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種植綠色蔬菜,需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
要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蟲害的蔬菜良種。播種前要趁早耕種,裸露土壤,清除殘留的根、枝葉,清除土壤中殘留的菌源和蟲源。用溫水浸泡。也就是說,用55度的溫水浸泡15分鍾,可以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加強管理,及時定苗,進行重慶除草,清除病株,控制病蟲害傳播。
在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中,除了選擇合理的種植地區外,還要合理選擇和處理蔬菜種子。在選擇蔬菜種子時,相關技術人員應選擇抗病、抗蟲性強的優良品種,在蔬菜生長過程中減少農葯用量,滿足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需求。另外,在選擇好蔬菜種子後,要想有效地處理種子,就要選擇物理方法或無害的化學方法,盡量減少化學葯品的使用,注意防止種子被葯物污染。種子處理可以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有效減少種子後續生長過程中葯物的使用,確保無公害栽培。
② 蔬菜種植中,科學有效的灌溉方法都有哪些
現在的高效農業很多的蔬菜水果生產都是在大棚里,滴灌技術直接改善了大棚種植的濕度和溫度,因為滴灌區域的水分蒸發面小,大棚裡面的濕度低,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現在新興的滴灌方法是非常好的,它解決了遠程送水問題,更解決了水源浪費問題,省時省工費用低,普及安裝,有利三農,惠及三農,確實是件大好事。
③ 蔬菜如何科學技術種植
蔬菜的科學種植
1把食醋噴在蔬菜上,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產量,改善品質。蔬菜特別愛吃「酸」。
茄果類蔬菜從定植後1~2天開始,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3~5次300倍液的食醋溶液,對番茄和辣椒的病毒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番茄可增產10%~34%,辣椒、茄子能增產8%以上。
2糖在蔬菜上既能作葉面肥,又可用來防治一些病害。
在黃瓜幼苗期噴施0.2%的糖液,可使秧苗粗壯,增強植株對霜霉病的抵抗能力。在結瓜期噴施1次,瓜條口感特別好。用1%的糖液噴灑黃瓜,還能防治病毒病。
在番茄坐果期噴施0.75%的糖液和0.2%~0.3%的尿素混合液作葉面肥,可使花蕾肥大,花穗粗壯。
蘸花時如因激素濃度大引起葉片皺縮,連噴2~3次0.5%~0.7%的糖液可使其盡快恢復生機。
3基肥須腐熟。基肥一般以廄肥、堆肥等遲效性農家有機肥為主。在蔬菜播種或定植前施入土中,以供應蔬菜不斷生長的需要。這些農家肥不僅含有蔬菜所需的多種元素,而且供給土壤大量有機質,能很好改良土壤。「用作基肥的農家肥,都必須充分腐熟。如果要施新鮮廄肥或沒有充分腐熟的堆肥,那麼必須提早施下,保證其在蔬菜播種或栽植前在土中自然腐熟,否則,會帶來大量病菌,反而有害。」李志提醒。
總結:蔬菜的種類不同,對肥料的要求也不同。芥菜、小白菜等葉菜類,要供給充分的氮肥,才能迅速生長。豆類、馬鈴薯等應多施鉀肥,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番茄、茄子、瓜類等除施用氮肥外,應多施磷鉀肥,以促進果實長大、早熟和提高品質。
④ 蔬菜種植新技術
種前准備:蔬菜種植前翻耕、暴曬土壤,選用抗病性強的種子。 育苗移栽:種子播種後採用組培、滴灌、覆蓋地膜等新技術,培育壯苗定植。 科學施肥:種植期間補充豐富養分。 田間管理:根據不同品種的需求,採用間作和套種。
1、種前准備
蔬菜種植之前需要翻耕並暴曬土壤,去除土壤中殘留的根莖和枝葉,滅殺殘存的細菌和蟲卵,選用高產、抗病性強的種子,在溫水中浸泡消毒,減少種植期間感染病蟲害的幾率。
2、育苗移栽
將蔬菜種子種入土壤中,採用組培、滴灌、覆蓋地膜等新技術,加快種子出苗的速度,培育強壯苗株,增加對蟲害的抗性,根據蔬菜的品種,按照相應的行株距移栽定植。
3、科學施肥
蔬菜種植前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不僅能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也能減少病菌和蟲卵的滋生,種植期間追施腐熟的糞肥,搭配微量元素豐富的復合肥,避免單一追肥會出現陡長的現象,施肥時要控制濃度。
4、田間管理
蔬菜管理期間,可以採用間作和套種,根部不同品種對光溫、水肥的不同要求,通過高短立體的方式種植,例如將蔬菜與食用菌一起栽培,期間加強養護管理,定期中耕除草並噴施葯劑。
⑤ 請問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種技術有哪些呢
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種技術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雜種優勢利用、單倍體和多倍體育種。
五、多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是指利用人工突變或自然變異,通過細胞染色體加倍獲得多倍體育種材料,從而篩選出滿足人們需要的優良品種。 多倍體是指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染色體組。
⑥ 蔬菜的栽培技術有哪些
1、反季節栽培
避開蔬菜品種的正常栽培季節和市場供應期,採用特殊栽培技術種植蔬菜,從而提高效益。如;秋季用遮陽網覆蓋降溫,栽培的大白菜、花椰菜、蘿卜等耐陰蔬菜;在春、夏季栽培的空心菜、茄子、瓜類;在冬季通過大棚來種植的反季節蔬菜。
2、軟化栽培
即蔬菜長到一定程度時,設置半暗或黑暗環境,並保持適當的溫濕度,讓蔬菜植物在少見和不見光的條件下生長。此方法栽培的蔬菜、葉綠素少,莖葉柔軟,風味獨特,如韭黃、蒜黃及芹菜的生產在芽苗菜的栽培技術中即可實現軟化型栽培!
3、延後栽培
即採取人工控制措施,延長蔬菜的生長和供應時間。如秋天栽培的各種蔬菜在早霜來臨前進行覆蓋,保溫防寒,延長生長期。適宜這種種植的蔬菜有茄果類、瓜類、綠葉菜類和白菜類等。
4、促進栽培
在冬季至早春,利用日光溫室、大棚、小拱棚設施栽培蔬菜,供應淡季市場需要。各種喜溫性和耐寒性蔬菜都可進行促進栽培。
5、越夏栽培
越夏栽培就是在夏季人為地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的環境,利用遮光和降溫,使蔬菜能安全越夏生長。如西紅柿、韭黃、芹菜等蔬菜的夏季生長。
即在保護設施中使用營養液的栽培。常用的方法有水栽培法、營養液膜法等。無土栽培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生產快、無公害、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廣泛適用於各種蔬菜,是生產的發展方向。
⑦ 種植蔬菜的技術和方法 種植蔬菜的技術和方法有哪些
1、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蔬菜品種,然後進行整地。可選用營養缽育苗、基質育苗、蔬菜嫁接技術,期間要合理安排茬次。使用有機和無機復合肥、蔬菜專用肥施肥,並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葯。
2、露地蔬菜種植品種,露地蔬菜種植常見品種有辣椒、黃瓜、甘藍、菠菜、蘿卜、西紅柿、胡蘿卜、葫蘆瓜、小白菜、油白菜等。
3、在播種前要進行整地,要將前茬作物殘留的枯枝爛葉用火燒毀後深埋。
4、挑選抗病蟲、抗逆性強、優質高產、商品性能好、適合當地種植的蔬菜品種。
5、選用營養缽育苗、基質育苗、蔬菜嫁接技術,進一步完善育苗設施,並提高育苗水平,培育優質壯苗,移栽前要進行煉苗,為無公害蔬菜高效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6、需要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合理安排茬次,可採取立體種植,反季節栽培(保護地),實現結構的多元化,生產的多樣化,而且能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地力及季節差,達到高質高產的目的。
7、要積極使用蔬菜生產新技術,設施種植應用二氧化碳施肥、膜下灌溉、滴灌、遮陽網、新型覆蓋材料、基質栽培、避蚜膜等,露地栽培採用地膜覆蓋、滴灌、噴灌等新技術。
8、可大力推廣土壤培肥技術,有利於減少化肥用量,並加大有機肥料的投入與使用,進一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耕作制度。
9、推廣應用有機和無機復合肥、蔬菜專用肥、生物肥、採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配方肥料,能減輕化肥對蔬菜品質和土壤結構的不良影響。
10、種植過程中要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廣泛應用農業、生物等防治方法,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葯。
11、禁止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農葯,進一步推廣應用低毒、高效、低殘留化學農葯,嚴格控制農葯用量、品種、時間、次數等使用規程。
12、盡量在雜草初生階段用葯防治,這樣可以減輕葯劑對蔬菜的污染和殘留,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除草效果。
13、在除草劑處理土壤的時候,土壤表層要細碎、濕潤、平整,這樣可以保證施葯均勻,而且還可以給雜草萌發創造良好的條件,促使雜草萌發一致,從而能一次用葯除去大部分雜草。
⑧ 蔬菜如何科學技術種植
一、育苗准備:包括四項工作,1.是做床建棚。2.是配製營。3.是完善設施條件。4.是准備足夠的新高脂膜粉劑和菜果壯蒂靈以便在播種前及苗床管理過程中能及時應用。
二、催芽播種:播種期可根據品種特性、定植期和育苗條件而定。早椒、茄子宜在10月中、下旬,西紅柿宜在11月上中旬。播前先進行種子消毒,用新高脂膜拌種,隔離病蟲侵染,提高發芽率。若是作商品苗,不經過移苗階段的可以稀播或者條播。
三、苗床管理:播種出苗前床內日夜溫度保持25—30℃,基本齊苗就開始降溫防止秧苗徒長,苗床要通風換氣,以調節溫濕度,換入新鮮空氣。
四、苗期移栽:移栽幼苗要及時,噴施新高紙膜600倍液,保護苗體水分蒸騰萎巌,縮短緩苗期,使其茁壯成長。
五、保花保果:花期幼苗,及時噴施菜果壯蒂靈,可增粗營養輸送導管,強化營養輸送量,提高花粉受精作用,多開花、不落花、多結果、無畸形果