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酵母把發酵液中糖轉化為酒精怎麼檢測醋酸
酵母菌無氧呼吸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酒精)。
取5mL除去菌體的培養液,用0.1mol/L NaOH中和至pH值為7.0,加入5% FeCl3溶液5~7滴搖勻,觀察溶液是否變成黃褐色。然後在火焰上將試管加熱至沸騰,形成紅褐色沉澱者為醋酸。(希望能幫到你,麻煩點擊 「好評」,謝謝^_^)
B. 酚酞指示劑可以檢測測定發酵液中的乙酸嗎,還是只能用氣液相色譜
用酚酞做指示劑,用酸鹼滴定法可以檢測測定發酵液中的乙酸。也可以用氣相色譜檢測。
酚酞的變色范圍為8.2-10.0。醋酸和氫氧化鈉滴定,生成醋酸鈉,其變色范圍恰好在酚酞指示劑的變色范圍之內,用氫氧化鈉將醋酸發酵液滴定至呈現粉紅色即為終點。可以計算出發酵液中酸性物質的含量。用氣相色譜法,可以更為直觀的檢測出發酵液中各種酸的含量,到准確性不去滴定法。
C. 果酒發酵中用什麼方法檢驗醋酸生成
取5mL除去菌體的培養液,用0.1mol/L NaOH中和至pH值為7.0,加入5% FeCl3溶液5~7滴搖勻,觀察溶液是否變成黃褐色。然後在火焰上將試管加熱至沸騰,形成紅褐色沉澱者為產醋酸菌。醋酸根離子是弱根離子,當pH值為7.0時溶液中還有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與鐵離子結合成氫氧化亞鐵,再經過加熱至沸騰,氫氧化亞鐵就會變成氫氧化鐵,形成紅褐色沉澱。
D. 在顯微鏡下觀察發酵液是否有醋酸菌,並統計其數量作怎樣進一步鑒定
A、醋酸菌是嗜氧菌,所以在醋酸發酵過程中,適時充氣,有利於醋酸菌的代謝,故A正確;B、製作腐乳時,加鹽腌制可以析出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同時能抑制雜菌生長,故B正確;C、用二苯胺試劑鑒定DNA時,在沸水浴條件下可使溶液呈藍色
E. 檢驗醋酸產生的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品嘗或用ph試紙鑒定
A、果汁發酵是否產生酒精,可用重鉻酸鉀來檢驗,A錯誤;
B、檢驗醋酸產生的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品嘗或用pH試紙鑒定,B正確;
C、泡菜製作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進行測定,C錯誤;
D、亞硝酸鹽無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嘗法檢測其含量,D錯誤.
故選:B.
F.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方法:
(1)用25.00mL移液管吸取食用醋試液一份,置於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2)用移液管吸取25.00mL稀釋後的試液,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0.2%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直到加入半滴NaOH標准溶液使試液呈現微紅色,並保持半分鍾內不褪色即為終點。
(3)重復操作,測定另兩份試樣,記錄滴定前後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體積。測定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應小於0.2mL。
(4)根據測定結果計算試樣中醋酸的含量,以g/L表示。
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比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乙酸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而在動物的組織內、排泄物和血液中乙酸又以游離酸的形式存在。許多微生物都可以通過發酵將不同的有機物轉化為乙酸。
醋酸的測定公式:
PH=1/2(pKa+pc)。
(1)在電子天平上,用差減法稱取三份0。4-0。6g鄰苯二甲酸氫鉀基準物分別放入三個250mL錐形瓶中,各加入30-40mL去離子水溶解後,滴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
(2)用待標定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至無色變為微紅色,並保持半分鍾內不褪色即為終點。
(3)記錄滴定前後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體積。計算NaOH溶液的濃度和各次標定結果的相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