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華為的技術到底如何

華為的技術到底如何

發布時間:2022-12-13 21:46:47

㈠ 華為到底有什麼技術,為什麼受到美國打壓

這兩年,華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特別是去年,美國直接宣布不再與華為有任何的合作,華為直接失去了晶元製造的來源和安卓系統的供應。美國封殺華為的理由竟然是:"華為手機安裝了竊聽系統,怕國家機密被盜取",這簡直是美國的霸王條約。

那麼華為真的安裝了竊聽系統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這么多手機廠商,為什麼偏偏對華為下手,難道他不怕其它的手機廠商也安裝了竊聽系統嗎?

其實在華為之前,還有一個手機廠商也是和華為有著同樣的命運,這個就是中興,美國打壓中興的理由是和華為一樣的。把中興和華為放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都涉及到ICT業務,就是信息和通訊技術。中興通訊為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頂級運營商,如中國移動,美國沃達豐,德國電信等,提供了創新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全系列的無線,滿足全球不同運營商差異化需求。美國覺得自已通信位置要被取代,聯合歐洲國家打壓中興。

在中興後面,又冒出來了一個通訊企業,這個就是華為。華為是1987年成立,主要業務就是ICT,副業才是搞手機,其實美國早就開始對華為手機抵制,但是華為手機在歐洲大陸銷量卻很好。華為的通訊業務技術在全球也是遙遙領先的,都能和美國的高通驍龍進行pk,並且華為在全球的營業額也是在逐步提升,撼動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最近幾年正是開啟5g時代的時候,各個企業也都在5g業務上面爭奪市場,2019年的時候,華為在全球30多個國家獲得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就建立了超過10萬個。這也正是美國下定決心打壓華為的導火索,直接斷了華為手機晶元個和系統供應,華為被迫和榮耀提出分家。

被打壓的華為如今怎麼樣了,華為並沒有放棄,開創了自已的系統鴻蒙,實現了萬物的互聯。今年6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OptiXsense」「HUAWEI OptiXsense」商標,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當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㈡ 華為被捧上神壇,一個做通訊設備的廠商到底具備怎麼樣的實力

你口中的神壇是華為公司幾十年如一日,用真金白銀拼科研、拼創新、拼技術、拼人才……拼出來的,直至今日,華為的技術已經讓美國若坐針氈,甚至動用其國家力量全方位以安全為理由,在全世界圍堵華為,真正的中國人應當華為的崛起而深感自豪……隨著越來越多像北斗、華為5G、高德紅外等這些中國智造的涌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早日實現!

就是挺華為!買東西,只要華為有,就不買別人家的,如果美國打壓的狠,我願意給華為捐款,略盡綿薄之力。中華大地上,一脈相承,朴實的華夏兒女,懂得什麼叫血脈親情,自家兄弟間也許有小摩擦,但是,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會和華為一起,和美國戰斗,華為兒女是戰士,是為國爭光,敢於挑戰霸權和欺凌,咱小老百姓一個,做不了啥貢獻,只能支持!再支持!雖然,現在湧出一批漢奸,罵華為,背後給華為捅刀,不過,中國人,是打不倒的,豈是爾等宵小之輩,上躥下跳,就能動搖的,古往今來,漢奸的下場,都懂得。

網上有很多吹華為的,也有很多黑華為的。說句實話,又有幾個能說到點子上?

華為真正的技術實力,遠比網上那些瞎吹的所謂的kol要牛的多。它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已經動搖了美國作為一個 科技 大國的根基。

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對華為進行全球狙擊,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華為的實力。

如果把中國比做一把砍向美國的大刀,華為就是那經過千錘百煉、光芒四射的刀刃。

不是被捧上神壇

而是華為通過艱苦卓絕

銳以進取

開拓創新

不懈努力

才榮登神壇

快速發展時

依然不斷自省

享譽全球時

依然居安思危

早謀備胎

手中有糧

心中不慌

美國使壞打壓

撼動不了華為

業界大佬的地位

沉著

淡定

拼棄嬌傲自滿

一心一意謀發展

永不止步

故,華為不想登上神壇也難

#凌遠長著#

把華為架上神壇的不是中國,是美國。

華為的強橫由來已久,並不是一個兩個海軍就能夠吹出來的。要明白華為為什麼這么強,你還要看華為一路打上神壇都遇到了哪些對手!

1987年,思科正式成立,思科一開始立足的產業,就是20世紀最賺錢的產業:通信產業。



20世紀,計算機剛發明不久,伴隨著萬維網以及個人電腦,緩慢的普及,通信成為最賺錢的產業。

2000年,思科年營收121.5億美元,估值達到了5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在這之前思科都是所向無敵,瞭望全球,沒有一個對手。

但是2002年,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通訊產品展,華為公司攜高、中、低端全線產品參加了展會。華為的產品是思科的20%-50%。這么低廉的價格一下子吸引到,當時思科的CEO的注意。

在亞特蘭大通信展後,華為順利進入美國,雖然市場份額很小,但是增長率非常快。

2002年,華為和思科首次PK在巴西數據招標會中,華為憑借優勢的性能和價格,獲得了400萬美元的訂單。思科被排除在外,當時的思科CEO錢伯斯,非常生氣,第二天就將參與巴西的招標經理,非開除了。

隨後錢伯斯不再淡定,他在思科內部成立了 「BEAT華為」(打擊華為)工作小組, 並在內網上設立專門主頁,供其全球員工討論如何打擊華為。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專利+輿論戰,針對華為開啟了。

2003年,1月24日(年二十九),思科在德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華為提起專利訴訟,訴訟內容長達77頁。思科全球的各個分部,新聞發言人,都一致對外說華為,產品不安全,侵犯專利,不要購買華為產品。

這是第一次華為迎來至暗時刻。一上來就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的打壓。

2003年10月1日,雙方律師對源代碼的比對工作結束,結論是:華為的產品是「 健康 」的。

這一輪華為險勝,但是很明顯,在全球市場斗爭經驗並不是非常充分的華為,第一次感覺到了壓力巨大。



在面對著思科不斷地打壓,華為人都非常艱難。這種商業的競爭,同技術攻關有明顯的不同。技術攻關可以按照理論來不斷驗證,技術發展是有軌跡,必然能迎來突破。

但是商業競爭,出其不意的招數太多。

2003年,華為找到摩托羅拉, 最同摩托羅拉談妥了75億美元 ,整體賣給摩托羅拉。

要知道2002年,華為的營收已經有220億人民幣。


20年前的華為,這個體量,你覺得不強嗎?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現實沒有讓任正非套現出局。摩托羅拉毀約不買華為了。任正非只能鼓起勇氣,自己帶著華為人,在此啟程征戰。

這一次將更加艱苦!



2003年,華為開始進軍銷售端業務,首先做的是小靈通。



2004年,華為成立 了「海思半導體」 開始做半導體晶元。當時的情況並不是什麼高瞻遠矚的生意,只是生產小靈通以及路由器中的晶元設備。但是這種無心插柳的動作,為後來的第二場戰爭,帶來了轉機。


2005年,華為獲得了手機生產資質,但這個時候華為生產的小靈通,並不是對個人使用的。而是給運營商提供定製機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各家業務都一片哀嚎。中國工信部緊急頒發了3G牌照。中國迎來了3G的大發展。

華為手機業務在這之前,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甚至一度想砍掉手機業務。但是金融危機來了之後,華為已經不能缺失任何一個商業機會。

2009年,隨著iOS和安卓系統的爭斗,華為也開始步入安卓陣營。

2010年,華為發布了新款安卓智能機C8500,首次嘗到了百萬台銷售量的甜頭。

2011年,華為意識到,必須要向消費者轉型做手機,不能再做定製款手機。

2011年,任歐洲區總裁的余承東被召回,開始領導消費電子業務板塊。

2011年,華為推出明星產品遠見U8850。

2013年,開始華為開始了P系列,以及報端Mate系列,雙旗艦戰略。開始向高端發展。


這個時候,仍然還有「中華酷聯」的山寨陣營,仍然無法同蘋果和三星相抗衡。

但積累就在2017年得到質變的結果。

2017年華為超越三星成為中國手機第一大出貨廠商。世界第三大生產商。


2013年,華為銷售收入首次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二大大通信設備廠商。排名第一的還是思科。

2014年華為研發投入約395-405億人民幣(65-66億美元),比2013年的307億人民幣增長約28%,高於收入增長;2004-2014年,10年中,華為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880億元。這是靠硬實力打到第一通信廠商。

2014年,華為員工16萬人。(2020年的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也僅有11萬人)

5G標准制定中,華為貢獻了不少努力,擁有大量專利在手的華為,在5G領域在此取得全球領先的地位。

到這里你還覺得華為是虛胖嗎?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中興最先被美國斷供晶元,中興直接被制裁,賠償10億美元,並且美國還要派督導組,督導中興業務的合規性。

這就相當於,一個中國國企,要聽美國的話。是不是很意外?

這個時期,華為並不是刺頭,只是華為在商業市場中過於強勢,直接被美國定點瞄準,狙擊了。

基本上「實體清單」都是美國定點狙擊中國的高 科技 企業的名單。

華為不單單付出了,晶元斷供,歐洲市場GMS停止服務,谷歌,facebook等30多家企業成立聯盟,針對華為。

還面臨著人身的攻擊,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機場「被非法扣押」,至今已經扣押了近2年了。



華為所有的業務,其實都在圍繞著通信業務發展。

在通信業務之外,華為開拓的消費業務,以及公有雲業務,本質上屬於企業類的增值服務。

例如:資料庫,工業互聯網等業務。

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業務,屬於通信+信息化的一種增值方案拓展。這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多的跨度。

華為還有一些例如光伏逆變器,這部分其實才真的是早年華為,在通信業務之外,完全獨立的一些部門。

華為將電氣自動化部門,賣給艾默生後,仍然保留了光伏相關業務。

華為出來的在中國自動化行業,混跡的大佬級別的企業,已經有很多了。盡管跟華為並沒有太多的資金聯系,但是向來人事上面的聯系肯定是有的。

給你看看都有哪些企業。

1、匯川技術(300124)

2、麥格米特(002851)

3、藍海華騰(300484)

4、英維克(002837)

5、英威騰(002334)

6、鼎漢技術、中恆電氣、英飛特、禾望電氣、盛弘股份、欣銳 科技 、上能電氣等

總體來說,華為確實在神壇上。

近幾年華為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大力的「宣傳」,現在很少有人還不知道華為這家公司。 毫不誇張的說,華為是我國最有實力的 科技 公司,更是我國 科技 企業的擔當。 但是「被捧上神壇」這種說法還是有點誇張的,可能題主想要表達華為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地位吧!!

華為到底有多牛?下面我就為大家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



很多人只知道華為手機, 但殊不知手機業務只是華為的一個副業,通信才是華為的主業。 華為可以沒有手機業務,但是絕不能沒有通信業務,手機等終端業務只是華為轉換技術賺錢的部門。

華為占據了最多的5G標准必要專利,目前華為生產的5G基站已經沒有一個美國的零件, 美國的晶元是非常發達,可以做到沒有一個美國零件實在不容易。即使在美國不斷打壓下,華為也已經拿下了90多份5G商業合同,位居世界第一位。 華為為全球30多億人提供網路服務,只要我們打電話、上網、發簡訊幾乎都會使用到華為建設的基站。



並且華為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實現5G端到端的公司,華為不僅製造5G基站,也制定5G標准,還可以製造5G手機處理器,更可以製造5G手機,真的是5G「一條龍」服務。



相對於三星與蘋果來說,華為手機算是起步比較晚的,但是發展還是非常快的, 在2019年華為手機的銷量超過了蘋果,位居全球第二,與三星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 華為手機的成功離不開華為科研的投入,華為是國產手機品牌當中唯一有自研處理器的手機品牌,像小米、vivo、oppo都沒有自己的處理器,只能使用別人的處理器。



華為不僅僅有自己的處理器,像華為手機當中的WiFi藍牙晶元、電源管理晶元、充電管理晶元、視頻編解碼晶元、射頻信號晶元等都是華為自研的。 雖說華為還沒有實現整部手機所有的晶元都是自研的,但是在國產手機當中,華為手機的自研率絕對是最高的,並且甩開其他手機品牌一大截。



在WiFi6領域,華為擁有很多的專利

在安防監控領域,市面超過70%的監控都在使用華為海思的晶元

在電視領域,市面上超過一半的電視都在使用華為海思的晶元


華為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並非偶然。華為是一家非常注重研發投入的公司,在2019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達到了1317億,近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6000億元,6000億元大多數公司十年的營收都沒有這么多。


華為並不是被捧上神壇的,而是華為員工幾十年努力奮斗,辛勤勞動所取得的成果。華為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發展的精隨。華為的員工之所以能夠愛華為原因是全員持股,華為的股票是不對外出售的,由華為企業員工所有,這樣做的好處是股票不受外來因素干擾同時也有效防止外來資本控制華為的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美國才拚命打壓華為,忘圖整垮華為的目的。如今華為己經發展成為中國民族企業的靈魂,為中國民族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要強大,經濟要發展,軍隊要建設,國防要鞏固,沒有國營企業不行!同樣沒有民族企業也不行!華為就是民族企業的樣板。

華為,全稱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囊括通訊技術和設備、晶元、網路工程等。其中華為晶元和5G技術成了給美國抽梯子的角色,所以美國人拚命也要整死華為。

華為到底有多大的實力,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它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通訊設備供應商和手機製造商這么簡單!不然,美國政府也不會以舉國之力對它進行圍追堵截,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了!

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都清楚的知道,不管華如何強大,它都不是神,又何來神壇之說?那些神化華為的人和抹黑華為的人,都一樣的居心叵測!

中美之間的搏弈由來已久,但從來沒有達到現在這樣的高度,在這場世紀之戰中,華為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企業,不由自主的被特朗普政府推到了這場戰爭的主陣地上,同時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這不是華為的錯,是特朗普這幫強盜給逼的!

所以,不管「神壇」也好,「情懷」也罷;不管強盜主子也好,強盜奴才也罷,這場戰爭我們一定會勝利!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現在有關於華為的消息,在媒體、自媒體上鋪天蓋地的,的確華為是「被捧上神壇"的,其實華為樂於"悶聲發大財"。而華為之所以現在開始進入大規模的進入很多領域,其實也是為了"開源",現在通信製造業利潤被中興和華為搞的很低,華為發展這些領域,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給自己的主業輸血。

華為成立於1987年,開始是銷售交換機,後來開始自研交換機。

華為的起家的產品是程式控制交換機C&C08。

不過說實話,如果不是當時主流的設備商看不上農村市場,華為也就沒有今天了。華為之所以可以發展到今天的階段,其實最應該感謝的是"村村通"計劃。

華為的設備,包括程式控制交換機、ADSL、基站等設備,最初都是使用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辦法佔據的市場。

華為開始的優勢是研發肯加班,市場天天泡運營商,一線工程師肯泡現場。4G時代之前的華為設備,基本上開始的前5年,都屬於二三流的產品,這個估計做過華為設備的哥們應該還有記憶。

華為從開始的弱小,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可以明確的說,華為的今天,是加班加出來的。

現在華為的設備,就運營商使用的設備這塊,基本上都是屬於國際的第一梯隊了。全球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也就基本上剩下四大巨頭了,分別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數通領域還有一個思科。

不過其實就在5G來臨之前,華為也基本不為人所知。華為雖然在運營商那裡賣了不少的設備,但是大部分設備都在機房裡,而很多人也就是覺得華為是賣手機的。

5G時代來臨,也就是因為自媒體太發達了,而且還有"聯想投票"、"中興事件"、"華為被美國制裁"等一系列的事件集中在一起,才讓國人知道了原來華為這么厲害。

華為其實不需要被神話,也不希望被神話,對於華為來說,可以賣給運營商更多的設備才是真的,而被渲染成了民族企業,其實對於華為的海外銷售是有負面的影響的。這里不僅僅是運營商設備,終端設備也是如此。

通信製造業原本是一個暴利行業,在中國的通信製造業企業崛起之前是這樣的。華為、中興通訊要進入這個市場,本身的設備性能開始還不好,所以就開始打價格戰。


當時業內投標,如果華為、中興通訊參與的話,最少要價格便宜30%,甚至還要更多。

打啊打,就把整個通信製造業的利潤給打下來了,現在看看諾基亞、愛立信混的多慘,經常性的虧損,盈利利潤也沒有多少。

通信製造業的利潤下來了,也回不去了。通信業還是一個重研發的行業,華為還需要保持研發的投入,也就必須發展副業賺點兒錢了。華為內部其實一直都是有"主航道"的說法的,現在很多的消費者業務其實華為之所以要發展,就是給主業的設備製造這塊輸血。以前是運營商業務養消費者業務,現在消費者業務開始反哺主業了。

華為的很多產品,本身都是通信業里的終端。其實就通信業本身而言,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技術原理研發明白了,也可以應用到終端上,這里華為是有一定的先天優勢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華為也搞太陽能,看起來和主業沒有聯系。但是實際上它是因為在非洲做基站的市場,電力不穩定,逼的華為不得不自己做,做來做去還做成了全球第一,這是最神奇的。

總而言之,就華為本身而言,那些很多的副業,都是圍繞著主業運營商業務在擴展的,華為堅持以運營商業務為中心,其實也一直沒有什麼變化。至於華為的發展,這里很多都是因為華為投入了資金進行研發的產物,現在也被華為一直堅持著。

㈢ 華為有哪些高科技技術

華為啥也不是,只有20萬人,8萬研發人員,2萬博士,還有倔老頭,一部基本法,幾萬畝花園廠區,十幾個世界各地的研究所而已



華為沒有什麼高 科技 ,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被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他,這就是華為的高 科技

華為說好聽點只是個 科技 開發公司,說白點,也就是個技術白搬運公司,為什麼呢?因為華為所有開發出來的技術,都是市場成熟的商業技術,也就是說,華為開發的技術,都是利用別人的種子技術,在來開發產品,所以華為只是個 科技 開發公司。

那裡有什麼高 科技 啊

無非就不小心搞通信技術,一下子5G就搞到了世界第一,5G通訊專利(尤其是核心專利)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他的手裡。

無非就是自己研發的麒麟晶元是最成功的手機高端處理器之一!海思成了世界上頂級的晶元設計者!這是其他國內廠商望塵莫及的,國際上都首屈一指罷了!

無非就是自己研發了5G基帶晶元,通信晶元擺脫了對高通的依賴,不用像一個所以希望看人家臉色,

無非就是憑借一己之力帶動了國產供應鏈,它手機零件絕大部分來自國內,比如京東方,

無非就是自己開發了鴻蒙操作系統,打破了安卓和ios的限制,自己的系統實現萬物互聯

無非就是跟萊卡合作,憑借相機部門的努力吧手機拍照技術弄到了世界第一!

無非就是自行研發了96線激光雷達,把行車雷達做到了白菜價!

無非就是做了設備之間的大文件互傳,快的不可思議,多屏協同幾乎沒有延時!

無非就是L4級別的電動車自動駕駛

無非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電腦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統,

無非就是手機超低溫情況下不掉電,不關機的技術

無非就是業內最完善的折疊屏幕技術

等等,其實也沒啥,是其他友商最好技術成就的幾千倍罷了

華為只有一項高 科技 技術,那就是如何讓一個國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且必須聯合他的小弟共同對付一家民營高 科技 公司的不能再黑的黑 科技 !

截止目前,最想黑 科技 ,全世界唯獨只有華為擁有,華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這就是華為最厲害的地方!

這么說吧,你現在的所能看見的、看不見的都有華為的技術或者設備

1987年,華為在深圳正式注冊成立,這個曾經做交換機起家的公司,用了30多年時間就成為了 科技 巨頭公司,在晶元技術、5G通訊技術方面,讓一些歐美國家都感受到了危機,並實施技術封鎖。

華為手機的份額曾一度超過了蘋果,位居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二的位置。

那麼華為這家 科技 巨頭公司,有哪些高 科技 技術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華為有多少個「第一」的成就:

GPU Turbo圖形處理加速技術: 在系統底層對傳統的圖形處理架構進行重構,實現軟硬協同,被業界評價為革命性的圖形處理加速技術;

達芬奇架構: 神經網路處理器,AI技術全球領先,麒麟990 5G SoC採用的就是達芬奇架構的NPU;

通信技術: 海思信號放大器、海思無線組合、海思射頻、Link Turbo技術等等,華為手機的信號強度如何不多介紹;

電荷泵快充技術: 華為瓦特實驗室研發的技術,實現了快充技術的高效轉換,昆蟲效率超過95%;

電源管理技術: 海思Hi656211、Hi6421、Hi6422等等,全屬於該行業里頂尖的技術;

華為拍照技術: 全焦拍照技術業界首創,而且華為和索尼還是深度研發關系,華為專用的RYYB感測器就是華為和索尼共同研發的;

液冷散熱: 華為自研的液冷散熱技術首次在榮耀Note10上使用,散熱效果很棒;

升騰晶元: 採用7nm精度的高端人工智慧AI晶元,AI技術業界領先;

Air Glass玻璃: 防刮防劃的智能手機屏幕,挑戰康寧大猩猩玻璃的壟斷地位;

超級文件: EROFS代替了傳統的EXT4文件系統,文件讀寫流暢度提升20%,利用專利壓縮演算法,提升了20%系統分區隨機性能,並且能減少14%系統空間佔用;

方舟編譯器: 支持多種編程語言,支持多種晶元平台的聯合編譯與運行,能夠提升安卓程序的運行效率;

華為地圖: 提供150個國家的地圖服務、支持40種語言、布置5億個GPS信號;

5G通訊技術: 華為擁有3000多個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而且華為的5G專利數還在慢慢上漲,不好統計出具體的數量,三星才排名第二,5G專利數相差400個以上;

超級藍牙技術: 傳輸距離達到了138米左右;

NM快閃記憶體卡: 比Micro SD卡面積小45%,讀取速度90MB一秒;

鴻蒙系統: 實現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的系統,可以理解為一個虛擬終端互聯系統,將人與各種設備有機的聯系在一起。

通訊設備是華為公司的主業,在2004年擊敗美國思科,在2013年前後擊敗愛立信,成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

華為擁有85000左右個專利,不談5G專利,光是手機上的專利就有上千個,如果非要把華為的高 科技 技術全都列出來,沒有幾萬字打底是寫不完的。

華為作為一家高 科技 公司,擁有的高 科技 技術實在是太多了,我為中國能有華為這樣的公司而感到驕傲,華為加油!

現在熱門的高 科技 ,如人工智慧,集成電路,雲計算,大數據等,華為都有涉獵,而且多是全球先進水平。當然,別抬杠。

題主可能覺得令尊令堂造你的時候太隨意太方便,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技術含量——造個人都如此簡單,那華為能有什麼高 科技 ?

建議題主:首先,好好學習多看書,弄清楚什麼是高 科技 ?其次,靜下心來,了解一下純動物性的行為與高 科技 之間究竟是不是一個概念?

你想怎麼樣?

㈣ 實話實說請問華為手機的系統以及品牌質量,品控,到底做的怎麼樣價格高,有沒有貴的理由

華為手機各方面都不錯的,推薦一款華為 Mate 40 Pro,手機參數如下:
1、屏幕:屏幕尺寸為6.76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DCI-P3廣色域,解析度:FHD+ 2772 × 1344 像素,延續了88º 超曲面環幕屏設計,弧度飽滿,左右邊框臻於無形,畫面向更廣處延伸,帶來更為沉浸的視覺體驗,觀感十足震撼。
2、拍照:後置攝像頭像素:超感知攝像頭:5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20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1200萬像素,全像素八核對焦進一步提升對焦速度和精度,在運動場景、暗光場景下也能精準對焦。前置攝像頭像素:超感知攝像頭:1300萬像素,支持固定焦距,將超廣角鏡頭和姿態感應器合二為一,更小身軀有更多科技。自拍視頻常見的聯大、背景空間有限和構圖缺陷等問題一掃而光。
3、性能:採用EMUI 11.0(基於Android 10)系統,搭載麒麟9000八核處理器,採用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是當前技術工藝最領先的5納米5G Soc 手機晶元,將處理器和5G基帶融於一體,帶來速度更快發熱更低和能效比更強的運行表現。
4、電池:電池容量:4400mAh(典型值),標配充電器支持11V/6A或10V/4A或10V/2.25A或4.5V/5A或5V/4.5A或9V/2A或5V/2A輸出,支持50W華為無線超級快充,支持無線反向充電。更精密的工藝製程帶來功耗收益和更長續航。得益於整機供電效率提升和智慧電源管理。

㈤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相比如何

華為5G技術和美國5G技術比較

華為是一家公司,美國是一個國家

中國涉及5G企業主要有華為,中興,大唐電信。

美國主要涉及5G企業有高通,思科,英特爾。

華為和高通競爭全球5G標准
5G標准共有三場景:eMBB、mMTC、URLLC!

華為在eMBB場景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一標准制定權,而高通獲得三分之二。華為本來可以獲得三分之二標准制定權,華為在沒用聯想和其子公司摩托羅拉參與情況下,華為零下高通一票,但聯想為了獲得高通晶元首發權而帶著摩托羅拉投票高通,使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那三分之一制定權是華為大幅度領先高通情況下聯想投票華為,可以說是順水人情,無關緊要。但高通依然把驍龍晶元首發權給小米,沒有給聯想。因此中國品牌手機以後每年都要給高通專利費。華為和高通之間是專利互相授權關系,高通沒有生產手機,所以高通給華為專利費很少。

另兩大場景投票沒有開始
在5G核心專利上
各家企業都貢獻自己專利並被採納。華為貢獻了17%專利技術給5G技術。是目前以企業為單位貢獻專利最多企業。其中,華為,中興,思科,愛立信,高通,三星,大唐電信等都是5G技術核心專利貢獻企業。

美國打壓華為和中興
美國一方面為了保護自己本國企業(主要是高通和思科)利益。其二是美國棱鏡計劃,需要用美國公司設備和晶元的後門把用戶信息回傳給美國進行信息分析。而華為晶元inSE安全防護模塊阻止了美國信息索要。

出於經濟和美國棱鏡計劃,美國目前打壓華為成為了重點。相對於中興,華為實力更加強大,也更加難對付。
綜上所述,如果單論5G技術,一個公司和一個國家比,當然是國家厲害。單論公司與公司比,筆者沒有確切信息。但華為總體營業收入遠高於高通和思科。

5G(5th Generation)技術,指的是第五代通信技術。全球都用一個5G技術,美國和中國的都一樣,沒有本質區別。但是,掌握5G技術的國家格局卻在發生變化,在5G技術之前的4G、3G都是西方該企業主導,包括美國的思科、高通,歐洲的愛立信、諾基亞。中國的企業一直在通信技術方面很薄弱,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

在5G,中國突然冒出一個華為,而且華為在5G技術方面實力領先,並握有大量專利。近期,任正非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自信地表示「世界不能離開我們,因為我們(5G通信技術)更先進。」

美國的5G技術也是較為先進的,但已經不像在3G、4G時代那樣佔主導地位了。在2018年的4月19日,美國的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公布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明確指出了各個國家5G技術發展的狀態,其中美國在5G技術上不僅僅是落後於中國,也落後於韓國(主要是三星),僅僅排第三名。

如果大家覺得這份報告不準確,那可以看看華為在5G上的訂單量就明白了。在全球范圍內,華為5G訂單已經達到32單,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這還是在美國圍堵之下取得的成績,要是沒有美國從中作梗,訂單數量肯定更多。

華為的5G設備已進入「刀片式」時代。2019年1月8日,華為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研製與大規模應用」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華為的刀片式5G設備,包括刀片式5G微波,刀片式5G AAU、刀片式5G基站,讓客戶能像搭積木一樣搭建5G設施。這也標志著華為5G設備,全面邁進「刀片」時代。

「西方不亮東風亮,美國並不能代表全世界。」在接受BBC獨家專訪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如此回應美國對華為的圍堵行為。「美國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即便美國施壓也無法摧毀華為,只會讓華為提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他說。

任正非很坦然的說到:「全世界能夠做5G的就那麼幾家,其中能夠把5G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的,全世界也就只有華為這一家」,所以任正非認為這就是我們的優勢,這些國家如果僅僅是一部分議員不同意,那我們可以協商,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我們就不賣他們就是了。

單論5G網路技術而言,美國肯定和華為沒得比的。

截止18年年底,華為的5G專利數量為1970件,高通只有1146件。從數量上來看,華為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要算起5G網路核心專利的話,華為還是比高通要少許多的。畢竟高通從2G開始技術就一直領先,在建設經驗上比華為多一些。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華為在義大利完成的5G網路印度測試,最高網速可達2.7G每秒,網路延遲為1ms。幾家歡喜幾家愁。近日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的5G網路測試似乎不盡人意。最高速度只有24.36Mb/s,網路延遲也高達77ms。這么折算下來華為的5G網路比美國的領先了好幾倍。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華為5G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中國華為、美國高通和歐盟愛立信的5G技術其實是同一個技術,他們都參與了5G標準的制定,只不過現階段來看,在5G上側重點和進展不同,華為略為優勢(除了基礎通信專利高通占優,華為在5G專利、5G基站均占優,在5G基帶、手機處理器差距不大),接下來就看各自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一個公司和一個國家的5G技術相比聽上去不太公平,但事實上美國在5G上還真的是比不過華為。

我們以5G通信設備為例,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廠商分別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兩家在中國,兩家在歐洲,美國一家都沒有。

美國高通在3G的時候是挺厲害,但是到了4G時代就開始被中國和歐盟聯合起來對付,到了5G時代高通在通信領域的地位進一步的下降。雖然5G時代高通還能繼續收專利費(因為5G手機也要兼容4G/3G/2G),但高通的專利遲早是要過期的,而且在5G這一代通信技術中高通早就沒有了昔日的輝煌。

華為雖然只是一家公司,但在5G技術上的確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小看了沒有,雖然美國在5G上沒有優勢,但是美國在晶元、操作系統、軍事、高端製造等領域還是領先我們不少。

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這才是我們應該看待中國發展現狀的客觀態度。

高通與華為各自的5G技術誰更勝一籌?

說起來這個其實就要說說關於5G投票的事情啦,因為在5G網路的標准制定上,華為和高通使出渾身解數,都想爭奪主導權。就行業的標准上制定來說,必然是大家都想要爭奪的,畢竟如果標准由自己制定,那麼自己的技術自然是最有優勢的,但是還是非常遺憾的一票之差敗給了高通。

但是在5G爭奪戰中,高通則是收下了長碼和短碼的制定,而華為還是憑借自身實力,爭取到了控制碼的標准,雖然看起來華為是吃虧的,但是總體來說的話,華為畢竟是有通信方面的業務,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兩者的區別

不同於高通的是華為不僅僅有手機業務,而且還是自研發處理器,而且還有通信業務,更重要的是華為同時也是一家專利技術輸出型企業。既然如此,那麼華為自然也是擁有專利授權的權利。據悉,截至目前為止,華為所擁有的自主專利已高達74307項,而且還在以每年1300項左右的申請量遞增,單就這一條已足以「碾壓」很多大型 科技 公司。甚至包括蘋果、三星等知名品牌都要每年向華為交數億美元的巨額專利授權費,這著實是讓我們自主品牌揚眉吐氣了!

當然在之前的2G、3G和4G網路時代,美國高通掌握著大量的行業標准必要的專利,占據了行業絕對主導地位之前。但到了5G時代,中國技術後來居上了,這與華為的努力密不可分。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高通專利費高達5%,這相當於讓所有手機生產廠商都為它打工!」 按照中國去年一年的自主品牌手機出貨量來算,高通大約收了中國廠商260-300億左右的專利費!所以,為了不再受制於人,華為在技術研發上的投資可謂「不惜血本」,每年有近900億元巨額資金投入;並且,華為在5G領域技術研發所投入的資金比高通還要多。任何行業,誰制定了標准,誰才有機會掌握話語權,站在全球產業鏈的頂端。最終,華為的努力換來了回報,其持有的61項5G標准專利在全世界范圍內專利數量佔比22.93%,位居世界第一!真正地讓中國專利技術在全球掌握了話語權。

總結

雖然綜上所述的敘述中有說到高通在2G/3G/4G時代有很多專利,但是華為在5G方面也有很多專利,所以兩者相差不大,再者就是交叉專利華為和高通之間,現在都是實行萬物互聯,而且目前華為已經有23個5G方面的訂單了可謂是風生水起。

其實中國還有一個企業這家企業就是信科集團,在今年的7月份在武漢成立的一家企業,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8萬的員工,並且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600億,最主要的是信科集團屬於國有企業,在資金和人才上面都不會缺少,注冊資金就是300億,可以說有著國家做後盾,又有著武漢的人才,難怪一經建立在5G方面就能夠有所成就。

所以總體來說的話,華為雖然目前是全球第一通信設備供應商,雖然和其他品牌比如諾基亞,愛立信等等相比很大的優勢,但是和思科這樣的國家企業相比的話,其實優勢不算是很大,所以後續還要看幾者的發展情況。

華為5G技術別說世界一流,就是和美國比肩,孟晚舟事件和美國付總統及國務卿在世界的游說圍堵,已經成為華為5G技術徹底超越美國並且被美國政府變相承認失敗的有力證據。孟晚舟事件、中興通信事件、美國付總統和國務卿的游說圍堵華為事件,將成為經典案例載入世界各大名校教程。美國 科技 一流的金字招牌原本還能招搖撞騙一、二十年,被特朗普政府做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蠢事,這塊招牌已經不那麼值錢了。不知道高通、雅虎、蘋果的ceo會怎麼想?公司大股東們又會怎麼想。

這位自稱國際問題達人的二桿子,不是一般的"二",而且是"二"得宇宙無敵。華為營收90億?你自己文中都說是盈利90億。你二逼上天了,知道不?實際情況是,2018年華為營收超過1085億刀,也就是7000多億RMB(預測利潤約600億,利潤率8%以上)。500億研發費約占營收的7%。你說華為神操作?你自己學點小學數學知識再來噴吧。

答:華為5G技術可以摔美國幾條街,美國的"5G E」服務營銷,是搞概念 游戲 ,有誤導之嫌,是比原來的4G稍微快一些,其實不是真正的5G,試驗證明中國5G比美國所謂5G快25倍。

C919跟波音比你覺得怎麼樣???

㈥ 華為的技術真的強到能挺過這次難關嗎

不但對華為有絕對的信心,並且有可能青出於藍勝於藍。華為在美帝的打壓下這次有可能集全國的力量,一舉突破瓶頸,實現重大突破。

回答:信心來自一顆強大的中國心。

有14億中國人做後盾,你說能不能挺過?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我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何況有一定基礎的晶元及相關產業。

目前,中國不缺人才,也不缺研發資金,缺的是用好人才的機制和環境。缺的是研究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凡屬於被封鎖的,比如航天發展比較好。最典型的失敗例子是被忽悠瘸的航空。沒有封鎖的 汽車 行業一直跟著別人走。

只要是國家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不管是晶元及相關產業,還是與之配套的操作系統,堅持就是勝利。

面對美國的制裁,台積電無法對華為進行晶元代工,導致華為麒麟晶元即將停產,但是這並不意味華為就此一蹶不起,目前華為面對美國的制裁,做了兩手准備,以便度過此次美國的制裁!

一、尋找新的晶元供應商

面對美國的的制裁,華為公開表示華為麒麟晶元即將停產,但是並不意味華為就沒有晶元可用,目前華為有三個選擇:三星的Artik系列晶元、高通的驍龍晶元、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元!本月月初華為和聯發科簽訂1.2億片晶元的采購計劃,用於代替華為麒麟晶元搭載在華為手機上,雖然這樣無法解決麒麟晶元的生產問題,但是這樣可以暫時緩解華為的燃眉之急,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第二手的准備!

二、研發屬於自己的晶元生產鏈

華為目前正在籌措南泥灣項目,整合現有資源、技術,招募 社會 頂尖技術人才,並聯合其他公司研製晶元生產線,並且要繞開美國技術,建立一條真正的國產化技術的晶元生產線!雖然其中的難度極其大,但是我相信華為在「華為晶元女皇」何庭波的帶領下,華為一定可以再創奇跡,這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中華民族無數次創造奇跡的信念,加油華為!

噴子很多,對於我寫的肯定各種噴,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華為的信心,並不影響我對中華民族一次次創造奇跡的仰慕,從兩彈一星,到空間站,再到如今的北斗系統,雖然不是一個公司完成的,但也是我中華民族打破技術封鎖完成的!華為就是中華民族的代表企業!相信多數人和我想法是一致的!

加油華為!期待麒麟晶元的王者歸來!

我認為這根本就不是難關,華為的手機作為一個品牌,不可能只有一條進貨路線,一般都有幾個備選方案。

他作為一個手機生產製作商,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技術,不然你光靠別人的貨始終是個問題,在一個華為也有自己的晶元,不可能因為貨源的問題而癱瘓。無非就是今年貨比較少,可能滿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但大部分還是可以的。



至於網上說,華為剛剛親口承認,今年受到美國第二輪制裁的影響,華為的晶元沒辦法生產了,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晶元了,沒有了供應,造成今年發貨量可能低於去年。

我個人認為是炒作,不用自己花錢宣傳,就有別人把這個事情做了,提高了華為產品的知名度,還有可能造成一些人認為,華為沒貨了,要趕快買,造成華為趁機提高產品的價格,大賣一波的可能。


華為不是有換機服務嗎,以舊換新,這幾年估計都把晶元研究透徹了,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研究出一款全新的晶元是完全不成問題的,所以根本沒有難關不難關的。

我個人是希望華為可以挺過這次難關的,不光要我們對華為有信心,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對自己擁有足夠的信心

中國大陸現在的技術實力是造不了高端晶元但我們具備造高端晶元的潛力。

我們造高端晶元和高端光刻機起步很早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技術儲備。

我們造出高端晶元和高端光刻機沒有技術障礙只是需要些時間。

這時間不會太長會很快。

華為的困難被媒體放大了。

媒體嚴重低估了華為和中國 科技 的實力。

實際中國的 科技 創新實力是深不可測的。

一個華為倒下去,萬個華為站起來。

早知今日的難度大,當初不該去加拿大!

我只能告訴,中國技術只有在壓迫下才能成長,所以這次2020絕對又是中國超車一個大年[大笑]

不能,

必須2000個大學和200個公司一起

華為的首要目的是活下去!活下去一切皆有可能,華為只是中國 科技 的代表,整個國家的 科技 實力的提升是全民族的事,只有全民族的事做好了,華為才能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揚帆岀海!

㈦ 華為有哪些先進技術是只有手機嗎

華為擁有鴻蒙系統以及基帶,麒麟處理器,海思無線組合,海思射頻。

為什麼我國需要大力的研發晶元?

因為如今許多的電子產品都在使用進口晶元,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國面臨著晶元短缺的情況的話,那麼我國可能就不能滿足現在國家的發展,所以我國想要從現在起有一個更加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大晶元的研發力度。在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擁有諸多領先優勢和極具競爭力的市場地位,華為才能實現快速擴張。而且,我認為當一個企業獲得領先優勢時,它能夠迅速地搶占市場制高點和話語權上的主動權。

㈧ 華為到底有多牛

華為公司中國最成功的民營企業和最優秀的 科技 企業之一,它的牛氣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華為是個高 科技 公司,那就離不開眾多優秀的高學歷人才。華為作為一家民營公司,有一萬多名博士學歷的人才隊伍,除了國內人才,華為還吸納了來自全世界的各個國家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的人才,為華為的技術研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華為對有貢獻的員工一向提倡高薪重獎。華為年薪超過百萬元的員工人數超過一萬人;年薪超過五百萬的員工人數超過一千人!

三,華為對 科技 研發捨得投入,華為對下一代無線技術的研發投資量及增長速度,在全世界也少有公司能與之匹敵,它2018年的研發投入達到153億美元,比五年前增長了一番還多!並且超過了蘋果公司。高投入意味著高回報,華為通信行業綜合性門戶網站(cc ti me.com)首席執行官、電信顧問項立剛表示:「華為所取得的所有商業成就,都應該歸功於該公司巨大的研發投資支出。」

四,華為的員工遍布世界,目前總人數大約18萬人,超過了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三家巨頭加起來的總人數11萬。而這正好證明了華為的市場之廣闊。

五,華為的納稅額2018年度達到創紀錄的1100億,遠超其他公司。去年華為財報顯示,華為的營收也突破了千億美金。是騰訊的兩倍,阿里巴巴的三倍之多。

六,華為是一家百分之百中國人的公司。它的老總任正非堅持不上市,使得華為成為全球五百強公司中唯一沒有上市的公司,它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不願華為被外國資本所控制。

七,華為的專利研發、麒麟晶元的開發製造等等,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高 科技 公司之最。用華為總裁任正非的一句話說:華為的先進技術領域,是別的國家兩三年也追趕不上的!

八,美國政府聯合它的盟國對華為進行各種打壓,正是因為他們害怕華為。可是打壓得了嗎?華為技術的先進程度世界之最,華為基站等系統的價格在美國眼裡又是「白菜價」,超高的性價比,你讓市場如何去舍棄華為?難怪美國的盟友也不情願跟隨美國打壓華為。

九,華為人的霸氣讓世界為之嘆服。任正非為華為引入了薇甘菊的概念,薇甘菊是一種霸道的植物,它生命力極強,而且所到之處瘋狂搶占其他植物生存資源。在末端接入層市場的開發中,華為人如薇甘菊一樣,全球布局,搶占市場!只要是5G基地台的招標,華為出馬讓其他競爭者恨得牙癢癢的,幾乎每標必中。原因就是超高的性價比!

十,華為的大氣讓世界折服。在中國貿易戰的風口浪尖,在華為受打壓的暴風驟雨之中,華為總裁還在說:要和美國企業共同進步,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一種超然的大氣!

十一,華為公司在中國是無可替代的!唯一的!

華為是一家百分百由員工持股的民營企業,沒有任何政府、機構持股華為。

華為對於我國最為突出的貢獻,個人認為有以下兩點:

這只是華為突出貢獻的一個方面,還包括專利研發、通訊設備、晶元製造等多方面。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家偉大的公司吧!

2018年華為銷售收入為7212億元人民幣,同期增長19.5%,凈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華為雖然體量龐大,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長;

企業活動現金流為747億元,確保了各項業務的 健康 發展。

華為是一家研發型企業,每年確保銷售10%以上的費用用於研發。

那麼,高額的研發投入,都給華為帶來了哪些貢獻呢?

閱讀全文

與華為的技術到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保代駕如何使用代理 瀏覽:667
怎麼引用表格中變動的數據 瀏覽:152
如何評選貧困戶程序 瀏覽:234
房子按揭期間怎麼變更信息 瀏覽:807
如何寫社保方面的信息 瀏覽:108
普通工是什麼技術等級 瀏覽:464
大梅子祛斑膏如何代理 瀏覽:245
代售和代理有什麼不同 瀏覽:434
原生之罪四個程序員為什麼被殺 瀏覽:146
如何隱藏篩選的數據 瀏覽:200
石龍崗寵物市場在哪裡 瀏覽:198
松崗廚房凈水器代理商怎麼選 瀏覽:770
信息機房地面採用什麼裝修材料 瀏覽:97
有哪些玩家自由交易的手游 瀏覽:442
obd上的匯流排數據有哪些 瀏覽:103
如何解綁微信上的實名信息 瀏覽:898
30萬怎麼交易 瀏覽:805
沒入伙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227
為什麼程序員連網不需要問密碼 瀏覽:532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的小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