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青銅技術的普及在什麼時候

青銅技術的普及在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12-13 03:07:38

A. 什麼叫青銅器哪個時期是我國青銅鑄造業的繁榮鼎盛時期

青銅器主要指我國自夏代末期至秦漢時期用銅、錫經燒制、鍛造後所形成的各種器物,其銅銹呈青綠色。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鑄造業的鼎盛時期。

青銅器的使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

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1)青銅技術的普及在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是用來讓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里祭祀祖先的禮器。 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於世,並非使用品,也不可在市面上進行買賣。

青銅器上的紋飾主要是怪獸,其中最多見的也是這個時期剛剛出現的饕餮紋。饕餮紋是重組變形法則最集中的體現。饕餮是傳說中的一種貪食的惡獸。古代鍾鼎禮器上多刻其頭形作為裝飾。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饕餮形象不盡一致。

總的來看,商周時期青銅器皿上的紋飾是以怪獸為主的。不同時代的青銅器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商代的青銅器形質繁縟華麗,紋飾多獸面紋,充滿了神秘、威懾的氣氛。

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風格趨向簡朴,追求樸素、典雅之美。春秋後期到戰國,器形奇巧,輕靈,紋飾易於理解。秦漢時期向輕便、精巧方向發展,往往以獨特的造型取勝。

B. 青銅時代何時開始

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開始。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范圍內的編年范圍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進入這一時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銅器,歐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銅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銅較晚,大約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將近公元11世紀,才出現冶銅中心。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C. 青銅在何時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雖然在新石器時期晚期和夏代,黃河流域的許多地區開始推廣冶銅工藝,但是那時只能生產錐、環、管、鏃等小件銅器,它們顯然不能對生產有多大的促進作用。

至商代,青銅冶鑄技術有長足的進步,並開始鑄造較大型的青銅器件,首先是鑄造代表權力象徵的禮器。

D. 中國古代青銅技術產生和發展與哪個時期

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用陶質的復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鑒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製作鍾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銹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梁,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E. 青銅時代是指中國的哪個階段

青銅時代是指青銅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年代 中國夏商周是典型的青銅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 中國進入青銅時代 相較於其他文明 中國青銅時代來的晚了一些 但青銅的使用並不晚 只是普及的比較晚
禹鑄九鼎 說明中國在大禹時代便有了青銅 但並未廣泛應用 尚未進入青銅時代
代表文化 : 二里頭二期文化

閱讀全文

與青銅技術的普及在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市當天停牌什麼時候可以交易 瀏覽:739
怎麼數據載入失敗了 瀏覽:289
如何代理百度競價秒收 瀏覽:382
泉州萬祥物流是什麼產品 瀏覽:797
免費交易平台哪個好 瀏覽:40
機務技術員就業情況如何 瀏覽:391
山海經這游戲怎麼代理 瀏覽:929
眼部祛斑產品有哪些 瀏覽:832
合肥紅酒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847
湖人交易動向如何 瀏覽:16
程序員熬夜加班到多少點 瀏覽:419
新上一個功能需採集哪些數據 瀏覽:702
招聘基礎信息怎麼填 瀏覽:981
劉總現在在哪個市場 瀏覽:429
公交車驅動程序怎麼取名 瀏覽:268
被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叫什麼 瀏覽:868
人保代駕如何使用代理 瀏覽:667
怎麼引用表格中變動的數據 瀏覽:153
如何評選貧困戶程序 瀏覽:235
房子按揭期間怎麼變更信息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