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硅補鋰技術有哪些

硅補鋰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2 17:39:24

❶ 業界首創!小米澎湃出新品了:電池技術新突破

隨著手機功能的豐富,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對於續航越來越不滿足,畢竟看一場電影或者玩一局 游戲 ,手機的電量就肉眼可見的減少了,而手機廠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外乎在電池和快充上進行下手,因此大電池和超級快充逐漸的成為產品的賣點。

但僅靠硬體的無腦堆疊,是肯定不行的,手機廠商的優化也佔了很大的因素,這也使得產品逐漸出現了三六九等,畢竟同樣的菜,為啥大廚做的就是比我們普通人做的好吃,就是這個道理。近日,小米對於手機的續航提出了新的見解。

小米官方表示,小米首次實現了動力電池級高硅補鋰技術,可以在相等體積下將電池容量提升10%,續航能力更是有了質的飛躍。而使用了動力電池級高硅補鋰技術的新型電池將在明年下半年落地量產。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小米官方在介紹新型高硅補鋰技術新電池的同時,一款名為小米澎湃電量計的晶元也進入了我們視線中來。

據官方介紹,這顆晶元是小米新型電池得以實現技術突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米澎湃電量計晶元,作為智能電池系統核心,通過數據作為支撐,以演算法為依據,在提升續航的同時,實現了電池安全和電池壽命延長,這也意味著困擾我們許久的續航問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如果說這還不夠勁爆,前不久,小米被爆出已經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名為玄戒技術的新公司,注冊資本高達15億,其主要經營范圍主要包括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及服務;集成電路晶元及產品銷售;半導體分立器件銷售等。

我們在聯想到今年三月份,小米推出了新一代自研晶元澎湃C1,雖然只是一款ISP影像晶元,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小米堅持下去的話,未來一定也會在AI NPU晶元甚至在5G SoC同樣可期。

最後,你期待小米在晶元領域的進步嗎?

❷ 「摻硅補鋰電芯」5年內亮相!智己汽車聯手寧德時代打造黑科技

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和浦東新區聯手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車項目——智已汽車,在官宣不到一個月後,如今又有了新動作。根據邦老師了解的消息來看,智己汽車正在聯合寧德時代共同開發「摻硅補鋰電芯」技術,雙方將共享技術專利。

除此之外,在電池安全層面,該款電池將通過電芯材料配方的優化、專利成組技術隔熱阻燃,以及全鑄鋁電池包殼體封裝技術,結合BMS端雲協同管理,保證電池安全。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智己汽車的第一款產品將會定位於轎車,預計在2021年正式上路,作為品牌首款車型,它還將搭載無線充電技術,最大功率11千瓦。此外,智己汽車規劃在2022年內逐步推出SUV和概念車等。

■?邦點評

智己汽車前身是上汽集團代號為「L」的「一號項目」,官方表示項目自2018年便已啟動籌備。有意思的是,隨著上汽榮威R標的品牌獨立,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戰略也就此形成了(L)+(R)的格局,未來旗下兩個品牌會不會成為上汽新能源之路上的左右臂膀,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上汽、阿里造的智己汽車來了:我要走的路,是特斯拉和蔚來的套路

作者 丨王賀

編輯 丨大濕兄


1月13日,是普通的一天,和往常沒什麼不同。但對於 汽車 行業來說,卻並不平凡。


這個普通一天里的不平凡是從早上開始的。


李書福與郭台銘聯手了, 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 科技 集團將成立合資公司 ,為全球 汽車 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


距離去年11月27日成立還不到兩個月的智己 汽車 ,於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 三地同步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 汽車 品牌-IM智己,並全球首發兩款量產定型車。



智己 汽車 定義新能源 汽車 中高端市場,兩款新車分別是轎車和 SUV。轎車車型將於4月亮相上海車展,並接受預訂,SUV車型將於2022年上市。


無論這一天是不是1月13日,這兩件事情都將必然發生。然而,他們選擇了同一天。或許,這就是命中註定。

劍指特斯拉


無獨有偶,就在四天前,1月9日,在成都舉行2020蔚來日上,蔚來 汽車 旗下首款自動駕駛車型、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正式發布。


對比發現,發布時間相近的智己轎車與蔚來ET7,在動力電池、自動駕駛等配置方面,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1年,續航里程1000公里似乎成了電動 汽車 的標配,而IM智己 汽車 與蔚來ET7也都毫無懸念的搭載了「大電池」。


IM智己 汽車 將全系標配93kWh和高配115kWh摻硅補鋰電池,該電池擁有300wh/kg的單體能量密度及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級。依託這塊電池,智己 汽車 可在全架構帶寬內最高支持近1000km的續航,以及實現超長20萬公里零衰減表現。



ET7搭載最新發布的150kWh電池包,NEDC續航里程同樣可以達到1000公里。該電池包採用先進的量產固態電池技術,包含三大技術創新: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硅碳負極以及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實現了3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所有蔚來車型均可升級。


事實上, 智已 汽車 推出的摻硅補鋰技術與蔚來固態電池所用的無機預鋰化碳硅負極並無本質上的差異,蔚來的固態電池技術同樣包含「硅」和「鋰」的電芯工藝。 其兩種技術均為提高負極中硅的含量,同時增加鋰的含量,來彌補因硅含量提升而導致的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損耗的提高。


未來,摻硅補鋰技術有望成為鋰電池技術的標配。安信證券分析師齊丁在研報中指出,蔚來「半固態電解質」的應用,將強化硅碳負極預鋰化甚至金屬鋰負極的應用趨勢,以及高鎳化趨勢。光大證券分析師李偉峰也認為,超高鎳化三元材料+硅碳負極將成為鋰電池未來發展主流方向。


聯想到此前眾多機構和業內人士均推測特斯拉將推出「預鋰化」技術以及「碳硅負極」,智己和蔚來在電池技術方面已與特斯拉展開全面對標。


自動駕駛配置方面,IM智己 汽車 基於支持多Orin晶元(500-1000Tops)的可拓展式IPD智能駕駛域控中心、視覺為主兼容激光雷達的感知系統和整車全冗餘架構方案,正在加速實現Door to Door Pilot, 算力是特斯拉FSD的3到7倍。


ET7新車上,搭載了蔚來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基於NIO Aquila蔚來超感系統、NIO Adam蔚來超算平台等黑 科技 。其中,蔚來超感系統Aquila配備了33個高性能感知硬體,其中包括11個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1個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


蔚來超算平台Adam配備四顆英偉達NVIDIA Drive Orin晶元,算力高達1016TOPS,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量產移動計算平台。蔚來方面稱, 這個數據7倍於特斯拉的FSD。


巧合的是,此前拜騰K-Byte概念車也融合了激光雷達這樣的自動駕駛新元素。車頂配備了BYTON LiBow弓形激光雷達系統,集成了前視和後視激光雷達,可對車輛周圍環境進行無死角全景掃描。


自動駕駛晶元算力超越特斯拉,電池技術又佔得先機,可以預見,在20201年伊始的電動 汽車 爭霸戰中,智己和蔚來的劍鋒已直指特斯拉。

走特斯拉的路


想要打敗一個人,首先要成為那個人。蔚來的造車模式,與特斯拉如出一轍,而智己正在追隨。


與傳統造車企業依靠4S店等經銷商賣車不同。特斯拉敢於顛覆傳統 汽車 的營銷模式,用互聯網思維啟發了全世界。


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做網路直營是要確保所有的客戶從開始到最後都有全鏈條的最佳體驗。投資人希望在中國賣高一點,很多 汽車 廠商都這么干,但我認為不能欺騙消費者。」


以Model S 85為例,在內地上市前,業內都預測它的售價至少在150萬元以上。然而,73.4萬元的官方售價公布後卻讓大家大吃一驚,美國售價、運輸裝卸費、關稅及增值稅各項費用公正透明,正是因為直營模式才省去了國內經銷商的高額利潤。


李斌曾分享過自己購買ModelS的體驗,有兩點讓他十分心動:第一,價格統一透明,不需要討價還價,簡單直接;第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顏色和配置,全部環節都可以在網上實現,和淘寶沒什麼本質區別。在傳統模式下,要實現這兩點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深諳直營與分銷模式的李斌,自然將直營作為蔚來商業模式的基礎。其銷售模式與特斯拉較為相近,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自營自建。銷售功能基本依賴於線上渠道,線下更多是品牌展示和用戶體驗功能。


而「脫胎」於傳統車企上汽的智己 汽車 ,其渠道網路建設並未向傳統車企靠攏,而是採用造車新勢力的直營模式 ,將在各城市建立城市展廳,堪稱誕生於自主品牌的造車新勢力。


此外,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來自政府的扶持也尤為重要。


早在2019年年初,特斯拉開始投建上海工廠時,就已多次獲得當地政府的貸款協議。特斯拉落戶上海也導致蔚來和上海變得漸行漸遠,最終和合肥「牽手」。


此前,蔚來曾一度岌岌可危,燒錢速度超過融資速度。2020年4月,蔚來與合肥就蔚來中國總部入駐達成協議,並收獲70億元的投資,讓蔚來成為一家擁有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也為蔚來「續了命」。


2020年,新能源 汽車 板塊持續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特斯拉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創 歷史 新高。蔚來的市值也突破350億美元,一掃曾面臨退市的陰霾。


不得不說, 蔚來的跟隨路線是成功的,而智己則正在跟隨蔚來和特斯拉的路上。


作為智己 汽車 的投資方之一,浦東新區提供了打造高端電動 汽車 必備的產業鏈資源。



從2018年特斯拉建廠並量產開始,浦東新區一直致力於打造三電核心零部件配套產業。杉杉 科技 、中興派能等涵蓋正負極材料、隔離膜、超級電容、燃料電池等領域的企業紛紛涌現。聯合 汽車 電子和華域 汽車 電動系統,將為智己 汽車 提供穩定的電機供應。而聯創電子則覆蓋了電動助力轉向控制、新能源 汽車 電子控制等重要的電控技術。


直營模式、政府扶持,加之上汽和阿里賦能,智己 汽車 未來或將在造車新勢力淘汰賽中立於不敗之地。


寫在最後


智能時代, 汽車 該是什麼樣子?


「我自 由我」是IM智己 汽車 的品牌主張。 解決自動駕駛痛點,解除用戶的續航里程焦慮 ,才能定義智能時代 汽車 該有的樣子,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

❹ 新能源車1000公里續航,8分鍾充滿80%,到底是不是騙人



這幾日,電動 汽車 行業扔下了一顆電池炸彈,新名詞接連出場,續航1000公里成為新車發布的標配,讓人心裡長草,腦子明顯不夠用了。

作者:柴達木圖片:來自網路


先是蔚來在NIO DAY 上 的固態電池(其實是半固態),上汽聯合阿里打造的智己 汽車 採用摻硅補鋰技術,廣汽石墨烯基電池技術,三家最大的共同點是續航里程都在1000公里以上,尤其是最近幾天引爆輿論的5分鍾充滿80%電,到底是什麼情況!


01 「石墨烯基電池」真相


比起蔚來官宣的固態電池電動車和智己「摻硅補鋰」電動車,廣汽埃安的「石墨烯基」技術和5分鍾充滿80%電,引起的爭議最大。



廣汽埃安官微發布海報稱,搭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鍾可充滿80%,NEDC續航里程1000公里,硅負極電池將進入「月充時代」,這一全新動力電池 科技 「即將量產搭載,不用等到明年」。


該技術原理基於以石墨烯作為導電添加劑的「硅基復合負極材料技術」。其中,石墨烯作為負極材料中導電添加劑的摻入(最多不超過8%),可以提升電池的高倍率充電性能,即輔助實現所謂的「充電8分鍾續航1000公里」。


同時,基於「一核雙殼」結構工藝的「硅基鋰離子負極」,則可以提升電池循環穩定性、結構密度與放電倍率性,即實現所謂的「續航1000公里」。


此外,該電池同時涉及一項快充技術:在以石墨烯為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導電劑基礎上,通過一套降溫冷卻系統,而實現6C快充能力,即一種「充電8分鍾續航1000公里」技術。



因此, 「石墨烯基電池」的真相有三個結論:


1、「石墨烯基電池」工藝上有較大突破,「核—殼」結構工藝實現石墨烯與硅的結合,作為新的硅基負極材料,部分替代原來完全以石墨為核心的碳基負極材料,以提升鋰電池的整體容量和充電速度。該電池所標榜的性能參數,雖然有水分,但也有較大的實現可能性。


2、廣汽「石墨烯基技術」並非新技術,更不是獨家發明,仍屬於過渡技術。早在2014年,西班牙名叫Graphenano的公司就號稱已與該國科爾瓦多大學,聯合研發出了全球首件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


3、總體上,持謹慎樂觀態度。


02 快充是最大軟肋


一般而言,電動 汽車 快速充電時間為10min(6C)。


廣州 汽車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1月16日在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論壇(2021)上進一步表示:石墨烯快充電池具備6C快充能力,結合高功率超充設備,最快8分鍾就能充電至80%,電芯能量密度280/kg左右,壽命大於1600循環,整體電芯成本與目前市面上常規動力電池成本相比較略高5%-8%。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更是強調,「今年1000km(的電動 汽車 )肯定要出來,快充肯定要出,不要把技術突破和商業推廣混為一談。」


顯然,這句話可以解讀為1000km可以實現,但實現快充,不僅是電池本身的問題,更取決於高功率充電樁技術的推廣,是商業推廣的問題。



要實現最快8分鍾充電至80%,廣汽埃安充電樁的峰值功率,務必要在今年內達到900千瓦,那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以特斯拉和蔚來為例,特斯拉V3超級充電樁的峰值功率,只有250千瓦。蔚來超充樁,最大功率是180千瓦。


因此,快充關繫到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進展,現階段我國電網無法大范圍滿足該電池的快充條件。


據廣汽官方信息,廣汽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目前已經進入實車測試階段,首款搭載的車型將會是AION V,目前正在黑河進行冬季試驗,初定今年9月份批量生產。



到底9月份批量生產的AION V能不能實現1000公里續航,8分鍾能不能快充80%,很快就會知道答案,畢竟馬上就要2月份了。


不過,在技術背後,同樣不能忽略其他因素。


03 廣汽的小心思


廣汽此時拋出「1000公里、8分鍾可充滿80%」,是在蔚來和智己之後,來自競品的壓力如同大山一樣壓在所有想要有所為的企業頭上。因此,不排除該技術發布的時機有炒作嫌疑,為了搶占技術競爭窗口期。


此外,對於在資本市場期許,表現尤其顯著。


上周五(1月15日)尾盤,廣汽集團(SH:601238/HK:02238)「石墨烯電池」9月量產的消息引爆市場。當天,A/H兩地市場的廣汽,A股漲停收盤,港股則收漲19.5%,成交額分別達到10億和37億元。1月18日,廣汽集團周五漲停後,股價再度高開7.83%。



整個2020年,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車企引爆了整個資本市場,僅特斯拉一家市值接近萬億美元,作為登陸美股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車企市值逼近近萬億人民幣,而傳統車企在資本市場基本上是比較暗淡的一年。


廣汽對於新能源的發力和野心有目共睹,獨立埃安品牌,在紐約時代廣場打廣告,傳聞中的IPO傳言,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廣汽扔下這顆技術炸彈,背後有資本的考量。


總結


2021年中國新能源市場預計在180萬銷量,到2025年市場佔有率達將到20%,這將是一個可以遇見的龐大市場,各家車企躍躍欲試發布技術,此後還將更多。警惕過度包裝和炒作,是底線也是品牌根基。


首先,作為技術發布,顯然車企的發布並不嚴謹,容易引起普通用戶的誤解和資本市場動盪。其次,從積極的角度看,新能源車企的技術自研能力和核心技術有了很大提升,盡管有些目前還來自實驗室理想數據,包括今年接二連三發布的熱效率技術,都是一個邏輯。


因此,技術有進步但須擠掉水分,車企有進步但發言需謹慎。

❺ 說好的1000km續航呢上汽高端品牌智己發布首款車型

最近,上汽集團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智己發布了首款車型L7,作為一款面向未來的純電動車型,它的設計理念中充滿了吸引人的噱頭。

這款車型將在最近開始量產並計劃在2021年上海車展上開啟預售。從智己品牌發布到新車上市,上汽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大大短於其它車企平均3到5年的節奏。

根據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顯示,智己L7將會配備不少噱頭滿滿的配置,其售價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40萬元區間。這個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三方投資聯合打造的全新 汽車 品牌,在沒有任何市場積累的情況下直接用高定價震驚了消費者們。智己L7,它值40萬元人民幣的票價嗎?

智己L7的定位為中大型轎車,整車的三圍為5098/1960/1482mm,軸距達到3100mm。智己L7的外觀設計帶有很強的新勢力感,車身基本延續了此前概念車的設計元素,封閉式的前臉,尖銳的前大燈造型,看起來都更加犀利,字母」E「形前大燈,細長的風格甚至帶有一點雷克薩斯日行燈的既視感。

從車身側面看去,智己L7的風格很低趴運動,溜背設計和隱藏式門把手都沒有缺席,車尾的橫貫式尾燈也符合了如今的流行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尾燈可以自定義顯示內容,甚至連文字都能顯示,算是一個小亮點。

智己L7的內飾設計基本可以用「全都是屏幕」來概括。它配備了三塊相互連接貫穿中控台的超長屏幕,中控區域和副駕駛前方的兩塊屏幕可以分別進行升降,有多種顯示模式。中控台下方是12.8英寸的OLED中控屏幕,空調控制,以及車輛相關設置都是在這塊屏幕內進行操作。有一說一,智己L7的外觀和內飾設計絕對比新勢力還新勢力。

然而,不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飾用料,都不是成本最高的地方。智己L7在之前的發布會上曾宣傳該車將會搭載93kWh電池,續航里程達到615km,而高配車型則會選用118kWh電池,並採用摻硅補鋰技術,可實現單體300Wh/kg能量密度,NEDC近1000km的續航。在當時,智己L7的電池噱頭非常唬人,不少網友甚至高呼,「終於告別里程焦慮了」這樣的話。

可事情的發展總要遵循客觀規律,純電動頭部車企諸如特斯拉等品牌,在技術研發領域已經積攢了大量的經驗和方案,傳統車企中也有豐田、大眾、本田這樣的技術高材生,為什麼大家用了這么多年在技術開發上,都沒有搞出來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新電池技術?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智己L7沒用多久就露了怯。

就在宣傳高配車型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關後沒多久,智己L7悄悄換了說法,其高續航版本上的新電池在實車上並沒有出現。毫無意外,它跳票了。實際上智己L7的摻硅補鋰技術電池,在不少車企的技術儲備和發展方向上都是重中之重。摻硅補鋰技術實際上是摻硅和補鋰是兩個技術,負極摻硅是為了提升能量密度,補鋰則是為了提升循環壽命。他們都有助於提升動力電池性能,在較高能量密度的產品上,已經廣泛應用。

我們先說摻硅技術,其目的在於讓電芯負極用上能量理論克密度是石墨負極10倍有餘的硅基負極材料。而石墨負極是目前動力電池的常用負極材料。但是硅基負極材料會導致電芯壽命下降、生產成本更高,並且它的實際產量非常低,並且硅基負極制備工藝復雜,無標准化工藝,技術壁壘高,難度主要在於硅材料納米化及與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屬於各企業的核心技術。

而補鋰技術,又叫做預鋰化技術,是為了彌補硅基負極材料的缺點而誕生的技術——鋰離子電池首次充電時,會造成大量鋰損耗,且是不可逆的。為了保障電池的容量,就需要把損失的鋰補回來一些,這種技術就是預鋰,目的是補償鋰損耗,延長循環壽命,從而達到減緩衰減的作用。

有數據顯示,現有的石墨材料有5% 10%的首次不可逆鋰損耗,而對於高容量負極材料,首次鋰損耗甚至更高,比如硅的不可逆容量損失達15% 35%。因此,想要硅基負極材料電池擁有更好的性能,就要具備更強大和更高效的補鋰技術。

至於智己L7的其他配置,我們還是應該全面概覽一下。智己L7配備有一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硬體層面它配備了12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車內還有兩顆鏡頭。主控晶元使用了英偉達開發的Xavier的晶元,輔以高精度IMU和高精度地圖,和特斯拉車型相比幾乎平分秋色。但智己L7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軟體部分設計如何?我們還尚未可知,它也許拉跨也許很出色,但這一切只有等它正式上市後我們才能一探究竟。

底盤方面,智己L7配備前雙叉臂+後五連桿獨立懸架,並搭載雙向12度後輪轉向系統,對車輛靈活性的提升也將更加顯著。底盤方面,新車還配備了10毫秒響應的CDC動態電控懸架系統,融合高精度感測器,能迅速根據路況主動對懸架進行調節。這一套系統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車型開始應用,算不上新奇,只能說達到了同級別應有的水平。

動力方面,智己L7有四驅和兩驅版本供人們選擇。其中四驅版車型最大輸出達到400kW,峰值扭矩為700N·m,官方表示其0-100km/h加速時間3.9秒。並且智己L7還會搭載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功能,官方說法是其「充電效率幾乎與傳統充電無差異」,一小時可以充10.5度電左右。

這些配置雖然看起來還算不錯,部分配置甚至很Fancy很搶眼,有較強的噱頭。但是這一切都讓智己L7的定價突破了國產燃油車20萬元的售價天花板,達到了驚人的40萬元。這一定價足矣讓人們去購買產品力更強、品牌效應更優秀的其它車型。智己L7的上車票價實在過高,有些讓人無法接受。

寫在最後

單從外觀和內飾上來看,智己L7的設計很吸睛也很有未來感,這樣的設計先不說是否實用,起碼足夠在氣場上壓住不少競品。然而智己L7在電池技術上的跳票和在定價方面的高不可及,實在是不像一個成熟的品牌應該有的樣子。雖然智己背靠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但它仍然擺脫不掉新品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智己L7未來的表現究竟如何,還真是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硅補鋰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進入專利代理公司 瀏覽:926
速度與時間圖像滲透哪些信息 瀏覽:850
facebook如何復制聊天信息 瀏覽:89
和cookie相近的技術有哪些 瀏覽:608
一個美發師技術不好怎麼辦 瀏覽:472
怎麼代理國際快遞 瀏覽:101
深圳如何補貼電子產品 瀏覽:198
十佳代理記賬要多少費用 瀏覽:442
手游問道交易時元寶買什麼最劃算 瀏覽:428
河北衡水哪裡有收藏品交易市場 瀏覽:51
怎麼看網上高鐵票上的信息 瀏覽:568
柚子數據查徵信收多少錢 瀏覽:280
公示信息如何隱藏股東名字 瀏覽:867
微信如何注冊小程序進行調查問卷 瀏覽:635
南充網路技術哪個好 瀏覽:631
一個字有哪些數據類型 瀏覽:178
上市當天停牌什麼時候可以交易 瀏覽:739
怎麼數據載入失敗了 瀏覽:290
如何代理百度競價秒收 瀏覽:382
泉州萬祥物流是什麼產品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