸機支持。血壓低,可以用升壓葯維持血壓。

甚至在實驗室我們發現,某些動物離體的心臟仍然可以繼續跳動很長時間。也就是實驗動物已經死亡了,但是取出來的心臟,依舊可以跳動。

但是,一旦發生腦死亡,就永遠沒有逆轉的可能了。

因為,神經細胞不可再生,作為呼吸心跳中樞的腦干一旦死亡,接下來心跳、呼吸的停止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用心跳停止來判斷死亡不符合生理基礎。

這是用腦死亡作為死亡診斷的第二個原因,醫學無法逆轉腦死亡。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維持生命體征,但這不能等同於挽回了生命。

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

如果一個人腎臟衰竭,得了尿毒症不可恢復了,通過移植一個腎臟,他還可以健康地生存。

如果肝臟衰竭了,也可以移植一個肝臟。

甚至,如果心臟不工作了,還可以移植一個心臟,這個人依然還是他本人。

那麼,如果一個人的大腦死亡了,給他移植一個大腦。先不說技術上是否可行,即便是技術成熟了,移植了大腦的人,還是他本人嗎?

5、腦死亡與植物人的區別

講到這里,你肯定會擔心:一旦診斷腦死亡,醫生就不給搶救了。萬一這個病人有復活的奇跡呢?因為在網路上或者故事裡,經常有某某地方,一個被診斷腦死亡的人,後來又奇跡般地復活了。

我的回答是:這種事情要麼是診斷錯了,要麼就是謠傳。只要是經過科學方法診斷的腦死亡,就不可能逆轉。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表示,一旦腦死亡被准確判定,迄今為止,從來沒有重新獲得腦活動的例子出現。

之所以有「復活」的說法,是人們以訛傳訛,或者把植物人說成了腦死亡。

植物人和腦死亡的概念經常被混淆。植物人是活人,少數植物人有重新醒來的可能。

我說一個著名的例子。

2013年12月,德國一級方程式賽車手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滑雪的時候,不幸滑出雪道,頭部直接撞在了岩石上。

舒馬赫的大腦嚴重受創,陷入深昏迷。

隨後他被緊急送往醫院,做了腦部急診手術。手術以後在ICU監護治療,還用到了呼吸機支持。

最後,舒馬赫終於艱難地存活了下來。根據媒體零零散散的報道來看,舒馬赫已經恢復睜眼等最基本的身體反射,但是仍然沒有完全醒過來。

到了2018年8月,有媒體透露,舒馬赫有時候還會不自主地流淚。

根據這些證據,我判斷這是一種植物人狀態。

盡管在2018年底,有媒體報道舒馬赫站了起來,後來又辟謠。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等待這位昔日的車王,可以創造奇跡。

從生理角度上看,腦死亡的時候,所有大腦功能都消失了,沒有任何反射,沒有自主呼吸,也沒有瞳孔反射。腦電圖是一條直線,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大腦活動的痕跡了。

但是植物人不同,植物人的腦干功能還在。

腦干是負責心跳和呼吸的中樞,所以,植物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神經反射,還會有無意識的睜眼;甚至可以有吸吮,躲避疼痛這些基礎的反射。

而且,植物人的腦電圖也不是一條直線,會有一些雜亂波形,這說明大腦皮層仍然有一些凌亂的電活動。

6、腦死亡診斷標準的價值

所以,腦死亡診斷標準的確立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給你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病例。

有一個青年因為嚴重的大腦創傷在ICU搶救,經過多次專家評估,都證明這個患者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腦死亡。

他的父母都是醫生,當他們意識到孩子已經腦死亡之後,萬分悲痛。你肯定能想到白發人面對孩子死亡的巨大痛苦。

但是,這對父母請求盡快做器官捐獻。因為,這個患者生前簽署過器官自願捐獻同意書。

在他們眼裡,完成孩子的願望,將已經死亡的兒子的器官重新交給需要的人,兒子的生命才會得以最大的延續。

但是,這個病人的妻子卻反對捐獻器官。她認為,只要有心跳就不能算死亡,更不能器官捐獻。

後來又過了幾天,這個妻子終於想通了,她要求器官捐獻。

但是這個時候,病人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全身感染,也就是說,錯過了器官捐獻的最佳時期。

這個病例讓咱們感動。

無論是病人的父母還是他的妻子,都深愛著這個病人,同時他們又都是具有大愛的人。

父母的愛更深邃,他們更理性地看待死亡,希望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而妻子的愛更感性,她錯過了能夠器官捐獻的最佳時間,因為她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

今日得到:

1、人基本的生命體征包括: 呼吸、血壓、脈搏、體溫。醫生在書寫住院病歷的時候,一定會首先記錄這四個生命體征。

2、、呼吸停止作為死亡診斷標准,更科學。

首先,由於歷史原因,在科學還沒有誕生的時候,人們把心臟看成思維載體。

其次,從生理角度看,自從有了生命支持技術以後,現代醫學可以維持生命體征。心臟不跳了,可以用葯物維持,呼吸停了,還可以用呼吸機支持。血壓低,可以用升壓葯維持血壓。

3、腦死亡作為死亡診斷的原因

01、隨著對人體結構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證明了大腦才是思維和意識的載體,是人體的司令部。腦死亡意味著作為人本質特徵的意識已經消失,這就是生命的終結。

02、一旦發生腦死亡,就永遠沒有逆轉的可能了。這是用腦死亡作為死亡診斷的第二個原因,醫學無法逆轉腦死亡。

03、用腦死亡作為死亡標準的第三個原因,大腦是不可替代的。用腦死亡標准更科學。

4、美國神經病學學會表示,一旦腦死亡被准確判定,迄今為止,從來沒有重新獲得腦活動的例子出現。

5、植物人和腦死亡的概念經常被混淆。植物人是活人,少數植物人有重新醒來的可能。

植物人和腦死亡的區別,用一句話說,就是生和死的區別。

植物人是活人,依然有救治的價值,也許有一天會出現奇跡,植物人有蘇醒的可能。但是腦死亡,是人已經死亡了,永遠不會有奇跡。

6、腦死亡診斷標準的價值

首先,腦死亡的診斷標准不僅定義了生命的終點,同時,也能指引正確決策。確立腦死亡這個診斷標准,可以讓死者更有尊嚴,讓病人安靜地離去,減少無謂救治帶來的痛苦。

其次,及時確認死亡,又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以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最後,腦死亡診斷標准還可以為器官移植提供更多的可能。

7、重點:. 腦死亡作為死亡的診斷標准更科學。. 腦死亡與植物人的區別,是生與死的區別。. 腦死亡診斷標准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8、只有確定了唯一的終點,才有了無限選擇的起點。

『叄』 探索大腦8大奧秘:每天都在用腦,你了解大腦嗎

文/諸神的恩寵

請先猜一個謎語:每天,我們都要用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就在我們身上,但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缺了它,我們就什麼事情都幹不成。那麼請問,這是什麼東西?

可能你已經猜到了,沒錯,它就是我們的大腦!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用大腦,然而有關大腦的知識,我們卻知之甚少。 針對這種情況,上海東方廣播中心獨家策劃了一檔有趣的科普節目,叫「創新之問」。該節目內容為普及大腦常識,形式以兩方對話為主。最大的亮點是,對話的雙方極具反差萌效果。怎麼反差萌呢?原來,對話的一方是中國院士、著名神經生物學家 楊雄里 ,而對話的另一方則是 小學生們。

想想看,科學家認真嚴謹、學識淵博,而小學生們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當這兩方相遇時,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正如節目組所預料的那樣,科學家和小學生們精彩的一問一答,為很多人普及了腦科學常識,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譽。後來,節目組將這期節目的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和編輯,於是,便有了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 《與中國院士對話·大腦奧秘知多少:大腦奧秘初探》。 這本書曾榮獲 「2018年度桂冠童書」獎。

好了,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聽,在腦科學方面,楊院士和小朋友們都聊了些什麼吧。

01 大腦由哪些部分組成?

在科學界,許多人都覺得宇宙奧秘最高深莫測。但其實, 人腦的奧秘完全可以與宇宙奧秘相提並論 。世界上任何一台先進的機器,都沒有人腦結構復雜。既然人腦這么厲害,那我們就有必要好好認識一下它。

腦位於我們的顱骨腔內, 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 。其中,大腦占腦總重量的85%左右。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兩個半球的外層是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是思維的器官,主導人體內部的一切活動過程。 小腦位於大腦的後下方, 小腦負責控制和平衡人的各種行為 ,比如我們走路、跑步、彈跳等,都是小腦在發揮作用。腦干位於大腦下方, 腦乾的主要功能是維持個體生命 ,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

一般情況下,我們說人腦主要指大腦。相較於其他人體器官,大腦的發育過程要復雜得多。 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單位 ,大腦里存在著上千億個神經元。 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點,叫做突觸 。在胎兒期,腦神經元的數量不斷增加。當嬰兒出生時,腦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在兩三歲時,學說話學得特別快。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人在兩三歲時腦部發育特別快,大腦能很輕松地接收和模仿信息。正是由於這個特點,兩三歲的孩子才會學說話學得快。

02 腦科學界都有哪些巨人?

從歷史角度看,腦科學研究之路雖然不長,卻充滿艱辛。從17世紀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利用解剖學手段研究大腦。到了19世紀,神經元理論破土而出,由此,形成了腦科學的雛形。

在腦科學研究領域,有兩位巨人不得不提。 一位是義大利神經解剖學家高爾基。 1873年,高爾基首創新的染色法——高爾基染色法。高爾基染色法能將動物神經細胞的形態清晰地展現出來。這使得人類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復雜而精巧的神經元結構。

腦科學的另一位巨人,是西班牙神經科學家卡哈爾,他被譽為 「神經科學之父」。 卡哈爾改進了高爾基染色法,並開創性地提出神經元學說。神經元學說認為,大腦由腦細胞構成,神經元是神經活動的基本單位,神經元之間雖然不直接接觸,但它們之間會傳遞信號。卡哈爾還親自手繪了神經元的圖像。通過這些繪圖,人們能看到神經元細胞的模樣。

由於在腦科學方面的巨大貢獻,高爾基和卡哈爾同時獲得1906年諾貝爾生理學獎項。

03 目前都有哪些大腦研究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大腦的技術也越來越多。說到這里,楊院士分別 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給我們介紹幾項大腦探測技術。

先說微觀方面的兩項技術。第一項是電子顯微鏡技術。這種技術能看清楚神經細胞和突觸的精細結構。第二項是電生理技術。這種技術能檢測神經細胞活動。哪怕是活動范圍小於0.1微米的細微變化,也會被它精準地記錄下來。

說完微觀方面,再來看探測大腦功能的宏觀技術。第一項是腦電圖。腦電圖技術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大腦分析技術。19世紀末,英國醫生在動物身上發現了腦電波。此後他們又發現,人在思考和睡眠時,也會產生不同的腦電波。於是,腦電波這一概念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腦電圖分析技術已成為診斷腦部疾病的重要工具。

除了腦電圖之外,核磁共振技術是一項重要的腦部檢測技術。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十幾位科學家因在核磁共振技術領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由此可見,核磁共振技術有多厲害。核磁共振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用核磁共振技術,另一類是功能核磁共振技術。

應用核磁共振技術能在不開刀的情況下,獲取人體各種器官的大量信息。用這種探測大腦,可以清晰看到大腦結構和大腦活動。目前,這項技術已被應用於診斷腦梗塞、腦腫瘤、腦外傷等。而功能核磁共振技術則更為簡單,它只要通過測量血液的氧含量,就能精確地監測大腦活動。

04 大腦圖譜是什麼?

然而,當我們在探索大腦奧秘時,光有大腦檢測技術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張「大腦地圖」。這張大腦地圖的專業術語叫「大腦圖譜」。 一直以來,繪制大腦圖譜都是腦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繪制大腦圖譜呢?這是因為大腦圖譜能詳細描繪出大腦活動,並標注出負責語言、記憶、情感的各個功能區域。要想對人腦有更深入的認識,就必須要有一張大腦圖譜。

繪制大腦圖譜的傳統技術是,把大腦組織切成薄片,並用特殊的熒光進行染色,之後將這些切片放到電子顯微鏡下進行研究,並拍攝成照片。但是,用這種方式繪制大腦圖譜,不僅費時費力,還特別費錢。於是,科學家們又開始積極尋找新方法。

2016年,美國一個科研團隊發明了 神經元條形碼技術 。這種技術給每個神經元都配了一個條形碼。如果想得到一個神經元的DNA,只需要將這個神經元的所有條形碼拼接起來就可以。應該說,這種技術比傳統的繪制大腦圖譜的技術要高明得多。

05大腦與記憶是什麼關系?

大腦素有「 人類記憶倉庫 」的美稱,那麼,大腦為什麼能記住信息呢?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還得先從一部老電影說起。

在美國電影《雨人》里,主人公雷蒙是個記憶天才,他能做到對任何事都過目不忘。雷蒙的原型是美國人皮克。雖然皮克患有自閉症,但他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凡是他看過的東西,98%都能記住。皮克的驚人記憶力激發起科學家研究記憶的熱情。

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 記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能持續兩秒左右,短時記憶在一分鍾以內,長時記憶會在一分鍾以上。

對於正常人而言,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然而,病人莫萊森年紀輕輕卻常常忘事。後來醫生發現,莫萊森的記憶只能持續20秒。莫萊森為什麼如此健忘呢?這事還得從他小時候說起。

小時候,一場車禍讓莫萊森患上了癲癇。為治療癲癇,外科醫生摘除了他大腦里的一部分海馬回組織。手術後,莫萊森的癲癇的確減輕了,但同時,他患上了嚴重的失憶症,就連剛剛說過的事情都記不住。

莫萊森的失憶現象,引發了神經科學家們的強烈好奇,於是科學家們紛紛開始研究他。而莫萊森呢,由於只有20秒的記憶,於是他總能很耐心地配合科學家們的各種要求,從不厭煩。最終,好脾氣讓莫萊森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病人之一。從莫萊森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 大腦里的海馬組織和記憶的形成有密切關系。

說完莫萊森,再說回正常人。對於正常人來說,記憶力的好壞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先天遺傳,二是後天訓練。 記憶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依次是存取、編碼、存儲、取回。 人在記憶過程中,會涉會及到很多復雜的機制,只有大腦各部分通力合作,才會記住信息。

盡管記憶力對人至關重要,但我們也應該明白,純粹的記憶並不構成價值。大腦真正的價值在於,它能幫助我們掌握知識,認識客觀事物和解決現實問題。

06「大腦潛能被開發了20%」,這種說法靠譜嗎?

現在,社會上各種智力培訓課程層出不窮。這些培訓抓住了家長們的一個心理需求,那就是,要培養高智商的孩子。

那什麼是智商呢? 智商指,一個人的認知程度與其年齡相符的程度。 人的智商會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人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會隨著外界環境的刺激而發生改變。一個人只要能不斷學習,他的智商就能不斷提高。

說到智商,總能讓人聯想到潛能。今天,世界上很流行一種觀點,認為人腦具有無限潛能,目前人腦潛能只被開發了20%左右。楊院士認為,這種說法很值得商榷。為什麼?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人腦開發到100%是怎樣的情況。既然是這樣,那又憑什麼說,目前人腦只開發了20%呢?所以楊院士認為,「人腦能開發到百分之幾」這種觀點並不科學。

07 換頭術存在哪些風險?

雖然人類對大腦的認識還很有限,但科學家對腦科學的探索從未止步。近幾年,腦科學界涌現出了不少奇聞異事。比如2017年,一則換頭術新聞就引發了全球網友熱議。怎麼回事呢?原來,義大利神經外科醫生卡納韋羅希望能做世界上第一例人類換頭手術。這個想法聽上去很驚悚吧?可真就有人願意當試驗品。這個人是俄羅斯的一位程序員,他因為先天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疾病,所以只能長期坐輪椅。這位程序員相信,通過實施換頭術,自己就能重新站起來。於是醫生和病人一拍即合,准備進行換頭術。但後來,換頭手術並沒有實施。

為什麼呢?因為 換頭術面臨著兩大問題,第一是倫理問題 ,假設給張三換上李四的頭,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這個人到底是張三還是李四? 第二是生理排異問題 ,換頭術之後,病人體內會發生強烈的排異反應。如果處理不當,病人將有生命危險。由此可知,換頭術能否在人身上實施,還有待時間來給出答案。

08 未來腦科學研究的趨勢是什麼?

進入21世紀後, 人工智慧已成為腦科學研究的新趨勢 。人工智慧,簡稱AI,它是研究、開發和模擬人類智能的新理論和新技術。近幾年,人工智慧一直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圍繞人工智慧的大討論也從未中斷過。

2017年,我國圍棋頂尖高手柯潔挑戰人工智慧AlphaGo,結果卻連輸三局。這個結果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其實這也難怪,因為從表面看,AlphaGo是一台機器,但實際上,它背後站著一群世界頂尖的科學家。說到底, 與柯潔對陣的並非是一台機器,而是一大群智力超群的科學家 。這么看來,柯潔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然而有趣的是,在戰勝柯潔後不久,AlphaGo也跌下了冠軍寶座。打敗它的不是人類,而是新一代人工智慧AlphaZero。

面對柯潔慘敗AlphaGo這一事實,人們開始對人工智慧產生強烈恐懼。於是,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擔心,未來人工智慧會不會搶走我們的飯碗?目前,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如何應對這種挑戰。

總的來說,今天的腦科學研究還主要聚焦在細胞和分子層面。對於腦的高級功能,比如思維、情感、意識等,我們的認識還非常膚淺。 人腦是精神活動的器官,而精神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變幻莫測 。思維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一特性,給研究大腦帶來很大難度。然而,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越是未知的領域,越是能激發我們的探索欲。

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研究大腦已成為當前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正如現代腦科學奠基人卡哈爾所說,「 只要大腦的奧秘尚未大白於天下,宇宙就仍將是一個謎 。」 在未來,腦科學又會帶來哪些研究成果呢?我們將拭目以待。

『肆』 永生計劃的發展方向

就目前而言,在永生道路上,對現在生存的人類唯一具有意義的技術。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就是在深低溫(液態氮)環境下完整保存「遺體」,使身體處於「生命機能停頓」狀態,等待未來某時刻使其解凍並復活,依靠未來醫學技術治癒疾病,恢復健康身體。生命冷凍科技是目前拯救絕症病人生命唯一希望。
人體冷凍是永生的一個間接而有效的手段,也就是「生命暫停」,這個技術本身實現不了永久生命。真正的長生技術還要未來的科學才能實現,人體冷凍技術讓我們打開了通往未來世界的一扇門,活到未來生命長壽醫學足夠發達年代,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案!永生計劃要做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要主導永生技術的發展進程!
人體冷凍復活技術的難點
人體冷凍復活技術之冷凍篇: 以往的冷凍技術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在冷凍過程中,雖然新陳代謝停止,但是人體細胞內形成了冰晶,從而使得人體組織被破壞,導致人的死亡。然而阿爾科用的技術不是冰凍,而是「玻璃化」。「玻璃化」是一個不會產生冰的過程,去除人體內的所有水分之後,注入防凍液來代替血液。在這里,細胞內超過60%的水將由起保護作用的化學製品來替代,這使得人體在深度製冷的同時防止被冰凍。與冰凍不同,在「玻璃化」過程中,分子移動越來越慢,直到在-124℃完全停止。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會結冰的,也不會有相關危害。
人體冷凍復活技術之復活篇 從目前的技術來看,雖然從理論上已經解決了人體冷凍過程中對人體造成損傷的可能。但在第一例復活人出現之前,再好的理論也僅僅是理論而矣,所以在永生的道路上,復活技術就是我們應該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去攻克的第一個難題!
冷凍復活技術的發展現狀
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兩家公司
1. 人體冷凍研究所 把人體冷凍學推向主流科學的,是人體冷凍研究所主席羅伯特·埃廷格。1964年,密執安州物理學教師,埃廷格的著作《長生不死的前景》,令讀者大開眼界。1976年埃廷格創辦人體冷凍研究所,把概念付諸實踐。今天,研究所內的四十七名病人,其中兩具分別是埃廷格的母親及第一任妻子艾蓮。
2.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 阿爾科(Alcor)生命延續基金會是美國最有影響的一間提供人體冷凍技術的非牟利機構,現在是美國最大型的人體冷凍服務的供應商。該生命延續基金會成立於1972年,並在1976年首次進行人體冷凍,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該機構深信,當細胞再生、克隆或者其他技術出現的時候,他們的冷凍技術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被冷凍的人就能「起死回生」。 從根本上解除時間對生命的限制,對人體進行強化和改進,使人體的體能,自我修復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基因技術之端粒
有一個說法,說人的極限壽命只有120歲,那這個「120歲」是怎麼得來的,估計有很多人不知道。 人類細胞平均分裂周期約為2.4年,而人的細胞在一生的分裂代數約為50次,2.4乘以50是多少?就是120。120歲就是這么得來的。 端粒被科學家稱作是「生命時鍾」,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而死亡,人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但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還活不到細胞的最後一次的分裂! 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修補受損細胞,納米機器人將成為人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納米技術
在不久以前,美國科學家就已經發明出了第一代「納米蟲」,且多次成功地在動物身上進行過實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已經擁有一種特殊的監測技術,可以利用「納米蟲」發現並消滅血液中的癌細胞。預計25年後,科學家將研製出比第一代「納米蟲」功能強大10億倍的類似裝置,用來進一步加快人類壽命增長的速度。屆時,人類壽命將有望達到數百年。
納米技術和基因重新編碼的結合,有可能讓人體實現自主進化! 更換受損器官(過渡期技術)
納米技術和基因重新編碼的結合,有可能讓人體實現自主進化!
幹細胞技術
目前科學家已能在體外以幹細胞為種子培育一些組織器官,來替代病變或衰老的組織器官。假如在年老時能用上自己或他人在兒時或青年時期採集保存的幹細胞,那麼人類長期追求的長生不老幻想就有可能成為現實。
幹細胞技術可以看做是人類在掌握基因技術和納米技術之前對於長生的一個過渡技術,因為幹細胞技術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長生的問題,只是對損壞的部分做更換!畢竟人體不是機器,在其它更先進的技術出現之前,只能作為替代技術使用!

『伍』 人體冰凍術可以令生命時間停止一萬至一億年嗎並一萬至一億年後復活或重生

按照現在的科技來說 根本不可能.以後也不可能. 冰可以使人體的細胞失去活力,慢慢的死掉.要是人體沒有細胞支撐 將失去平衡,

『陸』 如何大腦停下來

很簡單
首先說明:大腦在有充分的養料情況下是不會停止運轉的。所以當他的心臟停止供血幾分鍾後,也就是他大腦停止運轉的時候。
如果真想讓自己的大腦停止休息會,而又不想讓生命停止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高科技把自己冷凍起來。

『柒』 34丨腦死亡:重新定義生命終點

這節課只討論一個問題——生命的終點。大多數人可能認為,生命的終點就是心臟停了,沒有呼吸了。但是,這么想是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的關系。

我解釋一下。我們知道,人基本的生命體征包括: 呼吸、血壓、脈搏、體溫。醫生在書寫住院病歷的時候,一定會首先記錄這四個生命體征。無論什麼品牌的監護儀,也一定會包括脈搏、血壓、呼吸、心電波形。大多數情況下,有生命體征就代表著有生命。生命體征的正常與否,代表了病情的危急和嚴重程度。那麼,有生命體征就一定代表著生命還在嗎?

2013年12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兒童醫院,診斷一位13歲的女孩腦死亡。在美國,診斷腦死亡就意味著宣告生命的終點。但是,這個孩子還有心跳。所以,家屬認為既然孩子還有心跳,還有生命體征,怎麼能算死亡呢?醫院沒有權利停止搶救,必須一直治下去。雙方爭持不下,起訴到法院。

主審法官非常慎重,他先是簽署了臨時限制令,也就是告訴醫院在審判過程中,不能停止治療。然後,法官又指派了另外一名獨立醫學專家重新評估。也就是說為了保證公平客觀,這個專家來自第三方醫療機構。這個專家評估之後,非常嚴謹地給法官寫了一份報告,報告是這么說的:患兒存在不可逆的腦損傷,已經完全喪失大腦和腦干功能,這個診斷符合所有加利福尼亞州法律和專業學會制定的腦死亡標准。意思是,無論從醫學層面,還是從法律層面,這個孩子確實已經去世了。

我解釋一下,早在1968年,美國哈佛醫學院就制定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腦死亡診斷標准。到今天,全世界包括美國已經有30多個國家通過了腦死亡立法。80多個國家在運用腦死亡作為死亡的診斷標准。這個診斷標准通常包括:不可逆的深昏迷、無自主呼吸、腦干反射全部消失和腦電波消失。符合全部以上標准,並在一定時間內反復測試,多次檢查,結果無變化即可宣告腦死亡。

後來,法官判令家屬在限期內把孩子接出醫院。1月6日,也就是診斷患兒死亡後的第26天,家屬通過救護車將患兒的遺體從醫院接走。

這個案例說明了什麼呢?首先,很多人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的關系,認為有生命體征,就是有生命。其次,一旦診斷腦死亡,就是死亡。最後,即便是在已經執行腦死亡標准和立法幾十年的美國,對於這個診斷標准,仍然有人接受困難。

為什麼要用腦死亡的診斷標准呢?因為,腦死亡比以前用到的心跳、呼吸停止作為死亡診斷標准,更科學。

首先,由於歷史原因,在科學還沒有誕生的時候,人們把心臟看成思維載體。 直到今天,這種觀念的痕跡依然無處不在。很多詞彙把心臟當成思維和意識的來源,比如傷心、用心、細心、心靈。但是後來,隨著對人體結構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證明了大腦才是思維和意識的載體,是人體的司令部。

腦死亡意味著作為人本質特徵的意識已經消失,這就是生命的終結。所以,認為心跳停止才是死亡,是受到了歷史殘留觀念的影響。其次,從生理角度看,自從有了生命支持技術以後,現代醫學可以維持生命體征。心臟不跳了,可以用葯物維持,呼吸停了,還可以用呼吸機支持。血壓低,可以用升壓葯維持血壓。甚至在實驗室我們發現,某些動物離體的心臟仍然可以繼續跳動很長時間。也就是實驗動物已經死亡了,但是取出來的心臟,依舊可以跳動。

但是,一旦發生腦死亡,就永遠沒有逆轉的可能了。 因為,神經細胞不可再生,作為呼吸心跳中樞的腦干一旦死亡,接下來心跳、呼吸的停止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用心跳停止來判斷死亡不符合生理基礎。 這是用腦死亡作為死亡診斷的第二個原因,醫學無法逆轉腦死亡。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維持生命體征,但這不能等同於挽回了生命。

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如果一個人腎臟衰竭,得了尿毒症不可恢復了,通過移植一個腎臟,他還可以健康地生存。如果肝臟衰竭了,也可以移植一個肝臟。甚至,如果心臟不工作了,還可以移植一個心臟,這個人依然還是他本人。那麼,如果一個人的大腦死亡了,給他移植一個大腦。先不說技術上是否可行,即便是技術成熟了,移植了大腦的人,還是他本人嗎? 這就是用腦死亡作為死亡標準的第三個原因,大腦是不可替代的。用腦死亡標准更科學。

講到這里,你肯定會擔心:一旦診斷腦死亡,醫生就不給搶救了。萬一這個病人有復活的奇跡呢?因為在網路上或者故事裡,經常有某某地方,一個被診斷腦死亡的人,後來又奇跡般地復活了。我的回答是:這種事情要麼是診斷錯了,要麼就是謠傳。只要是經過科學方法診斷的腦死亡,就不可能逆轉。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表示,一旦腦死亡被准確判定,迄今為止,從來沒有重新獲得腦活動的例子出現。之所以有「復活」的說法,是人們以訛傳訛,或者把植物人說成了腦死亡。植物人和腦死亡的概念經常被混淆。植物人是活人,少數植物人有重新醒來的可能。

我說一個著名的例子。2013年12月,德國一級方程式賽車手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滑雪的時候,不幸滑出雪道,頭部直接撞在了岩石上。

舒馬赫的大腦嚴重受創,陷入深昏迷。隨後他被緊急送往醫院,做了腦部急診手術。手術以後在ICU監護治療,還用到了呼吸機支持。最後,舒馬赫終於艱難地存活了下來。根據媒體零零散散的報道來看,舒馬赫已經恢復睜眼等最基本的身體反射,但是仍然沒有完全醒過來。

到了2018年8月,有媒體透露,舒馬赫有時候還會不自主地流淚。根據這些證據,我判斷這是一種植物人狀態。盡管在2018年底,有媒體報道舒馬赫站了起來,後來又辟謠。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等待這位昔日的車王,可以創造奇跡。

植物人和腦死亡的區別,用一句話說,就是生和死的區別。

植物人是活人,依然有救治的價值,也許有一天會出現奇跡,植物人有蘇醒的可能。但是腦死亡,是人已經死亡了,永遠不會有奇跡。從生理角度上看,腦死亡的時候,所有大腦功能都消失了,沒有任何反射,沒有自主呼吸,也沒有瞳孔反射。腦電圖是一條直線,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大腦活動的痕跡了。

但是植物人不同,植物人的腦干功能還在。腦干是負責心跳和呼吸的中樞,所以,植物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神經反射,還會有無意識的睜眼;甚至可以有吸吮,躲避疼痛這些基礎的反射。而且,植物人的腦電圖也不是一條直線,會有一些雜亂波形,這說明大腦皮層仍然有一些凌亂的電活動。

腦死亡的診斷標准不僅定義了生命的終點,同時,也能指引正確決策。確立腦死亡這個診斷標准,可以讓死者更有尊嚴,讓病人安靜地離去,減少無謂救治帶來的痛苦。其次,及時確認死亡,又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以及家屬的經濟負擔。最後,腦死亡診斷標准還可以為器官移植提供更多的可能。所以,腦死亡診斷標準的確立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給你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病例。

有一個青年因為嚴重的大腦創傷在ICU搶救,經過多次專家評估,都證明這個患者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腦死亡。他的父母都是醫生,當他們意識到孩子已經腦死亡之後,萬分悲痛。你肯定能想到白發人面對孩子死亡的巨大痛苦。但是,這對父母請求盡快做器官捐獻。因為,這個患者生前簽署過器官自願捐獻同意書。在他們眼裡,完成孩子的願望,將已經死亡的兒子的器官重新交給需要的人,兒子的生命才會得以最大的延續。

但是,這個病人的妻子卻反對捐獻器官。她認為,只要有心跳就不能算死亡,更不能器官捐獻。後來又過了幾天,這個妻子終於想通了,她要求器官捐獻。但是這個時候,病人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全身感染,也就是說,錯過了器官捐獻的最佳時期。這個病例讓咱們感動。

無論是病人的父母還是他的妻子,都深愛著這個病人,同時他們又都是具有大愛的人。父母的愛更深邃,他們更理性地看待死亡,希望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而妻子的愛更感性,她錯過了能夠器官捐獻的最佳時間,因為她混淆了生命體征和生命。

大腦是思維和意識的載體,同時大腦具有無法修復、不可替代的特點,所以大腦才是「人」的載體,腦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在腦死亡情況下,人的社會功能已不復存在,讓病人有尊嚴地離去,是一種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另一方面,我國要用世界上1%的衛生資源為世界上22%的人口服務,有效利用有限醫療資源也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 腦死亡的診斷標准不僅定義了生命的終點,同時也能指引正確決策——確立腦死亡這個診斷標准,還可以減少無謂救治、過度治療給患者和家屬帶來的痛苦。其次,及時確認死亡,又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以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終點也是起點——新生的起點。

『捌』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腦停止胡思亂想

一、身念處——觀身不凈:是以修不凈觀之慧力,對治「緣身執凈」的顛倒妄見。試想我們的身體是否干凈?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觀,當你滿身大汗時,便會覺得臭氣難堪,何況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凈。當人死後,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後,屍體腐爛,遍體生蛆,穿筋嚙骨,最後成為白骨一堆,這個身體的生存,實在不凈。故能觀身不凈,則貪愛渴想,戀慕艷麗色相等煩惱,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於道法中。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人生有八苦,生苦,頭下腳上來到世間。老苦,青春易失身體逐漸老化不由自主。病苦,不論身體病痛,還是心靈煩惱痛苦,不可避免的伴隨人的一生。死苦,不得不去接受引來這樣的一天。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苦,五陰織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熾盛,故苦)是以觀苦之慧力,對治「緣受執樂」的顛倒妄見。受乃領納為義,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當我們與境界接觸時,所領納的不論是苦、樂、舍的感覺,在無常的法理看來,苦受固然是苦,而樂受以至於樂極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樂的感覺。因眾生外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內有意念中的諸想不斷,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這世界充滿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麼,知苦而不貪欲樂,就不為境界所轉移,則「緣受執樂」的錯見,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是以觀心無常之慧力,對治「緣心執常」的顛倒妄見。「心」是生命的本質,同時是眾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獨存物,而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緣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世界,五蘊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會壞滅的,故我們的心是無實體的,不過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緣關系的發展而已,絕無實體可捉取;而且心的現象,是念念生滅、剎那不住。怎麼可執它為常?由此觀心無常之慧力,能使心念遠離執常妄見的過患。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以觀法無我之慧力,對治「緣法執我」的顛倒妄見。宇宙萬法,都是因緣互相依存,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四大(地、水、火、風)組合的軀體,一旦四大不調,五蘊離散,生命便死亡。佛說五蘊的我是「假我」,不可執為真我。但眾生無知,於無我法中,妄執有我,這種妄執叫做「我見」,有了我見,則有種種偏執煩惱,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於道法中,便要以「觀法無我」之慧力,消除「緣法執我」的錯誤。

『玖』 人的大腦能夠脫離身體單獨存活嗎

人的死亡分為醫學死亡和腦死亡,當醫生宣布一個人腦死亡後,那麼這個人就會徹底死去,無論如何都會導致心臟死亡。

有研究表明,當人的停止心跳和呼吸之後,大腦還可以存活很短的一段時間,但這個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有長有短。

現在很多前沿科學家認為,決定一個人的「意識」如果能夠獨立存在,那麼人的大腦就有無限可能脫離身體,而身體可以由金屬或其它生物材料組成,利用信號給予控制就行

所以,現在的科技可能很難讓大腦脫離身體而長期存活,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技術可能在未來會變成現實。

閱讀全文

與大腦生命暫停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塗鴉代理加盟怎麼樣 瀏覽:758
2006棗庄技術學院怎麼查學歷 瀏覽:677
物流終驗收作業的程序是什麼 瀏覽:17
小程序如何搜索不到 瀏覽:985
市場批發款是什麼意思 瀏覽:526
瀾庭集代理怎麼樣 瀏覽:990
廣州哪裡可以找附近的信息 瀏覽:740
騰訊基金交易軟體叫什麼 瀏覽:949
台州程序員接私活有什麼途徑 瀏覽:76
供應商如何推廣產品 瀏覽:325
福瘦樂321奶茶怎麼代理 瀏覽:603
機床產品質量怎麼樣 瀏覽:30
盤州市有哪些好的代理 瀏覽:881
自製辣條市場如何 瀏覽:19
為什麼學一門技術比較好 瀏覽:165
小米個人信息怎麼改 瀏覽:500
臨沂批發市場賣佛具用品的在哪裡 瀏覽:41
外匯交易勝率是什麼 瀏覽:832
賣家代理費怎麼交 瀏覽:448
商業地產代理有哪些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