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學什麼 主要課程有哪些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課程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事故應急與救護、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現代應急管理技術與系統、災害事故現場急救等。
救援技術專業畢業生面向各行業從事消防技術及工程的評價、監測、施工、管理、監察、教育和培訓。我國災害頻發,救援技術人才需求大。2013年救援技術專業高校畢業人數為50人以下,其中男100%、女0%,2013年救援技術專業高校招生男女比例為文科53%、理科47%,近幾年救援技術專業的就業率分別為2012(90%-95%)、2013(85%-90%)。
本專業畢業生面向各行業從事消防技術及工程的評價、監測、施工、管理、監察、教育和培訓。武警消防部隊,地方消防行政管理部門和中介機構,建築設計院,消防工程施工和安裝部門,大、中型企業單位消防事務管理;各種大型企業、機場、港口、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等專職消防隊。
各類消防產品的生產企業,各類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及運輸管理,城市及社區消防安全管理,與火災危險評估及相關公司。此外,各類礦山、礦井、危化、建築、煙爆企業、城市救援、消防和政府基層安全監管部門和城市管理、礦山救護等部門從事城市救援指揮、消防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等也屬於專業對口方向。
2. 應急救援技術是冷門專業嗎
應急技術與管理不是冷門專業。
救援技術主要研究消防及救援等方面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城市救援、消防管理及救援指揮等。例如:火災、地震等災害的救援與人員疏散,山地救援預案設計與實施,消防工程的施工與評測等。
課程體系:《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消防燃燒學》、《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災害現場救護》、《危機心理干預》、《應急管理理論與實務》、《礦山安全》、《危機信息管理發布》、《消防監督管理》。
就業方向:消防、救援相關企事業單位:城市救援與指揮,消防安全檢查與評價,消防工程施工、監測與管理,危險物品儲運、方案設計。根據人資社保部和應急管理部頒布《應急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准》,為應急救援員職業教育培訓提供了政策依據,越來越多的公司單位則更願意錄用應急救援證的人員,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3.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學什麼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事故應急與救護、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現代應急管理技術與系統、災害事故現場急救等。關於實習實訓,主要是在校內進行安全用電技能、事故應急與救護技能、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等實訓。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應急管理、應急救援基本知識,具備應急預案編制、事故搶險救援和救援指揮能力,從事應急產品開發、救援技術服務、危險評估、應急決策咨詢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因此我國亟需在加強應急醫學救援力量的培養與儲備上下功夫,這也是中職新增這個專業的原因。也就是說,這個專業的學生只要好好學,未來畢業是會被搶著要的人才!
4.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此專業畢業生面向各行業從事消防技術及工程的評價、監測、施工、管理、監察、教育和培訓。武警消防部隊,地方消防行政管理部門和中介機構,建築設計院,消防工程施工和安裝部門,大、中型企業單位消防事務管理;各種大型企業、機場、港口、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等專職消防隊。
各類消防產品的生產企業,各類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及運輸管理,城市及社區消防安全管理,與火災危險評估及相關公司。此外,各類礦山、礦井、危化、建築、煙爆企業、城市救援、消防和政府基層安全監管部門和城市管理、礦山救護等部門從事城市救援指揮、消防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等也屬於專業對口方向。
主要課程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應急管理、應急救援基本知識,具備應急預案編制、事故搶險救援和救援指揮能力,從事應急產品開發、救援技術服務、危險評估、應急決策咨詢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1.專業課程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事故應急與救護、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現代應急管理技術與系統、災害事故現場急救等。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安全用電技能、事故應急與救護技能、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等實訓。一般在礦山、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企業進行實習。
5. 學什麼專業的要學事故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技術專業課程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事故應急與救護、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風險防範與應急管理、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現代應急管理技術與系統。
在校內進行安全用電技能、事故應急與救護技能、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等實訓。
國應急救援隊伍
國應急救援隊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專業隊伍,主要是消防和自然災害救援,規模比較小;另一部分是社會救援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類社會救援組織有4000多家,但真正具有專業水平的社會救援組織不足800家 ,總體上質量不高,管理鬆散、未聚合力,裝備低下、專業欠缺,活動有限。因此我國亟需在加強應急醫學救援力量的培養與儲備上下功夫,這也是中職新增這個專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