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平菇栽培技術用什麼葯

平菇栽培技術用什麼葯

發布時間:2022-12-13 06:56:51

⑴ 平菇栽培方法

平菇是我們日常生活經常會吃到的一種食用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被人們公認為營養保健食品。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平菇栽培 方法 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平菇的栽培方法
步驟一: 配置培養料

按照棉籽殼72%、木屑15%、麩皮10%、石膏粉1%、過磷酸鈣1%、多菌靈1%這樣的比例准備配料

先將棉籽殼用2%的石灰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瀝干,再與其他輔料拌勻,注意培養料的濕度,配料的含水量為60%~65%,用手握培養料的時候指縫略有水滲出但是不會滴下來為准。ph調為7~7.5為好。拌料後進行堆料3~5天,期間溫度70°左右應該進行翻料,以免溫度過高。

步驟二:播種

先將床架底部鋪一層農用薄膜,然後將培養鋪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緊實,培養料的厚度10~15cm,氣溫高的情況下,培養料的厚度稍薄,氣溫低的情況下,培養料的厚度稍厚,每平方米床面用乾料約15~20kg。

鋪完後即可播種,以穴播方式播種,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種4~5瓶。最後再撒上一層菌種進行覆蓋,播完之後在床面上鋪一層報紙,再蓋上薄膜即可。

步驟三: 發菌管理

播種後,菇房溫度控制在15~20°,相對濕度為70%左右。若氣溫過高揭開薄膜通風降溫,播種10天以後每天可揭開薄膜1~2次,每次20min。

步驟四:出菇管理

播種後30~40天,菌絲長滿培養料,這個時候出現類似葡萄狀的平菇子實體原基,即可揭去覆蓋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溫度在15°左右,噴水保濕,濕度調至90%左右,加強菇房通風換氣,經過一個星期左右即可採收。
平菇栽培培養基的種類
1、主要原料

主要原料又稱主料,是指以粗纖維為主要成分,能為平菇菌絲生長提供碳素營養和能量,且在培養科中所佔數量比較大的營養物質。

①、棉籽殼:棉籽殼是脫絨棉籽的種皮,為油料加工廠的下腳料。棉殼占棉籽總重量的32-40%,我國年產棉籽殼約1200萬噸,絕大部分用於食用菌生產,據研究,棉籽殼不僅營養豐富,且質地疏鬆,吸水性強,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加水浸透或加壓力時,不板結,透氣性好,含有一定空氣,可提供菌絲生長所需要的氧氣,是適宜平菇栽培的最理想原料。棉籽殼也有好多種,有粗殼;中粗殼、細殼之分,有絨多、少之分,有含棉籽仁多少之分。一般粗殼、絨少殼,仁少殼發菌好於細殼、絨多殼,仁多殼。但細殼、絨多、仁多殼產量又高於粗殼、絨少、仁少殼:建議用戶在購買時要兩者兼顧,靈活機動。

②、玉米芯:脫去玉米粒的王米棒,稱玉米芯,也稱穗軸,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居糧食作物的第三位,年產玉米芯及玉米秸桿約9000萬噸。干玉米芯含水分8.7%,有機質91.3%,其中租蛋白2.0%,粗脂肪0.7%,粗纖維28.2%,o,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鈣 O.1%,o,磷0.08%,經粉碎發酵,加其他氮源和輔料,可袋栽平菇。

③、木屑:鋸木加工廠產生的下腳料稱木屑,也可用樹枝加工粉碎而成。適合平菇生長的以闊葉樹木屑為佳。木屑的粗細,因加工工具和木質而異。用帶鋸加工的木屑比圓盤鋸加工的細,硬質木材的木屑比軟質木材的木屑好。栽培平菇用的木屑粗的比細的好,硬質木材的木屑比軟質木材的木屑好。宜栽培平菇樹種的干木屑,一般含粗蛋白1.5%,粗脂肪1.1%,粗纖維71.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4%,實踐證明,松、杉木屑也能進行平菇生產,一般從鋸木場收集的木屑,常夾有松、杉、柏、樟等木屑。因此,在使用前應放置半年至一年時間,以自然揮發、驅除芳香等物質就可正常使用。用於塑料袋栽培的木屑,均要過孔徑4毫米的篩,以清除雜物及尖刺木片、以免刺破料袋。

④、 其它 :稻草,甘蔗渣,黃豆秸、花生殼經粉碎成小顆粒狀作為碳源,添加氮源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培養料,但這類原料 種植 產量並不高,本資料中不再詳細介紹其栽培方法、如有這些原料,筆者建議,只能以5%比例少量添加到以棉籽殼、玉米芯為主的培養料中。

2、輔助原料與葯劑

輔助原料又稱輔料,是指能補充培養料中的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且在培養料中比例較少的營養物質。輔料除能補充營養外,還可改善培養料的理化性狀。常用的輔料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天然有機物質,如麩皮、玉米粉等,主要用於補充主料中的有機態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營養成分的不足。另一類是化學物質,以補充營養為主,如尿素、復合肥等。

①、麥麩:麥麩是小麥籽粒加工麵粉時的副產品;含有16種氨基酸,尤以谷氨基酸含量最高(佔46%),營養十分豐富,而且質地疏鬆,透氣良好。但易滋生黴菌,故用作培養基,需經嚴格挑選,變質發霉的不宜採用。

②、玉米粉:玉米粉也稱玉米面,是玉米籽粒的粉碎物,—般含水分12.2%,有機質87.8%,由於營養豐寓,維生素B2含量又高於其他谷類作物。在食用菌培養料中,加入5-10%,可以增強菌絲活力並顯著提高產量。

③、尿素:尿素是一種有機氮素化學肥料,白色晶體,含氮量為42—46%,在食用菌生產中,常用作菌體培養料的補充氮素營養,其用量一般為0.1-0.4%,添加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氨氣對菌絲的毒害。

④、石灰:在平菇生產中,培養料中添加適量的石灰,主要作用是提高培養料的酸鹼度,殺死雜菌或抑制雜菌的生長,防止雜菌的污染。其次是增加培養料中的鈣質,改善培養料的營養狀況,促進平菇菌絲的旺盛生長,對提高產量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用量為1—4%。

⑤、復合肥。復合肥是指氮、磷;鉀三種元素高含量的復合肥料,呈灰色顆粒狀,增產潛力大,一般進口復合肥要比國產復合肥營養含量高,如進口復合肥磷酸二銨,每50公斤170元,用於平菇培養料配製,使用量力0.2-0.4%,國產復合肥品種很多,如“三元牌”、“紅光牌”,因含量低,50公斤 160元,用於平菇培養料配製使用量可加大到0.8-1.2%,本資料配方中汲及到的復合肥都指國產復合肥。

⑥、多菌靈:是一種廣譜型的內吸性殺菌刑,對人畜低毒。多菌靈雖不能直接殺菌,但有很強的抑菌作用,其殺菌機制是干擾病原物質細胞分裂。多菌靈化學性質穩定,在酸性或鹼性環境中不易失效,在300-312℃條件下才能被分解。多菌靈用量偏大,雖然栽培成功率高,但菇體內有毒物質的殘留量會相應增加,低毒並不等於無毒,使用量必須慎重。本資料配方中汲及到的多菌靈均為江蘇鎮江農葯廠生產的含量為25%的多菌靈。

⑦、克霉靈,又名二氯異氰尿酸鈉。因長期使用一種殺菌葯劑,雜菌易產生抗葯性,有個別用戶反映因多年使用多菌靈作抗菌劑,現在無論發酵料還是熟料栽培,雜菌總是控制不住。因此,在此情況下,建議改用克霉靈試試,克霉靈作為防霉劑葯效成份、作用基理均相似,按0.1%的用量拌入培養料中,對氯霉、黃麴黴、鏈孢霉等有極強的預防和消殺功能。缺點是遇到70℃以上的高溫會容易分解。

⑵ 平菇的栽培技術,平菇栽培技術展示及常見問題處理

平菇又名側耳、蚝菇,台灣又稱秀珍菇,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灰色食用菌。平菇中的蛋白多糖體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抑製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此外,還有驅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可用於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症。那麼,平菇是怎樣栽種出來的呢?親們也一定很想知道吧。請繼續往下閱讀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平菇的栽培技術。

平菇的栽培技術

1、原料的選擇

原料應新鮮、無霉變、無蟲蛀、不含農葯或其他有害化學成分。栽培前放在太陽下暴曬2~3天,以殺死料中的雜菌和害蟲。對包穀芯、豆桿、稻草、麥桿、雜木等原材料,應預先切短或粉碎。

培養料配方

① 棉籽殼99{bf} 石灰1{bf} 多菌靈0.1{bf};

② 包穀芯76{bf} 棉籽殼20{bf} 麥麩皮或包穀粉3{bf} 石灰1{bf};

③ 包穀桿87.5{bf} 麥麩皮5{bf} 包穀面3{bf} 石灰3{bf} 尿素0.5{bf} 食鹽1{bf};

④ 稻草74{bf} 包穀粉25{bf} 石膏粉1{bf} 多菌靈0.1{bf};

⑤ 麥桿84{bf} 麥麩皮8{bf} 石膏2{bf} 尿素0.5{bf} 過磷酸鈣1.5{bf} 石灰4{bf};

⑥ 鋸木面60{bf} 棉籽殼30{bf} 麥麩皮9{bf} 石灰1{bf};

⑦ 雜草94{bf} 麥麩皮5{bf} 石膏1{bf} 可用作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以新鮮、乾燥、易處理、便於收集和保存為原則,配置時注意調節培養料的營養和酸鹼度,原料調制前,包穀芯應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顆粒,包穀桿、麥桿和稻草等均應碾碎並切成3~5厘米長的小段。

2、堆積發酵

按上屬配方要求,准確稱料,將料充分混合(易溶於水的應先加入水中溶解),然後加水拌勻。春栽氣溫低,空氣濕度小,培養料中加水適當多一些,在100公斤乾料中加入150公斤水為宜,不同培養料加水量也略有不同,玉米芯、絨長的棉籽殼可適當加水多一些,絨短的棉籽殼應少加些水。拌好的培養料堆悶2小時,讓其吃透水後進行堆積發酵。

建堆的方法

在水泥地面上鋪一層麥桿,約10厘米厚,把培養料放在麥桿上,料少時堆成1米高的圓形堆,料多時堆成高1米,寬1米的條形堆,每隔30厘米左右,用木棍扎通氣眼到料底,然後在料堆上覆蓋草墊或塑料薄膜。當料堆中心溫度升到55~60℃時維持18小時進行翻堆,內倒外、外倒內,繼續堆積發酵,使料堆中心溫度再次升高到55~60℃時維持24小時,再翻堆1次。經過兩次翻堆,培養料開始變色,散發出發酵香味,無霉味和臭味,並有大量的白色放線菌菌絲生長,發酵即結束。然後用pH試紙檢查培養料的酸鹼度,並調節pH為8左右,待料溫降到30℃以下時進行裝袋。

3、裝袋

選用寬23厘米,長43厘米,厚0.025微米的低壓聚乙烯筒膜,每公斤筒膜可截180個左右,每袋可裝乾料0.7~0.8公斤。人工裝袋時,應一手提袋,一手裝料,邊裝邊壓。裝至離袋口8厘米左右時,將料面壓實,清理袋口料物,排氣後緊貼料面用繩子纏3~4圈,扎緊扎牢,防止進水、進氣。

裝袋注意

①裝袋前要把料充分拌一次。料的濕度以用手緊握指縫間見水滲出而不往下滴為適中,培養料太干太濕均不利於菌絲生長。裝袋時要做到邊裝料、邊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濕;

②拌好的料應盡量在4小時之內裝完,以免放置時間過長,培養料發酵變酸;

③裝袋時不能蹬、不能摔、不能揉,壓料用力均勻,輕拿輕放,保護好袋子,防止塑料袋破損;

④裝袋時要注意松緊適度,一般以手按有彈性,手壓有輕度凹陷,手拖挺直為度。壓得緊透氣性不好,影響菌絲生長;壓得松則菌絲生長散而無力,在翻垛時易斷裂損傷,影響出菇;

⑤裝好的料袋要求密實、挺直、不松軟,袋的粗細、長短要一致,便於堆垛發菌和出菇;

⑥將裝好的料袋逐袋檢查,發現破口或微孔立即用透明膠布封貼。

4、滅菌

採取物理方法消滅培養料里的雜菌

高壓櫃滅菌法:120℃滅菌穩壓後保持4小時蒸汽滅菌;

蒸汽滅菌法:100℃蒸汽蒸透後保持6小時以上;

蒸鍋滅菌法:菇農在生產上常採用蒸鍋滅菌,先將蒸鍋內注好水,鍋上接上蒸屜(用磚和水泥砌成的專用蒸鍋更好),上面用屜蓋蓋嚴並壓緊。一般頂層上大氣後再滅菌10~15小時也可以達到滅菌效果。

5、接種

接種場所、人員、器械消毒:冷卻室和接種室必須經過滅菌消毒,一般的方法是每立方米用15克硫磺或者5克高錳酸鉀 10毫升甲醛熏蒸,也可以用煙霧劑熏蒸,有條件的可以用紫外線燈管殺菌。人員和器械用75{bf}的酒精和0.1{bf}高錳酸鉀消毒

消毒後等到料溫低於30度後開始接種,一般用接種箱或密閉的接種室接種,接種速度要快,菌種撒播表面後立即包嚴,以免雜菌進入。

6、培養室設置

培養室也要消毒,一般室內搭建簡易培養架,也可以"品"字架型堆放或者垛成菌牆培養,注意堆放的層數不要過高,防止發菌不良和燒菌。

7、養菌期管理

溫度:一般控制在20~28℃,溫度過高影響菌絲質量。

濕度:盡量減少空氣相對濕度,防止雜菌滋生。

光:養菌階段不需要光照,強光照抑制菌絲生長。

氣體:菌絲生長需要新鮮空氣,每天通風2~3次。

8、出菇管理

平菇出菇要求有溫差的刺激,晝夜溫差達到8~10℃有利於菇蕾的分化。溫度一般控制在18~22℃上下,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bf},散射光照射並加大通風及時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在培養料中添加發酵防腐酸,發酵防腐酸是一種多元素的有機植物活性營養素、含有機腐殖酸和多種常見元素及微量元素。如將防腐酸進行200-450倍稀釋,應用於袋栽平菇中,能使平菇菌絲長勢增強,日長速度加快,長滿袋時間縮短,並能有效地提高平菇產量,改良性狀使出菇提前。

添加方法:將發酸防腐酸用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稀釋350倍,用稀釋液進行常規拌料,裝袋管理。

9、適時採收

平菇適時採收既可以保證質量,又可以保證產量。一般在菌蓋平展,菌褶充分伸長,孢子尚未彈射前採收為佳。採收不及時孢子釋放後,降低菇的品質並影響二潮菇的生長。

平菇栽培常見問題解疑

一、菇蕾死亡的原因及其對策

1、空氣過干。

解決辦法:菇蕾形成後,要密切注意培養料的水分含量,水分不足時,灌水到四周溝內,使水面與栽培畦面持平補水。對於袋栽的可直接將營養液注入料內。

營養液的配製方法 :50千克水加尿素125克,磷酸二氫鉀45克,白糖500克混勻。加入營養液的量使整個袋的重量同剛吃透料時該袋重量相同為准。採用泥牆法種植時牆頂溝內應灌2厘米深的上述營養液。

2、原基形成後,氣溫驟然上升,出現持續高溫,或遇較低溫度,導致菌柄停止向菌蓋輸送養分,使菇蕾逐漸枯萎死亡。

解決辦法:菇蕾分化後要注意保持菇房溫度的穩定,及時通風降溫或保溫。

3、濕度過大或直接向菇體淋水,使菇蕾缺氧悶死。

解決辦法:栽培場地的四周要開深溝排水,嚴防菇床內積水。補水過程中,嚴禁向菇體直接澆水。

二、幼菇死亡的原因及其對策

1、菌種過老,用種量過大,在菌絲尚未長滿或長透培養料時就出現大量幼蕾,因培養料內菌絲尚未達到生理成熟,長到幼菇時得不到養分供應而萎縮死亡。

解決辦法:生產上要避免使用菌齡過大的菌種,當菌種培養基上方出現珊瑚狀子實體或從瓶蓋縫隙中長出子實體,說明菌種的菌齡已較大,應限制使用。當瓶底積少量黃水時就無使用價值。菌種的最佳用量為栽培料的4%~12%,生料栽培時多,熟料栽培時少,切忌盲目增大用種量。

2、料面出菇過多過密,造成群體營養不足,致使幼菇死亡。這種死菇的顯著特徵是幼菇死亡量大。

解決辦法:當料面出現幼菇過多過密時,可以人為地去除一部分幼菇,以減少營養消耗。也可用畜用復方腐殖酸鈉400倍液噴施培養料,或用比久(B9)5克,硫酸鎂20克,硼酸5克,硫酸鋅10克,維生素B1250毫克,尿素20克,對水50千克配成復合營養液噴施,補充營養,促進子實體快速膨大。

3、採收成熟的子實體時,床面幼菇受振動、碰傷,引起死亡。

解決辦法:採收成熟的子實體時,動作要輕,用鋒利的小刀沿子實體根部割下,避免振動,碰傷幼菇。

4、病蟲侵染致死。表現為小菇呈黃色腐熟狀或褐色軟腐狀,最後乾枯;濕度大時,呈水漬狀,用手摸死菇發粘。檢查培養料,可見活動的菇蠅、蟎類等。

解決辦法:平菇栽培棚啟用前,要先做好場地的防蟲殺菌工作,撲滅菇蠅、雜菌等。按每m3用硫磺10~12克,甲醛8~10毫升,敵敵畏1~2毫克,封悶熏蒸24小時,連熏2~3次。老菇房四周還需用石灰水塗刷。這樣基本上能保證整個栽培周期不發生較重的病害。

⑶ 平菇拌料要加什麼防蟲葯可以防蟲

平菇栽培常用的殺蟲葯劑如下:(1)氯氰菊醋為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菇蠅、菇蚊、菌蛆具有殺傷作用,葯效迅速。10%乳油2000〜3000倍液,可用於拌料及空間噴施。出菇期噴葯,應在轉潮出菇前噴施,或將菇全部采凈後噴施。
  (2)溴氰菊酯的殺蟲活性髙,以觸殺和胃毒作用為主,對害蟲有一定的驅避與拒食作用,但無內吸及熏蒸作用。對菇蠅、菇蚊、菌蛆殺傷效果顯著。轉潮出菇前,或將菇全部采凈後用2。5%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3)敵敵畏是高效、速效、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具有熏蒸、胃毒和觸殺作用。拌料時用50%乳油按乾料重的0。3%〜0。5%添加。出菇期嚴禁使用。

⑷ 種植平菇用什麼營養葯好

在秋季平菇出菇後期,為了增強出菇後勁,應該添加營養液進行追肥。

營養液配方:尿素150克、糖500克、食鹽100克混合後,加清水50千克,選用高壓霧化噴霧器進行噴施。噴施營養液的時間以子實體大量出現時為宜。噴施時應注意噴頭不要正對著子實體,同時還要注意「四不噴」:

①幼小菇蕾不噴,以免其「腫死」。

②剛采過菇或有菇殘體處不噴,以免引起細菌性病害。

③空氣濕度過大時不噴。

④菇棚內病蟲害嚴重時不噴。

⑸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術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術如下:

1、場地選擇

可選擇在樹蔭下建遮陽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場地要求排水,通風良好,遠離糞堆等污染源。平菇菌絲耐低溫,但不耐高溫,溫度40度便會死亡,因此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季節,不同地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種植時間。

⑹ 平菇發酵栽培加防蟲靈

平菇發酵栽培可以添加防蟲靈

⑺ 平菇栽培技術

在食用菌栽培技術中,菌種生產技術難度大,要求高,且需要專門的設備和用品,適宜於專業菌種廠生產。平菇屬木腐菌,凡是適合於木生食用菌的培養基,也都適合平菇菌絲的生長。本節僅對平菇的菌種分離和一些平菇專用的培養基作簡單的介紹。 1、母種的生產 平菇是用孢子分離和組織分離法獲得菌絲體後擴大轉式管製作母種。特殊情況也用菇木分離法。 培養基:平菇母種分離和菌種保存宜用普通培養基(PDA)。平菇菌絲在此培養基上生長速度較慢。擴大轉管適宜用高粱粉培養基,配方和製作方法是:高粱粉30克,加1000毫升蒸餾水,加1%瓊脂,置於鋁鍋中加熱,待瓊脂充分溶化後攪勻,分裝於試管,滅菌接種。平菇在高粱培養基上生長最快,長勢均勻,菌絲旺盛。高粱培養基適合於生產平菇母種。 菌種培養:分離後的平菇菌絲應放在最適宜的溫度(25℃±2℃)培養並經過提純、轉管,一般培養7-10天菌絲可長滿試管。如果沒有出現雜菌,分離培養就算成功。但該菌株是否優良,生產價值如何,還需出菇栽培試驗。 2、原種的生產 母種菌絲數量太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把一級種擴大繁殖成二級種(即原種)才能滿足生產種的需要。 平菇原種培養基的配製和生產參照《制種技術》中的木腐菌制種的內容。平菇菌絲在木屑培養基上一般原種20—25天可以滿瓶。在麥粒培養基上15—20天可以長滿使用。好的原種菌絲密集、潔白、長勢均勻、粗壯、呈棉毛狀,有爬壁現象。 原種長滿瓶之後,應立即擴大為栽培種,否則一旦營養耗盡,菌絲就會衰老甚至死亡。麥粒種更要及時使用。 3、栽培種的生產 原種擴大繁殖就成栽培種。栽培種也就是直接用於大生產的生產種,又稱三級種。 平菇栽培在培養料配方、製作、滅菌、接種和培養等方面與原種生產相同,其培養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 製作栽培種時,由於數量多,往往比較粗放,培養場所不講究。因此,播種之前也必須檢查菌種有否帶蟎類或其它病蟲害。如果發現菌種有蟎或病蟲害應及時殺滅及棄去不用。 菌絲生活力強弱與菌齡有密切關系,它直接影響到栽培的成敗。菌絲生活力減弱,播種後不容易成活或菌絲生長緩慢,時間長了菌絲沒布滿培養料則易感染雜菌,往往造成栽培失敗。所以,控制菌齡很重要,一般接種一個月之內,菌絲生活力最強。菌種長出原基時為成熟菌種,應盡快用;原基一旦變乾枯或菌絲柱收縮,瓶底出現積液時,菌種已老化,不宜再使用,應淘汰。 第四節 栽培技術 栽培者的願望是能獲得豐產。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掌握平菇的生物學特性,在栽培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其各個發育時期對各種生活條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創造一個最有利於平菇與其它微生物競爭的生活環境。 1、栽培季節的選擇:平菇雖然有各種溫型的品種,適宜於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總的屬低溫型,只不過是人為的選育了少數高溫型來滿足夏季生產需要,絕大部分品種還是中、低溫型的。根據平菇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春秋兩季是平菇生產的旺季。高寒地區九月份即是中溫型平菇生產季節;低熱地區十月份進入中溫型平菇生產季節。根據不同的品種特性安排適宜的生產季節,輔之以防暑保溫措施和適當的栽培方式可獲得栽培成功。 2、培養料的配製 (1)短木樁 平菇是木腐菌,最早是用闊葉倒木栽培,逐步發展到選擇材質柔軟的樹種鋸成短木進行栽培。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和節約木材,可盡量利用其他行業使用價值不大的樹種,彎木、樹蔸、枝丫等材料。 短木栽培的優點是:一年接種多年採收,用種量少、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產量穩定。缺點是:受資源限制,只適於林區或林區附近栽培。 (2)熟料 將闊葉樹林屑、棉子殼或粉碎了的雜木枝丫、農作物秸桿、廢紙等4份加上麩皮、米糠等1份,石膏粉1%,糖1%和適量的水(65%左右)配成合成培養料裝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後進行蒸汽滅菌(高壓1小時或常壓8—10小時),接種培養。 熟料栽培的優點是:用種量少、產量高、易管理、受外界環境影響小,可在高溫季節栽培。它是大規模工廠生產採用的栽培方式,缺點是:耗費一定能源,同時要有一定的工作場所和滅菌、接種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栽培者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制種技術。 (3)生料 生料栽培又分粉料和粗料兩種方式。 粉料配方:用熟料栽培的方式再加0.1%多菌靈或高錳酸鉀,也可加1%生石灰粉作殺菌劑拌料後接種培養。 粗料配方:將農作物秸桿用2%生石灰水浸泡2天,然後用清水沖洗至PH 8左右時瀝干多餘水份切成短節接種培養。 生料栽培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不需特別設備、投資少、見效快、便於推廣。缺點是:用種量大,購買菌種費用大,易受不良環境和氣候影響,尤其是高溫季節和多年栽培的場地易導致栽培失敗。 (4)半熟料 培養料接種之前,用巴斯德滅菌法消毒,即將培養料浸濕堆積一天之後放在密閉的室內,培養料下橋空以便透氣,然後向室內輸入蒸氣,待培養料冷卻後接種培養。 半熟料栽培的優點:可採用簡陋的辦法搞巴斯德滅菌,投資少,便於推廣;產量穩定,成功率高。缺點是:比熟料栽培耗種量大;菌絲生長階段易受高溫威脅,管理難度大。 以上介紹的幾種培養料各有利弊。栽培者應根據各自的資源條件和生產條件選擇適宜的培養料及其配製方式。 3、栽培方式 (1)短木栽培 選擇適合平菇生長的材質柔軟的樹種,如:桐、楓香、白楊、梧桐、楓楊等,於頭年落葉後第二年發發芽前砍伐。這個時期樹木營養貯存最豐富。砍樹和運送菇木時要保護好樹皮,樹頭上用生石灰刷滿,以免污染雜菌。 菇木運回栽培場後鋸成5—6寸長的短木,將菌種用冷開水調成糊狀後均勻地輔接在斷面上再重疊上第二個短木再鋪菌種,再重上第三短木……直到再疊就不穩了為止,又接第二疊。每接好一疊後兩面或四面釘上木板條固定,以免松動或倒塌。鋸菇木時要給每段編號打記號,以便接種質量的關鍵。接好種後要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嚴禁搖松接種疊保證正常定植。疊子上面要蓋上樹枝或茅草遮陰保溫保濕。 立秋前後十天就要埋樁。房前屋後,樹林、竹林,葡萄架下等淋得著雨遮得到陰的地方都可埋樁。將長好了菌絲的短木一個一個地豎埋到土中,地面只留下1寸左右高長菇。地面留高了不保濕。樁與樁之間要有適當的間隔,以免出菇擁擠。隔1.5公尺寬要留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采菇。 出菇管理。9—10月份,氣溫下降,出現秋雨,就要開始出菇。若雨量不足應配合人工澆水。采菇後要停止噴水7—10天,改善通氣條件有利於出下一批菇。 短木栽培一次接種可收三年,秋冬采菇,春夏息樁。春夏任其自然息樁,秋冬又可獲得高產。若春夏澆水催菇,會導致產量少爛樁快、秋冬還要嚴重減產,得不償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百公斤短木可收鮮菇60公斤以上,高的可達150公斤以上。 (2)枝束栽培 將伐木場或栽培時遺棄的小枝條,城市園林或行道樹修剪的小枝條截成1尺長,用鐵絲捆紮成直徑5寸的枝條束。 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5寸、寬2.5尺、長不限的溝。將枝條束豎立排放干溝中,撒上菌種,上面蓋三層濕報紙、再蓋草席,以保濕度。2—3個月後,確認菌絲已經蔓延,則在枝條束之間填滿泥土蓋上草席。當氣溫降至20℃以下時,就要架高草席進行水分管理出菇。 (3)室內床架式栽培法 此法適宜於正規化的專業生產,可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便於人工控溫周年栽培。使用此法雖一次性投資大,但周轉快、成本收回也快。 菇房的建造:選擇地勢乾燥、環境清潔、背風向陽、空氣流暢的地段。菇房應座北朝南。每間20平方米左右、高3.5米,牆壁和屋面要厚,可減少氣溫突變的影響,尤其是可防止高溫襲擊。內牆及屋面要粉刷石灰,有利於殺菌。地面要光潔,堅實,以便清掃保持衛生。門窗布局要合理,便於通風和床架設置。牆腳安下窗,房頂安拔風筒。有條件的要配備加溫,降溫設施。 現有房屋改選為菇房,主要是開下窗和安拔風筒。 簡易菇房設計有兩種:一種是地面挖下1.5—2米深,搞半地下式,有利於冬季保溫和夏季防暑。要求在無地下水處建造。下牆壁和地面整實,四周挖排水溝。從下挖的地面牆壁伸出45度坡的排氣管道,防止通氣不良。上牆用土坯,牆高2.5米左右。兩頭留門,牆外用石灰抹皮,用草蓋頂。另一種是用木樁扎架,用蘆葦、高粱稈圍牆,內外用泥抹面,草蓋頂。此種菇房只適應春秋季用。 床架的設置:床架要和菇房方位垂直排列。四周不要靠牆,南北靠窗兩邊要留2尺寬走道,東西靠牆要留1.5尺寬走道,床架間走道寬2尺。每層架間距2尺,底層離地面1尺。上層離屋面4—5尺,床面寬4.5尺。床架必須堅固、平整。 床架的材料可以有多種:一種是鋼筋水泥結構;一種是木製;一種是鐵架,也可以幾種材料搭配製作。最簡易的是用磚壘垛,木棒搭橫條、蘆簾鋪層。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後必須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前一天,先將菇房內打掃干凈,再用清水把室內噴濕,以提高消毒效果。菇房消毒通常在栽培前3天進行。消毒方法可根據具體條件選用如下的一種。 ①硫磺熏蒸:將菇房密封,然後按每立方米空間5克硫磺的用量點燃熏蒸。 ②每立方米空間用10毫升甲醛溶液1克高錳酸鉀熏蒸。 ③用30%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公斤噴霧。 ④用5%石炭酸液噴霧。 消毒後開窗通風兩天即可用於栽培。老菇房的消毒更要徹底。否則雜菌污染和蟲害發生嚴重而導致生產失敗。 床式栽培的培養料可用生料,也可用半熟料。可用粉料也可用粗料。一般採用層播法,即在床架上鋪上塑料薄膜,鋪1.5—2寸料,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紙後復蓋薄膜。接種量:麥粒種為料的5—10%,木屑種加倍。第一層用種量占總用種量的1/3,第二層佔2/3。蓋膜前先用木板將料面壓平、壓實。粉料輕壓、粗料重壓。鋪料的厚度要掌握天熱薄鋪,天冷厚鋪;粉料薄鋪,粗料厚鋪。這里所指的厚與薄是相對而言,最薄不得少於3寸,最厚不得超6寸。 另一種接種法是穴播:鋪好料後按3×3寸的株行距打穴,每穴種一塊棗大的菌種後撒一薄層菌種封面,壓平蓋膜。 (4)袋栽 選用面寬22—25CM的筒狀塑料薄膜。剪截成50CM長的塑料筒,也可用一般聚乙烯薄膜熱粘合為上述要求的塑料筒。袋栽分熟料和生料兩種方式。 熟料栽培又分兩頭接種法和兩面接種法。兩頭接種法適宜堆疊式栽培,兩面接種法適宜掛袋式栽培。 兩頭接種法的裝袋進程是先將一個直徑3.5CM、長3.5—4CM的硬塑料套進袋口,把塑料袋口頭反轉過來,使其緊貼套環後塞上棉塞,將袋旋轉一周使其不留空洞即可裝料,裝好壓緊到一定高度,中間打上接種孔,用同樣的方法上另一頭套環和棉塞。上甑滅菌。常壓滅菌10小時,冷卻後在接種室無菌操作接種培養。 兩面接種是把一頭袋口扎緊燒熔袋口密封、裝料,扎緊另一頭密封、滅菌。接種時在接種室用滅過菌的打孔器在袋子的兩面各打二個接種孔,接上種後用醫葯膠布粘在接種孔上,然後培養。 生料(或半熟料)栽培,將沒霉變的稻草紮成長2寸、粗1寸的通氣塞扎在袋口一端,裝入一層菌種接著裝料,邊裝邊壓,裝至袋中央又放一層菌種再裝料,最後撒上一層菌種和紮上氣塞,即可入室培養。另一種接種方法是混播,即將菌種和料混合後裝袋。生料袋栽用種量一定要達到料的15%,菌種少了易失敗。 接種後的栽培袋先放在適宜的溫度下發菌。一般15—2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這時可搬進栽培。兩頭接種的菌袋去掉棉塞和套圈,將袋口割掉或向外翻卷,象碼磚垛那樣堆疊起來噴水管理,兩頭出菇,若傍牆堆疊則一頭出菇。兩面接種的菌袋,在菌絲長滿接種孔周圍時,將膠布撕開一角增加通氣量,菌絲長滿袋後,用「S」形鐵絲鉤將菌袋懸掛起來,撕去全部膠布噴水管理,生料菌袋管理與熟料兩頭接種袋同。 (5)磚式栽培 這種方式操作簡便、工效高、成本低、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由於便於搬動,特別適宜於山洞、人防地道夏天搞洞外發菌洞內出菇栽培。 先製成長1—1.5尺、寬0.8—1尺、高0.3—0.6寸的活動木模。制磚時先鋪長薄膜,然後將生料或半熟料按層播法或混播法製成菌磚,去掉木模,發菌培養。管理方法與床式、箱式等同將在後面「管理方法」中介紹。 (6)箱式、籃式、盆式等 平菇栽培可充分利用木箱、紙箱、塑料箱、竹籃、蘿筐、各種盆子等容器栽。其栽培方法基本與菌磚栽培法同。只是菌磚是活動木模可脫模而其它方式則直接在容器里的區別。 (7)扎捆栽培 將用2%石灰水浸泡過的玉米棒,沖洗干凈後用鐵絲綁紮成捆(頭尾不能顛倒)。用鐵鑽把每一個玉米軸頭上扎一個孔,放上蠶豆大一粒菌種。一半陷入孔內,一半露在孔外。蓋一層紙後用消過毒的薄膜將整捆包好發菌。 (8)陽畦栽培法 平菇陽畦栽培法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農村大面積生產的生料栽培法。適宜於房前屋後、林間空地、葡萄架下、冬閑田土、城市園林、空房屋的充分利用,不需要專門設備、成本低、產量高,簡便易行,技術易於掌握,是一種普及性的培植方式。 陽畦的建造:一般有三種方法可根據條件進行選擇。 挖畦:陽畦座北朝南,挖深30CM、寬1米、長不限。挖起的泥土放在畦北築起1尺高的矮牆,畦南挖一淺溝排水。此法適宜於冬閑田土、林間空地。 築畦:用泥坯、磚壘成寬1米、高20CM、長不限的畦。內壁抹泥皮。此法適宜於不便下挖的空屋、水泥場院、陽台等場地。 搭畦:用竹片或鋼筋搭成弓背形南北走向的棚,畦寬2.5米,中間開30CM的溝做為過道,長不限。此畦可與蔬菜輪作。 接種前若畦內太乾燥可於接種前一天灌水。待水滲下,次日接種;若畦內地下水位高則應在畦內鋪上薄膜再接種。進料接種法與室內床架栽培法的進料接種同。接種後若氣溫低或無遮陰條件,要用草簾保溫或遮陰。 (9)地道山洞培植法 此法可充分利用人防地道、溶洞、廢礦井作菇房,能避開嚴寒和酷暑的不利栽培季節。其場地消毒與室內栽培同。播種方式可根據地形搞床架、菌磚、菌袋、地面平鋪都可以,不同點是:沒有自然光照;溫差小不利於刺激催蕾;還有的存在通風條件差的問題。因此,在栽培上應採取如下措施: ①在洞內安裝電燈代替日光,每4米遠安60瓦燈泡一顆。出菇階段,每天開燈2—5小時。 ②在通氣不良的洞內安裝風扇和進風扇。每小時換氣5—10分鍾。 ③用菌磚菌袋栽培。場外發菌、洞內出菇。床架或平鋪栽培則在洞內設置加溫設備,間息加溫。注意:如用火爐加溫則一定要用管道將煙排出洞外。 (10)坑道栽培 選擇排水良好的場地,挖成南北向的坑道。底寬2米,挖深1.2米,將挖起的泥土堆高築緊,使坑道總高1.8—2米。溝底兩邊各挖一淺溝排水。上面用竹片或鋼筋搭成弓背形棚架,蓋上薄膜。兩邊種上綠色攀援植物鋪上棚架。坑道兩壁用於堆疊菌磚或菌袋。中間作為管理過道。 坑道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空氣等條件都極為適宜平菇生長。且受季節氣溫影響又比地面小得多,冬暖夏涼造價也低,極為經濟合算,是平菇栽培較好的一種方式。據報導,用坑道栽培平菇,生物效率可達150%以上,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栽培方式。 除以上介紹的+方式外,還有柱式栽培法、菌牆式栽培法、瓶罐栽培法等。只要懂得了平菇的生長發育特性,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栽培原理,自己在實際栽培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創造出新的栽培方式來。 4、栽培管理 平菇的栽培、管理工作是奪取高產優質的重要環節。從培養料播種之後,一直到出現菇蕾、長成小菇到最後成熟採收,都要根據各個生育階段對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的不同要求,並結合氣候變化進行科學管理。下面按各生長階段進行介紹: (1)菌絲生長階段 在平菇栽培中,發菌階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栽培成敗的關鍵。 一般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恢復。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3—27℃。所以溫度管理應盡可能達到或接近這個范圍。生料栽培或開放式栽培,培養料中還有其它微生物活動產生呼吸熱,料溫將比室溫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溫變化,採取相應的散熱措施,降低培養室的溫度。 這個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和菌床都不能噴水,濕度大了污染率高。 菌絲生長階段,光照對菌絲生長不利,尤其不能讓直射陽光照上菌床。培養室的窗子要掛上黑色窗簾。除檢查用光外培養室不要隨意開燈。 空氣對平菇菌絲生長也很重要,雖然菌絲生長階段能耐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也會抑制菌絲生長,嚴重缺氧菌絲會老化窒息而死。培養室若通氣不良,菌絲的呼吸熱散不掉,會致使料溫上升,燒壞菌絲。 接種以後7—10天菌絲長滿菌床表面,在這之前是雜菌污染的危險期。這階段原則上不能揭膜,只有在料溫超過30℃,不揭膜就會燒壞菌絲時,才能揭膜通風降溫。 菌絲長滿菌床表面後,每天應揭膜透氣10—20分鍾。因為隨著菌絲量的增多,呼吸熱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揭膜透氣。 (2)子實體生育階段 當菌絲長滿全部培養料,正常溫度下需一個月左右(鳳尾菇二十天左右),平菇則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發育階段。 平菇子實體生育階段需要低溫,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溫刺激和較大的溫差。所以在生育階段將溫度控制在7—20℃范圍之內,最適溫度13—17℃。原基分化階段盡可能擴大溫差。 子實體發育階段的水份管理尤為重要。菌絲生滿培養料後要澆一次出菇水,以補充發菌階段散失的水份,滿足出菇對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還起到降低料溫、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時可向牆壁、過道、空中噴霧增加空氣濕度,把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5%左右。 通過催蕾,菌板上開始出現許多小顆粒,即進入桑椹期,此階段應停止向菌板噴水並揭去或架高薄膜,否則會影響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爛掉。這階段應經常向空間噴霧提高空氣濕度。在這階段如菌板過於乾燥,菇蕾容易枯萎;補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爛掉,溫差刺激不夠,不能大面積形成原基;揭膜過早,使表面菌絲過早乾燥,降低生活力;通風不好,表面菌絲不能全面倒狀、紐結,有污染和蟲害也不能形成菇潮。所以這階段的管理難度較大,又極其重要。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長成珊瑚狀,稱珊瑚期,5-7天菇休分化成熟,在這階段應加強以下管理措施 : ①通風:室內廢氣過重會造畸形菇或爛菇,每日通風3—4次以補充新鮮空氣。 ②保濕:空氣相對濕度應維持在90%。因此,每日應根據氣候情況在室內噴4—5次霧狀水,但不能讓菌蓋上積水造成捲曲。若菌板過乾燥可用小勺在菌板上淋水,但不要直接噴水到菇體上。冬季可在火爐置開水壺,增加室內蒸汽保溫保濕。 光照:從催蕾開始就要拉開培養室的黑窗簾,讓漫射光進入菇房,若缺乏光照,菌絲生長長期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遲遲不分化原基。但光照太明亮對子實體發育也有不良影響,但不能有直射陽光。 ③及時採收:平菇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證產量。當菌蓋展開,菇體色白,即將散放孢子以前採收為宜。採收過遲,菌蓋邊緣向上翻卷。表現老化,菌柄纖維度增高,品質下降。且菌體變輕,影響產量。並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氣。採收過晚,還引起菌絲老化,空耗營養對下潮菇的轉潮和產量都有嚴重影響。 (3)間歇期的管理 第一潮菇採收之後10—15天,就會出現第二潮菇,共可收四到五潮,其中主要產量集中在前三潮。在兩潮菇之間是菌絲休整積累養份的時間,此時要做到:(1)清理菌板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爛。(2)輕壓菌板並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3)將門窗打開通風4—5小時,換入新鮮空氣。(4)用清水將薄膜正反兩面徹底擦洗干凈,然後貼菌板復蓋,清理室內雜物,保持衛生。(5)一周後按頭潮菇管理法,澆出菇水和搞溫差刺激催蕾。以後管理均按頭潮菇管理方法。以後各潮菇照此管理。 5、採收與加工 平菇的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住產量。當菌蓋展開,菇體色淺,蓋緣變薄,即將散放孢子之前採收為宜。對平菇的採收,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次性形成菇潮的菌板,就應在子實體成熟時一次性全部採收。此時的大菇體與小菇體的成熟度是一樣的,如認為小菇體還能長而不採摘,反而會使小菇體枯萎。參差不齊形成菇蕾的菌板,則應間大留小的辦法進行採收,一潮菇可分2—3次采凈。採收時要整叢收,輕拿輕放,防止損傷菇體,不要把基質帶起。一潮菇采完後,應清理床面,將死菇、殘根清除干凈。 平菇除鮮銷外,在交通不便的鄉村和旺產季節,都可以進行加工,以調節淡旺季的供求 (4)鹽漬 鹽水加工腌平菇能存放一年左右,其風味不變,是目前我國平菇出口的主要加工方式,方法如下:(1)浸泡:將鮮菇放進6%的淡鹽水中浸泡3—4個小時;(2)殺青:將淡鹽水浸泡的平菇撈起用清水沖洗,然後放入盛有沸水的鋁鍋(或不銹鋼鍋)中,邊煮邊用木勺攪動,煮10分鍾撈出,此時菇為黃色。(殺青水可作平菇醬油原汁)(3)冷卻:將殺青後的菇倒入清水中充分冷卻,撈起瀝水20—30分鍾。(4)腌制:在缸中先放鹽再將開水沖進缸中溶解冷卻,使鹽水濃度為15—16%。用紗布濾去雜質後,把菇放入腌制三天,之後再換成23—25%的飽和鹽水,腌5—7天(不能讓菇露出水面)。(5)倒缸:每隔12小時倒缸換鹽水一次,每次換水其鹽水濃度必須保持23—25%。(6)封存:5—7天後菇出缸,並放在竹篩上瀝水8—10分鍾即可裝桶。裝後灌滿濃度20%的鹽水,封蓋即可運銷。 (5)短期貯藏的腌制:食堂、餐館或家庭可用鹽水浸漬短期保存。先配製好16——18%的鹽水溶液,切除菇腳雜質,用清水洗凈後即浸入鹽水之中。10分鍾後菇體脫水發軟,韌性加強,這時菇體由於脫水,重量減輕約20%左右。以後保持平衡。食用時撈起,用清水漂洗即可烹調食用,其風味、色澤基本不變。 6、病蟲害的防治 平菇菌絲生活力很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具有抗雜菌能力。所以在制種與栽培過程中,菌絲發育階段管理得好,後期就不容易感染雜菌。甚至染了雜菌也照樣還能長菇。但是,在開放式生料栽培中培養料本身就陷藏著各種雜菌孢子,若在環境因子不適合平菇菌絲旺盛生長的情況下,其優勢則不再存在而雜菌容易泛濫成災。引起雜菌感染的重要環境因子是溫度和濕度。平菇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對所有黴菌也都適合,只是黴菌最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略高些,因此,在菌絲培養階段,稍微疏忽溫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濕度也大,雜菌就猖獗起來。而且蟲卵也紛紛孵化,蟎類也隨之而來,病蟲害一旦蔓延之後就難以驅除,另外,平菇對敵敵畏極為敏感,低濃度的敵敵畏都會致使小菇蕾枯死。由於不能輕易用葯,只能以防為主,避免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生,則採用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三者結合的綜合措施來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環境因子:針對溫度、濕度是引起病蟲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過程中要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①溫度:根據各氣候條件,掌握各地區各品種的安全播種季節。如果人工控溫下栽培時,室溫不宜超過22℃。料溫不超過25℃。 ②濕度: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菌絲生長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 (2)雜菌的預防:①培養料要新鮮,無霉爛變質,配料前先暴曬1—2天。②每次栽培前培養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③生料栽培時,培養料盡量少加或不加有機氮源和糖類物質。④菌種量要大,加速菌絲生長速度,優先佔領養料,即制其它雜菌繁殖。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3)常見雜菌及其防治 栽培平菇時常見的雜菌有木霉、青黴、麴黴、脈孢霉、根霉、枝孢霉、粘菌、鬼傘類以及酵母等。在開放式栽培中,發現雜菌可用石灰粉遮蓋污染部位;封閉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將殺菌葯液按比例稀釋後注射或謫到污染部位。常見的殺菌劑有高錳酸鉀一千倍液、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多菌靈(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4)蟲害防治:平菇栽培時常見的害蟲有:線蟲、蟎類、蚋、鼠、蟻、蛞蝓、蝸牛、馬陸、果蠅、菇蚊等。葯劑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劑二千五百倍液噴霧;用燈光和糖醋液誘殺蠅類;骨頭烤香誘殺蟎、蟻類;用鹽殺蝸牛、蛞蝓等。 參考資料http://www.yihua8.com/Technology_c/Technology_g/20061226/103845709.shtml

⑻ 平菇菌種怎麼培養,怎麼種植平菇

【平菇菌種的培養】
一、平菇菌種配方
土豆 200 克、白糖 20 克、瓊脂 20 克、水 1000 毫升、硫酸鎂 3 克、維生素 2 克。按配方精確稱取,先將土豆去皮切片放入 1000 毫升水中,用文火煮沸 20 分鍾左右。然後過濾,加水再加熱,先將瓊脂、白糖、硫酸鎂、維生素煮至全部溶化,用量杯量一下是否還夠 1000 毫升,如不足,用開水補足。趁熱分裝試管中,每管裝 12 毫升, 1000 毫升可分裝 80---100 支試管。分裝時要用長管 漏斗,不要使培養基沾到試管口上,以免沾濕棉塞污染雜菌。塞棉塞要用普通棉花,塞 入試管要松緊合適。然後,每 10 支試管用皮套捆成一小捆,每 5 小捆再捆成一大捆,棉塞用牛皮紙包好,放入高壓鍋中 1.5 公斤壓力,滅菌 40 分鍾,停火。等 壓力表回零才能排氣開鍋,取出試管傾斜排放在桌面上,斜面試管有兩種:原母種試管 ----- 斜 面長度應為管長的 1/3 ,生產母種試管的斜 面應為管長的 1/2 ,冷卻凝固後,取一些試管放入恆溫箱中 27--30 度空白培養 10 天,經無菌觀察,確認無雜菌,才能大量用於分離制種或轉接生產母種。接種要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進行 -- 可以使用 629 食用菌專用消毒劑、氣霧消毒盒、電子接種器等。接種後放入 25 度的恆溫箱中培養 7---10 天,長滿試管確認無任何雜菌,就可用於轉接二級原種了。
二、平菇二級原種製作
配方 1 :闊葉木鋸沫 80 斤、玉米面 25 斤、克霉靈 1 兩、白糖 1 斤、硫酸鎂 5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石膏 1 斤、碳酸鈣 1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2 :玉米芯 80 斤、稻糠 15 斤、夫子 10 斤、克霉靈 1 兩、白糖 1 斤、硫酸鎂 5 兩、磷酸二氫鉀 2 兩、尿素 3 兩、石灰 2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3 :闊葉木鋸沫 40 斤、玉米芯 40 斤、豆餅粉 10 斤、玉米面 10 斤、白糖 1 斤、克霉靈 1 兩、硫酸鎂 5 兩、菇豐素 15 克、二氫鉀 3 兩、碳酸鈣 1 斤、石灰 1 斤。 含水量 65%
配方 4 : 玉米 100 斤,磷酸二氫鉀 0 。 5 斤,硫酸鎂 0 。 5 斤,白糖 1 斤,碳酸鈣 2 斤, 629 消毒劑 1 瓶。
拌料:先將主料和夫子或玉米面、石膏、白灰干拌均勻。然後將其它葯品溶化於水中,形成濃的原液。然後把原液均勻加入水中拌入料里。拌勻、含水量掌握在 65% ,即拌完料後用手握一把料,手指縫有水滴但不下落。最好用「亞泰牌裝袋機」拌料,節省勞力、攪辦均勻,而且還可以裝多種規格的菌袋,一機多用。
裝瓶標准:每瓶能裝乾料 2.5 兩,裝完濕料連瓶稱重應為 1.1 斤,這就證明裝料量、松緊度都要適度。料中間打一個眼以利菌絲快速生長,裝完瓶後馬上擦凈瓶身,蓋上丙烯塑料,套好皮套,進行高壓滅菌 1.5 公斤壓力保持 2 小時以上。滅菌結束後,瓶溫降到 30 度以下搬入接種箱中,接種前必須進行嚴格消毒 ---- 用 629 消毒劑或氣霧消毒盒或電子接種器配合使用。一支生產母種可轉接 5--8 瓶二級種,接完後馬上放入 25----27 度的恆溫箱中培養,沒有恆溫箱也可以放在能保持 25 度條件下培養。每 3---5 天檢查一次,把長勢不好、不純的及時挑出。經 25 天左右培養,就能長滿瓶,滿瓶後應再鞏固培養 5 天,才能轉接三級種。二級種可採用12*24丙烯袋裝,因為罐頭瓶不好買,大規模製種都有採用塑料袋.
二級種製作要領:
料要干,無變質,加入原料必須精確,滅菌必須達到殺死一切微生物。接種要在絕對無菌條件下進行,蓋瓶塑料必須用聚丙烯塑料,因為丙烯塑料比玻璃還透明,就是有小米粒大小的雜菌,也能清楚的觀察到。
三級種配方可完全參照二級配方和製作方法,但培養基營養配比應接近於栽培料,使菌絲有一個更適應的過程。
三、栽培料配方
1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4 斤,硫酸鎂 4 兩,克霉靈 1 兩 ,尿素0.5斤,二氫鉀3兩,玉米面10斤,含水量65% 。
2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1.5 斤,石膏 2 斤,克霉靈 1 兩,高錳酸鉀 1 兩。
3 、棉子殼 100 斤,生石灰 3 斤,磷肥 1.5 斤,尿素 2 兩,硫酸鎂 3 兩,克霉靈 1 兩,碳酸鈣 1 斤。
4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25 斤,高錳酸鉀 1 兩,克霉靈 1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尿素 3 兩,復合肥肥 3 兩,硫酸鎂 4 兩,碳酸鈣 1 斤,石灰 4 斤,菇豐素 15 克,大粒鹽 1 斤(發酵料添加)。
5 、玉米芯 100 斤,夫子 15 斤,米糠 20 斤,克霉靈 2 兩,尿素 5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硫酸鎂 5 兩,石灰 3 斤,石膏 1 斤,增產素 1 支,大粒鹽 1 斤(發酵料用)。
6 、花生殼粉 65 斤,玉米芯 35 斤,玉米面 5 斤,黃豆粉 10 斤,磷酸二氫鉀 5 兩,石灰 3---4 斤,克霉靈 1--2 兩,過磷酸鈣 5 兩,硫酸鎂 4 兩。
7 、豆秸粉 50 斤,木屑 30 斤,玉米芯 20 斤, 夫子 13 斤,玉米面 10 斤,石灰 4 斤,克霉靈 2 兩,過磷酸鈣 5 兩,尿素 4 兩,硫酸鎂 5 兩,菇豐素 15 克,碳酸鈣 1 斤。
8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10 斤,黃豆粉 10 斤,米糠 5 斤,尿素 5 兩,復合肥 3 兩,硫酸鎂 3 兩,石灰 3 斤,過磷酸鈣 1 斤,克霉靈 2 兩。
9 、木屑 87% ,夫皮 5% ,玉米面 5% ,石灰、石膏、磷肥各 1% ,克霉增產靈 0.1% 。
10 、豆稈、木屑混合物 80 斤,夫皮 10 斤,雞糞 5 斤,玉米面 5 斤,豆餅 5 斤,石灰 4 斤,磷肥 1 斤,尿素 3 兩,克霉靈殺菌劑 2 兩,碳酸鈣 1 斤,硫酸鎂 5 兩,發酵期15--20天。
平菇栽培料拌料要點:
1 、料要新,不能有發霉、成團、蟲卵等。
2 、主料以復合料為好,養份全、透氣性好,有利於菌絲生長,確保高產。即使是單一的使用一種主料如玉米芯,也要注意料的粗、細。
3 、料、水比例,不同的原料在栽培時加入的水量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據以往的某一經驗一成不變。如棉子皮不脫絨時,料水比在 1 : 1 . 5 ,而脫絨的棉子皮在加水時,料水比在 1 : 1 .3 左右。另外,原料的干、濕程度,原料的顆粒大小都影響拌料時的加水量。再有,質的不同的原料吃水程度也不同,玉米芯原料拌完後 2 小時左右才能吃透水,也就是說,要在拌完玉米芯主料悶 2 小時後,用手緊握一把料,手指間有水珠但不下落即為含水量 65% 。
4、為達到主料與輔料等混合均勻,要先把主料、夫皮、玉米面、石灰、石膏干拌均勻,再把肥料、微量元素、殺菌劑、增 產劑溶於水中再均勻的加入主料中。一般發酵料在第二次翻堆時加入殺蟲劑。另一個方法是干拌法,把所有的輔料都拌在一起,然後撒在主料的表面,干拌兩遍,再向料堆加清水,省工,快速,均勻。
【平菇栽培方法】
1 、按上述配方和拌料要點先把栽培主料拌好,測好含水量,然後用粗一點的木棒向料堆中心多打一些洞,以利通氣,再在料堆上覆蓋草簾或塑料防止水份的大量流失。
2 、 2 天後進行第一次翻堆,根據季節、環境適當加入敵敵畏等殺蟲葯。翻堆一定要細致,要讓料的里外、上下、干濕都混合均勻,再用木棒多打一些洞。以後每 2 天再翻一次堆,一共 6--7 天發酵完畢。
發酵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①發酵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再加水,有局部失水嚴重的可適當用水淋濕。
②一定確保發酵過程中的通風換氣。
③料堆表面生成的一層白色小絨毛是放線菌,在翻堆時不用扔可均勻的拌入主料當中。
④在發酵過程中料表面或表層淺處可能有綠色、褐色的雜菌,需及時清理。
⑤栽培料發酵成功的標准:料顯帶微紅的暗褐色,且里外均勻一致沒有黃白色的夾心料,有較濃的發酵酒香味,用手握料富有彈性。料溫不再持續升高。
⑥發酵看似簡單,但在這個過程中受地理、季節、環境等的影響都會改變發酵過程中的生物學變化過程,造成發酵結果的不同。栽培料沒發透就接種,堆垛後料會繼續發酵過程,造成菌袋急速升溫以致燒死菌絲,或阻礙菌絲的正常生長速度,使主料酸化,給雜菌以生長的時機和環境。如果發酵料「過火」再接種,造成主料中營養的損失,致使菌棒出菇後勁不足。不過從栽培成功率的角度看,寧可「過火」不能「缺火」。
3、裝袋接種
准備工作 ----- 事先把購買的低壓聚乙烯筒料,截成 22 —— 25 × 45 厘米規格的菌袋,然後用訂書器將菌袋的一頭訂緊。再把要盛放菌種的工具用濃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然後將優質的三級菌種掰成大棗大小的塊,備用。
裝袋前,把發酵好的栽培主料散開,鋪成薄薄的一層,待料溫降到 30 度以下就可裝袋接種了。先將聚乙烯筒袋沒扎口的一端向另一端轉起,以利於工作,然後放入一層主料,並用手按壓緊實,再放入三級菌種,接著一層料一層菌種,裝至滿袋紮好袋口,再打開菌袋的另一頭放入菌種,重新紮口。建議每個菌袋裝成 4 層菌種 3 層料,或 5 層菌種 4 層料,兩端要多放一些菌種,放入中間層的菌種要放在塑料袋的周圍,放在料的中心由於缺氧或溫度高會燒死菌種。裝好菌袋後,用二寸鐵釘在每一層放菌種的地方扎 7--8 個小眼,利於通氧促進菌絲的快速定植生長。扎口方法可採用訂書器封口,速度快,通氣性好。
4、發菌
菌袋裝完後就進入了發菌階段,發菌階段的要點如下:
①控溫。由於栽培料在翻堆、降溫、裝袋的過程中充分與空氣接觸,在裝完料後的 4---15 天里還會產生高溫,所以應根據當時的季節、溫度,合理安排菌包的堆垛高度。在生長過程中。料溫會高於室溫 3---5 度,所以室溫最佳應控制在 20--25 度之間。如果料溫超過 35 度,菌絲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所以嚴格的說料溫達到 30 度就必須倒垛通風。
②控濕。高溫高濕易引發雜菌污染,在培養菌絲階段,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不超過 65% 。
③通氧。如果發現菌絲即使在倒垛後還不能正常生長,這時就要用鐵釘在菌絲生長邊緣內 1 厘米處扎眼,以供給充足的氧氣。
④殺蟲、及時清理有污染的菌袋。
菌袋經過 22--30 天的培養就可長滿,再鞏固 5--7 天就進入了出菇階段。

⑼ 平菇菌種的栽培料配方

1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4 斤,硫酸鎂 4 兩,克霉靈 1 兩 ,尿素0.5斤,二氫鉀3兩,玉米面10斤,含水量65% 。2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1.5 斤,石膏 2 斤,克霉靈 1 兩,高錳酸鉀 1 兩。3 。棉子殼 100 斤,生石灰 3 斤,磷肥 1.5 斤,尿素 2 兩,硫酸鎂 3 兩,克霉靈 1 兩,碳酸鈣 1 斤。4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25 斤,高錳酸鉀 1 兩,克霉靈 1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尿素 3 兩,復合肥肥 3 兩,硫酸鎂 4 兩,碳酸鈣 1 斤,石灰 4 斤,菇豐素 15 克,大粒鹽 1 斤(發酵料添加)。5 。玉米芯 100 斤,夫子 15 斤,米糠 20 斤,克霉靈 2 兩,尿素 5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硫酸鎂 5 兩,石灰 3 斤,石膏 1 斤,增產素 1 支,大粒鹽 1 斤(發酵料用)。6 。花生殼粉 65 斤,玉米芯 35 斤,玉米面 5 斤,黃豆粉 10 斤,磷酸二氫鉀 5 兩,石灰 3---4 斤,克霉靈 1--2 兩,過磷酸鈣 5 兩,硫酸鎂 4 兩。7 。豆秸粉 50 斤,木屑 30 斤,玉米芯 20 斤, 夫子 13 斤,玉米面 10 斤,石灰 4 斤,克霉靈 2 兩,過磷酸鈣 5 兩,尿素 4 兩,硫酸鎂 5 兩,菇豐素 15 克,碳酸鈣 1 斤。8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10 斤,黃豆粉 10 斤,米糠 5 斤,尿素 5 兩,復合肥 3 兩,硫酸鎂 3 兩,石灰 3 斤,過磷酸鈣 1 斤,克霉靈 2 兩。9 。木屑 87% ,夫皮 5% ,玉米面 5% ,石灰、石膏、磷肥各 1% ,克霉增產靈 0.1% 。10 。豆稈、木屑混合物 80 斤,夫皮 10 斤,雞糞 5 斤,玉米面 5 斤,豆餅 5 斤,石灰 4 斤,磷肥 1 斤,尿素 3 兩,克霉靈殺菌劑 2 兩,碳酸鈣 1 斤,硫酸鎂 5 兩,發酵期15--20天。 平菇栽培料拌料要點: 1 。料要新,不能有發霉、成團、蟲卵等。 2 。主料以復合料為好,養份全、透氣性好,有利於菌絲生長,確保高產。即使是單一的使用一種主料如玉米芯,也要注意料的粗、細。 3 。料、水比例,不同的原料在栽培時加入的水量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據以往的某一經驗一成不變。如棉子皮不脫絨時,料水比在 1 : 1 . 5 ,而脫絨的棉子皮在加水時,料水比在 1 : 1 .3 左右。另外,原料的干、濕程度,原料的顆粒大小都影響拌料時的加水量。再有,質的不同的原料吃水程度也不同,玉米芯原料拌完後 2 小時左右才能吃透水,也就是說,要在拌完玉米芯主料悶 2 小時後,用手緊握一把料,手指間有水珠但不下落即為含水量 65% 。 3 。為達到主料與輔料等混合均勻,要先把主料、夫皮、玉米面、石灰、石膏干拌均勻,再把肥料、微量元素、殺菌劑、增 產劑溶於水中再均勻的加入主料中。一般發酵料在第二次翻堆時加入殺蟲劑。另一個方法是干拌法,把所有的輔料都拌在一起,然後撒在主料的表面,干拌兩遍,再向料堆加清水,省工,快速,均勻.

閱讀全文

與平菇栽培技術用什麼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示信息如何隱藏股東名字 瀏覽:867
微信如何注冊小程序進行調查問卷 瀏覽:635
南充網路技術哪個好 瀏覽:631
一個字有哪些數據類型 瀏覽:177
上市當天停牌什麼時候可以交易 瀏覽:739
怎麼數據載入失敗了 瀏覽:289
如何代理百度競價秒收 瀏覽:382
泉州萬祥物流是什麼產品 瀏覽:797
免費交易平台哪個好 瀏覽:40
機務技術員就業情況如何 瀏覽:391
山海經這游戲怎麼代理 瀏覽:929
眼部祛斑產品有哪些 瀏覽:832
合肥紅酒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847
湖人交易動向如何 瀏覽:16
程序員熬夜加班到多少點 瀏覽:419
新上一個功能需採集哪些數據 瀏覽:702
招聘基礎信息怎麼填 瀏覽:981
劉總現在在哪個市場 瀏覽:429
公交車驅動程序怎麼取名 瀏覽:268
被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叫什麼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